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溪院士

找到约22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一乡中美两院士 观音茶香五大洲

安溪与厦门两地老百姓自古以来一家亲。厦门是安溪的最近出海口,曾是安溪人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安溪这方热土,历史悠久,英才辈出。如今,有30多万籍贯是安溪的新厦门人,在厦门工作和生活,为厦门的美好明天作贡献,为厦门烫金名片添彩。安溪最近喜讯不少,铁观音走进故宫,安溪长坑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陈志坚近日在美获得生命科学突破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火旺也是长坑人。本报记者近日走访安溪,带您感受这片土地的人杰地灵和独特魅力。



长坑乡走出两名大科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陈志坚:

从不起眼农村走向世界


获美国“生命科学突破奖”


安溪有一个乡,叫长坑乡,最近在美国出名。因为,早在2014年就已经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陈志坚就是从这里读书走出去的。今年11月5日,他获得“生命科学突破奖”,奖金高达300万美元。颁奖典礼上,组委会播放了陈志坚博士曾经生活过的上世纪80年代中国福建安溪县长坑乡南斗街和南斗小学的旧照。这让美国人,尤其是那些顶尖科学家知道,陈志坚博士是从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农村走出来的。


陈志坚1966年出生,1981年从安溪一中高中毕业,198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1991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到美国圣地亚哥的索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今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工作,获得终身教授、杰出讲席教授的资格,2005年至今任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志坚主要从事天然免疫过程中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成果。为红斑狼疮和艾滋病诊断、疫苗研发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未来临床药物开发用于预防及治疗传染病、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等提供了新途径。


“教育使我得以探索世界”


“生命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上,陈志坚博士发表感人肺腑的获奖感言:“我想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证明教育是最伟大的均衡器。教育不仅使我摆脱了贫困,还使我得以探索这个世界,这个奇妙的科学世界,让我和我的同事们探索我们自身的细胞,发现一些从未有人见过的分子。为此,我要感谢一路上帮助和支持我的许多人。我还想对全球的所有年轻人说:嘿,如果我能,你们也可以。”陈志坚博士的父母应邀出席颁奖典礼。这位在家乡旧宅和在福建师范大学5平方米楼梯间小广播室勤奋读书的孩子,为自己的父母、为家乡、为祖国争了光。


长坑乡,距离厦门约88公里,人口10万人,是处在群山包围中小高地,是大叶乌龙茶发源地。陈志坚博士的老家在该乡南斗村。


宽敞的水泥路,车水马龙,一片繁华。小街已经变成马路了,陈志坚出生、生活的房子如今只有一边还在,另一侧则是新修的马路。村民说,上世纪90年代,这里街道狭窄,两边基本是低矮旧平房。


陈志坚读过书的南斗小学,现在已经异地重建新学校。记者现场听不到孩子们琅琅书声,但依然可以看见,如今已是老人活动中心的楼房上,金光闪闪的“南斗小学”四个字,正是陈志坚所题。


废弃的南斗小学的周边,至今仍有好几栋闽南古大厝,其中有陈氏家庙、祠堂,古香古色。一直以来,长坑乡崇尚耕读、厚道、吃苦,出过许多优秀人才和乡贤。这些,都是陈志坚博士生长的原生态文化土壤。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火旺:

铁匠家走出计算机软件专家



父亲给他取名寓意“炉火旺”


在安溪长坑玉南村,记者探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专家陈火旺的故居。


如果不是有人领路,你几乎不会察觉那就是陈火旺的故居。它是一座完整的土墙房子,一条小溪从房前流过,路是弯曲的田间小路。据说,当年为逃避土匪抢劫,陈火旺院士父亲扁担一挑,一头是打铁炉具,一头是年幼的陈火旺,带着妻子从玉南村走到25公里外的湖头镇横山村谋生。后来因打铁生意又迁到湖头中山街15号居住。陈火旺先后在横山小学、慈山小学念书,初中在俊民中学毕业,高中考入泉州培元中学,1953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之后,陈火旺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2月2日,陈火旺去世。


现玉南村跟南斗村相连,人口2000多人。村委陈热情说,打铁是村里的传统技艺,至今还有100多人在厦打铁谋生。而院士陈火旺的父亲也是打铁匠,给儿子取名火旺寓意炉火旺,希望家业兴旺、事业火旺。但勤于读书的陈火旺在父母的培养下,从事一项跟打铁没有任何关联的职业——计算机软件专业。他对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这可能是他父亲永远没有想到的。


陈火旺院士忠于党、跟党走、不忘初心,对我国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的《陈火旺传》(孔诤、何玉诚著)一书中,用“闽南山村贫苦农家后;中学苦读打下扎实基础;志存高远复旦大学攻读数学;德才兼备提前留校任教;致力开创中国计算机软件事业”等九个章节讲述陈火旺院士不平凡的一生。陈火旺院士一生独自撰写、与同事合作的论著达196篇,获得过国防科技一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等等。


心系家乡经常回家  鼓励晚辈勤奋读书 


村里人说,陈火旺院士心系故乡,每次来厦门大学、华侨大学讲课,都回家看父母亲。到县城,县政府安排车都不坐,自己买车票,不带警卫,便装回家看父母亲并常与乡亲叙旧,仍旧是一口不变的乡音。他经常激励家乡晚辈要勤读书,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陈火旺院士最后一次回家看老母亲,还特意来玉南村故居看一下。一名村民向记者回忆说:“当时我牵着他走在田间路上,他关心村民的收入和家乡的发展。可惜,陈院士回去后,不久就在长沙因病去世。要是能活到现在,该多好。”



特 写


安溪长坑 读书氛围浓


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崇德书院曾是附近学子考科举必来之处,为长坑乡培养了大量人才,至今书香犹存。


11月下旬的长坑乡,入夜后微凉。晚上7点,长坑人呼朋引伴,陆陆续续聚集到乡政府旁新修建的文体广场,开始他们的“夜生活”。


低温不影响长坑人的热情,广场上流淌着股股暖流。唱歌、广场舞、免费电影、南音表演......精彩的活动让长坑人过足了瘾。该乡党委宣传委员说,夏天时人更多,长坑的夜永远不乏人气。


过去长坑山高路险、贫穷落后;现在长坑成为安溪中心乡镇,去年以来移风易俗取得成效,将钱节约下来用于公益事业,已经筹集400万元用于扶贫、1400万元用于教育基金,其经验不久前在泉州市交流推广。长坑人生活越来越好,开始追求文化生活,于是过起健康的“夜生活”。


一壶清茶,三两好友,闲坐、闲聊,夜晚的长坑街道充满人情味。“来我家喝茶吧!”——这在长坑绝不是一句空话。每到一户人家,主人都会备好热茶迎接。


夜晚的长坑街道一隅,传出琅琅书声。7岁的陈子瑜求知若渴,独自坐在小板凳上,低着头读拼音、写作业。“我已经会认不少字了。”子瑜自豪地对记者说。子瑜家中开了一家“新华书店”,兼卖书籍和文具,其父陈老板介绍,平时有不少人来看书、买书。


“受陈火旺、陈志坚这两位长坑乡贤影响,长坑有不俗的读书风气。”崇德中学校长陈福裕如是说。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作为长坑唯一一所高中校,崇德中学在乡贤、校友的帮衬下,源源不断为长坑培养人才。




访 谈


安溪铁观音大师刘协宗:

让家乡茶“香飘天下”


偏安一隅的长坑乡,飘出阵阵铁观音茶香。华丽蜕变背后,是代代长坑人的坚守。茶香飘天下——这个让长坑人无比自豪的“长坑特色”,正在稳步前进中。


11月22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刚从北京故宫贡茶祭茶回乡的铁观音茶叶大师刘协宗。


安溪铁观音走进故宫   


故宫的冬日别有韵味。红墙碧瓦蓝天下,古老深邃的宫墙里,飘出浓浓的安溪铁观音茶香——11月16日,一场以“香茗共享·匠心传承”为主题的中国茶文化传承传播活动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故宫院藏茶文物与世人见面。主办方还特地将一坛50年的铁观音封藏品从安溪县带进故宫呈展,一时间安溪铁观音大放异彩。


甫获“安溪铁观音大师”荣誉的刘协宗亲自参加礼敬贡茶仪式。作为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刘协宗是土生土长的长坑人。生长于斯,刘协宗深爱这方土地,今年他代表家乡参加“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摘得大师桂冠。在他眼中,唯有这份厚礼才足以表达他对长坑的爱。


世代制茶  追求匠人精神  


长坑这片茶乡大地上,素来不乏辛勤的茶人。如今,“匠人精神”更成为新一代茶人的共同追求,刘协宗亦如此。


“我这辈子只想做好制茶这一件事。”从祖辈到父辈,刘协宗家族世代制茶。12岁跟着父亲学制茶,30多年来,刘协宗每天跟茶“腻”在一起。从学茶到制茶,再到创办茶企,刘协宗坚持做自己最熟悉的铁观音,日复一日。“我的血液里流淌着铁观音。”在挚爱的铁观音茶面前,刘协宗像个单纯的大男孩。  


“铁观音带我走出大山,是铁观音造就了我。”说到动情之处,刘协宗眼眶泛红,家乡的期待是压在他肩上的“甜蜜负担”。


加入农民讲师团带领茶农致富


长坑要走出去,长坑铁观音要走向更大的舞台,刘协宗始终努力着,如今身为铁观音大师的他深感责任重大。“让铁观音香飘天下、长坑名扬四海,才配做一名真正的长坑匠人。”他志愿加入农民讲师团,从茶园管理到制茶工艺,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未来,他将建立传习所帮助更多茶农,吸引更多人走上爱茶之路。


在长坑乡,民厝里,阵阵茶香散出,香飘天下,而长坑人对茶的探索和尝试亦永远传承下去。 


刘协宗在泡茶。



安溪县副县长肖印章:

安溪铁观音要二次腾飞


记者:安溪铁观音目前的情况如何?


肖印章:安溪产茶始于唐朝,发展于明清,兴盛于当代。历经千年积淀、百年发展、十年飞跃,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量6.8万吨,涉茶总产值160亿元,连续10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连续三年位居中国茶叶类第一位,入选“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安溪铁观音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目录,在35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商标注册,频频惊艳国际政要舞台,成为厦门金砖会晤、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法建交50周年和中英、中印、中朝领导人会晤等重大外交活动用茶,被寄予“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厚望。


记者:安溪铁观音的二次腾飞如何来实现?


肖印章:下一步,我县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园艺作物数字农业等国家级项目创建工作为契机,在推进茶产业绿色发展、质量提升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向着建设现代茶业、锻造世界名牌前进。



寻 族 源


南斗村陈氏先祖

系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


据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东山神陈氏大族谱》记载,南斗村陈姓人士的祖先是陈文龙,福建兴化(今莆田)人,幼年丧父,之后随母生活于福州长乐阜山村,以“能文章,负气节”闻名乡里。度宗咸淳四年(1268)状元及第,官至参知政事,与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齐名,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殉节前留下“一门白指沦胥尽,惟有丹衷天地知”诗句,气耀古今。陈文龙殉节之后,他的家眷生活在颠沛流离之中,先在兴化(今莆田)、仙游一带居住,之后移居到安溪县湖头镇后溪村。元朝仍旧穷追不舍,下令逮捕他们,因而他们往深山之中逃去,到了长坑南斗村才定居下来。陈火旺和陈志坚两位院士正是陈文龙的后裔。


南斗村至今还有座监宫,又名监王宫,坐落于长坑乡南斗村东边的石船格前公路旁,始建于元朝,于1981年进行重修。因为陈氏后人有感于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的气节,因而将他们塑为“圣王”神像,世代供奉,香火不绝。偏门上还刻有周恩来总理题文天祥对联“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2018年6月3日,《厦门日报》“文化周刊”曾对陈文龙进行专题报道。




铁观音精神


最近,茶师苏兴茂心情很好。他的家乡长坑乡,出了两个“红人”,一个是刚在美国获得“生命科学突破奖”的科学家陈志坚,一个是获得今年“安溪铁观音大师”称号的刘协宗。这不但让他脸上有光,也让所有的安溪人引以为豪。


还有一件事,苏茶师心中一直暗暗高兴。那就是他的孙子刚获得空军飞行等级证章,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提起子孙,苏茶师眼睛总是笑成一条线,脸上荡漾着幸福。


苏茶师一家是勤劳本分、诚信守法的茶人世家。他一生跟茶叶打交道,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茶叶界行家、专家。他的大儿子苏荣辉、二儿子苏荣瑜传承衣钵,也是制茶高手,所制作出来的铁观音茶多次获大奖。


苏茶师说过,只要好好做茶、卖茶,解决温饱、走向小康是没问题的。正是这样,苏茶师家风好,一家人勤学习,讲诚信,走正道,守本分,因地制宜,利用家乡的茶叶资源,带领乡亲们奔向小康。


像苏兴茂茶师一样有着好家风的家庭,在安溪有千千万万个,他们勤勤恳恳地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乐观而真诚地生活,有这样一片热土作为生命的依托,会有更多的人才从这里走出去,走向世界。安溪的茶香也将飘得更远。


来源:厦门日报

首届中国(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15日上午,以“科技强农品牌兴茶”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我县举行。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经济林学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常委、副总裁李月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市委副书记宿利南,以及吴毓舟、刘永强、洪金城、吕宝贝、肖印章、邱志民等县领导出席活动。

县委书记吴毓舟在大会上致欢迎辞。他说,安溪始终把茶产业发展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做大做强,安溪茶产业创造了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受益人口、市场占有率等多项全国第一,连续8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安溪铁观音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名副其实的茶界“双世遗”、群众致富奔富的“金叶子”。

吴毓舟表示,此次中国(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既有院士专家的领衔授课、世遗对话,也有安溪铁观音系列研究成果发布、品牌建设解码揭密,必将汇聚更多茶界“金点子”、形成更多强茶“新模式”,助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安溪将以此次活动开展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持续擦亮“双世遗”金字招牌,努力打造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安溪模式、安溪样本。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各界茶人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安溪茶产业发展,多为我们传经送宝、把脉支招、宣传推介,帮助我们把“三茶”统筹这篇文章做得更深更实更精彩,共同推动中国好茶风行天下、香飘五洲。

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在致辞中说,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茶叶主产区之一,安溪拥有独特而丰厚的茶叶遗产。2022年,安溪铁观音成为茶界“双世遗”,这不仅是安溪的荣誉,也是国际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外,安溪健全的茶产业链为世界茶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生态环保的种植模式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范例;以茶脱贫的发展历程成为全球其他茶叶生产国脱贫工作的学习榜样;安溪的茶叶传统和习俗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无疑为世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安溪铁观音“双世遗”文化是安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宝贵遗产。相信安溪一定能够充分保护、传承、发展、利用,让安溪铁观音“双世遗”文化更加熠熠生辉、传播久远,为推进世界茶产业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和赵春江分别作了题为《安溪:科技赋能品牌兴茶》和《数字技术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会议还举行圆桌对话,邀请县长刘永强等相关领导、嘉宾共同探讨安溪铁观音"双世遗"保护与发展策略。

大会还同时启动安溪县品牌兴茶行动计划。为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县将实施“品牌兴茶行动计划”,坚持创新导向,精准施策,在绿色发展、产业化建设、人才培育、科技研发、三产融合、茶品创新、文化传播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注入全新动能,形成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统筹协调发展的大茶业格局。


大会还发布了《安溪铁观音质量安全白皮书》《安溪铁观音家系分子身份证》,举行安溪铁观音数字基座上线仪式和《安溪工业用原料茶叶团体标准制定项目》《新茶饮用原料乌龙茶加工技术服务项目》《安溪县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等项目签约仪式;邀请新华指数公司相关负责人作《数据洞见安溪铁观音品牌成长之路》主旨分享,解读安溪铁观音品牌建设密码。

据悉,首届中国(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5月14日-16日在我县举行,期间将举行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修订征求意见会、安溪县品牌兴茶行动计划-“科技强农·品牌兴茶”政研企携手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及《铁观音》情景剧首演,院士、专家走茶山、进茶企等活动。

大会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新华社快看、安溪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提供特别支持,旨在通过活动为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多新思路、探索更多新路径,助推中国茶品牌建设,促进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黄智敏 苏有枝

来源:安溪县融媒体中心 安溪融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这场大会助力福建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5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福建安溪成功举办。大会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为题,邀请众多专家、学者、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变革与机遇,探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图为首届中国(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作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茶叶主产区之一,安溪拥有悠久、独特而丰厚的茶文化底蕴。2022年,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参与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双世遗”。

品牌兴茶,聚力助推安溪茶走向世界


图为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

在大会现场,学者、智库、政府等代表共同探讨安溪铁观音“双世遗”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安溪铁观音获得‘双世遗’不仅是安溪的荣誉,也是国际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为安溪带来诸多机遇。”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提到,安溪铁观音获得“双世遗”荣誉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安溪健全的茶产业链为世界茶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以茶脱贫的发展历程已成为其他茶叶生产国脱贫工作的典范。

“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安溪茶产业创造了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受益人口、市场占有率等多项全国第一,连续8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在上海刚刚落幕的“中国茶品牌建设论坛”上,安溪铁观音满载而归。不仅位列“中国名茶品牌传播力指数”榜首,更斩获“2023大众喜爱的中国茶品牌”殊荣,多项产业发展案例还成功入选中国茶品牌建设优秀案例集,同时荣获“2023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品牌”称号。

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非一人之力,非一日之功。在“双世遗”荣誉的背后,是政府扶持、企业开拓与各方助力的久久为功,通力协作。


图为安溪县委书记吴毓舟

“安溪始终把茶产业发展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做大做强。”安溪县委书记吴毓舟在发言中表示,安溪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入贯彻“三茶”统筹精神,着力“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持续擦亮“双世遗”金字招牌,努力打造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安溪模式、安溪样本。


图为泉州市委副书记宿利南

围绕产业发展全局,进行战略部署,泉州市委副书记宿利南表示,安溪将积极响应“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的产业发展理念,充分吸收借鉴、博采众长,让“双世遗”这张名片大放异彩,进一步打造区域茶品牌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安溪典范,为推进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更多贡献。


图为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常委、副总裁李月

“安溪茶产业的繁荣是中国茶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常委、副总裁李月在讲话中表示,中国经济信息社作为新华社直属的中国最大信息服务机构,始终密切关注茶产业的前进方向和行业动态,持续为中国茶产业发展和品牌塑造献力献策。未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将继续讲好中国茶叶故事,做强中国茶叶品牌,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助推中国茶品牌走向世界。


图为大会圆桌对话现场

科技助茶,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会上,围绕“双世遗”荣誉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多位院士、专家纷纷建言献策,以茶科技赋能,推动茶产业数字化进程,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特别是在大会设置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各界嘉宾发挥专业优势,共同探讨“双世遗”背景下安溪茶产业的保护与发展。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

“科技为产业赋能,文化为产业赋魂,二者联动,才能够使品质越来越好,品牌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影响力才会越来越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表示,长期以来,安溪以数字化赋能茶园,通过打造智慧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将质量安全控制在茶园之中,真正做到“安溪茶是放心茶、安全茶”,推动茶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以科技支撑打造强大的安溪茶产业。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提到,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创建了新的业态和模式——数字农业或者叫智慧农业。通过茶园智慧生产、检测分级包装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促进绿色农业发展,以数字化转型助推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在视频演讲中表示,要围绕科技强农、品牌兴茶的主题,推动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的深度融合,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品牌打造领域,要讲好茶故事,让更多人爱上安溪铁观音,让茶叶产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图为“品牌兴茶行动计划”启动仪式

此次大会还同时启动安溪县品牌兴茶行动计划。为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安溪县将实施“品牌兴茶行动计划”,坚持创新导向,精准施策,在绿色发展、产业化建设、人才培育、科技研发、三产融合、茶品创新、文化传播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注入全新动能,形成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统筹协调发展的大茶业格局。

大会还发布了《安溪铁观音质量安全白皮书》《安溪铁观音家系分子身份证》,举办了安溪铁观音数字基座上线仪式、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修订征求意见会、《铁观音》情景剧首演等活动。(寇怡、刘畅)

来源:新华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2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