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化黑茶奖励视频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高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大旗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发布会今日顺利举行


2019年1月28日上午由安化县茶产业茶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化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安化县农业和粮食局、安化县茶业协会共同主办的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发布会安化黑茶文化传播中心举行。此次会议以安化黑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会上发布了安化黑茶产业发展情况以及2019年工作重点



安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茶业办主任肖伟群,安化县政协原主席、县茶业协会会长李俊夫,安化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局长龙星乔,安化县农业和粮食局局长王直前等领导嘉宾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安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谭罗垠主持。


从2006年开始,安化县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将安化黑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脱贫攻坚重要产业来强力打造,历经十二年的开拓创新,目前安化黑茶已从一个产品上升到了一个产业,已经成长为区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的绿色健康产业,成为湖南省实现千亿湘茶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创造了中国茶业界的“安化奇迹”。



去年,安化县成功举办的第四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以“安化黑茶,世界共享”为主题,以布局优化、品质提升、产城融合为重点,加快推进重点茶旅项目建设,力促安化黑茶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是一次对于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具有转折意义的大会。安化县于2018年10月26日~30日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同期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论坛、中华茶人榜样颁奖典礼、安化黑茶茶商大会等一系列茶事活动。可以说这是一次精英汇聚的大会。以中国扶贫协会会长袁文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陈宗懋为代表的精英团队汇聚安化,建言中国茶叶创新发展与品牌之路。可以说这是一次茶商云集的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参加了开幕式、茶商大会、展示展览等活动的有10万人次,安化黑茶展示展览馆面积1.8万平方米,参展企业280多家;签约重点项目10个,合同引资16亿元;娃哈哈集团作为特别支持单位,推出的安化黑茶饮料引人关注,合作前景看好。可以说这是一次亮点纷呈的盛会。紧紧围绕茶叶、茶人、茶艺、茶事、茶企、茶商来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展示安化黑茶及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创立了安化黑茶日、成功申报上海基尼斯纪录、安化黑茶离岸孵化中心首秀出彩、物联网智慧茶饮机研制成功。并且节会强力推动了安化县茶产业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展示了安化形象、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安化黑茶借此舞台正阔步走向世界。


安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谭罗垠主持会议

安化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局长龙星乔介绍安化黑茶打假护牌情况

安化县政协原主席、县茶业协会会长李俊夫公布“安化黑茶”证明商标管理情况

安化县农业和粮食局局长王直前做如何从源头把好品质关,开展绿色生态茶园基地建设情况?的发言


此次会议上,肖伟群发布安化黑茶产业发展情况;龙星乔介绍安化黑茶打假护牌情况;李俊夫公布“安化黑茶”证明商标管理情况,王直前做如何从源头把好品质关,开展绿色生态茶园基地建设情况?的发言,以及白沙溪茶厂、八角、云上、湖南坡等企业代表做了以产业扶贫为主题的发言。



安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茶业办主任肖伟群发布安化黑茶产业发展情况。

 

肖伟群讲到,2018年,一场盛会取得了丰硕成果,茶产业发展捷报频传:


一是安化黑茶持续持续向好。全县茶园面积35万亩,实现茶叶加工量8.2万吨、综合产值180亿元,茶业税收3亿元。在第十四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安化县获评2018中国茶叶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市)和2018中国茶叶百强县并综合排名第四。


二是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经安化县人民政府申请,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推荐,农业农村部批准安化县创建安化黑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2018年湖南省唯一获批的一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是安化黑茶离岸孵化器正式运营。

10月13日,安化黑茶离岸孵化中心在58众创的安化黑茶书院举行企业入驻仪式,标志着我国首个县域经济离岸孵化器在长沙市正式运营。安化黑茶销售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从传统方式向电商方式的转变,助力“互联网+黑茶”的飞速发展。


四是茶事茶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安化县围绕筹备第四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统筹全年的茶事宣传活动。4月底5月初,益阳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市八大处管理处联合举办了以“挑担茶叶上北京”为主题的第十七届八大处中国园林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文化周活动,再现了安化黑茶再上北京的胜景,让首都人民进一步了解和品饮到了健康黑茶。5月中旬安化县以主宾县的身份参加杭州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武维华、国家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巡馆安化黑茶展示馆,并品鉴了安化黑茶。8月16日~18日安化黑茶再一次抱团出击,惊艳亮相香港国际茶展、澳门湖南品牌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11月1日~5日,安化黑茶茶企抱团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副部长屈东玉,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等领导巡馆并纷纷点赞安化黑茶。在香港、澳门、长沙、北京等地举办的湖南品牌农产品推介会上,“安化黑茶”作为湖南省主推的三大区域公用品牌得到了强力推介。


五是《黑茶大业》的播出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2018年年初,湖南卫视在省委书记杜家毫的指示下,隆重推出六集记录大片《黑茶大业》,同时在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世界华人华侨大联欢现场由汪涵、何炅对安化黑茶的特别推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


六是安化黑茶现象引领千亿湘茶发展。

安化县已连续七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前四强,为中国生态产茶第一县、黑茶产量第一县、茶叶科技创新第一县、茶叶税收第一县,安化茶产业成长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和支柱产业,强力助推了湖南省千亿湘茶发展。安化黑茶、安吉白茶、安溪铁观音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作为中国茶业三个不同发展路径的标杆,茶业界专家、学者对“三安”现象展开了深度研究。


七是“安化黑茶号”5大高铁专列正式起航。

安化黑茶龙头企业抱团与高铁传媒合作,安化黑茶·白沙溪、中茶、怡清源、高马二溪、云上专列正式起航。


八是世界茶王首个基尼斯世界纪录在安化诞生。

第四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期间,安化县云上茶业经过数月精心准备,由50多位制茶师,历时14个小时,用传统技艺制作了一支“四万两安化黑茶”,其净重达1559公斤,长度为6米,内径为0.74米,外围2.4米,经上海基尼斯纪录认证官现场认证,最大的千两茶—安化四万两茶成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九是安化黑茶位居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茶叶)排行榜榜首。

2018年12月20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的以“新时代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暨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联盟成立仪式上,权威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安化黑茶位居茶叶类榜首。



2018年以来,全县实施茶产业扶贫项目27个,其他涉茶项目60多个,安化县茶产业从业人员近36万人,全县15万贫困人口中因茶脱贫达到9.4万人。同时,安化黑茶实现了全产业链与精准扶贫的无缝对接。湖南华莱、白沙溪、阿香茶果、八角、云上、湖南坡、安蓉、建玲、六步溪等茶企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全县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强化巩固了产业扶贫成效,确保安化县如期摘帽和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安化黑茶模式”作为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成功典范获得推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湖南卫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都对安化黑茶产业扶贫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

 


2019年,在“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宏观政策大背景下,安化将继续聚焦安化黑茶,保持发展的定力,以实施乡村振兴、产城融合和千亿湘茶战略为主导,坚持“稳面积、提品质、强企业、响品牌、拓市场、严监管”的产业发展思路,以“调整、创新”为抓手,力争实现安化黑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将着力推进七项工作:

 

一是推进茶园基地控量提质。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契机,坚定不移地走“小块茶园、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有机生态茶园发展之路,鼓励企业打造一批集标准化种植、自动化加工、体验休闲于一体的有机生态茶园。支持茶企和种茶大户开展茶园基地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

 

二是推进加工企业转型调整。加快行业优势资源整合,鼓励以实力强、管理优的茶企为主导优化组合,推动混合制经济模式的形成,重点打造一批产值亿元以上的龙头和骨干企业,全力冲刺证券市场主板上市。利用“安化黑茶离岸孵化器”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推进娃哈哈安化黑茶饮料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加快以安化黑茶为原料的茶点、茶席、美容、保健、医药、日化等新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三是提升品牌宣传热度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广大媒体的对接、沟通和合作,争取主流媒体继续加大对安化及安化茶产业的关注和宣传力度,强化公共品牌的宣传。组织策划安化黑茶开园节、再挑茶叶上北京——安化黑茶(北京)文化周、安化黑茶日等茶事茶文化活动,参加上海、广州、杭州、长沙、香港、澳门等地的大型茶博会。协助拍摄与安化黑茶有关的电影、电视剧和专题片。鼓励和支持企业继续在央视、湖南卫视和影响力较大的纸媒和网站,以及国内热点旅游景区、高铁站、高速公路、机场、地铁等重点区域发布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广告。

 

四是实施市场营销“增量行动”。支持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通过自建、战略合作等方式,拓展产品营销渠道,建立覆盖广的线上线下营销网络,提高安化黑茶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曝光率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传统西北市场,扩大安化黑茶在西北边疆地区的销售量;进一步拓展沿海内销市场,想办法让更多的消费者喜爱和饮用安化黑茶,扩大消费量;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突破国际外销市场,加快推进安化黑茶国际宣传、商标注册、产品认证等工作,抱团参加国际茶事活动,撬开安化黑茶规模化走出国门,加快安化黑茶国际化进程的步伐。

 

五是推进茶旅一体深度融合。加快黑茶特色小镇、茶乡花海、安化黑茶学校等茶旅重点工程建设,支持云台山申报4A级景区、巩固茶马古道4A级景区,促进产城融合。做好安化黑茶文化系统申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策划和打造多条以茶为媒的精品旅游线路,全方位展示安化深厚的梅山文化和黑茶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推进茶旅融合。聘请国内顶尖文化团队,结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芙蓉山大戏,打造芙蓉山茶放生态文化园。支持茶诗、茶歌、茶舞、茶剧的创作以及涉茶书籍的出版,出版《中国茶全书·安化黑茶卷》,做强茶文化创意产业,为安化黑茶文化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六是推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重点支持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研发、实用技术推广等领域。针对产业短板、关键技术攻关等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展开各种形式的战略合作,跟踪和引进行业最新科技成果,对安化黑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大众化、功能化、便捷化、时尚化的新产品研发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奖励。

 

七是实施百日打假护牌行动。建立健全安化黑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和公共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按照《“安化黑茶”证明商标授权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授权企业的生产、加工、商标使用的管理。开展公共品牌百日打假护牌行动,等下,市监局龙星乔局长将做具体部署安排,相关涉茶部门和广大茶企要全力配合,进一步规范好安化黑茶生产经营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茶业办、旅游办、发改局、教体局、科工局、财政局、农粮局、林业局、扶贫局、人社局、国土局、移民局、食药监局、文旅广新局、广播电视台、供销联社、茶业协会、茶业局等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华莱生物、白沙溪茶厂、梅山黑茶、高马二溪、安化第一茶厂、怡清源业、久扬、金峰茶叶、云天阁、八角、天泉、建玲、利源隆、云上、马路茶厂、晋丰厚、阿香茶果、千秋界业、湖南坡、老顺祥、高家山、高甲溪、九红、濂溪、金湘叶、褒家冲、碧丹溪、卧龙源、天茶、高马山、高甲溪、高马溪、安蓉、四保贡茶、安化县离岸孵化中心等茶叶企业代表负责人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茶周刊、中国报道、茗边头条、茶频道、湖南广播电台、经视、新湖南、红网、当代商报、梨视频、益阳日报、益阳电视台、益阳在线、新浪网、腾讯网等媒体人士。

湖南安化华莱黑茶︱小茶叶带动大就业

 

万隆黑茶产业规划效果图

 水龙茶园航拍

 茶叶种苗繁育中心

 种茶采茶成为当地人致富的康庄大道

 农民工成为茶叶加工主力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湖南华莱公司

 安化黑茶

35万农民工进茶企

早上8时左右,在晨曦的映照下,47岁的安化县农民张赞庭换上工作服,走向每天上班的工作岗位。

张赞庭是安化县冷市镇叶子人,以前在外务工。“没啥学历,除了种茶也没啥技术,工资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3年前,回到老家的张赞庭得知家门口建起了茶厂,便立马决定:“就在家门口上班了!”

因为有丰富的茶叶种植、加工经验,张赞庭很快获得了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叶子茶厂的工作职位。张赞庭说:“在家门口工作,挣得比外出打工多得多,现在家里条件慢慢好了,再过段时间就能建栋新房子啦。”

做大做强企业,提供工作岗位,是安化县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一种方式。加上创业带动和产业带动,仅在冷市镇及周边产业至少有10万人就业,其中1/3是就业难的农民工,这些农户从此感受到了“确实的幸福”。

2016年,安化县实现茶叶加工量6.5万吨,综合产值125亿元,茶产业税收2亿元,“安化黑茶”品牌估价19.13亿元,荣登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榜首,连续五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前四强,黑茶产量连续十年全国第一。全县茶叶加工企业达150家、营销企业200多家,带动35万人就业。

村民竞聘茶园管家

通过茶产业发展,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带动老百姓就业,这在安化县冷市镇格外明显。早在2009年,安化县冷市镇党委和镇政府邀请在长沙开办公司的陈社强、张先枚回冷市镇发展茶产业。而此时的冷市镇,没有一亩完好的茶园,村民们纷纷放弃栽种茶树,大多外出打工谋生。

冷市镇镇党委书记周华山说:“那时候交通不便,一无支柱产业,二无特色产品,虽然拥有青山绿水,但小镇人们的生活却非常困难。镇财政年收入不足3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1308元,80%以上的劳动力只好外出打工谋生。”

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张先枚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决定由华莱公司先栽种茶,“村民们看到实效后,一定会行动起来。”张先枚让叶子村通过签订土地租赁协议,按照3到5年一付租金的模式,承包了200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茶树。茶苗种上之后,培管需要用工,张先枚优先用当地村民。

冷市镇嘉兴村刘家和两口子早早就到华莱车间上班,他们很珍惜这份工作。两人本来在外打工,华莱回乡建厂后,他们从外地回来进华莱工作,一年下来可以存4万元。“一点也不比在外地打工差,每年公司还安排出去旅游,生活过得可滋润了。”刘家和说。

冷市镇嘉兴村村民刘下生凭借多年种茶的经验,竞聘上了华莱的“茶园管家”,负责看管千亩茶园,一年有3万元的收入。家里的3亩地也租给了华莱,600元一亩得租价。

此外,华莱公司参考市场价格,收购茶农种植的茶叶。70多岁的谭必成老人在叶子村种了近6亩茶园,收入达3万多元。还打理华莱公司的一些茶园基地,每年可以从公司领取近2万元的工资。他逢人就说:“没有想到我老了,还可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心里很是快活呢!”

文昌村外出做生意的张晓健听说这事后也回来了,他种植了近100亩茶园,一年收入达60万元。村民们都说,他靠茶叶奔上了“大康”生活。 如今,在华莱公司的带动下,冷市镇茶产业越来越兴旺,很多外出务工的人都回到了家乡,加入栽种茶树的队伍。

发展产业造福乡里

“当初回乡创业的目的,就是想为家乡发展、父老致富尽微薄之力。”华莱公司在冷市镇不断作出贡献,公司筹资5000多万元,对安化南阳线进行改造。该道路的扩改为冷市镇构建“两纵两横”大交通格局夯实了基础,方便了冷市镇、小淹镇及桃源县周边群众的出行安全和商贸往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往来的茶商也多起来了。

“华莱回乡创业从两个方面带动就业。”冷市镇镇党委书记周华山说,一是创新营销模式,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直销经营方式中优秀的经营理念带动茶商创业;再就是在当地树立典范,引领了一批农民工回乡创业,吸纳更多的人就业。

现在,超过4万的茶商凭借华莱的平台创业,很多人借助华莱的平台,通过辛勤的劳作,开启了另一种创业佳话。

在冷市这个小镇上,华莱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种茶、制茶、评茶、茶艺、包装、旅游、文化以及广告等产业的迅猛发展,有十几家为华莱服务的配套加工厂落户冷市镇;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种植业转移到绿色包装、茶叶加工、现代物流、营销仓储等行业。在华莱多方输血之下,冷市黑茶产业发展一日千里,农民因茶年人均增收2250元以上。仅叶子茶厂一家所需的竹篓、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就带动80多人就业。

值的一提的是,华莱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的茶商和游客前来考察观光。最近三年,华莱总部每天要接待近千人,带动了镇区茶馆茶楼、茶旅餐宿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在冷市有超过1万人以上直接或间接为华莱工作。刘下生的儿子、儿媳妇都为华莱工作。不说别的,就说一年30万茶商、游客的吃、住、购,打开了多少人的致富新路子。据介绍,镇里临街旅店、店铺200多家,比往年增加了好几倍,有的门面租金每月达5000元,快赶上县城东坪了。

在华莱的带动下,冷市镇茶企发展到6家,3.8万人口中有近2万人从事茶产业。冷市镇从冷寂开始迈向繁华。茶业之于冷市,就如同阳光之于花朵。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工人。如今,安化人不再束缚于几亩土地,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茶树变成更大的“摇钱树”。

员工的福利多样化

在华莱,像这样的农民工有很多,90%是当地人,多数人原来都比较贫困。华莱进驻后,不仅把企业做大做强,给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岗位,而且还优化员工的就业环境,回报员工。

华莱先后在冷市、江南等5个乡镇建立3万亩有机黑茶种植基地,当地居民只要肯干,就有做不完的茶事业。8年来,华莱一二三期生产基地拔地而起,叶子茶厂生产基地还建了中国安化黑茶种苗繁育中心、GMP黑茶深加工生产车间,连续多年入选“中国茶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

企业壮大,员工随之增加。华莱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种苗中心员工,由原来的几十人增加到现在的近2000人,每年直接发放基本工资逾6500万元,同时还有不同的绩效和岗位津贴、福利等。目前,华莱的万隆黑茶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投入使用后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另外,华莱每年有四五十万元多样化的福利发放,包括高温福利、节日福利、带薪假、生日礼品等等。同时,公司也给予员工更多的激励、培训、带训、旅游等措施,让员工时刻感受到家庭式的温暖和文化。最近3年,先后有100人次获评季度或年度优秀员工,50多名员工享受公司“出国旅游”的奖励。

“回来办厂,不就是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能够生活的好一点、富裕一点,他们的孩子可以更幸福一点,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吗?”张先枚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实施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 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益阳安化县位于湘中偏北,资水中游,雪峰山脉腹地,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108万人口,为湖南省第三大县,集山区、林区、库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是全世界冰碛岩最集中地区。地处北纬28°黄金产茶带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

安化茶旅文体康资源十分丰富。2006年以来,安化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资源禀赋,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不断挖掘特色资源,深度推进“茶”为基础、“旅”为媒介、“文”为内涵、“体”为活力、“康”为延伸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后发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特色发展模式。

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资源丰富

一是梅山古邑。安化历史悠久,境内旧石器遗址显示距今1.5万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是中华人文始祖蚩尤的重要活动区域,是早期苗族瑶族重要迁徙地和聚居地,为古梅山之域,长期为秘境,《宋史》记载:“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是湖湘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梅山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域。宋神宗熙宁(1072年)置县,取“归安德化”之义。拥有清代名臣两江总督陶澍、书法大家黄自元、云贵总督罗绕典等历史名人故里。

二是革命老区。安化人民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毛泽东同志三赞安化农民运动并两次到安化实地考察,根据毛泽东指示组建了安化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安化支部。大革命时期全县工农自卫武装达8万多人。红军长征在安化历时15天,往返行程1000多公里,一路打击恶霸劣绅帮助贫苦农民,在安化播撒了革命火种,涌现出一盏马灯、一座浮桥等感人故事,沿途100多人参加了贺龙、肖克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许多人为新中国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

三是文化大县。安化是千年古县文化积淀深厚。拥有南方茶马古道和茶商文化活化石唐市、黄沙坪等诸多古街古巷,多处遗迹为万里茶道申遗预选地,有国家级传统村落13处。风雨桥、木质古民居和古茶亭数量位于湖南省前列。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92处,其中国保文物4处,省保文物12处。有全国唯一黑茶博物馆,有馆藏文物6286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458件。安化黑茶被列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梅山剪纸、梅山传说、江南傩戏、清塘山歌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腊肉、擂茶、水酒、药膳等安化特色美食芳香四溢,让人流连忘返。

四是资源宝库。安化被誉为“中国黑茶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厚朴之乡”“中国多花黄精之乡”“湘中药库”“有色金属之乡”“新型能源大县”。林地面积全县有林地面积609万亩,森林覆盖率76%,盛产茶叶、竹木、水果、药材、名优鱼等优质产品。有中药资源263科1277种,列入国家药典248种,黄精、玉竹、厚朴、杜仲等享誉全国。拥有世界最大冰碛岩层,占全球总量85%以上。境内有锑钨金钒等矿种52种。水电装机总容量125万千瓦,华中地区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中,形成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发电并举的清洁能源体系。

五是冠军摇篮。安化人民有热爱运动的传统,羽毛球、武术、龙舟等体育项目群众基础深厚,建有专门羽毛球学校和武术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为国家省市专业队输送了100多名优秀运动员,多人担任国家级省级专业教练。羽毛球和举重这两个项目在全国和全世界有重大影响,有龚智超、田卿、谌利军、唐九红、龚睿那、黄穗等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安化籍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共获得60多项冠军,奥运史上湖南有14位运动员获得19枚金牌,其中安化3人获得3枚金牌,安化由此被誉为“世界冠军摇篮”。

六是茶叶之乡。好山好水出好茶,安化独特的气候土壤水质使安化茶叶品质优良,安化茶叶平均硒含量是世界茶叶平均值的7倍。安化是中国黑茶家族中许多产品发源地和唯一生产地,黑茶文化源远流长,唐代“渠江薄片”颇负盛名,明朝起被定为“官茶”,清朝作为贡品珍藏故宫。 " 安化千两茶 "长期以来安化黑茶通过万里茶道销往世界各地。安化茶人创制了千两茶以及“三尖”“三砖”等世界独一无二的黑茶珍品,千两茶外形古朴大器、制造工艺特殊享有“中国茶文化化身”和“世界茶王”盛誉,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化黑茶”获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化红茶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绿茶“安化松针”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七是旅游胜地。安化生态资源良好,人文民俗灿烂,红色底蕴深厚,良好的空气、水质、气温使安化成为旅游度假康养绝佳胜地。境内奇山怪石、异洞幽水、原始森林比比皆是,拥有“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云台山国家石漠化公园、湘中第一高峰”多张经典旅游名片。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的古朴村落处处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丰富多彩的梅山民俗和独特的安化美食与茶饮使人回味无穷。地道安化中医药康养博大精深、流传千年,具有保健养生、排毒养颜、治病疗养的作用。毛泽东游学之路,红军桥、红军战壕等革命遗址,一盏马灯、一把大刀、一座浮桥、四十条军裤等红军故事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一)发展势头强劲

一是茶叶产业引领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2006年以来安化把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打造,在湘茶方阵和全国茶界中异军突起。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36万亩、茶企200余家,茶叶加工量8.6万吨,综合产值由6亿元增加到238亿元。安化黑茶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落户安化。安化获评“十三五”中国茶产业发展十强县,连续十四年入选中国茶业十强县。安化茶产业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无缝对接,全县15万多贫困人口中有10万人因茶脱贫,打造了产业脱贫的“安化模式”,安化茶叶演绎了“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传奇。

二是旅游产业加速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安化县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2处,国家级3A景区3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5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湖南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0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处、省级特色文旅小镇1处、大湘西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节点景区和景点集群5个。2022年接待游客910万人次,国内首个黑茶文化大型舞台剧《天下茶道》首演成功,“安化黑茶馆”“安化黑茶文化艺术馆”对外开放。安化黑茶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成功,获评“湖南省旅游强县”“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胜地”,成功举办湖南(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

三是文化产业赋魂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红色文化、黑茶文化和梅山文化,建成红色安化档案馆。千两茶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排《黑茶印象》《千两茶号子》等茶戏茶剧,在全国各地演出2000余场次;实施梅山文化“七个一”工程打造梅山文化系列丛书、“梅山茶韵”特色小戏、“梅王宴”、梅山民俗文化博物馆等。挖掘安化特色推出“梅山文脉”“安化礼物”“梅山剪纸”“张五郎塑像”等系列文创产品,一批文创企业迅速崛起。

四是体育产业激活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安化县围绕打造“冠军之乡”推进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和全民健身。五年来通过举办第十五届中国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汽车场地越野争霸赛等大型赛事吸引人员10万余人。建设全省首家“汽车自驾运动营地”赛车运动主题公园,吸引游客18万余人。公共体育设施遍布城乡,县体育馆全年免费对外开放,安化羽毛球学校被确定为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目前省级以上专业队有安化运动员4人、省级以上体校有安化学员5人,13名安化残疾人运动员参加省残运会斩获9金。

五是康养产业延伸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安化县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30.8万亩,年出产中药材10.2万吨,从业人员10万多人,中药材企业(合作社)400余家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2022年全县中医药综合产值31.3亿元。打造以安化黄精为主的“安五味”品牌,黄精种植面积8.2万亩,年产黄精1.1万吨,综合产值8.5亿元。中国多花黄精种苗繁育中心完成一期基础建设,“安化黄精九制传统技艺”入选市级非遗,“安化药膳”获央视专题推荐。多个茶旅康养、文旅康养、体旅康养项目有序推进。

(二)融合发展模式多样

一是示范带动融合模式。打造“品茶赏花、避暑漂流、登高赏叶、浴泉康体”为主题全国茶旅文体康示范区。串点成线形成示范带动,全面建设雪峰湖、茶马古道、芙蓉山等茶旅康养区。雪峰湖景区突出茶与水、茶与空气“氧吧”的主基调。茶马古道突出安化黑茶厚重历史文化与自然优美环境特色。芙蓉山茶与花完美搭配,实现四季花海、茶香四溢的大美形态。

二是特色主题融合模式。大力挖掘和注入文化元素,突出黑茶文化、梅山文化、生态文化、康养文化、红色文化、冠军文化建设丰富载体,形成了以黑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黑茶博物馆,以梅山文化为核心的梅山生态园,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茶乡花海生态园,以康养文化为核心的安化中医康养综合体,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安化陈列馆,以冠军文化为核心的安化羽毛球学校等茶旅文体康融合特色主题集群。

三是项目建设融合模式。全方位提升茶旅文体康配套设施和功能性设施水平。持续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升级和功能性项目优势互补,不断增强城市高品质承载力和高水平吸引力。建设黑茶特色小镇,规划以黑茶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园片,以商业旅游为特色的县城滨江片,以黑茶历史文化为特色的黄沙坪酉州片,以中药材种植、健康养生为特色的槎溪片,集茶旅文体康五大产业融合一体,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方式进行运营。充分利用装机规模全国第二的安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拉动作用推进东接东融,加快长吉高速(安化段)建设,融入省会一个半小时都市圈,增强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动能。

推进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主要做法

(一)顶层设计促融合

一是完善发展规划。全面摸清全县茶旅文体康资源家底,把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编制《安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茶产业发展规划》《安化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等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系列规划,通过构建“旅游+茶业”新业态,坚持“药、食、健”产业整体发展方向,在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加强整体设计,实现资源优化组合、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明确发展思路。按照“做强茶旅文体康,带富百姓壮大县域经济”的理念,明确县域核心优质资源为“山、水、茶、人”,确定“以茶为基础、旅为媒介、文为内涵、体为活力、康为延伸,做深‘茶产业链’、做响‘生态旅游’、做精‘特色文化’、做活‘体育产业’、做好‘康养文章’,推进安化县茶旅文体康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在战略定位、项目建设、产业体系、公共服务、市场营销等所有规划中全部融入茶旅文体康元素,打造特色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三是强化发展支撑。成立由县领导担任链长的产业链条,实行“链长+专家+部门+企业”的产业模式。成立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茶叶协会、中药材协会、梅山文化研究会、旅游协会等机构服务茶旅文体康发展。组建安化黑茶集团,承担全县茶产业发展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举办文旅大会、茶产业发展大会、黄精产业大会推进产业发展。出台《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意见》《安化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试行)》《安化县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安化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实施意见》《安化县促进黄精产业发展扶持办法(2021-2023)》等多个政策性文件。县财政将茶旅文体康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纳入常年预算项目,在厂房建设、公共品牌培育、技术提质升级、农机补贴、农业保险、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扶持。把推进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工作纳入对单位和干部的绩效考核,对成效突出干部优先提拔重用。

(二)平台建设促融合

一是加快园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茶旅文体康特色乡镇、茶旅文体康特色片区、茶旅文体康特色景区。成功创建安化黑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2大中心6大平台,形成现代智慧产业模式。着力打造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产业链条完整、文化体验独特、各产业深度融合的黑茶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面积900公顷的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已有多家知名企业入驻。玉溪新城、凤凰新区、紫薇谷新区三个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示范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二是完善品质体系。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地标管理体系,加强“安化黑茶”“安化黄精”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大力发展茶旅、药旅相结合的林下经济,加大低质低效茶园药园改造力度。推进茶园药园水肥一体化工程建设,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立产地溯源体系,制定投入品管理办法,引导种植基地接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鼓励和支持绿色、有机生态茶园和生态药园建设和认证。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采用订单生产和股权合作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一批标准化茶园基地、药园基地。

三是支持龙头带动。安化黑茶特色小镇以“安化黑茶”为核心主题,突出黑茶文化与梅山文化特色,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茶旅文融合、产城融合”的茶产业链条完整、茶文化体验独特的一流特色小镇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出台《安化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外引内育两手抓,推进茶旅文体康产业项目调度机制,强化土地、资金、资源环境等要素保障的支撑力度,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格局。

(三)创新发展促融合

一是营销创新。多层次全方位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成果共享”的茶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大格局。用新发展模式推动茶旅文康体一体化,打造公共品牌带动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模式——天下黑茶,神韵安化;安化黑茶,无可tea代。打造核心景区带动茶旅文融合发展模式——茶乡花海生态体验园。打造产业链带动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模式——生态茶廊。打造综合公司带动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模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经营实体带动农户增收机制。在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远方的家》《北纬300中国行》等媒体播放安化茶旅文体康相关纪录片,拍摄播放《菊花醉》《古道茶乡》等反映安化茶旅文体康的电视剧,与贵州茅台、醴陵陶瓷、罗马尼亚红酒知名品牌联袂开展活动,举办红色文化旅游节、黑茶文化节、文旅发展大会、茶叶开园节、最美茶艺师评选等节会活动。邀请名家来安化采风,创作《你来得正是时候》《安化黑茶传天下》《千两茶踩茶号子》等广为流传的优秀原创歌曲。在机场、高铁列车、高速公路沿线设置安化茶旅文体康广告,与餐饮大咖合作推广餐饮茶合作店,在大城市商圈等地投放易泡智慧茶饮机,组织企业和运动员参加各类茶博会、中医药展、文旅大会、运动会。实施线上“全网计划”,倡导人人都是主播的售货模式,加大产品网上销售力度。

二是科技创新。成立院士工作站、安化黑茶研究院、安化中药材专家服务团,与多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数字化、智能化“新基建”广泛应用到黑茶产业链和中药材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5%以上,有效实现了科技成果和黑茶产业、中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与转化。依托科技加强产品创新延长产业链,开发出茶牙膏、茶饮料、茶面膜、黄精酒、黄精压片糖果等新产品。

三是环境创新。安化县积极营造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的环境,在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动员全县人民深入到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的伟大实践中。通过微视频、书法、摄影、诗歌、歌曲、舞蹈、梅山剪纸、梅山山歌、弹词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茶旅文体康知识,重点抓好茶旅文体康展示“八个一”,即“一基地、一公园、一中心、一学校、一示范企业、一云平台、一作品集、一宣传片”。将茶旅文体康知识列入干部培训和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内容。安化黑茶学校将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知识融入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全过程。

(四)聚焦人才促融合

一是培养本土人才。设置安化黑茶学校,学校规模六千余人,每年可为县内提供茶旅文体康各类人才两千余人。开展“5133”高层次人才引进,每年引进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的急需专业人才充实到产业一线,经过两到三年历练后便成了县内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的中间力量。举办神韵安化宣传员培训班,集中优秀中青年干部统一学习安化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成效。开展对茶农药农培训力度,年培训茶农10000人以上、药农3000人以上,培育出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

二是吸引能人返乡。安化县扎实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工作,5年来共引进项目156个,总投资650亿元,为安化县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安化三大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标志性项目均由返乡能人创办:冷市镇人黄朗云创立安化茶香花海生态体验园,仙溪镇人张青娥成功打造列入湖南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中国梅山文化园,滔溪镇人姚社初兴建百花寨茶旅文体康一体化开发项目。

三是借力帮扶人才。充分利用省直宣传(文资)系统7支驻安化帮扶工作队人才荟萃思维活跃的优势,全力打造“文化+”等8个实践案例,投资近2亿元助推茶旅文体康全矩阵宣传等26个帮扶项目,成效显著。

来源:红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