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易武天能

找到约814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易武 | 重拾百年辉煌

要历数澜沧江流域两岸分布的普洱名茶区,恰似银河系里闪烁的繁星,颗颗都这么明亮,粒粒都这么耀眼。这里有新晋明星冰岛,有十几年前崛起一直傲视群雄到今天的老班章,有古茶树资源博物馆的之称的景迈等,这其中最有历史积淀和岁月风采,堪称百年辉煌的却当属易武。易武是古镇越县政府所在地,仍有古镇留存至今。易武茶山是传统普洱茶的主产地,茶园面积和茶产量长期居于古六大茶山之首。

易武庆丰号野生茶

冰岛茶成名于2008年,老班章成名于2004年,而易武却成名于清中期的嘉庆和道光年间,那也是易武普洱茶最辉煌的时期。清朝雍正年间,鄂尔泰任云贵总督时,在滇设茶叶局,统管云南茶叶贸易。鄂尔泰勒令云南各茶山茶园顶级普洱茶由国家统一收购,挑选一流制茶师手工精制,并亲自督办,在贡茶上印“鄂尔泰”私宝,进贡朝廷。于公元1732年,正式列入《贡茶册案》。易武街上商铺连商铺,茶庄接茶庄,生意兴隆,人丁旺盛,内地茶商和马帮往来不绝。仅仅依靠易武本地的原料已经不能满足易武茶号的加工了。因此,倚邦、革登、蛮砖,甚至攸乐山的茶菁也都有一大部分被集中到易武加工成“七子饼茶”,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000多担。那时候,易武可以说是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历史上的易武不仅茶叶种植面积居六大茶山之首,且在清中期已经是制茶中心。

普洱茶无论是堆积在历史上的种种辉煌遗迹,还是在今天拍卖行里屡创咋舌天价的号级老茶,亦或是闪烁于中国各大顶级奢靡普洱茶商圈中冲泡的上上品,其名称或者出处皆指向同一个地区——易武。

为何普洱茶能风靡当下,成为新时代中国茶叶品种中的佼佼者,皆因喝普洱茶不仅喝到的是口感、滋味、越陈越香,更是能喝到历史文化的厚重,时代变迁的唏嘘。越老的普洱茶越能体会到这些,而留存当世为数不多的百年普洱老茶品种如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同兴号等等基本都来自易武,所以当下我们喝到的百多年前普洱味道基本都是“易武的滋味”。

由此可见,百多年前的易武镇,易武茶是何等精彩,而新时代下的易武作为普洱茶的好茶地理区域或普洱名茶的代名词,其江湖地位又如何呢?

由此可见,百多年前的易武镇,易武茶是何等精彩,而新时代下的易武作为普洱茶的好茶地理区域或普洱名茶的代名词,其江湖地位又如何呢?

普洱茶无论是堆积在历史上的种种辉煌遗迹,还是在今天拍卖行里屡创咋舌天价的号级老茶, 亦或是闪烁于中国各大顶级奢靡普洱茶商圈中冲泡的上上品,其名称或者出处皆指向同一个地 区——易武。

那么为何历史上曾经在茶区产量和加工排第一的易武茶区会沦落到老二的地位。这不得不提及历史上易武曾经的衰落。

从清末易武镇的衰落开始,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间不知不觉的去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外界已经悄然发生巨变,易武古镇却依旧如沉睡中的小镇,完全被这崇山茂林阻碍不知外面世界的变化。直到某天走进一群台湾、香港的茶商、茶人。

易武庆丰号攸乐古树茶

曾经的技艺和传承不死,只是悄然埋没,一旦浴火重生的星火燃起,必将迅速产生燎原之势越烧越旺。台湾香港人走后,易武乡人按古法手工石磨制作先后生产出两款在日后带动易武茶铺天盖地发展的明星产品,一款是台湾茶人吕礼臻定制的小众产品“臻纯雅号”,另一款就是后来大名鼎鼎先引起港澳台和马来西亚等地一片称赞,墙里开花墙外香,然后又从港台迅速风靡回内地的“99易昌号”系列产品。

随着以易武古树茶制作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大量出现并引起其消费市场一致赞誉,从而带动了一波又一波全国各地茶商茶人涌进易武山朝圣和做茶的热潮,无论从广度深度都再现易武古镇普洱茶制作的辉煌。

这其中就有后来在经历08年普洱茶低迷风波后不畏风险,一心一意致力于“纯正易武”茶口感制作的东莞“岁月知味”企业……“祥源”首次提出“易武小产区”概念,是以大资金整合易武零散茶区原料制作的又一新做法。势必给易武古镇普洱茶生产和制作带来一个新的篇章。

易武古镇

易武庆丰号分享文章,祝您生活愉快,来源:普洱杂志 普茶藏珍

润元昌2012年易武天韵:一闪而过的苦、而后幽幽的甜

  本想静心品饮,没想到一个人独饮了22泡,耗时2个多小时,用水2升多,实在喝不下了!下面与大家分享这次开汤的得与失。

  润元昌2012年易武天韵试饮装:小砖压得较紧,干茶条索清晰批银毫,茶汤入口中等苦味一闪而过,入喉化为甘甜,喉韵较深,甘韵来得不快,但保留度不错,涩不明显,口感层次丰富,上颚、舌面及两侧、唇齿间都能感凉意,耐泡度相当高,12泡苦味始淡,尾水甜韵很好,一人独饮至22泡,叶底鲜活。

  易武天韵试饮装

  

  小砖压得较紧,干茶条索清晰批银毫

  

  用针撬成两片

  

  易武天韵的汤色图,除第1泡小瓠未泡开汤色略浅外,2泡起汤色基本保持一致

  

  鲜活的叶底

  

  品饮经过:

  润元昌盖碗约110ml,投茶小砖1块约9克,水温97左右

  洗茶2遍4秒出汤,醒5分钟

  第1泡15秒出汤,小砖还未泡开,茶汤入口基本无苦,些许涩去得也快,茶味淡,有些许回甜,但感觉回甜部位很散;

  第2泡15秒出汤,茶汤入口有中等苦味一闪而过,入喉化为甘甜,喉韵较深,甘韵来得不快,但保留度不错,涩被苦盖不明显;

  第3-16泡都是10秒出汤,17泡15秒、18泡20秒、19泡30秒、20泡45秒、21泡60秒、22泡未记时,茶汤口感及汤色一致性很好,口感层次丰富,上颚、舌面及两侧、唇齿间都能感凉意,耐泡度相当高,12泡苦味始淡,尾水甜韵很好,一人独饮至22泡,叶底鲜活。

  得与失的小结:

  1、9克的投茶量相对于润元昌约110ml的盖碗来说,茶水比高了,这也是品易武天韵苦味中等及耐泡度相当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喝珍品红印的经验,润元昌的盖碗投料6克左右较适合;

  2、从一闪而过的苦及而后那份幽幽的甜韵,个人觉得易武天韵适合珍藏些年份,相信3-5年后的天韵定是好茶一款。

  二点声明:

  1、虽力求照片能够真实反映所见到的真实色彩,但由于拍摄工具、环境、光线及摄影技巧等原因,开汤报告中的照片或许还是会给茶友造成误导,请见谅,谨参考(办公室日光灯微弱的光线对昨晚茶片的拍摄影响不小);

  2、虽坚持分享口感记录的真实性,但由于个人喝茶习惯、泡茶工具及技巧、口感爱好等原因,或许会给茶友造成误导,或对商家造成损失,请见谅,谨参考。

  来源:高峰nb的博客

  温馨提示:文章贵在分享,我们崇尚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易武标杆“麻黑”|凝聚“香柔甜滑”之精髓,一杯喝懂易武。

谈易武茶,品易武茶,都绕不开麻黑


对于整个易武来说,「麻黑」种植历史悠久,一直以来被誉为易武茶的“标杆”,是易武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款茶品,它的出现使得爱茶人纷至沓来,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魅力呢?



茶马古道的枢纽

寻茶路上绕不开的必修课


如果说易武是饮茶人绕不开的普洱重镇

那么麻黑就是易武绕不开的股肱之臣


说起易武茶,离不开这四个关键词:


第一,茶马古道源头

普洱茶文化最核心、底蕴最好的地方就在易武,也被称为“中国贡茶第一镇”。

第二,百年号级茶庄

易武的茶庄茶号最早创办于清朝初年,其后各类商号络绎涌现,至清末民国期间达于鼎峰。现在依然有记载曾在易武开设过茶庄茶号的就有80多家,百年号级茶之同庆号、乾利贞宋聘号、福元昌号.....这些普洱茶历史上最经典的“作品”,就诞生在易武,代表了普洱茶最好的时代。目前存世的号级茶基本都出自易武,易武茶最大的特点“香柔甜滑”极致的代表也在麻黑。



(天韵古茶·易武麻黑初制所)


麻黑古树茶独特之处

三个核心特点


第一,独特的品种

麻黑的古茶树发芽早,育芽能力强,鲜叶背面的茸毛特别多,芽肥叶大,内质丰富。易武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后期陈化效果非常好,存放一些年以后,茶汤会变得非常醇厚,滋味也越来越浓,增值的空间比其他茶更高。号级茶基本都是用易武茶做的,它们经过了近百年的存储,依然鲜活,且越陈越香。


(麻黑古茶园生态环境)


第二,独特的土壤

易武茶为什么有这样丰富的魅力,土壤是核心,和当地人常说的“五色土”有很大关系。麻黑的土壤表层有一层深厚的腐殖质土,然后下去中层是砖红壤土,再下去是黄壤土。古树茶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不同层面土壤所带来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


(麻黑古茶园·独特的土壤环境)


第三,独特的自然条件
麻黑的海拔在12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在2100毫米。海拔高,则昼夜温差大,白天芽叶制造的糖分比较多,夜晚芽叶中果胶的含量也会增多;云雾多,则多漫射光,使得茶叶颜色偏深且更有光泽,叶绿素含量更高,生成的有机物(糖)也更多。


(天韵古茶·麻黑古茶树)


一杯茶,喝懂易武

麻黑·凝聚“香柔甜滑”之精髓


2021年天韵古茶在麻黑建立古树茶园基地和麻黑初制所,对麻黑核心区域古树茶园及优质原料拥有了绝对的掌控力。


天韵古茶·麻黑古树茶:精选百年以上头春古树鲜叶为原料,在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天韵古茶制茶标准”。坚持采用全程手工制作,茶园里的古树鲜叶经过人工采摘、摊晾之后才用铁锅进行手工杀青,接下来,采用日光照晒的方式进行晒干,然后,拿到精制厂里面加工成饼茶,最后,再经过包装投进市场。


(手工制作·日光晒干)


刚压制而成的新茶开汤品鉴:茶汤入口,稍带涩感,水路细腻柔滑,清甜典雅;继而生津回甘,略有收敛性;嘴唇感到紧绷,韵味由胸腹直上喉咙蜜糖感悠长。


既能感到清新的山野之气,鲜爽度高,明显感到春茶的味道,待微微苦涩退却之后,甘甜悄然而至,整体侧重于春茶鲜嫩。



收藏价值

麻黑·易武茶区“标杆之作”


天韵古茶麻黑古树茶在第一年是清香,醇正,有特有的蜜兰香气。转化后内涵物质完全释放出来,汤质浓厚、甜度更显、陈香明显,品饮及收藏价值兼备。


“麻黑古树茶”已成为天韵古茶品牌易武产区的“标杆之作”,在包装上进行全新视觉升级,并以全新独立包装呈献,更突出了“麻黑古树茶”非同一般的价值定位。


(规格:200克/饼;5饼/提;6提/6公斤/件)

匠心方能出精品,经过严谨制作

天韵古茶·麻黑古树茶“标杆之作”

将于今日6月12日上市并接受预定

总出品500饼,限量发售280饼

传承经典,升华品质

塑造纯粹本味,我们共同期待

找到约75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