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紫砂泥的好坏

找到约206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玩壶泥料才是基础,如何察颜观色判断紫砂料的好坏?

紫砂壶只有泥料正宗才能让人喝的放心,一把好紫砂壶工艺与泥料要兼得,好泥料要天然无公害,泡茶透气不透水,经得起骤冷骤热,好工艺要赏心悦目,鬼斧神工。好的技艺既决定紫砂壶的美观也决定着紫砂壶的实用性,判断技艺好坏外在看繁琐程度、细节的处理方式、造型的整体协调,内在看出水是否顺畅有力等等。那么,判断泥料的好坏又有哪些标准呢?

一 察颜

现代手工制备的紫砂泥粉,目数(紫砂矿料磨制成粉后,必须过筛。筛网每英寸长度上所具有的网眼数量即为“目数”)一般控制在60目左右,目数决定了烧成后的壶表看上去有颗粒感。因此,优质的紫砂泥料看上去都有会明显的颗粒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朱泥、本山绿泥这两种泥料的含砂量很小,因此,烧成后的颗粒感非常小。

颗粒感明显

二 抚摸

氧化镁决定了紫泥、红泥的延展性,硅化合物决定了绿泥的延展性。良好的延展性使得紫砂泥烧成后表面是滑润、细腻的。因此,优质泥料的紫砂壶表面即便是颗粒感明显,摸起来也应该是圆润舒服的。

三 观色

优质泥料的紫砂壶颜色绝不鲜艳刺眼、而是古朴内敛的,观色需要长时间通过实践培养“眼缘”,不建议新入门的朋友作为唯一参考标准。

黄金段泥


四看“斑”

真正的紫砂泥含有丰富的铁质、和云母。因此,烧成后的紫砂壶的细细观察可以看到黑色的铁离子斑点和闪亮的云母斑点。其中,比较少见的绿泥中铁离子的含量较低,黑色的斑点较少。


白色云母、黑色铁离子析出

紫砂泥互相配比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色泽效果

紫砂泥,其美不在“艳”,恰恰相反,美在一个“朴”字上。

紫砂泥认识的两大误区,不要掉进去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

  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的的证明。所以说——紫砂是一种特质、紫砂是一门工艺、紫砂是一种品质、紫砂是一门道德!

  通过对紫砂泥陈腐的了解,应该可以解答壶友们关于紫砂泥料方面的一些困惑。

  何谓紫砂泥陈腐: 紫砂泥的陈腐古已有之,是紫砂艺人们长期劳动实践积累的智慧结晶,也是练制优质紫砂泥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泥料的陈腐亦称陈化,古名养土,俗称困料、困泥。

  所谓困泥,是紫砂泥练制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紫砂矿料经开采后,再经翻晒、粉碎、自然风化、研磨、过筛、和水搅拌等工序后,练成约宽六寸长一尺的湿泥块。

  放入不透日光、不通空气荫暗潮湿处(地窖),需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贮存起来。湿泥经慢慢陈腐,成为“腐泥”,比较优质的紫砂泥料,陈腐的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理论上,紫砂泥的陈腐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在制作前需要重新回练一下。

  紫砂泥陈腐的目的,是使泥料中的水份得到均匀分布,以利坯料氧化,让泥料中的有机物质可得到充分分解(腐烂)。 经陈腐之矿泥:1、可提高、增强可塑性;2、可减少成型和干燥时开裂。

  紫砂泥认识两大误区:

  一、老泥、新泥的误区: 在紫砂矿料的形成中,紫砂矿的形成经过了上千万年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紫砂泥都可以说是老泥。所谓的老泥和新泥,实际上指的是陈腐时间的长短。

  二、紫砂泥的水色: 壶友判断紫砂壶泥料好坏,较注重紫砂泥的水色。其实水色只是判断泥料好坏的一个方面。同样的矿料练制出的紫砂泥,陈腐时间长,水色就好,而且经过泡养后,容易包浆。

  判断紫砂泥,因从熟胚的颗粒分布,色泽是否自然光泽以及水色三个方面综合来看,有些紫砂壶用料所选矿料优质,但是由于陈腐时间不够,水色不到,但经过一段时间泡养,水色自然就出来了。

紫砂壶5秒速干!真能看出泥料好坏?

有壶友问:我的紫砂壶倒水上去马上就干了,是不是泥料很好?

很多人在泡茶时喜欢用开水浇淋壶身,从紫砂壶表面吸水快慢来判断泥料的好坏。认为化工壶的表面光滑像打了蜡一样,是不吸水的,而原矿正料的紫砂壶由于泥料的优越,能快速收干水分,以此来判定好坏。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紫砂壶的“吸水性”到底是怎么回事。

紫砂壶真的有“吸水性”吗?

其实,紫砂壶吸水快慢和壶烧制的结晶度、紫砂壶壶型、紫砂泥的目数等等都有关,而且一般新壶吸水要比用过的壶吸水性强。紫砂壶并不是你倒多少水,就能吸收多少的,这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理论。一把合格的紫砂壶,我们对它的“吸水性”是有一个控比的,控制在比较小的一个数值内,在1.5%到2%以内的样子。

为什么会认为紫砂壶有“吸水性”?

大家所说的“吸水”、“挂水”,其实是因为紫砂泥料的双气孔透气性,一壶水浇上去之后慢慢地水就“被吸收”了。这样的情况大多是因为大家看到的实验一般都是装满热水后去淋的,这样,里面的热度也会透过气孔释放出来一部分。所以,往壶上淋水后,那水分就会快速的蒸发掉了。

紫砂壶吸水性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第一种:首先是水的温度,以及壶的表面积,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表面积越大,水蒸发也越快。

第二种:有些紫砂壶为了形成光滑圆润的手感,会在表面打蜡,从而影响了紫砂壶的吸水性。

第三种:在制作工艺上,一把壶上明针的数量与它的挂水程度相关,上一遍明针显然与多上好几遍不同。

第四种:还跟泥料有关系,壶本身泥料的目数(目数越高砂料越细腻)高,壶的胎土比较致密,像朱泥收缩比高,它烧成后瓷化程度高,表面非常光滑,那它也是不怎么挂水的。

第五种:与壶的形状有关。比如西施壶、龙蛋壶,这类壶几基本上不会存在积水在壶上的机会,全身光溜溜,哪有水干得不快之理!而象仿古、平盖莲子、虚扁这类壶过度很平缓,壶盖有积水的机会,壶身流水也缓些,相对的也就干得慢。

第六种:跟使用时间长久有关,初期使用的紫砂壶经常淋水,挂水程度很高,但是用久了之后,就变得不易挂水了。这就是因为在长期使用后,紫砂壶有了包浆。包浆使得紫砂壶表面温润光滑,就不易于紫砂壶挂水了。

综上所述,紫砂壶上倒水,能不能速干,与泥料的好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导致这个原因的变量有很多,因此紫砂壶吸水快慢并不能用以衡量或判定壶本身泥料好坏。倘若一味追求壶的吸水性,不仅会错过很多好泥料,也容易走进一些不必要的误区。

来源:紫砂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0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