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树果实能吃吗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彩农茶|普洱茶四大价值之一:地理价值

  编者案:我认为陈杰先生的这篇文章是普洱茶界近年来一篇不可多得的经典文献。它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从环境、生物化学和生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叶种普洱茶特有的地理核心价值。文字虽然长了些,但却好读。读后给人酣畅淋漓之感,是一篇科学普洱启示录。


  我们在研究普洱茶时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生产?其它地方生产的普洱茶就不是普洱茶吗?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极难回答的问题。

  一种解释是:云南普洱茶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这种大叶种晒青毛茶不仅是普洱茶的一大特色,也是云南独享的茶叶资源,因为云南的茶树基本上是以大叶种茶树为主,资源的优势决定了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生产。这种说法有一个疑问:大叶种茶不仅云南有,在广西、湖南、海南等地都有大叶种茶,那么它们的大叶种茶与云南的大叶种有什么区别?而且海南的大叶种茶树还是云南省茶科所帮助移植的。如果将这些地区的大叶种茶按照云南传统的晒青工艺制成毛茶,再经过后发酵加工成散茶和紧压茶,难道不是普洱茶吗?


  第二种解释: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是祖辈传下来的“保密工艺”,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只有云南少数人及个别企业掌握,为云南独享。云南以外的人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了也无非是一些皮毛,不可能是普洱茶的“精髓”。所以,有不少人曾建议政府将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列为“国家机密”。这种提议,并非“妄想”,也非独创,是有先例的。云南白药集团生产的很多药品都被列为国家级保密配方,属于国家级机密。可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云南各个产茶区近几年已有上千个企业获得了普洱茶生产许可证(即QS),并且也在生产普洱茶。当一个“国家机密”已经形成遍地开花的态势,这个“国家机密”还存在吗?或者说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如果说云南白药的保密配方不是云南白药独家掌控,而是百家、甚至千家……它的保密配方还存在吗?可能有人会不认同这点,认为拿到QS(生产许可证)不等于拥有普洱茶核心技术。那么普洱茶的核心技术到底是什么?云南上千家通过QS生产许可的企业所生产的普洱茶,我们能认定哪些企业是具有普洱茶的生产资质(即QS),但又因缺乏普洱茶核心技术而不能生产普洱茶?或认定它生产的不是普洱茶呢?显然,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


  第三种解释:认为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生产,是因为普洱茶不仅是云南地方名茶,还因为普洱茶中的普洱两字也来自云南的一个地名,有地域性保护的要求,这种说法似乎也有欠缺。我们知道,以地名命名的茶叶在中国有很多,如西湖龙井、洞庭湖碧螺春等等,这类地方名茶通过茶名前加地名的前置限定(如龙井茶前加西湖二字),的确起到了区域性保护作用。但普洱茶却不能套用这个概念。这是因为:一是地名加茶名的命名方式一般保护的区域都很小,如西湖龙井,地域的概念十分狭小。可普洱茶就不同,普洱茶涉及的原料及加工范围已远远超过了普洱地名的限制,是云南一个大的地域概念。历史上的六大茶山就已突破了普洱府的地理范围,后来更是扩大至云南大部分区域。说句玩笑话,既使现在,相对大多数普洱茶消费者,他们只知勐海、下关,不知思茅(普洱市前身)。如果不是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很多人还误认为普洱茶只是一个茶叶名称,跟地名毫无瓜葛;二是地名加茶名的命名方式还有另外一种局限。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为例,云南自上世纪中叶就尝试用云南本地的台地茶按照西湖龙井的工艺生产云南龙井茶,用碧螺春工艺制成的云南碧螺春茶,且制作的工艺在今天已相当成熟。我们不能说云南龙井茶就不是龙井茶,也没人说云南碧螺春就不是碧螺春。应当都属于绿茶的大家族。用云南绿茶制作者的话说,他们制作的绿茶虽然做工上没有西湖龙井与洞庭湖碧螺春那么“精细”,但茶气却比它们足,茶叶的耐泡性也比它们强。这种说法应当是既不气馁,又十分客观。同样,云南普洱茶在近几年风起云涌时,全国很多产茶区也借势大量生产“普洱茶”。那么这个普洱茶可以称为广西普洱茶、四川普洱茶、贵州普洱茶吗?如果不行,那么为什么云南生产的龙井茶和碧螺春就可称做云南龙井茶和云南碧螺春,而到其它地方生产的普洱茶就不是普洱茶了呢?


  其实,我们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源于近几年普洱茶市场上经常出现的一个奇怪现象:非云南普洱茶产区所生产的普洱茶无论其外观、汤色和口感,与云南普洱茶表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有的甚至可以说“形似”到了极致,但仔细品味,仍明显感到缺乏一种“神似”。同时,这些产品最大的一个弱点,是普遍不具备储存价值。刚生产出来的普洱茶,品质尚可以假乱真,但存放一段时间后,品质就会快速下降,与云南普洱茶“越陈越香”正好相反。


  同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当时云南因计划经济,大量生产绿茶,普洱茶的生产几乎停止。其出口香港地区普洱茶的重任落在广州几个茶厂身上。但是,香港的商人仍然通过各种渠道,呼吁云南重新恢复生产普洱茶,其要求之强烈,竟惊动了当时的国务院。由当时外贸部副部长李强(粉碎四人帮后任部长)亲自挂帅,研究恢复云南普洱茶生产。香港商人为什么对云南生产的普洱茶情有独钟呢?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普洱茶为什么只能是云南独享的产品?难道它真的不能在异地(指非云南普洱茶生产区域)复制与生产?它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到底是什么?


  类似的事情不仅发生在普洱茶身上,如广东的荔枝、甘肃与青海交界的冬虫夏草、长白山的人参……等等。都曾带给我们种种疑惑。


  生物学常识告诉我们:当一种物质戓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的产品不能在其它地区“复制”时,其答案只有一个:即这类物质的天然性、遗传性、系统性与不可复制性,而其中的核心则是它们依赖性极高的地理因素,更准确地说,是地理价值。


  我们习惯把普洱茶视为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二字不仅表现为它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更多表现为普洱茶独有的价值体系,包括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普洱茶的特殊工艺价值,普洱茶的陈化价值,普洱茶的内含药用成分及药用机理的价值。它们为有序的排列,缺一不可。


  在这四大价值体系之中,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排序第一,是首要价值,也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犹如一个建设中的高楼大厦,它涉及的内涵是一个人们很难看到的、隐藏在地下的“地基”,是决定普洱茶未来是否具备鲜活生命的“基础”。


  应当说,普洱茶带给我们很多“迷团”。要想“破译”它,就必需从普洱茶的地理价值入手。


  一、普洱茶地理价值的含义


  (一)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源于云南特定的地理系统


  这个特定的地理系统包括自然地理、气候及生态多样性相融合而产生的自然生态及造就的物种多样性。云南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特性,加之热带雨林季风气候使其形成了大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造就了云南特定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特征。


  云南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它的陆生生态系统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以乔木为标志,主要有169类,占中国的80%;灌丛生态系统主要有寒温性灌丛、暖性石灰岩灌丛、干热河谷灌丛和热性河滩灌丛等4种类型;云南草甸类型更是分布广泛,主要分为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和寒温草甸3个生态系统类型。


  它的水生生态系统有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云南的六大水系,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依洛瓦底江、元江和南盘江构筑了云南淡水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而以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和泸沽湖为代表的云南高原湖泊,反映了中国淡水生态系统的一些特殊性。云南水生植被按其生活型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飘浮植物等4种类型。水生动物方面,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都很丰富。


  云南的物种多样性更是世界罕见。云南除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美誉外,还被誉为“竹林故乡”、“药林的宝库”、“香料博物园”、“天然大花园”、“菌类大世界”等。云南有竹类资源28属220种,属、种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75%和55%,占世界总数的40%和25%;药材、花卉、香料、菌类的种类均居全国之首。


  云南从北到南,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分布着从高山针叶林到热带雨林的105个主要的森林类型。森林类型之多也为全国罕见。因此,云南堪称世界生物的标本库,普洱茶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大的自然生态系统里,当云南的古人把这个系统中的某一类或几类物质融合到普洱茶中时,普洱茶的物质组合,不单单是几片茶叶的叠加,而是地理特征与自然生态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其中,参与普洱茶发酵的微生物菌群,有的竟繁衍达上亿年之久。因此,一片普洱茶,不单单是一个商品,更多的是地理价值的再现。


  (二)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恩赐


  我们不否认普洱茶是古人千年知识与智慧结晶的产物,但这种智慧更多地表现为古人发现了它的价值,并尊重自然的法则将其演化为一种商品。但普洱茶所体现的地理价值则是古人及我们现代人所无法模拟与复制的。它具有明显的天然性、遗传性、系统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征。是现代科技难以逾越的高度。当我们站在一个古茶树林中,面对着一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茶树时,我们不知它最初如何生成——是我们古代先人的栽种?还是热带季风将一粒茶种吹落至此。但不管怎样,当我们仰视它们时,总能感到一种有形和无形的大自然力存在。


  因此,相对普洱茶的地理价值而言,从古自今,我们都在仰仗大自然的恩赐。


  二、普洱茶地理价值包含的内容


  (一)乔木大叶种是云南特殊地理与生物多样性的馈赠


  我们生活的世界,经常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特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的影响下,会出现很多特殊的生物与植物,乔木大叶种茶树就是如此。乔木大叶种茶树属于酸性植物,对土壤酸碱度比较敏感。它生长的酸性土壤PH值为4.5----6.5。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25度,普遍存在于海拔800----1800米之间,又因它所处的环境普遍为高山雾多,雨水充足,年降水量在1300----1800毫米,生态系统完整,而独具特色。


  1.乔木大叶种表现为多区域、成片状的存在,为云南独有。这与云南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物多样性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知道,地理、气候与生物有着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它更多体现为自然的因素,非人力因素能够替代。人类长期的活动经验证明,一个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必然伴随着好的气候条件,并促成生物的多样性;反之,一个恶劣的地理环境也一定具有极差的气候条件,其生物的稀缺性也是必然。


  云南的茶树与其它植物的交叉存在,不仅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更典型地表现在它的异花授粉上。乔木大叶种茶树在其长期的天然杂交中,直接导致了茶树的群体(野生或栽培)其外观的高大与肥硕,并多区域、成片状存在。其区域内已经形成了复杂的遗传性与多样性。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也堪称一绝。


  虽然在中国大陆其它地方(如湖南、广西、海南等)也存在大叶种的茶树,但能经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考验”的古茶树几乎没有,存在最多的也就是“百年沧桑”。其茶树的外部形态与云南的乔木大叶种茶树也表现不同。茶叶的内含物质就差别更大。


  2.乔木大叶种茶相比其它产区的茶叶营养成分更高、更丰富。这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相比其它地区大叶种茶树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不仅酚类物质含量高,色素、氨基酸、嘌呤碱、糖类、皂甙、维生素等化学成分也高于其它产区的茶树,就连矿物质内含的数量与质量也是其它产区的茶树所不能媲美的。


  如维生素E(VEortocopherol),为二氢吡喃的衍生物。茶叶中VE含量比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要高,是菠菜含量的32倍、葵花籽油的2倍。含量一般为50mg~70mg/100g。过去,很多人误认为绿茶中的VE比普洱茶高,因普洱茶经过萎凋和发酵,一部分VE被酶破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分析手段的提高,又发现普洱茶茶叶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类黄酮,对VE的氧化起了保护作用,故普洱茶中VE的保留量也很高,甚至超过其它茶叶产区。有的竟高达290mg/100g,如叶酸(folicacid)即维生素B11,又称喋酰谷氨酸(PGA),由蝶呤啶、对氨基苯甲酸与L-谷氨酸三部分连接而成。叶酸在一般茶叶中含量约为50μg~70μg/100g。高于很多植物。而由乔木大叶种制成的普洱茶,含有的叶酸竟达70μg~90μg/100g。如肌醇(inositol),肌醇又名环已六醇,一种特殊形式的糖醇。由植物体内已糖环化而成,起磷酸储藏和磷酸化作用。不仅有游离型,而且还有其磷酸盐植酸钙镁型。肌醇为葡萄糖的异构体,在普洱茶中可达11mg/g,它随叶子成熟度增加而增加,与儿茶素的合成关联。也远高于其它茶系与茶种。


  再以茶叶内含矿物质为例,一般茶叶目前发现的矿物质近三十种,而云南乔木大叶种茶现已发现的就超过四十种,既便如此,仍有很多我们尚未发现的矿物质存在。


  3.具有特殊的“长寿基因”。这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最为显著的特征。云南不仅有世界上公认的最为年长的茶树(树龄为1800年),同时,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树龄的茶树也不罕见,至于范围很大的古茶园更是多区域、成片状地存在。


  这里隐藏了一个未解的秘密,即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长寿”之谜。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区及其植物,不可能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以病虫害为例,它是定期暴发的,很多物种的灭绝和衰减都与它相关。但云南的乔木大叶种茶树,不管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却能存活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经得住如此之多,又如此之长的考验,至今仍显露出勃勃生机。这个客观事实告诉我们,这些古茶树起码具备一种或多种我们未知的抗病虫害的“基因”。


  我们曾试图通过它富含的矿物质探寻它“长寿”的原因,但仍感到证据不足。


  如乔木大叶种茶树富含的矿物质锰Mn(manganess)。一般的茶叶含量在30mg/100g左右,比水果、蔬菜约高50倍。Mn是植物多种酶的激活性剂,如丙酮酸脱羧酶、烯醇化酶、柠檬酸脱氢酶等。茶树缺Mn,表现在“立枯病”,即叶子发黄,叶脉呈绿色,新梢顶端下垂,发展下去全枝萎蔫。乔木大叶种茶叶锰Mn含量比一般的茶叶要高,可达400~600mg/100g,远高于其他茶系。可能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长寿”的原因之一。


  还有矿物质锌Zn(zinc),它是茶树必需的微量元素,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如醇脱氢酶、6-P-葡萄糖脱氢酶和磷酸丙酮酸脱氢酶的辅基。同时磷酸二酯酶、碳酸酐酶、多肽酶等都是锌金属酶,这些酶有的可以促进呼吸作用,有的催化光合作用,有的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锌,会使色氨酸合成受阻,茶树生长迟缓,叶数、叶面积、茎干等生长均矮小,出现小叶现象,且在成叶上出现花斑,称为花叶病,根系也会发黑而枯死。在乔木大叶种茶树中,我们发现锌的含量竟高达3~6mg/100g,是其它茶系的茶叶无法比对的。也可能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长寿”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但是,相对于破译乔木大叶种茶树的“长寿基因”而言,这些研究仍相距甚远。


  不要小看了这种特殊“基因”,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它是什么,是一种,还是多种因素在起的作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它内含有一种或多种我们人类尚不清楚的物质。我们之所以没有找到这种物质,一方面是受现代科技水平的局限,另一方面是研究思路出现的偏差,加之我们以前对这一类物质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可是,一旦这些物质被我们发现并破译,它的意义将是深远的。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将是巨大的。


  让我们将视角转向普洱茶,当用这些茶树的芽、叶做出的普洱茶,无论你是成天接触它,或者每天都在品饮它,甚至在研究它。它仍是我们人类“陌生的朋友”。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至今我们不知道它内含物质到底有多少,绝大部分的物质还没有被我们发现。我们沿用常规的检验方法发现了一些物质,也清楚它的功能。但是,我们仍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它“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其中,它最核心的生命基石----染色体、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等等,都存在很多未解之迷。


  因此,有一点也许是你未知的,当你手捧一杯普洱茶品饮时,你在享受它的香气、汤色及特有的口感之余,另一种更有价值的物质已经悄悄渗透到你的肌体,将自然界的一种“能量”嵌入你的基因,并积极配合你,拼命抵御来自现代社会的各种工业的、尤其是化学污染物与病菌对你的侵袭,增强你的抗体,延长你的生命周期。这种观点虽然没有得到更科学的认证,但其立论的依据源于一种科学“猜想”,戓一种科学“假设”。这不是“伪科学”,因为很多科学成果的最初设想都源于看似不切实际的猜想与假设。


  4.多样性的特征。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在云南也不是单一存在,而是一个“大家族”。区域不同、地理条件的差异及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也使其形成不同区域乔木大叶种存在差异的特性,虽然它们在外部形态上具有相似性,但在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上也表现不同。


  这是因为云南在形成了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又因地理、气候的不同,生成的一个个子系统所致。它们之间既相溶于一个大生态系统中,又因小的子系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以云南的气候为例,它的气候与地形有着惊人的相对应的特性。如西北部的高山深谷区为山地立体气候区,从海拔几百米上升至几千米的陡坡上,可谓“十里不同天”。而北回归线以南的西双版纳、普洱南部等地则属于热带季雨林气候,即全年高温如夏,雨季主要集中在夏秋。东北部的曲靖北部和昭通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雨热同季。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域属于低纬高原气候,“四季如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影响云南的季风来自孟加拉湾,也叫孟湾季风。这是一股带着大量水汽的气流,全国大部分季风气候区的降水也来自于这股季风(在中国的季风气候区,太平洋季风的主要作用是推动雨带北移,而降雨的水分来自于印度洋季风)。


  这就必然促成不同区域的乔木大叶种茶树明显具有本区域特点。而不同区域的乔木大叶种茶树组成的“大家族”,又各有特色,可谓“百花齐放”。很多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不同区域乔木大叶种茶加工成的普洱茶,在隐蔽状态冲泡后,只将冲泡好的茶水给测试者品尝。有一定品饮普洱茶经验的人会轻松说出它们各自的原料产地。这不是神奇,而是在普洱茶较为集中的消费区极为普遍,如广东、香港、台湾等地。他们不仅能品尝出云南不同产地的普洱茶,而且还能说出它们的特色及区别,尽管有些区别是极小的。


  如布朗山: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具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如巴达山: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如景迈山: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千年万亩古茶园。"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去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颇有效。


  就这方面而言。很多普洱茶的研究者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如将云南普洱茶产区以山头划分,从古代的六大茶山,到现代的二十大茶山。


  其实,从消费的角度来看,自古至今,人们对各个区域的茶都存在着不同的偏好,各区域的普洱茶都有自己忠实的“发烧友”。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也发现,人们对普洱茶偏爱又始终没有固定在一个区域上,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偏爱的区域也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有很大关系。历史上出现的普洱茶热点区域的转换,没有一次是因为品质上出现的变化而产生改变。实际上,它的每一次区域的轮转,都为普洱茶增添新的品种。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对普洱茶开放式品尝的格局。使普洱茶“发烧友”由单一区域茶品的偏爱向多区域与多品种发展,极大丰富了普洱茶的家族。直到现在,你不会在普洱茶“发烧友”(较稳定的普洱茶消费人群)那里,只见到或品尝到一个区域戓一个厂家的产品,而是很多区域及很多企业的不同产品。就这点而言,普洱茶也早己跨入“海洋文化”的层次,与中国大陆有些茶区那种“封闭文化”所体现的孤芳自赏、固步自封有着很大差别。这也就是普洱文化能在广东、香港、台湾生根开花,并能在全国迅速“窜红”的另一原因——文化优势。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云南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的体现。云南普洱茶之所以能够延续上千年的历史,除了它的品质外,还能让人们感受到不同区域文化以及这种文化的积淀。这也是云南特有的地理价值所展示给我们的又一自然启示。毕竟一种文化的产生与塑造都离不开特有的地理环境及相关的物质基础。是地理价值多源化延伸的体现。


  当然,云南地理、气候及生态多样化并不仅仅表现在普洱茶上。说到这里,我们想起了云南另一种植物----辣椒。辣椒名番椒,原产南美热带地区,是一年生的草本茄科植物。在中国引入辣椒并移植成功之后,中国的很多地区,如四川、重庆、湖南等,都有大面积推广,食用辣椒不仅成了这些地区餐桌的必备品,还融合了一种辣椒文化,每年“吃辣椒”比赛在这些地区轮番上演。但你知道中国最辣的辣椒产自哪里吗?是云南景颇族地区出产的涮辣椒。据测定,它的辣度至少相当于朝天辣椒的10倍,只要把它在汤里涮几下,汤就染上辣味,一只涮辣椒可用很多次。还有云南的野生稻。几乎全国各地从事水稻杂交的专家都来寻觅云南的野生稻谷,将其做为杂交的“母本”。这些现象的出现不是孤立的,也同样反映了云南特殊地理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云南也许就是这么神奇。


  (二)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是云南大自然给予普洱茶的另一馈赠


  众所周知,普洱茶是发酵的产物。谈到发酵,就离不开微生物种群与群落的参与。长期以来,我们有一个习惯说法,即普洱茶是后发酵的产物。其实,就普洱茶的发酵而言,从茶叶被釆摘之后,其发酵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


  不仅如此,对于微生物种群与群落来说,它对普洱茶参与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发酵过程,而是在发酵前,甚至是茶叶采摘前——最远可追溯到茶树的生长及一次次的发芽,它就已经存在。而且,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分工有序,可谓功能不凡。


  如果说乔木大叶种茶树做为云南特有植物,显示出普洱茶的地理价值的话,那么云南特有的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及分工有序性,则从另一面彰显普洱茶的地理价值。


  怎么理解呢?


  1.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是普洱茶地理价值的重要支柱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出生”最早,三十五亿年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而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则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人类在发现和研究微生物之前,把一切生物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界——动物界和植物界。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逐步深化,又发现了地球上的第三生命形式——古菌,才导致了生命三域学说的诞生。


  该学说认为生命是由古菌域(Archaea)——包括嗜泉古菌界(Crenarchaeota)、广域古菌界(Euryarchaeota)和初生古菌界(Korarchaeota);细菌域(Bacteria)——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各种除古菌以外的其它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域(Eucarya)——包括真菌、原生生物、动物和植物。由此可见,除动物和植物以外,其它绝大多数生物都属微生物范畴。如果把地球的年龄比喻为一年的话,则微生物约在3月20日诞生,而人类约在12月31日下午7时许出现在地球上。


  微生物不是以一个个种群单独存在,微生物种群之间往往形成了一个个的群落,与动植物种群之间以各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在云南,由于微生物群落的数目庞大,成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资源。其微生物的种类仅次于昆虫,是云南大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第二大类群。当我们置身于古茶树之间,贴着泥土的潮湿,嗅着茶花的芳香,感觉到在我们的脚下、空气中、茶树上、根茎下都有上亿微生物菌群的活动,但我们仍对它们知之甚少。以原核生物为例,目前已定名的真菌约有8万种,但据估计地球上真菌的数量约为150万种,也就是说我们已经知道的真菌仅为估计数的5%。


  云南微生物的多样性除物种多样性外,还包括生理类群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在生物进化史上,它们虽然是最先出现的,不过目前存在的微生物可能大部分不是最初的种类,而是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


  当我们手捧一撮“肥土”,几万年前,甚至再提前,它可能是一块“岩石”,而这个“岩石”在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风化作用才逐渐转化为土壤,其中微生物的长期产生各种酸性代谢产物,能酸化自然水,成为重要的风化因子。岩石风化后,一部分矿物质变为可溶性物质,又为微生物提供了所需要的各种矿物元素。微生物促进腐殖质的形成与分解,改善了土壤结构,逐渐提高土壤肥力。现在土壤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细菌、放线菌、真菌、酵母、藻类、原生动物等,几乎包括全部大类群的微生物。它们已经形成了高度有序的微生物群落。因此,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与地理、植物的多样性同样重要。它们同属于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家族”成员,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家族成员。


  2.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是乔木大叶种茶的“保护神”。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个难题:为什么植物所需的水分、无机肥在充分供应之后,植物仍旧不能茂盛地成长?为什么根部不能完全地吸收这些养分?为什么病原菌、病虫害会孳衍繁生而不可收拾?


  现代科学已能确认植物生理与微生物间不可分离的共生关系。植物根部分泌物质来供应微生物的需求,同时微生物也生产各种不同物质来回馈植物体,两者实际上乃是共生的伙伴。要使植物生长茂盛,除了水分、养分之外,还需微生物的参与。


  其实,当茶树刚一诞生,不管它是一粒茶种还是被嫁接的茶树苗,在它还极其弱小的时候,微生物就已经布满了它的周围。如同“保姆”般呵呼它。我们会发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整体的表面穿着一件微生物的外衣。


  于是,它们快速地成立了一个个“团队”(微生物学称之谓“群落”),分工有序地开展工作。一些光合成微生物如光合成细菌作为初级生产者,直接摄取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为茶树光和作用提供一种“媒介”。


  乔木大叶种茶树与其它植物一样,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分子氮。植物所需要的氮一般是通过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如闪电和火山爆发时出现的固氮)或工业固氮(将分子氮转化为氨或硝酸盐)等过程才能为植物所利用。于是,另一支微生物固氮细菌接手,持续为茶树“转接”氮源。而且,也有一支微生物群落又将动物排泄物和动植物尸体分解而释放出氨,氨又先后由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转变为硝酸盐为茶树所利用。


  更大的茶树“保卫战”,则发生在茶树土壤中根茎表面周围约5厘米的根界区,这里重重围绕着高密度的微生物,可谓重兵把守。微生物学称这一类细菌为“根圈菌”。这些微生物的任务是,不仅将植物、动物的排泄物及尸体分解转化,还要由这些微生物分泌出各种有机物,包括氨基酸、低分子醣类、低分子核酸、生长激素及各种酵素等等,来支撑茶树对营养物的需求,对乔木大叶种茶树的生长有显著的效果。一块土壤内的优势微生物可能影响其他种类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育。不适于新环境的优势微生物死亡时,某些适生的新种便起而代之,此时就出现了类似地面上群落演替那样的变化。达到稳定状态时,我们在乔木大叶种茶树根部土壤剖面上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的分层现象。


  还有些微生物更为“激进”,干脆侵入根部组织内,在根细胞繁殖,这类微生物称之为“菌根菌”,它不但不破坏根部组织,却更能与根部细胞交换物质,共存共荣,促使根部活力,增强其吸收力,有利於植物健全的生长与自然抗病力的加强。


  没有这些微生物的参与,乔木大叶种茶树就很难存活,更谈不上存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了。


  3.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是乔木大叶种茶天然营养源的“加工厂”


  我们说云南乔木大叶种茶具有先天的独特性,除了特定的地理、气候与物种的多样性外,特有的微生物的参与也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且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及微生物的参与不仅帮它抵御外部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并将各种营养源源不断输入其中,使它始终亮丽如新,健壮怡人。


  微生物许多独特的代谢方式,如自养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厌氧生活、不释放氧的光合作用、生物固氮作用、对复杂有机物的生物转化能力、分解氰、酚、多氯联苯等有毒物质的能力,抵抗热、冷、酸、碱、高渗、高压、高辐射剂量等极端环境的能力,以及病毒的以非细胞形态生存的能力等。都为乔木大叶种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天然抗生素为例,三分之二(超过4000种)是由微生物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所产酶的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从各种微生物中发现,仅II型限制性内切酶就有1443种。而且这些发现并没有终结,还在继续。


  当我们摘下它一片叶子,不管这颗茶树是几百年,还是上千年,其茂密的枝叶,及肥硕的叶片,看不到孊孊老者的半点身影,倒像一个阳刚十足的“壮汉”。常常是令我们惊诧不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讲微生物对乔木大叶种茶的“干预”,仅仅是普洱茶的原料起始的过程,还未涉及普洱茶的加工。待到普洱茶加工过程,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其微生物群落的参与给予普洱茶品质的影响更大。笔者会在下一篇“普洱茶的特殊工艺价值”中详细讨论。


  4.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具有天然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点


  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除物种多样性外,还包括生理类群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这是一个繁杂并庞大的系统,只要有一个条件改变,其它也相应发生改变。


  我们可以改变一个小的自然环境,但大的自然生态却是无法模拟与复制的。因为它有太多是我们未知的的东西。


  还有,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以及目前研究手段的限制,许多微生物的种群还不能分离培养,其已知种占估计种的比例仍很小。


  中国微生物已知物种数与世界已知物种数的比较

  相对普洱茶的发酵,我们经常面对一种尴尬的提问:普洱茶的发酵为什么还这么原始?为什么不采用制药企业的发酵方式,在GMP条件下(可达到10万级洁净标准),废弃自然接种方式,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无害化生产呢?


  答案非常简单,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参与普洱茶发酵的微生物菌群到底有多少?虽然很多科研人员已经分离了它一部分的菌种与菌群,但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不能归纳到生产使用。因此,目前的普洱茶加工与后续的发酵,仍然没有脱离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手段,即自然接种。让发酵场地空气中、地表层弥漫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微生物群落自然“侵入”其中,参与“生产”工作;甚至包括后来搞的熟茶渥堆发酵,也没有离开原始的自然接种模式,与现代的真正意义的发酵工程的确相距甚远。


  同时,这种自然接种的方式,又因发酵场地存在卫生条件较差的问题,很多人担心普洱茶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毕竟空气中及地表层存活的微生物菌群并不都是有益菌,还有很多类似大肠杆菌这样的有害菌。但有一点,确是令很多科技人员感到奇怪的,就是在对云南普洱茶众多产品检测中,正宗的云南普洱茶在大肠杆菌与致病种群等方面竟无一超标。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案也非常简单,乔木大叶种茶叶本身脂肪含量较低,再加上发酵过程中的分解与转化,使得空气中、地表层的大肠杆菌等失去了寄生的“营养源”。因此,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采用的自然接种方法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的担心,也许是我们不必要的。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自然接种方式,使普洱茶更能体现它原本的价值。只要这个加工场地及它的发酵车间是在云南特有的生态循环价值链上,即普洱茶产区,再加上遵循传统的工艺方法生产,其品质必然透出普洱茶的特质。反之,没有普洱茶地理价值的支撑,也只能做到“形似”,缺乏核心价值的“神似”。这或许也是普洱茶为什么不能在异地(指非云南普洱茶产区)生产与加工的主要原因。正如笔者所供职企业生产的普洱茶,虽然企业采用的医药企业的生产环境,即GMP条件下生产,但有两项工作必需在云南特定的茶区完成;一是云南大叶种茶叶的收购,无法用非云南茶区的原料代替,因内含物质差距太大,工艺无法调整,后续陈化存在质量问题较多;二是发酵必需在云南特定的区域进行,且仍然是自然接种。所不同的就是对半成品进行二次发酵而已。其发酵的菌群仍然来自云南普洱茶生产区域土壤中微生物的收集与培养。同样违背不了云南普洱茶地理价值的两大要件,即乔木大叶种与特有微生物。为什么这样呢?答案也依然简单,只有自然的,才是最纯正的,也是最科学的。


  因此,当我们面对普洱茶,和普洱茶所依托的这样一个微生态系统,我们人类与之相比,仍然显得如此渺小,我们经常仰望星空,祈求风调雨顺,如果遭受一场雪灾、冻灾及其它大的灾害,我们都将面临一场巨大的损失。因为房屋可以重建,拽断的电线也可以重新连接,而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却很难重建。正如我们人类可以破坏它,如砍伐森林,开山造路。人类想模拟或再造一个这样的生态,比登天都难。因此,普洱茶发酵现阶段的自然接种,无论是无耐之举,还是所谓的落后也好,都是最明智的选择,也是最科学的选择,毕竟人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要比违背自然的主观臆断来的更加科学。更何况——让普洱茶的消费者享受最自然的产品又有什么错呢。


  三、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未来科研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最近,云南一位著名的普洱茶专家将普洱茶的历史发展(也可称为产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农业普洱、文化普洱、科学普洱、人文普洱。这是一个新的提法,也是对普洱茶发展历程的科学概括。按照这一理论,目前普洱茶所处的阶段恰好是“科学普洱”时期。


  从普洱茶产业科技的角度上看,“科学普洱”与传统的农业普洱、文化普洱,粗放甚至落后的研究方法不同,将是采用现代最科学的方式重新界定普洱茶价值的一个过程。其研究方法的规范化、数据化、标准化及研究手段的高科技化都将把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及普及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其中,普洱茶的地理价值将是“科学普洱”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科学普洱”的基础工程。它包括:


  1、确定普洱茶的自然保护区。根据乔木大叶种茶树野生和栽培的自然生长情况按区域和级别给予界定和保护,防止人为掠夺性采摘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对具有三十年以上普洱茶加工企业进行环境保护,避免因人为因素对已经形成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产生破坏;


  3、建立云南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机构,吸引微生物研究领域多学科介入。如生物科学(偏重于动物学、植物学、环境生物学等);生物技术(偏重于实验技术,如细胞、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生物工程(偏重于工业生产,如发酵工程等);生物医药(偏重于药品研发等);生物信息学(偏重于利用计算机解决生物学问题,多做于蛋白质结构分析等);还有动植物检疫、生物安全等几十个专业;


  4、定期召开微生物“种”的概念和分类指征研讨会。将云南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科学普洱”增添新的思维和新的动力;


  5、科学规范微生物的研究工作,包括推出已知微生物“种”的目录;发展微生物分离、培养和保藏的技术;发展微生物群落取样的标准;同时也包括实验规范,生产规范及标准化等等。

茶城文艺范儿:这一段湄潭茶的历史留白……

说起茶,不少湄潭人都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这毫不奇怪,作为著名的茶乡,茶已经与人们的生活紧紧关联,深深渗透进每个湄潭人的骨髓里了。起床一杯茶,饭后一杯茶,老友聚会一杯茶,新朋相识一杯茶。就连一般的商务洽谈,或请人帮忙打理某事,相邀时一般也不直陈其事,均说找个地方喝茶去。说者有意,听者也是心领神会。而稍微专业一点的人士,谈到湄潭种茶的历史,茶文化的变迁,茶叶的栽种、采摘、炒制,更是信手拈来,一套又一套,他们会不厌其烦地给你讲每种茶的口味、特点、功用,比如说湄潭翠芽清新可口、健脑提神,遵义红汤色浓郁、口味香醇,黑茶则沉稳大气、回味悠长……

航拍中国茶海 陆晨摄

而我们今天所讲述的,则是一段在湄潭茶文化历史上相对空白的时光。前面不远处,有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宏大格局矗立,“湄江吟社”留下的茶诗隐隐泛香;后面,前所未有的茶叶规模化种植和茶文化的海量研究和挖掘大放异彩,各种专著层出不穷,茶元素的运用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大到旅游景区的设立和标志性建筑的构想,小到一个毫不起眼的农家乐乡村旅馆或家庭专修,可谓铺天盖地,无所不至。而这段时光,像潮水退去后暂时静谧的海滩,像轻云游来时在地上投下的一片朦胧月影,像夏日慵懒的午后……这段时光,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那时候,土地才开始实行包产到户,人们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哪有余力去种茶呢?按老一辈的人来说就是:肚子里油水都没得,还喝茶?那不更是燥得慌吗?所以,农人们一般都喝的是老鹰茶和自家那几垄老茶,采摘制作冲泡都简单,并且冷却后冰凉沁心,解暑解乏均有奇效。可老鹰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正宗茶的范畴。

于是,家家户户分到了田土,一年四季一头扎进去侍弄。原来生产队所属的茶园,也按人头分配下去了。可是人们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放到自家田土里去了,茶园基本无人问津,于是就慢慢荒芜起来,杂草灌木丛生,几乎把茶树都遮蔽了。这时候的茶园,寂寞地躺在青山围合里,躺在无声流走的时光里。嫩芽长出来,被虫噬咬,侥幸逃过的,也慢慢老去,成为毫不起眼的老叶子,最后脱落,在泥土里腐烂,没人会记得它曾经多么娇嫩柔美,馨香暗溢。

人们把责任田地看得比啥都重。一个砍柴娃如果偷掰了某家的一个包谷棒子,打猪草的姑娘如果不小心割掉了某家的一株红苕藤,放牛娃如果不留神让牛捞了一嘴某家的青稻,都会引来两家大人的矛盾。“受害者”会揪着犯事的孩子上门兴师问罪,要求赔偿。进而升级为大人们的互相吵骂,甚至拳脚相见。而对于茶园,他们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在自家茶园摘茶了,他们都不过问,谁爱摘就摘去吧,哪有闲功夫去管这些。相反,他们却会注意谁在茶园里砍柴没有,那些长出来的灌木可是上好的燃料,决不允许谁去偷砍了背回去。

壮劳力是不可能放下要紧活去干采茶这无聊的活路的,最多就是在难得的农闲时节,妇女们会领着孩子去采摘,不过这样的日子很少。于是春夏时节,无人看管打理的茶园里,就总会聚集着一帮没有干重活能力的孩子在采茶。采来茶叶,一般都会拿到街上的收购站去卖,自家留下炒制的很少。收购站的价格极低廉,一斤鲜茶不过才一角两角,一个孩子一天能采多少呢,有半斤就算不错了。何况茶园日渐荒废,茶树似乎没向上长,反而低矮下去了。茶芽多半被虫子啃得所剩无几,更增加了采摘的难度。

那时的我刚入学,家庭很穷,父亲又早早去世了。每学期一块两块的学费,家里都无法支付。那个年代,针对贫困人家较多的特点,学费是可以赊欠的,也就是说你可以先入学,学费慢慢付清。很多学生开学月余了,学费还欠着,临近半期没付学费的也不鲜见。我也不幸成为赊欠学费的一员,母亲说,我的学费,要我自己去解决,于是我也就加入了这个“采茶童子军”的队伍。

清早,母亲在出门干活时总会把我揪起来,让我赶紧上山摘茶去。如果耍赖不起,母亲还会掀开被子,细细的竹棍抽上来,光屁股上火烧火燎,赶紧哭爹叫娘地爬起来,睡眼惺忪地套上衣裤,脸都来不及洗就昏昏戳戳地跨上茶篓出门。那时候,我恨死母亲了,觉得她太不近人情。我一边哭,一边摸着还火辣辣作痛的屁股走到山上。如果是晴天,可以看到白云在群山之间来往,鸟的鸣叫清澈透明,各种山花杂乱的香气扑涌而来。茶园里,茶芽凝着露珠,像一颗颗晶莹的泪,我的手碰上去,这些泪就和脸上的泪一同滑落,无声地跌进杂草里,再也找寻不着。如果是阴雨天,则会听见山风呜咽着从山谷里穿过,带起一片烟雨,扑簌簌地在林间洒落。茶树湿漉漉的,不多时就会把衣服弄得透湿,何况还有时来时停的雨。偌大的茶园里,和我一般大小的伙伴们,这里一个那里一个,都没有精神说话,沉默着低头采茶,这样的氛围,与我们幼小的年龄极不相衬。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挽着茶篓往回赶,少得可怜的茶芽在篓里跳跳蹦蹦——手脚稚嫩笨拙的一个孩子,一早能采下多少呢?回到家里,狼吞虎咽吃下没有油水的早饭,把前两天采下的茶芽混在一起,提到收购站,换回一角或者几分钱,揣在兜里,又马上赶到学校,迟到了又会被老师揪耳朵或罚站的。憨实的孩子们都没有那个心智去留意收购员是否克扣了斤两,就算明知道不对,也没有那勇气去理论。

下午放学后,又会重复早上的劳动。直到天色昏黄,归鸟呀呀,唤起一轮明月和满天星光。

那时候的孩子生性质朴,也可以说是老实木讷。卖茶换回的钱,一分不少地都交到家长手里。很少有私自克扣,拿去买糖或其他玩意的。如果不小心弄丢了钱,那是要被狠狠责罚的。放学路上,偶尔能在路上看见一个哭哭啼啼的孩子,这不用说,多半是把茶钱或书本纸笔弄丢了不敢回家的一个倒霉蛋。孩子们有的幸灾乐祸地围观,更多的是默默走过,留下一缕同情的目光。

通常两个星期左右,一个孩子就会把学费钱攒足。而接下来的日子,他们还会继续在晨昏上山采茶,换回的钱补贴家用,拿给家长买回油盐等必需品。有时,换回的钱超过预期,家长也会很高兴,就从递过来的角票硬币里挑出一张或一枚,叫孩子拿去自己买吃的,买玩的。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兴高采烈,像过节一样。

夏末秋初,茶园渐渐长得葱茏,和灌木一样颜色绿得发黑。这茶是不能采了,于是茶园就完全荒废下来,虫声唧唧,蛛网密布。天上白云悠悠,或者淫雨霏霏,茶树颓唐地站立,等待又一个春天的来临。

后来,这一帮孩子慢慢长大了。茶园呢,要么被农人砍伐掉辟为耕地,栽上包谷、辣椒、烟叶等各种作物;要么被杂草灌木完全侵吞,娇气的茶树,哪里敌得过这些野性十足,见惯了大自然严酷考验的植物。

节假日回老家,偶尔会去当年的茶园走走。它已面目全非,仔细寻找,还能发现当年的一些茶树藏在深处,让人惆怅不已。它们是越长越矮,越来越瘦,细小的叶片微微瑟缩着。土地是公正的,你需要它为你结出什么果实,就要去精心劳动和创造,否则,它就会按大自然的法则自行发展,除去人类的痕迹和记忆,不管曾经发生过哪些让人嗟叹不已、铭心刻骨的故事。

这里,曾留着一段湄潭茶文化的空白。而这段空白,却在为后来的湄潭茶蓄力。蓄得太久了,一经爆发便不可收拾。不信请看另一片山岭,当地政府精心规划的规模庞大的茶园巍然而起,绿得肆无忌惮,到处泼洒,清风徐来,满山茶树送来幽幽茶香。一条宛若飘带的茶园水泥路扶摇直上,越过山坳,携带着隐约可闻的茶歌,消失在云端。

文/李成旭

来源:微美湄潭,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叶子的时代福利

茶叶的本质是什么,答案或许有很多种,但归根结底,不外乎是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健康。而这,正是我们所向往的,或者说是梦寐以求的。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国盛茶香的时代。身处这样的时代,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幸运的,去感受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去享受茶带给我们的健康。因为一片小小的茶叶,正给我们释放出无尽福利。

在这种福利释放的过程中,茶产业将迎来哪些发展契机,多象限发展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市场想象力国茶实验室创始人罗军认为,未来十年,传统泡饮茶、现萃调饮茶、工业饮料茶会支撑中国茶业走向万亿时代。

黄金时代"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浙江大学的王岳飞教授。他提出这个词之后,我就非常感兴趣。所以我想把我这些年来的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

茶的快乐密码

我是2005年辞职出来做茶的。当时很大一个梦想,就是让更多人去喝茶。因为我在茶里面可以感受到一种快乐,我坚信茶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从古至今,喝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快乐的游戏。之前可能是有钱人、达官贵族、文人雅士在享受,今天老百姓也可以享受了。

2013年时,我认识了星巴克亚太区副总裁马胜学博士。他是做咖啡的,但他很坚定地告诉我,以他在美国研究这么多年的结果来看,茶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没有之一,当时的我相当震撼。

在植物图谱中,茶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类。人类总共在地球上发现了40万种植物,其中能够利用的植物25000种,茶是其中一种,只是茶有些特别。茶特别在什么地方呢?茶树大约起源于630万年前,它可以合成最主要的三大特征物质∶茶多酚、咖啡因和茶氨酸。这是2017 年、2018年分别由中科院云南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基因图谱研究里取得的一个成果。

人类大约在700万年前,与黑猩猩开始分道扬镳,各自开始演绎。人类真正进入现代农业文明才1万年。再怎么算,人类利用茶的历史也不会超过1万年。从神农尝百草时算,我们自己的记载大约是5000年。沿着这条路径,到唐代开始有了煎茶艺,宋代有了点茶艺,明清时期有了泡茶艺,这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各种消费模型。

很多时候,我们分享茶,实际上感受到快乐的人是非常激动的,那茶里面的快乐密码是什么?

我们通常会讲“韵”,东方文化也好,我们茶也好,都会讲“韵”,就是茶韵。但韵到底是什么东西呢2017年我去安溪参加茶产业高峰论坛,晚上一个做铁观音的朋友,一定要拉到他们家去喝茶。他说,今年做出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个茶,这个茶太完美了,必须要喝一道。一直喝到第9泡的时候,我在纸上写了一句话,“韵是一种持久到达力”。9道之后,仍然有充满整个口腔的持久的余韵缭绕。

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有一天晚上我很激动,大概一两点钟的时候给喜茶的创始人Neo(聂云宸)发信息,我说我有个感觉,中国茶有两个维度,很有意思的两个维度,就是茶带给人类的美感,一个叫前香和后韵的纵向梯度,前面你远远闻到香味,当你喝完之后拉得很长很长;第二个是有些高级的茶,我们叫高海拔高韵,它很细腻,我们把它叫做横向梯度。

因为我们一直在做新茶饮的研究,要搞清楚新茶饮到底与传统的茶,即我们所认为的这杯纯茶有什么样的共同点,有什么样的区隔。有一次Neo跟我说,西方人做出来的饮品有点像油画,东方人做的饮品是一幅水墨画。确实,西方人只要做咖啡这类的产品,中间绝对是非常饱满的。

但是茶呢,前面是淡淡的余香,喝完之后仍然不觉得只是苦涩,而是有很长的余韵。这一种留白的美学是我们东方的美学。最初的奶茶产品,都是果实文化转移出来的,非常像咖啡文化。但在今天,新茶饮已经取得全面的成功之后,年轻人就会发现其实是我们的东方美学。

茶里的东方美学

来看一下茶里面会表现的几种美。功夫茶文化在纯饮茶里是一个很极致的文化,很极致的美学,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只要有时间的情况下,都愿意在功夫茶里面花时间。因为没有体验过美学的人,他是不知道的。

再来看一下茶的韵律之美。回到630万年前,茶已经合成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这三大物质。这三大物质有什么感官的特征呢?茶多酚有苦还有涩,茶氨酸有鲜还有甜,咖啡碱只有苦。这三个物质平衡地纠结在一起,斗争的结果使得我们感受到各种不同的余韵。就像咖啡,主要呈现的一种就是苦,然后加糖就可以把它解决掉。

但是一旦碰到涩,加糖有时候都没有用。茶就比较厉害,会合成茶氨酸,用这么一个非常鲜的物质去抑制、平衡它,而且使得两股力量持续拉得非常的长。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饮料可以代替茶,能实现这种美感。我们花了几年时间去研究,如果按照消费者端来辨别的话,可以称之为前香、中味和后韵。

前香这一段有优雅性和辨识度,中味这一段有协调性和饱和度,后韵是持久性和苦涩度。用这个工具,可以帮一些年轻人设计茶。那年轻人特别讲究什么呢?特别讲究前面要有香味,但尾部不能有苦涩度,持久性要很长。所以,在整个工艺干预上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这可以拿来做产品开发的一个工具,也是把这个审评的权力全部交还给消费者,让消费者依据这套东西可以很客观的去看待茶。

很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前香、中味、后韵,里面都有一个叫做自洽模式和他洽模式。自洽模式就是自己可以自己平衡掉,鲜甜苦涩自己就可以平衡掉,比如功夫茶的茶水分离法。国际上通行的袋泡茶,原则上讲也是可以进行茶水分离的,是一个简便的分离器。

他洽文化,就是允许再加东西,跟其他的食物、其他的食材一起再组成一个新的东西。瓶装饮料里面也会加香也会加糖,调饮可以加的食材就更多更丰富了。其实回过头来看,早在唐朝的陆羽时代,他为了抑制苦涩,加一些肉桂粉等来调香味。这个时候,他的文化性格是一种合作的开放性的文化性格,正如唐朝这样的泱泱大国。

中国茶的黄金时代

我把1980年到2030年之间的50 年,称为中国茶的黄金时代。前25年是中国茶的复兴年,这个时期慢慢地我们有粮食吃,特别是我们有肉吃,所以可以大量地喝茶了。2006年取得全世界产茶第一后,开始全面到黄金年。

黄金年最重要的标志,一个是在消费模型里面,自洽模型和他洽模型是并存的,整个茶叶市场向万亿级开始迈进;另一个,是消费人群开始向年轻化渗透。

我们提出来的三个象限,第三象限是传统泡饮茶,现在市场超过3000亿,向4000亿迈进;第二象限是现萃调饮茶,现在市场有1000多个亿,未来可能会达到4000个亿,像国外喝咖啡一样更加普及;第一象限就是工业属性比较强的工业饮料茶,包括深加工的茶产品,现在市场有1300亿,未来起码是2000亿。所以,1万亿的市场规模会在2030年之前实现。

我们看一下中国茶的一次胜利。曾经有个记者问我,你看看我们这么好的茶,为什么要在里面放奶呢?为什么要放糖呢?为什么要放水果呢?我说,你这样想行不行,一个想喝奶的人,但他又很喜欢茶,他就想在奶里面加茶进去一个人想吃水果的时候,他就想把茶给放进去。他觉得一次很方便,不是很奇妙吗?所以茶成功地切入到了餐饮业的4万亿大赛道,也成功地切入到了零售业4万亿的赛道,产生了瓶装茶、茶零食和茶美妆。

从行业端来讲,首先是产能过剩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因为我们的消费模型开始丰富。第二,产业链会开始进行精细化分工,有些可以做to C的品牌,有些可以做to B的品牌,大家都开始分工协作。特别是艺术家可以进去,把茶变成很美的一种消费模式科学家也可以进去,把更有效的一些物质提取出来。

我们茶产量世界第一,茶园面积也是世界第一。我们的饮茶人口经过这5年的发展,增加了1个亿,现在已经达到5亿人。同时我国的人均饮茶量也超过了1公斤,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成就。

这个时代是叶子的时代福利,我们最初的初心就是让更多人去感受茶的快乐,去享受茶的健康。所以在这个维度里面,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们处在国盛茶香的时代。

本文节选自

《叶子的时代福利》

作者丨罗军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来源:普洱杂志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