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馆要多大规模

找到约75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大咖思想碰撞,探索茶馆未来:2020中国(京津冀)茗星茶馆交流会

11月8日,2020中国(京津冀)茗星茶馆交流会在2020华巨臣北京茶博会现场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主办,老舍茶馆、和静茶修学堂、莲语学堂、泰元坊联合主办,2020北京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承办。

本次活动以促进京津冀茶馆行业发展、勾勒茶馆地图为目的,特邀深圳市华巨臣实业集团副总裁向飞、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研究员陈丹、老舍茶馆董事长尹智君、茶修首创者王琼、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茶事业部主任陆尧、老舍茶馆企业管理商学院执行院长王越、莲语学堂创始人肖思学、泰元坊联合创始人于佳平、清茗雅轩创办人邢丽莉、悠哉茶院总经理张智泓、北京茶业企业商会执行秘书长孙永伟、古岩芳茶空间主理人罗环环、双润品茗馆馆主王丽娜、君山银针北京旗舰店总经理林馨燕,以及京津冀地区优秀茶馆代表、茶企代表,一同探讨茶馆未来发展之路。

深圳市华巨臣实业集团副总裁向飞致辞

主题演讲

在多元化的消费时代下,茶馆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国茶文化?如何转型升级?大咖们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设计理念、商业案例、研究成果,共同探索茶馆未来发展趋势,为茶馆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注:以下为嘉宾讲话的内容摘要,非全部内容)

生活即艺术,艺术设计空间是心灵的栖居

—陈丹—

茶叶市场有三大乱象,第一是标准缺席;第二是文化缺席,大家胡编乱造;第三有商标有包装有场景,但是没有走进消费者的内心。

所谓文化,不是长出来的瞎编乱造、不切实际、不诚实带来整个行业困境,茶行业是道德工业,营销模式太传统,产品没创新,渠道太单一。

新消费创业浪潮下,茶行业的品牌建设需要从以下四点着力,第一更加关注品牌颜值—品牌形象;第二更加关注品牌内涵和调性—品牌价值;第三更加善于打通线上线下,建立“直达消费者”的能力—线上线下沟通环境;第四更加善于跨界和混搭—互动传播。

品牌如何年轻化,品质化,个性化,社交化才是满足新消费人群需求升级的稀缺价值。一要让你的产品更加符合新用户群体的需要,需要产品创新(最核心支撑点);二是需要用新的方式表达出原有的品牌内核,需要文化年轻化(内核)、渠道年轻化(要求)。

如何成为品牌?首先要与众不同,不管做设计还是其他方面的竞争,差异化是唯一的胜算方式。第二要改变思维方式,真正跳出固定的思维。此外,品牌一定要有磁铁效应,企业使用一组合同,用不确定性面对确定性,只有品牌公司比没有品牌的公司在同类产品服务中标出更高的价格,他们的承诺更容易被信任,信任无法大规模生产,也无法购买,必须通过时间积累,诚信的价值,就是让新客户变成回头客。

茶馆经营的造血机能

—王琼—

对于我们茶行业茶馆业的人来说,在当今这个时代,从茶文化复苏到今天,我们茶馆业依然跟茶产业一样,没有一个全国的乃至于全世界可以覆盖的第一品牌,这也是给到我们业内人的机会,但是创造这个机会相当的艰难。在这样的过程中,我觉得在企业这么长久的一个服务中,就要明确构建各种机制和标准。

第一是服务体系,专业体系,泡好喝懂一壶中国茶,是每个茶馆必备的服务体系。茶馆的本分是泡好手里的茶,卖好店里每一个具有商品属性的,有严格标准的健康茶,才是我们的本分,也是我们最根本的生机。

第二是产品体系。产品体系除了功用之外的附加值,就是专业度和文化,文化附加值,器可载道,茶更可载道,作为茶馆经营人,卖好茶选好器,让我们以诚挚恭敬的心能把手中的这杯茶泡好喝懂。

第三是文化体系,文化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衍生链接转化更大的商业价值。团队共生,文化赋能,团队共生,这一个企业是不是能给我们所服务于企业的这些员工们一种能量支持,一种生命成长的护佑,回过来这些优秀的员工他的贡献给企业最大的赋能。

茶为底色的中国式美好生活的商业价值

—王越—

我今天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跟大家进行交流。茶是媒介。茶不仅连通物质与精神,自我与宇宙,文化与生活,而且同时可以连接时代和回忆。

茶馆是平台,这个平台发挥什么作用,整合文化资源,发挥空间优势,明确商业属性,满足社交需求,实现场景互换。

生活方式是未来。一点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支持的。当前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需要多打造新的模式,去带动消费结构的升级;另外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消费升级引导的。未来通过网上短视频,现象级的传播,以及互动广告都会给你的业态带来新的机遇,你需要在这方面布局。

价值转化是关键。第一你要明确你的用户对象,我国的消费主力停留在这四类人群:银发经济、Z世代、新中产、新市民。第二,重建消费场景,你要给你的用户一个来你这里消费的理由。第三是发挥品牌的价值,我们一定要开始考虑我们的整个品牌的打造的方式,甚至是怎么样孵化你的品牌,怎么样让你的品牌助力通过品牌联名的形式,通过你真正的品牌事件营销才能够实现。

沙龙对话

沙龙对话环节以“茶馆,生活的'第三空间'”这一主题展开分享,并邀请肖思学担任本次沙龙对话主持人,与尹智君、陆尧、于佳平、邢丽莉、张智泓5位嘉宾共同分享自己的真知灼见,为大家传达出行业的前言思想。

沙龙对话

特邀主持人:肖思学

Q:这些年我一直看到老舍茶馆有很多变化,在变化当中有没有什么阻力?针对外面的变化和内部变化当中,您在做取舍的时候,有没有一个标准?

尹智君:非常难,但是不变就得死,首先是工业化或者规模化,它的精品化,它的差距如何,要想完成市场占有率,而又没有工业化的过程中,咖啡在比赛的时候,15分钟会出40碗,有拉花等等,我们茶如果按茶艺师冲泡能出40杯吗?产业支撑在没有完成的过程中,我们有16家连锁,我们自己的差异为标准,今天和明天都是不统一的,在这种纠结中,你也要发展,不能完全标准化再迈出连锁发展之路,所有的事情在发展当中。

取舍就是用人。如果你是创业之人,你死守着原来的茶文化的品质和标准,走不出连锁之路,而你的一个不是很高级的标准,现在到了一二三线城市,都没有茶文化普及的人,你就是先行者。再比如我们做学院,我们就要多用像王越老师这样的专业人才,把想做的事按你的产业链,然后依靠不同产业的发展层级,来吸引人才。它是一个共同做的事,不是一个企业家自己的事或者一个团队的事,要集大成,把做中国茶文化这件事,普及到全产业,我觉得要有这样的想法。

Q:在今年这样特殊的情形下,老舍茶馆今年的工作重点有没有跟往年不一样?

尹智君:我们1988年开始创建老舍茶馆以后到2008年打造出(茶系餐理)模式,以空间运营模式把整个空间充满,2014年开始做全国连锁,今年除了连锁化公司的发展,还要做老舍茶馆的IP的产品公司以及文旅结合,以演艺为中心的演艺传媒公司,把原来的商业模式作为产品模式,往产业化发展转型。

Q:茶馆原本是提供服务和消费的空间的结构,到今天的话,它的整个模式和属性其实是发生了一些延展,甚至它的销售产品的能力,可能比空间的这种运营能力还要强一点,是这样吗?

陆尧:现在大家叫茶空间,我觉得不一定非要弄清茶空间和茶馆是什么关系,在名字上多做考虑,而是茶馆的定位,我们现在讲消费升级,双循环,消费升级的基础,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升级,这是最重要的。服务升级才能拉动消费升级。今天告诉我们,能够做十年以上,20年以上的,可能是最能代表茶馆本质的,它坚持了20年,业绩摆在这,我们中国的茶产业,得益于这样的老板。

Q:听说您有一个主题是茶馆文化的三要素——人文关怀,专业水准和增值服务。那我们要怎么做好这三个要素呢?

陆尧:茶馆文化要通过软件和硬件来表现。软件方面,第一要坚持做好内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加知识储备,特别要泡好茶,说好茶;第二营业时间要坚持站好迎宾岗;第三,每个茶馆都要统一站姿;第四,茶馆的服务延伸。客人离店时,送客送到门口或者汽车旁,帮客人打开车门,这样的场景需要延伸一下。

硬件方面,第一个尽量多使用沙发;第二升级音响系统,提高音质,适当播放优美舒缓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和轻音乐;第三,在单间和洗手间,能不能增设SOS红色按纽;第四,我们能不能在洗手间洗手池,多放一些备品,比如湿纸巾等;第五,如果你有两层楼,或者大堂比较宽阔,建议增加扶手,以备上年纪的同志或者提东西的同志来消费的时候扶一扶。

Q:于老师您一直在一线做课程做茶的教育,您觉得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最难的地方?

于佳平:就我个人来做课程生成的话,包括整个团队,一共这十几年有十几门课都是引进围绕茶的,倒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做教育引导消费,做各种茶的培训活动,来带动纳课、增值。

这里有几个关键的点想给大家提一下,第一个点就是泡茶要好喝,而且无论什么茶都要琢磨一下研究一下,怎么把茶泡好喝。第二在专业层面要追究学科基础,茶学是综合学科,每一个在茶当中的点,实际上都是有它的学科基础,所以我建议各位,追究学科基础要落到最根本。第三点就是要不断的提升我们自己的科学素养。

Q:以泰元坊为例,于老师觉得,茶教育大量的上线之后和之前,对于线下的茶空间,作为教育茶空间它的定义和属性有改变吗?比如在去年和今年。

于佳平:刚好也是机缘巧合,我们2019年用一年时间做线上的专业茶学网校,大年初五正好赶上疫情,我们就先试运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互联网特点,吸引更多人对茶感兴趣,进到我们的圈子里来,但是茶不能光靠线上,没有体验,所以线下茶空间把泡茶的体验做足,线上线下呼应,效果非常好。

另外在这里建议各位,线上线下一样的,同样需要你特别的用心。在做线上时,需要我们茶人要随之改变的,不只是你采用了这个手段,而是你要改变你整个的思维方式。

Q:您觉得,茶文化对于大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在您经营清茗雅轩22年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在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或者说一种动力让你有力量去跨越他们?

邢丽莉:学习茶知识,普及茶文化,可以拓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综合素质。当今社会,在茶文化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饮食文化,而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精髓的体现,学习了我国茶文化对于当今大学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不变应万变,你要变化,要学习。我们在这个行业,不是你做了22年,你就坐在这里,你在这能够讲话,是我们相互都有学习的地方,每一个茶文化的推广者,茶空间都有我们在座所有的人学习的内容,所以我们会给我们的团队培训,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走进茶山学习等等,把所有的所学,融入到你自己的空间的所需,再创造你自己最大的价值,这就是我们要变换要学习的。

Q:张总认为什么样的类型的茶的活动和主题,适合走进石家庄的社区?我们进社区的老师的团队是怎么样组建和保证他们的质量还有服务的?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文化进社群的建议?

张智泓:文化进社区。今年受疫情的启发,我们进社区的形式跟以前的多少有点区别,就是线上线下结合,围绕社区做茶馆做茶文化培训,针对不同的人群,前期开设一些不同的课程,比如:周一到周五,开设一些中老年的课程,周末开设年轻人的课程。

关于团队的组建方面,首先我们要定位,经营者要定位,雇高等人才就要付出高薪,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我们进社区也是一样。其次,我们会选择在社区里找3-5个助教,他就在这个小区住,非常的方便。

文化进社区,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会跟市图书馆合作,把借阅图书和还书放在培训中心,这样会解决一部分信任问题;第二,文化进社区,前期一定是还是要积累一定信任,就是以公益课为主,培养人们对你的了解,时间长了大家就会信任你。

观众提问

提问者

请问您是怎么处理好疫情期间老舍茶馆的难题?

尹智君

我们企业属于演出性场所,直到今年8月8日才恢复营业。七八个月时间没有营业,员工要发工资,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创新力,还有寻求政府的支持,包括对于没有利息的贷款的寻求等。此外,对于一些疫情期间开放的城市,我们提前做好沟通并运营。我们坚信都会过去的,接下来我们会以(茶系餐理,茶、简餐)的模式输出,把原有40年的文化做一个体验中心和展示,二分钱没有微信扫码,是时代的印记,也是未来。

提问者

茶馆文化的三要素,以及各种培训也让茶馆从业者学到了很多,但是为什么在很多茶馆还体现不出来,或者体现不够好?比如有些茶馆有很多漂亮的女孩,茶礼仪也做的不错,但是经营还是有欠缺,反而茶馆门口有把毛巾搭在手臂上的男孩,就赢得社会的关注,如何通过这两个例子,打造茶馆文化的氛围?

陆尧

一个是培训,一个是经营,这两个密不可分。如果我们有人文关怀专业水准增值服务支撑,才是最有希望的,所有做得好的茶馆都有这三个要素。

首先,茶馆要有定位,明确你服务的对象。其次是增值服务,其实站姿、迎宾、沙发等都属于保值服务,要让客人觉得来这消费觉得值。在这里送企业家四个字,特色生财,你的产品服务有没有地方特色有没有时代特色,有没有行业特色,甚至有没有老板本人的性格特色,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搞好定位,做好针对性强的培训。

另外我再跟大家送一句话,茶馆做什么项目,首先要做老板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因为你喜欢你熟悉就有积累。

提问者

如何让古树纯手工产量少的高端茶让大众接受?

王越

首先我要提两个概念,第一个是你说你这里只做一款茶没有问题,非常好的卖点,你要找到接受你这样方式的人。

其次,高端的东西为什么要被所有人接受?如果所有人接受就不是稀缺型资源,如果不是稀缺型资源就缺少议价能力,你们心里想到的字都不一样,一个是议,一个是溢,议价来源于本身产品质量的产品能力,有没有在购买和售卖过程当中有这样的空间让你自己去把握。溢价代表着你这个品牌的品牌能力,你的品牌有没有给你的产品增值,让它区别于其他产品,你问我销售问题,应该反观这两个层面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嘉宾们的分享令现场的所有人都获益匪浅。相信在未来,他们的话将深深的影响着在场的每一位茶人,也影响着整个茶馆产业的发展。至此,2020中国(京津冀)茗星茶馆交流会在2020华巨臣北京茶博会现场圆满落幕!

原标题:大咖思想碰撞,探索茶馆未来|2020中国(京津冀)茗星茶馆交流会圆满落幕!

注:内容来源华巨臣北京茶博会,作者翩,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推动高质量发展,共谱行业新篇章——中国茶馆专用茶食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9月24日,由中华茶奥会组委会主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食品技术研究所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馆专业委员会承办,浙江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冠素堂食品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茶馆专用茶食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

论坛由第八届中华茶奥会组委会秘书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士康主持。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钱建民首先致辞,他提到,茶叶市场的潜力无限,因此茶馆的市场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茶食作为茶馆经营的主要部分、重要支撑,有着庞大的受众。在经过将近三年的抗疫后,全国的茶馆总体上来说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此次紧密围绕着茶馆业的高质量发展,是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三茶”统筹理念,目的就是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

本次中国茶馆专用茶食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由专家论坛及圆桌访谈组成。专家论坛从茶、食品、茶馆、文化、设计、营销模式等领域剖析茶食行业现状、研讨发展路径。

专家论坛

Specialist Forum

茶食的起源与演变

王建荣

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

从茶食概述、茶食历史、茶食种类、茶食搭配原则、茶食文化等方面进行讲述。

茶与食关系十分密切,“茶食”的概念有二,其一是以茶为食,即“吃茶”,例如茶肴、茶零食、茶饮料等;其二是以食佐茶,即“佐茶”,例如酥饼、糖果、坚果等。

茶食历史与制茶工艺的演变和利用茶的方法的演变也是密切相关的,《晏子春秋》《世说新语》等多篇文学典籍中均有介绍茶食的故事。

针对茶食的搭配,有五项搭配原则,即宜茶性(因茶而异)、地域性(因地而异)、季节性(应季而食)、观赏性(造型优美)和时尚性(与时俱进);茶食搭配也有禁忌,即忌过于辛辣或刺激、过于浓香、过于油腻以及过多颜色、种类或数量。

对于“三茶统筹”的认知:茶文化是雷达,起引领方向的作用;茶产业是机身,起决定体量大小的作用;茶科技是引擎,起飞行高度、距离的作用。

茶食风味与功能协同技术研究

佘远斌

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

从茶食研究背景、瓶颈背后对应的科学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已取得的成果、展望等进行阐述。

茶树(环境)和制茶(工艺)决定了茶叶的品质和风味,不同发酵程度和加工工艺的茶叶风味特色各不相同。由于多酚的氧化降解和咖啡碱的络合等作用,随着发酵程度增加,茶叶的苦涩味降低,茶叶的风味成分群也发生变化。基于茶叶的风味成分群与其特征功能群的相关性,佘院士团队通过挖掘茶叶内在成分组群和外在特征品质协同调控机制和规律,建立了茶叶功能/风味与其标志物之间的量效-组效模型,用于茶叶的精准判别。其开发的智能化色质谱解析软件AntDAS,相比于XCMS,具有更准的噪声分辨和峰提取能力、更高的检出率和更强的定量能力,可应用于不同产区和等级的茶叶判别;其研究的比色检测(纸基)可应用于茶氨酸的定量检测以及茶多酚的鉴别和名优绿茶种类和品质的判别。

佘院士对茶叶的真实性溯源、品质控制、保健功效等前沿问题作出了展望,期望实现智能化高通量筛选和免仪器的可视化检测,开发及产业化一系列基于化学计量学与纳米光学传感的茶叶功能品质/风味快速检测/判别试剂盒和对应的手机APP。

茶食品跨界技术研究与实践

朱跃进

中茶院食品所研究员

从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内涵、茶资源跨界应用(食品)技术实例、茶食品技术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交流。

介绍了包括茶全叶、茶生物活性物质、茶功能提取物、茶叶籽、深加工副产物在内的茶资源的全方位利用以及茶资源在食品、养殖、种植、化工等领域的跨界应用。

分享了功能茶入食品的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功能食品原料及功能因子开发、保健食品功能评价与产品开发、传统食品功能化与营养强化。她从全茶粉制备与应用稳态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茶活性物质差异化提制新方法及应用新技术(如CO2中空造粒技术、流化造粒技术)、茶入食品应用技术及产品开发(如饼干、蛋白肉制品、茶膳食、茶酒、发酵茶饮料等)三块内容出发,讲述了茶资源跨界应用(食品)的技术实例。

向大家展示了茶酒产业化、茶米面制品技术成果转化等茶食品技术应用实践,这些技术应用均能有效加快“茶-食品-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

茶食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潘春飞

冠素堂总经理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和大家分享对茶食产业的现状、技术实践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目前茶产业的瓶颈主要在于产能过剩、功能浪费和产业逻辑缺失,虽然茶叶的利用跟不上茶面积和产量的新增,产业近几年也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是茶食品依然是一个大有前景的产业,这主要在于茶的多功能性(延长食品保质期、改善食品感官品质、提升食品营养价值等功能)。

在茶食技术实践方面,与中茶院共建茶食品(烘焙)科研中心、围绕茶食品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及产业转化工作,致力于茶烘焙食品研究。

对于未来,将“喝茶”变为“吃茶”是茶产业突破、茶农增收和科学饮食的多重需求,未来茶产业仍需健全标准体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营销方式。

关于茶馆专用茶食营销策略的几点思考

方育敏

大茗堂总经理

茶馆专用茶食营销策略重点在于跨界融合、力出一孔。

第一是跨界开发共创茶食新赛道,打造茶叶主力军、中国茶馆IP、文创新势力;第二是文化叠加带动茶食消费,确定所在地文化属性,挖掘品牌文化,呈现国潮文化;第三是一茶一点,力出一孔,打造茶食的记忆点、传播点、触达点。

最后,用一首茶诗表达对茶食未来的展望:

源于茶,不止于茶。

成于馆,不止于馆。

兴文化,更兴产业。

圆桌访谈

Round Table Interview

圆桌访谈针对茶馆现有茶食品质、包装、营销、储运等环节存在的行业痛点展开交流探讨。访谈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执行主任、浙江省茶馆业协会书记兼创会协会会长、杭州市茶楼业协会书记兼会长邱仁明主持,邀请茶馆、茶食企业代表:杭州湖畔居茶楼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茶馆业协会会长沈立,中华茶人联谊会江西茶联中心主任、江西省陈文华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磊,华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茶馆行业办公室行业专家李卓澄,半壁江山素食茶艺中心总经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糕点”传承人鲍继斌,国家二级茶艺技师、黑龙江省茶艺师协会专家刘明明等五位嘉宾对茶馆用茶食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进行研讨。

会议的最后,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总结,此次论坛水平高、内容丰富,对文化、产业、科技领域都有很好的启发。中国未来茶食品的发展需把握茶食品安全、颜值、风味、功能四大关键点,采用茶叶的大规模原料去寻找食品的大载体,两者融合真正生产出影响消费者的大产品。科研单位、茶企、茶馆应形成高强度的协同合作、紧密联系,将茶资源价值最大化,茶食是具有广阔空间的领域。

自古以来,茶与茶食,相得益彰。当茶与食品相遇,当茶食与茶馆相遇,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本次论坛给出了完美的诠释。通过探讨茶馆专用茶食的行业需求与痛点、难点,为从业者搭建了茶馆、茶楼与食品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科研机构、协会组织等强链、补链、延链的沟通渠道,为推动茶食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共谋发展大计。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有真香》:从《茶经》开始的茶之认知

中国茶千年更迭,正值复兴。为了记录当代茶人的深耕细节、茶事审美的革新,美食作家王恺历经十余年,寻访各大茶产地、茶人、茶空间,拿到一手珍贵资料,写就《茶有真香》。那么,中国茶的历史应该从何谈起?在千年的时间里,茶又经历了哪些发展呢?


《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王恺著,中信出版社2023年1月版。

说到茶之典籍,大众经常提起的,就是唐宋茶书的几本名著,陆羽所著的《茶经》、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外加明代初年朱元璋之子朱权所编撰的《茶谱》,事实上,中国古代典籍中与茶有关的书籍并不算少,这几本只是名重一时。唐之前,关于茶之专著并不多,唐代陆羽的《茶经》一出,是茶叶相关著述中的大事,它肯定了茶饮生活的知识性地位,不仅包括了大量的茶事经验,还奠定了茶道规矩。之后,无论宋、明,还是清,与茶相关的著作虽不至于浩如烟海,但还是车载斗量。

这些典籍本来散布于四处,但后来被有心人集中编选出来。几年前,我在南京见到当时已经八十多岁的朱自振老先生,才知道20世纪30年代,金陵大学的万国鼎先生开始搜集中国农业史材料,其中包含大量的茶学典籍;20世纪50年代,金陵大学农学院并入南京农学院,成立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万国鼎先生为主任,朱自振毕业被分配到此地,他在万先生指导下,开始对中国各地的茶叶史材料感兴趣。当时分配工作,万先生派遣他和他的同事们去全国各地,搜集上千种古书及方志中的农业资料,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了“文革”。现在南京农大的图书馆资料库里还有他们当时认真抄来的各地资料,以至于“文革”后很多地方方志已毁,寻找资料还需重回此地。

21世纪初,这些资料由朱自振先生和郑培凯主编为《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此书是现存茶书总汇中收录最丰富的,各个茶书的版本都经过了校勘,各大图书馆所收集的善本都予以了寻访,是目前关于中国历史上茶叶种植、采造、储存和饮用等茶事最详尽、最权威的汇编本。正是在这些方志和搜集回来的各图书馆所存的茶书的基础上,这本茶书汇编出版了。相比起以往的汇编,这次的编撰一是搜集更加广博,二是利用了大量现代学术观点。

后来和朱先生一起汇校此书的香港城市大学郑培凯教授总结过,以往中国古代士大夫对茶书的态度很轻视,比如《四库全书总目》中,子部的谱录中的另册才搜集茶书,而且很多书只存目不收录,还是因为古人认为茶是小道。但是他们觉得,在物质文明发展史上,陆羽的《茶经》也是一件大事。

之后的饮茶脉络,基本上没有脱离陆羽的法门,走向了精致品茗的道路,从茶书的整理中特别能看出这点。与两位研究者闲聊,我们要讨论的是唐为何成为分水岭,唐以前的茶世界以及唐以后的饮茶风尚的变化,到了元明清大量资料出现,可以由此细观中国人的饮茶习俗。

唐是中国茶世界的分水岭

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出现,但是最早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的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提出了“茶性俭”的核心观念,后这一观念直陈为“茶有真香”。

饮茶在中国起源甚早,但究竟有没有准确的记载?以及非常明晰的诞生时间和地点?很遗憾,这个信息迄今还没被准确地挖掘,因此也没有详细的论断。

文嘉,惠山图卷(《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内页插图)

郑培凯先生说,根据今天的研究,我们没有办法确定饮茶起源于何时何地,陆羽说起源于神农,其实这不能确定历史时期;前段时期有河姆渡文化考古说发现了茶树的图画,也非常不准确;还有人说云南的古猿有原始茶饮,更是不负责任。在开始茶饮之前,有可能出现过将茶做药或者把茶叶入汤羹的做法,但是和真正的饮茶都相去甚远。

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西汉马王堆的挖掘中,发现的竹木简中都有茶的别名出现,《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荼陵”,现在叫茶陵,也表明了茶树在汉代的时候已经在长江中下游地带种植了。不过汉代时四川还是茶的主产区,当时的饮用方式还不够清晰,应该是原始的煮汤饮用,也有加盐和姜同煮的,基本上还属于药用,茶在漫长岁月里,一直属于药食同源的产物。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群也扩大了,茶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时也做成茶饼,粗枝大叶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现在的古装影视剧里,尤其是以“三国”时代为背景的,特别喜欢加上饮茶的场面,当时是不是已经形成了标准?之后的魏晋喝茶方式是什么样子呢?

按照茶书的记载,研究者们分析,很多人提及魏晋饮茶,是因为文人的诗赋中经常提到茶,但是当时饮茶的资料其实很少,我们只是知道,当时的茶不仅用来待客,还用来祭祀。北方游牧民族不喝茶,他们会觉得茶是南方人的饮料,《茶经》里面就记载了“茗为酪奴”的故事,北人对南人的饮用茶多加讽刺。他们占领了大部分地区后,南北交融,饮用习惯才慢慢传开。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饮用茶已经很普及了,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了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属于实用阶段。唐之后,茶饮普遍化不说,还成为精致的饮品,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

确实很多人说唐是中国饮茶的分水岭,之前是草味羹饮时期,之后是精致时期,这个和唐是统一性国家有关系吗?还是令人好奇。

郑培凯的观点是,其实这个和历史积累有关系,也和当时的交通发展有关系。按照严耕望的研究,当时内陆交通已经可以把茶运输到塞外、到吐蕃,这些区域都养成了饮用茶的习惯。唐代政府开始建立茶政,也开始征收茶税,茶贸易成为唐时经济贸易的重要环节。

茶之流行,肯定不是单一原因,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资料里面有反映,北方泰山寺庙里的僧侣参禅“务于不寐”,可以喝茶。与此同时,陆羽提倡的茶道方式和创新的饮用规矩一时风行,他后来也成为茶神,人们买来巩县窑的小瓷像,往上面浇茶水,有点浴佛的意思。

也有学者据此说,中国人对陆羽丝毫不尊敬,举例也是将茶水往瓷像上浇灌,说等于惩罚,这种说法和“浴佛”说法一样,都缺乏详细的解释系统,因为需要更多的民间仪轨之类的资料来作为佐证。但毫无疑问,陆羽是茶领域的权威,当茶仪式化、尊贵化,他的地位也随之提升,当困难时代,大家讲究不了茶的复杂度,陆羽也随之消隐。

唐时的名茶有巴蜀的“蒙顶茶”,还有江南的“顾渚紫笋”,名称不少,但是很少有流传至今的,是不是工艺失传的缘故?现在这些地区还在产茶,但这些茶和唐代的茶应该关系不大。

研究者说,唐时的茶叶生产已经精益求精,有的地区强调精致,有的地区强调产量。比如我们知道的浮梁的茶叶,就是大宗贸易,主要靠产量取胜,每年茶税惊人;蒙顶、顾渚都是精品产区,蒙顶茶分若干种,石花、小方、散芽,是天下第一等,但是蜀道难,上贡不方便,所以江南的产区就也成为贡茶区域。除了蒙顶,湖州的顾渚紫笋、寿州的霍山黄芽、蕲州的团黄,都是名茶;《唐国史补》中还提到,当时的吐蕃也受中土影响,唐使节去了那里,赞普会拿各种名茶展示。这也可以为“茶道大行”的说法做一补充。

陆羽其人及其影响

陆羽生逢其时,冠在他名下的著作有几本,有的显然不真实,比如关于陆羽评水的著作,就应该是后人伪托。但是他的自述,关于他的弃婴的身世以及后来被庙里的僧侣收养的经历,包括他对易经、佛典和儒家典籍的熟悉,都应该是真实的。而且他和当时的名流如颜真卿、皎然等人互相唱和的诗歌也都有记录。

食养(《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内页插图)

当时科举制度初兴,一些身份低微的人有了晋升之道,士人的地位有所上升,陆羽结交的很多人属于这一系统,他自己也属于把民间文化融入上流社会的人物。陆羽的《茶经》并不仅是总结当时的喝茶方式,而是制定了一些新的他觉得重要的准则,提出了自己清晰的品饮之道,包括整个学科的科学体系也初步建立了。这个准则,事实上一直影响到后世,别看唐茶的喝法与现在差别很大,但国人饮茶的内在精神路径完全是他那时候就定下的。比如《茶经》里有茶器一卷,表面是列举烹茶器物,实际上是根据他自己的原则确立饮茶的规矩。他的茶道仪式在当时的上层社会也非常流行,通过这种规矩的确立他构建了饮茶的氛围,提供了心灵超升的领域。可以说,后世所有的茶的规矩,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韩国,都从他这里面来,他是这个学科的开创者。

所以,这个世纪回看《茶经》,会觉得特别有意思。他的规范很全面,其中个体的审美起了很大作用。比如说到碗,他喜欢越州青瓷,然后是鼎州、婺州、岳州等;他不赞成邢州和越州并列第一的观点,觉得越州瓷像玉、像冰,尤其是青瓷适合与茶合配,可以衬托茶的颜色。邢州白瓷将茶衬托得过于红,寿州黄瓷把茶衬托得过于紫,都不太适合茶。他是以自己对瓷色的观察和瓷碗质地的研究来决定的,让饮茶者体会到美感。这里面就开始建立了整体的心灵感受,有了茶道整体的艺术感标准。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那套茶具,说明了陆羽的规范影响深远,不仅于民间,宫室也遵守他定的规则,器具完备讲究,进而奢侈,也说明当时饮茶的礼仪极其重要,甚至有繁文缛节的倾向。

茶经里面还提到了择水的重要性、火候的重要性,包括俭素之美,尤其重要是表达出了“茶有真香”的观念,不赞成以往流行过的添加各种姜、盐、枣、橘皮、薄荷等物质,觉得那等于“沟渠弃水”。

郑培凯在编选历代茶书的过程中,发现“茶有真香”的准则制定基本也是从陆羽开始的,他喜欢“茶性俭”,这个影响特别大,之后历代茶事都奉行了这一原则,尤其是中国,如果是混合香料做成的茶,大家就会觉得劣质。陆羽的观念影响到了后世,包括蔡襄、宋徽宗等饮茶大家都提出茶有真香,不应该添加龙脑香等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民间还是有添加各种果实花朵的习惯,造成了加香系统的绵延不绝,北方的花茶事实上也算得上源远流长了。添加有添加的道理:北方的水土问题造成了北方普遍水质硬,掩盖茶的真香。外加古时候交通不便利,新鲜的茶运到北方可能已经没有了香味,所以靠别的香味提神。包括自唐以来,北方受游牧民族影响深,一直有往茶里加奶的习惯,这些都是影响深远的理由,也造成北地现在的民间百姓喜饮花茶的习惯。但是士大夫阶层还是奉行茶有真香的道理,基本不添加任何物质。

陆羽对水的品鉴相对简单,但也是开创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就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还对山水做了分析,要捡取“乳泉,石池漫流者上”,不要涌流的瀑布的水,也不要山谷里浸满不泻的水,江水则取离人远者,井水则是选择人们汲取多的,其实都强调的是“活水”概念。

传说陆羽撰有《水品》一书,但是我们翻检阅读发现已经散失了,现在翻刻的很多是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中记载陆羽的品题,不足为依据。关于他品尝水传说的神乎其技,比如一桶水能分别出来哪个是江中间打的,哪个是岸边打来的,这是违反物理常识的。后来这故事又附会到了苏东坡身上,其实这都是人们在想象空间里的创造,也说明国人在追求品茶艺术方面的追求。

宋人的茶世界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从蔡襄到宋徽宗,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细腻讲究也无可比拟。也许就因为此,走向了盛极而衰的道路,但是从这些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人创造了一个复杂瑰丽的茶世界。

宋代最著名的茶书,我们普遍知道的有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整个宫廷品茗已经成为风尚,这两本书记载非常清晰。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普遍,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当时的点茶手法在蔡襄的书籍里记载得很清楚,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表面的沫饽就不匀。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可以清楚地比较好坏。点茶法已经与唐大不相同,延续的是使用末茶,要使末茶产生大量的泡沫。这可能和道教的思想有关,认为这些沫是精华,也和唐代胡人喜欢喝奶的习惯有关。

茶味(《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内页插图)

因为有了新的名茶标准,为了达到茶汤的最佳表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劣,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有仪式才有审美,所以现在有人说日本茶道重仪式,中国不看重,并非如此简单。

瓷器发展也被茶所影响,早期使用的瓷器和宋末年推崇的瓷器完全不同,唐朝的秘色瓷,其实也是和茶色配合的,茶色丹,用秘色的碧来衬托。北宋时候,使用了大量的青白瓷,那时候还不像后来那么推崇建盏。

当时的击拂动作书籍中也有很多记载,那些动作以及使用的器物,现在的日本抹茶道中保留了部分,但是又不太一样。宋人早期的宫廷中使用的是黄金和白银制作的击拂工具,蔡襄称之为“茶匙”,他觉得金和银的最好,竹子的太轻,所以不好,因为需要有力量地击拂才能形成表面的沫饽,像乳花一样。比蔡襄早半个世纪的宋初的《荈茗录》里面写道,有的人运用茶盏能够做出各种图画,也包括“茶百戏”,可见这个茶匙运用的复杂程度。

茶筅是后来发明的,也就和现在日本存留的很像了,有点类似西洋打蛋器,但是细密,和现在日本的轻巧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当时是用竹根制作,器物重,器端有力,整体粗壮,因为这样才好掌握,操作起来也便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才能出一碗美好的茶汤。宋徽宗写了很多不正确的击拂方法,然后写了详细的击拂法,如何才能击拂出“乳雾汹涌”的好茶,因为茶色贵白,建安的黑盏也就开始变得贵重起来,又厚又保温,保温是因为击拂时间需要很长。过去被视为上品的青白瓷在徽宗那里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茶的饮用方式还改变了瓷器的系统标准。比如宋流行的天目碗,到了明代就基本不见了,全部都出口日本了,因为我们的饮用规则改变了。

宋徽宗在茶学上有很多专业性的追求和结论,不过他这种走极端的品饮方式在当时并不普遍。当时他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为了生产出最好的团茶,有几万人上山采茶,穷奢极欲。但是了解这样的生活方式,重审当年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也是件美好的事情,可以看出中国人对茶曾经痴迷到何种程度。

宋人写福建一带贡茶的书籍特别多,是因为上行下效。贡茶地点由江浙搬到了福建,这里成为新的最好的茶叶基地。因为天气变化,北宋期间的天气开始变寒冷,本来放在太湖地区的贡茶园不能在清明前广泛发芽,没有那么多贡品了,于是搬家到了福建建安,保证清明前有大量的贡茶,欧阳修等人都描绘过,当时有20多本书详细描绘福建贡茶园的情况,非常详尽。

上层社会的饮茶方式如此繁杂,但是很难影响到民间。宋徽宗的讲究基本已经无可比拟了,当时他的茶叶极品也不可能那么普及,包括他那套复杂的饮用体系也难以推广,所以民间很难达到宫廷的饮用方式,而是沿着自己的下里巴人的道路发展:一是在茶中加各种料,二是宋时候,散茶实际上已经开始饮用。虽然记录不多,但是各地草茶,就是散茶存在的证明。

加各种料的饮茶行为自古是习俗,陆羽很不喜欢,他觉得这就像是沟渠间的废水一样,蔡襄文章也提出,有人喜欢在团饼中添加龙脑香,夹杂珍果香草,都不对,但是当时民间还是添加着喝。梅尧臣批评北方人喝茶“只解白土和芝麻”,说明当时北方用白色土碗往里面添加芝麻;当时北方还有添加姜、盐、牛奶的,还是受到游牧民族的习惯影响。不过,这种习惯不局限于北方,南方也有很多加料茶。南宋临安的茶馆有多种花果茶,还有“七宝擂茶”,就是各种盐、花椒、酥油饼混合的茶汤,其实里面的茶只是有一点茶意而已,现在湖南等地区的擂茶习惯还顽固存留着,其实也是古风。北方喝茉莉花茶的风尚,其实也是渊源有自。其中比较脱俗的是莲花茶,就是在夜晚半绽放的莲花的花心放茶,然后扎紧花瓣,次晨取出茶叶,之后焙干使用,染上了花香也很清美。

宋到元的阶段,散茶的饮用渐渐推广,当时王祯的《农书》就说,南方已经普遍饮用散装芽茶,不一定碾成末再饮用。也是因为团茶的制作过于烦琐,南宋后的散茶就大规模出现了,晒青、炒青都有出现。所以,并不是像传统说法,到了明太祖时候突然废团改散,以江南为代表的民间早就饮用散茶了,并非突然性的改革。

明朝的茶道复兴

明代算是中国茶道复兴的时期。从茶书上看,整个明清茶书有上百种,占到茶书总量的72%,但是很多抄自唐宋,有些疏忽错漏,以往学者并不重视。但是,明清茶书有以往唐宋不具备的地方,关于茶树种植管理、茶叶制作技术、饮茶的文人趣味,有颇多新见。晚清茶书更是开近代科学茶学科的先河。

唐宋的繁杂到明清的简单,是一个越来越简单化、日常化的过程,复兴体现的方面也更不一样了。宋到元之后,蒸青炒青所制作的散茶已经逐步在民间流行,到了明初,明太祖废饼茶改散茶,一是觉得团饼奢侈浪费,二是因势利导。这时候,不仅是饮茶方式变革了,关键是茶叶的制作技术也变化了,这对于中国茶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炒青的制作和烘焙方面,制茶者开始依照茶叶的特征掌握炒青的火候,研制出了各种有特色的名茶。我们现在所喝的不少名茶都是明代出现的,比如龙井。

万历年间有罗廪所著的《茶解》,里面提到唐宋贡茶的制作方式奢侈,已经丧失了茶的本真,不如明代炒青制茶,可以保证茶叶的本来香味,书里还记载了详尽的采茶制茶法,现代通用的观念当时都已经出现了,比如不采雨胚,那样的茶不香;晴天的茶胚,必须当时采当时炒制,这样才可以保证色、香、味的系统平衡。茶叶制作环节的炒青工艺在书籍中描述得相当精准,还解释了茶炒熟后必须揉捻的原因,因为要让茶中的脂膏方便溶解,冲泡时就可以散发出来香气和内含物质。书里甚至对各种炒制工具都有规定,比如炒茶用的铁镗要用熟铁,不要用生铁。


岩茶闽,南平-武夷山-九龙窠的山场,岩茶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的岩缝中,以岩骨花香的岩韵而著称(《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内页插图)

因为不同经济业态发展的缘故,新的名茶体系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首先诞生了。唐宋时代奉行的是设监制作的贡茶体系,最优质的茶根本不会流入民间。但是明代中叶后,江南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整个长江中下游区域以及沿大运河一带都发展起来了,普通人的生活也讲究精致和享受,尤其是士大夫阶层,他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品茗就是其中一项。在他们推动下,新的名茶体系诞生了。当时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

先说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代有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不对茶器物有所追求。另一方面,着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境界。当时有本相当重要的茶书——许次纾所著的《茶疏》,说到了茶具的陈设摆放以及品茗过程,考虑的不仅是仪式,而是味觉和嗅觉的综合享受,以及五官的舒适,对人格清高有所培养和提升,着眼于人间修养。他还罗列了许多适合喝茶的时间、场合、器物,充满了明代的文人意趣,比如夜深共语、鼓琴看书之时,茂林修竹、名泉怪石之地等等,还写了他认为不宜喝茶的场合:大雨雪、长宴大席、人事忙迫、观剧等等,包括不宜用的恶器、敝器、铜匙、铜铫、各种果实香药等。

当时有很多文人会详尽描写喝茶场合和禁忌,比如冯可宾的《岕茶笺》里也提到了宜茶场合,另外一些比较著名的文人书籍,如《遵生八笺》《陶庵梦忆》《长物志》中都有类似的描绘。明人追求茶饮的器物和环境,主要是要求有明朗的感觉,周围的环境以清静澄澈为主,但不是日本式的追求宗教的清寂。

为什么追求这种品饮情趣?是因为当时文人的口味也变化了,强调茶叶的真香,都是以轻扬芬芳空灵为主,不再像以往宋代福建的贡茶那样浓郁厚重。所以新的名茶体系也诞生了。比如《遵生八笺》里提到,苏州的虎丘茶和天池茶,都是不可多得的妙品,杭州的龙井超越了天池,因为炒法更精妙。从南京礼部尚书位置上退下来的冯梦祯对当时著名的天池、虎丘、龙井、罗岕茶也多有品评,结论是虎丘最好。不过有意思的是,因为贡茶体系已经与宋不一样了,茶叶精品并不一定送入皇宫,而是待价而沽,所以出现了真假难辨的情形,当时的龙井茶已经有大量假茶,就是茶叶名家也不一定能轻易区分。

袁宏道的评价和冯梦祯相似,他也觉得这几种茶很好,不过他觉得现在已经不在的罗岕茶为天下第一,有金石气,非龙井的草气、天池的豆气和虎丘的花香气可比。各种名茶的提出有个人口味的主观成分,不过文人欣赏趣味基本还是一致的。他们追求茶的芳香,但是也要求不能光有芳香,还需要深味,而且芳香也是清雅型,以兰花香为主。

崇尚清香的同时,混合茶不再那么流行,只是大众选择未必和文人们相同。明代的文人普遍反对在茶里添加果实花朵或者香草,追求茶的清饮,这也是陆羽追求的茶道“茶有真香”的体现。但是大众选择未必与名士相同。高阳描绘清代生活的小说里,名妓也拿各种花熏过的茶待客。尤其是江南以外的地区,承载了过去加料加果实的习惯,还有添加各种佐料的,所以各地都留存有加料茶的记载。包括很多强调茶有真香的茶书有时也妥协,比如明初朱权的《茶谱》,反对茶夹杂诸香,但与此同时也写了茶叶的熏香法,甚至可以用各种花香渗透其中,所谓“百花熏香”,也不反对加龙脑香。可能是朱权那时候饼茶的风气还在,对添加香料的习惯还比较接受。

不过,后期的部分文人也没有完全放弃这一习惯。就拿倪云林来说,他发明了“清泉白石茶”,往茶叶里面添加核桃松子肉,还为有高士不解他的茶而大发雷霆。民间的各种果子茶则更多,往里面添加各种吃食,这些行为都被罗廪《茶解》视为“茶厄”,也说明民间与雅士提倡的风尚还是有距离的。这时候,福建的贡茶开始走向另外一套完全不同的体系。因为宋元的贡茶体系废除,福建的一些茶开始转型,本来是皇家包办,现在要考虑商品市场的销售,而且传统的福建茶偏浓厚、偏甘醇、偏浓郁,必须要发展出一条不同于江南轻灵的新道路,这也是后来发展出乌龙茶和红茶的历史背景。包括轻灵的白茶,都和江南的绿茶不尽相同。其实绿茶体系也是缤纷多彩的,如果任其发展,也会多样化。明末的士大夫普遍提到了罗岕茶为茶中精品,这也算是当时的流行口味,晚明的茶书中,关于此茶的论著就有好几本。比如熊名遇的《罗岕茶记》、周高起的《洞山岕茶系》、冒襄的《岕茶汇抄》。根据这些书籍,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茶属于蒸青,而明朝大量的茶都已经属于炒青了。这种茶叶大梗多,外形不好看,也有很多不熟悉它的人闹笑话,把别人送的精致的大叶茶当次品赏给下人喝了,因为当时芽茶的风尚已经很流行了,所以人们会觉得大叶茶粗。

人与茶(《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内页插图)

许次纾所著的《茶疏》写道,岕茶不能早采,基本要立夏后再采,否则会伤害到树本,韵味清远,滋味甘香,是仙品。根据这些描绘,我觉得岕茶可能和今天的太平猴魁有点相似,叶大,味道醇清俱备。但是明末的风尚并未流传到清,因为战乱,江南士大夫阶层的品鉴系统标准整体崩溃,所以这种茶没有流传下来,否则,说不定明朝的茶风还会变化,不再奉行单一推崇芽茶的系统也有可能。

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导致了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但是随着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个的品茗雅趣开始走向没落。尤其是1890年之后,基本上没有人有心思提及品茗雅事了。再之后,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长期无人提及,结果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这也是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大多数中国百姓用大杯冲泡茶,倒是也符合质朴之道。

清代所出现的新茶书,基本是关于茶树种植和茶叶制作的,还有大量关于茶叶销售的地方志记载,不过朱、郑两位觉得那是茶叶经济史或者说农业史的范畴,所以在历代茶书汇编里没有多提及。清代最有价值的茶书肯定是关于科技的,比如《红茶制法说略》《印锡种茶制茶考察报告》《种茶良法》等,也有很多是关于紫砂的书籍问世了,比如《阳羡名陶录》《阳羡名陶录摘抄》《阳羡名陶续录》等。还有《龙井访茶记》,与今天的茶叶产地的情况对照观看,可以得到许多有趣新鲜的结论。

本文节选自《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作者/王恺

摘编/何也

来源:新京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4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