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江城县茶叶

找到约202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普洱市江城县茶叶协会正式揭牌成立:促进农户增收

  近日,普洱市江城县茶叶协会正式揭牌成立。茶叶协会的成立,将对江城县茶叶产业的做大做强,促进农户增收,进一步打造江城县的茶叶品牌和行业的标准化生产,富有重要意义。

  江城县茶叶和特色产业局负责人向协会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希望茶业协会积极主动学习借鉴其他商协会的成功经验,坚持把服务会员作为立会之本,严格按照协会章程和有关规定运行,努力在反映会员意愿、宣传政策、化解矛盾、维护权益、提供信息、联合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团结带领会员共抗风险、共谋发展,为江城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目前全江城县茶叶种植总面积稳定在20.57万亩(其中:现代茶园面积16.9万亩,茶树林3.67万亩),茶叶採摘面积13.62万亩,涉及茶农1.6万户6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797户23942人)。全县现有茶叶初加工厂130个,全县已获得有机茶园认証20380亩,获得有机茶园转换証1900亩,2019年取得有机茶园转换认証2184.1亩。(谢诗仪 李丽娅 )

  (责编:薛丹、朱红霞)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江城县茶叶协会举行中秋·国庆茶话会,共话茶产业发展大计

  中秋节前夕,江城县茶叶协会在江城茶馆举行中秋·国庆茶话会。县委副书记、县长杨绍武,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副总队长王芝勇、县政协副主席何加平出席活动。广大茶农茶企及各界爱茶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话江城县茶产业发展大计。

  杨绍武在茶话会上致辞。他指出,茶叶作为我县特色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要谋好篇、布好局、下好棋,进一步在加快江城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上下功夫;要齐心协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撸起袖子加油干,扎实推进江城县茶产业向纵深发展,促进农业增效、茶农增收。各相关部门和广大茶企业主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准确把握目前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和形势,将茶叶消费向多元化、品牌化转变,举全县之力打造江城茶产业品牌;要凝聚合力,加大对茶产业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快全县茶产业发展步伐。

  期间,县茶叶协会还召开座谈会,就茶产业增收怎么跟上来;人工成本日益上升,茶农如何增收;互联网+形势下,茶产业如何跟上潮流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与会人员踊跃发言,纷纷提出了如何提质增效、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

  据了解,我县茶叶种植总面积20.57万亩(其中:现代茶园面积17万亩,茶树林3.57万亩),茶叶采摘面积13.62万亩。全县有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49个,130家加工企业,其中7家企业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3家企业获得有机茶园认证证书,6家企业获得有机茶园转换认证证书;已注册牛洛河牌、塔林牌、月圆牌、三国庄园等茶产品商标6个(其中牛洛河牌、塔林牌商标已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县境内有“五大古茶山”,分别是:国庆古茶山、曲水高山古茶山、神象山古茶山、瑶人尖山古茶山、曼老街古茶山。

  转自“三江经纬”微信公众平台

农发行江城县支行3.5亿元贷款支持茶产业发展

近日,农发行江城县支行向江城茶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放3.5亿元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用于支持江城县乡村振兴茶产业发展建设项目,为江城县开年春茶“贷”来金融及时雨。


江城县是普洱市第二大茶叶产地,得益于“一眼望三国”的区位条件、内环三江的水文地理特点,产出的茶叶生态自然、高香味醇,使得茶产业成为江城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江城县坚持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依托良好的乡土资源,充分发挥茶园资源优势,通过打造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产业。

农发行江城县支行琢磨践行关于乡村产业振兴“土特产”论述,围绕普洱市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积极营销支持江城县乡村振兴茶产业发展建设项目,以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促进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优化升级。

该笔贷款的投放,将有效推动江城县茶叶特色产业链更加趋于完善,打造江城茶叶特有品牌,进一步将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为做好乡村产业大文章提供金融保障,切实解锁了地方发展之“困”,把握产业创新之“要”,打开经济腾飞之“颈”,充分体现了农发行服务乡村振兴银行的职能作用。

(白承 罗光明)

来源:看看云南,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01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