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链通

找到约11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用“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为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真是方便、快捷,资料准备不齐全也可以容缺受理,不用多跑一趟,给你们窗口点赞!”近日,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的王先生来到梧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专区窗口办理公司管理人员备案,因次要材料欠缺,窗口人员采用容缺受理的方式先进行审查,在申请人补正全部材料后,立即办理备案登记,减轻了王先生“来回跑、多次跑”的负担。

2023年以来,梧州市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关于做大做强六堡茶品牌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梧州六堡茶产业打造成广西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的战略部署要求,聚焦企业发展痛点、堵点、难点,建立健全贯穿开办、发展、经营、退出等全过程的茶企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为做大做强六堡茶品牌贡献审批力量。


优化办理方式,加速茶企简易准入。

一是依托“登记代办服务专区”推进企业注册登记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进一步推动实现业务“无纸化”“网络化”办理,大大降低办事成本,提高便捷性;二是通过“两统一”,即统一的申请表格、统一的审查要点,使企业准入服务更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企业开办7事项最快0.5个工作日办结;三是优化“全链通办”链条,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理、套餐式办理,构建“全链、分链、单链”等多场景办理模式,方便企业自主选择,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服务效率。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通过“全链通办”方式为茶企提供套餐集成服务业务10件次;新设立登记茶企82家,同比增长32.3%。

多方聚力共建,助力茶企融通发展。

通过政银企联动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普及系列惠企政策,落实对茶产业的金融支持,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审批服务和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通过主题党日联建共建、“一企一策”送服务上门、义务植树、联合爱心企业捐助茶苗等多种方式帮助广西茂圣茶叶有限公司、梧州市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纾困解难,切实解决了企业在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审批手续、融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助力苍梧县打好2023年生态茶园建设百日攻坚战。

与此同时,以登记注册业务为抓手,充分发挥股权出质助力融资作用,帮助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难题。企业开办专窗提供股权出质登记“一次说清”“当场办结”服务为广西梧州业胜茶叶有限公司、梧州市晓梦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正合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办理股权出质,为企业融资贷款赢得了宝贵时间。据统计,上半年共为80家公司办理股权出质登记,出质股权数额达4.42万元(股),被担保债权数额6.07亿元。

搭建公开平台,精准提供服务信息。

联合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梧州市六堡茶产业领域政务公开工作方案》,率先在全国编制茶产业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并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创新推出“梧州六堡茶产业领域政务公开平台”,统筹整合和汇集各个平台碎片化信息,为茶商、茶企、茶农提供六堡茶政策公开信息。截至目前,该平台共发布相关政策68份,政策兑现事项12项,发布信息426条。广西日报、梧州日报、梧州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均对政务公开服务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做了报道。

“证照章同销”,市场主体退出无忧虑。

联合市公安局印发《关于推行“证照章同销”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按照“五个一”(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份指南、一窗受理、一帮到底)的服务原则,通过加大联审联办力度为申请人提供证照章注销一条龙服务,实现从营业执照注销“单一办”向“证照章同销”一体化办理的服务模式升级。派出业务骨干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企业进行“证照章同销”政策宣讲,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下半年,市行政审批局将推出更多“微改革”服务,切实在缩时限、减环节、降成本上取得新突破,为茶企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助力六堡茶产业出圈出彩,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壮大实体经济,助推梧州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文 字 | 黄思婕 李琳 黄国威 冯幼军 杨迪

照 片 | 市场科

来源:梧州行政审批局,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英德茶协累计捐赠超110万元善款及物资驰援一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战役正全面打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号召会员企业结合实际,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捐赠防疫急需的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医护用品,积极为疫情地区防控纾困解难。茶叶行业积极行动,全力支持配合党和政府工作。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累计号召捐赠超110万元善款及物资驰援一线。 

2020年3月1日16时,随着一声命令,四辆大货车开始出发。饱含英德、阳山人民的爱心,共60吨、价值约120万元的捐赠物资,装满大货车从英德西站广场发出,即将运往湖北武汉、荆州两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支持湖北人民抗击疫情捐赠生活物资发车仪式
疫情防控,英德红茶在行动

图片描述

(英德茶协24家会员单位合影图)


据悉,自2020年2月27日发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支持湖北人民抗击疫情捐赠生活物资爱心活动倡议开始,广大会员茶友积极响应,纷纷踊跃参与捐赠物资。至2月28日,在短短两天时间里英德茶协24家会员单位积极参与共筹集267箱茶叶、1箱消毒液、100箱凉茶,合计91.6972万元价值的爱心物资;2月25日,英德积庆里茶业有限公司参加第二批爱心物资捐赠价值12.5560万元的茶叶及农特产品;1月31日—2月5日,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筹集善款5.75万元用于本地疫情防控。
自疫情发生以来,英德茶协累计捐赠善款及物资超110万,以实际行动支持抗疫一线。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支持湖北人民抗击疫情捐赠生活物资爱心活动
  组织单位名单
  英德市总工会、英德市委老干部局、中共英德市英城街道党工委、英德市英城街道办事处、中共英德市浛洸镇委员会、英德市浛洸镇人民政府、中共阳山县七拱镇委员会、阳山县七拱镇人民政府、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
  捐赠单位名单
  英德市总工会,英德市委老干部局,英德市英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英德市浛洸镇党委、政府及浛洸商会、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24家会员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英德市农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英德市老茶园食品有限公司、广东英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英德市汇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英德市三圣红茶业有限公司、英德市英茶王茶业有限公司、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英德市长虹茶业有限公司、广东茗粹茶业有限公司、英德粤之绿食品有限公司、英德英沙茗茶业有限公司、英德市铭基投资有限公司、英德市嘉雁农业有限公司、英德市日月茶有限公司、英德八百秀才茶业有限公司、广东德高信种植有限公司、英德上茗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英德市艺青英石旅游有限公司、英德正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英德红星茶业有限公司、广东慢点生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英德市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英德市耕耘茶业有限公司)、阳山好优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阳山七拱镇培英米业、阳山金穗华晨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东湖广场清远市德信实业有限公司、幸福链通英德营运中心和社会爱心人士。(排名不分先后)
  捐赠物品清单
  1.英德市总工会:捐赠车辆运输费22500元(3辆车、7500元/辆、载重10吨/辆);
  2.英德市委老干部局:捐赠车辆运输费15000元(1辆车、15000元/辆、载重30吨/辆);
  3.英德市浛洸镇党委、政府、浛洸商会:捐赠优质大米20000斤(1000包、20斤/包、2.5元/斤,共50000元)、凉茶1000箱(24支/箱、1.5元/支,共36000元)、青枣10000斤(2000箱、5斤/箱、3元/斤,共30000元),合计116000元;
  4.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24家会员单位:捐赠价值916972元的英德红茶、绿茶、消毒液、凉茶等物品(详见附表,排名不分先后);
  5.阳山好优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捐赠七拱大米、番季丝苗米共20000斤(50斤/包、150元/包,共60000元);香芋、贡芋5000斤(2元/斤,共10000元),合计70000元;
  6.阳山七拱镇培英米业:捐赠七拱大米5000斤(500包、10斤/包、34元/包,共17000元);
  7.阳山金穗华晨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捐赠紫色功能米2000斤(20斤/包,价值20000元);
  8.东湖广场清远市德信实业有限公司:捐赠面条625包(9.6元/包,共6000元);
  9.幸福链通英德营运中心:捐赠沙田柚2500斤(2元/斤,共5000元);
  10.第一、二批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余额13000元用于购买面条、沙田柚、制作横幅、中转费、搬运人工费等。
  物资分配方案
  以上物资分成两部分捐赠到湖北荆州洪湖市和湖北武汉新洲区仓埠街道。两地具体分配情况如下:
  一、洪湖市:
  1.大米
  (1)优质大米10000斤(500包、20斤/包、2.5元/斤,共25000元);
  (2)七拱大米共2000斤(40包、50斤/包、150元/包,共7500元);
  (3)七拱大米2500斤(250包、10斤/包,34元/包,共8500元);
  (4)紫色功能米1000斤(50包、20斤/包,共10000元);
  2.茶叶约130箱,手提袋1箱,王老吉凉茶50箱(12支/箱,共1050元)共495268元(详见附表)
  3.凉茶500箱(24支/箱、1.5元/支,共18000元);
  4.青枣5000斤(1000箱、5斤/箱,3元/斤,共15000元
  5.香芋、贡芋2500斤(2元/斤,共5000元);
  6.面条550包(9.6元/包,共5288元)
  7.沙田柚约2500斤(约52袋、48斤/袋、2元/斤,共5000元。
  二、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道:
  1.大米
  (1)七拱大米、番季丝苗米共18000斤(360包、50斤/包、150元/包,共52500元);
  (2)七拱大米2500斤(250包、10斤/包、34元/包,共8500元);
  (3)紫色功能米1000斤(50包、20斤/包,价值10000元);
  2.茶叶约136箱、消毒液1箱(100支)、王老吉凉茶50箱(12支/箱,共1050元),价值421704元(详见附表);
  3.凉茶500箱(24支/箱、1.5元/支,共18000元);
  4.青枣5000斤(1000箱、5斤/箱、3元/斤,共15000;
  5.香芋、贡芋2500斤(2元/斤,共5000元)。
  6.消毒液1箱(100支/箱、29.9元/支,共2990元);
  7.面条520包(9.6元/包,共5000元)
  8.沙田柚约2500斤(约52袋、48斤/袋、2元/斤,共5000元)。
  以上物资预计抵达时间为2020年3月2日上午09:30,接收物资单位分别是:1.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质保障组(洪湖市慈善总会为具体接收处);2.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道办事处仓埠山庄救援物资供应处。
  
祝愿疫情早日结束!
  武汉加油!荆州加油!
  祝愿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员们平安归来!
  本文章来源自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

茶叶融资如何突破瓶颈?金融绿水“浙”样引入产业青山

日前,记者从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浙南茶叶市场了解到,今年前6月的交易量、交易额同比增长3.59%和7.51%,为5.4621万吨、50.8571亿元。而受上半年气候和市场行情影响,丽水市松阳县的茶叶总产量、产值也较去年同期增长10.49%和20.53%。据人民银行松阳县支行统计,截至7月末,来自农资采购源头、茶青收购、加工销售“种、产、供、销”茶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主体,申请获得了10881笔、余额16.82亿元的茶产业贷款。


松阳县目前有茶园面积13.45万亩,茶产业从业者达10多万人,占了当地人口的40%。大部分茶农的茶园规模小、缺少抵押物。面对茶产业的融资瓶颈,松阳县如何寻求突破?

科技金融手段的运用,实现了松阳县茶产业的关键性跃升。先前,丽水采取区块链技术,记录持有银行卡的茶农、加工户、茶商的结算交易信息。银行机构以这张集质量溯源、支付结算功能的“茶叶溯源”银行卡上的交易数据为授信核心指标,向茶农、加工户、茶商发放纯线上信用贷款,实现产品质量管理、产业链资金闭环及秒批秒贷。同期共发放“生态区块链贷”1.29亿元。


松阳县新兴镇上安村副主任刘金法原先种茶、如今从事茶加工业,目前还经营着村担保互助社,现今互助社带动村民整体产值规模达到1.5亿元,年度实现纯收入2300多万元。“村民和村集体合计出资92万元,政府配套出资20万元,加上省级专项资金9.2万元作为担保金,农商行按照最大放大10倍给予授信,村民都说用着利率低、方便。”刘金法说。新兴镇外石塘村村支书叶洪清创办的松阳县绿茗峰茶业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也获得了该行的1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

人行松阳县支行党组书记、行长蒋政介绍,结合茶产业链特点,松阳县的贷款产品多样而富于个性,向茶农发放的有基于原材料订单及交易合同的信用贷款、茶叶加工企业担保贷款、茶园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等,向茶叶加工者发放的有厂房抵押、机械抵押、核心企业担保等特色贷款,向茶叶市场茶商发放的有商铺抵押贷款等。

这其中,对于茶农+茶园+茶叶加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的紧密型产业链的贷款融资,在持续了15年农村金融改革的丽水并不足为奇。“数字金融赋能茶叶溯源工程”是今年该县重点立项的工作,该项工作主要针对茶农+茶叶加工作坊+茶叶市场的松散型产业链,由人行松阳县支行聚集市场监管局、食安办等部门合力推动。


前端茶农通过农资溯源系统以刷脸和刷卡的方式,向农资公司实名购买农药。中间流通端加工户通过茶青溯源APP,从茶农处购买采摘好的茶青。销售端茶商在浙南茶叶市场,通过中行配置的专用溯源电脑和刷卡机具,向加工户收购已经加工好的成品茶。从生产到使用、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每笔刷卡与溯源信息采集同步进行。迄今累计交易245万笔,交易量177亿元。

负责松阳茶叶质量溯源系统开发与维护的中国银行松阳县支行,共发放2.8万张茶叶质量溯源金融IC卡。党总支书记、行长朱文伟介绍,除了积极参与茶产业市场治理,他们还开发了基于系统创新的“茶商E贷”线上贷款产品,该产品结合传统的个人经营授信模式、大数据模型授信、区块链数据校验方式,实现特定场景下关联交易的额度核算与风险管控,“适应茶产业客群季节性资金需求,疫情影响下茶叶干囤、资金回笼慢和当前周期性产大于销的市场浮动”。据悉,“茶商E贷”同期累计投放595笔,金额1.29亿元,不良率为零。

松阳农商银行依托省农信联社平台,结合本地茶叶产业优势打造的茶青、茶叶线上实时交易系统,解决了茶农、茶商交易中的“排队付款,找零繁琐”等问题。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旭红表示,该行运用种植看面积、加工看机械、流通看走货的“源头验证法”确定贷款额度,推广茶园、茶叶机械抵押、产业链上下游互保等多种担保方式的“茶链通”,引导当地茶叶散户相互链接向产业化、链条化方向发展。


此外,松阳县金融机构把握茶产业多元化发展趋势,支持茶叶生态基地、茶文化旅游、茶乡小镇等建设,并将低温与茶叶经济损失率定量化、指数化,运用气象指数保险机制降低茶农经营风险。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记者赵琦),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