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科学期刊

找到约165条结果 (用时 0.546 秒)

茶叶健康,要用扎实的科学研究来阐述

早期,茶叶就是作为药用。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茶叶的第一属性就是健康。

但过往的说服逻辑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论证,要用科学研究成果来推动茶叶健康深入人心。

过去的一年,茶叶科学与健康研究有哪些重大成果呢?

今天的文章,就来聊聊3个重大科技进展。

01 特制绿茶调控小鼠和猴血糖

时间:201910

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科学·转化医学》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叶海峰研究员团队题为:“A green tea-triggered genetic control system for treating diabetes in mice and monkeys”的研究成果。

这项研究工作中报道了通过“喝茶”方式调控基因表达或者细胞功能的精准控制系统,为人工定制化细胞疗法转化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科研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理念设计、开发了能被茶叶代谢产物原儿茶酸(PCA)调控的基因表达控制开关。该PCA控制系统灵敏度高,小鼠口服定制的浓缩绿茶,即可调控植入小鼠体内的定制细胞表达分泌报告基因或治疗药物。

最令人兴奋的研究是,团队设计、构建了PCA控制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表达的人工定制细胞,并将定制细胞通过微胶囊包裹技术分别移植到糖尿病模型鼠和猴中,最终实现了通过口服PCA或者口服定制的浓缩绿茶调控降血糖药物表达释放,维持动物体内的血糖稳态。

虽然绿茶调控的基因表达控制系统转化为实际应用还有待解决一些问题。

但总的来说,该研究中所构建的调控式基因编辑装置、药物的精确输送以及绿茶调控的定制化细胞治疗方式将会推动可控人工定制化细胞治疗进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02 普洱茶降脂机制的研究

时间:201911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了由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转化医学中心主任贾伟教授及团队完成的关于普洱茶降脂机制的研究,题为“Theabrownin from Pu-erh tea attenuates hypercholesterolemia via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and bile acid metabolism”。

注:贾伟教授

该研究证明了普洱茶及特征性组分茶褐素可调节肠道微生物,最终达到改善血脂和肝脂稳态的作用。

贾伟表示,与绿茶、红茶等未发酵和半发酵茶相比,发酵的普洱茶含有更多的茶褐素,而这也是能降低胆固醇的关键成分。

本次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采用普洱茶进行了动物和人体相关试验研究。在人体实验中,13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进行一周的标准饮食,之后每天饮用普洱茶,持续4周,结果发现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动物实验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深入机制研究证明:普洱茶能显著降低受试者肠道菌群的胆盐水解酶(BSH)活性,从而使得回肠中结合型胆汁酸水平升高,进而抑制小肠FXR- FGF19/ FGF15和肝脏FXR-SHP信号途径调节胆汁酸合成代谢,增加肝脏中的初级胆汁酸合成和胆固醇到肝脏的反向运输,并增加胆汁酸从粪便中的排出,从而降低肝脏胆固醇,达到改善血脂和肝脂稳态的结果。

本次研究的创新意义,将普洱茶与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联系起来,解释了普洱茶降低胆固醇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胆汁酸合成的机制。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动物实验验证,首次阐明了茶褐素是普洱茶中降低胆固醇的主要活性成分;提出普洱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FXR信号通路,共同调节肝脏的胆汁酸替代途径合成酶CYP7B1的新机制,首次提出FXR在细胞核、细胞浆的差异性分布是其调节胆汁酸合成酶的关键;探究了普洱茶对于脂肪酸的代谢、能量代谢以及糖代谢的调节,也为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但贾伟强调,普洱茶对于降低胆固醇的机制已经较为清晰,但它显然不能替代药物。作为一种传统饮品,可以将饮用普洱茶融入到日常生活,作为维护健康的一种方式。“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病的管理很大程度上需要日久天长的管理,饮用普洱茶是种很好的选择。”

未来,该团队还将继续发力普洱茶对于降低甘油三酯和降糖的机制研究。

03 茶与心脑血管疾病

时间:20201

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中国科学院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团队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题为“Tea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The China-PAR project ”文章。

该研究显示:经常饮茶能够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发生风险。

该团队自1998年以来,从中国15个省份的中国ASCVD风险预测项目(China-PAR)中招募了100902名普通中国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参与者没有心脏病、中风或癌症病史。他们被分为两组:习惯性饮茶组(每周三次以上),和从不或非习惯性饮茶组(每周饮茶少于三次)。在习惯性茶饮组中,有49.0%的人最常喝绿茶,8.0%的人常喝红茶,其余43.0%的人则喜欢花茶或其他类型的茶。

在平均7.3年的随访期间,该团队记录了3683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1477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死亡和5479次全因死亡。例如,50岁的习惯性饮茶的人与从未饮茶或非习惯性饮茶的人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可能性会延迟1.41年,预期寿命要长1.26年。

与从未饮茶或非习惯性饮茶的人相比,习惯性饮茶的人突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降低了20%,致命性心脏病和中风风险降低了22%,全因死亡的风险降低了15%

此外,该研究第一作者、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王欣妍博士说:“我们发现,习惯性喝茶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风险较低有关。对于喝绿茶和保持长期喝茶习惯的人来说,这种有益健康的影响最为明显。

因为饮茶有益于健康的机制可能与其中富含的茶多酚有关。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血压、血脂等作用。

各类茶叶中,绿茶的茶多酚含量最高。而在发酵过程中,茶多酚会被氧化,失去活性,导致红茶中茶多酚含量减低。另外,茶多酚在体内代谢较快,不能长期储存,因此需要长期保持饮茶习惯以从中获益。

后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叶产业也不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茶叶健康的科学研究都不是茶学高校和研究所主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茶叶产业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总体较为薄弱,提升潜力很大。

以茶学领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中的地位来说:

2019年以前,茶学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在国家基金委发布的指南中,仅有林学科的经济林学子目录下设立的“茶树培育”,其他的茶食品、茶叶功能等科研项目只能从医学、药学、食品科学等分类中申报,无独立基金申请代码。

2018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编制的《2019年度国家自然然科学基金项目》出版发行,“茶学”明确归入“园艺与植物营养学”,成为园艺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并获得独立基金申请代码“C1504

2019年开始,“茶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拥有茶学研究二级独立代码“C1504”,并设立三级代码:茶树生理生态与栽培学、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茶叶加工与品质。

未来,茶学高校和研究所应该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上狠抓落实,大力挖掘茶叶的健康属性,助推茶叶产业发展。

国盛茶兴,除了茶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茶的健康属性也将让更多人受益。

注:本文有参考网络公开资料。

“帝芙特”杯第六届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II)

2017年

每年的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节日。为弘扬科学精神、鼓励茶叶科技工作者“勇担使命,积极作为”,中国茶叶学会已陆续评选出五届中国茶叶学会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

2023年

为继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切实增强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的自豪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中国茶叶学会于2022年开展“帝芙特”杯第六届中国茶叶学会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评选,从47位推荐候选人中,优选出10位获奖者。本期为大家介绍罗列万、杨秀芳和宋传奎。

罗列万 中国茶叶学会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

基本信息

罗列万

男,1963年11月出生,本科,学士,研究员,现工作于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农村部茶叶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第四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

主要成绩

近40年浙江茶业发展规划的主要制定者、近20多年茶产业多项政策文件规划起草人和连续15届浙江绿茶博览会、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主要策划者,获浙江省委宣传部与省科学技术厅颁发的第二届“最美科技人”称号、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授予的“觉农勋章”等荣誉。获部丰收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标准创新优秀贡献等各类科技成果奖10余项。

从业30余年来,致力于全省业务系统专业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升和匠心精神的弘扬。直接培养专业人才30余名,其中获“青牛奖”、全国技术能手、省农业技术能手等10余名、晋升副高职称以上10余名。在安吉龙王山、武义更香、开化云翠建立的3个首席专家工作站,发挥了标志性的科技示范作用。

主持“一个团队(省茶产业团队)、三项协同(协同推广、团队专项、三农九方)、四方联动、全链服务”茶产业科技协作支撑机制创新,创制了茶产业科技支撑的浙江模式。主持的专项首次成功研发了7类名茶连续自动加工生产线工艺与成套设备配置,为浙江乃至全国名茶加工的连续自动化生产线及加工数字化的推进等作出了积极贡献。组织实施了良种工程,成功推动了‘白叶一号’、‘中黄1号’、‘中黄2号’等珍稀品种的育成与推广,推动浙江无性良种率从1999年的12%提高到2022年的78%。

累计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浙江名茶图志》、《茗边清话》、《名优绿茶连续自动生产线装备与使用技术》及参编著作近30部。

杨秀芳 中国茶叶学会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

基本信息

杨秀芳

女,1971年7月出生,研究生,硕士,研究员,现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党委副书记。

主要成绩

推动我国茶制品技术体系的完善:指导研发茶黄素等茶制品绿色制备技术5项、快检技术5项并建立配套方法,开发2台快检设备;主导完成茶多酚等8项茶制品标准的研制;授权发明专利12件,发表茶制品制备、应用、测定方法论文30余篇;部分技术成果和标准在企业得到应用,引领和促进了茶制品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该项成果获2018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推动我国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主持或参与制定《紧压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紧压茶》系列产品标准、《绿茶保质期》等产品、规程和方法标准30余项,主持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茶和茶制品贮藏保鲜课题,以标准规范和成果应用促进我国茶叶品质的整体提升。针对氟和稀土超标问题,组建团队依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摸清茶园土壤氟和稀土含量状况,探明茶叶高氟、高稀土成因,提出控制技术并在边销茶和乌龙茶生产企业应用示范;揭示茶叶稀土浸出规律和参与茶叶稀土风险暴露研究,为茶叶稀土不合理限量标准的修订和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研究成果获得同行广泛认可,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2018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积极参与茶叶国际标准化工作:作为中国代表团团员及ISO注册专家,十多年来与其他专家一道积极推动我国茶叶国际标准化工作:7 次参加ISO茶叶国际标准化会议,多次在会上报告交流;推动ISO/TC34/SC8第27次会议于2019年10月在杭州圆满召开。提出《绿茶术语》和《茶多酚提取物定义和规格》两个国际标准提案并正式立项。作为ISO/TC34/SC8/WG10绿茶术语工作组召集人,依据ISO规则组织国际专家完成标准研制,ISO 18449-2021《绿茶术语》于2021年5月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牵头制定发布的第一个ISO茶叶国际标准,为我国茶叶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推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ISO/TC34/SC8/WG14茶多酚工作组召集人,正在组织国际专家推动茶多酚国际标准的研制,目前进入CD阶段。该项工作不仅促进了国际同行间的交流,也争取了国际同行对我国茶叶标准化工作的认知、认可和支持。

宋传奎 中国茶叶学会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

基本信息

宋传奎

男,1982年7月出生,研究生,博士,教授,现任安徽农业大学人事处副处长、人才办副主任,兼任《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Beverage Plant Research》副主编,《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Horticulture Advances》、《茶叶科学》等期刊编委。

主要成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入选安徽省青年皖江学者、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合肥市领军人才、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等。基于创新理论研发的产品已在多个茶区示范性应用,获中国茶叶学会科技创新奖(1/1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原创类)课题,子课题,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众多项目。在茶树次生代谢的生理功能研究方向取得以下成绩:率先创建糖苷合成基因高通量筛选与检测体系,解析茶树多种挥发物质糖苷化的分子机制;揭示顺-3-己烯醇等通过糖苷化调控茶树抗病虫新机制;发现橙花叔醇等参与低温下茶树间信号交流的证据及通过糖苷化调控茶树抗寒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Plant Biotechnol J》、《Plant Cell Environment》等植物学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关于开展“帝芙特杯”第六届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简称茶叶科技奖)是经科技部批准的面向全国茶叶行业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目的是调动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茶叶科技创新,提升茶产业技术水平,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贡献。我会于2009年起开展 “中国茶叶学会科技奖”评选活动。根据《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我会将于2019年举行“帝芙特杯”第六届中国茶叶学会科技奖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

涉及茶业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完成单位为中国茶叶学会单位会员,或第一完成人为个人会员,均可申报。

二、评选范围(近五年内取得的成果或项目)

(一)在茶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性或规律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并得到科学界公认的科学研究成果; 

(二)在应用、推广、转化具有重大市场价值的茶叶技术成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且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成果; 

(三)为推动茶产业发展,提升茶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在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评价、标准、监测、信息等方面,具有前瞻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四)在茶叶科普活动中产生重要影响和显著社会效益的科普原创作品和编著作品。作品注重弘扬科学精神、普及茶叶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提高茶农素质具有重大影响力。

三、奖项及名额

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各等级奖励的名额:授奖奖励名额不超过总申报额的50%且最多不超过9项,其中一等奖不超过总申报额的20%、最多不超过3项。对具有重大创新、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和影响的茶叶科技成果,可视授予特等奖,名额包括在一等奖中。主要完成人限额为:特等奖15人以内;一等奖12人以内;二等奖10人以内。

四、申报和评选程序

(一)由申报单位填写《茶叶科技奖推荐书》,同时请各省级茶叶(业)学(协、联合)会推荐和审核;中国茶叶学会理事所在单位会员,可直接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推荐申报项目。多个单位共同协作完成的科技成果,由成果第一完成单位按要求进行申报。

(二)评选程序

1.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申报项目的形式审查; 

2.评审委员会对形式审查合格的项目进行评审;

3.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获奖项目在有关媒体进行公示;

4.奖励委员会对无异议的获奖项目进行审定并公告;

五、申报材料

1.《茶叶科技奖推荐书》和《茶叶科技奖项目摘要表》(格式文本可从),一式3份;

2.研究总结报告(3份);

3.附件材料(装订成册,1份)

1)技术评价证明(指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情况,附上期刊封面、论文复印件及影响因子;科技成果鉴定、验收或评审证书,专利证书,检测报告和法定审批文件等);

2)引用或应用证明;

3)查新证明;

4)经济效益证明(须盖财务部门印章原件);

5)社会效益证明(须由相关部门出具有关社会效益证明);

6)其他证明材料(若有书籍出版请寄送原件,电子影像著作请附光盘及相关照片等)。

特别说明: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及个人信函的评价不得作为科学技术评价证明。若申报材料中缺少评价证明,可在本次申报前委托中国茶叶学会会员科普部无偿开展科技成果评价。

上述材料,务必于531日前寄到学会办公室。参选单位需保证上报材料真实性,由申请单位主管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请各推荐单位及时报送纸质材料和电子版,逾期不予受理。


附件:1.《茶叶科技奖推荐书》

         2.《茶叶科技奖项目摘要表》

找到约16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