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最好的紫芽茶价格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普洱茶三大路径,所有普洱茶的争议一文厘清!

普洱一入深似海

所有茶类里面,最复杂的就是普洱茶。

这个复杂并不是说工艺复杂,普洱茶工艺并不复杂。也不是说产地复杂,普洱茶山头的确最多,地理跨度最大,涉及到不同的气候土壤海拔。但这个只是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并不会把人搞糊涂。

真正的复杂,而是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在普洱茶内部,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认知框架和实践,或者简单的说,有不同的派系。别说是新手小白,就是老茶客,老茶人,能把这件事的全貌彻底看清楚的,也几乎没有。

这些认知和实践,可以总结为三大路径。因为三大路径想要达到的目标不同,对普洱茶的认知也不同,所以必然在实践中指导思想和采用的方法都不一样。如果混为一谈,就越搞越糊涂。

可以说普洱茶所有的争议,所有说不清楚的东西,所有的模糊地带,所有的困惑,根源上就是把三大路径混淆了,如果能把这三个路径厘清,那所有问题都豁然开朗,剩下的只是技术细节的探讨与实验。

有的人问,普洱茶属于六大茶类里面什么茶类,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普洱茶的不同路径,我们可能会反过来问,我们是从哪个茶类的思维来看普洱茶。

普洱一入深似海,要彻底理解普洱茶的三大路径,需要对六大茶类基本透过一遍,而一旦你明白了这三大路径的底层逻辑,反过来看六大茶类,就简单多了。

时间之魅

时间对普洱茶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文化,意味着价值,意味着生死。

上世纪普洱茶重新进入大家的视野,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四个字:“越陈越香”。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和价值的描述。因为这个描述,让很多人趋之若鹜,市场风起云涌,步步攀升,直到后来泡沫破灭,仍然无法归于沉寂,而是重开征程,局面大开。

但是,这充满魔力的四个字,很少有人读懂背后的深意。

我们要问四个问题:

什么茶才能越陈越香?这背后是原料、是工艺。而原料的背后又是树种、是树龄、是山场、是十一个地州的山川形胜。工艺的背后则藏着六大茶类的秘密。

怎样去“陈”,才能做到越陈越香?这说的是藏养,这是普洱茶被误解最深,也是未来最大的突破点。

这个“香”究竟指的是什么?这说的是品鉴,品鉴确立价值,可普洱茶的品鉴相对于市场却有着巨大的滞后,让人欲说还休。

最后一点,这个“陈”是多长时间?是一两年,是三五年,是十来年,还是几十年?有什么区别?

有很大的区别,时间对于普洱茶是有魔力的。同样一件事,时间不同,性质就变了。实际上三大路径正是从这里分野的。

如果从几十年的视角看,普洱茶可以看成是一种黑茶。黑茶有两种,一种是现代发明的熟茶,一种是生茶。熟茶本文先不讨论,如果我们关注生茶,就会发现,普洱茶和六堡、和茯砖这些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只是工艺细节上的差异。

我们换个角度,如果新茶阶段就被喝掉,普洱茶和绿茶有什么本质区别?答案是没有。从加工工艺来看,也是只有细节差异,没有步骤上或者框架上的突破。

这是我胡言乱语吗?当然不是。实际上早期在消费市场,也就是外销港台地区和边销少数民族地区那里,普洱茶就是一种黑茶。而在原产地,普洱茶长期被认为是绿茶。直到今天仍然有众多的专家持这两种观点。

越陈越香是一个口号?一个卖点?一种炒作?还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大量热钱涌动的时候,其实不太有人关注。上面关于越陈越香的问题回答不了,热闹终究还是无法支撑下去。

于是普洱茶市场产生了分化。形成以喝老茶为主的群体和以喝新茶为主的群体,也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和不同的价值判断。

前者是消费端品饮传统的延续,后者是生产端品饮传统的延续。前者产生了后面从号级到印级到七子级,以及现在所称的标号级等等的一系列追求。后者则诞生了名山古树的新传统,无论在市场消费上,还是舆论影响上,都成为普洱茶领域的真正领导者。

但是有两个问题始终没有人回答:

普洱茶究竟是一种什么茶?

究竟能不能做到“越陈越香”?

普洱究竟是一种什么茶?

普洱究竟是一种什么茶,这个问题重要吗?也不重要,也重要。

说不重要是因为,纠结概念没有意义,只要大家喝着开心就好。重要则是因为,不同的茶类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导致一系列的后果,如果在这个地方犯糊涂,张冠李戴,那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不开心,很郁闷。

茶只是一片树叶,你看的视角不同,得到的答案就不同。当初英国人费尽心机想找到红茶树和绿茶树,结果一无所获。后来才搞明白,红茶绿茶都是同一片树叶,对中国人来说,当你的理解不同,呈现出来的东西就完全不同。而我们上面提到的两种路径,从根本上就是两个方向。

如果你以过去港台消费市场的视角来看,这是一种黑茶思维,的确普洱茶从整体内涵来说,比六堡和茯砖之类要略胜一筹,但只要你用黑茶的思维,本质上就在重复这个路径。

普洱茶其实就是三件事:原料,工艺,藏养。不同路径的差异也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上。

从黑茶路径来看,原料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不仅名山古树并非必要,甚至采摘等级也不需要多高。

人们常说号级茶选用的原料比较粗老,觉得这里面有多大的玄机,现在又如何复刻。其实答案非常简单,高等级的原料比如芽茶当时都现喝了,粗老的才会放在一边存着,那些号级茶原料里面高等级的都运到省城和内地,作为新茶消费掉了。生下来边销侨销的自然更多的都是粗老原料,芽茶最多就是洒点面子罢了。

为什么民国昆明市场上景谷茶比易武茶还贵,这和品质没太大关系,这个市场现喝的是高等级的芽茶,或者一芽一叶。若pk芽茶,景谷茶外观上的确更有吸引力,仅此而已。

存下来的老茶用料粗老,根本其实就是黑茶思维。黑茶传统上所用的原料比较粗老,工艺上也比较粗糙,仓储上也比较粗放,这是黑茶的传统。

现在有人感叹,当年那么粗老便宜的8582怎么存下来这么好,怎么比7542还好?(提醒一下小白,以上说的是原始意义上的唛号,不是后来的产品)原因也很简单。用黑茶思维下的工艺,黑茶思维下的藏养,一定是这样的结果。本来这一套东西就是为黑茶设计的。

粗糙的加工让内含物质在杀青过程中没有多少释放,粗放的藏养让高等级原料的香味大量散失,最后存下来,当然是粗老的占优势。如果你能理解黑茶思维,这不用几十年经验,更没有什么出乎意料,当年你就可以做出选择!什么原料,什么工艺,什么藏养,当然就有什么结果。

那么,按照这种粗老原料、粗糙工艺,粗放藏养,这个路径的适饮期是多少?答案是以十年为单位的,起步就是二十年,这是说温湿度够的前提下,三十年五十年才渐入佳境。

老茶门槛高,高在时间长,其实无论从原料,从工艺,从藏养上,老茶是普洱茶三大路径中门槛最低的。你看看现在价格极高几万几十万的中期茶、标号茶,原料有什么可圈点之处?工艺有什么神秘配方?藏养又有什么专业仓储?

如果在这个路径下玩普洱,那脑子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走的是哪条路,如果你用极品的原料,然后用新进的工艺,然后又用黑茶的仓储,那么恭喜你,基本上是玩废了。

现在真正在这个路径上玩的,要么是早年就介入的,要么是不差钱的富豪,当然早年就介入的,也都已经变成了富豪。其他人,门槛太高,够不着。

现在存新茶还来得及吗?来得及,只要按照黑茶思维来玩,原料可以很便宜,工艺是层窗户纸,我两句话就可以告诉你,藏养也不用怎么操心,就是一饼茶要二三十年后才有反馈,换做是你,你接受吗?

大多数人没法接受,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也无法接受,于是在07变局之后,很多人转向了名山古树,这是截然不同的路径。

名山古树这个路径本来也没有说要一定要喝新茶,但是以优质古树的底蕴,新茶也很好喝啊。而且如果按照上面黑茶的玩法藏养,几年内品质不会提升,还有可能下降,当你把名山古树独特的香气滋味都败的差不多了,才刚刚进入中期茶的赛道,这个时候你左右一看,原料价格是你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茶居然和你在一个起跑线上,你是什么感受?

于是这个新兴起的路径逐渐向新茶好喝转向,每年有大量的名山古树在新茶阶段被消耗掉了,越顶尖的越是如此。茶农也发现,哎,新茶做的越好喝就越好卖啊,那干嘛不做呢?

其实本来想走出普洱茶的独特之路,结果越走越像绿茶。当然风味的方向和其他绿茶有一定差别,但是都是短期喝,工艺步骤一样,那么你说他是风味独特的绿茶是不是也可以?

普洱茶走到这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仅“越陈越香”没有做到,不仅无法单独成立一个茶类,而且这些观念反而制约了行业的发展。这真是咄咄怪事。

为什么这么说,无论是黑茶也好,绿茶也好,只要你定位清晰都能做出好茶,但是被“越陈越香”这么一搅和,大家都蒙了,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对于黑茶路径来说,一个是时间线太长,一般人接受不了。另外一个,如果就是玩黑茶,别说名山古树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就是一般古树的优势也发挥不出来,占着全世界最好的茶树资源,内含物质最为丰富的古茶树,做出来只要年份够,普通茶也可以胜任的产品,这项工作有成就感吗?

对于绿茶路径来说,本来就是喝新茶,现在你又因为顾虑越陈越香,杀青上犹犹豫豫,不生不熟。绿茶喝多了体寒的人都受不了,以大叶种的内含物质浓度,以现在的工艺,普洱新茶喝太多了,那可能很多人都受不了。

这种路径在发挥古树优势上当然比黑茶思维好得多,可以喝树种、喝树龄、喝山场、这才有现在名山古树的局面出现。但是,以我现在的认知,这种发挥仍然是相当有限的。和真正的转化香、转化味、转化体感比起来,这些还是小儿科,还处于初级阶段。

这一切的背后,还是路径,还是认知,还是你如何来看待普洱茶!

允执厥中:普洱茶的中道

前面说的两条路径,不是不行,也不是不好,而是因为人们的认知不清,导致没有充分发挥,还有调整的空间。

但在一点上,这两条路径是一致的,就是没有突破现有六大茶类的框架。普洱茶没有充分的理由成为一个新的茶类。

这背后,还是文章开头说的那四个字“越陈越香”,这条路究竟能不能走通?

按照黑茶粗放的仓储,这个显然是不成立的。大部分丰富细腻的香气在一两年就损失大半了,后面会慢慢转化出木质香和药香的部分,但是,这个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是另外一种香味,也还谈不到“越陈越香”。

名山古树的新路径,如果按照这种所谓的“传统”方法藏养,什么通风,什么干燥,基本上是自残了。把自身的优势,特征性的芳香和滋味物质散失掉,相当于把自己打残,然后和普通茶平起平坐。而因为藏养没有搞明白,又不想让名山古树沦落,所以像新茶好喝转向也就可以理解了。

有人说很多人都认为古树茶应该存啊,这是很多人的观点啊,你要看市场的真实反馈。我只说两点。

第一点,大的范围来看,新茶和存期茶的价格是长期倒挂的,小范围企业内部的定价不算,从整个原料市场来看,这是不争的事实。这说明藏养没搞明白。

第二点,所谓的一线名山,都是新茶就好喝的,无一例外。当然新茶就好喝没什么不好,说明确实内涵物质有实力,但是有一些也有实力的,新茶没那么好喝,要过几年才好喝,这些茶极少有人care。从藏养的观点看,名山的确能出好茶,好茶却未必只出名山。

除了这两条路径,有没有其他路径,能充分发挥古树的优势呢?甚至能支撑普洱茶成为一个单独的茶类呢?这的确是普洱茶最大的一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有的。

不仅有,而且,只有这条路径才能支撑普洱茶突破六大茶类的框架,成为一个单独的茶类。

我们在做古树茶山数据库的时候发现,经过调整后的工艺和科学的藏养,绝大部分茶山的原料都可以在三五年达到初步的适饮。并且不断转化升华,在品鉴体验方面不断提升,至少我们十几年的经验下来,没有发现品质下降的情况。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两三年后适饮,而且一直适饮,不断变化,品鉴体验极为丰富的历程,这个历程可以持续多少年,目前看不到上限。

这种藏养转化的过程和白茶、和乌龙茶都截然不同,当然和绿茶和黑茶更不能同日耳语。有着超越所有茶类的香气和滋味类型,这就是普洱茶的第三条路径,普洱茶的中道。

普洱茶的中道,并不是我们的独特发现,实际上有很多做古树的同仁都在这个方向上探索。但是受传统的黑茶思维和绿茶思维的影响,这个领域目前还存在着很多普遍性误区。

有误区不怕,只要我们清晰了这三大路径的底层逻辑,明白了这条中间路径根本的理路是什么,很多东西就越来越清晰,离我们的最终目标也会越来越近。我们这些年不断的积累经验,从藏养入手,真正保存了绝大多数细微的特征性风味物质,然后反过来调整工艺,实际上通过工艺是可以控制适饮期的。

再进一步,我们又可以改善藏养,将藏养的风险降到最低,让一般的茶友可以无门槛进入。当工艺和藏养形成较为稳定的体系之后,我们就可以大范围的去筛选茶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新茶阶段并不突出的茶园,其实有着不输于一线名山的品质,即使一线名山,经过科学藏养,和新茶相比也有明显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又可以不断总结经验,不同的山场和树种,更适合什么样的工艺;如果想达到什么样的风味,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原料和工艺;不同条件下的藏养又会有着怎样不同的走向。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而且反馈调整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至少是以年为单位的,一套工作下来就是三五年的时间。

但是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一旦你把底层逻辑搞明白了,其他都是细节的填充,云南十一个地州上千茶山,数不尽的茶园,一个人几辈子也做不完的。我们希望的是把这条路彻底走通之后,让其他真正想做好茶的人都能有所收获,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普洱茶的困境,让更多的茶友拥有这个星球上最丰富的品饮体验。

如果真正体验到转化的香气,转化的滋味,转化的触感体感,而这些体验又是如何随着时间,随着藏养的地点而变化的,这个时候才会明白,普洱茶的中道打开了一个怎样的世界。从香气的类型和味型的丰富性来看,这是其他的茶类所不具备的一种品鉴体验,也是我这个各大茶类的拥趸和咖啡红酒爱好者所能确定的,这个星球上五感最为复杂多变的品饮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普洱茶的确走出了一条独特之路。

如果我们确定了这条路径,那么我们反过来就可以重新设计工艺和藏养,这也是和其他茶类非常不同的思路。甚至我们还可以跳出六大茶类的思维藩篱,直接从当年饮、远年饮、年年饮的角度重新划分。那么不仅普洱茶是这三个路径,其他茶类也可以按这个时间线来归类。那么我们对茶的理解将大大不同。

反观两端贵在清晰

站在充分发挥古树茶优势的角度,站在品鉴体验丰富性的角度,或者更深层次,从茶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角度,我们更倾心于普洱茶的中道。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另外两条路径走不通或者没有价值。路径没有绝对的高低对错,关键是你要清晰明白,你在干什么,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选择远年的黑茶路径,我们就可以大大降低原料成本,选择较为普通、较为粗老的原料,只要内含物质总量足够,并不需要有鲜明的特征性香气滋味。不仅一般的古树可以胜任,很多小树,甚至农残达标的台地茶都可以胜任。

这背后的道理前面已经讲过了,按照这个路径,精细的特征性香气滋味都会逐渐散失,比拼的只是体力耐力。实际上现在很多昂贵的中期茶,原料都是古树台地混拼或者台地为主的,在只拼体力耐力的场合下,确实没必要谈你的容貌才华修养,这些都将被粗放的仓储所磨逝。

在工艺上,则更多的选择“含”而非“放”。这才是高温快杀所适合的场景,现在很多茶人和专家不明就里,到处推广这种工艺,这显然是不对的,这种工艺只适合黑茶路径。

在藏养上,这种其实反而不应该过于追求干仓,所谓干仓就是为了保留香气,而这种仓储,所能保留的香气极为有限,与其追求干仓,不如增加湿度,提升汤感,这样才能发挥所长。当然湿度也需要控制,还是不能过湿发霉。

而我们反过来看当年的绿茶路径,如果你选择了这一条路,其实工艺上可调整性是非常大的。这个绿茶路径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按绿茶的工艺来加工,实际上这样很难发挥古树的优势,而是在确定短期品饮的前提下,可以把杀青做的更彻底,而且以开放的胸襟来容纳各种不同的工艺。

我在谈普洱茶历史的文章中多次提到,普洱茶的传统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清代、民国、建国后、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古树茶兴起后、这些工艺其实都不一样。工艺调整不怕,关键你要清晰你的目的。

相对于绿茶,现喝的普洱茶更应该参考的是乌龙的工艺,不仅因为乌龙茶工艺覆盖的层面更广,从茶性来说,普洱茶和大叶种乌龙也更为相近。不仅在处理茶青的时候可以加入,甚至在成品之后焙火都不是不可以。我喝过比较精细焙火的普洱茶,对于比较普通的原料,在保留普洱茶基底的同时,品鉴体验和人体的接受度其实是更好的。

这件事没那么大逆不道,你只要明白跟消费者说清楚就行了,别故弄玄虚炒作什么概念,或者忽悠别人是什么神秘山头,真正喜欢的人自然就接受了。

当然这个里面也是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完全照搬乌龙或别的茶类的工艺,失去普洱本身的特色,那也失去意义了。如何保持普洱茶的底色,同时让品鉴体验和人体接受度都更好,这个的确考验做茶人的见地和功夫。

如果工艺上真正打开局面了,那其实原料上选择面也就更宽了。可能很多原来并不出彩的古树甚至小树,经过工艺的调整,也能达到很好的品饮体验。这就相当于原来你只能考一个科目,能选拔的人才是有限的,现在你测试不同的科目,那人才就会成本的涌现。

而且非常重要的是,经过工艺的挑整,即使大量喝新茶,身体也不会有太大负担。这对于普洱茶的发展,是非常关键重要的。

一定不要拧巴,既说要越陈越香做出人体接受有负担的新茶,然后又在新茶阶段消耗掉。那从个人角度,长期大量饮用必然有所影响,从行业的角度,对长久发展有很深的负面影响。

这条路径的藏养,也和另外两个路径不大一样。这个涉及到藏养的基本逻辑,这个时间段对于长期藏养来说,其实相当于醒茶式的藏养,应该以微透气为主。比如紫砂和紫陶器,二者当中又以紫陶器更为稳妥,在湿度大的地区紫陶保护性更好一些,当然如果出现梅雨季节这种天气,那也只能密封了。除此之外不做密封的锡罐、瓷罐等也是可以的。

而从冲泡的角度,这种短存期的茶也可以根据工艺和茶性来调整,采用更加多元的泡法,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品鉴体验。

关于年年饮的普洱茶路径,也就是普洱茶的中道,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会在未来的系列文章中详细探讨,这里只描述概况为止。

总结:三种路径并行

下面用一个简表来总结这三种路径的逻辑和长短板。


我相信这篇文章只是个开始,一旦这个框架搭建起来,大家理路越来越清晰,一定会有更多的内容细节被提出、讨论和实践,只有更多的有志有识之士参与,才能让这个行业更好的发展,最终让更多的茶友健康饮茶,享有最美好的品鉴体验。

来源: 茗寿堂,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2云南普洱春茶毛料价格多少钱

  万物复苏,冰雪消融,经过一冬蓄力的普洱茶树,正拼命的吐露新芽,是时候到了展示春茶的舞台了。茶行业流量集中在茶山的现状,不会改变(茶山上,大家都很有钱,抢茶的原因)。春茶的时候,大家还是会一起跑茶山,收茶叶,做直播。该卖茶的卖茶,该宣传的宣传。为茶山带去流量和订单。 

  2022年一线的明星产区的普洱春茶,热度较高,备受大家关注,每年的茶产量少、品质精、名气大,还没从树下摘下来,顶级玩家,商家早就虎视眈眈。说到底,一线产区的茶确实是不愁卖。老班章、冰岛等顶级名山价格依旧居高不下,中小树价格波动比较大。
  这几年,卖茶的人越来越多,某宝某东等电商平台之后,茶叶市场更加碎片化。某信、某条、某音,都可以卖茶了。普洱茶行业实体店承压较大,但线上发展相对较快,比如直播的兴起,使得很多茶商通过直播带货获利。古树、单株、名山头的热度、稀缺性,其春茶价格估计依然坚挺,中小树价格波动会比较大。由于直播的兴起,反而小树,台地茶的价格会有所上涨。

  2022云南普洱春茶毛料参考价格
  一、版纳茶区春茶毛料参考价格

  薄荷塘下茶地一类高杆古树茶20000-23000元/公斤,二类高杆古树茶10000-15000元/公斤,非编号古树茶5000-8000元/公斤
  薄荷塘上茶地3000-5000元/公斤(以近十年栽种的小树茶为主)
  弯弓古树茶3500-4000元/公斤,弯弓单株古树茶10000-12000元/公斤
  丁家寨瑶寨上/下寨家边古树茶3500-5000元/公斤
  白茶园古树茶3000-5000元/公斤
  百花潭(百花箐)古树茶4600-6000元/公斤,小树茶1200-2000元/公斤
  同庆河(铜箐河)古树茶4500-6000元/公斤,小树茶600—800元/公斤
  天门山古树茶4500-8000元/公斤
  易武一扇磨古树茶2000-3500元/公斤
  冷水河古树茶12000-16000元/公斤
  刮风寨茶王树地古树茶5000-6500元/公斤
  茶坪地古树茶3500-5000元/公斤
  黑水梁子及家边古树茶2500-3500元/公斤
  易武高山寨古树茶2000-3000元/公斤
  麻黑古树茶2000-6000元/公斤
  落水洞古树茶2000-3000元/公斤
  蟒蛇箐古树茶3500-4500元/公斤
  曼松王子山古树茶32000-36000元/公斤,小树茶2000元/公斤
  曼松背阴山古树茶20000-35000元/公斤
  倚邦古树茶2000-3500元/公斤,小树茶400-600元/公斤(老街,龙过河等)
  倚邦猫耳朵古树茶4800-12000元/公斤
  哆依树古茶8500-13000元/公斤

  革登古树茶1800-2200元/公斤,小树茶300-600元/公斤
  蛮砖国有林古树茶1800-2800元/公斤
  桃子寨古树茶3500-4500元/公斤
  蛮砖瓦竜古树茶2300-3000元/公斤
  莽枝古树茶1200-1600元/公斤,小树茶250-500元/公斤
  攸乐古树茶1200-1800元/公斤
  老班章古树茶10000-15000元/公斤,混采6000-8000元/公斤
  新班章古树茶4500-5000元/公斤,混采2000-3500元/公斤
  老曼峨古树甜茶2800-3300元/公斤,古树苦茶3000-3500元/公斤,混采1300-1800元/公斤
  班盆老寨古树茶2800-3500元/公斤
  贺开古树茶1600-3000元/公斤
  勐宋保塘古树茶1600-2000/公斤,小树茶400元/公斤
  勐宋那卡古树2300-3000元/公斤,小树茶450元/公斤
  勐宋滑竹梁子古树茶2500-3500元/公斤
  南糯山丫口古树茶1000-1200元/公斤,拔玛古树茶900-1000元/公斤,半坡古树茶800-900元/公斤,帕真古树茶800元/公斤
  广别老寨古树茶2500-3000元/公斤,大树中树混采700元/公斤
  帕沙古树茶1600-9000元/公斤,大树茶600-1000元/公斤,小树茶360元/公斤
  曼糯古树茶1400-1800元/公斤
  巴达章朗古树茶1800-2500元/公斤,小树茶200-300元/公斤

  二、临沧茶区春茶毛料参考价格
  冰岛老寨古树茶23000-46000元/公斤,大树茶8000-9000元/公斤,中树茶6000-7000元/公斤,小树茶3000-5000元/公斤
  冰岛南迫古树茶3800-5600元/公斤,大树茶1500-2000元/公斤,小树茶1000-1200元/公斤
  冰岛地界古树茶3500-4800元/公斤,大树茶1500-2000元/公斤,小树茶1000-1200元/公斤
  冰岛坝歪古树茶2000-3500元/公斤,大树茶1000-1500元/公斤,小树茶700-800元/公斤
  冰岛糯伍古树茶2500-3500元/公斤,大树茶800-1000元/公斤,小树茶700-1000元/公斤
  永德大雪山大平掌班尾古茶树鲜叶500-900元/公斤
  永大雪山紫祥菁古茶树鲜叶800-1500元/公斤
  绿水塘古树茶10000-15000元/公斤
  小户赛古树茶1500-2500元/公斤,小树茶700-800元/公斤
  大户赛古树茶1800-2800元/公斤
  大中山古树茶3000—4500元/公斤(有“冰岛王”之称)
  磨烈古树茶3000-4000元/公斤,大树茶1200-2000元/公斤,小树茶500-600元/公斤
  懂过古树茶1200-2000元/公斤
  坝糯古树茶1000-1200元/公斤,中树混采800-900元/公斤
  那焦藤条古树茶1000-1100元/公斤,中树茶600-700元/公斤
  那赛藤条古树茶500-1000元/公斤
  正气塘古树茶1200-1800元/公斤
  坝卡古树茶520元/公斤,大树茶260元/公斤
  邦东古树茶900-1200元/公斤,小树茶200-400元/公斤,邦东大雪山古树茶1200—1800元/公斤

  邦旭古树毛茶800-900元/公斤,小树茶200-240元/公斤
  昔归古树茶8000-9000元/公斤,大树茶4500-5000元/公斤,小树茶800-1000元/公斤
  葫芦谷古树茶:6800—9000元/公斤
  (大)曼岗古树茶600-1200元/公斤,(小)曼岗古树茶800-1800元/公斤
  那罕古树1500-2000元/公斤,大树茶500-800元/公斤,小树茶120-160元/公斤
  忙肺古树茶600-1500元/公斤
  马鞍山古树茶400-600元/公斤
  大寨龙潭古树茶350-460元/公斤,小树茶80-120元/公斤
  白莺山古树茶1600-3500元/公斤,混采280-350元/公斤
  梅子箐锅底塘古树茶900-1500元/公斤
  黄草林古树茶800-1200元/公斤
  昔宜古树茶200-300元/公斤
  独木古树古树200-300元/公斤,小树茶80-100元/公斤
  凤庆鲁史团结丫口古树茶4000-8000元/公斤
  凤庆平河古树茶1500-3000元/公斤
  凤庆营盘杨家寨古树茶1500-2500元/公斤
  凤庆锦秀古茶8000-10000元/公斤
  凤庆诗礼古墨古树茶800-1500元/公斤

  三、普洱茶区春茶毛料参考价格
  困鹿山皇家古茶园一类古树茶12000-25000元/公斤,二类古树茶8000-10000元/公斤,小树茶2000-5000元/公斤景迈大寨古树茶1200-1500元/公斤,混采毛茶800-1000元/公斤
  景迈大坪掌古树茶1500-2500元/公斤,芒景古树茶800-1000元/公斤,混采毛茶600-800元/公斤
  邦崴古树茶1000-1800元/公斤
  镇沅砍盆箐古树茶12000-16000元/公斤,中树茶6000元/公斤,小树茶1500元/公斤
  楚雄双柏县白竹山400-800元/公斤
  景谷古树茶400-600元/公斤,紫芽茶200-380元/公斤,白芽茶1000-2000元/公斤
  苦竹山古树茶1000-1200元/公斤
  江城古树茶200-800元/公斤
  墨江迷帝茶1200-2500元/公斤
  凤凰窝古树茶6000-30000元/公斤
  老乌山藤条古树茶800-900元/公斤

  四、保山茶区春茶毛料参考价格
  昌宁黄家寨古树:400-1200元/公斤
  漭水古树:300-800元/公斤,混采:150-300元/公斤
  2022年云南普洱茶春茶毛料价格行情变化
  古树茶,一公斤几千块,上万块,冰岛老寨的一类古树茶,甚至达到了6万一公斤。这么高的价格,定价的是茶农,而茶农,是在去年茶叶价格的基础上,看市场行情定今年的价格。
  4月初,云南古树茶少量开采。这段时间是观望期,价格通常是去年的价,但如果预定茶叶的人比往年多,这时候,价格就已经会涨价了。
  到4月6日-15日,古树茶大量开采的时候,茶山人流量决定价格。到茶山的人多,抢茶的人多,价格一定会涨。
  相反的,如果茶山人流量少,甚至没有人买茶。茶农会在去年茶价的基础上适当降价,比如,2020年遇到疫情,茶山人流量少,价格就降了。
  冰岛老寨、老班章这样的名山,价格最有可能稳定,局部涨一些价,也有可能。大范围降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但是,冰岛老寨6万一公斤的价格已经很夸张了。就算市场推着茶价涨,也不能再涨了,适当地降一点也是可以的。最好就是维持稳定。像二线山头,正气塘、小户赛,以及忙肺水井头、永德梅子箐等地,价格非但不会降,还有可能上涨。

  目前,普洱茶行情没有较大的波动,市场相对稳定。古树茶市场出现黑天鹅的概率,小得可以忽略不计。茶行业的资金蓄水池在茶山。市场还是那个市场,茶山还是那几座茶山。春茶时候,该上山的人,一个都不会少。庞大的人流之下,春茶的价格,很难下降。
  以上的价格是2022年云南普洱茶各山头的春茶毛料价格情况,2022年来,有茶友反馈消息说,在云南普洱市江城地区,部分台地茶已经有开采了,版纳茶区少数地方的台地茶发芽早的也在开始采摘,普洱古树茶发芽较晚些,但也冒出了零星的芽头,其他地区估计要到3月底方可采摘。以上的数据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果有不靠谱的地方,请看到的网友联系我们指正,如果您是茶农、茶商、茶厂或者是品牌方掌握2022年普洱春茶的最新价格,可以通过关注【中国普洱茶网:puercn88】微信公众号或者添加个人微信号(zhencha100)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大家提供的价格信息及时更新,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今年的普洱古树春茶价格情况!如果您是关心普洱茶价格行情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及时跟进了解今年普洱春茶价格。


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名茶、普洱老茶(四)

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老茶

普洱老茶是时空遗留的产物,因稀有而被惦记,相比只可观瞻的众多文物,与人的欲望接触更为亲密,可以进口入胃融于血液,给人予品饮历史的飘渺幻象。

陈云号

陈云号圆茶

“陈云号”成立于清中后期,是民国初年最大的普洱茶商之一,当时的老板陈石云,人称“陈半山”。云南省勐腊县易武乡张家湾的曼腊茶山有一半茶园都姓陈。陈云号最兴盛的时期是1900年--1933年,当地人都这样说,易武有刘癸光,曼腊有陈云山,一个南;一个北。

“陈云号”有自己的马帮,茶叶的原料以易武、曼腊茶山为主,生产出的产品运往越南的莱州,产品主要销往香港及东南亚。

1951年陈云号生产了最后一批茶叶后,从此销声匿迹了。现在所提供的这款茶品,经鉴定应该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产品,现今为稀有物品,属难得一见的茶品。

宋聘号

红票宋聘

宋聘号茶庄,创建于清光绪六年,总部设在易武镇,产品原料以易武山为主。民国初年与钱利贞(后改名为“乾利贞”)结为亲家,而改名为“乾利贞宋聘号”。合并后的宋聘号为了扩大经营和生产,开始生产一些普通的产品。

同期宋聘号也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生产的普洱产品为“福华号宋聘”,同时也代理运营总公司对海外销售的产品。现提供此样茶品,经鉴定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产品,现今为稀有物品,属难得一见的茶品。

百年 宋聘号·蓝标

数量:一片

总重量:约344克

年份:约1920年代

仓储:偏干仓

工序:生茶

茶厂:宋聘号茶庄

估价:100万至160万港元

宋聘在号级茶中有“茶王”美誉。因掌号的袁氏家族中袁嘉谷为云南史上唯一状元,故时人称宋聘号圆茶为状元家茶。其茶汤透亮,略带药香,回甘悠长。蓝标宋聘现存世绝少,其备受追捧、价值连城,已成为茗界极品的专有名词。

鸿泰昌

鸿泰昌号

鸿泰昌茶庄创建于1926年,茶庄设在六大茶山----倚邦,创始人高鸿昌。茶叶原料主要以倚邦山为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鸿泰昌茶庄在泰国开设分公司,取号“鸿泰昌号”。同期也利用泰国的茶箐,生产普洱茶供应东南亚市场,堪称普洱茶历史上的第一个庞大的“普洱帝国”。

鸿泰昌茶庄在倚邦的总部一直延伸到解放初期,消失于人民公社成立后,而设在泰国的分公司至今仍然存在,是一个孤悬海外的普洱茶王国。现提供的此款产品应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产品,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无纸早期红印

红印圆茶

“红印”,这响亮的名字,在普洱茶界几乎是每个人都听过的“法号”,然而真正看过摸过或喝过的应该不到百分之一。

红印,因其茶饼内飞为红色八中印而得名。红印圆茶始创于1940年,范和钧创办的佛海茶厂。红印共分为:无纸早期红印、有纸红印、早期红印、后期红印。

新中国成立后,也有过生产,中止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从1940年到1955年之间生产的内飞为红色八中印者为正红印。现提供的这款茶品,经鉴定应该为解放初期之产品,是一款可遇不可求的茶品。

上世纪50年代 红印青饼

数量:一筒七片

总重量:约2391克

仓储:干仓

工序:生茶

茶厂:勐海茶厂

估价:380万至600万港元

一筒七片,干仓仓储,条索分明。茶菁来自易武茶山大叶种茶树,并渗有兰香或野生樟香味。历经一甲子的陈期,整片红印依旧呈现惊人的生命力,茶气十足,为红印普洱茶界中印级茶始祖,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上世纪50年代 金山楼旧藏 无纸红印

数量:一筒七片

总重:约2179克

仓储:纯干仓

工序:生茶

茶厂:勐海茶厂

估价:180万至300万港元

香港茶市金山楼茶仓陈化仓储条件绝佳,其墙面、地下都弥漫着陈旧的普洱茶气。该无纸红印至今陈放超过60年,兼有兰樟之香芳,带有药香,绝对不逊于有包装纸的红印圆茶。经累年消耗,存世量较少,为收藏投资的佳品。

七子黄印大饼

黄印圆茶

黄印七子饼,产生于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云南七子饼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现代拼配普洱茶工艺的始祖。

1959年,因侨销茶停产的缘故,中茶公司把茶饼的名称从“圆茶”改为“七子饼茶”(即“中茶牌圆茶”改为“云南七子饼茶”),生产单位也从“中国茶叶总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改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七子黄印品种有“八中黄印”、“七子小黄印”、“七子大黄印”、“绿字黄印”等等。

但一般茶人区分则按照外观特点区分为“大黄印”、“小黄印”、“认真配方”(内飞内多了“认真配方”四个字)等几种。此款茶因八中茶字为绿色,饼身比一般茶饼稍大,故称为“七子黄印大饼”。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上世纪70年代 小黄印(认真配方)

数量:一组七片

总重量:约2171克

仓储:自然

工序:生茶

茶厂:勐海茶厂

估价:80万至120万港元

上世纪70年代小黄印为印级入门茶收藏首选。其毫头多,陈化后都转变为金黄色,饼面条索级数高,茶汤通透润泽,喉韵醇厚,回甘明丽。

雪印青饼

雪印青饼

“雪印青饼” 产生于七十年代初,是台北一名姓黄的先生1999年11月命名的,是一种俗称,指的是某一批茶号为7532的七子饼。从配方来看,面茶为芽尖毛茶,是青饼茶中最为细嫩的茶品,产量并不是很多,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此款茶经鉴定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产品,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73大叶青

七三文革砖

“73厚纸大叶青” 产生于七十年代初,是台北一名姓黄的先生1998年12月命名的,是一种俗称,指的是某一批茶号为7542的七子饼。从配方来看,面茶用3、4级幼嫩芽叶,里茶用5、6级叶(后期也出现过掺7、8级老叶的情况)。此款茶经鉴定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产品,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广云贡饼

广云贡饼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精选上等的晒青毛茶为原料,并利用自己独创的工艺压制成普洱茶出口到港、澳、台及东南亚。因这些茶以云南、广东等地原料为主,由于融入了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独创的配方和工艺技术,具有广式韵味,台湾和香港的茶人又称之为“广云贡”,产品结构也分饼、砖、沱。

蓝印铁饼

蓝印铁饼

简称“蓝铁”,产生年代有两种说法:一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产物;一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经典代表茶品。“蓝印铁饼”为云南省普洱茶行业一个新的突破产品,它摆脱了以往用布袋包揉压制茶叶的繁琐工序,采用金属模子直接把茶青放入压制脱模而成,过程简单而快捷,缺点在于加工时压力过大,茶体太紧结不利于后期转化。“蓝印铁饼”采用的原料为易武乔木茶青。是一款可遇不可求的茶品。

上世纪50年代 甲级蓝印青饼

数量:两片

总重量:约346克、365克

仓储:偏干

工序:生茶

茶厂:勐海茶厂

估价:68万至90万港元

甲级蓝印青饼是与红印并驾齐驱的印级皇者,采用勐海茶菁,饼面乌亮润泽,条索粗壮紧实,茶味层次丰富,陈香、樟香相互交织,饮毕满口生津。

上世纪50年代 蓝印铁饼

数量:3片

总重量:约323克、319克、331克

仓储:干仓

工序:生茶

茶厂:勐海茶厂

估价:80万至120万港元

蓝印铁饼是中茶公司在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经典代表茶品。其采用易武乔木茶菁为原料,叶面金黄;制作时用金属模子直接压制脱模而成,紧结如铁;经长期陈化,茶汤口感浓厚,茶期较强,气韵更足而充满活性。

上世纪70年代 原牛皮纸包装中茶牌简体字铁饼

(十七字版)

数量:一筒七片

总重量:约2346克

工序:生茶

茶厂:下关茶厂

估价:38万至60万港元

下关茶厂历年创制多种茶品,独具特色,闻名遐迩。此次仕宏秋拍选出上世纪70年代简铁和首批8653为代表。其中简铁即中茶牌简体字铁饼,是下关茶厂较典型茶品。其饼形扁平坚实,展现浓厚质感及强劲气韵,被誉为上世纪50年代蓝印铁饼的沿袭

八八青

八八青

“八八青”是香港一名姓陈的先生命名的,是一种俗称,指1988年至1992年生产的某一批茶号为7542的七子饼。“八八青”的意思据陈先生说:为了纪念他的茶店开业的年期,其次是以广东人的口音8字是代表行运与发财的好兆头。“88” 者亦喻意发财后可再发的意思。目前此款茶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上世纪80年代 厚纸8582青饼

数量:两筒(共14片)

总重量:约2354克、2476克

仓储:干仓

工序:生茶

茶厂:勐海茶厂

估价:150万至220万港元

8582是上世纪80年代七子饼中最具代表性者,1985年由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向勐海茶厂订制。茶面用三至四级嫩芽叶、里茶用七至八级叶精制而成,经过30年陈化已富有印级茶的韵味。

老树圆茶(老班章)

数量:四筒(共28片)

总重量:约2590克、2513克、2512克、2509克

年份:2001年

仓储:纯干仓

工序:生茶

茶厂:大益茶厂

估价:48万至80万港元

云南金瓜贡茶

金瓜贡茶

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港、澳、台茶界称其为“普洱茶太上皇”。该茶生产始于清正七年(1729年),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延。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的一级芽茶。采摘的芽茶一般先放之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这种芽茶,经过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故人头贡茶亦称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其制作时间已有200多年历史,此品加工者为普洱贡茶厂,原料及初制出自西双版纳倚邦茶山。

最高拍卖价格:350万元/公斤

锦绣茶王香竹箐以35万元/100克,一举刷新了普洱史上最贵的价格,相当于350万元/公斤。

被誉为“普洱茶太上皇”。但是金瓜贡茶的真品仅有两沱,2007年被云南人民迎回普洱市时,单单投保金额都达到了1999万元。

该茶显然已经是一种“神茶”,只能供人们参观供奉了。现在市面上所谓金瓜贡茶,都是后来某些茶厂的跟风之作,不足以信。

一件2000年“班章珍藏青饼”

1800万

在2017年的广州茶博会上,普洱茶又一次成为了焦点。

一整件(84片)品名为“班章珍藏青饼”的2000年普洱茶,标出了1800万元的高价。

纯干仓96 紫大益青饼

数量:一筒七片

总重量:约2472克

年份:1996年

仓储:纯干仓

工序:生茶

茶厂:大益茶厂

估价:28万至40万港元

紫大益是勐海茶厂第一款使用“大益”商标出品的普洱生茶饼。其茶味强烈而有霸气。经20多年陈化后,该茶品已有相当有陈韵,值得收藏。

2018年 1801千羽孔雀

数量:六筒(共42片)

总重量:约15000克

工序:生茶

茶厂:大益茶厂

估价:38万至60万港元

作为价值连城的“六星孔雀”续作,1801千羽孔雀采用六大名茶山之一的布朗山所产古树茶叶为原料。其茶色金黄,汤质顺滑绵厚,入口散发出发酵期独有的微涩果酸香气,香韵持久,一试难忘。

百年 可以兴茶砖

数量:一墩四片

总重量:1520克

仓储:完美

年份:1930年代

工序:生茶

茶厂:可以兴茶庄

估价:220万至380万港元

说到这件珍贵拍品背后的可以兴茶庄,自然来头不小。1926年,可以兴茶庄在佛海(现勐海)曼嘎街创立,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云南著名百年老字号之一。上世纪30年代,为了运输方便,其首创每块重375克的十两砖,是普洱茶历史上唯一的“十两砖”。数据显示,20多年前可以兴茶砖留存量就仅为3件(每件160片)。

可以兴砖茶以四块为一墩,以白棉纸包成一体,再包以竹箬,然后用竹心篾条捆绑为一大而棱角分明的茶墩。如此包装的可以兴茶墩,现在市场上绝无仅有。可以兴的“十两砖”选用春茶为主料,条索粗壮,以出自攸乐茶山的上好勐海普洱茶菁制造而成。其茶汤呈栗红,香气浓郁,散发出野樟香;水性活而滑,回甘生津,茶韵悠长。它的茶质、茶气、茶韵,即便是印级茶也无法比拟。

来源:泽青茶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