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箩

找到约575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茶箩——古代六堡茶乡的幸福指数

中国是茶的故乡,所以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又更有一种高于物质生活的精神意义,那就是礼——茶礼茶仪,在人们的各种社会交往、年节祭祀等场合中,都是各有含义,郑而重之的。

六堡是六堡茶的故乡,种茶人对茶的感情,自然又要比其他地方的人来得更深厚一些。对于茶农来说,茶叶好比自家的孩子,又像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所以便异常敬惜,往往把自家采制的最好的茶叶留着不卖,用作祭祀祖宗年神、上天土地之用。据考证,六堡人与茶已经结缘1500多年,种茶吃茶已经成了六堡人的头等大事和最为平常不过的风俗习惯。

六堡茶与六堡婚俗

茶之所以被婚嫁男女所青睐,是因为古人认为茶树为常青树,是至死不移之物。茶作为一种人类最为亲近而且多花多果的常绿植物,用作爱情与婚姻的象征物又是最合适不过的,所以如果家里有姑娘小伙,他们也会把自己亲手采制的最好的茶叶,作为婚姻定礼和回礼的吉祥礼物,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婚姻美满爱情常青、早生贵子连生贵子的良好祝愿。正如明代郎瑛《七修类稿》所说“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茶礼”是男女确立婚姻的重要形式。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俗称“茶定”,女子受聘“茶礼”,俗称“吃茶”。姑娘受一家茶礼,便是合乎道德的婚姻,如果之后再另外受聘于人,就要被世人斥之为“吃两家茶”,有不贞之嫌。女子出嫁时随身而携的所有嫁妆,俗称“下茶”。

据《六堡乡志》记载,建国前,六堡茶乡的婚俗习惯是,男婚女嫁均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多数是自小定婚,亦有到儿女长大至弱冠和及笄时,由媒人往男女家说项,或男女某方之父母请媒人去另一方撮合。双方初步同意,媒人便把女方年庚生辰送到男家,由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无冲克,即能匹配大妻。这时,男家要托媒人持茶叶槟榔、鸡公猪肉酒面等礼物到女家,作最后征婚,称曰“复实”或“回实”。女家要设便宴招待,叫做“饮复实酒”。这段时间,媒人要就女家提出的礼金、礼品等事宜两边奔跑,有时要讨价还价,直到统一意见。

“报日”,就是姻缘撮合以后,男家请择日先生选定吉日,然后备办礼担,内有鸡公猪肉、面条美酒、青头彩带、茶叶槟榔、饼干果品等,随同原定的礼金,一并出具礼单,盛放“帖盒”之中,专人送到女家。女家燃放鞭炮接过礼金礼品,一一列单写成谢帖,放回“帖盒”。

“迎亲”,男家去女家接亲时新郎不去,由媒人和一个“好命”的妇人负责接亲,另要一个“好命”的男人或妇人挑“辞人神担”,还有挑礼担的若干人,抬花轿的若干人,吹鼓手若干人。“辞人神担”不同于礼担,这是男家专为将要娶回的新妇拜辞她的祖先神位而设的祭品。回到男家又用这些祭品拜自已的祖先,称之谓“入人神”。

女家要找一“好命”的妇人做“送嫁婆”,有的还有伴嫁姨(姊妹、相好、亲戚中未婚女青年郡可以)。嫁妆奢侈或简单,随贫富而别。一般的都有棉被、箱笼,台凳、盆桶、盅瓯之类。有钱富户还备办两只或四只“食箱”,内装满茶叶、槟榔、糍粑、糖果、瓜子,甚至有烧全猪。贫穷人家的嫁妆最简单的也有一对盆,一只箱,一张台,一张凳。

新娘出嫁那天,全身穿黑色衣服,撑的雨伞也是黑的。六堡河岔多,过河时要把新娘背着过,表示富贵吉祥,抬着过就意味不吉利了。新娘回到夫家,则由一妇人扶挽出花轿引入新房,男家拜祭祖先天地的活动不须参加。第二天清晨,新娘要给家人及亲友敬茶“认亲”,由亲而疏、由老而少、由尊而卑进行,受茶的人要给新娘“利市”,表示祝福。第二或第三天,新郎要与新娘回娘家,称为“回门”。男家要备办鸡公一对,叫做“带路鸡”,以及其它礼品送去,但女家不领受,还回以寿桃、糖环之类的糍果作为回礼,少的两担,多的四担或六担,让新娘回夫家分赠给左邻右舍的亲友。“回门”时一般不在娘家过夜,如路途甚远要住夜的则要住上双日才能走。

三朝过后,新娘还要另择吉日回娘家“洗头”,并小住三、五天或五七天不等。

茶箩是茶礼往来中的主道具

不论是婚姻嫁娶,还是起屋添丁、年节祭扫、亲戚往来,茶礼总是少不了的。这时送礼与回礼的规模一般不再沿用婚礼期间内使用的谷箩大担,而是习用茶箩担。与谷箩大担相比,茶箩大多数用细篾丝精细织成,较浅矮而且有提梁有盖,盖上甚至编织有福、禄、寿、卐或囍等字样,外面髹以红漆,更适合作礼盒用。红艳喜庆的茶箩盖盖着,担子里面的礼物多寡厚薄就不为路人所知,茶箩带给每一个主人的体面都是公平的。所以每当有人家里办喜事,迎送的队伍从村边路过时,人们都喜欢聚在村头观看议论,这时所比较的就是茶箩担数量的多少了,茶箩担越多,证明这户人家家境越殷实,拥有的社会关系网越宽广,越得到人们的艳羡和传颂。茶箩,实在成为了古代六堡茶乡的生活幸福指数。

茶箩是茶乡人家最多见的器皿,除了担茶礼走亲戚用的那些大号的茶箩之外,还有很多中号的小号的甚至是微型的茶箩。六堡除了盛产茶叶以外,各冲各垌的溪流两旁,夹岸丛生的是连片的翠竹,农闲时侯,家家户户都会伐竹织篮,制成的茶箩、茶篓、茶笠、茶萁、茶筒等等,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就是在今天,这些“古董文物级”的传统制茶用具遗存之中,竹制品仍是最大的一宗。

茶箩在六堡茶农心目中的宗教意义

在六堡茶乡每一个种茶人的心目中,茶都是上天赐给他们最美好最神圣的恩物,也是他们用以回敬天地诸神的最好的谢礼。茶箩是各种与茶相关的礼仪之中最重要的道具之一,所以也被先民们赋予了类似的神秘宗教意义。在古代,茶农们普遍信奉茶箩娘,认为茶箩娘是由茶箩幻化成的女神,她受天之命,守护茶山,庇佑茶农,掌管茶叶的品质收成,预知人们的未来祸福,指引人们趋吉避凶,获得福祉。

每年中秋节,茶乡的习俗都有降“茶箩娘”、降“童子”吃月饼,吃石螺和拜刚刚出来的月亮的习惯。节宴过后,月出山林,澄明的月光下,人们在庭院天井中设置供桌供品,拜祭月亮和茶箩娘。此时的供品都以月饼、茶叶、水果、茶汤喝米酒为主,家长引领孩子们望天祭拜,向神祗表达感恩和愿望。这时就会有人牵头组织请降茶箩娘的仪式,这种仪式与一般的民间篸箕神簸箕仙不同,它不需要巫师神婆一类的人物来主持,而是随意由谁来都行,然后随意挑选出两个未婚青年(男女均可)作为助手,开始做请神降福的活动。先把茶箩装好供品和利是(红包),盖好盖子,由选好的两个助手各伸出一手托稳底部,主持人在旁边燃香拜请,多次念诵呼唤“有请茶箩娘娘降临”之类的话语之后,原来稳稳托着的茶箩开始不由自主地跳动,预示着茶箩娘已经降临了。有人生问题或者祈求项目需要茶箩娘明示的人,这时候就可以开问了。比如说想出门做生意的事要问娘娘,如果茶箩直点头,则意味着娘娘保佑生意一定成功,有利可图;青年人问婚姻的也一样,如果茶箩点两下头,则预示着两个月内(也可以解读为两日,等等)会结交桃花运,如果茶箩一动不动,则表示所祈求的事情无法达成。送神的仪式也很简单,只需主持人上香颂念感激恭送的话即可结束。

六堡茶乡这种中秋节请降茶箩娘的祈福活动,千百年来已经成为习俗,有迷信的神秘感,但更多的是戏剧性和娱乐色彩。

来源:广西六堡茶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当代“茶箩娘”祝雪兰为村民收新茶、找销路保障复工复产

  山坪村是位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的一个瑶族聚居村。相传,古时有位“茶箩娘”教授当地村民采茶制茶的妙方,让他们过上富足的日子。当前,被称为当代“茶箩娘”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祝雪兰正忙着为村民收新茶、找销路,保障复工复产。





  记者:梁舜 黄凯莹

  编辑:吴念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原标题】代表委员战“疫”记|“茶箩娘”的新挑战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许久以来我一直以为,古人喝茶的方法庶几与今相近,且不曾生疑。终是因为浅陋与粗疏。待到认真留意了一番,愕然良久,方知相去甚远矣。今人是喝茶,古人是吃茶;今人是清饮,古人是杂饮;今人是冲泡,古人是煎煮。一盏茶饮讲述着古往今来品茗赏茶的变化。

要讲古人怎样喝茶,一般从唐代说起。原因大抵有二。一是茶饮之风至唐大兴。举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无不饮茶。“穷日竟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演.《封氏闻见记》)陆羽有句话讲的很形象,很接地气,叫“比屋之饮”。你想想看,寻常巷陌、竹篱茅舍,家家茶香醉人,茶气氤氲,该是一幅多么温馨的场面!茶饮之风盛兴,茶饮之法必孕育其中。二是《茶经》问世。“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陆羽所倡导的煎茶法,风行于世,被后人奉为煎茶道,开我国品茶艺术之先河。既为先河,自当由此说起。

几年前,我在《九州大戏台》看过一出越剧《陆羽问茶》。戏中陆羽献给唐皇(代宗)的茶,唤“羽儿茶”。它的另一个名字叫“渐儿茶”。因陆羽,字鸿渐,昵称“渐儿”而得名。据说,他的救命恩人智积禅师(陆羽是个弃儿,被智积拾得收养),是个嗜茶、“别茶”的和尚,只一口啜饮,便知是否“渐儿茶“,且非“渐儿茶”不饮。我在一些茶书中,也读到过类似的记载。每每惊叹于禅师鉴茶之明,陆羽“渐儿茶”之妙。

唐代赵璘《因话录》中记载,陆羽 “始创煎茶法”。此即“渐儿茶”,又称“陆氏茶”。因文人雅士纷纷效法,亦名“文士茶”。这种茗饮方式,在唐代十分盛行。简言之:喝茶时先取一块茶饼(唐代的茶是紧压制作的饼茶、团茶),在火上烤,然后用茶碾研成细末,过箩,用水煎至三沸,将茶末、茶汤舀到茶碗,一起喝下。

煎茶依然遗存着“吃茶”的习俗。古代识茶之初,人们尚不谙制茶,多是直接咀嚼鲜叶。汉魏以迄初唐,出现了一种半制半饮的煮茶法:“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三国.张揖.《广雅》)就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成粥吃。晚唐杨晔《膳夫经手录》有同类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这种茶杂饮式的煮茶法,迨至中唐以后,为煎茶法所取代,新的茶饮方式遂“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陆羽.《茶经》)

按《茶经》记述,煎茶的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箩茶、投茶、搅茶、酌茶等。过程颇为繁复,且每一道程序都很有讲究:譬如,炙茶,素常叫烤茶。一定要烤到呈“虾蟆背”状时,方可逼出香气,煎出好茶来。《茶经》云:“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状,虾蟆背”,此之谓也。遥想火光明灭,映红了夜色,此时,邀两三友人,静坐凉台,汲泉煮茶,饮一杯仙茗,那一刻,该是何等的清逸超然。

烤好的茶要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失,至饼茶冷却再研成细末。煎茶需用风炉和鍑作烧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再加鲜活山水煎煮。接下来就是投茶和侯汤。侯汤意为等待煮茶的水开,唐代煎茶用鍑(即敞口锅),可以直接观察到水沸的全过程。

侯汤是最富煎茶特色的一道程序。水烧至“沸如鱼目,微有声”(《茶经》,下同),为第一沸,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的水膜,否则“饮之则其味不正”。再烧至“缘边如涌泉连珠”,为第二沸,此时要舀出一瓢水备用,随即用“则”(茶匙)量茶末,投入水涡里。再烧至“腾波鼓浪”,为三沸。此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培育茶汤使表面出现更多的汤花)。这样茶汤就算煎好了。烧开水这样的日常细事,在煎茶中被演化为一种令人瞩目的茶艺。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清香,水与茶实现了一次完美的“行为艺术”。

最后一道程序是酌茶:即分茶入盏。这是煎茶最出彩的时刻,煎好的茶汤会浮出许多汤花,此时茶的香气达到最佳状态。汤花有三种:看起来细而轻的叫“花”;薄而密的叫“沫”;厚而绵的叫“饽”。唐代认为汤花是茶叶“精华”,“茗有饽,饮之宜人”。(《桐君录》)。酌茶就是把三种汤花分均匀,否则,每盏茶的味道就会不同。

茶汤嫩绿中带着黄色,似雪的汤花浮于其上,相互映衬,别具趣味。诗人品茗之时,兴之所至,常有吟咏,以遣情怀。唐代赞美煎茶汤花的诗句,不胜枚举。如白居易的“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睡后茶兴忆杨同州》)刘禹锡的“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西山兰若试茶歌》)皇甫冉的“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元稹的“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一字至七字茶诗》)曹邺的“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故人寄茶》)等。

陆羽在《茶经》中说过一句很动感情,又颇“伤人”的话。认为加上葱、姜、橘皮等调料,煮成的茶杂饮,“斯沟渠间弃水耳”,斥言这样的茶无异于倒在沟渠里的废水。每读至此,我仿佛看到他一脸鄙薄,乃至不屑的神情。转而一想,也难怪其声色俱厉,似有失大度。唐初那种粗粝的煮茶,与精益求精的唐煎相比,着实是蓬头垢面,难登大雅。

唐煎结束了粗放的饮茶方法,开创了细煎慢啜的品饮方式,这一变化在饮茶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把沏茶的技艺提升为茶艺,把简单的喝茶升华成美好的艺术享受,创造出清逸脱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使人们在碧沉香泛,细饮浅酌之中,陶醉于一种恬静、淡泊、忘我的禅境,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慰藉。

倘若有某个茶艺团体,要演绎一场回味唐朝的晚会,我想,几乎无需任何改动,只管按唐煎的程式,一场场走下来,便是一曲引人入胜的大唐遗风流韵。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袁振生)

找到约56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