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商南茶产业

找到约13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冯月菊率团视察商南茶产业

  11月12日,省十一届政协副主席冯月菊率省市政协委员代表团来商南县视察茶产业发展情况。商洛市政协主席高健,县委副书记、县长崔华锋,县政协主席李桂芳等参加了调研。

  冯月菊一行先后来到试马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试马镇红庙村马泉山万亩白茶基地,城关街道办碾盘村商洛市秦岭泉茗茶业有限公司瓜山茶叶基地,富水镇油坊岭万亩生态茶园等地,通过实地踏勘、听取企业汇报、观看专题宣传片等形式,全面调研商南茶产业发展现状、茶产业在引领群众脱贫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茶产业人才队伍的后续培养,政府如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等课题。

  商南,地处秦岭南麓,千峦叠翠,万溪襟带,生态王国,被誉为“大秦岭封面”和“中国名茶之乡”。高纬度、高海拔、高矿物质生态环境,孕育出的商南鹿茗,品质独特,林茶相伴,有机生长。观之汤如露,闻之香似兰,品之味若醴。

  近年来,商南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坚持把茶叶作为头号优势主导产业来抓,按照“规范化建园、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共建茶园25万亩,其中丰产茶园12万亩,可采摘茶园19万亩,无性系茶园3.2万亩,无公害认证茶园面积11万亩。全县年产茶叶4500吨,产值达9亿元。

  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商南茶“汤绿、香高、味浓、回甜”的显着特点,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现已研发生产出绿茶、红茶、乌龙茶、茯砖茶、工艺白茶5大类20多种茶产品,多次荣获“国饮杯”、“中茶杯”名优茶评比金奖;商南茶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商南先后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叶示范县”、“中国茶叶之乡”、“全国名茶百强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和“全国重点产茶县”。

  来自大都市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政协委员们,对商南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示由衷的赞叹,对商南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狠抓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表示肯定。希望通过本次视察调研活动,加大对商南茶叶的宣传与推广,积极为各级各部门建良言、献良策、出实招,为陕西茶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作者:叶竹虎)


商南县科技赋能茶产业转型

“新品种茶叶的价钱高,管理也好,比老品种茶效益高很多。”初春时节,在商南县茶旅融合产业示范区管理茶苗的油坊岭村村民陈邦全说。

油坊岭“旅游+农业”生态茶园是苏陕协作结出的硕果之一。“在苏陕协作资金的支持下,我们几家公司在富水镇油坊岭等村建成了3000多亩茶叶观光园,让周边群众有了土地流转、茶园管理、入股分红等多项收入,茶叶发展的气候已经形成,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逐渐鼓了起来,还带动了观光旅游产业发展。”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负责人说。

茶农茶叶育苗培训

2017年,南京市溧水区驻商南对口帮扶联络组到商南后,深入调研后发现,商南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茶区,但存在老茶园较多、茶叶品种单一、制茶工艺陈旧、茶叶品牌杂乱、市场占有率不高等问题。在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后,溧水驻商南对口帮扶联络组决定将茶产业发展作为扶贫协作重点支持的产业,每年重点支持1至2个重点企业引进茶叶新品种,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好产业扶贫“大文章”。

过去的老茶园由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管理,山高路堵,管理难、采茶难、成本贵。基于此,溧水驻商南对口帮扶联络组立足当地土地、水资源、气候等自然条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综合考虑群众意愿、人力、交通、农旅融合等因素,科学规划布局茶叶产业基地建设。对口帮扶联络组在安排苏陕协作项目资金时,着力向茶产业倾斜,推动茶企扩大茶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茶叶深加工,提升茶叶品质,帮助该县茶叶联营公司、恩普农业、秦岭鹿茗等企业新建或改建高标准茶园近5000亩,在富水、城关、试马三大茶产业发展片区建设茶园生产产业路35公里;帮助满园香、天兰等茶企建设茶叶加工厂3000多平方米,帮助沁园春等企业开展茶叶全产业链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等项目,提升茶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强化产品溯源,提升茶叶品质。2017年以来,苏陕资金累计向商南茶产业投入资金3320万,有力地支撑了茶产业做大做强,带动3000多户群众年均增收5000多元。

对口帮扶联络组坚持将龙头企业培育作为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支持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鼓励其推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植保服务、统一品牌销售等模式,不断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旅融合发展,按照“培育一个龙头、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持续扶持沁园春、御泉茗、满园香、雨山、鸿德农林等茶叶龙头企业,先后投入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引进了白茶、黄茶等优势品种,建成了试马镇万亩茶叶基地、富水油坊岭、茶坊茶叶观光园、城关千亩有机茶示范基地及清洁化加工厂、十里坪镇李家湾茶叶基地等脱贫产业项目。

商南茶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技术改造升级。2022年7月28日,溧水区新一批农技专家抵达商南,在他们持续不断的帮扶下,“商南白茶”品牌越做越响。“白茶是绿茶的一种,因叶面绿色略浅而得名。这一坡面的地,去年才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种的都是新品白茶黄金叶。新茶氨基酸含量更高、口感更鲜爽,产品附加值和给村民带来的收益也比种老白茶更高。”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场负责人熊涛说,“智慧茶园系统的建设,得益于南京市和溧水区为我们带来的苏陕协作资金和人才、技术支持。”

在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茶苗育种基地——钢架温室大棚内,育苗床整齐排列,自动水帘滑轨安排在上方,用手轻轻触碰开关,即可实现自动浇水。随着自动水帘滑轨的移动,鼓风机、电暖气片、空调以及遮阳布和天窗自动闭合张开。熊涛说:“这些都是用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的,这里可以一年四季进行育苗。”

对口帮扶联络组帮助沁园春等龙头企业开展茶叶全产业链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等项目,主要建设800亩数字茶园管理系统1套,包括环境遥感监测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农情自动监测系统、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农业大数据平台以及茶叶加工自动化包装设备等,并建立茶叶营销平台体系1套。

目前,在苏陕协作资金及技术的支持下,商南已研发生产出绿茶、红茶、乌龙茶、茯砖茶、工艺白茶5大类20多种茶产品,多次荣获“国饮杯”“中茶杯”名优茶评比金奖,商南茶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截至2022年底,商南县有茶园面积26万亩,培育省、市级茶叶龙头企业8家,发展茶叶大户6200家,建成茶叶加工厂200多个,年产茶叶8300吨,产值达1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44%,达到了“人均一亩茶”,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乡村产业振兴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为进一步把茶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快发展,商南提出建设“生态茶城”等“四大名城”发展目标,明确“规模、品质、品牌”三提升和“旅游、康养、加工”三延伸的发展路径,规划建设城关、富水、试马三大茶产业发展片区,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县茶产业规模30万亩、产值30亿元的目标。

“未来,溧水驻商南对口帮扶联络组围绕商南县打造‘生态茶城’的目标,持续关注、支持商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品牌打造,帮助产品销售,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商南县委常委、副县长,苏陕工作队商南联络组组长钱锋说。

来源:陕茶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商南县:加快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商南县茶旅康养融合示范园项目在富水镇茶海公园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立足当地茶产业基础优势,通过农旅融合、康旅融合,延伸做强茶产业链条,打造集生态、生产、加工、观光、体验、销售、旅游、康养于一体的茶旅康养融合示范园,聚力打造商南“生态茶城”核心区。园区全面建成后,可引进20家以上龙头企业入驻,实现年综合产值7.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

为进一步发挥商南茶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商南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农业首位产业来抓,持续加强商南茶生产、营销、科研、文化等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亩产效益,精心打造知名品牌,积极推进文旅融合,推动全县茶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质量安全更加巩固、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业态功能更加丰富、融合发展更加紧密,建设形成区域闻名的“生态茶城”,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南县依托打造“生态茶城、产业新城、旅游名城、康养慢城”四大名城的良好机遇,以县城为核心,以茶产业三产融合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质量安全、基地提升、品牌打造、市场开拓“四大工程”,聚力打造“三园一区”。着力发展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旅游业态,将商南打造成集展示、交易、休闲、研学实践、文化体验与观光于一体的生态茶城。以引进新品种、提高茶品质、做优茶品牌为抓手,以无性系茶园建设为重点,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态优先、林茶相间的要求,从“会”种茶向“慧”种茶转变,精心选择优质优良品种,结合防控优先,科学管理有序,建设一批高效生态茶园,夯实从茶园到茶品的高质量发展基础。主推优良品种龙井43、商南白茶、黄金茶等绿茶品种和金牡丹等红茶品种,实现茶园品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产品绿色化、园区风景化。


商南县着力培育链主企业,壮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茶叶联营公司、沁园春茶业公司、恩普农业开发公司、秦岭鹿茗茶业公司等链主企业,做大做强,聚集资本、技术、人才市场要素,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和线上线下共融共享等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茶叶企业合作、兼并和重组,严格按照食品生产体系,构建由链主企业牵头、以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链上下游,以中、微型加工企业和专业种植大户或合作社为主体、散户为补充的茶产业融合发展机制。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模式,适时将茶产业链中分散的资源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整合,组建由政府控股、茶企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商南茶业集团”,引领商南茶产业创新、融合、规模化发展,抱团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实现产业增效、茶农增收。

同时,打造品牌,拓展营销渠道,推动三产融合。为了擦亮“商南茶”这块金字招牌,商南县进一步整合现有茶叶品牌,建立“一个公用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的公用品牌管控体系,每年设立500万至1000万元宣传推广基金,做足“22℃商洛、北纬33°商南茶”宣传文章,唱响商南茶区域公用品牌。构建流通网络,拓展营销渠道,不断提高商南茶市场开放度和占有率。挖掘文化资源,讲好商南茶故事,将集中连片万亩以上生态茶园,按照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丰富体验项目和文化内涵,实现茶叶产业向旅游融合延伸;紧扣商南打造“康养慢城”目标,深度挖掘茶浴,茶膳、茶养、茶艺等茶文化康养要素,发挥“三省八县”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在城关、富水、试马、金丝峡等地建设康养度假区,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深化商南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改革,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通道,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为了破解茶产业发展中的“肠梗阻”,商南县进一步强化保障,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县政府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入茶产业发展不少于3000万元,向上积极争取省市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品牌培育、宣传推介、精深加工、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落实土地流转奖励政策,加快农村土地、林地依法有序流转。建立茶叶信贷担保体系,推进金融支农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市场监管,切实保护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鼓励支持以村级组织为主体,组建成立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组织,为茶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产业链的服务。(作者:代绪刚)

来源:商南宣传,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2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