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明年春茶

找到约48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西湖龙井主产区一成茶园遭受“烤”验,对明年春茶产量影响不大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西湖龙井产于杭州,于清代获得盛名,美誉至今。

今年夏季,杭州经历长达55天的高温,有的茶树叶片经不住高温暴晒被晒枯。随之,“西湖龙井九成被晒干”的传言四起。

8月25日至27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了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地之一的杭州梅家坞村,以及同为西湖龙井产地的梵村和双灵村。所幸,25日晚杭州下起雷雨,冲淡了茶农眉间的愁纹。专业人士分析,来年春茶产量不会减少。


梅家坞村路边有茶树叶晒到焦枯

部分茶叶焦枯一碰便掉

西湖区梅家坞村是西湖龙井五大核心产区中面积最大的茶村,村内一条主干道两侧的路边和山坡分布着2000余亩茶田,村里共有800多户人家,基本都种植了西湖龙井。

在25日晚的雷雨来临前,沿路的茶树顶部明显可见大量焦枯的叶片,其中多是整片叶子被晒到焦枯、卷曲,手一碰便会掉落。


焦枯的茶树叶一碰就掉落

“网上说西湖龙井九成被晒干了?太夸张了。”梅家坞村的茶农们说,今年夏天气温偏高,且高温持续时间久,村里的一些小溪都干了,部分茶树叶的确被成片晒枯,茶农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枯叶。不过村里的情况不算太严重,不可能九成被晒干。

茶农们介绍,茶田的地理位置会影响茶树晒伤的程度:梅家坞村多数茶田都位于山坡上,因有山体和大树的遮挡,加之不缺水源,位于山坡上的茶树很少出现叶片被晒枯的情况;因平地和路边的气温相较山坡更高,平地和山坡的茶树也更容易晒伤;有些茶田的土层浅,茶树吸收养分有限,或是土壤保水性能差,茶树也更容易出现晒伤的情况;此外,有些品种的茶树根系不够发达,在面对高温和暴晒时也更脆弱。

梅立新(化名)从小学习茶艺,种茶三十余年,家中有5亩茶园。他家被晒枯的茶树所占面积不多,不到一成。

“顶上的叶子被晒枯,一是因为今年灌溉的水少了,二是叶子吸收了水也会很快被太阳晒干。”梅立新说。

在他的记忆里,只有2013年曾出现过茶树叶被晒枯的情况,那年的高温天数跟今年差不多,下雨还少一些,但当年只有极少数茶树叶被晒枯。

10%茶园的叶片被晒干枯


双灵村茶园焦枯明显

西湖区双浦镇双灵村也是西湖龙井的产地,茶树叶焦枯的情况相比梅家坞村较为严重,据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全村约有30%以上茶树叶被晒到焦枯。

从双灵村百米高空俯视的画面中,焦枯的叶片与其它叶片颜色对比明显,不少茶田出现成片褐色。

赵有龙家有4亩茶田,不仅茶树叶被晒枯,顶部的部分枝条也被晒干。在村里的茶田中,枝条被晒干的情况不少。


赵有龙家的茶苗枯死在地里

今年端午节前后,赵有龙种下了一些茶树苗,并同时种下毛豆为茶树苗遮阳。不过,茶树苗因多日的高温枯死在地里,这在往年是从未有过的。

8月初,双灵村里的茶农们发现不对劲,开始取水浇灌。他们在茶田边装了水管,在夜间给茶树根部的泥土浇水,“为了浇透,得从晚上七八点浇到半夜。”

赵有龙家没有水管,借用的好友家的,一共浇了4次。在他家茶田附近,有人几乎每天都浇水,可茶树叶还是被晒干。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经作处负责人曾对媒体介绍,西湖龙井茶产区共有2.2万亩茶园,今年大致有10%的茶园受干旱影响,出现了茶树叶被晒干的情况。

有茶农花万元买遮阳网

双灵村茶树植保员马红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0℃至25℃,持续在高温干旱、强光照射的气候环境下8至10天,即会出现茶树日灼病。抗高温干旱,重点在遮阳和补水。

8月25日,在梅家坞村,茶农们并没有因成片的茶树叶干枯而特别焦虑。天气预报信息称,预计杭州将在25日晚迎来一次降雨,茶农们都在等待着雨水的到来,“这时候下雨,既可以补充水分,也会降温。”

茶农们称,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年3月至10月间是西湖龙井茶的采摘时间。近些年来,因为采摘成本的增加以及夏秋茶品质不如春茶等原因,他们都只在春季采茶,夏季和秋季则主要是养护茶田,保证来年春茶的品质。

尽管茶树叶被灼伤焦枯,但只要茶树的枝条和主干部分还是鲜绿,没有受伤枯死,等到有雨落下,茶树枝条还是可以冒出新芽,长成新叶。不会产生损失。相比之下,遮阳网的成本更高,没多少人会装。

徐林昌是安装遮阳网的人之一。8月初,他发现自家茶园有叶子被晒得变色,考虑到多日罕见的高温天气,他花费约1万元给自家6亩茶园安装了遮阳网。待气温下降,拆除遮阳网也会产生一笔不小的人工费。

徐林昌解释,他担心高温一直持续,茶树的枝条受损难以长出新叶,导致来年春茶的产量降低。此外,受损枝条长出的芽叶瘦弱,茶叶外形有可能不如往年,到时也会影响销售。因此,他装了遮阳网。

双灵村茶农家茶树叶大片焦枯

双灵村也有茶农安装了遮阳网,相比网下的茶树叶,网外的晒伤程度更重。目前,双灵村统计了受损情况,上报给了当地的农业部门。

紧邻梅家坞村的梵村共有281户人家,246亩茶田。面对高温,村里通过在山上取水灌溉、追加施肥等方式来避免损失。

预计明年春茶不会减产

在今年3月西湖龙井茶开采时节,有专业人士向杭州当地媒体分析称,一亩茶园约产40至50斤干茶,预计春茶产量与2021年持平,大约为320吨,价格涨幅也与2021年差不多,大概上涨5%。

茶农们说,若是明年春茶产量降低,价格也会上涨。所幸,杭州25日和26日两天晚间下了雷雨,雷雨过后,有的茶树枝上冒出了新芽。否则,照此前的高温和干旱态势,茶树必然会遭遇更严重的伤害。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位于西湖龙井核心产区内。研究所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李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通过在西湖龙井产区实地调研发现,茶树只是看上去晒伤严重,其实大部分茶园的茶树被晒伤的只有叶片部分,少数茶树顶部的枝条被晒伤,但茶树主体没有被晒伤,“只要枝干没有受损,待气温下降便可以长出新芽,恢复生机。”

李鑫介绍称,雷雨带来的降温过后,茶农们根据茶园旱情状况制定适宜的茶园管控措施,如果茶树枝条干枯受损,可通过轻修剪剪除枯死枝条,并及时补充肥料。综合目前掌握的气象预测信息分析,今年的夏季高温旱情已经基本解除,来年春茶的产量基本不会减少。

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西湖区茶叶首席专家商建农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西湖龙井的产量、人工采茶的成本等因素会影响茶叶的价格。今年的高温对茶树的伤害不算严重,预计来年春茶不会减产,价格也不会因此大幅上涨。

来源:极目新w记者 刘毅 张奇,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3年春茶,中小茶企最后的希望!

撑不住,也得硬撑。

这是当前除了直播做得好的大多数茶企的现状。

然而,茶叶市场的春天总会到来,再撑几个月,市场会慢慢回暖的。

-01-

茶圈三角债

茶行业,茶农也好,茶商也罢。

资金链十分脆弱,原因是:茶圈资金链是三角债。

客户欠茶商,茶商欠茶农,茶农欠Y行。只要其中一环出问题,马上就引起连锁反应。

这种茶圈三角债模式,是当前山头茶市场的运作方式决定的。

山头茶市场,本质是定制

做山头茶的生意,春茶前,毛料商找自己的客户、实体店茶老板、小茶商之类,说:老板,需要什么茶,搞点钱来,我帮你做。

茶老板先付一部分钱给毛料商,毛料商带着这些钱找不同山头的茶农,看茶园、选树,承包。

然而,毛料商包茶园的时候,也只能付一部分款给茶农。因为客户的尾款没有到,毛料商也没有多少钱。

茶叶做出来,交货的时候,大多数茶商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有些老客户,如果手中资金有限,毛料商也会缓缓。

又回头跟茶农说:你家的茶,品质不错,明年我还是要收的。

既然是长期合作,茶农也愿意宽限。这样,就形成了茶商欠毛料商,毛料商欠茶农的局面。

然而,很多所谓的茶商,虽然一年拿几十万的茶叶,但是,卖茶只是他们的副业,主业是其他行业,比如干家具的,干珠宝的,干其它投资的。

一旦经济形势不好,茶商的主业扛不住了,往年眼都不眨的几十万也拿不出来了。只能跟毛料商说:X总,咱们合作那么多年,你是知道我的,我现在是真没钱了。

毛料商也很无奈,虽说这哥们欠我钱,但就是把他逼死,他也没有啊。但是,年底又要给茶农尾款,只能自己掏腰包垫上。

但是,包茶园的资金可不是几万块,毛料商把自己的资金垫进去,也不够。

茶农守着摇钱树,还欠债?

按理来说,茶农有了古茶树这棵摇钱树,坐等收租不就行了,怎么会欠债呢。

2009年,普洱茶进入古树茶红利之后。省内外的茶商,到茶山承包茶园、建初制厂。可是,茶园承包到期,初制厂使用到期后,都回到了茶农的手里。

后来,到茶山的茶老板们看清了这一点,初制厂的事,自己不能单干,找个茶农一起合作:我用你家的茶叶,咱们利益深度绑定。

而且,茶农之间攀比现象也很严重,都是同一个祖宗,你建厂我不建厂,以后见面怎么抬得起头来。

茶农一想,反正有茶商给自己的茶叶兜底,果断贷款建初制厂,一个不够,那就建两个。

所以,大多数茶农,是欠Y行贷款的。平时,春茶行情好的时候,一点压力都没有。但遇到今年这样的行情,春茶凉了,到了年底,自己的茶叶大甩卖,也卖不出去多少。

这时候,只能找毛料商:X总,结点春茶和秋茶的钱嘛。

可是,茶商的钱也收不回来,囊中羞涩啊。茶商,就这样,被迫成了茶农眼中不守信用的人。

当前的茶叶市场,普遍存在这种三角债关系。中小茶企,十有八九都是这种情况。

很多茶老板,并不是没有财富,只是因为客户资金链断裂,几十万、几百万的货款收不回来。

可茶老板自己,身上也有庞大的开支,房租水电,日常运营。

尤其是员工工资这个大开支,当前,茶行业的老板,大多数都是:尽可能缩减其它开支,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员工的工资。

这样的茶商,茶行业有很多,他们都值得敬佩。

-02-

2023春茶,中小茶企的希望

能撑三年的茶老板,都是英雄。

对于大多数茶企来说:如果2023年的春茶行情不好。就真的撑不住了,只能悄悄倒闭关门。

春茶,茶企的7成收入

普洱茶行业,春茶50%的产量,撑起全年70%的收入。

春茶,茶老板在山上卖原料,要么从毛料商手里调货,要么自己包茶园做。

在山上卖给省内外的茶老板或者客户,按照几公斤,几十公斤,上百公斤的卖。一个订单,小的几千几万,大的几十万。

就算只赚10%的利润,这样的订单只要多一些,一个春茶,虽说不能像前几年一样,两年买车买房,但挣小几十万,还是可能的。

春茶做好,平时零售卖点茶叶,茶企就能喘一口气了。

明年春茶,是大多数茶企能否活着的关键。

现在,很多茶老板,要么资金链断裂,有钱收不回来,要么四处举债,维持茶企运营,偶尔还要被茶农催债,还只能硬着头皮说:哥,宽限几天,我正在想办法。

现在拼尽全力,再撑几个月,大多数茶老板,还是能撑到明年4月春茶的。

如果明年春茶行情好,市场就会慢慢恢复,茶企再次重回良性循环的轨道。这三年所经历的困苦,都会变成茶一样,苦尽甘来。

如果明年春茶不好做,那一定是压垮茶商的最后一根稻草,茶老板就真的撑不住了,比难熬更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这并不意味着茶企就会倒闭。只是,茶老板没钱养活员工,茶企团队解散,茶老板只能自己坚持在卖茶的路上。

总之,无论行情如何,卖茶之后,是不可能转行的。区别仅仅是:行情好,带着小弟一起卖茶。行情不好,自己一个人卖茶。

写在最后:

2023年春茶,值得期待。

今年,茶叶难卖,主要是两个原因:

从大环境来看,口罩三年,把大伙压抑得没有几分激情,对未来预期下降,有钱也不敢花。

从茶产业本身来看,普洱茶存在七年周期之痛,今年和2008年,2015年一样,市场整体萧条。

双重打击之下,才让茶老板们没了信心。明年春茶会不会好,主要看这两方面的走势。

首先,口罩压力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现在就放开了,而不是等到春节后。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放开前后,感染人数会快速增加,很多人不能正常工作,企业不能正常运转。

社会经济是由一家家企业构成了,企业短期内进入一个小低谷,意味着:短期内,经济并不会马上恢复。就像茶城,这一波冲击,关门了4-5成。

市场,大概需要1-2个月的休整时间,才会重回正轨。

现在放开,到春节后,基本也恢复正常了,也就是说:能给明年的经济开头,带来一个好的信心。

明年4月,春茶之前,市场可以恢复得跟疫情前差不多了。大家对经济有了信心,就敢花钱,该买茶的买茶,该定制的定制。

其次,新的生机正在酝酿

从过去20年,普洱茶的市场规律来看:每一个小低谷之后,普洱茶市场必然会重新反弹。

比如,2009年,经历2007年下半年的崩盘后,休整了一年半,普洱茶又进入古树茶的时代。

2015年,经历2014年下半年的低谷后,又是一年半的休整,2016年,茶行业进入茶山行的时代。

经历2021年上半年,茶山的狂热,下半年行情走低,以及2022年的休整,明年春茶,同样会出现周期性的市场反弹。

茶叶靠天吃饭,只要明年春季雨水好。明年,春茶的形势,虽然不可能回到2021年的火热,但一定会比今年好。

茶老板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未来四个月,是黎明前的黯淡。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我们终将迎来春暖花开。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逐渐恢复,还是悄悄倒闭?2023年春茶!中小茶企最后的希望!

  撑不住,也得硬撑。

  这是当前除了直播做得好的大多数茶企的现状。

  然而,茶叶市场的春天总会到来,再撑几个月,市场会慢慢回暖的。

  1、茶圈三角债

  茶行业,茶农也好,茶商也罢。

  资金链十分脆弱,原因是:茶圈资金链是三角债。

  客户欠茶商,茶商欠茶农,茶农欠Y行。只要其中一环出问题,马上就引起连锁反应。

  这种茶圈三角债模式,是当前山头茶市场的运作方式决定的。

  山头茶市场,本质是定制

  做山头茶的生意,春茶前,毛料商找自己的客户、实体店茶老板、小茶商之类,说:老板,需要什么茶,搞点钱来,我帮你做。

  茶老板先付一部分钱给毛料商,毛料商带着这些钱找不同山头的茶农,看茶园、选树,承包。

  然而,毛料商包茶园的时候,也只能付一部分款给茶农。因为客户的尾款没有到,毛料商也没有多少钱。

  茶叶做出来,交货的时候,大多数茶商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有些老客户,如果手中资金有限,毛料商也会缓缓。

  又回头跟茶农说:你家的茶,品质不错,明年我还是要收的。

  既然是长期合作,茶农也愿意宽限。这样,就形成了茶商欠毛料商,毛料商欠茶农的局面。

  然而,很多所谓的茶商,虽然一年拿几十万的茶叶,但是,卖茶只是他们的副业,主业是其他行业,比如干家具的,干珠宝的,干其它投资的。

  一旦经济形势不好,茶商的主业扛不住了,往年眼都不眨的几十万也拿不出来了。只能跟毛料商说:X总,咱们合作那么多年,你是知道我的,我现在是真没钱了。

  毛料商也很无奈,虽说这哥们欠我钱,但就是把他逼死,他也没有啊。但是,年底又要给茶农尾款,只能自己掏腰包垫上。

  但是,包茶园的资金可不是几万块,毛料商把自己的资金垫进去,也不够。

  茶农守着摇钱树,还欠债?

  按理来说,茶农有了古茶树这棵摇钱树,坐等收租不就行了,怎么会欠债呢。

  2009年,普洱茶进入古树茶红利之后。省内外的茶商,到茶山承包茶园、建初制厂。可是,茶园承包到期,初制厂使用到期后,都回到了茶农的手里。

  后来,到茶山的茶老板们看清了这一点,初制厂的事,自己不能单干,找个茶农一起合作:我用你家的茶叶,咱们利益深度绑定。

  而且,茶农之间攀比现象也很严重,都是同一个祖宗,你建厂我不建厂,以后见面怎么抬得起头来。

  茶农一想,反正有茶商给自己的茶叶兜底,果断贷款建初制厂,一个不够,那就建两个。

  所以,大多数茶农,是欠Y行贷款的。平时,春茶行情好的时候,一点压力都没有。但遇到今年这样的行情,春茶凉了,到了年底,自己的茶叶大甩卖,也卖不出去多少。

  这时候,只能找毛料商:X总,结点春茶和秋茶的钱嘛。

  可是,茶商的钱也收不回来,囊中羞涩啊。茶商,就这样,被迫成了茶农眼中不守信用的人。

  当前的茶叶市场,普遍存在这种三角债关系。中小茶企,十有八九都是这种情况。

  很多茶老板,并不是没有财富,只是因为客户资金链断裂,几十万、几百万的货款收不回来。

  可茶老板自己,身上也有庞大的开支,房租水电,日常运营。

  尤其是员工工资这个大开支,当前,茶行业的老板,大多数都是:尽可能缩减其它开支,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员工的工资。

  这样的茶商,茶行业有很多,他们都值得敬佩。

  2、2023春茶,中小茶企的希望

  能撑三年的茶老板,都是英雄。

  对于大多数茶企来说:如果2023年的春茶行情不好。就真的撑不住了,只能悄悄倒闭关门。

  春茶,茶企的7成收入

  普洱茶行业,春茶50%的产量,撑起全年70%的收入。

  春茶,茶老板在山上卖原料,要么从毛料商手里调货,要么自己包茶园做。

  在山上卖给省内外的茶老板或者客户,按照几公斤,几十公斤,上百公斤的卖。一个订单,小的几千几万,大的几十万。

  就算只赚10%的利润,这样的订单只要多一些,一个春茶,虽说不能像前几年一样,两年买车买房,但挣小几十万,还是可能的。

  春茶做好,平时零售卖点茶叶,茶企就能喘一口气了。

  明年春茶,是大多数茶企能否活着的关键。

  现在,很多茶老板,要么资金链断裂,有钱收不回来,要么四处举债,维持茶企运营,偶尔还要被茶农催债,还只能硬着头皮说:哥,宽限几天,我正在想办法。

  现在拼尽全力,再撑几个月,大多数茶老板,还是能撑到明年4月春茶的。

  如果明年春茶行情好,市场就会慢慢恢复,茶企再次重回良性循环的轨道。这三年所经历的困苦,都会变成茶一样,苦尽甘来。

  如果明年春茶不好做,那一定是压垮茶商的最后一根稻草,茶老板就真的撑不住了,比难熬更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这并不意味着茶企就会倒闭。只是,茶老板没钱养活员工,茶企团队解散,茶老板只能自己坚持在卖茶的路上。

  总之,无论行情如何,卖茶之后,是不可能转行的。区别仅仅是:行情好,带着小弟一起卖茶。行情不好,自己一个人卖茶。

  写在最后:

  2023年春茶,值得期待。

  今年,茶叶难卖,主要是两个原因:

  从大环境来看,口罩三年,把大伙压抑得没有几分激情,对未来预期下降,有钱也不敢花。

  从茶产业本身来看,普洱茶存在七年周期之痛,今年和2008年,2015年一样,市场整体萧条。

  双重打击之下,才让茶老板们没了信心。明年春茶会不会好,主要看这两方面的走势。

  首先,口罩压力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现在就放开了,而不是等到春节后。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放开前后,感染人数会快速增加,很多人不能正常工作,企业不能正常运转。

  社会经济是由一家家企业构成了,企业短期内进入一个小低谷,意味着:短期内,经济并不会马上恢复。就像茶城,这一波冲击,关门了4-5成。

  市场,大概需要1-2个月的休整时间,才会重回正轨。

  现在放开,到春节后,基本也恢复正常了,也就是说:能给明年的经济开头,带来一个好的信心。

  明年4月,春茶之前,市场可以恢复得跟疫情前差不多了。大家对经济有了信心,就敢花钱,该买茶的买茶,该定制的定制。

  其次,新的生机正在酝酿

  从过去20年,普洱茶的市场规律来看:每一个小低谷之后,普洱茶市场必然会重新反弹。

  比如,2009年,经历2007年下半年的崩盘后,休整了一年半,普洱茶又进入古树茶的时代。

  2015年,经历2014年下半年的低谷后,又是一年半的休整,2016年,茶行业进入茶山行的时代。

  经历2021年上半年,茶山的狂热,下半年行情走低,以及2022年的休整,明年春茶,同样会出现周期性的市场反弹。

  茶叶靠天吃饭,只要明年春季雨水好。明年,春茶的形势,虽然不可能回到2021年的火热,但一定会比今年好。

  茶老板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未来四个月,是黎明前的黯淡。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我们终将迎来春暖花开。

  文来源:普洱话江湖;图来源:茶友网图库,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找到约47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