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竹制茶架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三茶”统筹新背景下,浙茶如何历久弥新?记者探寻

近些年,不少省份把茶当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富民产业,茶业版图由此不断扩大。作为老牌的茶叶主产省份,浙江虽然在面积和产量两项指标上有所退后,但论及发展质量,仍然底气十足。比如亩产值,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1.1%,继续在全国主要产茶省中名列前茅,尤其是名优绿茶,主导地位首屈一指,产值比重领跑全国。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创造性提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理念,为新时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茶经”。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就撰写了《世界茶乡看浙江》一文,并赞叹安吉白茶“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一直以来,浙江牢记嘱托,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目标定位,走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茶业富民”道路,茶农依靠茶产业人均收入达到1.59万元。那么,“三茶”统筹新背景下,浙茶如何历久弥新,继续香飘世界?这片叶子又怎样让老百姓更富?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博会即将在浙江拉开帷幕之际,记者走进各个茶区寻找新律动。

西湖龙井开采。叶敏摄

文化为道,引领统帅

4月17日,北京老舍茶馆,一场茶香四溢的“径山茶宴”表演,拉开了径山茶此次赴京推介之行。以茶参禅问道,为其精髓所在,在梵音、尺八、古琴、香道的烘托下,“径山茶宴”十余道仪式行云流水,让人沉醉其中。在宋代,“斗茶”蔚然成风,茶宴由此盛行。

2022年,由浙江牵头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跻身世界非遗之列,共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浙江西湖龙井、婺州举岩、紫笋茶、安吉白茶4项传统技艺,以及赶茶场、径山茶宴2项民俗活动成功入选。

如今,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茶宴”有了更多演绎。“五一”假期期间,当地推出了“仿宋七汤点茶”活动,受到广泛追捧。游客可手握竹制茶筅,快速击拂杯中茶汤,再将茶筅微微提起,茶汤渐浓渐稠,沫饽渐出。茶百戏、吃货节、晚风集市,精彩应接不暇,令人流连忘返。

浙江饮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颇为深厚。纵观各地,都有一些与茶相关的名胜古迹、文化印记、文艺作品等。在浙江人眼中,茶文化并非虚无缥缈,而是一股精神力量,有着“统帅”地位,直接影响着消费者认知,也正因为有文化加持,茶产业方更具差异化气质,才更有附加值空间。

径山茶的探索就十分典型。异曲同工之妙,挖掘茶文化,浙江很多茶区并非孤芳自赏,或者曲高和寡,而是通过形式、内容、产品等的再创造,用时尚化、年轻化、国际化的表达,让茶文化接地气、更感人,体现与众不同,又如影随形。

此类实践不胜枚举。比如,有的将茶与书画、音乐、动漫等文艺作品结合起来,有的开发新式茶器、茶摆件等,还有的举办炒茶大赛、茶艺大赛、点茶评茶等。就连传统的精耕细作,也被演绎成了匠心所使与一种文化。

松阳是浙江有名的“茶叶大县”,据记载,在三国时期就开始种茶。到了唐代,五朝元老、道教天师叶法善所制茶叶,被称为“卯山仙茶”。如今,松阳将茶文化与宋韵文化、佛道教文化相结合,恢复了“卯山仙茶”技艺,推出崇觉罗汉茶特色产品,在市场不胫走红。

走进松阳的茶文化主题街区,穿梭于茶楼、茶馆、茶餐厅,以及茶养生馆、茶书院等茶主题空间,浓厚的文化意蕴扑面而来。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已连续16年举办中国茶商大会。每到春茶季,五湖四海的茶商来此共品茶香、共叙茶缘、共商茶业。

提及茶文化的创意传播,茶文旅深度融合同样功不可没。近年来,不少茶叶小镇异军突起,生态茶园、创意加工、主题民宿、特色庄园、风景名胜之间珠联璧合,让茶有了更多想象空间,也衍生出更多产业空间。2022年,浙江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等第三产业产值就高达150亿元。

漫山遍野的茶园间,茶农们穿梭忙碌着。叶敏摄

业为本体,壮大主体

一直以来,浙江茶产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尤其是围绕绿茶,产销两旺十分显著。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茶园总面积310.5万亩,总产量19.4万吨、总产值264亿元,而全省产地交易总量和规模就分别达到了15.5万吨和258.7亿元,出口量更是稳居全国之首。

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看来,茶叶发展,文化、产业和科技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茶产业为本体,是茶文化、茶科技发挥作用的主体,因此是“一体两翼”的格局,“三茶”必须齐头并进。

在业界,浙江茶产业一直被视作标杆,但浙江的茶人们也不避讳“短板所在”:茶类不够齐全、市场竞争力有待增强;出口产品相对单一,品牌竞争力和龙头带动力也不够强。对此,这几年,一方面,浙江花大力推进茶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生产经营主体,另一方面,朝着多元化、多茶类协调发展,推动产业迈上新台阶。

浙江省茶叶集团是一家70多年的老茶企,这几年,新动作不断。外贸方面,集团着重拓展欧美市场,并在做好传统绿茶出口基础上,探索红茶等其他茶类外销;内贸方面,除了传统名优茶,同步发展袋泡茶、新茶饮和茶叶机械等板块,瞄准年轻群体和高端原料。

同样,茶区也在加速转型升级。山区县新昌,四季分明,为茶叶生长创造了优越条件。该县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200至700米的丘陵山地之中,常年云雾缭绕。如今,天然的绿色屏障之余,又增加一道后天的生态防线。

走进新昌县东茗乡后岱山村,5架无人机正喷洒植物源农药。1500亩的茶园,一天半就能喷完,不仅效率高,关键更生态。全乡两万亩茶园,眼下被冠以“茶园绿色防控整乡推进”的试点,通过肥药源头管控等手段,让这杯茶更放心。在新昌,像这样的省级“生态茶园”共有6个。

好茶,源自好茶园;有好原料,更需精细加工。近些年,新昌累计建成各类标准化名茶加工厂、示范性茶厂104家,名茶加工量占全县总量的六成以上。规模化程度提升后,数字、科技、机械等有了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政府也能更好地提供产业平台支撑。

“通过这个茶产业发展服务平台,茶叶育苗、种植、加工、营销等全链引入数字化概念,进行全流程再造。”新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俞浩芳告诉记者,除了茶园基地数据外,该平台还能实时掌握茶青收购、干茶交易和行情走势,企业可据此进行精准市场决策和内部管理优化。

据了解,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在浙江,龙井茶、浙北白化茶、浙南早茶等几个优势产业集群愈发凸显,从茶类结构看,也初步形成了多茶类、多产品、多功能共同开发的良好态势。特别是茶叶精深加工有新突破,浙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抹茶生产地。

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智慧茶园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的应用让茶园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沈璐兰摄

科技赋能,扬长避短

熟悉浙江省情的都知道,浙江做农业不容易,土地资源有限,生产成本不低。这些年,茶产业面积稳定,为何产值连年攀升?当然,一方面得益于品牌打造,尤其是通过区域公用品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让主体得以“借船出海”,另一方面则功在科技赋能,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研发,提高效率,扬长避短,向技术要空间和要效益。

选择什么样的茶叶品种,这些年,淳安县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该县的鸠坑乡,正是浙江入选国家级茶树良种唯一的有性系品种——“鸠坑种”的原产地。40年磨一剑,如今,鸠坑系列茶树新品种(品系)的面世,让淳安独树一帜。全县有一半多茶园属于鸠坑群体种及其后代单株,像鸠坑乡自是“鸠坑种”唱主角。

记者在淳安采访了不少茶农,都说不愁卖。千岛湖天井岩茶叶专业合作社育出来的鸠坑系列茶苗,还未冒芽,就被人订走。在茶叶市场,鸠坑青叶同样抢手,“鸠20”收购价同期明显比其他品种要高,鸠坑干茶每公斤价格比去年高出百来元。

地头新品种,外行人很难看出门道,但到了茶企,科技范则无需多言,眼见为实。春茶季可谓时间战,一天一个价。在武义县更香有机茶基地5G生产车间内,5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天可加工近6万斤鲜叶。这里建成的全省首条有机茶数字生产线,放眼全国也可谓领先一步。

茶园里,工作人员正在对新培育的鸠坑品系茶苗进行除草。

武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丁志凯相告,近年来,通过推广先进茶机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等途径,全县茶产业“机器换人”跑出加速度,名优茶加工、大宗茶修剪、大宗茶采摘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茶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4%。

现在,就连名优茶最难破题的手工采摘,也因为“黑科技”的到来,有望实现重大突破。记者在杭州市西湖景区的龙井茶园,就领略了第五代智能采茶机器人的真容。只见其两个机械臂,一剪一吸,能精准找到芽叶叶柄,再吸入茶篓。茶树新梢嫩芽的识别准确率已提高至86%。

因为技术的不断更迭,浙江由此迈出重大步伐,从卖茶叶到卖整套解决方案,包括病虫害绿色防控、多茶类高效组合生产、名优茶自动生产线等,熟化集成后不容小觑。以新昌为例,谁又能想到,名扬天下的不止“大佛龙井”,其中扁形茶茶机产量更是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表示,今后,浙江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产学研、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加快多品种、多品类、多功能开发,着力构建以名优绿茶为主导、红黄白青黑等多茶类合理优化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进“三产融合”“六茶共舞”,全面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擦亮“世界茶乡看浙江”的金名片,为全国“三茶”统筹发展提供更多浙江经验。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记者 朱海洋

原标题:一片叶子何以更富一方百姓?——“三茶”统筹下浙江茶产业观察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一片叶子何以更富一方百姓?——“三茶”统筹下浙江茶产业观察

导语

近年来,浙江茶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目标定位,通过挖掘文化特色、壮大茶产业链、提升茶科技水平,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茶品牌升维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属于浙江的“三茶”统筹发展道路。

一片叶子何以更富一方百姓?

——“三茶”统筹下浙江茶产业观察

近些年,不少省份把茶当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富民产业,茶业版图由此不断扩大。作为老牌的茶叶主产省份,浙江虽然在面积和产量两项指标上有所退后,但论及发展质量,仍然底气十足。比如亩产值,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1.1%,继续在全国主要产茶省中名列前茅,尤其是名优绿茶,主导地位首屈一指,产值比重领跑全国。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创造性提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理念,为新时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茶经”。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就撰写了《世界茶乡看浙江》一文,并赞叹安吉白茶“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一直以来,浙江牢记嘱托,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目标定位,走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茶业富民”道路,茶农依靠茶产业人均收入达到1.59万元。那么,“三茶”统筹新背景下,浙茶如何历久弥新,继续香飘世界?这片叶子又怎样让老百姓更富?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博会即将在浙江拉开帷幕之际,记者走进各个茶区寻找新律动。

文化为道,引领统帅

4月17日,北京老舍茶馆,一场茶香四溢的“径山茶宴”表演,拉开了径山茶此次赴京推介之行。以茶参禅问道,为其精髓所在,在梵音、尺八、古琴、香道的烘托下,“径山茶宴”十余道仪式行云流水,让人沉醉其中。在宋代,“斗茶”蔚然成风,茶宴由此盛行。

2022年,由浙江牵头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跻身世界非遗之列,共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浙江西湖龙井、婺州举岩、紫笋茶、安吉白茶4项传统技艺,以及赶茶场、径山茶宴2项民俗活动成功入选。

如今,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茶宴”有了更多演绎。“五一”假期期间,当地推出了“仿宋七汤点茶”活动,受到广泛追捧。游客可手握竹制茶筅,快速击拂杯中茶汤,再将茶筅微微提起,茶汤渐浓渐稠,沫饽渐出。茶百戏、吃货节、晚风集市,精彩应接不暇,令人流连忘返。

浙江饮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颇为深厚。纵观各地,都有一些与茶相关的名胜古迹、文化印记、文艺作品等。在浙江人眼中,茶文化并非虚无缥缈,而是一股精神力量,有着“统帅”地位,直接影响着消费者认知,也正因为有文化加持,茶产业方更具差异化气质,才更有附加值空间。

径山茶的探索就十分典型。异曲同工之妙,挖掘茶文化,浙江很多茶区并非孤芳自赏,或者曲高和寡,而是通过形式、内容、产品等的再创造,用时尚化、年轻化、国际化的表达,让茶文化接地气、更感人,体现与众不同,又如影随形。

此类实践不胜枚举。比如,有的将茶与书画、音乐、动漫等文艺作品结合起来,有的开发新式茶器、茶摆件等,还有的举办炒茶大赛、茶艺大赛、点茶评茶等。就连传统的精耕细作,也被演绎成了匠心所使与一种文化。

松阳是浙江有名的“茶叶大县”,据记载,在三国时期就开始种茶。到了唐代,五朝元老、道教天师叶法善所制茶叶,被称为“卯山仙茶”。如今,松阳将茶文化与宋韵文化、佛道教文化相结合,恢复了“卯山仙茶”技艺,推出崇觉罗汉茶特色产品,在市场不胫走红。

走进松阳的茶文化主题街区,穿梭于茶楼、茶馆、茶餐厅,以及茶养生馆、茶书院等茶主题空间,浓厚的文化意蕴扑面而来。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已连续16年举办中国茶商大会。每到春茶季,五湖四海的茶商来此共品茶香、共叙茶缘、共商茶业。

提及茶文化的创意传播,茶文旅深度融合同样功不可没。近年来,不少茶叶小镇异军突起,生态茶园、创意加工、主题民宿、特色庄园、风景名胜之间珠联璧合,让茶有了更多想象空间,也衍生出更多产业空间。2022年,浙江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等第三产业产值就高达150亿元。

业为本体,壮大主体

一直以来,浙江茶产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尤其是围绕绿茶,产销两旺十分显著。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茶园总面积310.5万亩,总产量19.4万吨、总产值264亿元,而全省产地交易总量和规模就分别达到了15.5万吨和258.7亿元,出口量更是稳居全国之首。

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看来,茶叶发展,文化、产业和科技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茶产业为本体,是茶文化、茶科技发挥作用的主体,因此是“一体两翼”的格局,“三茶”必须齐头并进。

在业界,浙江茶产业一直被视作标杆,但浙江的茶人们也不避讳“短板所在”:茶类不够齐全、市场竞争力有待增强;出口产品相对单一,品牌竞争力和龙头带动力也不够强。对此,这几年,一方面,浙江花大力推进茶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生产经营主体,另一方面,朝着多元化、多茶类协调发展,推动产业迈上新台阶。

浙江省茶叶集团是一家70多年的老茶企,这几年,新动作不断。外贸方面,集团着重拓展欧美市场,并在做好传统绿茶出口基础上,探索红茶等其他茶类外销;内贸方面,除了传统名优茶,同步发展袋泡茶、新茶饮和茶叶机械等板块,瞄准年轻群体和高端原料。

同样,茶区也在加速转型升级。山区县新昌,四季分明,为茶叶生长创造了优越条件。该县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200至700米的丘陵山地之中,常年云雾缭绕。如今,天然的绿色屏障之余,又增加一道后天的生态防线。

走进新昌县东茗乡后岱山村,5架无人机正喷洒植物源农药。1500亩的茶园,一天半就能喷完,不仅效率高,关键更生态。全乡两万亩茶园,眼下被冠以“茶园绿色防控整乡推进”的试点,通过肥药源头管控等手段,让这杯茶更放心。在新昌,像这样的省级“生态茶园”共有6个。

好茶,源自好茶园;有好原料,更需精细加工。近些年,新昌累计建成各类标准化名茶加工厂、示范性茶厂104家,名茶加工量占全县总量的六成以上。规模化程度提升后,数字、科技、机械等有了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政府也能更好地提供产业平台支撑。

“通过这个茶产业发展服务平台,茶叶育苗、种植、加工、营销等全链引入数字化概念,进行全流程再造。”新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俞浩芳告诉记者,除了茶园基地数据外,该平台还能实时掌握茶青收购、干茶交易和行情走势,企业可据此进行精准市场决策和内部管理优化。

据了解,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在浙江,龙井茶、浙北白化茶、浙南早茶等几个优势产业集群愈发凸显,从茶类结构看,也初步形成了多茶类、多产品、多功能共同开发的良好态势。特别是茶叶精深加工有新突破,浙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抹茶生产地。

科技赋能,扬长避短

熟悉浙江省情的都知道,浙江做农业不容易,土地资源有限,生产成本不低。这些年,茶产业面积稳定,为何产值连年攀升?当然,一方面得益于品牌打造,尤其是通过区域公用品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让主体得以“借船出海”,另一方面则功在科技赋能,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研发,提高效率,扬长避短,向技术要空间和要效益。

选择什么样的茶叶品种,这些年,淳安县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该县的鸠坑乡,正是浙江入选国家级茶树良种唯一的有性系品种——“鸠坑种”的原产地。40年磨一剑,如今,鸠坑系列茶树新品种(品系)的面世,让淳安独树一帜。全县有一半多茶园属于鸠坑群体种及其后代单株,像鸠坑乡自是“鸠坑种”唱主角。

记者在淳安采访了不少茶农,都说不愁卖。千岛湖天井岩茶叶专业合作社育出来的鸠坑系列茶苗,还未冒芽,就被人订走。在茶叶市场,鸠坑青叶同样抢手,“鸠20”收购价同期明显比其他品种要高,鸠坑干茶每公斤价格比去年高出百来元。

地头新品种,外行人很难看出门道,但到了茶企,科技范则无需多言,眼见为实。春茶季可谓时间战,一天一个价。在武义县更香有机茶基地5G生产车间内,5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天可加工近6万斤鲜叶。这里建成的全省首条有机茶数字生产线,放眼全国也可谓领先一步。

武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丁志凯相告,近年来,通过推广先进茶机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等途径,全县茶产业“机器换人”跑出加速度,名优茶加工、大宗茶修剪、大宗茶采摘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茶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4%。

现在,就连名优茶最难破题的手工采摘,也因为“黑科技”的到来,有望实现重大突破。记者在杭州市西湖景区的龙井茶园,就领略了第五代智能采茶机器人的真容。只见其两个机械臂,一剪一吸,能精准找到芽叶叶柄,再吸入茶篓。茶树新梢嫩芽的识别准确率已提高至86%。

因为技术的不断更迭,浙江由此迈出重大步伐,从卖茶叶到卖整套解决方案,包括病虫害绿色防控、多茶类高效组合生产、名优茶自动生产线等,熟化集成后不容小觑。以新昌为例,谁又能想到,名扬天下的不止“大佛龙井”,其中扁形茶茶机产量更是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表示,今后,浙江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产学研、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加快多品种、多品类、多功能开发,着力构建以名优绿茶为主导、红黄白青黑等多茶类合理优化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进“三产融合”“六茶共舞”,全面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擦亮“世界茶乡看浙江”的金名片,为全国“三茶”统筹发展提供更多浙江经验。

来源 / 农民日报

作者 /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马古道上的石头村庄

这是一个石头砌成的世界。房屋是石板房,道路是石头铺,塘基是石头砌,水渠是石头筑,菜园的垄基是石头垒。石门墩、石院墙、石前檐、石鸡笼、石厕所、石畜圈不胜枚举。石槽、石盆、石凳、石桌、石碾、石磨、石臼琳琅满目。石台阶、石板路、石垱……甚至烤茶、烧肉的用具都是用石头制作而成。

这是一个承载滇西茶马古道700年历史的村庄。滇西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路线有两条:南线由云南的普洱--大理--丽江--中甸--西藏的察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北线从四川的雅安--康定--西藏昌都--尼泊尔、印度。本文所写的石头村,正是位于南线从普洱到大理这一条中的一个小村庄。

不久前,我徒步踏上了滇西茶马古道保留得最完整的云南省凤庆县鲁史镇到塘房村这一段。沿途景色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村庄,在这个乍暖还寒季节,我打量着这有着文化有着商经的古老通道,想像着当年行走在古道上的马帮,浩浩荡荡的驮着茶叶、毛皮、药材、核桃等山货,唱着"……赶起百十匹马帮(哟咳),驮上百十斤驮子(哎),翻过(哦)百十个梁子(呀),换回(哟)百十样货子,填饱(嗯)干瘪瘪的肚子(呀),狂欢一阵子(啊)"的号子进城,从一个山谷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又一个村寨,马帮踏出了一条沟通各地的生命道路,换回必需的盐巴、布匹等生活用品。从此,那些崎岖逶迤的山道上,诉不尽马帮的神奇;刀砍斧削的绝壁,说不完赶马人的辛酸;不老的风峡谷,回荡着许多赶马号子的豪迈和悲壮。

如今,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已经离开了几十年上百年了,走在悠悠的古道上,似乎还可以听到久远的年代里传来的阵阵马蹄声,滴滴答答的响彻着整个山谷。

1913年以前,凤庆(旧称顺宁)与外地的交往,最主要的就是顺下线,线路有三条:1、凤庆(顺宁)--鲁史--巍山--下关--丽江--中甸--西藏;2、凤庆(顺宁)--鲁史--下关--昆明--省外;3、大理--下关--巍山--鲁史--凤庆(顺宁)--镇康--耿马--缅甸。无论走那条路,都必须过塘房村,因此,塘房承载起了茶马古道700多年的历史沧桑。

塘房距鲁史镇约6公里,沿着弯弯曲曲的古道,跟着猎奇的游人一直向上攀登,刚开始还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可是,不一会儿我就感觉气喘嘘嘘,大腿酸痛,干脆拿着相机在路上拍起照片来。此时,一个村民赶着马,身上扛着百十斤重的小型农用机械,竟然在古道上健步如飞。我与他攀谈古道的历史,小伙告诉我,这段路是茶马古道赫赫有名"九曲十八弯",到塘房村还早着哪。随后,他唱着"身着大地头顶天,星星月亮伴我眠。阿哥赶马走四方,阿妹空房守半年"的赶马调很快消失在古道的尽头。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地区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产品开始流入丽江。20世纪20年代,大理喜州严子祯在下关建立"永昌祥"商号,开始生产经营沱茶和藏销紧茶,并在叙府(今宜宾)、重庆、汉口、上海和缅甸瓦城设立分号。而凤庆青毛茶,是"永昌祥"沱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当时"永昌祥"商号所生产的沱茶有三个牌子:一个是本牌沱茶,重九两二,用明前春尖制作,双江茶占60%,凤庆茶占40%;一个是副牌沱茶,重八两二,凤庆茶占60%,勐库茶占40%;还有一个是正记牌沱茶,重八两二,同样是取勐库茶香味浓郁,凤庆茶兼备外形美观之特点制成)。因此,严子祯于1928年在凤庆专设"永昌祥"商号,竞购凤庆青毛茶。到20世纪30年代末,凤庆的茶叶商号发展到20多家,从此,凤庆茶由马帮沿着"顺下线"倾销各地。

沿着古道一路向上行进,阳光透过湛蓝的天空投射到山头上,让山林遍染了一层金黄色,清冽的山风吹过,卷起一层层的落叶,抬头仰望天空,干枯的树枝盎然的屹立在蓝白相间的天际,直指苍穹,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那密密的枝杈里,孕育着来年生机勃勃的绿色和百折不死的生命之魂。脚下的道路崎岖坎坷,这真的就是那条千年的古道么,千百年来,这条道路曾经是何等的繁华,过往商贾,游人如穿梭般的从它身上走过,它也曾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和梦想,谁又能说清楚,在它身上演绎过多少感人的故事呢,世事如烟,沧海桑田,它如今就像一位年至耄耋的老人,静静的躺在这里,在它的梦里,是否还依稀记得那往日的繁荣以及行人如织的那些年代?如今,只有偶尔路过的徒步探险者和匆匆而过的狩猎人还能让它偶然醒来,可是,又有谁能静静的聆听它的故事呢,那划过枝头的风声,是否就是它的低声哀怨。

到达塘房村,我们的目光被石头房屋豁然点亮,瓦是石板,墙是石墙,地是石地,石头做成的房子里,住着终年和石头相伴的人。

石头是塘房的财富,这里产的石头像千层的油饼,用扁锤沿石角一敲,就能起下一大块。一层一层的石板,像一本厚厚的书,层次之间不毫粘连,只要你乐意,就可以随意的翻阅。村民们建房就地取石,不做任何二次加工,没有污染,无需能源。石材是天然具备的,木材是自然生长的,粘接的材料无需运输。墙是石头砌的,支离的碎石,平面往外地块块砌起,不用半点沙灰水泥粘合。石墙的顶上,再架木椽,木椽的上面,再铺石板。石板从檐口铺起,块块叠压,至脊而收。石材的地基,石材的墙体,石材的屋面,天然的材料,被塘房村人巧妙利用,筑屋造房,建宅修舍。村里的老人说,这样独特的石板房,雨季,屋顶石板遮挡,水不入室。晴天,满室潮气蒸发,沿缝隙罅漏四散飘逸,室内很快又可干爽如初,居住于内,冬暖夏凉。

大块小块的石板,充当了遮风挡雨的屋瓦,参差不齐的石板,在一幢房子的屋顶上,都被派用到了最为恰当的位置。这就是塘房村人的高明,深知才尽其用、物尽其能之理。对于石板来说,再不规则的长相,塘房村人都能给它们找到最为恰当的位置。

石头垒成的房子毕竟不能建得太高大。在村里,几乎每间屋子都一般大小,而且结构也基本相同。屋子都不高,高一点的人走进屋门,可能还得稍微低下头。并且,每间屋子里都没有一扇窗户,只有一个天井,是屋子采光的重要途径。

村民搭建的石屋,大多是随意而为,有的石块横着叠砌,有的斜着堆砌,大石块和大石块之间用小石块补缝加固,连木质的梁柱也特别讲究自然,用在石屋里还是保持原来的形状,没有刻意修整过。使得塘房村的石屋显得更加硬朗,看上去厚实凝重,极具质朴之感。

走进一户人家,里面别有洞天,大大的天井里,有石头砌的猪圈、鸡窝,院里有长石头条搭的凳子,地面是用薄石条铺成。猪圈里喂猪的槽子是石凿的,洗衣服的搓板是石板做成的,捣蒜用的也是石锤、石臼。小院里香椿、月季花、木槿花香味弥漫。

主人家在办喜事,几个小伙正往青石板上放肉,我们一问,才知道要做塘房特色菜--青石板烤肉。石板能烤肉?我有点不相信,因为石板遇火加热会炸裂,怎么能把肉烤熟?带着好奇,我到了烤肉的厨房要一睹石板烤肉的真面目。几个烧得火苗通红的炭火盆并排支在厨房里,炭火上有一块石板搭在上面,另一块一摸一样的石板压在烤肉上,打开上面的石板,果然里面夹着猪肉在烤。这种石板烤肉就是用新鲜的猪肉直接放在石板上烤成的,工艺很简单,石板烤出的肉外观看焦黄焦黄的,让人垂涎欲滴。割下一块来,嚼在嘴里,味道既香又脆,不像直接在炭火上烤出的肉有烟熏火燎的味道,也许,这应该是人们爱吃塘房烤肉的真正原因。

石水缸是塘房人家的必需品,每家每户都有,这家家必备的石水缸,样式并不统一,有的能装十多担水,有的只能装两三担水;形状上,正方形、长方形居多,当然也有正六边形等。水是从屋后的老林里用水井槽引来的,水井槽用龙竹或整棵的圆木挖成,涓涓的山泉沿着高高低低的水井槽,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坡,把塘房人家的石水缸装得满满的,做饭、洗菜时就舀水缸里的水用。

村里的老人说,石水缸装的水清凉冰爽,我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地一气喝下,那沁人心脾的清凉和痛快深入五脏六腑。

走在村里石头铺成的小道上,不知是否因为经年累月的缘故,高高低低的石头路也不觉得崎岖。犹如走进了时光隧道,仿佛回到了古代的世外桃源。

据史料记载,1693年农历八月十四,徐霞客从保山市昌宁县进入凤庆县城,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来到塘房村歇脚。据传,一老者还用石板烤茶热情招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有幸在另一户人家品尝到了青石板烤茶。青石板烤茶是塘房村人的一种独特饮茶方式。石板是薄片青石,质地细腻而均匀,似乎不容易找。在温火上预热十多分钟后,石板都有些烫手了。主人从竹筒里取出几小撮早已准备好的晒青茶。这可是开春第一尖春茶揉制的呢,据说是专门款待第一位踏春而至的客人。诱人的茶在青色的石板上欢快地翻滚着,烤茶最讲究火候,几个来回叶色渐渐由棕黄色变成棕褐色,整个院子也已经是茶香漫溢了。将烤好的茶叶收入备好的竹筒,所有的茶具都是竹制的,据说这样茶才更香。

茶叶在水中沸腾的一刻,香气弥漫。主人将茶壶盖子一扣,再用沸水浇注壶身,接着将竹制的茶杯翻转用水洗净,片刻之后,青透的茶水一一流入竹杯。一切流畅得让我有些眼花,一晃神,香茶已在眼前,我赶紧双手接过,低头一品。真可谓“石屋忘言对此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鸟鸣片影斜”。

老人们说,塘房是一个被茶香侵泡的村庄,当年茶马古道最盛的时候,每天来往的人像排队一样的经过。据《滇南新语》记载,在明代,凤庆就能用手工制造出太平茶、玉皇阁茶,色、香、味可与龙井茶媲美。有了这样的好茶,清乾隆26年(1761年)顺宁知府刘靖督土民修建青龙桥于镇南金马明子山脚下的澜沧江上,走过澜沧江过金马翻越黑山门,就到糖房。青龙桥连通的茶马古道上茶事不断,凤庆茶源源不断进入内地、上贡朝廷、远销东南亚,茶叶也成为凤庆人的"绿色银行"。每逢街天,悠长的山街成了各种茶叶交易的场所,那叶形平肥的“尖山云雾”、条索分明的“太华茶”、细润色正的“银毫”、秀美质佳的“特级功夫茶”……各色茶叶摆满悠长的街巷,浓郁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在茶市上,随便坐下与茶农闲话家常,都能拉出一大堆茶诗、茶经、茶文、茶德等等话题来。彼此兴致浓了,甚至会忘了买卖之事,沉浸在茶话之中。真可谓“茶中日月长,茶话情根深”。

或许正是受凤庆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熏陶的缘故,在塘房村,人们从茶园采回鲜嫩的茶叶,洗净晾干后用手揉软搓细,放进一只大碗中,再加上柑橘叶、酸竹笋、大蒜、辣椒、盐巴等佐料拌和,就成为一碗"凉拌茶"。这种茶,滋味变化多端,苦中透出暗暗鲜香,是下饭的好凉菜。有的则把采来的新鲜茶芽放进小缸里,撒上盐巴拌匀,层层压紧,腌制几个月后,拌上佐料,也是开胃佐餐的好菜。当然也有三五人相聚一起,持一杯茶香,怀一份闲情,细细品茗,渐渐境宁心净,在幽香芬芳中涤尽俗尘,享人生之无穷真趣。

塘房村子偏僻,但这里生产的茶味道好,香气浓,那香气,据说,在村庄山顶的黑山门都可以闻到。塘房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制茶,能不香么?何况,四周都是茶山,即使没有烘焙茶叶,村子也被茶山的阵阵清香氤氲着。何况,村里的人家都爱喝茶,日泡茶夜泡茶,茶汤的香气不时腾挪着。几十年数百年,这里的房砖屋瓦,这里的柴门木窗也该都贮满了茶香。

特别是清明时节,村子里的人都要分捡茶叶。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个个手指灵活,动作麻利。面对竹蔑盘里堆着的待分捡的茶叶,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男人,也变得轻柔灵巧起来。茶对塘房人受益最深,塘房人对茶的感恩也最重。茶祥和的性味熔铸成了塘房人淡泊名志的个性,他们不骄不燥,安于现状,默守着"明窗净几安居好,清茶淡饭滋味长"的格言,一生一世耕作于茶园之中。许多年来,塘房的这种个性,就像苏辙在《茶诗》中所写的一样:"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他们的个性已与茶的风格无异。茶园丰收了就丰收了,吃好点穿好点塘房人从不吝啬,财多财少塘房人看得并不重,男人有钱全花在茶园上,女人有钱全花在茶歌茶舞茶艺上,他们不知道把茶兑换成金条、美元深埋于地窖之中,他们不知道把茶兑换成戒指、项链包几个情人养几个"二奶"疯狂几回。他们把功夫全花在茶上,制作出名扬中外的好茶,不断丰厚茶文化底蕴内涵的实在。

1927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南行时,也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顺宁、塘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的。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还一度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由于塘房交通位置的重要,直至民国时期始终是中外客商汇聚的繁华村庄。

1938年秋,中国原有的红茶产区在日军侵华过程中沦陷,红茶作为重要战略出口物资货源断绝,为换取外汇,支援抗战军需,中国茶叶贸易股份公司派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到云南开辟新的红茶生产基地。多方考察后,冯绍裘终在凤庆觅得制作上乘红茶的鲜叶,着手试制属于云南的红茶并一举成功,定名为"滇红"。首批"滇红"通过凤庆、塘房、鲁史古道、祥云,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装进木箱铝罐,转运香港出口,转销伦敦,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价格售出,立即引起世界茶界的轰动。鲁史古道也成为那段日子唯一驮运过红茶的茶马古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无数"滇红人"的辛勤努力,“滇红”得以发扬光大。1996年,为了做强做大“滇红”,云南省凤庆茶厂整体改制为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承担起传承"滇红"的历史重任。滇红集团出品的"滇红特级工夫茶"在1958年被认定为国家外事礼茶,1986年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将其作为国礼赠送来华访问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从此,香高味纯,形美色艳,品质独特的滇红茶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相媲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名茶。

核桃是塘房村的摇钱树,塘房村民倚山而居,每户人家房前屋后大都是核桃树。道路旁、地角边,或者半山坡上,到处都生长着核桃树,一棵棵,一片片,星罗棋布。我们去的时候错过了核桃树葱绿的季节,此时的核桃树光秃秃的,或多或少让人看起来有些萧条。村里人告诉我,谷雨过后,玉米苗刚刚冒出尖儿,核桃油绿的叶子就会像一双双绿色的小手,在春风中向人们飘然招手,一串串绿绒绒的花朵,倒挂在绿叶丛中,那是春天的田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八月十五核桃香”。当地村民已习惯的认为,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核桃仁渐渐饱满,可以放开嘴去品尝。在这个时候,你漫步山野,一串串又大又圆的核桃,挂满了整个枝头,远远望去,象挂满了一串绿色小灯笼。有的树枝的因核桃结得太多了,把树枝压得趴到地面来;有的挂满核桃的枝条,甚至伸进小院里。核桃青果最好吃,从树上采摘下来,用专制的核桃刀,把白胖胖的核桃仁拔出来,轻轻剥掉仁外边一层白生生的薄皮,油而甜,味道极美。

核桃可烧着吃,外壳不砸开,放在火旁,经过烘烤,核桃的油脂分泌,异常的香。把鲜核桃仁捣碎,将鲜辣椒在烧红的炭灰里烧熟洗净切碎,用盐混合凉拌,不仅美味,而且开胃、健胃。还可以用作调料做花卷,将核桃果仁捣碎后,和盐、葱花、熟油搅拌在一起,涂在馒头上蒸熟,果仁的香味遍布花卷,吃起来香甜可口。

当然,最好吃的还是塘房核桃糖,塘房产大麦,当地人用玉米面、大麦芽等熬成糖稀,粘稠状,呈黄黑色。玉米是塘房村的特产,它的甘甜很能讨好塘房高海拔的土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糖稀是对白糖严重匮乏的一种补偿,在塘房却意外与核桃结亲,成为那个年代里特有的风景和味道。

早年的核桃糖用核桃仁、芝麻、糖稀烀制,用一口大铁锅将核桃仁、芝麻炒熟了,搓去核桃仁皮,均匀地摊开,每一层上掺一点糖稀,反复几次,冷却后,核桃糖就制成了。核桃糖是孩子们冬季的上佳零食。晚上饿了,就切几块来吃,要香味有香味,要甘甜有甘甜,要滋补有滋补,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走出塘房村,寻一处墙边的石凳歇歇脚,摘一束在石缝中长出的野花闻闻香,看屋前公鸡昂首阔步踱过石头的街道。夕阳西下,身边和脚下的石块静静地闪烁着岁月的印痕,深情的散发着石头的光芒。我知道,那些深深浅浅的印记,明明暗暗的沧桑,那是一种无言的石头历史,更是一种特有的村落文化,塘房以特有的魅力,支撑起了滇西茶马古道一方数百年的历史,这是一条辉煌的道路,这是一部生活的历史书籍,无论什么时候,都永远值得我们用心去阅读,永远值得我们用步伐去丈量。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庄文勤(云南凤庆),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