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冰裂瓷器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鼎承杯”第六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作品赏析

汇聚原创力量,引领设计未来

交融碰撞技艺,共赏茶器美学

“鼎承杯”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历时六载,累计参赛作品近万组,得到了行业内各大商(协)会、企业、博物馆、设计学院、协会等的大力支持。

今年,“鼎承杯”第六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强势集结各地行业大师、艺术家、设计师、手工业者,收到来自全国10个省的数百组匠心之作、大国之器,囊括紫砂、陶瓷、银器、漆器、石器等各类茶器臻品,展开了一场高规格、全领域的茶器美学盛宴。


“鼎承杯”第六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主办: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器具文化委员会、广西钦州市坭兴陶行业协会、建水县紫陶协会、云南陶韵建水陶博物馆、富平陶艺村、西安曲江富陶国际陶艺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协会、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局、德化县总商会


本次大赛采用“线上投票展示+线下评比”相结合的形式。

线上投票展示吸引了近40万爱器之人参与,总投票数高达数10万人次,评选出「鼎承·茶器原创设计人气奖」。线下通过权威机构的专家老师组成评审团,仔细审评、反复对比,最终评选出45件来自江苏、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的作品,荣获「鼎承·茶器原创设计金奖|银奖|铜奖」,其中特设「鼎承·茶器原创设计创新奖|新锐奖|最佳工艺奖」。

金奖

作品赏析

☆☆最佳工艺奖

银器—百子迎福图

设计人:韩文东

制作单位:深圳市韩银堂文化有限公司

此作品壶身整体采用高工錾刻,图案栩栩如生,人物千姿百态,神态各异,一砖一瓦一花一草皆刻画细致,仿佛活过来一般。錾刻图案复杂多变极为考验匠人功底,全程手工打制,繁多的环节导致了工时的耗费,不过杂中带细,慢磨细作出精品,才能给人美的感受!

☆☆创新奖

石壶-暮时幽居

设计人、制作人:程力钦

单位:福建案上有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理念:远山近水、几户人家,朝起闲赋、暮时幽居;远山含烟,一壶老茶,几许好友,便是人间好时光。作品通过浅浮雕的手法,结合到石壶上,把这一人间惬意的生活状态刻画出来。整个作品器型饱满,意境深远。

建盏-云盏古韵·茶海情

设计人、制作人:叶义云、叶行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云盏轩建盏陶瓷工作室

云盏轩建窑“云壶石瓢”是茶壶人的福音,它可提纯茶,去苦涩,具有防腐保鲜功能和养生功能,一壶多用,不挑茶也不串味;撇口盏,油滴斑就象流星雨,在高温火的作用下,把精华溶入到黑色的《葉義雲.撇口盏》盏里;三角花器,油滴浩瀚幽远的星光,繁星点点,远远近近,光芒万丈的群星就定格在油滴纹路里。

☆☆最佳工艺奖

建盏-烟花雨撇口

设计人、制作人:田景

建水紫陶-绿莺玉乳壶

设计人:廖梓宁

制作人:廖梓宁、赵静

单位:建水县祺窑陶苑

青山翠羽绿衣裳,心明眼亮嘴如枪。此作品以翠鸟与荷构建出的惠风和畅,呈现出吉祥如意,清秀活力的美好寓意。


紫砂-冰心玉兰

设计人、制作人:韩赛燕

灵感来源于玉兰花,壶身采用扁圆卡盖,加以玉兰花浮雕装饰,盖钮为一朵立体捏塑玉兰花,树干为提梁,尽显高贵优雅气质。

紫砂-四方福禄壶组

设计人、制作人:范程明

泥与器的结合,线与形的共鸣。此作品的壶、杯、托等每一个角度都棱阔分明,每一处衔接都俊朗有力。观纵向,皆呈四方棱形;观横面,均不离方器本质线条。光线下,每条棱线两面各蕴藏了一个美丽的光圈和一个沉醉的影子彼此协调,对应统一,虽为九件,却如一体。

潮壶—凤求凰

设计人:陈畅、陈锡祺、吴旭斌

制作人:章泽伟

单位:深圳鉴香陈普堂茶叶有限公司

【凤求凰】相遇是缘,相思渐缠。山高路远,惟有千里共婵娟。樱唇红,柳眉黛,星眸汪,情深意更长。无限爱慕怎生诉?款款东南望,一曲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创新奖

坭兴陶-秋实

设计人:梁日升

制作人:韩玉江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茶壶组合创作从南瓜的原型中得到启发,采用仿生设计的理念将南瓜与现代制壶技艺结合起来,寓意丰收喜庆、多子多孙、福运绵长、荣华富贵和生活幸福。

☆☆最佳工艺奖

建水紫陶-《金钢经》水盂

设计人、制作人:代云洪

单位:泥云陶艺店

作者因《金刚经》悟人生所感: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皆是无住,所有皆是名相。因建水紫陶细腻的泥性和特有的阴刻阳填工艺,能刻做精小物件,便将其用微雕技艺呈现出整篇金刚经全文。

银奖

作品赏析


紫砂-诗情花窗

设计人、制作人:顾珏

此壶采用赵庄朱泥,230c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瓣壶身造型精美大气,充满了文人雅士气息。俯视时犹如苏州园林的花窗,一步一景层层递进。

紫砂-自在壶

设计人:洪军、江建华

制作人:江建华

单位:洪运堂紫砂研究院

自在壶,造型别致,线条挺括流畅,稳重大气。壶肩与壶盖线条浑然一体,互连贯通,构设精妙;壶嘴设计挺拔有力,蕴含丰富气韵;壶把呈方形,体现出一种对称美和平衡感。此壶采用原矿清水泥,色彩红润朴拙,不会有浮泛之感;烧成后紫中显红,有积极向上的情绪照应,给人以乐观大度之感。


☆☆新锐奖

陶瓷-岩韵桃花香

设计人、制作人:刘逸哲、曾彩霞

单位:郑家小口(长沙一原陶瓷有限公司)

唐代长沙窑最早煅烧铜红瓷器,我们在传承的同时大胆创新实验烧制高温结晶铜红,取名“颜值红”。朵朵桃花自然散落,置于桌上,虽红艳惹眼却又不失优雅韵味,手握此器,举手投足间不失可爱,尽显文人风雅。

☆☆新锐奖

钧瓷-芳菲流霞

设计人、制作人:张运增

单位:张运增钧瓷艺术馆

它系出名门,是经典铜红釉色的窑变,形成亚光质感,只有春天的才容易烧制,成品极少;恰如《红楼梦》里史湘云,醉卧芍药裀。一位妙龄少女,微醉卧于芍药花丛中,天真,自然,可爱,最美的画面如眼前,历历在目。


☆☆创新奖

陶瓷花器-我有青鱼

设计人、制作人:陈丽玲

单位:广州喜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我喜欢插花,喜欢木本的花材比如樱花,放置茶桌上,有如置身樱花树下的境界。于是我在瓶子的口做小了,方便插大长条枝条。在瓶口旁,开了一个叮当“百宝袋”,插上花朵,一高一低错落有致……既有“树下”的“乘荫”,也可近赏鲜花。花瓶绘制技法有雕刻和釉下、釉中青花,为本人所绘画。

耀州窑青瓷茶器-宋象凤瑞秦祥

设计人、制作人:言实

单位:西安德雍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耀州青瓷为古老青瓷的贵族,代表秦岭的千峰翠色,与古都长安的祥瑞之气。作品采用耀州独有釉下刻花工艺为核心,以北宋纹饰为修饰,呈现出一组现代茶空间典雅的艺术品。镜像牡丹纹为托盘,神鸟凤穿牡丹纹缠绕盖碗和茶入小罐,缠枝牡丹纹作玉壶春花瓶和茶杯,天然矿石胎釉经过1320℃高温烧成。

陶瓷—青花斗彩描金茶器

设计人、制作人:杨静

单位:冯雯陶瓷艺术

在品茶之中领悟茶道带来的种种滋味,独一无二的魅力,以青色为主色调,观察茶水的颜色细品淡淡茶色兰花香气,感受茶从口入,兰花茶香从口蔓延至全身,一股能会意的茶香让禅意延续,用茶香抚平烦躁喧闹,静守着自己的内心,品茗阅报暂且贪享人间瞬息繁华。

潮州工夫茶器-竹影清风

设计人、制作人:赖通发

单位:潮州市湘桥区八邑茶壶工作室

听鸟鸣,品生活。作品以潮州工夫茶文化为背景,结合现代生活方式,特推出以烧电的陶炉,倡导一种慢生活,在喧嚣中慢下来,竹影之下品一杯好茶。

紫砂-岁寒三友竹节浑方壶

设计人、制作人:陈宪梅

容量500cc,老紫泥;总高12cm,四方,宽9.5cm,寓意松象征常青不老、竹象征君子之道、梅象征冰清玉洁。松是百木之长,经冬不凋;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梅耐寒开花,常被用于文人画中象征君子的高凤亮节。


建水紫陶-松鹤长春

设计人、制作人:丁梅

单位:云南建水紫陶管委会

松树与鹤,各具神异禀赋,松称“百木之长"长青不朽,傲霜斗雪,鹤则称“百羽之宗”,为高洁、清雅的象征,用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阴刻阳填装饰工艺制作手法,制作时以陶坯为纸,尽情挥洒泼墨,移字画于陶坯上,经多道刻填写画,把松鹤长春图表现在建水紫陶上,寓意中国人民平安幸福,长长久久。

☆☆新锐奖

建水紫陶-敦煌系列·一念之间&文殊菩萨

设计人、制作人:蒋维毅,白家雄,胡艺

单位:鸣窑记

一念之间:一念佛一念魔,文殊菩萨,智慧之化身。

坭兴陶-缘梦提梁

设计人:马远维、许展瑞

制作人:彭江、周昌燕

单位:广西钦州卫贸发展有限公司

坭兴陶纯手工镂空提梁壶,手刻二百六十字心经和残帖,侧面刻有线刻彩绘的释迦摩尼在云中冥想,中国的佛文化由来已久,佛能给人们带来祥和之气,是祈盼美好明天的福佛,有关佛的字画可以带来好的运气。

坭兴陶-梵音

设计人:许展瑞、马远维

制作人:彭江、周昌燕

单位:展瑞陶艺

坭兴陶纯手工提梁壶,单面手刻二百六十字微雕心经,配释迦摩尼菩提树下冥想,山水彩绘点刻画,禅语梵音,思量人生,返璞归真,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达到用壶人身心的舒适状态,也反应当今中国和谐盛世,共筑中国梦的美好状态。

坭兴陶-漓江秋意图

设计人:马远维、许展瑞

制作人:陆丹、蒋文慧

单位:广西钦州卫贸发展有限公司

本套茶具作品主要表现桂林漓江山水风光如画的特色,运用金银塔、花桥、靖江王府、逍遥楼等标志性建筑图案,点缀山水、白云、桂花等元素,表现秀美桂林的旖旎风光。桂花点点,喻贵人来,牢记习主席的嘱托,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在秋风中感受党中央关怀的暖意。


☆☆创新奖

红陶-吹口哨的士兵

设计人:LETHIKIMYEN、赵健勇、曾广春

制作人:赵健勇、彭珂、周佳璐

单位:广西自贸区朗玥湖山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战事乃人类发展之重要组成,杀戮,天性否?兵,或攻城略地,或保家卫国,口哨时,乃放松之态,人之初,性本善,天下太平才是人之所往。邕州红陶制之,陶,泥也,土也,思乡之念也。柴烧,更添硝烟味。

铜奖

作品赏析

陶瓷-花好月圆旅行套组

设计人、制作人:林星育

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新星陶瓷有限公司

该作品以优质白泥为原料,以牡丹等花卉浮雕为装饰,以青瓷为釉色,配小盘,壶,杯,小茶叶罐,方便携带,具有独特风格,又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建窑建盏-超薄胎《蝶恋花》盖碗

设计人、制作人:王桢

单位:煜翊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超薄胎建盏盖碗,内外盖施釉,造型灵感源自清代官帽,又为清官帽盖碗。

耀州窑-湖石牡丹纹品茗杯

设计人、制作人:李欣玮

单位:上奇造物陶瓷艺术工作室

隔时空的碰撞,耀州窑的宋代刻花技艺与现当代的实用茶器皿,采用耀州窑本土原矿胎土和釉料,做出这件精美的陶瓷品茗杯。

陶瓷-金银错-梅花直身圆足杯

设计人:徐斌

制作人:徐斌、柳林、谢正华

单位:景德镇景毓堂陶瓷有限公司

作品采用描金银工艺绘制于高温颜色釉胎体上,底足部分采用露胎工艺,造型灵感来自于汉代器物,绘制梅花纹饰展现当代文人画风。

钧瓷-归雁拂云

设计人、制作人:李红

单位:张运增钧瓷艺术馆

宋代翠玉系列又称故宫绿。釉色渲染如翠鸟羽毛般轻盈饱满,加之柴窑高温落灰的融合温润,色彩呈现古朴自然的气息。器物组合搭配,烘托茶席达到优雅境界。

紫砂-苹果壶

设计人:洪军、江建华

制作人:洪军

单位:洪运堂紫砂研究院

作品《苹果壶》灵感来源于天然苹果,苹果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寓意深厚。该器型属于光素圆器,壶身形似苹果。它圆融通达,不乏天然意趣,绰绰身姿,惹人怜爱,自然延伸,流畅舒缓,是执此壶时的第一印象。


银器-登高望远

设计、制作单位:广州道道一壶银器有限公司

登高望远:猴与时候的"候"和粤语“好”谐音,壶把采用飘逸延伸、天然风干的崖柏,登高处猴子“一揽芳华”,寓意美好将至。

瓷器-半瓢

设计人:狮窟大生(姜寅)

制作人:狮窟大生(姜寅)、黄国强

单位:且从容

此壶是狮窟大生与曼生隔空对话的系列作品之二,取葫芦的上半截为灵感,因此得名“半瓢”。此壶设计最大亮点是壶内凹型底,开水注入时壶内形成旋涡式水流,能让茶叶充分旋转翻滚;也让出汤后的残留茶汤与茶叶尽量分离,避免长时间浸泡而影响下一泡的汤感;壶嘴沿用束腰式设计,使得出汤更迅猛;同时又在壶嘴处做了收口,在出汤速率和水柱美观度上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银器—凤首银壶·冰纹

设计人:韩文东

制作单位:深圳市韩银堂文化有限公司

韩银堂凤首冰纹银壶,以凤首设计代替传统壶嘴,独具匠心;流嘴状首口仰天长啸,气势磅礴,福寿吉祥。壶面以传统银饰手法,手工錾刻冰裂纹、海浪纹饰。杂乱无序的同时又显井井有条,亦使纹饰产生了明暗对比的视觉观感,增添画面立体形象,整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息。

银器—禅莲心经包金壶

设计人:韩文东

制作单位:深圳市韩银堂文化有限公司

韩银堂“嵌金心经银壶”,壶身嵌入24k纯金片,以般若心经錾刻于银壶之上,经文采用创錾工艺,以刀代笔,一笔一画刻画有形、一字一句排列工整,一气呵成!


建盏花瓶-云罗星·葡萄曜

设计人、制作人:温其龙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云盏轩建盏陶瓷工作室

花瓶《云罗星.葡萄曜》为深沉古朴的黑蓝釉底,葡萄曜斑形态圆润无瑕,色彩绮丽,质感出众,釉水肥润,玻化极好,明显垂坠之感。葡萄曜斑呈金色卵状,纤长的玉兔银毫纹理条达,呈纯银色自上而下,宛若小溪彩石流水,至上而下渐变颜色,泛着似月华的银光,贵气与秀美,金属镜面感强,阳光照下闪烁着金、银、蓝等辉光,十分耐看,使其在自然光与室内光下都清晰可辨。

紫砂-海棠醉日

设计人、制作人:韩赛燕

该作品灵感来自沐浴阳光下的海棠花,故采用四瓣海棠花做主题,椭圆壶身筋纹成型,嘴把皆为四瓣筋纹结合,盖子用独孔太阳寓意醉日,通身洒进更显独特。

紫砂-唐韵对壶

设计人、制作人:章锐波

单位:章锐波手拉壶工作室

以香炉作为设计理念,大胆的突出线条感,让整个造型更加完美。

紫砂-清荷莲香

设计人、制作人:范程明

泥料:红清水泥;容量400cc;此作品壶身圆润如一池静谧的荷塘,清新拂面,气韵高洁。柔和的线条尽现典雅之美。盖上荷花自然铺就,荷叶为嘴,荷柄为把,一朵开得姣好的荷花覆上壶身,清新如诗,婉约如画,芬芳醉人。表现出荷优雅高洁的品性,和静若处子般的恬淡与温情。

陶瓷茶器-观宋·潮州工夫茶器

设计人:陈丽玲

制作人:陈丽玲、陆寿义

单位:广州喜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以古北宋瓷器形制为摹本,选用铜胎泥料,做出了紫口铁足、玉璧底、纹理冰裂、肌素无华的茶盘、壶承、水洗、温碗四件套。盖碗和品茗杯选用了景德镇高品质的玉泥,施青釉高温烧制。盖碗以小,刚好工夫茶三杯的量。品茗杯形制以清代若深杯为摹本,杯小,容易滚杯,而不烫手,更具实用价值。

建水紫陶-般若无相心经壶

设计人、制作人:赵静

单位:建水县祺窑陶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以传统微雕手刻《心经》为题,结合沁人茶香,实为尚佳品质,安乐常在。

☆☆人气奖

建水紫陶-无相烧·璀璨星河

设计人、制作人:何钰、包园、邓孝碧

单位:建水崇文同创紫陶文化有限公司

今夜,无法与你共赏一场流星雨,那么,就让我在美丽的璀璨星河下,静静的想你。

漆器-金玄

设计人、制作人:宫少冲

制作单位:深圳前海宫艺文化有限公司

本品为漆器作品,茶叶罐套装。选用上等锡胎,运用传统漆器制作工艺,耗时6个月,制作而成。色彩沉稳,华贵,富有内涵,器如茶。中国大漆工艺传承六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水紫陶-水盂、生机勃勃之绽放

设计人、制作人:郑春好

单位:建水县春好陶艺店

作品巧妙的构思,把油画技法运用在填泥中,让传统紫陶山水填泥与西方画法相结合,画面呈现出独特的表现方式,非常立体唯美。

建水紫陶-情系红河

设计人、制作人:丁梅

单位:云南建水紫陶管委会

云南红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有11个世居民族,这里的民族能歌善舞,服饰漂亮,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人们便会点燃火把,戴起头饰,摆出美酒,弹起四弦,鉴此,我便用陶泥制成民族头饰,描绘出了红河人民哈呢族的信仰,寓意民族团结和美好生活。

除建水紫陶-无相烧·璀璨星河之外,紫砂-菱花仙子、建水紫陶-窑变-清玩集雅也以高人气出圈,获☆☆最佳人气奖。

紫砂-菱花仙子

设计人、制作人:顾珏

此壶采用赵庄朱泥,200cc。壶身高挑优雅,椭圆形壶身更是增添了动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线条张力十足,大气精美。

建水紫陶—窑变-清玩集雅

设计人、制作人:李雨蔓

单位:建水县荣伟陶厂

采用云南建水当地五色土为源,取清供入画,手工制作而成,具实用与赏玩为一体之茶器。

以茶会友,品茶之芬芳

以器会友,探壶里乾坤

“鼎承杯”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我们明年再相约!

来源:深圳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茶传祁国韵祁红金眉新品上市!

茶、瓷器与丝绸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特产,是成就“丝绸之路”并得以延续千年兴盛不衰的三张名片,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丝绸被古罗马人称为“塞里斯”,意译为“丝国”,而梵语的Cina就有丝的意思,中国CHINA其实来自于丝绸,而不是瓷器。


中国为全世界做出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瓷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已经有了五大名窑。精美的古代瓷器价值连城,一个小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2014年被拍出了2.8亿元的天价。

如果说丝绸开启了东西方

交流的大门,瓷器赋予了丝绸之路更为灿烂的色彩,那么茶则是让这条远跨重洋的通路得以延续千年的源源动力。正是茶的传播,使得世界格局为之改变,茶也成为古代中国最为重要的出口货物。17世纪,中国茶叶的出口就已超越瓷器和丝绸,约占了出口货物的90%,基本上可以这么说,那个时代,茶叶几乎是世界贸易的唯一产品,其他都是用来压舱和陪衬。

中国人爱穿用丝绸,也喜爱精美雅致的瓷器,更爱喝茶,茶叶也多次作为国礼送给各国首脑政要。2006年中俄国家年胡主席亲手送给普京总统的国礼就是由中茶公司精心制作的安徽四大名茶,而国礼茶的包装设计理念就是将中国的瓷器、丝绸与茶三种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特产有机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灿烂文明的象征。


十二年一个轮回,六十九年不忘初心。中茶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将国礼茶的内涵与精髓再度挖掘,用祁红、绢丝与哥窑的完美契合,传统、现代与未来的纵向跨越,向中国茶叶行业的所有前辈们致敬!向“一带一路”伟大发展战略致敬!向锐意改革、积极进取、胸怀广阔的中国人民致敬!


传祁国韵——传百年祁红之群芳最,扬千年中华之大国韵。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名茶云集。据不完全统计,有一定知名度、达到名优茶品质标准的名茶就有三百三十多种。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中只有一款红茶脱颖而出,那就是祁门红茶。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祁门红茶就一举夺得一等金质大奖章,有诗云:“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正如诗中所言,其独特的似花似果似蜜香的香气,被国际上尊称为“祁门香”,并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沃红茶一同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位列首位,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

核心产区

“产区好,茶更好”,祁门红茶也不例外。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南橘北枳”说的就是产区水土、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祁红的核心产区和发源地在池州冬至、石台和黄山祁门县的历口、闪里、平里一带,茶叶的自然品质以历口古溪、闪里、平里一带最优。当地的茶树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山高林茂,生态原生,“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从而孕育出超凡高贵品质的“传祁国韵”祁红金眉茶的原料。

国家良种

 “祁门香”的形成因素除与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关联之外, 同时也与祁门红茶的当家品种——槠叶种的品种优势密不可分。

早在1985年祁门槠叶种就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优良品种,编号GS13022—1985,是响当当的国家队,名门大家。槠叶种原料中丰富的香气前体物质是祁红独特香气品质形成的原因之一。有实验表明,在相同的祁红加工过程中, 储叶种的香气物质形成总量高于其他品种 , 其中香叶醇含量在揉捻阶段剧增, 并在以后的各工序中得以保留, 且其他香气成分含量则无明显减少,从而突出了品种的优势。由于祁门红茶的香气复杂而丰富无法用单一的词语来描述,所以业界称之为“祁门香”,这也是中国唯一以产地品种命名的茶叶香气。

工艺精湛

家世显赫、名门望族,还需要后天的培养、历练和雕琢。

祁红金眉的制作工艺精湛堪比刺绣,如果不是经验老到的师傅,是无法做出来这根根松针般的紧秀苗锋。从采摘开始,金眉的标准就十分严格,只采明前嫩芽,20颗芽头方能制成1克金眉,而1个熟练工需采摘1天方得一盒传祁国韵金眉。祁红金眉萎凋、发酵、做形、干燥制作过程更是融合了传统祁红工夫茶与现代名优绿茶的工艺与技术,形成了清新隽雅、香清水透的“新祁门香”风味,与祁红香螺、祁红毛峰并称“祁红新三剑客”,并贵为其首。

国礼包装

大国之礼,中华神韵。

“传祁国韵”外包装色彩选用了世界小众主流色香槟金、格调灰为主色,运用极简设计语言与精致的立体烫金工艺,华而不奢,贵而不糜。


包装内部采用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作为储茶器,梦幻冰裂,铁线金丝,如醉如痴。圆形罐身刻有“中茶国韵”长方印章,寓意天圆地方,大国之志。三个象牙色茶罐依次竖卧排列在礼盒中央,持重大气,恢弘典博。

底衬辅以绢丝锦缎相缠绕,彰显尊贵大国地位。

罐内咖啡金铝箔袋密封分装,呈阴阳太极对合,采用汉代瓦当青龙图腾纹饰居中,寓意中华崛起,华夏腾飞。

鉴赏

干茶

外形如眉,色泽乌润、金毫特显,20颗芽头方成1克金眉茶。


汤色

红艳明亮,清鲜持久,带蜜香、花香、甜香,被誉为“新祁门香”。


叶底

匀整、红润明亮。

功效

红茶为全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鲜叶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在酶的作用下进行了一系列的酶促化学变化,茶多酚被氧化、聚合形成分子量巨大的茶黄素类和茶红素类物质。鲜叶经过加工形成红茶后,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各类儿茶素减少80%以上,形成的茶黄素类和茶红素类成为红茶中最为主要的化学成分。

其中茶黄素类占干物质含量的1%-2%,茶红素类占干物质含量的9%-20%,两者在红茶水浸出物中约占40%-60%。茶红素类和茶黄素类是红茶的特征性物质,是红茶中最为主要的有效成分。

茶红素是一类异质的酸性酚性色素的总称,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在红茶中含量极为丰富。茶红素能够帮助老化的机体抵抗生物氧化,效果比茶多酚类更为出色。

茶黄素是第一次从茶叶中找到具有确切药理作用的化合物,被誉为茶叶中“软黄金”。经过临床试验,验证了茶黄素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而且无毒副作用。这份研究报告已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JAMA上发表。茶黄素不但能与肠道中的胆固醇结合减少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还能抑制人体自身胆固醇的合成,在清除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也具有很大的功用。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红茶性温,擅温中驱寒,温胃驱寒,能化痰、消食、开胃,宜脾胃虚弱者饮用,对于寒胃有特效。

冲泡方法

水温:90-95℃

水品:山泉水首选,纯净水次之

茶具:紫砂壶、白瓷或玻璃壶(杯)

投茶量:茶水比约50:1

 开水烫壶(杯),加入干茶

 轻微晃动,闻干茶香

 加入少许开水,温润干茶,轻微均匀晃动,闻茶汤香。

 冲入热水,壶泡隔一分钟左右倒入小杯。

 杯泡可待水温降至60度左右即可饮用,根据个人喜好可反复冲泡3-5次。

产品信息

产品货号:CTA1815

产品品名:中茶传祁国韵祁红金眉(格调灰& 香槟金)

产品规格:30g*3罐/盒*4盒/箱

建议零售价:998元/盒

   以上新品到店   欢迎到店咨询品尝    15564799618

茶界百科 说说宋代的五大名窑?

宋代的五大名窑为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官窑

官窑位列五大名窑之首,是由官府置窑烧造瓷器而得名。宋代有北宋河南开封官窑和南宋浙江杭州官窑之别。南宋官窑是世界碎纹艺术釉瓷的鼻祖,它继承和发展了唐代越窑青瓷茶具的优良传统,结合宋代饮茶风行现状,在青和润上大做文章,产品由原来的薄釉青瓷发展为厚釉青瓷,而且胎体绵薄,造型端庄,釉色晶莹,纹样雅丽。在装饰上一改前朝产品上刻花、印花或彩绘的烦琐格调,创造性地运用“开片”和“紫口铁足”等艺术手段,独创了碎纹艺术釉,这一别开生面技术的运用,比国外足足早了六百多年。

哥窑

哥窑位于浙江西南部龙泉县境内,是龙泉窑的重要组成部分。哥窑创烧于五代,全盛于南宋,以烧青瓷而闻名。产品薄胎质坚,坯胎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黑灰胎有“铁骨”之称;釉层饱满,色泽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及炒米黄等色,以灰青为主,粉青最为名贵。以纹片为装饰,大纹片呈黑色,小纹片呈黄色,纹片形状多样,大小相间者,称为“文武片”;有细眼状者称“鱼子纹”;似冰裂状的称“百圾碎”。还有蟹爪纹、鳝鱼纹、牛毛纹等多种。哥窑的另一个特点是器脚露胎,胎骨如铁,口部釉隐现紫色,因而享有“紫口铁足”的美称。

定窑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燕川样,因古代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代,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兼烧黑、酱、绿釉等瓷器。定窑的发展,到北宋时达到极盛。定窑采用覆烧技术来烧造瓷器。定窑产品胎薄釉润,造型优美,花纹繁复,器皿装饰多用刻花、印花等手法。北宋后期,定窑还曾为官府烧造瓷器,器具底部常常刻有“官”或“新官”等款识。定窑产品以罐、瓶、盆者居多,到元朝初期,定窑全面停烧。

汝窑

汝窑窑址在今河南宝丰境内,原系烧制印花、刻花青瓷的民窑,到了北宋晚期,朝廷令汝窑烧制供御青瓷,史称“民窑汝瓷”,在河南临汝民间烧制印花青瓷,称为“临汝窑”。汝窑造型规整,大不盈尺,以不加装饰纹样为重,以釉色釉质见长,其釉色呈淡天青色,被瓷界称为“葱绿色”。

钧窑

钧窑是北宋至金时著名瓷窑,窑址在今河南禹县,因为古属钧州,故名。钧窑作为北宋晚期的青瓷窑场,打烧造技术独辟蹊径,利用氧化铜、氧化铁呈色各异原理,烧成了蓝中带红或蓝中带紫的色釉,改变了单色釉瓷的历史,这是陶瓷史上的一个大突破。其釉色细润,胎骨灰色,以色彩斑澜的釉色代替了原先的花纹装饰,是青釉瓷器的别格。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