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川牌84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四川茶产业发展报告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中下游。省内地貌十分复杂,东部以盆地、丘陵为主,西部多为海3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故具有“西高东低”的地形特征。由于地势高低差异明显,区域间气候变化大,兼有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三种气候类型,总体气候宜人。此外,四川土壤类型丰富,四川盆地的紫色土被称为“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茶叶生产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良好的盆地周围山地和丘陵地区,这些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温适宜、云雾多、适度高、漫射光丰富,土壤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是茶叶种植尤其是绿茶种植的最适宜地区,在这样独特的地形养育下,不同地域生长的茶叶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茶叶发源地是中国,而巴蜀是史料记载中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地区,茶树原产地之一,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四川省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蒙顶山、古蔺、北川等区域都发现有上千年的古茶树及白面古茶树群,自古以来享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川茶业的发展,对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产生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四川现有茶园种植规模500多万亩(居全国第三),全省5000多家茶企、6000多家茶叶作坊和300万茶农,全年茶叶产量占据全国10%以上。川茶开发了系列知名商标如天府龙芽、竹叶青、蒙顶甘露、龙都香茗、叙府龙芽、巴山雀舌等,特别是绿茶品牌享誉国内外。四川省悠久的种茶历史、丰富的茶树资源、优良的茶叶品质和丰厚的茶文化底蕴为推动中国茶产业发展,传播中国茶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四川茶产业历史发展沿革

宋朝1086年,川茶年产量曾达到1950年前的高峰1.5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58%,并成为“以茶博马”和“以茶治边”的重要物资。到了清朝光绪末年,由于战乱、苛税和社会封闭等原因,茶园荒芜,茶叶产销急剧下降,1949年时四川仅存74个区县产茶,茶园面积保留21万亩,茶叶产量4950万吨,这是四川茶叶生产在历史上的最低谷。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对茶叶生产给予重视,制订相关鼓励政策和经济扶持措施,新建诸多科研机构,积极组织茶农复垦荒芜茶园,对茶叶生产、收购价格、外销内销量进行统一调控。由于优惠政策的存在,茶农产茶积极性不断提高,全省茶叶生产得以恢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量与质量保持稳定上升。l978年,四川省茶园面积锐增至169.5万亩,茶叶产量增至2.71万吨,分别为1949年的8.07倍和5.47倍。

改革开放后,中央对茶叶产业实行一系列产销经济体制改革。l984年起,国务院规定实行茶叶议购议销制度,除边销茶继续派购外,内销茶和出口茶市场得到彻底放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强,川茶企业大力推行产业化经营,发展名牌战略,四川初步形成了盆东南茶区、盆西茶区、盆北边缘茶区和金沙江上游茶区四大产茶区。1980年,省政府财贸组、农业组发出《关于经营工作中几项政策措施的通知》,调整了茶叶收购标准样价,并规定实行价外补贴,促使工夫红毛茶在1979年正价基础上补贴15%、绿毛茶补贴5%、红碎茶(成品茶)每50公斤补贴8元,并提出合理留量、含税收购办法。1981年,省政府发出《关于茶叶生产、经营工作中几个问题的通知》,重申继续实行合理的购留政策、含税收购;继续执行价外补贴措施,并实行精加工利润返还给生产者7%的规定。1982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省政府即时发出《关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搞好经营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落实茶叶生产的所有制和责任制,巩固办好联办茶场,并指示省农业厅进行良种繁育场建设,开展技术培训,加速改造旧茶园,建设新式茶园;1982年起的4年中,农业银行每年安排l000万贷款新建茶园并延至5年还债、由外贸部门贴息,还再次重申继续执行提取茶叶改进费和利润返还办法。l983年又实行定收购基数三年不变和边茶、成品绿茶及交售、派购的细毛茶减税。此外,中国土畜产进口公司四川茶叶分公司三次扶持茶叶企业生产,1980年将精制茶收购鲜茶和毛茶所得的精加工利润返还给种茶单位60%—70%;1983年建立12个边茶生产基地县,拨给化肥6500吨;1986年建立12个出口红茶生产基地县和8个出口茶叶生产厂,又拨给化肥4000吨,周转资金200万元,钢材240吨。以上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加之各项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促使茶叶生产持续大幅度增长:1979年产茶2.84万吨,茶园面积发展到173.4万亩;八十年代初,全省茶叶产量达到3万吨,名列全国前茅;1985年,达到5.25万吨,跃居全国产茶省第三,1995年达到6.5万吨,茶园面积仅150万亩(不含重庆),茶园产量和茶园面积分别居全国第三和第一。

二、新时期茶产业发展地位

跨入21世纪,特别是国家有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通过实施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战略,川茶更显示其优势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之后几年,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茶叶生产,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产业迅速发展壮大。2008年,全省召开茶产业科技发展峰会,推动了茶业科学发展。2014年2月28日,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这是川茶产业界乃至全国茶叶界第一次以一号文件形式聚焦川茶产业发展,明确提出把四川省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文化基地,并于年底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推动了茶叶新园区的扩张。2019年9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中,将川茶列入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优先发展。次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川茶”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2019—2022年)》(川农领[2020]12号),提出打造“千亿茶产业”,实现四川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四川省各级政府对茶产业的关注力度的不断增加体现出做强川茶产业的坚定决心,由于茶叶比较效益较为可观,茶农种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茶园面积的扩张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再加上良种普及率提升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未来茶叶产量和单产水平均会继续增加。

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上千万农民不同程度的依靠茶叶为生,茶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对促进四川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四川,尤其对改善“三农”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茶叶种植已成为四川盆地周边和丘陵地区重要的农业经济收入来源,许多山区县把茶叶作为强县富民的一项重要产业。

三、四川茶产业生产种植现状

四川省茶叶生产规模较大,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历来位于全国前列。2000年至今,四川省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保持逐年递增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统计,2019年四川省茶园面积为387.00千公顷,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2.46%,仅次于云南、贵州两省,位列全国第三;茶叶产量达32.5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1.72%,位居全国第四。

在茶类结构情况方面,2019年四川省绿茶产量26.98万吨、红茶产量1.04万吨、黑茶产量2.32万吨、其他茶产量1.67万吨,分别占茶叶总产量的83.02%、3.21%、7.14%和5.14%,绿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形成了优质绿茶为主,川红工夫红茶、雅安藏茶、茉莉花茶为辅的“一主三辅”特色茶产品格局。2017年,四川大宗茶和名优茶产量均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中名优茶产量17.07万吨,相比上一年增长5.11%;名优茶产值161.7亿元,同比增长12.26%。名优茶机制率超90%,70%以上大宗茶能够实现不落地加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近年来四川围绕推进茶产业绿色发展要求,稳步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引导各地农业部门、经营主体和茶农逐步树立起绿色发展理念,在30个茶产业重点县全面推广优质高产无性系良种茶苗和茶园机械化采摘、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生产技术。截止2017年末,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达到26.56万公顷,改造低产茶园6.67万公顷,绿色防控面积达到25.86万公顷,机采茶园4万公顷。

图1 2000—2018年四川省茶园面积及其增速变动情况

图2 2000—2019年四川省茶叶产量及其增速变动情况

四川茶叶生产主要分布在川西南、川东北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全省21个地州市和183个县(市区)中,有20个地州市和130个(县市区)涉及茶叶种植及生产,其中成都、眉山、雅安、乐山、宜宾、自贡、泸州、绵阳、广元、巴中、达州等11个茶叶主产市,2019年茶园面积近37万公顷,占据全省茶园面积98%以上(见表1)。

四川茶叶生产主要分布在川西南、川东北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全省21个地州市和183个县(市区)中,有20个地州市和130个(县市区)涉及茶叶种植及生产,其中成都、眉山、雅安、乐山、宜宾、自贡、泸州、绵阳、广元、巴中、达州等11个茶叶主产市,2019年茶园面积近37万公顷,占据全省茶园面积98%以上(见表1)。

四川现有产茶县130个,重点产茶县30多个,茶园面积20万亩以上的县18个,14个县跨入全国茶产业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2020年7月2日举行的第九届四川国际茶博会中,四川首次官方发布茶叶十强县榜单并授牌,包括宜宾市翠屏区、广元市旺苍县、乐山市峨眉山市、雅安市名山区、宜宾市高县、泸州市纳溪区、达州市万源市、自贡市荣县、乐山市夹江县、雅安市雨城区10个县市区,这些县(市区)具备相对集中的种植和加工产能,近年来茶产业发展迅速,在四川省茶产业中的影响力十分显著。

注:上表排名范围包括四川省所有产茶县(市、区)。

近年来,四川省茶叶种植区域集中度显著提高。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区域比较优势和各地特色,可以划分为川西南名优绿茶产业带、川东北优质富硒茶产业带、茉莉花茶集中发展区、川红工夫红茶集中发展区,即“两带两区”优势茶产业集群带,这些区域是四川茶叶产业发展的主体。

川西南名优绿茶产业带。川西南名优绿茶产业带是四川省产茶规模最大的优势区域,主要包括成都市的蒲江县、邛崃市,自贡市的荣县、泸州市的纳溪区、叙永县、古蔺县,乐山市的犍为县、夹江县、沐川县、马边县、峨眉山市,宜宾市的翠屏区、叙州区、高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眉山市的洪雅县,雅安市的名山区、雨城区、荥经县等21个县(市、区)。其中,宜宾市属典型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全年温差不大,无霜期达三百天以上,特别是海拔在400米以下的地区,无霜期长,年均气温为18.1℃,日照百分率达到26%,全年积温为4238.5℃,有利于茶树生长,故宜宾市九县一区均有茶叶种植。此外,该产业带中的雅安市位于神奇的北纬30°黄金产茶带上,海拔范围较广,气候温和,雨多雾多,年降雨量约为1000—1800毫米,土壤多为酸性或微酸性,适宜茶树生长,茶园面积十分广阔,尤其是雨城区和名山区两地茶叶种植规模大,茶园面积超4万亩,茶叶产量近8万吨,在川西南名优绿茶产业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川东北优质富硒茶产业带。包括绵阳市的平武县、北川县,广元市的青川县、旺苍县,巴中市的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达州市的宣汉县、万源市等9个县(市、区)。该区域内多数产茶县地势偏高,空气相对湿度大,云雾较多,且土质富含硒,可生产出优质富硒绿茶,所产的巴山雀舌等7个名茶曾获农博会金奖。2011年集中打造了广元、巴中、达州等100万亩优质富硒茶产业带。旺苍县茶园面积达到20.2万亩,茶叶产值达到4亿元,形成白水、木门、五权、东河为核心的4个万亩现代茶叶基地。所产“米仓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成为全国首批质量安全可追溯产品,被命名为广元“七绝”产品之一。

茉莉花茶集中发展区。主要包括自贡市的荣县和乐山市的犍为县。其中犍为县地处最适宜于茉莉花生长的纬度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所产茉莉鲜花以花型大、花瓣厚、香气浓郁芬芳著称。犍为县拥有300多年的茉莉花种植史和近百年的茉莉花茶加工史,不仅是全国茉莉花主产区、优质茉莉花茶主产地,也是全国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茉莉花生产加工基地,被称为“中国茉莉茶之都”。“犍为茉莉茶”现已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成为乐山茶叶三大公共区域品牌之一。

川红工夫红茶集中发展区。主要包括宜宾市的翠屏区、叙州区、高县、筠连县4个县(市、区)。川红工夫红茶产于四川东南地区的宜宾等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宜宾具有冬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春季回暖特早的气候优势,因此宜宾茶树在相似、同纬度主产茶区发芽早,茶叶常年在2月上旬就可开园上市,一般比省内和江、浙一带主产茶区早15—30天左右,4月即进入市场。宜宾川红工夫红茶以早、嫩、快、好的显著特点及优良品质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同时,川红工夫红茶制作技艺已于2014年申遗成功,成为川内首家红茶类的非遗项目,对宜宾茶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四川茶产业加工业发展现状

四川省茶叶产业化和集约化生产不断发展,全省共有规模茶企614家,其中销售额为500—1000万元的有377家、1000—5000万元的有157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80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9家。2017年,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18.3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总额13.7亿元,同比增长13.5%。川茶加工业发展情况呈现如下特点:

(一)产业化经营形式创新

一是,龙头企业密切联系,带动川茶产业进步。四川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川茶集团)、成都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四川金典藏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组建的四川天府龙芽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运营,共同探索“共商、共建、共享”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领四川茶企抱团发展,将“天府龙芽”品牌走出四川、走向世界。二是,各生产经营主体互相联合,推动茶产业增产增收。四川各主产茶区基本形成围绕品牌茶企建基地,即“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867个,省级示范社67个,种植大户1029户,家庭农场568个,带动茶农近400万人。竹叶青茶叶自有基地0.15万公顷,产量1000吨,辐射带动1.6万余公顷,产量12200吨;川茶集团订单基地达2.53万公顷,精制茶达10772吨。

(二)茶叶生产科技含量增加

首先,四川省依托国内农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省内龙头企业,组建川茶产业商学院、川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茶叶创新团队,专注茶产业科研项目。同时,四川加快茶叶育种创新和推广速度,全省茶园良种化比例达到70.8%。其次,实施茶厂标准化改造,通过持续推广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改进茶厂设备等方式,提升名优茶加工水平和生产能力。四川省现已建成连续化、自动化茶叶生产线1800余台套,名优茶机制率达到90%以上,70%以上的大宗茶实现不落地加工,居全国先进水平。4家企业获“2019中国茶叶百强企业”荣誉称号,分别是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叶有限公司、四川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文君茶业有限公司和四川省蒙顶山跃华集团有限公司。

(三)茶产品质量安全得到重视

四川省全面推进从茶园到茶杯的安全可追溯工作,推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清洁化加工技术,全省绿色防控面积达336.5万亩,无公害茶园354.9万亩,绿色食品茶园面积133.9万亩,有机茶园5.95万亩、占全国的10%以上,茶叶有机产品示范县5个,GAP认证的茶叶企业3家。连续3年省、市、县三级农业、食药部门对茶叶基地和产品的抽检中,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四)茶叶加工区域布局逐步成型

根据四川茶叶生产“以名优绿茶为主、工夫红茶、茉莉花茶、藏茶为辅”的品类结构特点,省政府在川茶优势产业带和集中发展区上,规划、建设了现代化、专业化“一主三辅”茶叶产品加工集中区,包括川西名优绿茶、川南名优早茶等6个精制川茶加工区,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以提升川茶整体加工水平。

五、四川茶业市场与消费趋势

(一)消费群体

四川茶叶消费群体数量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并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据2019年京东大数据院数据显示,四川男性在茶叶品类的下单金额远高于女性,占比全省67.7%。36—45岁人群是核心购买人群,占比39%。46—55岁人群紧随其后。此外,随着越来越多90后、00后愿意接触中国传统茶文化,茶叶消费群体逐步向年轻化发展,年轻群体将成为未来茶叶消费的最主要增量。

(二)交易市场

省内各地的茶叶市场对促进茶叶流通,沟通产销两端起到了关键作用。四川知名的茶叶批发市场主要有成都大西南茶城和成都海峡茶城等。成都大西南茶城是四川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全国16个主要产茶省区的茶商、茶厂在这里设有门店,年交易量超过80万担,年交易额超过13亿元。但该茶城一直流于传统类型批发市场,整体缺乏统一性和专业性,整个市场显得档次不高。成都海峡茶城位于成都城北三河场,是我国首座海峡两岸斥资10亿元联合打造的专业茶城,该茶城并非简单的囤货和批发市场,而是集展示、交易、休闲体验、会展、仓储物流、研发、质量检测、信息交流、电子商务、茶博馆文化体验十大功能于一体的茶业高端市场。

(三)交易方式

四川茶叶交易方式分为线下交易和线上交易两种。线下交易方式即传统的产地、销地经营方式,如农户、厂家售卖等。如今,四川省批发市场和实体店销售也呈稳步恢复态势,30%以上批发市场的客商来自江苏、浙江、河南、福建等产区,需求的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及白茶,按外形分以一芽一叶扁形茶、卷曲形茶为主,约40%的绿茶产品通过批发市场进行销售。此外,茶楼茶馆也是四川茶叶线下交易的重要形式。古语有云:“天下茶馆数中国,中国茶馆数成都。”在四川,人们自古以来习惯饮茶,城乡、大街小巷、公园景点、桥头溪畔等,处处都有茶馆的身影,泡茶馆已经成为四川人的一大嗜好。如今,线下仍是目前最主要的交易方式,但也逐步暴露出整合能力弱、信息滞后、茶农生产成本和茶企业的运营成本高等弊端。在“互联网+”的新经济浪潮带动消费市场不断升级和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茶企运营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川茶融入“互联网+”显得尤为重要,促使茶叶消费市场从排浪式的大众消费,向便利化、个性化、品牌化、优质化、时尚化、社群化和功能化转变,销售方式也需从实体店销售向电商、微商发展,吸引年轻群体利用“搜索+推荐”双引擎模式关注和入驻茶空间,拉动茶销售,推进线上线下快速融合发展。自2011年起,四川省商务厅和农业厅连续多年联合举办“川茶网购节”活动,以推动川茶流通,提升川茶品牌知名度。2014年,“川茶集团”成四川茶叶行业首家做电商公司,通过线上线下一起推进的方式,开拓川茶在全国茶叶市场份额。“川茶5G商城”通过与知名互联网平台5G云平台合作,以良好的资源优势联合其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采取以线上结合线下共同发展的新零售模式,引领川茶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70%以上的茶企通过与天猫、京东、淘宝等合作的方式参与电商,竹叶青开展线下体验线上购买活动,仅2017年双十一,线上销售就突破千万元,成为天猫绿茶类热销品牌第一名。川红集团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线上交易达9000万元,成为全省第一。

(四)消费品牌

四川省进一步创响品牌,按照区域品牌分层级打造的原则,省上主抓“天府龙芽”省级大区域品牌的打造,大力支持蒙顶山茶、峨眉山茶、米仓山茶、宜宾早茶等“三山一早”地方区域品牌打造。2015年,省政府推出的“天府龙芽”区域公共品牌,包含“六大茶类”,是全国唯一的省级茶叶公共区域大品牌,唱响了“雪山之水润天府,盆地之气催龙芽”的川茶主旋律。而各地打造的“宜宾早茶”、“峨眉山茶”、“蒙顶山茶”、“米仓山茶”等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有11个品牌入围全国区域品牌价值排行榜。有中国驰名商标14个、省著名商标68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个。“蒙顶山茶”、“宜宾早茶”还在农业部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分别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和“中国茶叶优秀区域品牌”,弥补了四川茶叶在全国名茶评选中的空白,开启了书写川茶品牌历史的新篇章。

(五)消费种类

一是,在红茶方面,2016年全省红茶内销量近3000吨,市场供不应求。通过引导与宣传,四季饮用红茶消费者逐渐增多。二是,绿茶消费仍然是主体,且年龄层主要分布在30—65岁之间。随着健康意识地不断增强,许多年轻消费群体饮用习惯也由果汁饮料、咖啡、碳酸饮料等转变为茶饮,促进全省绿茶需求量依然与日俱增,性价比较高的品牌绿茶消费增势明显。三是,四川茉莉花茶畅销国内外,特别是受到东北、华北和成都平原等地消费者喜爱。四川茉莉花茶消费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全省茉莉花茶总产值约在23.7亿元左右。四是,不同规格和质量的茶叶消费趋势变化不同。根据对批发市场、实体店、商超以及电子商务的调查,2017年包装茶销售增加,100克/袋和20克/袋的产品增幅较大,增长15%左右。价格在1000—2000元的高档红茶价格平稳,销量比上年略增5%;中、低档红茶价差缩小,平均单价提高10%,销量增长60%,价格在150—500元1斤的中档绿茶成为消费主流产品。

六、川茶历史文化底蕴

四川茶文化历史悠久,其中,雅安茶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树最早的地方。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茶文明发祥地、茶文化圣山,被誉为“世界茶源”,茶祖文化、贡茶文化、茶马文化、禅茶文化、茶技艺文化等源远流长。

(一)茶祖文化

世界茶文化由蒙顶山起源。蒙顶山因此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祖文化。西汉甘露年鉴(公元前53—前50年),制茶师祖吴理真在蒙顶山驯化七株野生茶树,成为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植茶树第一人,开创了人工种茶历史的先河,后人尊称他为“茶祖”。

(二)贡茶文化

茶文化与宫廷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蒙顶山独特的贡(皇)茶文化。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顶山正式列用和祭天祀祖的专用茶,一直沿袭到清末,历经1169年,是中国茶叶史上知名度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名茶。从唐至清,蒙顶茶的品质和生产规模世所称道。《唐国史补》评价:“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宋代文同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体会,明代黎阳王越有“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感叹。这些都实实在在反映出历史上蒙顶山茶崇高的地位。“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顶”等诗词闻名遐迩。

(三)茶马文化

茶文化与地缘政治相结合,形成了川茶独特的茶马文化。如雅安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之称,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既是川藏马古道的起始地,也是最早向西藏输入茶叶的原产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边销茶的重要生产基地。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和亲吐蕃王松赞干布,将川茶带到吐蕃,由此开创和开辟了西藏1300多年的饮茶史和当今闻名于世界,并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川藏茶马古道”。公元682年唐《封氏闻见记》:“饮茶……始自中地,流域塞外,往年回纥入朝,大驱名马,市荣而归”,这是茶马交易的明确记载。可以说,川茶在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

(四)禅茶文化

禅借茶道显,茶倚禅生香。在漫长的历史中,茶与禅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入,最终形成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禅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儒、道、佛的思想精髓同茶的高贵品行融合在一起,具备“正清和雅”的鲜明文化特征。日本平安时代延历二十四年(805),高僧最澄曾将大唐茶种种于日吉神社,造就了日本最古老的茶园。川茶在佛教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曾有日本茶道专家、禅僧等来四川蒙山寻“茶文化之根”。如今,四川成都大慈寺以禅茶最为出名,据说,大慈寺禅茶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五)茶技艺文化

尽管机械化不同程度地侵蚀传统手工业和古老技艺,四川仍有许多传统制茶工艺被一代代传承下来。蒙山派茶道分蒙顶茶艺“天风十二品”和蒙顶茶技“龙行十八式”两大类,属一柔一刚,被誉为中国茶艺文化艺术的两座里程碑。宜宾叙府龙芽茶传统制作技艺始于宋代,其“烘炒结合”的制茶工艺皆由师徒口述手授流传至今,体现出制茶者极高的技术造诣,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财富,2011年,该技艺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红工夫红茶在早期一直沿袭古代贡茶制法,后经过一代代制茶人的改进,逐步形成了如今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川红工夫红茶技艺。川红工夫红茶制作技艺已于2014年申遗成功,成为川内首家红茶类的非遗项目,对宜宾茶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七、四川茶产业融合发展态势

大力推进产业融合,是促进川茶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创新举措。随着四川省茶产业的不断壮大,众多茶企纷纷涌现,积极参与茶叶生产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包装等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了一体化与多样性并存的茶产业链发展模式,并衍生出茶文化旅游、茶文化产品等附加产业,与四川茶产业紧密联系、呈现出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趋势。

(一)打造茶旅融合景区

各茶叶主产区,充分挖掘茶文化和旅游资源,将名茶与名山、名水、名人有机结合,为消费者设计茶旅游精品项目,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茶文化旅游成为茶产业的新的增长点。四川省把“川茶文化”作为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主要品牌来抓,支持培育了一批国家级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注重加强对古茶树群、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茶文化的保护,依托茶史古迹,在峨眉山、青城山、蒙顶山等旅游景区,以“茶马古道”等为主题,打造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川茶文化“走出去”。其次,四川参照生态农业理念,发展茶乡旅游项目,不断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在促进茶叶基地景观化的同时,积极开发茶文化养生、体验、休闲观光等项目,现已打造30个功能完善的茶旅融合主题景区。另外,四川省按照“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茶史古迹、生态优势和独特的地形地貌,融合旅游和茶文化元素,着力推进茶旅融合园区建设。如雅安市结合蒙顶山——百丈湖景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蒙山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打造百公里百万亩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推动茶文旅一体化发展。原农业部授予四川名山蒙顶山茶文化系统“中国主要农业文化遗产”荣誉称号,授予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茶叶专业村红草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誉称号,骑龙场万亩观光茶园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全国首个国家茶叶主题公园一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一挂牌。蒙山新村、茶马古城、牛碾坪、红草坪、骑龙场万亩观光茶园、跃华茶庄等一批茶旅综合体建成并对外开放。

(二)创建农业产业园区

四川正在由茶叶大省向茶业强省跨越的进程中,以茶旅融合为载体,推动茶叶向加工、消费等产业链下游环节扩展,提升茶产业的综合效益和茶产品的竞争力。2017年,峨眉山市以茶叶为主导产业,集生产发展、优质茶加工、科技示范、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融合园区建设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并以峨眉山市国家现代农业茶产业园的基础为样板,积极推进50个省级现代农业(茶产业)园区建设,将其打造成结构调整精品区、转型发展样板区、三产融合示范区、产业扶贫主导区、美丽乡村先行区、农村改革试验区。

(三)建设特色示范园区

四川也在建设茶文化风情体验园,拓展茶叶现代园区功能,展示茶叶从采摘、加工、质检、包装到品饮的整个过程,介绍茶叶基本知识,同时游客也可自己采摘、加工,亲自尝试制茶工艺,体验茶农之乐。纳溪区按照“一地一景观”和“一庄一特色”的原则,成功打造了白节瀚源茶庄、护国凤岭茶庄和梅岭茶庄等5个示范园区,并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特色茶旅游资源区”。

(四)举办各类茶事活动

随着川茶推广范围的日益增大及“走出去”的方针与战略的实施,川茶在全国市场的拓展速度加快。为建立良好的茶叶企业推广交流平台,四川省政府、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等举办了茶博会、川茶文化摄影大赛、茶叶开采活动周等众多茶事活动。2013年,由四川省农业厅,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及泸州市政府主办的四川首届茶叶开采活动周在中国特早茶之乡“秀美纳溪”隆重开幕,至今已举办七届,旨在以茶为媒,紧扣时代发展新篇章,促进中国茶文化和川茶文化的共同繁荣。2016年1月至6月,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组织发起了“通江白茶杯”首届川茶文化摄影大赛,希望通过摄影家的镜头,从茶文化的角度,重塑川茶形象,扩大川茶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2019年,第八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届茶博会规模达30000平米,国内外800余家企业汇集于此进行参展和销售,总交易额达2.1亿元,共接待观众6万人次,促进了川茶企业与其他省份及外国茶企业的交流与合作。2020年5月21日,为庆首届“国际茶日”,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四川茶为国饮茶业有限公司、四川华夏茶艺培训学校联合举办了“四川首届茶人节暨新型师徒茶艺汇演”,活动在展现以茶为中心、以茶为源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弘扬工匠精神,以助川茶产业更好地发展。

八、科技创新支撑四川茶业发展

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传统的六大茶类产品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茶企纷纷加快与中茶所、省农科院茶科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创新工艺,优化技术,提升设备,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犍为县茶企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开展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研究,形成了犍为首创、全国独有的炒花工艺,研发了“浓香、清香、熟香、兼香”四种不同香型的茉莉绿茶和茉莉红茶;同时成功开发了茉莉花酒、茉莉花浸膏、茉莉花精油等茉莉花衍生产品,打破了国内单一传统的“花一茶”加工模式,延伸了产业链条。为提高茶叶综合利用率,川茶集团、元顶子茶场等企业充分利用绿茶加工中产生的片、末,与食品企业合作,加工茶饼干、蛋卷、茶含片等茶食品,受到年轻人和小朋友的喜爱,雅安藏茶制成的“天路牌”藏茶精华液大量投放市场,成为一种时尚的保健饮料。茶叶过度包装一度制约着中高档产品的销售,为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性价比高的茶产品,茶包装向着简化、美观、方便的方向发展,如米仓山茶业将绿茶包装制作成年轻人喜爱的动漫套装,并利用收集成套包装换礼品,更是刺激了消费。

近五年,四川省农科院通过畜禽育种攻关等项目,在茶叶种业上取得了较好成效,有力助推了四川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志性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育省级审定茶树新品种3个(天府红1号、天府红2号和川茶5号),新品种登记7个(紫嫣和川茶6号:登记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紫嫣编号:GPD茶树(2018)510007,登记日期:2018.6.28,川茶6号编号:GPD茶树(2018)510007,登记日期:2018.6.28,川茶10号和川沐318)。其中,天府红1号、天府红2号为我省首次选育的花香型和浓香型突破性红茶新品种,“紫嫣”为四川省选育的高花青素含量突破性新品种。

二是,收集茶树野生品种资源721份,经品比试验研究,筛选出特色茶树品种资源新材料43份,选育茶树新品系23个,其发芽早,抗性强,内含物十分丰富,有的品质成分如氨基酸、儿茶素、水浸出物、咖啡碱等含量特高,在全国属少见,其成茶品质具有香气高(有的显花香)、滋味鲜等独特风格。

三是,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奖4项,其中,《野生茶树资源挖掘利用与特色茶树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推广》成果获得2018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我省首个茶树育种高档次重大成果奖。其主要内容和创新性是:

首次在四川大规模收集和发掘利用茶树野生种质资源。先后收集和保存茶树野生种质资源2558份,引进国内外品种220个,建成了我省首个种类丰富、特色突出的茶树野生品种资源圃和种质资源基因库,数量居西南第一、全国第二。通过DNA分子标记等方法评价、鉴定和发掘特色育种新材料185份,选育出茶树新品系92个,并进一步构建了遗传图谱、开展了数量性状定位研究。

育成的系列茶树新品种性状优良,特色突出,实现了茶树特色新品种选育的重大突破。先后育成特早、高抗、高鲜、高香、高儿茶素、高花青素、高产型等系列茶树特色新品种25个。其中,国家级新品种3个,省级新品种21个,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个,被列为四川省推广主导品种4个。尤其,选育出的早芽品种“峨眉问春”比对照早20—30天,是全国发芽最早的茶树品种;“云顶绿”酯型儿茶素含量高达11.96%,是目前酯型儿茶素含量最高的茶树品种;“紫嫣”花青素含量最高达3.28%,是目前花青素含量最高的茶树品种。

集成创新了茶树良种高密度高效扦插繁育、茶园机械化采摘、名优茶分段干燥组合提香等配套关键技术,建立了技术体系6套,其中5套被列为四川省主推技术,解决了茶树新品种应用推广与配套栽培、加工技术及新产品开发脱节的难题,加速了良种的应用推广,促进了我省茶树品种的更新换代。

获国家级、省级茶树新品种25个、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个、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制订省级地方标准12个,发表论文151篇,其中SCI论文4篇、EI论文2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91篇,出版专著5部。

创建了5种示范推广新模式,加速了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应用推广。20年来,新品种及配套关键新技术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441.5万亩,良种及配套技术推广和名优茶新产品开发新增效益60.47亿余元,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促进了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

五是,发表论文64篇,其中,SCI论文6篇,EI论文1篇,中文CSCD核心期刊20余篇,制定省级标准17部,制定茶叶发展规划13部。

六是,研制获奖新产品51个(古来茗心红茶、古来茗心绿茶、米仓山黄芽、名优白茶、金凤甘露、川香绿牌川香绿茶、御芽天娇牌红茶、振霞飘雪牌茉莉花茶、秦巴鸿源牌踏雪无痕、平昌雀舌、大观梁牌大观绿茶等),先后获得了中国(成都)第五、六、七、八和九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优质名茶金奖。

来源:天府农科智库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授权发布,2021年蒙顶山茶十大资讯评选发布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雅安市名山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疫情防控、经济发展“齐抓共管”,蒙顶山茶产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为此,蒙顶山茶业商会牵头组织评选“2021蒙顶山茶十大资讯”,征求有关部门、茶企、业界认同,现将“2021蒙顶山茶十大资讯”评选结果发布如下:

一、高水平举办第十七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
        第十七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高水平举办。2月26日,央视CCTV-2[正点财经]直播《一年之计在于春,四川雅安:蒙顶山茶区第一背篓茶上市》,“世界茶都”茶叶市场,今年预计成交额50亿元,较疫情前增加大约20%。3月27日,以“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为主题的第十七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在蒙顶山隆重开幕。举行为名山“蒙顶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蒙顶山茶·中国气候好产品”、“蒙顶山茶·中国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授牌仪式。充分展示蒙顶山茶文化深厚底蕴、茶产业优势、茶旅融合发展成效。3月26日,第十七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活动之一“雅安市投资推介会暨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蒙顶山皇茶大酒店集中签约28个项目总投资244.84亿元。27日第五届蒙顶山禅茶大会在蒙顶山皇茶园举行,蒙顶山禅茶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形成了“缘、和、雅、信”的精神内涵。27日“2021年蒙顶山茶品牌建设发展研讨会”、“蒙顶山茶乡村振兴峰会”召开。期间,国际著名钢琴家、联合国和平大使郎朗担任“蒙顶山茶乡村振兴公益推广大使”和“第十七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公益推广大使”,郎朗携百名琴童奏响蒙顶山茶,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充分展现了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中国茶事样板十佳”茶界盛事,在国内茶业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二、2021蒙顶山茶品牌价值40.99亿元,稳居全国十强
        4月12日,“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出炉,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教授代表课题组在浙江新昌发布了品牌价值评估核心结果。2021蒙顶山茶品牌价值达40.99 亿元,比2020年的37.14亿元净增3.85亿元,同比增长10.37%。稳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 ,持续保持四川茶叶第一品牌 。“蒙顶山茶”品牌价值又得到重大提升,名山茶产业又取得重大发展。这是雅安市委市政府坚持“茶业強市”,名山区委区政府坚持“茶业立区”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走茶旅融合发展道路取得的重大成就。本次评估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杂志等联合开展。一年一度的茶叶品牌价值评估发布,已经成为各地检阅品牌建设成效的重要参考,也已成为中国茶业发展的风向标,地域茶产业成就展。

三、蒙顶山茶荣获第十三届国际名茶评比4金1银
        7月17日,由世界茶联合会举办的第十三届国际名茶评比大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举行。世界茶联合会权威发布“第十三届国际名茶评比结果”,蒙顶山茶产区名山正大茶叶有限公司的“正大一品红”“正大知百年寸心”红茶、四川省蒙顶山皇茗园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皇茗园牌“蒙顶甘露”绿茶、四川省大川茶业有限公司的“金眉贵”红茶,共获4个金奖。名山正大茶叶的“正大茶园·高山乌龙茶”获银奖。蒙顶山茶荣获第十三届国际名茶评比4金1银。第十三届国际名茶评比大赛由世界茶联合会主办,各个国家地区知名茶专家学者的评比队伍为评比活动奠定了权威性和影响力。名山正大茶叶揽两金1银和大川茶业荣获1金,开创了蒙顶山茶红茶在国际名茶评比中的重大突破。“皇茗园”四川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特别注重蒙顶山茶最具代表性的拳头产品“甘露”单品突破。“皇茗园”牌蒙顶甘露荣获第十三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是继2020年皇茗园牌甘露荣获第十届“中绿杯”最高奖项特金奖,蒙顶山茶唯ー获得的全国绿茶评选最高大奖。也是继2015年皇茗园牌“甘露”荣获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18年“皇茗园”牌石花荣获第十二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之后,“皇茗园”三次荣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蒙顶山茶荣获第十三届国际名茶评比4金1银,为蒙顶山茶赢得荣誉,为蒙顶山茶品牌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四、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入选,这是雅安乃至四川绿茶获得的国家级“非遗”殊荣。“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分布于雅安市名山区,是全国茶叶中唯一多品类茶的制作技艺,以蒙顶甘露为代表,包括蒙顶黄芽、蒙顶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五种代表性茶品的传统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因其品质独特、工艺精湛、外形娟秀,载誉史册。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始于西汉,唐天宝元年开始入贡,清代成为皇室祭天祀祖专用茶,1169年连年入宫,岁岁进贡,在中国茶叶史上实属罕见。蒙山茶始于西汉,盛于唐、宋、明、清和民国,传承弘扬发展壮大至今。名山区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积极申报,科学保护和传承。同时,以蒙顶山茶文化带动茶产业发展,叫响“中国名茶·蒙顶山茶”品牌。“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国家对雅安市名山区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成效的肯定。

五、“蒙顶山茶”国家行业标准全部通过发布,为 蒙顶山茶品牌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技术保障
        11月8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公告(2021年第4号),批准发布《蒙顶山茶第三部分:黄茶(GH/T1351—2021)》、《蒙顶山茶第四部分:红茶(GH/T1352—2021)》和《蒙顶山茶第五部分:花茶(GH/T1353—2021)》供销合作行业标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是继2020年12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蒙顶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蒙顶山茶第一部分:基本要求》和《蒙顶山茶第二部分:绿茶》后,批准黄茶、红茶、花茶标准,标志着“蒙顶山茶”系列行业标准全部标准完成。2018年5月8日,雅安市名山区政府决定成立“蒙山茶”国家标准(修订)编委会,抓《蒙山茶》国家标准修订和《蒙顶山茶》系列行业标准的申报、审定、颁布实施等工作。组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四川农业大学、雅安蒙顶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名山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编制。历经三年,经立项审批、征求意见、实物样评审、专家评审等程序,报国家茶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实施。该行业标准对“蒙顶山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填补茶类品种标准缺失,改变原《地理标志产品 蒙山茶》国家标准在品种、品类和相关技术方面空白,进一步提升“蒙顶山茶”产品质量,促进“蒙顶山茶”多样化、市场化,为“蒙顶山茶”品牌进一步提升提供技术保障。

六、名山: 中国茶文化之乡地标
        10月25日至28日,由四川省文联主办、省民协承办,名山区委宣传部(文联)、四川省蒙顶山茶文化科普基地等协办的“四川——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创建推进会”在名山举行。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刘建刚,中国民协副主席、北师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故事专家组组长万建中,中国民协顾问、省文联副主席沙马拉毅,中国民协顾问、中国民间文艺之乡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程健君,省民协主席孟燕,雅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寇青,名山区政府副区长陈晓冲出席会议。名山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波代表先进单位作了经验交流。刘建刚指出: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是经中国民协考察、认定、批准、命名并进行监督指导,我省已成功创建命名了20个国家级民间文艺之乡,包括雅安市的中国茶文化之乡——名山。会上,雅安市名山区等被四川省文联、省民协评为“优秀民间文艺之乡”。 27日与会嘉宾和人员实地考察蒙顶山、茶史博物馆、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名山: 中国茶文化之乡地标,代表了四川独具魅力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七、蒙顶山茶文化国际传播走进联合国
        联合国新媒体久安电视编者按:5月21日是联合国第二个国际茶日,中国四川雅安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发源地5月18日举办庆祝联合国第二个“国际茶日”的活动,我机构在中国的代表处发来了庆祝活动的特稿,转载如下。
        中国是茶的故乡,四川是茶的摇篮,雅安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家喻户晓。蒙顶山又名蒙山,是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矗立在成都平原西南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第一台地,位处“地球神奇圈”北纬30度上, ………优越的降雨、日照、多雾等气候和酸性肥沃土壤、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等自然条件,造就了千年传颂的“蒙顶山茶”。蒙顶山茶文化底蕴深厚。一是人工种茶时间最早。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前50年),吴理真在蒙顶山驯化七株野生茶树,开启了世界上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茶的历史先河,后经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传遍五湖四海,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染绿了整个世界。蒙顶山因此被公认为“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二是贡茶时间最久。蒙顶山茶是中国入贡皇室历史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知名度最大的茶。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顶山茶被钦定为贡茶,一直沿袭到清末,长达1169年,是中国历史上贡茶时间最久的历史名茶。 在5月21日联合国第二个国际茶日到来之际,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发源地5月18日举办庆祝联合国第二个“国际茶日”活动,5月20日在联合国新媒体平台上采用图文并茂的特稿方式面向联合国 193个国家的常驻代表团,以及数千个参与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各种事务的国际组织成功开展了蒙顶山茶文化国际传播,该特稿将持续在联合国新媒体平台传播 2个月。蒙顶山茶文化国际传播走进联合国,将大大推动蒙顶山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进一步提升蒙顶山茶的国际美誉度。

八、蒙顶山茶在中国茶业经济年会获四项殊荣
       10月27日,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开幕式暨2021中国茶业品牌盛典在广西·三江举行。本届经济年会公布了2021中国茶叶行业调查工作结果—2021年度茶业百强企业、2021年度茶业百强县、2021年度“三茶统筹”先行县域、2021年度茶旅融合特色县域、2021年度茶业领军企业、2021年度茶叶出口领军企业、2021年度茶产业发展先进个人和制茶大师等。蒙顶山茶在中国茶业经济年会获四项殊荣: 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21年度茶业百强企业”、“2021年度茶业畅销品牌”,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有限公司荣获“2021年度茶业新锐企业”,张强荣获“国茶工匠.人物推选—制茶大师(黄茶类)”。跃华茶业集团、味独珍茶业,蒙顶山茶业商会副会长单位、蒙顶山茶龙头企业,为蒙顶山茶赢得荣誉。经济年会开幕式由柳州市副市长区军雄主持,柳州市市长张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致辞。

九、名山: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蒙顶山茶核心区茶园原真性保护启动
       11月1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蒙顶山茶核心区茶园原真性保护启动仪式在蒙顶山景区凌云台举行。四川省农科院茶科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等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市、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蒙顶山茶品牌授权使用企业代表等参加启动仪式。名山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廖春雷介绍了蒙顶山茶核心区茶园原真性保护工作情况。省农科院茶科所党委书记、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省茶行业协会会长覃中显,川农大教授何春雷等领导专家出席并讲话。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茶园流转签约和茶园统一管理项目签约以及蒙顶山茶核心区茶园原真性保护基地立碑揭牌仪式,启动茶园统一管理。依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山蒙顶山茶文化系统”管理办法,蒙顶山海拔800米以上共计茶园4500亩为蒙顶山茶核心区茶园,其间茶园采取集中流转方式,开展有机生态标准化管理保护,联合名山主要企业进行品牌宣传和产品销售。蒙顶山茶核心区茶园原真性保护后将实行“六统一”原则,即:统一土地流转;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鲜叶采摘;统一鲜叶加工;统一包装元素;统一销售价格。将蒙顶山茶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种独特、茶叶品质优异、茶叶内涵深厚、产品独一无二优势更加深化。

十、跃华获四川十大名茶,皇茗园、残剑飞雪获四川名茶
        4月29日,第十届四川国际茶博会在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上,跃华牌蒙顶甘露获四川十大名茶称号,皇茗园牌蒙顶甘露、残剑飞雪牌茉莉花茶获四川名茶称号。公布第六届“蒙顶山杯”中国黄茶斗茶大赛:蒙顶山茶业、皇茗园、蒙顶皇茶、味独珍、禹贡等茶企的蒙顶黄茶产品获金奖。2021年“四川十大名茶”、“四川名茶”评选由四川省茶叶学会、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四川省农科院茶研所、中国(四川)国际茶博会组委会组成。旨在,擦亮川茶金字招牌,打造川茶品牌,创新川茶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精制川茶。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综合评定公示后,由省领导联系指导精制川茶产业机制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业务负责人和专家教授,对初评选的企业征信与企业产品的安全情况进行筛查,评选出“四川十大名茶” 10只,“四川名茶” 25只,并颁奖。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对蒙顶山茶的快速发展予以肯定。
回顾2021,我们在雅安市名山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加强蒙顶山茶品牌建设,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名山区茶园面积35.2万亩;蒙顶山茶名优茶达2.25万吨;茶叶总产量达5.45万吨;蒙顶山茶品牌价值达40.99亿元;茶叶综合产值达70亿元,蒙顶山茶稳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继续保持四川茶叶第一品牌,蒙顶山茶产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今天,“蒙顶山茶十大资讯评选发布十周年”之际,通过“2021蒙顶山茶十大资讯”的评选发布,将更加激励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聚力茶产业提质,加快建设国家茶叶公园城市,推进名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来源:四川省蒙顶山茶业商会                                 

                     2021年12月31日


故宫贡茶回蒙顶山——名山区茶业协会开展贡茶文化弘扬工作

雅安市名山区茶业协会围绕名山区委区政府及区茶产业推进小组“故宫贡茶回蒙顶山”工作,认真履行章程职责,努力发挥协会职能,积极开展蒙顶山茶品牌、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

2023年以来,茶业协会助力区茶产业推进小组办公室和区文体旅游局做好“故宫贡茶回蒙顶山”工作,9月,协会主要负责人陪同区茶产业推进小组组长倪林,进故宫协商有关事宜,介绍名山茶文化历史情况,特别是贡茶文化,发动企业上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茶.世界——茶文化特展”,通过视频、软文、微信等各种方式宣传蒙顶山贡茶文化。随后,在年底和今年初与故宫的工作对接协商、方案设计、文字介绍、解说培训、迎接回馆等工作中积极配合,出谋划策。助力“故宫贡茶回名山”成功展出。

区茶业协会及其品牌“蒙顶山茶”于2019年就与《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及龙游县进行对接,提供蒙顶石花、蒙顶黄芽、蒙顶甘露等传统贡茶产品,深入参加贡茶文化弘扬。于今年3月31日,参加在浙江省龙游县举行中国贡茶联盟成立仪式暨贡茶发展交流会,成为主要发起人,10个副主席单位之一,秘书长钟国林成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并在联盟成立会上以《蒙顶山贡茶的发展策略及成效》为主题,从蒙顶山贡茶文化挖掘,实现茶叶产业化、品牌化经营,弘扬贡茶精神等方面进行详尽解读。协会还向中国贡茶联盟主席单位赠送《中国名茶蒙顶甘露》《蒙顶黄芽》专著。

协会及主要人员通过编写出版蒙顶山茶专著等宣传蒙顶山贡茶文化,去年至今,在故宫贡茶回名山的筹备及展览期间,编写《中国茶全书·蒙顶山茶卷》,书中详尽介绍蒙顶山贡茶及文化,将往年出版的有贡茶内容的《中国名茶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进行推介宣传,在专业人群和喜爱消费者中掀起蒙顶山贡茶热。协会秘书长钟国林特约撰稿《蒙顶山贡茶历史悠久品种丰富》,3月12日发表《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是第二十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主要的宣传资料之一。

协会配合“故宫贡茶回名山”工作,借鉴外地先进市场品牌运作经验,开展2024年“蒙顶甘露杯”蒙顶山茶贡茶王大赛,在名山首次评出年度“贡茶王”——四川蒙顶山理真茶业有限公司的理真蒙顶山甘露105斤,并签订《贡茶王产品销售管理协议》,树立了蒙顶山茶产品最高端标杆。配合开展了蒙顶山世界茶都第二届斗茶大赛,配合承担区政协、区茶推办在跃华茶庄园和黄茶村开展的蒙顶甘露、蒙顶黄芽品赏交流活动。

协会积极协助和支持蒙顶山贡茶研制开发,史料文化挖掘整理,筹备研发单位和人员,提练蒙顶山贡茶“精品意识、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倡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名山茶产业发展。

2024年4月8日

“蒙顶山茶师”榜(二)

1、蒙顶山茶终身成就大师——魏志文

魏志文,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生于1951年10月,从17岁跟随父亲学艺,一生从事制茶营销。其父魏正品是蒙山茶传承人,1958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成都会议所品之茶为魏正品等所制。他在生产中,不断改进制茶工艺,1975年将团子茶改良为现代手工制茶的青毛茶,后试点高产茶园并取得成功;1978年进入县土产茶叶公司,期间购进茶种30万公斤推广扩面。1983年2月,魏志文担任名山县土产茶叶公司经理,创办了土产公司下属企业——名山县土产公司蒙贡茶厂,1998年2月改制为私营企业建名山县蒙贡茶厂,由他带领一部分下岗工人继续经营茶叶,产品获国内外大奖多项。发表文章有《手工茶是不该消亡的记忆》《蒙山手工茶的另一个春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否产业化运作》。2008年12月,魏志文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举办了“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传习所,传习徒弟50余人,亲传弟子有白朝清、胡玉辉、贾涛、龚开钦、罗开勇、杨洁等,儿子魏启祥大学茶叶专业毕业,子承父业,经营蒙贡茶厂,是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儿子魏启祥为大学茶叶专业毕业,子承父业,经营蒙贡茶厂。

2、蒙顶山茶技艺大师——张强

张强,生于1974年5月,四川名山人,高级制茶师、高级评茶师,2021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制茶大师(黄茶)。1997年在名山县国营蒙山农垦茶叶公司工作,跟随本场职工的父亲学习制茶和茶文化, 1999年8月至2003年3月任该公司总经理助理。2003年公司改制下岗后,创办“蒙山味独珍茶庄”,次年办个人独资企业四川省名山县蒙顶山味独珍茶厂,任法人、厂长,2007年2月至今任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执行董事。2004年雅安市政府授予先进个人,“2007雅安茶业之星年度人物” ,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授予“吴理真茶祖优秀传承人”称号。2011年,被评为雅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后被授予四川省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被评为“四川省制茶大师”,2021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制茶大师(黄茶)。公司建立了“大师工作室”,培训传授传统制茶技艺,传播蒙顶山茶文化。其公司味独珍茶业坚持传统制作技艺,确保产品质量与信誉,是中国茶业百强企业、中国茶叶企业品牌价值百强、四川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中国茶叶电子商务十强企业,四川省著名商标。

3、蒙顶山茶技艺大师——古学祥

古学祥,1994年跟随父亲古广均:原国营蒙山茶厂制茶师父,进入国营蒙山茶厂学习制茶。1998年回家建立手工制茶作坊,负责手工茶制作。2003年在成都龙泉成立蒙顶山茶销售店,后进入蒙山国际茶叶学习现代化茶叶的生产加工,后成立蒙顶山山间茶叶公司,全力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产品获第九届蒙顶山杯斗茶大赛暨“蒙顶甘露杯”斗茶大赛手工甘露茶,荣获“金奖”,第九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鼎白”杯两岸春茶茶王擂台赛“黄茶”金奖;“古学祥”牌黄茶饼,荣获第五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金奖”,现有在册弟子三名和记名弟子10多名。

4、蒙顶山茶技艺名师——庞红云

庞红云,巧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从1998年与父亲学习制茶,学习雅安藏茶和手工绿茶基础加工工艺,期间不断游历国内各大茶叶主产区进行生产工艺的交流,提高制作技艺,时常请教本地专家和川农大教授,制茶技艺精进,建立周公山高山有机生态茶园,研制开发特色产品,于2021年申请两个制茶发明专利。

5、蒙顶山茶技艺名师——张波

张波,1988年5月出生,四川名山人,2009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茶学系,从业于父亲张跃华大师创办的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父亲指导下,从茶园管理到做销售员、销售主管、副总经理到现任总经理,掌握了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是张氏茶叶的第六代传人,接班跃华茶业。积极响应和实践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方针,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应用现代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开展网络销售,不断做大做强企业。四川省青年民营企业家协会会员,雅安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雅安跃华黄茶研究所副所长,2016年获得雅安市优秀青年企业家荣誉称号,入选2017年“四川新经济十大领军人物”,雅安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5、蒙顶山茶技艺名师——杨鑫

杨鑫,生长在蒙顶山脚下,在蒙顶山茶厂长大,在姨父倪觉非茶文化诗集熏陶虚下,对蒙顶山茶文化和传统制作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拜师成先勤,潜心研修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积极宣传蒙顶山茶,从事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19年,成立了真源茶舍,带徒弟无数,生产的蒙顶山五大名茶,其中主推手工蒙顶甘露,是雅安市名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传承人。

6、蒙顶山茶技艺名师——黄奇美

23岁的黄美奇进入四川省蒙山茶叶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制茶学徒,从此打开了茶叶的大门,拜师老茶人严仕超女士,开始学习蒙山茶传统工艺。在1996年成立奇茗茶厂,独立开发研发制作出“禹蒙飘雪”,等十余种品类,同年在名山首次采用滚筒杀青机杀青,在继承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带徒弟刘耘,薛娇联合创建“以茶为媒”的培训班,传授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生产,加工,销售等。为保护老川茶,开荒野茶系列产品,演讲,培训,考察,公司产品主销省内和湖北、河南等地。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

“蒙顶山茶”授权使用企业名单

四川省蒙顶山皇茗园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2  

四川省宏宇蕾茶业有限公司

3  

四川省大川茶业有限公司

5  

四川禹贡蒙顶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7  

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有限公司

8  

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9  

雅安市名山区太平茶厂

10

四川省茗山茶业有限公司

11

雅安市敦蒙茶业有限公司

12

名山正大茶叶有限公司

13

四川川黄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14

雅安市大元茶厂

15

四川蒙顶山金龙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16

雅安市名山区卓霖茶厂

18

四川省蒙顶山奇茗茶业有限公司

19

雅安市名山区新春茶厂

20

“蒙顶山茶”成都营销中心(茶店子)

21

雅安市蒙茗茶厂

22

四川省蒙顶山蒙贡茶业有限公司

23

雅安国色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24

雅安市名山县藕莲春茶厂

25

四川雅安博娟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26

雅安市名山区春尖茶厂

27

雅安市名山区旭茗茶厂

28

雅安市止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29

四川翠源春茶业有限公司

30

雅安市名山区绿涛茶厂

31

四川雅安蒙顶山九天茶业有限公司

32

四川省蒙顶皇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33

雅安市赋雅轩茶业有限公司(含藏茶)

34

雅安市名山区帝知春茶业有限公司

35

雅安市天沫茶业有限公司

36

雅安市名山区香满堂茶厂

37

成都龙和茶城

39

四川天风御品茶业有限公司

40

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

41

雅安市盟盛源茶业有限公司

42

雅安市名山区妙供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43

雅安市天然香茶业有限公司

44

四川千秋蒙顶茶业有限公司(正山)

45

雅安市嘉会茶业有限公司(草木间)

46

雅安市名山区蒙靖茶厂

47

雅安市巧茶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48

四川省世鼎茶业有限公司

49

雅安市名山区井中月茶业有限公司

50

四川蒙顶山雾本茶业有限公司

51

春上早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52

四川德益茶业有限公司

53

四川雅安雅泉茶业有限公司

54

雅安天润茶叶有限公司

55

雅安叶之韵茶业有限公司

56

雅安市雅州恒泰茶业有限公司(藏茶)

57

雅安市皇茶坊茶业有限公司

58

四川省南方叶嘉茶业有限公司

59

四川省雅安义兴藏茶有限公司(藏茶)

60

四川省雅安市染春茶业有限公司

61

四川康润茶业责任有限公司

62

四川先春茶业有限公司

64

四川雨蒙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65

雅安市名山区名蒙茶厂

66

雅安心元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67

雅安市名山区金顺茶厂

68

雅安市名山区培秀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69

雅安市名山区绿剑茗茶厂

70

四川种茶人茶业有限公司

71

四川省雅安市红灵实业有限公司

72

四川省雅峰茶业有限公司

73

雅安藏茶坊茶业有限公司(含藏茶)

75

四川蒙顶山蒙典茶业有限公司

76

雅安市建昌茶业有限公司

77

雅安市名山区碧春茗茶厂

78

雅安市名山区藕花茶厂

79

雅安市名山区福军茶厂

80

雅安市雅雨露茶叶有限公司

81

四川早春甘露茶叶有限公司

82

四川省残剑飞雪茶业有限公司

83

雅安市广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84

雅安市青峰阳光养殖专业合作社

85

雅安天天品茶业有限公司

86

四川航棵福硒茶业有限公司

87

雅安市名山区喜年号茶叶有限公司

88

雅安市瑞扶祥茶厂

89

四川雅茶集团茶业有限公司

90

雅安市名山区九霄露茶业有限公司

91

雅安市忠伟农业有限公司

92

雅安市名山区蜀名春茶厂

93

四川蒙峰茶业有限公司

94

雅安云禾山茶业有限公司

95

雅安云禾山茶业有限公司(藏茶)

96

雅安市羌皓茶业有限公司

97

雅安市川福红茶业有限公司

98

四川赋雅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99

四川新豪茶业有限公司


来源:雅安市名山区茶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