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巴南银针茶叶

找到约3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巴南二圣镇:茶产业成为全镇主导产业之一

走进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定心茶园,满园翠绿映入眼帘,一株株茶树长势喜人、绿意盎然,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游人络绎不绝。

近年来,二圣镇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努力讲好“一片叶子”的故事,擦亮“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茶叶)”“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中国十大最美茶园”这几张“国字号”名片。

过去,二圣镇虽然山清水秀、林丰草茂、资源丰富,但群众生活水平不高。“近年来,二圣镇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产业打底、智慧赋能、康养提效、旅游增收’发展思路,茶叶品质不断提高,加工能力持续增强、品牌效益日益彰显,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标准化良种示范茶园达4000亩,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吨,‘巴南银针’获全国名特优农产品,茶产业成为全镇主导产业之一。”二圣镇党委书记刘俊军自豪地介绍。

“每年采茶季我们都会到茶企帮忙做采茶、拣剔等工作,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赚6000多元。”巴山村村民周跃秀高兴地说。

据统计,随着茶叶产业的振兴发展,该镇将近30户的低收入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茶产业链中,依靠茶叶产业实现稳定脱贫,人均年增收4000多元。

茶山一隅。二圣镇供图

“重庆茶业集团作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品牌带产业’,在做大做强‘定心’‘巴南银针’两大优势品牌的基础上,创新研发‘知春’‘勒是重庆’产品,去年,巴南银针、巴渝红、傲雪腊梅花茶获第十三届国际名茶评比大赛金奖。”重庆茶业集团负责人说。


标准化茶园。二圣镇供图

二圣镇党委书记刘俊军说,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二圣镇党委政府积极对接巴南区网信办,开发数字乡村区块链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智能化生产监控和病虫害大数据分析防治,顾客只需打开手机扫一扫商品条码,便能查看茶叶的采摘地。“‘区块链+农业’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信度,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让品牌更具粘性、忠诚度和活跃度。巴南银针茶叶智能化试验示范项目建成后,生产效率提高15%,茶农的年均鲜叶收入提高10%,农户户均种茶收入比2020年巴南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60%。”

与此同时,二圣镇党委政府还积极探索“政府+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多元化发展模式,通过无偿赠送茶苗、技术培训、订单收购等惠农措施,带动全镇3600户种植茶叶,人均增收5500元。连续分红十年,共计190万元。

近年来,二圣镇充分挖掘中国茶乡旅游精品路线、中国美丽茶园等资源,探索“茶康养+旅游”模式,持续举办采茶节,开发采茶叶、制茶点、学茶艺体验活动,打造精品民宿,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发展格局,去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促进旅游增收1000万元。

立足资源优势,讲好“一片叶子”故事。未来,二圣镇将持续做大做强茶产业,使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用“一片叶子”撑起乡村振兴的“一片天”。(刘政宁、张松霖)

来源:人民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盘点我国各省区主产的茶叶,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陆羽的《茶经》中“茶之源”写到: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编辑

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都发现过10米以上的野生大茶树,中国是茶的故乡,很多地方都产茶,下面从西南往东北为主线,盘点一下我国产茶的地方都产哪些茶。

云南

云南生态环境优越,污染小、破坏少,生长着很多野生的古茶树,生产的茶叶品质高口感好。随着古茶树被发现到被保护,云南茶叶的价值也越来越高。

主产茶叶:普洱茶,滇红,滇绿等。

编辑

贵州

说到贵州,很多人首先想起茅台和老干妈,其实贵州还有很多好茶,有着全国最大的茶叶产区。

主产茶叶:都匀毛尖,遵义红茶,瀑布毛峰,普安红茶,湄潭翠芽等。

编辑

四川

四川是一个遍地茶馆的地方,喝茶氛围浓郁,四川蒙顶山还有着“最早的‘种茶人’”的传说。

主产茶叶:蒙顶甘露,蒙顶黄芽,碧潭飘雪,峨眉山竹叶青,雅安藏茶等。

编辑

重庆

重庆火锅实在是太出名,以至于完全盖过了茶叶的名声,其实“山城”重庆的气候也很适合茶树生长,产的茶叶主要以绿茶为主。

主产茶叶:巴南银针等。

编辑

广西

虽然发现了野生大茶树,但在西南地区,广西的茶确实不太有名,却很有特色。广西的横县可是有着“茉莉花之都”称号的,可见其生态环境也是很优越的。

主产茶叶:六堡茶,横县茉莉花茶,桂林毛尖,凌云白毫等。

编辑

广东

广东的茶文化氛围很浓,喝茶的人多,当地人都有“吃早茶”、“喝下午茶”的习惯,就连寒暄语都是“得闲饮茶”。

主产茶叶:凤凰单丛,英德红茶等。

编辑

湖南

湖南处于洞庭湖以南,温差较小,降雨量丰富,适宜茶树生长,茶园种植面积广,产茶量大。今年安化黑茶站在了直播风口,更是推动了湖南茶业的发展。

主产茶叶:安化黑茶,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等。

编辑

湖北

湖北是“茶圣”陆羽的故里,其茶叶地位也是不容小觑。湖北地处洞庭湖以北,雨量充足,山间湿度较高,利于茶树生长。

主产茶叶:恩施玉露,湖北老青砖等。

编辑

江西

对于茶来说,江西的存在感挺弱的。但是提到云雾茶,肯定会想到庐山云雾,只是很多人不清楚它来自江西。

主产茶叶:庐山云雾,婺源绿茶等。

编辑

福建

福建作为知名产茶大省,所产的茶叶不仅种类多,而且知名的也很多,闽南和闽北的乌龙各具特色,让福建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乌龙大省”。

主产茶叶:大红袍,肉桂,漳平水仙,正山小种,福鼎白茶,政和白茶,永春佛手,白琳工夫,安溪铁观音等。

编辑

台湾

台湾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给茶叶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的生长环境,那里生产的茶叶受到了很多国内外爱茶人的认可。

主产茶叶:冻顶乌龙,金萱乌龙,东方美人茶,文山包种,日月潭红茶等。

编辑

浙江

沿海地区,除了福建,就属浙江产茶最出名了,杭州是历史名都,文化底蕴浓厚,饮茶风气更是足。

主产茶叶:西湖龙井,大佛龙井,安吉白茶,顾渚紫笋,天目青顶,开化龙顶等。

编辑

安徽

要说安徽什么最有名,那就是山和茶了。最著名的是黄山,其气候也适宜种茶,由于山多,四季分明,茶树生长也好。

主产茶叶:祁门红茶,六安瓜片,黄山毛峰,霍山黄芽,太平猴魁等。

编辑

江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州的地位有多高。江苏是一个特别优美的地方,有太湖、有洞庭山,好山好水才能出好茶。

主产茶叶: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宜兴红茶等。

编辑

河南

一直以来,河南茶叶最出名的都是毛尖,拥有很高的地位,虽然河南也有生产一些别的茶,但都不太被人知晓。

主产茶叶:信阳毛尖。

编辑

甘肃

甘肃产茶,也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而且产的还是龙井。陇南地区光照充足,气候温润,成就了这种独特的龙井茶。

主产茶叶:陇南龙井。

编辑

陕西

陕西不止有凉皮和面,还有茶,有水有河的地方,茶树就有可能生长。泾渭茯茶被称为“中国茶文化的根”,具有很高的地位。

主产茶叶:泾渭茯茶,汉中仙毫

编辑

山东

山东额这两种茶,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很陌生的。山东昼夜温差大,茶叶生长缓慢,产量低,但滋味独特。

主产茶叶:日照绿茶,崂山绿茶等。

编辑

辽宁

很多人都想不到,辽宁这么北的地方,居然还能产茶。辽宁省内唯一产的闾山红茶,又叫“辽红”,这应该是东北产唯一一种茶。

主产茶叶:闾山红茶。

编辑

上面提到的这些茶你喝过多少?你家乡的茶上榜了吗?

本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重庆的非遗茶叶 都藏在这张地图里

近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精选重庆非遗传统技艺中的巴渝茶叶(内含老鹰茶等非茶之茶),为大家推出《重庆非遗(传统技艺)茶叶地图》,邀大家在春意里品尝巴渝大地上的悠悠茶香。

陆羽《茶经》开篇即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这里的“巴山峡川”,就是指以今重庆为主的大巴山和三峡地区。更有研究证明,重庆作为我国茶叶的原产地之一,早在商末周初巴国就已经开始种茶了。

重庆地形地貌复杂,属亚热带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反射强,增强了芽叶的持嫩性,有利于提高茶叶的香气与滋味,这就是所谓的“高山云雾出好茶”;再加之重庆茶区土壤有山地黄泥、紫色沙土、老红泥等,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千百年来,巴渝人民在种茶、制茶上,发展出富有地域代表性的手工技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类别中,制茶工艺占到了一席之地,这些茶叶既是传统工艺的坚守,更是重庆茶文化的代表。

一、巴南茶叶制作技艺

重庆巴条茶为明代全国名茶之一,也是巴南银针的嫡祖。在巴条茶的基础上,经不断改良,衍生出巴南独特的手工制茶技艺,包括采摘方式、种植技术和制作工序等方面,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该技艺经过代代相传,成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酉阳·宜居乡传统制茶技艺

酉阳县宜居乡有“半幅园林如画,四周山水宜居”的美称,更有“明清皇宫添贡品,云雾山中宜居茶”的悠久历史。据史料记载,“宜居茶”源于唐代,明、清时代曾为皇室贡品,故又称“宜居茶”为“贡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宜居茶色泽嫩绿、香馥若兰,造就了宜居乡“茶叶之乡”的美誉。

三、开州龙珠茶制作技艺

“开州龙珠茶”原产于开州区敦好镇龙珠村,这里海拔在800米左右,终年云雾缭绕,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日照适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龙珠茶品质特别优异。早在唐代、清朝时就被列为宫廷贡品茶,清嘉庆《夔州府志》载:“开县茶岭产茶,味绝佳,不生杂卉。”

四、城口·鸡鸣贡茶传统制作技艺

鸡鸣茶是时年城口“鸡鸣寺”方丈广隆和尚创制并奉诏进贡茶。乾隆亲品后御封为“鸡鸣寺院内贡茶”,并吟诗“白鹤井中水,鸡鸣院内茶”进行赞誉。鸡鸣贡茶制作技艺是鸡鸣乡人民在鸡鸣寺院贡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项传统技能,是一项非常具有保留价值和传承性的传统技艺,也是突出的地方文化代表。

五、黔江·珍珠兰茶罐窨手工制作技艺

黔江珍珠兰茶起源于明代,以绿茶和珍珠兰为原料,手工制作工艺别具一格,闻之幽香扑鼻,沏泡汤色黄绿晶莹,饮后唇齿留香。乾隆皇帝饮珍珠兰茶后曾写诗赞赏“垂垂黄穗似珠珍,煮茗烹汤香满唇。花谱却称色正紫,从知记载信谁真。”

来源:上游新w,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