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朱泥水温

找到约15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啖茶论道茶叶团购第四十五期——骨灰级茶客挚爱:红泥炉+穿心砂铫

讲究喝工夫茶的潮汕人必有“四宝”相伴:孟臣罐(朱泥小壶)、若琛瓯(杯)、潮汕炉(红泥小炉)与玉书煨(即砂铫sha diao)。特别是其中的玉书煨与红泥炉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风炉薄锅仔”,两者如影相随。

作为传统红泥炉和砂铫“煮水利器”,在随着煤气炉、电热炉、电磁炉的迅速普及,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渐行渐远了

手工红泥炉,外形追求讲究敦厚、古朴、稳重,作为烧火的器具,生炉、起火一定要灵,烧水要快,实用、好用是第一要素。

手工炉与注浆炉的区别,手工炉有很多气孔 ,多气孔的优点:

①对热胀冷缩有一定缓冲性 ,可以减少烧裂。

②燃烧必需空气 ,炉体多气孔有助于炭的燃烧、 旺火。

注意事项:新炉或长时间闲置 ,先用文火烧(忌猛火)去掉炉体的湿气 ,可以减少炉体烧裂。正常使用也忌猛火,这只泥炉正常使用火力够旺,不要用吹风机,潮州工夫茶冲泡,如炉火过旺,煮出来的水泡茶效果欠佳,滋味带锐,也就是说 ,火力合适,泡茶效果最佳。

另:生炭最好选用电热生炭器生好后放入炉子内,压缩气罐喷焰生炭恐伤着炉壁。

图片描述

而砂铫中的穿心砂铫,设计精巧、轻薄透气,底部和中部都受热,配红泥炉烧水更快。(图片中的砂铫已经使用了数月,故被熏黑,但不会沾手)

潮州手工砂铫(薄锅仔)与其他煮水器皿的区别,就是有极佳的透气性。这款砂铫是手工拉坯工艺,亮点就是薄 、受火面积大 、透气性极性, 能品出炭的香气和滋味(多数人能体验出效果) 対水质优化速效明显 。用不同品种、不同品质的炭可以烧出不同的水质。

注意事项:由于薄和透气性极佳 作品不可避免的脆弱性 (忌干烧 忌骤冷骤热),北方温度低, 建议加温水 ,减少水温骤变使壶致裂 。另外加水时, 将壶移下炉, 不要将砂铫放在炉上面就直接加水 ,加水时注水点, 落在水中, 不要注在壶壁 ,总之就是避免壶体温度骤变减少致裂,在使用过程中务必避免磕碰。

新壶使用心得:先用清水浸泡几次, 再烧水倒掉几次就可以正常使用, 水质优化效果就显现出来了,新壶没养过直接使用 ,煮水喝了过后,口腔会一点点发干,所以建议先养一下再正常使用,工夫茶就是要多花时间。

红泥直炉砂铫组合,适合燃烧橄榄碳或竹炭煮水烹茶。用红泥炉配砂铫烧水能够明显改善水质,哪怕用自来水,烧开后丝毫没有氯味还带甘甜,原理如同用铁锅烧肉的味道总没有用瓦罐煨肉来得好。

枫溪民间陶瓷艺术师——黄树藩,他以手拉坯红泥风炉的精湛手艺而闻名业界。1951年生人,今年69岁,烧炉制作非遗传承人,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从事祖传的陶艺工艺52年,博采众长,独创了现代版的“风炉薄锅仔”,配套其拿手的茶盘、茶壶,充分展示了朱泥制品活泼柔顺的美感。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这套煮水利器,无论从工艺水平、器型、构造、用料都是具有代表性。由于这产量少,还有脆弱性等特性,所以这套煮水器属于骨灰级玩物,能玩的人也很少,主要还是高端爱茶人士追求水质、酝酿氛围的必备利器。

品名:红泥炉、手工拉坯穿心砂铫(有黄树藩落款)

产地:潮州

艺人:黄树藩

产品规格:红泥炉,高12cm,上口直径13cm,底部10.5cm。

穿心砂铫直径(肚身):11cm,高10cm(含穿心),手柄长6cm ,壶嘴长3cm,容量350ml,由于为手工制作,外形、容量会有稍有差异。

使用保养方法:请仔细阅读上文有关红泥炉、穿心砂铫的注意事项。

壶与茶搭配最全配方!一定要收藏!

紫砂壶泡茶,需要遵循“以壶适茶,因茶选壶”的原则,只有所泡之茶和所选茶具的科学与合理的搭配,效果才会更佳,达到“茶、壶合一”的境界!

那么,壶和茶到底应该怎么搭配呢?

PART.1

从壶型分类看:

圆形壶,最适合泡乌龙茶。

因为乌龙茶茶叶呈卷球状,圆形壶为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让半球状的茶叶完全舒展,有利于发茶(即使是同一种圆形壶,其所采取的材质不同,也会影响泡茶效果,因此可进一步挑选圆形壶所用的的材质)。

高身小口壶,适合泡发酵茶,但过高茶则失味(如:普洱、红茶等,需要高温焖,选用这样器型的壶是为了使茶香更甜醇、滋味更醇厚)。

矮身大口壶,适合泡不发酵茶,但过矮则口盖易溢(如:绿茶、铁观音、龙井、碧螺春等,能够在85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充分展现茶特有的清香和清爽滋味)。

扁形壶,适合泡条索状的武夷茶。

这种壶身较扁平的壶,具有十足的稳定感,能够让条索状的茶叶沉稳地定在壶里,安心地释放出一身的香醇;当注水时,由于扁形壶的壶壁较短,水流自然有了缓冲,加上壶内空间不容一点私苟,就使茶叶更容易浸润于水中,温和地吐尽精华。

方形壶,适合泡普洱熟茶。

方形紫砂壶制造工序复杂,片与片相接时较为困难,失败率高,其最关键之处,在于泥料要练得极为匀称。

有壶友指出:用方形壶泡了铁观音,第一泡茶汤滑口好喝;但在第二、第三泡时茶汤的苦涩就已经出来;而用它泡乌龙茶,则感到香气被闷住了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方形紫砂壶所具有的内部角度,使茶叶不易滚动,水流极易被阻塞,从而使普洱的陈味尽出。

PART.2

从泥料分类看:

朱泥——朱泥的感觉是细致、紧密,颜色显得娇嫩、精致,可配以铁观音、冻顶等轻、中培火的茶类;高香的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与朱泥也比较搭配。

段泥——段泥的感觉较为坚实阳刚,颜色又显得亮洁清爽,与不发酵的绿茶、微发酵的白茶感觉颇为一致,生普也可以选择用段泥来冲泡。

紫泥——紫泥的感觉较为沉稳大气,颜色又比较朴实自然,与焙重火的半发酵茶(乌龙)、陈年黑茶的感觉颇为一致。

清水泥——清水泥属于紫泥,但是相比较深色紫泥壶质感更细腻些,颜色也偏红嫩,所以茶类的选择可以参考紫泥与朱泥,并根据发酵程度折中选取。

降坡泥——降坡泥属于段泥、红泥与紫泥的共生矿,颜色呈橘红或橘黄,特别适合岩茶,能很好的去除岩茶中带有的燥味,并优秀的发挥岩茶独特的口感。

PART.3

从茶叶种类看:

绿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叶,以茶树新鲜采摘,经杀青、揉捻、干燥、炒制而制成的茶叶。色青,泡出茶汤微青,闻而清香,叶片以绿色为主调。

绿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合适壶型:适合井栏、仿古、虚扁等壶身较矮,壶口大的壶型,因绿茶娇嫩,长时间闷泡会破坏绿茶里的有益成分,所以这类低矮大口的紫砂壶能尽快散热,泡绿茶更为适合。

优选泥料:从泥料选择的话,例如底槽青、清水泥、段泥等透气性更好的泥料更为合适。

冲泡要记:因为绿茶娇贵,不易长时间闷泡,投茶选量易选择刚覆盖壶底为佳,热水85℃即可,即冲即饮,最能闻香,口感最佳。

黄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类,加工过程与绿茶一样,只是在干燥之前增加了一道“闷黄”的工艺,此工序是形成黄茶的关键所在,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好之后的茶叶用纸包裹,在水热作用下,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使茶叶形成黄色,成为黄茶。

合适壶型:选择底座大,同样身形不易过高,壶口大的壶型,如石瓢、德钟壶就比较合适,可以给茶叶充分的扩散的空间,也不会长时间闷泡而失味。

优选泥料:这类茶叶比较不挑泥料,所以紫泥、绿泥、红泥等所有泥料都可以适用。

冲泡要记:泡茶的水温不宜太高,以85℃左右为佳,冲泡黄茶时,第一泡30秒,第二泡60秒,第三泡约2分钟,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口感更佳。

白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其采摘后不炒不揉,经过萎凋、干燥而成。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是六大茶类中最古老、最自然的茶叶。

合适壶型:紫砂壶适合泡老白茶,中品的大肚紫砂壶如汉扁、仿鼓之类的形制,是最佳选择。

优选泥料:以段泥、降坡泥为宜。白茶汤色清浅,与段泥、降坡泥泥色相称,相得益彰,更利于紫砂壶的养护。

冲泡要记:白茶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会比较大,根据平时饮茶的习惯,增加一半左右较为合适。

青茶

我们常见的乌龙茶就是青茶,是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合适壶型:乌龙香气浓,壶型宜矮不宜高,宜圆不宜方,宜小不宜大,例如小水平壶、西施壶,利于聚热扬香。

优选泥料:选择朱泥最佳,朱泥的含砂量少,密度大,不夺茶叶香气,对于乌龙茶这种高香型的茶类最宜。

冲泡要记:乌龙茶冲泡,味浓口感偏苦,需细品的茶类,有苦尽甘来之感。其冲泡时不宜投茶过多,特别是球状茶叶,因经过烘焙,所以冲泡后茶叶会舒展是,所以投至壶底大半即可,这种半发酵的茶,用热水冲泡会强烈激发它的香气和滋味,特别是高山乌龙,一定要用沸水对付。

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合适壶型:建议选择容量大,壶身高的壶型,防止高冲溢水,例如秦权壶、汉铎壶等,利于茶叶充分泡发的同时还便于清理。

优选泥料:适宜选择颜色深或者与汤色接近的泥料,紫泥类比较合适。

冲泡要记: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壶底,可以比绿茶稍多些。水温在85℃~95℃之间。

黑茶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

合适壶型:宜选择如掇只、文旦壶腹较大的壶,防止茶汤过浓。

优选泥料:适合紫泥类颜色较深的紫砂壶,紫砂壶不会养花,且养出效果佳。

冲泡要记:黑茶冲泡水温以95℃-100℃最佳,水温过低则无法将黑茶真正滋味泡出。

茶叶界有几大误区,会让你选错紫砂壶,可别一把好壶泡废了再去心疼!

一、铁观音不是绿茶,其实是乌龙茶!可千万别混淆铁观音的分类啦,否则要被笑话的。

二、安吉白茶不是白茶,虽有白茶的名号,但却是货真价实的绿茶!

三、同样因为名字而引发的误会,还有君山银针。虽然名字与“白毫银针”有些相似,但却属于黄茶分类。

四、大红袍属于乌龙茶,别因为名字带红就是红茶。

看了以上茶和壶的搭配技巧,不管你是想以壶选茶,还是因茶选壶,都可以从中借鉴。

来源: 紫砂壶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茶用什么紫砂壶泡会更好喝?

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叶,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经过发酵的过程不断氧化,原本躲在叶子里面的营养物质跑到叶子表面,非常容易就溶解在水中。因此,红茶的冲泡非常考验技巧。



而泡好红茶的关键,除了茶量、水温、浸泡时间以外,也离不开一把好紫砂壶。那用什么壶可以让刚刚入门的茶友也能把红茶泡得很好喝呢?


红茶香浓,紫砂壶的温润,两者本身就有共通的联系,融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杯让人回味无穷的好茶。在用紫砂壶冲泡红茶时也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把红茶的美味发挥到一种极致。



紫砂壶,吸附力强留茶香。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即链式气孔和闭气孔并存。


链式气孔,茶气可以通过气孔空隙出来,可是因为气孔蜿蜒崎岖,会在气孔壁残留一部分。这是紫砂壶留茶香的主要原因。


红茶不追求极致的香气,且把入口的那抹甜润看得极为重要。而紫砂壶的吸附力强,把红茶归为自己的一部分再吐露出来,直把甜润发挥到极致。


用紫砂壶泡红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为什么西施壶适合泡红茶呢?


西施壶,是紫砂壶器众多款式中最经典、最传统、最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也是紫砂爱好者必收的壶型。



西施壶的开口,大小适中,无论哪种茶叶都能轻松置入;西施壶的壶身,也就是肚子比较大,茶叶能够舒展,也是便于茶味散发。



红茶用紫砂壶来冲泡的注意事项。


对于红茶而言,它属于全发酵茶,茶质在制作过程中已被全部激发,对水温的把握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会损坏其味。


以紫砂壶冲泡红茶,水温需控制在85℃左右。且紫砂壶的壶口较小,出汤的速度较慢,红茶在壶中所待时间较长,会造成茶汤酸涩,影响品饮口感。



而红茶比较适合跟红泥、朱泥、大红袍制作的紫砂壶搭配在一起,从搭配的角度来说,红茶冲泡后的汤色是又又红又浓的,茶与壶的颜色匹配在一起才不会显得有些突兀。


朱泥颗粒细腻,器表透明度佳,触感平滑。色泽好,因含铁量高,烧成显红色。朱泥壶可贵,成型工艺难度较高,成品率约仅七成,泥性甚娇甚挑。


如果是朱泥西施,用来冲泡红茶也可将茶壶养得非常漂亮。


如何挑选西施壶呢?


西施壶的壶身演绎着浣沙女丰满诱人的美乳,在浑如一体的截盖上方,红晕点缀的乳头,展现出少女般的至纯至清。


樱桃小口是中国美女代表特征,用其做流嘴,既形象又实用,在紫砂壶中的独特倒把,又寓意着美人长发飘逸的动感。



西施壶的壶身又犹如那粉润圆秀的脸颊,樱桃小口般的流嘴微启欲说,截盖上高贵的发冠作为壶纽,更显得成熟与华贵。


西施壶的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是紫砂壶器众多款式中最经典、最传统、最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到把,憨态可掬,实为品茗把玩的佳品。



造型简洁、线条练达,是西施壶的最大特点。弧线舒缓地从壶盖中央向四周伸出,到壶体的三分之一处回转收锋,一捺底作结。先缓后激,戛然而止,不见交界之痕。克截盖既薄又圆。


它的容量要控制在200毫升左右,每次冲泡要使用的干茶数量要控制在5克左右。



西施壶,美,非常美,耐看,看一百遍也不腻。毕竟经过历史的淘汰,留下的都是永恒的美。西施壶的美,就是永恒美的一种。

找到约15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