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香中国铁观音

找到约973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中国铁观音》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愚者得书贤,贤者得书利。

只见读书荣,不见读书坠。


文末有福利~


1



能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舌,唯茶是也。


陈宗懋院士的序里,第一句便是。


你对铁观音的印象是什么?


是它的传奇故事吗?那你选择“文人献茶,乾隆赐名”还是“观音托梦,魏荫传茶”呢?


今天,有位友人找来要我推荐一款“开水一冲花香四溢的茶”。脑海里不假思索蹦出来的,便是铁观音。


所以,我对铁观音的印象是“花香四溢”。


雪之于南方,更多的时候是奢侈的,而雪之于铁观音,是其华丽逆袭的恩赐。在十八世纪二三十年代里,或许是那连年大雪,催生了铁观音这个珍奇的茶树品种,让无数世人为之着迷。


从铁观音的诞生,写到安溪八大名茶、短穗扦插、婚礼茶俗,作者许以它的词是:


“不偏不倚,中庸之美。”


是的,形如观音重如铁,却又花香四溢;耐得寒风和大雪,还可千锤火炼。


2


Δ2018年4月20日,汕头中山公园,万人共品铁观音


八十万安溪人,有二十万在外卖茶。


这真的不是一句夸张的玩笑话,而是实情。


从潮汕到东南亚,到日本、英国、美国...还有神州大地,安溪铁观音走过的路,到过的地方,并非三言两语可表述,但文中依然可窥其一二,瞻仰其地图一角。


而说起安溪铁观音的人物史,其实也是安溪铁观音的崛起史。


陈水潮、林金科、王文礼、肖文华、魏月德、魏荣南、刘纪恒、吴荣山、高碰来、王艺生、李金登、王清海、刘金龙、黄琴、张顺儒......


每一个名字都掷地有声。


3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铁粉”就有一千种“观音韵。


古人造字真的鬼斧神工,拨完弦之后的颤音,飘渺地回荡在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称之为“韵”。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也是如此。


“空谷幽兰般馥郁隽永的灵妙香气”

“口中无茶,回味绵长”

“满嘴生香,咽后齿缝溢出丝丝甜津,

久久不散”

“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

“愉悦顿生,饮用时有醍醐灌顶之势”

“轻呷一口,韵致绵长,若文学之通感”

“是天、地、人、种四者的有机融合”

“是有精灵附着在上面的”


4



“蛱蝶呀——”


“来~~~啦~~~”


茶的健康功效,既扑朔迷离,又显而易见。科学界对其的研究从未停止。


——《中国铁观音读后感》by 萧萧


“封底 《中国铁观音》作者在感观的人文和客观的地理间扩展出一个安溪铁观音的全景视野,从人与茶、物与茶、茶与茶进行多维度诠释,彰显安溪铁观音的“中国功夫、中庸之美、大慈大悲”的三大灵魂,为我们深度解读安溪铁观音提供了一把解码钥匙。”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 


“安溪铁观音的生长环境,吸雄伟之山气,纳浩瀚之海韵。阅读《中国铁观音》,你会发现安溪土地上的神明、宗族、物产,皆可谓“观音韵、兰花香”的天然配方。作者长期深入山野调研,查阅历史资料,结合科学研究,揭开了安溪铁观音的神秘面纱。”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


“到过安溪,不能不被安溪铁观音所迷醉;拍摄过安溪铁观音,不能不被博大精深的安溪茶文化所倾倒。读着《安溪铁观音》,回味喝过的安溪铁观音,口中无茶书为茶,让茶香在第三空间氤氲升腾,这该是喝铁观音的最高境界吧。 ”

——中央电视台策划人黄灿红 


《中国铁观音:深刻解读传奇茶叶的内外世界》

作者:林荣溪  陈德进

出版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一片叶子香飘万家,一本图书激荡华夏。


1月12日,《中国铁观音——深度解读传奇铁观音的内外世界》首发仪式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自发布以来,《中国铁观音》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媒体和广大茶友的广泛关注,图书已被北京商琨茶学院、中华茶通典、安溪沼泽图书馆收藏,几个国家级、省级和各大高校图书馆都在准备收藏,社会各界要书的热情胜似备年货,中国书市茶香四溢。



林先生说:“阅读一本含香的茶书雅作,是否能给您春节期间补充精神能量?让您的内心世界随着一杯好茶更加笃实?”



送 书 福 利


“说茶”将在1月29日(周二)采访作者之一——林荣溪先生,了解这本书背后更多的故事。


林荣溪先生也特地准备了三本书,送给“说茶”的朋友们。


还是和之前一样,从留言中抽取3位朋友赠予《中国铁观音》。


这一次想问的问题有点多,你挑一个留言告诉我们就可以了:


Q1 :你第一次喝铁观音是什么样的感受?


Q2 :你觉得什么是“观音韵”?


Q3 :关于《中国铁观音》你有什么问题想了解吗?


Q4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林荣溪先生吗?


公布时间:2月1日(周五)头条文章文末,敬请关注。


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


  ——《温一壶月光下酒》


你们的每一个留言,待我们温一壶酒,慢慢地看。

撰文 / 萧 萧

编辑 / 曾金莲

责编 / 萧 萧


茶书网:《中国铁观音:深度解读传奇茶叶的内外世界》

编号:GDZPS7711
书名:《中国铁观音:深度解读传奇茶叶的内外世界》
版别: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荣溪 陈德进著
书号:ISBN 978-7-5680-4007-5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1901
内容简介
1.全景式呈现中国铁观音之美,之秀,之雅,之博大,中国铁观音的百科全书;
2.骨灰级茶人林荣溪老师,茶书作者陈德进老师为你讲述铁观音的茶源、茶兴、茶势和茶魂;
3.博物级的插图配置,作家级的文笔呈现,大师级的茶品滋味,不可不看的茶书——中国铁观音。
这是一本讲述中国铁观音的图书。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铁观音的来源,说明了什么是铁观音,铁观音来自哪里,创始人是谁,产地在那里等问题。第二部分讲述了铁观音发展的历史,铁观音发展分为四个历史,这部分讲述了铁观音的产区发展,销售区扩展,品种的增多,内涵的成型。第三部分讲述了铁观音的分类与品鉴,铁观音的口感多样,不同年份,不同制作工艺,不同产区,不同等级的口感、外形、韵味,以及冲泡手法均有不同。第四部分,讲述了如何冲泡铁观音更有利于健康,主要说明了喝对铁观音的重要性。全书展现了铁观音三个主题:中庸之美、中国功夫与大慈大悲的精神寓意。是一本全面解说铁观音的百科全书。
目录
第一章茶源:不偏不倚,中庸之美
1 从来王魏,并无之争  003
2 在功夫的舞动中,碰撞新味  012
3 南方雪下,铁观音逆光生长  018
4 一山一味,味味是传奇  024
5 一场划时代的植物界繁殖革命  034
6 安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042
第二章茶兴:十里乡贤,惟茶富民
1 『te』的闽南语多重奏  053
2 二十万人组成的大家庭  062
3 茶官陈水潮的铁观音情怀  067
4 王文礼:国茶战略的布局人  072
5 林金科:茶黄素是铁观音重要的保健和滋味成分  080
6 肖文华:铁观音国礼茶的外交使者  085
7 魏月德:铁观音的守艺人  091
8 魏荣南:最难消解是乡愁  098
9 刘纪恒:凤凰涅槃,重现上个世纪的味觉记忆  104
10 吴荣山:新丝路上的茶香使者  108
11 高碰来:百年老茶号原乡光彩  115
12 王艺生:茶界的“扫地僧”  119
13 李金登:闻香识茶,破茶密码  124
14 王清海:三十年漫漫茶路  130
15 刘金龙:和田野有个约定  135
16 黄琴:铁观音电商女神的破亿佳话  139
17 张顺儒:我愿意当个农民大哥  145
第三章茶势:中国功夫,匠心独韵
1 安溪人以敬畏之心来种茶  157
2 破解误区、正本清源  165
3 何为『观音韵』?  169
4 专业人士论铁观音韵  176
5 『好斗』的安溪人  181
6 铁观音茶艺:东方美学的缩影  189
7 铁观音的科学沏泡  198
8 带你认识不同产地铁观音品质特征  206
9 怎样辨别安溪八个主要品种茶?  222
第四章茶魂:观音成金,修心养身
1 长寿村里长寿茶  239
2 健康专家的铁观音研究成效  244
3 三种香型安溪铁观音保健功效最新研究成果  250
附录:铁观音匠人群英谱  259
写在后面的话  270
林荣溪: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泉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福建省乌龙茶质量与安全控制企业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客座教授,福建省政府特殊支持双百人才。高级农艺师,高级工程师,高级评茶师。原国营安溪茶厂厂长、党委书记,现为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陈德进:男,1981年生,福建安溪人,供职安溪县委宣传部安溪报社。安溪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有散文、诗歌、小说、小品文、茶文化文章等,在国内外数百家、数百种报刊杂志发表或转载,部分作品入选光明日报出版社《最值得珍藏的小小说选》等书系。出版个人小小说集《归去来》。开通茶文化、闽南文化主题原创微信公众号等。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经销商: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中国说茶人林荣溪:铁观音是我的永恒! | 大家说茶


#中国说茶人#

林荣溪,《中国铁观音》作者之一。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泉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福建省乌龙茶质量与安全控制企业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客座教授,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福建省政府特殊支持双百人才。

“铁观音是我的永恒。”

一个人要对一件事保持源源不断的热情,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

 

而林荣溪正好是这样一个人。

 

所以,我们问:“您是如何保持对铁观音源源不断的热情的呢?”

 

一听到这个问题,他便笑了。

 

他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告诉我们原因:


一是生于斯长于斯。


在林荣溪小的时候,安溪的茶叶都被用于出口,大多数人家是喝不到茶叶的。虽然住在国营安溪茶厂旁,一直被氤氲的茶香吸引而不得。偶然一次,喝到一袋泡茶,已经相当了不起了,那茶香魂牵梦绕终得品尝,便锁定了这个香味,成为一生挚爱。

 


自高考志愿父亲那句:“我们安溪茶不错呀,你就填茶叶专业吧。”之后,几十年的时间,林荣溪便在茶叶里越走越远,至今依然。

 


二是立足安溪立足铁观音。

 

林荣溪说,茶的品质讲究基因,铁观音是年轻一代的品种,是在雪灾中成长起来的品种。其品种之优、栽培之难、加工之精、品饮之雅、功效之强,构成铁观音五绝。1424.38亿元的品牌价值,最高18%的占有率,家喻户晓,强大的生命周期,加上高香气、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他始终对铁观音充满了信心。

 

毫不吝啬的溢美之词,展示着林荣溪对铁观音由衷地热爱。

 


最后他感慨且深情地说:“铁观音是我的永恒。”


为什么是“中国”铁观音?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疑问:“为什么一本内容几乎为安溪铁观音的书,书名会是《中国铁观音》呢?”

 

林荣溪立马表示,这也是他特别想跟读者们做解释的。

 

这要从书的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说起。

 

出版社曾出版过类似《普洱帝国》、《中国白茶》等茶书,受到许多人的喜欢。因此推论,以中国茶为名的系列丛书,可以让大众了解茶很多基本知识,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出版情况下,是很好的一种创作方向。于是便找到林荣溪,创作《中国铁观音》,首先将名字确定了下来。

 


而其主要内容为安溪铁观音,是因安溪铁观音也代表了中国铁观音。安溪铁观音在世界大展风采时,它不仅仅是安溪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

 

于是有了《中国铁观音》。

“创作是很痛苦的。”

“创作是很痛苦的。”

“著书是很艰难的。”

“创作过程很心酸。”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几句话不断被提到。从一接到写书邀请时,就因此纠结数日。

 

林荣溪说他是被激将法说服的。



铁观音著作近年颇少,现存更多的是文化书。能够将文化与科普结合起来,让普罗大众都能接受的文化科普书比较少。你看白茶都有书了,普洱茶书好几本了,铁观音这么大的品类,家喻户晓,还是接受这个任务吧。”出版社方的话颇为有效,让林荣溪将写书这件事确定了下来。

 


跨过了意识形态关,紧接而来的痛苦依然一茬接一茬。


首先是书的创意。


林荣溪和出版社方组成的创意团队,用几天时间踏遍安溪几十个山头、企业、门店,泡过很多很多茶之后,形成一个共识:“当下写铁观音,一定要有新的发展,告诉人家铁观音是什么。”

 

那么铁观音是什么呢?这让创意团队苦苦思索而不得。

 

偏有一日,创意团队坐在飞驰在茶山间的车里,经过多日的碰撞,突然灵光一闪,思考铁观音的灵魂是什么?

 


是中国功夫。映射到铁观音,就是种植的功夫、加工的功夫、泡饮的功夫、欣赏的功夫...

 


是中庸之美。半发酵的乌龙茶,不偏不倚,偏了,就不是乌龙茶,就不是铁观音。

 


是大慈大悲。有更多的人文情怀,告诉茶农朋友,要敬畏天地、敬畏茶树、敬畏社会、敬畏大自然、敬畏消费者。以最健康、最安全的铁观音提供给消费者,处处皆充满大慈大悲的情怀。

 

一经提出,变得到创意团队的一致通过。于是这三大主题组成了书的灵魂。


接着是人物的抉择。


历史、人物、人文串起来,才能成为书的框架。

 

一个产业里最感人的是人物,而最难的也是写人物。

 


在铁观音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上,一大批人物在世界茶业风云史上都掷地有声,引领着中国茶走向世界。林荣溪说,仅从1985年毕业至今,见证的典型人物就超100人。

 


100多万以茶为生的人,20万分布在全世界的茶商,茶业主政者、科学工作者、企业家、草根茶农、茶匠,如何抉择?

 


人物贡献太多了,书不是人物传装不下那么多。从最早篇章的28万字删减至20万字,从35个人物到现在的15个,从2000多张照片到现在的300多张。每一个删减都是斟酌再三,但每一次删减依然是痛苦的。

 


最后,希望留下的这些让读者读完后,能够更好地领略其与铁观音的表现是什么,启迪这个产业如何发展,怎么种茶、卖茶,如何打造品牌、提高产品品质...


最后是如何体现茶的风味。


文字有时候是很美妙的,有时候也很乏力。

 

比如茶的风味如何表现?

 

林荣溪经过一周的思考,最终决定用图表的方式表现茶的风味。

 

 

除了茶的风味,还有保健功效,还有安溪八大名茶在哪里...一张张原创图的诞生,是很多很多个日日夜夜苦苦思索、互相碰撞出来的。

 

Δ安溪铁观音保健功效图


 

林荣溪说:“不满意就反反复复重写,首先要过自己这一关。”

“年轻人要多读书。”

林荣溪提到两位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位人物,一是张天福张老,二是陈宗懋院士。

 

Δ张天福张老


Δ右一为陈宗懋院士


1987-1988年,张老在安溪芦田开展乌龙茶相关课题时,林荣溪被派往参与。

 

那个时候,张老已78岁高龄,但其身体的健康状态,比许多20多岁的年轻人都更好。而张老在研究上,数据上容不得一点假,不行就重来,不行再重来,直到可以为止。

 

两年的研究,耳濡目染,林荣溪感染到的不仅仅是健康的身体状态,更是张老严谨的科研态度。

 

而现年86岁的陈宗懋院士,本该颐养天年年的年纪,却几乎每天都在全国产茶县里跑。

 

当林荣溪请陈院士为《中国铁观音》做序时,他说:“我要先看看你的稿子啊。”

 

当序写好之后,在一个时间紧迫的活动场合,拉着林荣溪对序文逐字逐句斟酌敲定。

 

“这样的精神太让我感动了。”林荣溪感慨地说。

 

张老和陈院士之于林荣溪,是引路人,更是榜样,更应该也是现在年轻一辈做茶人的榜样。

 


社会的进步一定要有一个标签式的物质,比如英国的咖啡,美国的可乐,中国的茶。


以前平均喝茶年龄在35岁以上,现在已经从25岁就开始了。



年轻人爱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林荣溪说,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多看看书,有权威的书;要到产地去,看茶是怎么种出来、怎么加工的;去品牌店,多喝一些茶;去考茶艺师证、评茶师证,对茶有一些系统的认识。



从年轻时爱茶,这一生将受益匪浅。


大家说茶之中国说茶人

文字、音乐、美术、声音、诗句...每一种方式都是很美的。当这些方式与茶组合时,赋予了茶更多更美好的表现形式。


“中国说茶人”,邀请作家、音乐家、歌手、诗人、画家...一起来“说”茶,让茶在文字里、音乐里、美术里、声音里、诗句里...焕发更生动的生命力和美好。撰文 / 萧 萧

摄像、编导 / 黄 升

编辑 / 曾金莲

责编 / 萧 萧

找到约94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