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宁波到武夷山旅游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展讯|2018中国(宁波)茶博会秋季展明日盛大开展

2018中国(宁波)国际茶业博览会

明日盛大开展

2018中国(宁波)国际茶业博览会秋季展将于11月23-26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5号、6号馆盛大开展!

        本届展会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宁波市茶文化促进会主办,上海励新展览有限公司承办,打造一站式交流采购平台。展出面积达12000平方米,国际标展400个,展出范围涉及内容涵盖六大茶类及各类花茶、宜兴紫砂、景德陶瓷、云南建水紫陶、建盏、银、铁、锡、铜、大漆等各类材质的精美茶器、茶人服、茶空间设计、红木家具等,其中也不乏台湾及马来西亚等地的参展商。以茶为主题,结合茶文化衍生产业、生活休闲等主题,为市民带来可看、可学、可品的极致体验。

此外,本届茶博会秋季展在突出品牌、提升档次、专业化、国际化等方面都胜过往届,中国十大名茶、趋势流行茶器、宁波联盛茶城、中国茶叶博物馆茶智汇、武夷山企业抱团展出、传统文化产业、精致手工品等悉数登场,茶与互联网论坛,茶器流行趋势沙龙,展出前3天每天2场主题茶事/品鉴会等活动让市民充分领略茶文化之美。

本届茶博会邀请到国内众多茶企莅临,其中宁波联盛茶城携手入驻品牌:五正熟茶、品品香、正山堂、可以兴、双春隆、四明春露、龙雀、汉唐茶家具,葛龙龙井、侨宝、侘庵日本茶器、圆升泰、旅游岛白茶、小壶天等知名品牌抱团参与展出也是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武夷山展团、紫砂、陶瓷、茶工艺品、植物印染、古典红木家具、书法字画、红木摆件、玉石文化、禅茶香道、茶服等皆有出色的展现,展会规模及质量将再创新高。



而茶博会上由茶衍生出来具有文化内涵物品的,也有不少生产企业和自主品牌商参展。如照本堂、大隐清心、台湾陈春稻茶人服,着一身茶服,轻嗅茶香,味壶,赏盏,注水,听香。俯仰天地之间,汲取草木精化,什么都不用说,也美得不可方物。

除精致陶瓷外,也有恢复古老柴烧的茶器工艺品。如云南建水创雅陶居、黛香窑、玉米会所、器而不舍、俞记堂,不仅带给创作者无限乐趣,也给茶道增添不少风情。

茶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是中国各路名茶汇聚。励新茶博为了让逛展观众和消费者在茶博会上更多的感受各类茗茶,精心策划了茶空间活动专区,展会期间将在这里举办多场高端的世界茗茶专场品鉴会。此外,还有茶类讲座及书作签售活动。而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励新茶博特意针对茶企未来面临的销售渠道及趋势,策划了新零售的推荐讲座。

11月23日,10:00 AM,宁波联盛茶城发布会暨代表品牌签约仪式;

11月23日,13:30 PM,{随便打}企业营销拓客解决方案分享会;

11月24日,10:00 AM,福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品牌“双春隆”出口级藏品茶品鉴茶会;

11月25日,10:30 AM,五正熟茶363审评公益讲座;

11月25日,13:30 PM,化云台崖品牌推荐会暨宁波三块五茶铺客户答谢会;

在时间节点上,本次茶博会是宁波最后一场茶业博览会,新年茶礼一站式购买,不可多得。在文化传承上,可吸引更多的的茶企参展,逛展观众及消费者不仅能喝到平时几乎遇不到的好茶,进而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每一次茶博都是茶人之间的聚会。励新茶博精益求精,对商品质量安全、价格行为、展场治安、消费者权益保护、公共交通、停车场、餐饮、休息点等方方面面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以确保给参展企业、经销商和专业观众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给广大消费者营造放心、舒心、省心的购物环境。


11月23-26日,我们以茗相约,雅聚宁波!欢迎您的莅临。




回望中国茶叶100年

中国茶叶历代有“兴于唐、盛于宋”之说,明清时继续发展,进入民国后迅速衰落,直到20世纪50年代又开始恢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中国茶叶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历史表明,近百年来是中国茶叶是从快速衰败走向新辉煌的转折期。掐指算来,在这百年间中国茶叶差不多经历了两个时期:前者是民国时期,后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而它的发展还在继续演续之中。为此,我们不妨遵循历史的轨迹,回眸百年来的中国茶叶走过的历程,以史为镜,以励前行。

一、自进入民国以来,由于内忧外患,虽经一些有识之士苦苦挣扎,但仍无回天之力,茶叶发展走向极度衰退。

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中国茶叶本应开始向近代转化,但由于当时中国社会还趋于封建社会的延续时期,又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加上内忧外患,茶叶不但沒有发展,反而走向衰落。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在苦难中苦难挣扎,企图挽回败局。

(一)近代开始,由于受西方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忧国忧民,为拯救中国茶业发展做了不少有益的新举措

进入民国后,由于受西方影响,尽管当时环境条件极度恶劣,但一些有之士在科学救国思想的推动下,做了不少有益于促进茶业发展的新举措。

1、效仿国外,建立茶叶试验(实验)场,设置茶叶科研机构

1911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1914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湖北羊楼洞茶业示范场改名茶业试验场,建有试验茶园和实验茶厂。1915年,民国政府农商部又在安徽省祁门县创建祁门模范种茶场,这是我国最早建立茶叶专业试验示范茶场。接着,又相继在湖南岳阳、云南昆明、湖南安化、江西修水、安徽祁门、福建的崇安和福安、广东的鹤山、湖北蒲圻浙江嵊县、云南思茅(今普洱)等地相继建立茶业改良(试验)场,开展茶叶试验研究,示范推广。

1940年1月,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正式成立,拥有刘淦芝、李联标等一批著名茶叶专家参加试验研究工作。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旧址(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1941年4月,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在浙江衢县成立了东南茶叶改良总场,吴觉农出任场长。同年10月,东南茶叶改良场改名为茶叶研究所。1943年,茶叶研究所迁址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改名为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

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和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都是中国现代最早建立、又有大的影响的全国性茶叶科学专业研究机构。只是由于当时政局动荡,国力不支,又缺少相关专门人才,致使不少科研机构不时被兼并改组,直至停歇,但它给我国的茶业发展,带来了希望。

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刊物(来源:布衣书局)

2、派遣有志知识青年,出国留学深造,学习外国茶业先进技术

清末民初,茶业界一些有识之士在“国富民强”的主导思想的指引下,为复兴中国茶业,培养人才,各重点产茶省派人出国去日本学习。1914年,云南派朱文精去日本静冈学习种茶、制茶。1919年,浙江选派吴觉农和葛敬应赴日本学习茶技。1920—1927年间,安徽先后选派汪轶群、陈鉴鹏、胡浩川、陈序鹏、方翰周得去日本学习茶技。

吴觉农(1897-1989)

20世纪20—40年代,还派出留学生去欧美等国留学,学习与茶相关的一些学科,如1922年,蒋芸生去日本学习园艺。1933年,王泽农去比利时学习农业化学;1944年,李联标去美国学习生物等。这些派去留学生,他们学成回国后都从事茶业工作,成为茶业科研战线的精英,为后来中国茶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3、兴办茶叶教育,力主文化兴帮,从培训教育逐渐走向学制教育

国民时期,茶业教学也随之逐渐提高,从最初出现的培训教育提高到茶叶中等或职业技术教育。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的茶业教育再上一层楼,出现了高等教育用来培养高级茶业专门人才。最先设置茶叶学科的是广州中山大学。1930年,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成立茶蔗部设茶作、蔗作两专科,学制2年,后改设4年本科,为茶叶高等教育开了先河。1940年,从上海迁往重庆的复旦大学代理校长吴南轩、教务长孙寒冰和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处处长吴觉农倡议,在重庆复旦大学农艺系设立4年制茶叶组和2年制茶叶专科,这是我国茶业史上第一个高等院校设立的茶叶专业系、科。1940年,杭州英士大学农学院设茶丝棉专修科,学制1年。其间,我国已有多所大学设置有茶叶专业的本科和专科教育。

4、去国内外调研考察,引进先进技术与机器设备,加速改变茶业落后状况

民国时期,曾多次派员去国内外考察调研生产。如1916年,我国赴美参加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的监督陈兰薰通过在美实地考察,提出了《关于调查美国用茶之报告》。1935年,民国政府实业部派吴觉农等赴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英国、法国、苏联、日本以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实地考察茶叶产销市场。回国后,吴觉农写有《印度、锡兰之茶业》、《荷印之茶业》、《日本和台湾之茶业》等多篇茶业考察报告,并对照中国茶业现状,陈述各地茶业生产现状,指出差距,提出改进举措。1932年在长沙高桥设立高桥分场,并从上海购买制茶机器,推行机器制茶。1940年,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派茶叶专家派出多名茶叶专家,分赴安徽、湖南、湖北等省调查茶叶产销及生产成本,为制订茶叶价格提供依据,进而调动茶农生产积极性。

(二)民国时期,面对内忧外患,国难当头,虽几经挣扎,但仍回天之力,终将茶业跌入低谷

民国时期,先是军阀混战,接着是抗日战争爆发,不断受到外国势力的侵略,以及国内连年内战,虽经挣扎,但茶业生产依然没有起色,反而快速跌入低谷。

1、茶叶生产走向衰退

民国时期的茶业,除对外贸易数字有据可查外,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仅仅是估计而已。1920年,农商部根据调查估计茶叶生产量为790万担,以每亩45斤计,有茶园1756万亩。而至1943年,估计茶叶产量、茶园面积依旧,也就是说,20多年过去,茶叶生产依然在原地踏步。尽管在这期间国民政府也采取过一些措施,如1932年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将稻、麦、棉、丝、茶列为中心改良事业,还组建成立茶业改良委员会负责茶业的复兴。1937年实业部为提高茶叶品质,又成立了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设在上海北京路星业大楼。但由于内忧外患,战争不断,依然无济于事。至1949年,全国茶园面积约15.30万公顷,产茶4.10万吨 ,跌入历史冰点。

民国时期的上海茶楼(来源:龙井茶图考)

2、茶叶对外贸易跌入低谷

清代末期,随着印度、锡兰、日本茶业兴起,茶叶对外贸易竞争剧烈,1920年中国茶叶出量仅为1.85万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又给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带来极大困难。据统计,1931年-1940年中国茶叶对外出口一直徘徊在2.5-4.5万吨之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海上航线中断,除少数茶叶经陆上通道出口周边国家外,多数茶叶出口处于停顿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茶叶出口从1941年的不到1万吨,降到1942年的1449吨。至1944年中国茶叶出口仅为543吨,1945年只有480吨,几乎没有茶叶出口贸易可言。

抗日战胜利后,由于战争的破坏,茶园荒芜,生产凋零。之后,解放战争开始,茶叶生产一时无法恢复。当时虽有部分茶叶积压,但品质低次,数量有限,又属陈茶之列,不受外商欢迎,以致到1949年时中国茶叶出口还不到1万吨,使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趋于衰颓期。

民国时期的龙井茶园(来源:龙井茶图考)

20世纪20年代的采茶女(来源:龙井茶图考)

二、进入当代社会,茶叶生产开始复苏,特别自改革开放以来,茶叶发展获得新的辉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当时全国茶叶生产处于千疮百孔的废墟状态。复兴茶产业、发展茶科技、振兴茶文化,重振产茶大国逐渐走向产茶强国之计,就成为每个茶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担当。当代茶产业、茶文化发展正应顺了这一发展历程。

1、产茶区域不断扩展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茶产业发展的重点在恢复生产,同时新发展部分茶园。60年代开始,根据茶叶生产发展需要,实施南茶北移进山东,东茶西扩至甘肃、西藏,使中国种茶区域进一步扩大,茶叶产量有大的提高。

如今,中国的茶区分布极为广阔,南自北纬18°附近的海南五指山,北至北纬38°附近的山东青岛,所占纬度达20°;西从东经94°附近的西藏林芝,东迄东经122°的台湾宜兰,横跨经度约28°。南北东西中,纵横万千里,种茶遍及浙江、湖南、四川、福建、安徽、云南、广东、广西、贵州、重庆、湖北、江苏、江西、河南、海南、西藏、山东、陕西、甘肃等1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以及台湾、香港2个特别行政区的近1100余个县、市。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产茶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结合全国气温和雨量分布,以及土壤地带的差异等条件,经过综合分析和研究比较,将全国茶叶产地划分为华南、西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在上海、河北也有局部区域有茶树种植。种茶区域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其内有山清水秀的东南丘陵,有群山环抱的四川盆地,有云雾缭绕的云贵高原,有春色满园的台湾宝岛,有恒夏多雨的西双版纳等地。

2、茶叶生产步入快速发展新轨道

自1950年至今,历经70个年头,茶叶生产取得辉煌业绩。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中西部地区茶叶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促使全国茶叶生产发展更加喜人。茶叶产量连续增加,茶叶出口不断加大,各项茶叶生产指标年年提升,使中国在全球茶叶生产国中的地位日见显耀。

(1)茶叶生产:截至2020年止,中国茶业与1949年相比,无论是茶园面积,还是茶叶产量都有显著增长。详见如表。

在全球60多个茶叶生产的国家中,我国茶树种植面积、茶叶生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2)茶叶出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当时为了打破列强封锁,随即成立中国茶业公司,沟通产销情况,有计划地推动茶叶出口。从1949年的历史低点0.99万吨,经70年努力,至2020年我国茶叶出口量已达34.9万吨,增长了34.3倍。现今,中国茶叶已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

(3)茶叶消费:当代,中国茶叶消费量就总体而言是持续提升的。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饮茶有利健康,以及倡导“茶为国饮”的激励下,全国茶叶消费水平提高更快。详见如表。

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茶叶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全国人均年消费量已达1500克以上。

3、茶叶科技日趋进步

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主要产茶省(区)相继建立了省级茶叶研究机构。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浙江杭州成立,标志着中国茶叶研究进入到了有计划、有组织发展阶段。1978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又在成立杭州茶叶蚕茧加工研究所(今杭州茶叶研究院),隶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辖。至此,中国茶叶研究机构才渐趋完善,开始进入正常研究状态。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如今,中国的茶叶科研主要是由各级农业、商贸等部门所属的研究、试验单位和大专院校相关研究所室组建而成的。当代茶业科研机构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1)科研机构不断建立:从1949—1958年,当时茶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恢复和发展茶业生产,这自然也是茶业科研机构的首要任务。为此,重点做了三件事:一是培训人才,推广适用技术,垦复荒芜茶园,提高栽茶和制茶技术水平,尽快改变茶业生产落后面貌;二是围绕茶叶增产提质,以及改造低产茶园、改进制茶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三是为适应当时茶业生产发展态势,尽快恢复和新建茶业科研机构。

(2)科研机构历程曲折:从1959—1976年,先是1959年开始的连续3年自然灾害。1963年开始,茶业生产步入正常发展,但从1966年开始进入10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科研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文革末期,才开始逐步恢复。

(3)科研机构逐渐完善:1977年8月,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茶业科研机构很快恢复正常秩序,科研工作积极开展。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使茶业科研机构不但在原有基础上升级,而且根据茶业发展需要,又新建了若干茶业科研机构,使科研机构布局更加合理、更趋完善。

(4)科研体系基本建立:进入21世纪以来,至2020年,已有全国性茶业科研机构有2个;省级的有14个所(场),主要分布在重点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或特别行政区内的有代表性城市。

并形成了一支包括院士在内,高中低职称相配,老中青相结合的茶叶科研专门队伍。他(她)们之中,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就达400余人,並从事硕士、博士培养,还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点。茶叶科研体系已基本形成,促使了茶叶科技在众多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茶树全基密码破译、茶树起源演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陈宗懋院士

刘仲华院士

4、茶学教育不断完善

当代茶学教育体系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职业中等教育和普及教育三个方面组成。特别是茶学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走过曲折的历程,但总体依然是积极、健康向前发展的。如今,较为完整的茶业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建立,并且正在改革创新,步入了持续发展之路。

(1)恢复调整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为尽快恢复茶叶生产,急需更多的茶业专门人才。为此,需要尽快增加茶业高等教育布点。1950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创办了二年制茶叶专修科。1952年,重庆私立敦义农工学院创办茶业专修科。1952年,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并入安徽大学农学院。设在重庆的西南贸易专科学校茶叶专修科并入西南农学院园艺系。1952年,设在杭州的浙江农学院新设茶叶专修科。1956年,浙江农学院、安徽农学院、湖南农学院三个农学院的茶叶系(专业)又升格为培养本科生。

(2)沉寂动乱时期:1958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跃进”运动,正常秩序被打乱。1959年开始,又出现连续3年自然灾害,再加上中苏关系恶化,茶业生产和出口受阻。1966年开始,10年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在这种情况下,茶业高教育虽然有些发展,但总体趋于守护状态。

(3)全面建设时期: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把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茶业高等教育开始拨乱反正,恢复正常秩序,高等茶业教育出现许多可喜景象,不但布点增加、学制升格,而且在基础加强、体系完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4)稳健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茶业专业教学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在转型升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做文章,并在增设专业布点、扩展新型专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3年,浙江树人大学率先设立了应用茶文化专业,进行大专学历教育。与此同时,重庆的西南农业大学在高职教育中,也开设了茶文化专业。2006年2月,浙江农林大学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茶文化学院,同年开始招生,进行本科学历的茶文化教育。近年来,浙江、山东、江苏、四川、陕西、河南等省茶业高等院校中还新增设茶业、茶叶深加工与品质管理、茶文化与贸易、茶叶企业经营与管理等专业。从而,使得茶学专业学科的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扩展与深化。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树人大学

如此,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直到2020年止,全国至少已有50余所高等大专院校,设立了茶及茶文化学科(或专业)。

5、茶文化事业得到复兴

尽管中国茶文化现象在六朝时已有呈现,中唐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但“茶文化”这一名词的出现和被接受只有40年时间。

(1)茶文化学科基本建立:“茶文化”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在海峡两岸几乎同时出现,并逐渐走进人民大众的视野。“茶文化”概念的确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只化了10 年左右时间,这反映了茶文化发展的迫切性与必然性。进入21世纪初,茶文化学科基本确立,至今仍在不断完善中。

(2)茶文化成为一种产业:随着茶文化活动的开展,围绕着茶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的转换,以致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了一批新兴的茶文化产业,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如茶文化产品的湧现、茶文化庄园的建设、茶文化旅游线的开辟等就是例证。

(3)茶艺馆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勃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现代茶艺馆,不论是形式和内容,还是作用和地位与老式茶馆相比,都有新的发展和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和四川成都两地,分别有不同形式,规模不一,且各有特色的茶艺馆5000家左右;重庆、杭州、西安、长沙、南京、济南等城市的茶馆都有千家以上;广州羊城和台湾台北的茶艺馆更是遍及全城。粗略估计,目前,全国有茶馆有10万家左右,年经营额500亿左右。

(4)茶艺成为一种职业: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21世纪初已由国家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实施。《茶艺行业规范》和《茶艺馆在职人员培训法规》也已出台。与此同时,全国茶艺师职业技能教材也已编写和出版。经国家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以培养茶艺职业专门人才为内容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已在全国各省、市、区建立。

(5)茶文化场馆纷纷建成:茶文化场馆是展示茶文化、宣传茶文化、探茶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茶文化活动的开展,全国各地还建立了一批以茶为中心的主题博物馆,特别是1991年,随着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浙江杭州建成开放,标志着中国茶文化建已进入到一个新境地。如今,全国以茶为专题博物馆至少已有70多家。

中国茶叶博物馆

(6)茶文化学术氛围浓厚:从1990年开始,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己连续在国内外举办了十六届,每届都有来自数以十计的国家和地区,以及数以千百计的代表与会。现今全国的大部份省级,地市级、县级的茶文化研讨会,每年数以百计。全国各地有茶文化期刊数十种,每年发表茶文化论文上千篇,出版茶文化书籍上百部,为丰富茶文化、精细茶文化、提升茶文化奠定了基础,充实了内涵。

与此同时,许多省、市在还成立了以研究中华茶文化为已任的茶文化研究机构,对茶文化进行专门研究。另外,各地茶文化研究会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还分赴世界等几十个国家开展茶文化学术交流。

(7)茶文化组织不断建立:随着茶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茶文化社团组织(包括茶文化民间社团、学术团体等)不断涌现。它有利于茶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加快茶文化事业的建设。如1980年,台湾成立了“陆羽茶艺中心”;1982年,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杭州“茶人之家”成立;1990年,“中华茶人联谊会”成立;1993年,经民政部批准,同意成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这是弘扬宣传与研究交流中国茶文化的全国性民间团体。

如今,包括1964年成立的中国茶叶学会在内,全国性的茶及茶文化社团组织至少有6个,它们分别是中国茶叶学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食品土畜产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等。在它们的影响下,全国大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的别行政区,都相继成立了茶文化社团组织。

6、名优茶有创新和提升

据1999年统计,全国有历史传统名优茶、当代创新名优茶1017种。经过20余年发展,预计全国有名优茶2000种左右。目前全国名优茶产量已达到茶叶总产量的40%以上,名优茶总产值要占到茶叶总产值的70%左右。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全国名优茶将成为中国茶产业的“半壁江山”,日益受到生产者的关注,消费者的关心。

7、茶产业链获得延伸

茶叶不仅可以饮,而且可以吃、可以用,还可以玩,这为拉长茶的产业链提供了前提条件。所以,如何使一二三产连同,就成了拉动茶经济的助推器。自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在下列两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1)茶文化景观成为旅游新亮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茶文化事业进入繁荣时期,茶文化旅游也就成了人民追求的新靓点,成为人们生态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使茶文化旅游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产业。福建的武夷山、广东的雁南飞、重庆的茶山竹海、福建安溪的茶叶大观园、浙江长兴的大唐贡茶院和杭州的梅家坞茶文化生态休闲村、贵州湄潭的美丽茶乡、云南临沧的茶文化风情园等,它们都是在利用当地茶文化资源,再与旅游相结合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的一种新举措,成为一种拉动当地经济新亮点。

(2)茶叶深加工备受关注:千百年来,对茶的利用一直滞留在传统意义上,没有突破茶作为一种饮料的范畴。近30年来,我国茶叶的用途已经从其冲泡饮用的单一方式扩展到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茶叶的功能成分已经被分离,并已转化成高科技产品。目前,单就已恢复和创新的茶菜肴品种就超过200种以上。茶罐装饮料已步入成熟期,其间差不多前后只化了20年时间。据2000-2018年的18年间,每年增速几乎都在两位数以上,品类几乎囊括所有茶类。此外,还有各种保健茶、多味茶、新型茶饮料亦有相继开发,进入市场。

此外,茶的利用还渗透到旅游、医药、化妆、轻工、服装、饲料等多种行业。茶的化妆品、茶的洗涤剂、茶的润肤剂、茶的除臭剂、茶的着色剂、茶的服装,等等,使茶的利用更加广泛。

8、“茶为国饮”已深入人心

饮茶有利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提升,为增进世界和平与友谊做出贡献,这是茶文化的永恒主题。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出:“就茶而言,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从此使茶为国饮的呼声叠潮不断。20世纪80年代,一些有识之士明确提出要提倡“茶为国饮”。2004年3月,时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向全国政协提交议案:要“把茶列为中国的‘国饮’”。如今,茶早已成为中国的举国之饮,并在全国范围内已逐渐渗入人心,倡导茶为国饮完全是在一个全新的背景下,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因为提倡茶为国饮,不但能更好地展示茶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能为造福人类提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愈来愈多的因为饮茶有利健康而爱上了茶。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全民饮茶日”业已确定。

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这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

三、明天的茶产业、茶文化、茶经济将会更加阳光,并在更高、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人民品质生活的提升

回顾历史,尽管茶已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但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创新,才能永葆青春。而茶及茶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决定了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当下,以茶叶博览、饮茶休闲、茶学研讨、茶艺教育、茶乡旅游、茶书出版为代表的茶事活动,持续高涨,茶事业持续高涨,成为造福人类的共同财富,在更高层次上影响着人们的品质生活。如今,茶正在向着“六茶共舞,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道路上获得更大创新发展。

1、茶文化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生活必需品;“琴棋书画诗曲茶”,茶又是一种精神“食粮”。在中国即使是平民百姓,其生活的底线依然是“粗茶淡饭”,生活离不开茶;而富庶之家在酒醉饭饱之余,仍然离不开茶。一片茶含在嘴里能解渴,埋在心田能使人心灵升华,这就是茶的魅力所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凡有亲朋进门,都把茶作为迎客的见面礼,道理就在于此。茶还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茶经》曰: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不仅是一种饮料,还能修炼德行。综观世界,尽管各国人民宗教信仰不一,但世上任何一种宗教都是推崇和倡导饮茶的。

在这里,倘若人们把茶看作是一片叶子,那么它是一种有形的物质,只是一种能解渴、提神、生津的饮料;如果把茶看作是一种文化,那么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是一种能修心养性,给人以心灵上的愉悦。如今,茶已成为人民品质生活的展示,茶及茶文化热的持续升温就是最好例证。可以预言:21世纪茶必将成为世界最大饮品,终将成为全球绿色食品之王。

2、茶的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涌现

以茶文化来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大力宣传茶叶对人类健康的功效,实现了茶产业与茶文化的互动与一体化发展。近年来,许多国家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新引擎,推动产业升级。以茶文化为题材的旅游业、影视业、出版业、艺术品经营业、动漫业等同样也可以形成新的茶文化产业。如凉茶在过去并不为人喜爱,现在将凉茶加工成了新型茶饮料,并且以青春、活力、动感的崭新形象,吸引广大的年轻人饮茶;大多数茶叶是越新越好,而现在许多饮茶国家提出普洱茶、六堡茶、茯砖茶等黑茶陈的香气更纯正、滋味更醇厚,使之成为目前发展较快的茶类。特别是21世纪以来,在饮茶有利健康的推动下,与之相关的戏曲、电影、歌舞、书籍等文化产品不断推出,进一步促进了茶消费的提升和升级。

如今,在中国还出现了许多售卖与体验相结合的茶文化主体企业。又如以茶馆、茶博物馆、茶会展等为主要对象的设计装修企业,以茶学为代表的出版企业,以茶具制作、广告宣传等为代表的制作企业等,让人民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茶文化,这些都是茶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

此外,各地涌现茶歌、茶舞、茶艺等的演出活动,为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光彩。

3、茶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茶文化产品是指以茶为题材,并由此衍生出来的茶产品,目前最常见的有茶的装饰品,诸如茶的书画、茶的雕塑、茶的工艺品等,它们常见于一些茶叶生产单位、茶叶博物馆、茶艺馆、旅游景点,以及公共文化场所等地。

其次是茶包装文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观的提高,对茶包装设计的要求愈来愈高,不但要求茶包装无污染,耐保鲜;而且要求设计新颖,并富含文化。昔日一张清洁纸、一个食品袋的包装方式,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茶叶包装已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总之,随着茶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而深入的发展,茶文化产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出现,逐渐成为一种朝阳产业。

4、茶的生活品质获得提升

如今,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成了文明的一种象征,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种享受。这不仅因为茶的内在价值切合了新世纪人类发展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而且更是代表着倡导新的生活,展示着未来的新价值观,把茶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茶文化,确立成为一种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所以,发掘茶文化的内在思想境界和文化价值,弘扬茶德,崇扬民族文化,以茶会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各国茶文化工作者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展的茶文化生态休闲游,它们在为提升茶园经济价值的同时,重要的是为改善与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和生活品质,为茶行业发展开创了新的文化旅游模式。

5、茶庄园建设成为新亮点

近年来,茶庄园建设在全国不少茶区兴起,它不但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新卖点、新活力;而且还为人民体闲旅游、助推社会良好风貌、提升人类美好生活提供了好去处。同时,这也是茶的转型升级,文旅结合,延伸产业链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对提升茶业经济以及以茶为载体,集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休闲、养生、观光、求知、文化等为一体,一二三产业相融,生态环境优美、生活舒适、交通便捷的景观式的茶产业园。在这方面山东日照市的浮来青茶业有限公司、浙江龙泉市的金福茶业有限公司、宁波鄞州区的福泉山茶场、安徽黄山市的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勐海县的陈升茶业有限公司等在这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但要走的路还很长。

宁波福泉山茶场

今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建设茶庄园对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家园将会起到很好作用,必将成为茶业发展的新亮点,日益受到人民的关注。

总之,如今的茶及茶文化发展,充分显示茶的未来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必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茶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说明]:回眸中国茶叶100年,其间既有苦难与挣扎,又有欢歌与欣慰。只是要在10天时间内写出这篇综述,自知其实难副,不但疏漏难免,而且偏差有之。本人最终应允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只是受当今茶叶发展鼓舞,设想开个头,能让更多的后来人去纠偏,直至补充完善,这才是我撰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所在。

作者:姚国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现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世界茶文化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名优茶协会(ISTA)专家委员会委员。

曾赴马里共和国担任农村发展部茶叶技术顾问;赴巴基斯坦考察和组建国家茶叶实验中心;多次赴美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马里以及香港、澳门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茶及茶文化学术交流和考察。

2003年,参与组建全国第一个应用茶文化专业(浙江树人大学内)任负责人;2005年,筹建全国第一所茶文化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内)任副院长。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出版茶及茶文化著作90余部。获得国家级、省级、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取得科技成果6项,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授予“银尚达人”称号,余姚市人大常委会授予“乡贤楷模”称号,杰出中华茶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来源:茗边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五届理事会五次会议报告

满怀诚信当茶人  别具匠心演好茶

为满足人民美好茶生活的需要作出新贡献

——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五届理事会五次会议上的报告

周 国 富

(2018年11月19日)

 

各位理事、各位茶人:

今天上午,在株洲市和茶陵县的大力支持下,在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按照惯例,研讨会期间召开理事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协商有关事项,形成思想共识,明确努力方向。

大家知道,中国茶和茶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迭起兴衰,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国运兴则茶运兴。当今中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国力提升,使茶和茶文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爱茶、懂茶、诠茶、创茶,巧妙运用茶文化治国理政、协和万邦。在举世瞩目的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厦门峰会和重大国事活动中,他邀请各国元首、贵宾品茶论道,茶礼宾客,使中国茶和茶文化展现出无穷魅力;他为首届中国国际(杭州)茶叶博览会发来贺信,对茶和茶文化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新时代茶和茶文化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论断,为广大茶人茶企诚信事茶、匠心演茶提供了更加广阔空间和无限潜力。

面临新的时代要求、新的形势任务,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牢记以茶惠民、茶和社会、茶和天下的办会宗旨,不忘初心,勇于开拓,在全体理事和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扎实做好弘扬茶文化、促进茶产业这篇大文章,各项工作可圈可点、亮点纷呈。

一、着力传承创新,茶文化研究不断深入

深入开展茶文化研究引领工作是本会的根本属性和兴会之基。我们始终遵循“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谱”的原则,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做好顶层设计,在创新性、系统性、时代性、促进性上下功夫,努力把茶文化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研究成果不断得到升华和推进。“清、敬、和、美”当代茶文化核心理念是我们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得到茶界广泛认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我们又把这一核心理念扩展到“清、敬、和、美、乐”,因为快乐、欢乐、得乐、心乐是茶道的本源,从而使“清为本、敬为上、和为核、美为韵、乐为魂”的当代茶文化核心理念内涵更加丰富、魅力更加彰显。融“喝茶、饮(料)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为一体的“六茶共舞、三产交融”发展理念也是我们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得到了茶区各级党政和广大茶人茶企的广泛共识和积极响应,并且不断深化认识和实践推进。我们主办的首届中国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以“树立六茶共舞新理念、推进中国绿茶新发展”为主题,组织专家学者和茶业经营者开展深入研讨,还表彰了一批“六茶共舞”示范茶企业,进一步丰富了内涵,扩大了共识,促进了实践发展。浙江省把实施“六茶共舞、三产交融”、打造千亿茶产业链作为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作出具体部署;四川省乐山市把“六茶共舞”理念作为旅游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茶旅一体化;四川省宜宾市打出“长江首城、六茶共舞,让世界都知道宜宾好茶”的宣传名片。各地许多茶企业更是把“六茶共舞、三产交融”作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涌现出一大批茶肴、茶食品、茶用品、茶家乐、茶庄园、茶体验、茶健康、茶休闲、茶小镇、茶影视、茶歌舞、茶书刊等新业态、新品类、新空间、新天地,丰富了内涵,提升了效益。

二是茶文化专题研究不断深化。在纪念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会与上虞市共同举办了吴觉农茶学思想专题研讨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吴觉农茶学思想和当代意义进行了深入研讨,进一步丰富了吴觉农茶学思想内涵。为推进中国茶瓷丝文化走进“一带一路”,我会与有关部门共同举办专题研讨会,深入探讨中国茶瓷丝文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取得了丰富成果。为进一步弘扬禅茶文化和茶道精神,我会与长兴寿圣寺和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了皎然禅茶文化和茶道哲学专题研讨会,进一步丰富了禅茶文化和茶道精神的深刻内涵。我会还与宁波市茶文化促进会共同举办“明州茶论”论坛,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国内的专家学者,先后就“影响中国茶文化史之宁波茶事”、“新时代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茶文化专题进行深入研讨,取得了好的效果。

三是涌现出一批茶文化研究精品力作。我们与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出版社通力合作,每年共同主编出版《中国茶业年鉴》,收录开展茶文化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我国茶叶生产与加工、茶叶贸易与消费、茶业品牌建设、茶叶科研与教育、茶叶质量与标准、茶业法规文献等资料和成就,该书具有全面性、权威性、史料性的鲜明特点,成为茶界的工具书。为推进中国茶和茶文化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创新“六茶共舞、三产交融”实践发展,我们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撰了100万字的《世界茶文化大全》和12万字的《中国食茶概述》两本书,已提交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茶祖流芳,茶惠天下---茶与美好生活”主题征文启事发布后,国内外学者和茶人踊跃投稿,共收到论文210余篇,其中有56篇优秀论文编入《茶惠天下》一书正式出版发行。本会不少理事和学术委员会成员著书立说,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如本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同志撰写了《茶文化的知与行》一书,已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列为重点图书出版发行;本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姚国坤教授虽然已是80多岁高龄,除了认真编撰《世界茶文化大全》一书外,还主编完成了100万字的《中国茶文化学》一书;本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员余悦同志先后撰写出版了《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茶宴与茶点》等专著;本会常务理事、河北省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舒曼同志撰写出版了120万字的《舒曼茶文化集》专著;本会常务理事林治同志撰写出版了《茶韵心香》《中国道茶三百问》等专著;本会理事、学术与宣传部副部长鲍志成同志撰写出版了《径山茶宴》专著,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等等。

二、着力平台打造,茶事活动成效不断彰显

茶事活动是弘扬茶文化促进茶产业的有效平台和载体。我们从有利于茶文化传承弘扬、有利于茶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茶企茶农增效增收、有利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茶生活需要的大局出发,认真开展各类茶事活动,用心打造兴文强茶大平台,努力促进茶文化和茶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是茶事活动空前活跃且富有创意。过去茶事活动主要集中在春茶季节,现在一年四季茶和茶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创意迭起,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据统计,2016年到今年10月,我会主办、协办和支持的各类茶事活动达420余批次,其中重要茶事活动达100余次。主要有:中国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中国国际(杭州)茶叶博览会、国际茶业大会、中华茶奥会、贵州(湄潭)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贵州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贵州(铜仁)国际抹茶文化节、贵州中国(普安)优质红茶高峰论坛、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河南(信阳)茶文化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云南(中国)普洱茶文化节、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湖南桃源世界茶文化节、福建武夷山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杭州茶文化博览会、宁波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松阳)茶商大会、中国(新昌)茶叶大会、浙江普陀佛茶文化节、中原茶文化节等。这些重要茶事活动,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内外茶界广泛关注,成为中国茶事会展业的知名品牌。如今年中国国际(杭州)茶叶博览会期间,我会主办的以“茶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来自国内外的茶界专家学者、管理和从业人员汇聚一堂,就如何促进茶文化茶产业健康发展,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茶生活的多元需要开展深入研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成为茶事活动中的一张金名片。

二是茶事活动效果不断显现。为确保重要茶事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既挂名出征,又献计出力,全程参与,积极协同,特别是会领导出席站台,致辞演讲,给当地政府以支持,给广大茶人以鼓舞,致力彰显茶事活动的国际性、高端性、学术性、务实性特点,真正办出新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如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我会与当地政府协同确定“文化引领、茶旅融合、助推产业、共享共赢”的办会理念和“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办会特色,搭建茶之道、茶之品、茶之旅、茶之俗四大平台,国内外参展企业达500多家,投资交易签约金额达12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茶旅融合发展,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又如我会参与举办的贵州(湄潭)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和贵州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突出“多彩贵州·最美茶乡”和“荟茶·汇人·惠天下”的主题,效果逐年显现,影响逐年扩大。在首届中国国际(杭州)茶叶博览会上,都匀毛尖被授予“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湄潭翠芽被授予“中国茶叶区域优秀品牌”称号,在打响黔茶品牌、促进黔茶出山上取得了好的效果。

三是茶事活动内容迈向跨界拓展。为推动中国茶和茶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服务茶人,我会与浙江省委统战部共同举办“2017世界浙商大会茶文化高峰论坛”,聘请11名海外浙商为中华茶文化推广大使,让中国茶香飘世界。为发掘“茶药同源”的深厚文化资源,我会以“健康生活、茶医兼养”为主题,举办了茶•中医药与健康(杭州)论坛、茶与眼健康(国际)论坛,茶学和医学专家精彩演讲、深入探讨,使论坛现场座无虚席。为引导更多的年轻人投身茶和茶文化事业,我会还举办新生代茶人发展论坛、高职院校学生茶艺竞赛等活动,给茶和茶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新希望。我会在茶事活动中积极融入弘扬茶文化和宣传先进典型新内容,本着公益性、服务性、权威性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先后开展了“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华文化名茶”“兴文强茶贡献奖”“六茶共舞示范单位”“文化茶馆”“匠心茶人”“当代中华制茶大工匠”等推荐表彰活动。

三、着力载体创新,茶和茶文化宣传普及水平不断提升

宣传普及茶文化,营造社会广泛共识,始终是研究会的工作重点。我会注重以茶和茶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五进”活动为载体,致力开展茶文化宣传普及工作,提升茶和茶文化社会影响力。

一是建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媒体中心。我会与世界媒体500强的浙报集团加强合作,茶媒体中心使茶和茶文化宣传普及工作融入新媒体时代。茶媒体中心以我会公开发行的《茶博览》杂志为主阵地,融合“茶和天下”网站、“茶语清心”网络论坛、微信公众号,以及浙江日报新闻客户端、浙江手机报等载体,形成了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多形式呈现、多端口发布的融媒体矩阵,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普及茶和茶文化。按照可看、可品、可藏的要求,《茶博览》杂志进行了全新改版,杂志刊登的内容整合在茶媒体矩阵平台各端口发布,网络读者量显著增加。在重要茶事活动中,茶媒体中心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对茶事活动进行现场直播,并分发到人民日报客户端、凤凰网、腾讯网、今日头条、东方网等几十家新闻媒体同步直播,极大地拓展了茶和茶文化宣传普及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坚持将青少年学生作为茶和茶文化宣传普及工作的重点。我会每年召开学校茶和茶文化与健康联盟工作会议,总结经验、交流互鉴,联盟成员由成立时的17所大、中、小学,扩大到目前35所,有力促进了茶和茶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弘扬,营造了浓郁的校园茶文化氛围,有力助推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了学校的立德育人功能。会领导还经常深入学校了解开展茶和茶文化教育普及的情况,观看师学生茶艺展示,向师生宣讲茶文化知识。同时积极开展以“茶与修身、茶与健康”为主题的大中小学生茶和茶文化征文活动和中小学师生茶和茶文化书法大展,征集到茶之自然、茶之雅趣、茶之人情等多角度的征文作品2700余篇、书法作品2000多幅。我会还参与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茶业教学资料库”建设,获得教育部立项批准,成为全国高校首个茶文化和茶产业宣传普及与咨询服务平台。

三是致力拓展茶和茶文化宣传普及途径。会领导力求当好宣传普及带头人,深入涉茶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以及中国驻外使领馆,宣传普及茶和茶文化知识。我会会同有关部门认真举办茶和茶文化知识专题讲座,在国民消费教育大讲堂设立“茶为国饮、健康消费”展示平台,常年向社会开放。还为回国学习考察的40多名华侨厨师和10多名江西革命老区餐饮人员进行茶和茶文化知识以及茶食茶点制作培训,为500多名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员工进行茶艺培训,同时还专题举办了西湖龙井茶、潮州工夫茶、陕西泾阳大唐茯茶、杭州九曲红梅等名茶识别和品饮的知识讲座,深受欢迎。为推进茶和茶文化进家庭活动,我会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首届“海曙杯”中国家庭茶艺大赛,来自28个省市区的35支团队上演了唯美、生动的茶艺秀,展现了新时代家庭的精神风貌。我会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录制了《茶文化基础知识》《科学饮茶》《茶与健康》三个视频讲座课件,网上观看点击率达200多万人次,浙江省委组织部还把三个课件作为党政干部网络学习的重要内容。天宫二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太空饮用中国茶,这是人类茶文明传播到地球外太空的里程碑,我会发了致敬电,在茶界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中国茶学家张天福先生108岁茶寿、本会创会会长王家扬先生百岁寿诞时,会领导登门祝寿,恭贺他们为中国茶和茶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

四、着力发挥优势,资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我会坚持把服务政府、服务茶企、服务茶人作为重要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做好资政服务和建言献策工作。

 一是用心促进茶企健康发展。我会定期组织茶企联谊会成员开展工作交流和考察学习活动,专题研讨茶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等问题,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茶企要健康发展,就要顺应时代在打造茶品牌、丰富新业态,做精茶产品、做强茶产业上下功夫,当好自信、诚信、匠心、创新的新时代茶人,为推进茶企诚信经营、匠心演茶、服务茶人,我会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放心茶店征集”活动,为34个茶店颁发“消费者放心茶门店”牌匾,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二是致力推动茶馆业创新经营。我会每年两次召开全国茶馆(中国茶馆联盟)经理年会和交流研讨活动,来自25个省市区100余家茶馆负责人汇聚一起,交流经营体会,研讨创新路径,加强联谊,增进共识,努力促进我国茶馆业的健康发展。新时代的茶馆业已不再是单一经营茶的传统行业,而是集“六茶共舞、三产交融”于一身、融旅游休闲和养心健身于一体的新型业态,真正成为城镇的客厅、乡愁的记忆、文化的舞台、休闲的港湾、养生的福地和茶人的家园。

三是认真建言献策。结合各地茶事活动,由会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先后赴贵州、福建、广东、四川、湖南、湖北、云南、河南、山东、江西、辽宁、浙江等重点茶区进行考察调研,进茶企,走茶园,访茶农,问茶馆,深入了解茶文化、茶科技和茶产业发展情况,广泛听取当地党政领导和茶人的意见建议,并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我会致力推进茶产业、茶科技和茶文化的健康发展融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中,提高认识,务实其中,科学发展,富民惠民。我会还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先后向浙江省委、省政府,贵州黔西南州委、州政府,湖北省委、省政府报送了调研报告,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采纳。为破解大国小农融入现代农业大课题,探索中国特色县域茶业经济发展路径,我会组成三个专题调研组,分别由会领导带队,深入到福建安溪县、浙江安吉县、湖南安化县进行考察调研,提炼总结“三安”经验,调研成果将在适当时候发布并进行宣传推介。

四是积极向决策高层资政建言。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我会报送了关于推进茶与茶文化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得到农业农村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按照新华社要求,我会组织本会专家撰写了关于繁荣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的对策建议,被新华社编辑成《以供给侧改革破解中国茶“大而不强”困局》和《以茶为用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华文化新名片》两篇文章,分别刊登在《新华社经济分析报告》第1134期和第1135期上,报送党和国家领导决策参考。

五、着力扩大影响,联谊交往工作积极拓展

为扩大我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我会积极拓展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联谊交往,成效显著。

一是对外交往出现新面貌。我会积极参与文化部、浙江省在日本、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的文化交流活动,选派4名工作人员分赴三个国家宣传展示中国茶艺的深邃魅力,受到国外观众好评。为推进中国茶和茶文化融入一带一路,我会与浙江大学、北京古往今来公司共同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了以“一个世界一杯茶”为主题的中国茶大型公益推广活动,精心选拔20名中国大学生茶艺团在活动现场表演了中国元素的茶艺节目,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我会在杭州举办了中韩茶文化书画作品展和韩国申玄哲茶瓷作品展,促进了中韩茶文化交流。应美国硅谷有关机构的邀请,委派专人赴美国硅谷向中国茶爱好者宣传展示中国茶和茶文化。应日本中国茶指导事务局邀请,派出2名工作人员赴日本东京参加“第十三届爱护地球中国茶交流会”,并在交流会上举办了两场中国茶分享茶会,向日本茶人作中国茶沏泡演示和中国茶文化知识讲解。我会支持并派员参与澳大利亚茶人举办的茶文化研讨会,共同探讨中澳茶文化交流的丰富内涵和文明互鉴。我会还积极支持国家汉办设在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的“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为国际茶文化普及传播贡献力量。我会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茶人访问英国,在马克思墓前举行“你好,请喝中国茶”的奉茶活动,引起良好反响。两年来,我会还接待了来访的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外茶人朋友38批次、290人次。对外交流工作的日趋活跃,使我会的国际性属性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二是与茶区党政部门和涉茶机构的联系沟通出现新气象。我会主动加强与茶区党政部门领导的沟通联系,先后与湖北、湖南、贵州、浙江等8个产茶县政府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以优质服务赢得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我会认真做好“兴文强茶”联盟秘书处工作,加强与在杭国字号涉茶机构的沟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开展重要茶事活动。我会还加强与各地茶文化研究(促进)会等社团组织的联系沟通,每年召开会长联谊会,交流工作,探讨问题,着力营造推进茶和茶文化事业创新发展的氛围。

三是与会员、理事和茶人联络联谊有了新载体。我会在本部精心打造了环境优雅的茶文化体验中心,使广大会员、理事和茶人朋友有了品茗交流的新平台;同时我会注重运用微信朋友圈、QQ交友群等交流新平台,建立与会员理事和茶人茶企的联系网络,加强沟通联系,提供咨询服务,使研究会真正成为广大会员理事和茶人朋友的“家”。

六、着力固本强基,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个社团组织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重在提升办事机构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我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强化思想建设、建立健全制度,优化人员结构、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办事机构新形象。

一是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不断增强。我会办事机构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中央关于加强社团组织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社团党建工作,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受聘担任本会办事机构驻会领导和各部室负责人的党政机关退休领导干部,重在转变角色,不图虚名、甘作奉献,既当组织者又当办事员,以“爱心、热心、用心、责任心”认真做好工作。办事机构的年轻工作人员热爱本职、好学上进,成为工作中的骨干力量。

二是办会办事不断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定期召开会长办公会议,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研究决定重要事项;认真完成主管部门、注册登记部门有关报表和年审工作。

三是工作作风不断改进。以热情的态度加强与会员、理事和茶人茶企的沟通联系,按照自愿申请、工作需要、规范进会的原则,认真做好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壮大了本会的组织基础。结合参加各地茶事活动,主动走访看望理事和会员,通报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力所能及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各位理事、各位茶人,开封理事会以来,我会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新进展、新进步,但对照党和国家对社会组织的新精神、新要求,观照新时代茶文化茶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和茶界的新期盼,工作中还有不少差距,特别在有效发挥组织功能作用、增强茶文化引领促进能力、提升事茶工作水平等方面还要作出艰苦的探索和努力。

当前,中国虽是产茶大国,但还不是茶业强国,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再创茶业强国辉煌依然任重道远,广大理事、会员和茶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后,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勇于创新,开放进取,诚信事茶,匠心演茶,大力推进茶和茶文化全方位、立体式、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弘扬茶文化、创新茶科技、振兴茶产业这篇大文章做极致做精彩,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茶生活需要作出新贡献。为此,我提三点建议,与大家共商。

一是要大力弘扬新时代茶人精神,勇于担当励志前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精神,就会意乱志短、人生消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理事和会员及广大茶人要大力弘扬“自信、诚信、匠心、创新”的新时代茶人精神,承传统,合时代,创新创造,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茶产业发展路径。我们坚定茶文化自信,充分认识中国茶的独特生命力、创造力和发展力就在于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茶文化,中国茶区别于世界别国茶的最大优势在于坚定坚守的茶文化定力、创新创造的茶文化活力。要始终高举中华茶文化这面旗帜,引领茶产业惠民富民健康发展、引领中国茶走进一带一路,香飘世界,茶和天下。我们坚守诚信文化,树立诚信理念,讲精行俭德,承一诺千金,严格自律,戒欺不二,用茶人美好的心灵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诚待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以己之美成人之美,互利互惠美美与共。我们坚守匠心文化,就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用心事茶,慧心创茶。无论从茶园到茶杯,无论是高端茶还是大众茶,都要坚持品牌第一、标准第一、质量第一、消费者第一的理念,讲究品质,做出特色,彰显匠心之作、品位之魂。我们弘扬创新文化,崇尚变革,创新创造,以坚强的毅力、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切实破解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茶生活需要与茶和茶文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开辟新思路、创造新动能,搭建新平台,丰富新业态,使中国茶和茶文化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品质发展之路、效益发展之路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要大力提高茶文化研究促进水平,切实增强茶文化引领能力。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引领提升的实践性和雅俗共赏的普遍性,它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医学、生态、艺术等为一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也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传承弘扬茶文化,研究创新茶文化,是广大理事、会员及广大茶人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切实提升茶文化科学研究的高度,跳出就文化论文化、就传统论传统的偏向,自觉把茶文化研究融入到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之中,融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中,融入到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举措之中,始终与国家大局、社会发展、茶业振兴、人民期盼同向、同行。通过研究茶和茶文化发展史,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使中华茶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提供有力支撑。要致力强化茶文化研究的深度,追本溯源,务实求真,运用唯物史观,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承传统,合时代,把深藏于古籍文献之中、呈现于遗迹遗物之上、散佚于民族民俗之间的丰富茶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按照传承创新、推陈出新、古今相融、服务当下的原则,善于吸取前人的智慧光芒,科学地运用当代文化因子,对传统茶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使传统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出绚丽光彩。要继续深化“清、敬、和、美、乐”当代茶文化核心理念研究,不断赋予时代发展的新内涵。要不断拓展茶和茶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既要研究国内茶文化,也要研究世界茶文化;既要深入研究茶文化,也要融会贯通,与廉政文化、和谐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健康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茶馆文化等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文化进行融合研究,彰显特性与共性,增强现实针对性。要把茶文化研究与宣传普及结合起来,大力倡导“茶为国饮、健康消费”,大力弘扬“清、敬、和、美、乐”当代茶文化核心理念,大力开展茶和茶文化“五进”活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茶文化氛围。

三是要着力推进“六茶共舞、三产交融”,努力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振兴茶产业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广大理事、会员和茶人一定要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健全质量文化研究和实践,努力推动茶文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六茶共舞、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新业态、新发展,是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振兴茶产业的重要举措,中国茶人一定要坚持理念先行、文化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企业主体、品牌带动、市场主导的融合机制,各方联动,形成合力,培育新业态,创新大品牌,发展大茶业,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茶文化繁荣发展,以茶的优质产品、绿色产品、健康产品、功能产品、多元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茶生活需要,让茶和茶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