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80后卖茶叶

找到约1,107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听资深品牌推手讲述:如何通过互联网卖茶叶?

一次,抽空见了位90后读者,他在北方二线城市创业,刚好来深圳参展,挺有想法的,做了个互联网茶叶垂直平台,开发了一个类似京东的独立电商网站,2年烧了三百万,达到日均流量2000+,但是销量寥寥无几。

简单了解了他们的内部情况,我开玩笑地说,你们要是早认识我两年,这300万就可以帮你们省了。

因为,他们战略错了。对于互联网产品,决策这件事,比如是做大而全的平台,还是小而美的品牌,决定做哪个不做哪个,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比马上去做更重要。战略就是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要多花时间做决策分析,不要急于烧钱做平台做产品,方向错了,白做,方向对了,要做就做最好。


要如何做一个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战略分析呢?

首先看行业格局,其次看用户需求,再看竞争对手和内部资源。

茶叶是全球消费量第二的饮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是个非常特殊和传统品类,有地域品类却无品牌,比如我们说普洱,会说云南普洱,说红茶,会说正山小种,说黑茶, 会说安化黑茶,会说西湖龙井。茶叶很难标准化,每个品种的口感不一,体验不同。

传统的茶叶市场是怎么做的?

第一种是自建连锁零售终端,实体店,如八马茶叶。一种是通过商场专柜进行销售,自营品牌。第三是产品向快销转型,通过商超卖场终端销售。

然而,传统茶叶销售成本越来越高,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状况,房租人力广告成本都不菲,利润微薄,没有稳定的客流难以持续经营。这个时候,许多O2O雨后春笋,将线上消费和线下体验结合,通过互联网卖茶的互联网+茶叶模式让许多创业者看到了希望。

打开淘宝,搜索茶叶,会出现超过80万件茶叶宝贝在销售中,2018年双十一当天,大益茶在淘宝的销量超9000多万,茶叶电商如火如荼,竞争激烈。


通过互联网卖茶到底可行吗?这里有个巨大的挑战,就是用户需求。

茶叶市场定价混乱,会做产品的,不会做品牌;懂品牌的,不会做产品;懂互联网的,不懂产业。

我也是喝茶多年的茶客,经常跟喝茶的人交流,茶叶自带社交属性,有极强的分享特质。

而我多在实体店买茶,先喝几杯不同品种的茶叶进行体验,再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每次一喝可以坐一下午,和老板及其他茶客聊天,这些茶客多在35岁以上,我几乎不会选择在互联网买茶,因为无法体验,质量没有保障,哪些人会在互联网买茶?

22-35岁的年轻人会,因此,这也就是互联网茶叶最大的弊端,用户需求角度,茶叶主要消费人群之间的偏差,导致茶叶电商拓展中高端市场面临阻力。

前文这位读者的官方垂直交易平台,就面临这个问题,在资金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投入做平台,缺乏品牌背书,定位模糊,缺乏消费者体验环节,连交易安全、产品质量、配送等也没有独特优势,在淘宝交易至少有个交易保障,垂直电商平台,是很难做起来的,京东都是烧了多少亿,坚持多少年才盈利,这种品类,建议应用小而美策略操作。

而茶叶O2O,个人以为还是有机会的,即通过互联网打造品牌,将传统的品牌互联网化,通过微博、微信的社交分享功能完成种子用户积累,结合线下体验店,让消费者到线下实体店品饮体验,线上完成交易,提高服务体验,结合产品渠道和品质的优势,要做大品牌,则需要更全面的市场和战略支撑。


在中国,目前茶叶电商交易规模只占到了整个茶叶总产值的10%左右,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目前做的比较好的茶叶O2O项目来了解。

比如茶搜搜,是一家集合茶行业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平台、茶业营销系统和茶业资源运作的服务商。它在线上主要有茶搜搜网,线下则有茶搜搜报、茶博会、品茶会等,其O2O平台覆盖了一百多个城市,一千多家线下店。门户网开辟了商铺、市场、供应、求购、资讯、展会频道和社区交流平台,做茶业终端消费市场信息、资源的整合,并为茶企茶商提供线上和线下的多渠道推广,让茶企茶商获得潜在客户。

比如茶乐圈,一家提供茶叶O2O本地生活消费、品牌茶叶导购等的商务平台。其采用LBS定位技术,让茶友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身边的商家和好茶,同时支持商家导入国内各大商城平台店铺的数据,为自己的店铺増加一个稳定的入口,有效提升网商的曝光率。

还有MTea,一个采用“线下+线上+上门”三位一体的模式,旨在打造年轻人的茶叶O2O平台。它自建涉茶产业链,提供原产地有机、健康的多元化茶类产品,设立品牌茶销售体验店,并推出了首创的商务茶艺师上门服务。通过在全国各地的商务中心和写字楼集中区开设茶猫猫服务站的方式建立“上门泡茶、送茶上门”服务。用户在网上看好了商品,可直接去距离自己最近的线下体验店喝茶,也可在平台筛选合适的茶艺师,预约上门服务,按时间收费。非常有创意。

再比如最近火的小罐茶,我最初了解他们是在央视的一档节目,大手笔投入,卖的也贵,注重品牌的建设,品质有保障,喝起来口感如何?特别香。

包装精美,高逼格,切中了礼品属性,同时也解决了差异化的定位,他们提供帮助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茶叶的服务,将茶叶按照特殊功效区分,比如是瘦身,还是养生,喝茶养生的观念有很深的文化沉淀,消费升级,喝点好茶,健康又养生,这个定位比较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我身边很多网红、自媒体人也通过互联网卖茶叶,就在微信成交,生意都很好,平均每个月的利润十万+,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将自己打造某个领域的网红,比如是小众领域的写手、茶馆老板、旅行网红、豪车自驾群的意见领袖,都有大批粉丝追随,通过卖茶叶将粉丝价值最大化变现。

特别有个茶馆老板,做的很成功。他出书,关于茶叶方面的禅修书籍;每年去产茶地搞工业旅行,满世界找好的茶叶,众筹股权搞茶馆;混不同的高端人脉圈子;每月组织不同主题的茶友聚会,每月给会员寄小礼品;定位高端,甚至有明星找他买茶叶。而且他透露给我一个秘密,茶叶,手串,香是一家的,有时候他卖茶叶不赚钱,而是通过卖香卖手串盈利,他花在维护会员粉丝关系上的时间是非常多,做什么行业,就怕用心两个字。

当你有足够量的粉丝和影响力,卖什么已经不重要,谁在卖最重要。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互联网+农业”这个大概念已成为大势所趋,各大品牌茶企也开始陆续入驻互联网市场,未来茶行业走向——“互联网+茶”或许成趋势。

本文作者:唐晓涵,品牌推手,深圳冲格新媒体创始人,伯虎影视创意总监,服务过多家上市公司/五百强/行业龙头。

芜湖小伙网上创业卖茶叶,销售额已近2000万!

这几年,互联网发展异军突起,网购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土生土长的峨桥人王家发慧眼如炬,几年前就盯上电子商务,同时利用家乡茶市的优势和便利,在天猫开了主打销售各种花草及养生茶的店铺,销售收入急速翻倍。这位“85后”小伙的互联网思维正是目前茶市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当地多家茶叶经营企业或个体户都开了自己的网店,或将为茶市发展瓶颈带来新突破。

2015年12月19,在峨桥新潮工业园区的芜湖四月茶侬茶业有限公司内,记者看到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正在将各种各样的花草茶进行分类、包装、发送出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花草香味。“今年双十一当天,我们的旗舰店销售额达50多万元,刚刚过去的双十二,我们的销售额也达到了20多万元。”总经理王家发说。

这位“85后”小伙比同龄人更成熟稳重,且很有商业头脑。几年前,王家发大学毕业,他没有加入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中,而是想到家乡峨桥是个全国有名的茶叶集散地,自己对茶叶相关知识也很了解,何不在此方面做文章。当时,他已发现互联网崛起的势头,决定开网店卖茶叶。由于峨桥本身并不产茶,为避免商标侵权纠纷等问题,王家发决定主打销售花草茶。很快,他和其他三位朋友一起将想法付诸实施,2012年7月1日,公司终于在天猫正式上线。

进入公司天猫店铺,记者看到店铺页面清新自然,各种茶叶包装精美时尚,店铺管理也非常好,茶叶品种虽繁多,但都进行了归纳分类。“店里有80多个品种,80%以上都是花草茶等,小部分才是绿茶、红茶、乌龙茶。”王家发说。这些花草茶有的是本地供应,有的要去四川、广东、山东、黄山等地采购,而绿茶、红茶等就在本地茶市采购即可,非常方便。“峨桥茶市形成气候,附属配套设施齐全,无论是物流成本还是采购成本,我们都可以达到很低。”这是王家发十分看中的优势。

“刚开始一个月只有几千元的销售额,但在团队努力下,很快这个数字就呈‘几何级’增长,到2012年底公司销售额达到一百万。”王家发说。虽然是个不错的成绩,但他觉得都在意料之中,这只是个起点。四个年轻人勤恳务实,一人负责网店页面维护推广、一人负责营销推广、一人负责线下生产厂房的管理,王家发负责行政及分析研究市场等工作。为了快速吸引人气、提高销量,团队经常开展促销、优惠等活动,到第二年公司销售额达到500万元。去年公司全年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今年到目前为止已近2000万元。随着店铺生意的火爆,王家发后来在京东、亚马逊及美团等网站上线开店。

“峨桥茶叶经营户在网上开店的越来越多,据统计53家茶叶企业中就有16户网上销售。政府也积极支持经营户网上开店,帮扶了几十户实现线上销售。更多的店铺是自己钻研,利用互联网来做生意。”峨桥市场监督管理所高所长介绍道。或许电子商务发展将给峨桥茶市经营带来新突破。

“80后”台青李梓源想把茶叶卖到世界各地

时下,中国产茶大县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迎来夏秋茶丰收季,走进凤冈县蜂岩镇桃坪村,公路两旁绿意盎然的茶园映入眼帘,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汪洋,茶香扑鼻。

“80后”台青李梓源正在茶园忙着为村民讲解机采夏秋茶技术,2021年他的茶叶加工厂目标是制成300吨大宗茶销往海外。

图为李梓源的茶叶加工厂。 受访者供图

图为凤冈县蜂岩镇桃坪村的茶园。 受访者供图

来自台湾中部的李梓源,家中四代做茶,从小就对茶有着特殊的感情。因台湾茶青原料供应有限且大宗茶市场巨大,经常在大陆做茶展销的李梓源,4年前在贵州开始布局茶产业。

“一杯好茶不仅需要好的加工技术,还需要好的环境和原料。”李梓源说,凤冈不仅生态环境优良,还有着与家乡相似的人文风情。

专做夏秋茶的李梓源,2017年在桃坪村开始投资建设年产500吨的“欧标茶”加工厂,同时引进台湾成熟的茶叶生产管理技术和适合山区茶叶采摘的轻型机械。

图为茶农机采夏秋茶。 受访者供图

因采摘成本高、利润低,当地茶农只会采摘一季春茶,“无人采摘,老死枝头”便成了传统夏秋茶的宿命。而李梓源的到来,让夏秋茶“变废为宝”,亩均产值增加近2000元(人民币,下同)。

采访间隙,李梓源娴熟地用便捷式采茶机收割茶叶,随着采茶机“簌簌”走过,葱绿的茶叶就直接进了布料袋内,既快捷又省力。

“与春茶相比,夏秋茶价格虽低,但产量却远远高于春茶,茶农们也能获得较好的收益。”李梓源说,通过机采茶叶的方式不仅加速茶产业提质增效,还有效解决了“用工荒”的难题。

图为李梓源邀请外国客户到凤冈考察“欧标茶”。 受访者供图

2020年,李梓源的茶叶加工厂开始投产,近千户茶农为茶叶加工厂提供绿色、干净的茶叶,企业+合作社+茶农的产业模式更为当地茶农打通了一条增收致富路。

记者走进李梓源的茶叶加工厂车间看到,杀青机、揉捻机、烘焙机等机械设备一应俱全,2条茶叶生产线全部自动化生产,从鲜叶摊放到茶叶产品实现全过程“不落地”,整个操作流程只需几个人即可完成。

“投资建厂至今,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村民都以饱满的热情提供服务。”李梓源说,凤冈县委统战部几乎每个月都会来村里走一趟,了解并协调处理自己在投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协助办理茶厂建设的环评手续、协助解决茶厂受灾问题……记者了解到,凤冈县经贸局还把李梓源公司年产500吨“欧标茶”加工厂建设项目,列入2020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已兑现补助资金100万元。

“现在到大陆投资有很多优惠政策,台湾年轻人应该多来大陆看一看,多一些了解。”李梓源说,自己在大陆投资跟很多茶厂和茶农不是竞争关系,而是战略合作伙伴。

李梓源未来的目标是在大陆打造一个生态茶庄园,就像国外的葡萄酒庄园、咖啡庄园一样,并把大陆的茶叶卖到世界各地,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52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