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闽全球环保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从茶产业里看乡村振兴 贵浙闽皖滇五省代表委员共话一片神奇的叶子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茶产业,正是一项促农增收、改善生态的特色农业产业。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发祥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在我国,茶产业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是一项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产业。

从“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的经典论述,到“万里茶道”“茶酒论”“茶之友谊”等“茶叙外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交流,在多次出访中介绍中国茶文化,为“中国茶”的共享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全国两会期间,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联合福建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云南日报,邀请黔、闽、浙、皖、滇等5省市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话茶叶这片神奇的叶子,为写好“茶产业”文章、助力增收、脱贫建言献策——

贵州代表周绍军:本土良种+有机茶园 贵州茶叶质量为先

3月8日,结束一天的会议后,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赶在天黑前拨通了村委委员熊兴强的电话。

“茶叶能采了吗?不能采?明天还要降温啊?”连续两个问句让周绍军眉头紧皱,“那你时刻关注温度,提前组织好采茶的村民。”简短寒暄几句,周绍军挂断了电话。

大屯村,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种茶。从“知青茶场”到“私营茶场”,大屯村的茶园面积忽高忽低。到上世纪90年代,村中闲置的茶园还有600余亩。村民不管也不采,甚至有些挖掉茶树,种上了庄稼。

2001年,外出闯荡15年回到家乡的周绍军当选村主任后,把重振茶园建设、发展茶产业提上了日程。

“我把茶叶定位为子孙产业,一是因为茶叶采收期长、用工量大,可以把村民留在家乡;二是茶叶生长期长、全身是宝,是个长效产业。”周绍军说。

2003年,周绍军当选村支部书记,动员全村干部群众种茶兴茶。截止2018年底,大屯村已种植茶叶2230亩,丰产茶园1000亩,茶业产值600余万元。

这样的成绩这还远远不够。对周绍军来说,他的目标是以本土良种和有机茶园强强联合,生产出真正优质的有机茶。

“你看,通过这个大数据可追溯系统,我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茶园的所有情况。”周绍军拿出手机,通过二维码识别进入了“茶园可追溯智能监测系统”。

打开视频,一片嫩芽初现的茶园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周绍军说的本土良种,就是这种被当地人称为“苔子茶”的石阡苔茶。

石阡苔茶是石阡当地各族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地方品种,母树属古茶树系列,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茶树良种,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均高于比外地品种。

该茶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芳香物质含量丰富,且含锌、硒、钾等有益物质,在当地被称为“金不换”品种。

本土良种是基石,有机茶园建设是保障。2017年,大屯村600亩茶园开始申报有机茶园并进行有机管理。今年8月,有机转换期就将结束,一旦通过认证,这600亩茶园就将成为真正的有机茶园。

为了建设有机茶园,大屯村与贵州科研院所开展了有关合作。周绍军介绍,自2012年起,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的科研团队和贵州省农科院生物研究所的团队相继进驻大屯村,开展以草养草、绿色防控等试验,并把相关技术教授给茶农,为有机茶园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只有把本土良种茶园建设好、管护好,才能生产出真正高品质的茶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周绍军说,现在,大屯村3256人中,以茶为生的村民占90%以上。2018年,大屯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大屯村也从贫困村变为了茶叶专业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中迪)

【数说贵州茶】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茶产业。截至2018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752万亩,连续六年全国第一,投产面积561万亩,各类茶叶总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45.2万人,脱贫人数13.7万人;涉茶人员年人均收入9287.5元,其中涉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4381.2元,较非涉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高2109元。


目前,茶产业已成为贵州省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贵州全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达到4990家,茶叶出口地从中东等地向美国、北欧、东南亚等地转移,茶叶出口产品类型以红茶、绿茶和黑茶为主。


福建委员何一心:以茶为媒 当好“一带一路”友好使者

一片茶叶,犹如一叶扁舟,串起并壮大了“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从武夷山走出,经“万里茶道”“海上丝绸之路”,何一心等一代代福建茶商以茶为媒、以茶探路,当起了“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友好使者。

在京履职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牢记初心,积极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福建是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茶叶贸易、茶文化交流始终是促进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媒介、重要动力。”何一心说。

中国是世界茶叶主产区,茶叶产量和销量均居世界前列。而我国茶叶出口量占我国全年茶叶生产总产量的13.6%,占全球茶叶出口总量的19.8%。何一心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茶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之一,将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我们的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有些差距,会给中国茶走向世界带来一定的影响。”他建议,要从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产业向更高标准迈进;行业自身要建立从采制到加工再到销售的严格标准体系,积极对接国际标准。

“走出去”发展,要坚持质量为先、练好内功。何一心介绍,在武夷星茶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做好企业自身质量管理,同时努力带动茶农参与其中。比如,在茶园管理过程中坚持生态化管理,绝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公司拥有全套检测设备和能力,公司的每一款产品都可以追溯到源头产地。“我们不仅为自身产品安全提供保障,也为茶农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他建议,要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加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茶园基地建设,以科技为抓手、坚持进行有机茶的种植加工,以环保为先锋、选用可降解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每个环节都认真负责,构建起健康中国茶的理念。

何一心介绍,2018年,福建深入实施产业绿色发展行动,新建150万亩不用化学农药绿色示范茶园,深入开展“闽茶海丝行”活动,支持茶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闽茶文化推广中心,签订茶叶购销合同10.5亿元,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0亿元。

“‘一带一路’建设也给福建茶叶带来了无限商机。”对福建茶的产业现状及“走出去“情况,何一心如数家珍。他说,当前发展总体较好,但在行业标准、农药残留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所有的茶农茶商一起努力,坚持绿色生态,提升品牌价值,共同推动福建茶更好走向世界。(福建日报记者 严顺龙)

【数说福建茶】

福建是我国江南茶区名茶主要生产省份,全省有66个产茶县(市),盛产乌龙茶、白茶、红茶。数据显示,2017年,福建毛茶产量45.2万吨,毛茶产值235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937亿元。


2018年9月,福建省发改委和经信委联合印发《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推进计划(2018-2020年)》,提出依托闽南乌龙茶区、闽北乌龙茶区、闽东北白(红)茶区,支持壮大八马、日春、华祥苑、天福、武夷星、正山堂、品品香、春伦等企业,重点打造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等区域公用品牌,争取到2020年实现茶业全产业链产值1200亿元,打造茶产业集群。


浙江代表俞学文:乡村振兴靠产业 众人“品茶”茶更香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青坑村村委会主任、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武义县金茗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俞学文的众多“头衔”中,有两项直接与茶相关,此行来到北京,他的行李箱中依然少不了产自家乡的有机绿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俞学文的口中也总离不开一个“茶”字。

俞学文是一名来自基层农村的人大代表,在他家乡金华武义这座历史悠久的浙中小城,茶叶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初春时节踏入武义西南山间,茶叶的芳香弥漫至空气的每一粒分子中。去年,武义全县茶园总面积已达10.6万亩,全年产量1.73万吨,产值10.65亿元,茶叶产值已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12年里,俞学文一直在为“三农”问题鼓与呼。本次两会,他提交了一个议案和16个建议。其中,关于加强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被放在了首位。

“没有产业兴旺,空谈乡村振兴毫无意义”,入行25年,对于家乡武义茶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农业经济带来的变化,俞学文代表有着最深切的体会。

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的武义,村庄散落在山间,数量多且规模小,加上许多小村山遥路远,交通不便,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守着好山好水好空气,但是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形成品牌,茶农们种出来的茶叶迟迟打不开销路,价格也卖不上去,“靠山却吃不了山”,曾经陷入“绿富两难”的境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武义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有机茶,将有机茶作为当地“生态立县”的重要抓手,大力扶持有机茶园建设,扶持龙头企业,使有机茶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武义十余万亩茶园中,经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1.7万余亩,约占16%。

俞学文代表在调研中发现,武义有机茶园面积虽大,可生产有机茶的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品质良莠不齐。“五年前有机产品的新国标出台后,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标识、销售管理体系等都提高了标准,许多小茶企因为生产技术和资金有限,纷纷退出,现在武义县的有机茶大多由大型茶企生产,品质更有保障。”俞学文代表说,门槛高了,对武义有机茶产业来说是一件好事。通过对低小散茶企、茶园上做“减法”,严格把控源头,强化投入品监控,规范合理用药,建立强化产品检测,建设二维码追溯体系等方式,其实是在茶叶质量上做了“加法”。

武义县茶业发展从“绿富两难”到“点绿成金”,奥秘就在俞学文代表向记者展示的这杯有机茶中。颜色翠绿、口感清冽,乍看与其他浙产绿茶并无二致,但却通过中农、欧盟、美国三重有机认证,465项检测“零”农残。俞学文代表说,包括有机茶在内的茶产业目前已成武义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地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有机茶之乡”。

如今,武义有6万余人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和经营,占全县人口近五分之一,一名具备专业茶叶加工技能的农民年收入可达十余万元。俞学文代表说,为了激发当地茶农的积极性,武义通过打造“市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使茶农与工商资本、村民与村集体形成共建共享的关系,同时采用公司为农民垫资,将政府补助给承包农民,按季节上浮鲜叶收购价格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保证农民的利益。在这条绿色产业链的拉动下,俞学文代表欣喜地看到武义越来越多的茶农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绿色银行”:“去年,仅金茗茶叶专业合作社一家出口到欧美的有机茶,创汇就有3500万余元。”

“实现乡村振兴既要靠产业,也需要激活每个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大家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正所谓,众人‘品茶’茶更香。”对于家乡的未来,俞学文代表充满期待。(浙江在线记者 胡昕然 黄云灵)

【数说浙江茶】

浙江是我国主要的名优茶主产区。2018年,茶叶总面积300.5万亩,总产量18.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3%、3.5%。其中,名优茶产量8.9万吨,同比增长1.9%。


2018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启动了以生态茶园为首的“五园创建”工程,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建成包括150个生态茶园在内的500个“五园”省级示范基地,力争成为全国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标杆省份。


安徽代表孙晓宏:走特色之路 打造名茶之都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谈到茶叶、谈到安徽茶产业,全国人大代表、黄山市市长孔晓宏引经据典,如数家珍:黄山市有“三大国礼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黄山绿牡丹,有享誉世界的“红茶皇后”祁门红茶、“绿色金子”屯溪绿茶,有“炒青绿茶鼻祖”松萝茶,有历史名茶顶谷大方……

据了解,2017年,安徽茶产业综合产值334.48亿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均位居全国第二。黄山市作为中国重点产茶区之一,先后孕育出7个国家级良种和4个省级良种,分别占到了全国的6%、安徽省的22%;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76.1万亩,其中“三茶”(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认证面积73.2万亩,均居安徽省首位。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孔晓宏告诉记者,近年来,黄山市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抢抓“茶为国饮”渐兴机遇,每年市、县两级投入财政专项资金超千万元,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黄山特色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重质量、抢占产品制高点,强龙头、抢占产业制高点,塑品牌、抢占市场制高点,抓创新、抢占竞争制高点,促融合、抢占发展制高点,黄山市2018年茶叶产量3.73万吨,一产产值34.28亿元,综合产值138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898元。黄山市还大力实施茶叶走出去战略,茶产品出口近30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茶叶自营出口4.71万吨,创汇1.95亿美元,出口量和创汇额分别占全省79.6%和78.9%、全国12.9%和11%。

“促进茶文化与茶产业融合发展。”孔晓宏自豪地说,黄山市相继建成开放了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松萝茶等黄山名茶博物馆,公开发行了四大名茶系列茶书,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传统手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充分发挥黄山旅游资源优势,促进茶旅游与茶产业融合发展,全市茶休闲、茶家乐得到较快发展,谢裕大、松萝、新安源、祥源、天之红等一批名茶庄园对外开放,全市共建成集茶园观光、茶事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茶园基地19处。

“当前,茶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孔晓宏直言不讳地指出,主要表现为茶园自身生态功能退化、品牌推介力度不够、政策支持不足。下一步,黄山市将补齐短板,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产业转型升级、茶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线,着力做强茶产业、做优茶产品、做大茶企业、做活茶市场、做响茶文化。

“绿色是黄山的本色,茶叶是黄山的家珍。”孔晓宏满怀信心地表示,黄山要秉承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茶文化、擦亮茶品牌,加快建设“美丽黄山、名茶之都”。(安徽日报记者 朱胜利)

【数说安徽茶】

茶叶是安徽省传统优势产业。2018年3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优做大做强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300万亩,年干茶产量14万吨,一产产值150亿元,综合产值500亿元,努力在全国争先进位;并将茶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每个宜茶贫困县打造一批高标准茶园基地和标准化茶产业基地,每个宜茶贫困村培育1个鲜叶交易网点,扶持有条件的村发展茶叶加工企业,每个宜茶贫困户人均至少拥有1亩良种茶园,力争带动宜茶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云南代表罗红江:“绿色银行”取出真金白银

“普洱茶为西双版纳州20万山区农民人均增收4187元,成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产业支撑,群众从‘绿色银行’中取出了真金白银,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罗红江说。

罗红江是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从小在茶文化的熏陶中长大,养成了爱喝普洱茶的习惯,对普洱茶的亲近感长在骨子中,流淌在血液里。他介绍说,西双版纳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普洱茶发祥地和茶马古道的源头,植茶、用茶、贸茶的历史悠久,距今已2000多年。千百年来,世居在西双版纳这片神奇美丽土地上的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种茶、饮茶、贸茶活动中,形成了独特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茶文化。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持续开展普洱茶“二次创业、再创辉煌”行动,全州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绿色”的茶业发展主题,延伸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普洱茶产业领航全州绿色发展步入新境界。

罗红江介绍,目前,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纯生态、无污染的古茶园除了给茶农带来丰厚的卖茶收入,还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全州115万亩茶园有90万亩达到生态茶园标准,生态茶叶全面改造提升工程还在持续推进中。西双版纳所有普洱茶加工企业也都通过了CS认证,全州形成以勐海茶厂、七彩云南、陈升茶厂、雨林古茶坊等茶厂为代表的集茶叶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茶叶企业群。与此同时,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普洱茶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衍生品不断涌现,市场供应更加丰富多样,综合利用发展势头强劲。

州委、州政府还立足更高站位,提出加快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力争把西双版纳建成中国最优最大的普洱茶生产基地、普洱茶研发中心和普洱茶文化旅游目的地。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的务实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西双版纳“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茶产业发展掀开了新时代的新篇章。

西双版纳贫困的地方主要在山区,大多数是适合发展普洱茶的地区。“为了让普洱茶真正成为山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绿色产业,西双版纳一手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绿色产业扶贫行动,贫困人口人均至少扶持1亩优质茶;一头抓龙头企业带动,确保贫困户茶叶种得好、不愁销。”罗红江说。

截至2018年末,西双版纳全州茶叶种植面积115万亩,普洱茶产量4.8万吨,约占云南全省普洱茶产量的三分之一;综合产值170亿元,税收7.1亿元,均占全省一半左右。普洱茶为20万山区农民人均增收4187元,成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产业支撑。(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程三娟)

【数说云南茶】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也是具有两千年历史发展的古老茶区。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中,有15个州市110多个县市区产茶。2018年,全省茶叶总面积630万亩、比上年增1.7%,总产量39.8万吨、同比增2.8%,综合产值达843亿元、同比增13.6%,茶农人均收入达3630元、同比增10.7%。


近3年来,茶农收入年增速10%以上,平均增收300元左右。“普洱茶”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品牌价值最高的茶叶公共区域品牌。云茶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广大茶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产业。

如何推动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些大咖有话说

5月21日,在第四届中国茶叶国际高峰论坛暨2021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期间,来自国内茶叶主产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的负责人、茶产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大型茶叶经销企业负责人、驻华使馆和国际机构的代表出席,商讨茶产业共享共赢的发展之策,感受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贡献,宣传、推广中国茶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今天,小编就将论坛中的精彩发言摘编发出,为各地茶产业发展启发思路、提供参考。

以茶博会为平台促进茶叶强省建设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

茶产业一直是浙江重要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近年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按照“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的要求,大力推进茶树良种化、茶园生态化、生产机械化、产业品牌化,对茶产业进行深度开发,初步构建起茶产业、茶生态、茶经济、茶旅游和茶文化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

浙江茶产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三国时期,浙江就已经开始栽植茶叶。到唐宋,浙江的茶区遍及全省。目前,浙江省内拥有国家级绿茶非遗制作技艺4项、省级12项、县级4项,省级红茶非遗制作技艺1项,全省茶叶非遗传承人超过100人;有各类茶文化组织80多个,茶文化宣传、研究、推广活动蔚然成风。

二是结构质量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绿茶为主导,红、黑、青、白、黄五大茶类和花茶为补充的茶类格局。持续推进茶树良种化,2020年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5.4万公顷,无性系良种率75.33%;特异性茶树品种选育和应用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产业产销两旺。“十三五”期间,浙江茶产业发展总体保持持续增长势态,规模和产值均实现5连增。2020年,浙江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产值分别达20.5万公顷、19.1万吨、238.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全省茶叶总交易量、交易额分别达15.6万吨、235.5亿元。茶叶年出口量达到14.6万吨,出口额4.47亿美元,均居全国第一,尤其是绿茶,出口量和出口额占到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

四是品牌效应凸显。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40多个,涌现出了西湖龙井、安吉白茶、大佛龙井等一批区域优势品牌。在品牌带动下,茶叶的种植效益逐年提升,全省茶园平均亩产值达8359元。

五是全产业链蓬勃发展。茶精深加工持续壮大,2020年,全省茶精深加工企业增至111家,利用茶叶20.6万吨,产值43.7亿元。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及茶体验等延伸功能不断拓展,培育了西湖龙坞茶镇、松阳茶香小镇、磐安古茶场文化小镇等一批茶业特色小镇,2020年全省涉茶第三产业产值达91.1亿元。茶叶电商快速发展,2020年线上茶产品销售额超7亿元。

站在历史新征程上,浙江茶产业将以绿色生态高效为主攻方向,以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为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浙江涉茶资源丰富、技术领先、人才集聚、市场聚焦、文化活跃等优势,持续强品牌、兴产业、扬文化、拓功能,不断健全做强茶叶产业链,大力推进茶产业、茶文化、茶生态和茶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浙江从茶叶大省走向茶叶强省。

一是科技支撑。将进一步健全茶产业技术支撑平台,强化茶产业技术团队建设、三农六方合作,实施茶品种选育科技专项,推进茶叶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生产,提升茶加工水平,全面实现茶叶生产条件改善、茶叶品质提升、茶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品牌引领。将重点做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企业品牌,提升一批产品品牌,形成“浙茶”品牌矩阵。

三是数字赋能。全面推广茶叶生产数字技术应用,建设一批茶叶数字化生产基地,一体化推进智慧茶园、智慧茶厂和智慧茶市建设,打造智慧茶业全产业链。

四是平台升级。继续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同时依托农产品加工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业强镇等,做大做强茶叶产地市场和服务平台。

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黄华康

茶叶是福建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谱写福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一,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弘扬茶文化。

福建是世界乌龙茶、红茶、白茶及茉莉花茶的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我们将致力增强茶文化软实力,积极培育茶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着力打造闽茶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闽茶名茶众多的优势,持续深化安溪铁观音文化节、武夷山“喊山祭茶”、福鼎白茶开茶节等特色茶文化活动,不断挖掘茶文化内涵。

着力提升闽茶文化品位,不断完善福鼎白茶、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积极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快培育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制作技艺传承人、制茶大师,提高福建名茶、名品、名师知名度。

着力扩大闽茶文化影响,持续开展“闽茶海丝行”活动,大力宣传“茶和世界共品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在13个国家(地区)设立的“闽茶文化推广中心”作用,搭建更多茶文化展示窗口、经贸合作平台和文化交流桥梁,讲好闽茶故事。

第二,坚持全链条发展,做强做优茶产业。

2020年,福建茶叶单产、总产、茶树良种覆盖率、毛茶产值、全产业链产值、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中国驰名商标数量等七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300亿元。我们将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全价值链提升,大力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

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优势品种向适宜区域集聚,加快建设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武夷岩茶、福建红茶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茶业强镇强村,形成闽茶产业点线面协同发展新格局。

不断强化龙头带动,培育壮大168家省级以上涉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保障茶农稳定增收,让茶农尽享产业发展红利。

不断深化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批茶庄园,打造一批茶叶特色小镇,提升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等茶旅项目,推广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事研学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省茶叶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提升茶科技。

更加注重品种创新,加强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快选育推广特色明显、抗性显著、适制性广的茶树新品种,示范推广金牡丹、瑞香等优良品种,不断优化茶树品种结构。

更加注重数字赋能,拓展福建“农业云131”信息平台功能,实施智慧茶园工程,建立茶园物联网应用基地,推广5G、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茶叶交易、茶叶大数据、茶产业服务和茶文化推广四大功能,整合优质资源,建设“福茶网”,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现代茶产业核心竞争力。

更加注重技术服务,持续开展百万茶农培训行动,每年培训高素质茶农10万人,远程培训30万人次以上,持续强化现代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大力推动茶叶科技成果普及推广。

依托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

中国是茶业大国,拥有全世界60%以上的茶园面积和50%左右的茶叶产量,全世界每两杯茶中就有一杯茶来自中国。尽管我国茶业的综合体量第一大,但存在一些隐忧和发展瓶颈,例如茶叶产销失衡矛盾正在凸显,茶叶生产的劳动力成本攀升,茶叶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茶叶出口规模增长速度缓慢,夏秋茶资源利用率偏低等。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突破瓶颈?

第一,依托科技创新,提升茶叶品质。要通过选育高香气、高品质成分、高功能成分、高抗逆性的优异茶树品种,来提高茶叶品质。要注重茶树与茶园土壤营养水平精准调控,解决茶园面积快速增长带来的养分失衡、养分缺失问题。要加强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不断加大生物、物理、生态的防控技术创新和推广。要全面提升名优茶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水平,推进茶叶加工现代技术创新。要加强茶叶品质定向调控加工技术创新研究,利用现代科技精准定向加工我们所需要的色、香、味、形品质。

第二,创新出口茶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茶叶国际市场拓展的战略路径,可以概括为五个方向、五个途径。五个方向:要从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拓展,从绿茶绝对主导向多茶类拓展,从低档茶向中高档茶拓展,从散装茶向小包装茶拓展,从传统茶向精深加工茶叶拓展。五条途径:突破质量安全瓶颈,突破成本竞争压力,创新符合国外消费需求的新产品,以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影响消费国生活方式和饮茶方式,加快包括跨境电商的营销模式创新。

在出口茶产品的创新方面,要开发中高档绿茶产品,保持绿茶出口优势;发展优质高香红茶,形成竞争特色;通过技术创新,推进花茶出口数量金额双跨越;不断创新袋泡茶的花色品种;加强开发形形色色的花草茶;逐步拓展中高档名优茶、特种茶的国际市场。

第三,依托茶叶深加工,高效利用茶资源。茶叶深加工分两个阶段:第一,利用现代技术提取分离纯化主要茶叶功能成分或有效组分;第二,进一步把茶叶有效成分或有效组分,借助茶与健康研究成果,延伸应用到天然药物、健康食品、功能食品、功能饮料、日化用品、环保用品、动物营养品中,研发茶饮料、茶食品、保健产品、美容护肤品等深加工终端产品,助推茶叶向大健康领域跨界升级。我国茶叶深加工的发展,催生了千亿级产业规模。目前,我国速溶茶消费不断增长,茶浓缩汁直接进入终端消费,茶的健康产品日益流行,茶的美容护肤品为国内外现代女性所钟爱。这是传统茶业依托现代高科技向大健康产业延伸的高倍增值过程,也是中国茶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第四,研究茶的健康功能,驱动茶叶健康消费。现在,茶不单单是一种生津止渴的饮品,更是一种安全的健康产品。所以,茶的健康属性是驱动国际国内茶叶消费的核心动力,要把茶与健康研究的成果融入我们的生活。

茶的核心健康属性主要包括:延缓衰老(包括容颜衰老、记忆力智力衰退、代谢机能下降等)、调节代谢(包括糖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代谢等)、调节免疫力。期盼人们爱上茶,我们倡导24小时的茶生活方式。只有让茶走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分钟,茶的空间才会越来越大,茶的价值才会越来越高,茶的规模才会越来越大。

“杭州指数”为产业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

为全面掌握和反映我国茶产业运行情况,探寻与揭示产业运行规律,满足政府、企业、茶农、科研机构等主体对产业发展基础数据的需求,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会的指导下,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市发改委通力合作,共同承担了“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简称“杭州指数”)的编制工作。

2021年报告的数据来源,茶青数据来自116个主产县的416个初制加工厂,干茶批发数据来自18个产地批发市场的92个经营户,报告期是2021年2月6号到4月20号。主要结论如下:

今年茶青价格总体呈震荡上升走势。

近年来,由于春季气温回升较快,茶青上市比往年期早。2月6号广西观测点就开始上市,整个报告期固定观测点累计交易量是1608万公斤,交易额9.6亿元,交易均价59.6元每公斤。

同比价格指数方面,今年茶青同比价格指数是138.7%,同比增长了38.7%。从走势来看,总体呈震荡上升趋势,后期的涨幅要高于前期,前期是在110%—146%之间震荡,而后期是在144%—165%之间震荡。

从分省看,有14个省茶青同比指数高于去年,有2个省略有下降。

从交易量来看,交易量指数是91.4%,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可能是初期跟后期的降幅比较大。

从分省来看,10个省茶青交易量高于去年,1个省持平,5个省低于去年。从占比来看,湖北、四川、贵州、福建、浙江5省排前五位,而这5个省交易量占了总交易量的70%。

第二,产地干毛茶批发交易额涨幅较大。

报告期内固定观测点累计交易量是175.3万公斤,交易额为4.9亿元,交易均价为279.5元每公斤。其中绿茶占了交易量的84.9%,交易额的93.9%。

从同比价格指数看,同比指数是108.1%,比去年同比上涨8.1%。总体来看,前期都是比较高的,后期略有下降。

从茶类看,绿茶同比价格指数是109.8%,红茶基本持平,99.1%,黑茶100.8%,略有上涨。

从交易量来看,同比交易量指数是135.5%,同比上涨35.5%,特别是初期涨幅很大,主要是因为去年受疫情影响,前期很多批发市场没有正常营业,所以增幅比较大。

从茶类来看,绿茶同比交易量指数为145.6%,红茶是97.6%,黑茶是209.1%,黑茶有比较大的增长,去年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交易量有较大萎缩,所以今年涨幅比较大,但对比历史数据,当前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

此外,浙江省代表性名茶茶青交易价格指数均高于去年。

今年安吉白茶是3月19号开始上市交易,从观测点来看,茶青同比价格指数是116.7%,从走势来看是前期增高,到中后期略有下降。交易量指数是145.8%,高于去年。

今年西湖龙井是3月13号开始上市交易,从观测点数据来看,茶青同比价格指数为137.6%,比去年高了37.6%。从报告期走势来看,全部是高于去年的,交易量比去年有所下降,是93%。

茶企要在守正创新中谋求产业升级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建豪

当前,茶产业总体规模虽然庞大,但商业化创新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茶产品呈现浓厚的农产品特征,消费品属性弱,距离成熟的消费品行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三多三少”。

第一,名茶多、品牌少。地方名茶很多,消费者还是把它们作为区域性土特产品在购买,很少有跨区域、跨品类的知名品牌,造成行业发展分散,区域化、品类化明显,品牌化不足,茶企很难全国性发展。

第二,传统多、创新少。喜欢围绕“叶子”讲故事,喜欢挖掘山头、年份。对于消费者品饮的便捷性、口感、功能的关注很少,阻碍了茶叶向更年轻、更大众消费者的传播。

第三,作坊多、龙头少。全国100多万家茶叶企业,很多都是作坊式的运营,产品良莠混杂,标准化发展不够。真正能够引领行业的龙头企业不足,无法有效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发挥技术储备优势、发挥现代商业运作的成熟体系,带领茶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商业化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茶产业必然要从散乱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要从区域品类化向企业品牌化发展转变,要从产品感性认知向标准化理性认知转变,要从前店后厂向靠消费者需求增长转变。

对茶企来说,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立足中国茶的传统文化属性,创新就是要通过产业化、科技化的方式,建立基于市场和消费导向的产业逻辑。未来茶企需要围绕“四个化”谋求升级:

第一,规模化。规模化的核心是产业化,是要发挥龙头企业的汇聚带动作用,加强对茶产业全链条的整合。茶企需要更多地用市场和消费者思维,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运用大数据,把全产业链、全要素整合在一起,让茶产业深度融入到消费升级中来。

第二,标准化。“标准”是根基,各环节标准的制订和执行是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应建立一整套从茶园到茶杯的管理体系,让消费者可以信赖的产品品质标准。企业要积极参与到行业标准的制定,从全行业、全产业链的角度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从企业标准参与定义行业标准。

第三,精细化。对不同的消费人群进行细分,对不同的渠道进行细分。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创新,通过改变产品形态、增加产品功能、重塑商业模式,去挖掘年轻群体的需求,让茶叶行业更年轻、更时尚。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传统茶叶市场的挖掘与升级,做深做细和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

第四,国际化。随着中国文化不断传播,中国茶产业需要转变思维,面向世界,加大中国品牌茶的国际化。中国茶文化代表了中国人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这在不同族群间是相通的,是中国茶国际化的文化基础。

中国茶产业正处在创新发展的关键时刻。作为传统的朝阳行业,茶产业必将实现全面的升级,迎来更大的发展。

以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中共湖北省恩施州委副书记、州委秘书长夏锡璠

恩施州是我国重要的茶树原产地,多年来,我们立足“生态、富硒”优势,全力推进全域绿色化生产和清洁化加工,打造精品名牌,培育茶文化,聚力市场营销,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强茶兴茶之路。全州现有茶园面积180万亩,2020年干毛茶产量12.2万吨,综合产值170亿元,“一片叶子”带动80万茶农脱贫致富,茶产业成长为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站在新的起点上,茶产业如何适应新发展阶段,破解整个行业面临的供求失衡、质量不稳定、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是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加速振兴的关键所在。

一是加快实施品种改良。农产品的地域适应性是其最重要的属性。要大力选育和推广各区域、各茶类最适宜的优良品种,加强无性系良种繁育,加快压茬开展老茶园改造,以优良的品种和高标准建园,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全面推行绿色化发展。要通过严管茶叶生产化学投入品,保证质量安全和鲜叶高品质;要通过对加工环节能源、设施等的绿色化改造,实现清洁优质加工;要大力推动包装物简易化生态化,纠正过度包装,引导推行低碳节约环保包装;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杜绝天价产品和不切实际的炒作,树立茶行业公信力。

三是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品牌小、多、杂、散是整个行业的通病,品牌整合是我们要做的必答题和大文章。在不同的市场空间中,品牌的意义和作用也各不相同。公用品牌到底是在某一层级的行政区划中去谋划,还是在相邻茶区或者相近茶类中去构思,有待深入探索。打造茶界的巨型航母,依靠公用品牌举旗,市场和行政同向发力,会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四是合力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在国内市场上,着眼于新生代的新需求,创造更多具有独特魅力和流行张力的新茶饮供给。同时,也要通过文化影响引导更多的新生代加入到传统茶消费的行列中来。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更多能进入生产力环节的、以茶叶为主要原材料的新型日用、保健、美容等用品。在国际市场上,需要有较高层面的机构统筹,巩固和拓展传统产品市场,开拓名优绿茶消费新区域,使茶叶外贸实现量质并增的目标。

五是深化茶文旅融合。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茶的业态应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多元。要用全新的思维开创以茶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形态的融合发展新路。通过茶园景观化改造,增强吸引力;发展体验、研学、创作、演艺、民宿、网红等多种业态,实现产业增值;打造高知名度经典茶旅景区和线路,形成龙头带动效应。

来源:农民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十三五”期间,我国茶叶深加工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和进展?

茶叶深加工突破了茶叶传统冲饮消费模式的束缚,促进了茶叶产品形态、消费方式、结构品类和应用途径的本质性变革,有效提增了茶叶产品消费且延伸了茶产业链。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伴随大众对产品健康功效不断追求所推动的新一轮消费升级,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发力,传统茶产业技术薄弱、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逐渐凸显,是我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近年来,全球茶叶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当前茶产业结构失衡、产能过剩新形势下,茶叶深加工和跨界开发应用仍是承载茶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途径,是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的主流趋势,是实现茶产业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 无菌罐装生产线(大闽食品)

01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产业升级规模逐步扩大。以提取物(速溶茶、茶浓缩液、茶多酚、茶黄素、茶氨酸等)和全茶粉(抹茶、超微茶粉)为主导的茶制品加工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产业整体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带动了我国茶资源综合利用率稳步攀升。

据统计,我国茶叶深加工消耗了15万吨的茶叶原料(约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8%~9%),产业规模已达1200多亿元,占我国茶产业总体规模的三分之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在茶叶功能成分提制领域,“十三五”初期我国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市场销售总量已达3233吨,其中60%以上销往国外,全年总产值达8.98亿元,广泛用于日化工业、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速溶茶年生产量2019年已超2万吨,产值达12~15亿元。

▲ 抹茶、速溶茶及茶黄素、茶多酚等代表性茶制品

“十三五”以来,随着“食品添加剂与配料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现代茶制品加工与贮藏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及健康功能评价应用示范”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逐步实施,茶叶深加工技术创新进入攻坚期。同时技术标准体系、科技创新应用不断完善和推进,茶制品产业技术水平和发展格局历经多次重构调整,产业链完整度和供应链体系趋于稳定。

02 茶叶成分提制技术发展

我国茶叶活性成分提取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取得了长足发展,而茶叶活性成分提制及分离纯化作为深加工领域的研究基础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已基本形成了功能成分开发如茶多酚、儿茶素(Catechins)、茶氨酸(Theanine)、茶黄素(Theaflavins,TFs)、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s)、茶皂素(Tea saponin,TS)等关键活性成分协同发展新格局,相应提制技术和产品品质有了大幅改观。

▲ 膜过滤设备生产线(大闽食品)

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技术由先前单一追求产品纯度,逐步转变到全面考虑绿色属性、节能降耗、生产效率、生态环境效益等综合指标上来。比如,通过高新化学工程及生物酶法技术对茶资源活性成分分离纯化,较大程度保证了目标产物提取率和功效特性,同时采用物理加工、非有机溶剂提取等绿色手段也降低了产品溶剂残留及潜在安全风险。

茶制品加工应用是发展茶叶深加工的重要抓手。伴随消费升级,对茶制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专一化和精细化,对于绿色高效分离制备技术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十三五”期间针对茶多酚、茶黄素等茶制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溶剂残留,创新茶叶功能成分和速溶茶绿色高效提制技术。

▲ 陶瓷膜设备生产线(大闽食品)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茶院)茶叶深加工研究团队构建了以纯水和食品级溶剂(如水、醇、有机酸等)、医药级填料分离富集,柱色谱、膜分离等新技术相结合的儿茶素及茶黄素绿色高效提制技术,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氯仿、甲醇等有害溶剂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显著提高了回收率和产品纯度,更好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近年来,随着技术演变和发展,茶叶活性成分的提制效率和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传统的有害有机溶剂分离萃取技术逐步被使用食品级酒精或水等绿色分离介质而替代,纯化过程也更加突出工艺绿色属性和生态环境效益。

▲ 提取罐(美町宝)

03 茶叶成分功效评价

医疗保健及生命健康产业是“后疫情时代”最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随着快速检测技术和研究方法创新,国内有关茶资源活性成分功效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结合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TP、茶氨酸、TFs等与机体免疫、代谢调控、疾病预防等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正在逐步影响当下茶叶及茶制品的消费趋势。

多项研究通过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进一步揭示了TFs延缓衰老和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内在功效及作用机理,为茶叶提取物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发现TFs单体可显著减少肝细胞中脂质积累,直接结合并抑制血浆激肽释放酶(PK)活性,从而有助于预防肥胖。口服TFs给药对体内脂肪和肌肉具有有益功效,与安慰剂相比,TFs给药显著改善了体脂百分比、皮下脂肪和骨骼肌百分比。此外,TFs对高脂饮食及糖尿病大鼠糖蛋白含量和三羧酸循环酶具有潜在保护作用。TFs在指标上产生的功效与二甲双胍相当,表明TFs具有替代商业药物并减少毒副作用的潜力。PARK等则通过研究证实了高含量TFs茶叶提取物的脂质代谢调节机理。也有研究证实了TP可以以量效关系抑制饮食引起的体重和脂肪增加,并可改善葡萄糖耐量并减少肝脂肪沉积,有助于对抗肥胖症及肥胖相关疾病。而在抗氧化功效评价方面,研究采用ABTS、DPPH、FRAP和总还原力等体系评价了9种茶叶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酚及黄酮含量和茶汤颜色参数L*值大小与抗氧化活性4个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

另外,在食品营养学、临床医学、分子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手段快速发展之下,关于TP及TFs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应用于医药保健的研究多有报道。动物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TP可以发挥抗炎、抗氧化以及促凋亡作用,从而抑制碳代谢物抑制蛋白(CRC)生长和转移。TFs对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也被逐步阐明,结果显示TFs可能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潜在药物之一。在肿瘤抑制方面,TFs在体外能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浓度显示出最大治疗效应。

▲ 中茶院高茶黄素速溶红茶

“十三五”期间,多项研究显示了茶多酚尤其是其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具有抗肿瘤活性,同时也可抑制氧化损伤和肝细胞凋亡。EGCG在体外和体内均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的生长,45%含量的EGCG被证明具有临床活性且无副作用。口服EGCG和cGMP诱导剂可上调Toll蛋白表达,增加巨噬细胞cGMP内水平,并抑制Elf-1表达。EGCG在骨骼肌中具有直接的NOS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并且可缓解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运动障碍、神经元损伤等。此外,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在预防proMMP-9和MMP-9活性中也发挥关键性作用。此外,研究表明高温处理的绿茶提取物对人体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活性氧(ROS)和淀粉样β蛋白减少具有显著作用。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细胞毒性实验则证实TP负载磷酸钙纳米球具有高效内化作用并且对靶细胞具有杀伤作用。TP也能够发挥孢菌素STS诱导的神经保护作用,可消除不良反应并保护了神经元形态。

茶叶科学研究快速发展,现代营养学、临床医学等跨学科应用技术、功效机制研究不断深入,为茶叶成分生物活性的阐明和拓展应用提供了支撑。而茶资源活性成分在食品、日化、纺织、医药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为我国茶制品供给侧结构优化注入了发展动能,也给产业发展指明了创新方向。近年来利用儿茶素对壳聚糖、透明质酸、海藻酸盐、蛋白质、多肽、明胶等天然生物大分子的接枝改性,进而与金属离子配位交联开发出多功能水凝胶,并应用于医药健康领域的研究也多见报道。TP类水凝胶材料可以提供水分保持、防止氧化以及TP持续释放特性。同时,新型TP类pH和还原反应型纳米载体也常被用作化学药物递送的赋形剂,而TS则被证明具有稳定和分散纳米悬浮液的潜力,这为难溶性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策略。

▲ 中茶院稳态化改性茶多酚产品

04 茶资源跨界应用及功能产品开发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市场需求牵引,功能细分及精准营养已成为日益凸显的消费新诉求。茶叶活性成分及应用场景更趋于优质化、便捷化和多元化,基于茶资源跨界创新的新型终端产品在服装纺织、动物饲料、农业生产、医药保健等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入。

1、食品领域

茶与食品工业的融合不仅拓展了食品配料、食品添加剂的范围,也有利于茶资源活性成分的充分利用,促进茶资源综合利用。基于茶叶内含成分改善食品感官品质、抗氧化、延长保鲜期、增加营养消化和吸收等多重功效,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肉制品、水产品等保鲜的研究也多见报道。TP复合涂膜可有效抑制刺嫩芽褐变,维持多酚氧化酶和丙二醛处于较低水平,延长刺嫩芽的贮藏时间4~5 d。TS能通过改变细胞膜和细胞壁通透性来实现较好抑菌作用。研究发现,TS可抑制鸡胸肉中沙门氏菌生长繁殖,延缓产品pH上升以及抑制肉品持水率变化。

随着茶饮消费群体趋于年轻化,茶饮料开发呈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趋势。“十三五”期间,以粉末为原料的冲调模式逐渐被市场所淘汰,线下直饮式的奶茶饮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为精简工艺流程,降低产品加工能耗,有研究以绿茶为原料,基于黑曲霉研究了深层发酵工艺体系,制得了速溶黑茶产品。针对香气损耗失真等影响速溶茶生产和消费的“卡脖子”问题,LI等以新型柱色谱梯度洗脱法制备高香气、低咖啡因速溶茶,为解决生产中“香低味淡”问题提供了参考。在茶叶副产物利用方面,通过超声辅助碱法提取茶叶蛋白,结合风味蛋白酶对其水解获得抗氧化活性茶多肽,可用于天然抗氧化产品开发和应用。

2、日化产业

近年来,随着茶叶内含成分保健护肤功效更多被证实和认可,其在日化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更符合健康、天然绿色、环保的消费诉求。含茶日化产品开发方面,以茶叶籽油、TP、茶蛋白、茶色素等成分为功能性配料,研发了多种茶特色的系列产品。

▲ 中茶院茶日化面膜产品

TS作为绿色植物原料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ME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复配,可研制新型茶皂素洗涤剂。有报道指出含TS的洗涤剂稳定性和起泡性能佳,pH和黏度适中,残脂率低且生物降解性好。

中茶院茶日化研究团队以变形链球菌(S.mutans)为对象,构建了茶叶中酚类成分抑菌活性的生物学评价方法,通过体外活性及应用评价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量效的作用效果,筛选了具有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抑制作用的活性组方,证实了组方牙膏的靶向调节口腔微生物菌群的作用,成果为防龋功能产品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伴随消费群体不断扩大,相信茶日化产品市场将持续扩张、后发潜力巨大。

3、印染、化工业

化工合成产物的迭代升级和绿色替代正成为化解不可再生资源过度消耗的有效途径。有研究采用原位聚合法开发新型茶色素染色工艺,所开发棉织物质地柔软、色泽良好、并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活性。还有研究将TP应用于涤纶织物染色,开发的棉织物耐日晒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与耐摩擦色牢度均达4级以上且抗菌及防紫外线性能良好。

TS不仅能有效提高纤维板防水性并能提升混凝土稳定性。研究发现,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涂覆TP的新型界面材料,与传统机械混合物相比具有可调反应性的核壳结构及新功能。同时,含TP的新型PVA/TP复合材料具备良好抗菌和生物降解性。研究揭示的天然TS高协同效应为新兴环保型生物基阻燃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创新了TS利用方式。

在机械工业中TS可作为减摩剂,而在农药中则可将其作为润湿剂。针对化学杀虫剂生物耐药性及残留隐患,将TS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生物防治,研究发现使用LC20和LC50剂量的TS防治小菜蛾(DBM)幼虫,会显著降低其生长速率。

有报道将正碳烷基链接枝TS中成功开发了绿色高效、环保节能的润滑添加剂,并因其在滑动表面上的自组装效应而表现出良好稳定性和润滑性能。此外,TP在新兴技术领域如太阳能电池开发应用中也表现出了巨大潜力。有研究采用TP抑制Sn2+氧化新方法通过配位相互作用调节钙钛矿膜结晶形成过程,从而具备较高稳定性。

▲ 中茶院茶叶活性成分稳态化修饰技术示意图

4、环境治理

TP和Fe3+在适度条件下可实现孔雀石绿阳离子染料的快速有效脱除。研究将TP混合于多砜膜上借助化学沉积制备复合膜分离层,在纺织业废水处理中具有较好应用价值。TS与聚乙二醇复配使用可替代聚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等热塑性橡胶中使用的传统试剂。TS也为环境治理方面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表明,TS可对污泥脱臭降解产生积极作用。TS的使用有益于水解和酸解过程且抑制了甲烷生成。此外,研究使用茶叶提取物作还原剂制备纳米颗粒(DT-Fe NPs)验证了茶叶提取物纳米颗粒对沼气中H2S的去除性能。

5、畜禽养殖业及其它领域

随着化工产品过度使用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得到重视。有研究指出TP能显著改变鸡肝脏中脂质代谢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肝脏脂质含量和腹部脂肪量并改变肝脏脂质代谢酶的mRNA水平。茶叶及提取物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已应用于畜禽繁殖生产中。TP能提高鸡肉中维生素和肌酸含量,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除此之外,TP还具备吸附及抗菌能力,将其应用于鞋垫或过滤网中能起到杀灭有害微生物的作用。总之,茶叶活性成分功能多样仍有较多优异特性需深入挖掘,前景广阔。

05 茶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随着我国茶叶产销失衡的矛盾不断凸显,为茶叶深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黄金战略机遇期将长期存在,然在国内外市场双边挤压效应下,对我国茶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深加工科技原始创新深度不够。我国茶叶深加工科技起步较晚,与欧美、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相比,科学机理层面的标志性成果积累还不够丰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尚待打通。相关学科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亟待提升。

(2)绿色生产技术产业化问题。我国茶制品生产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但近年来市场空间增长放缓,提取物产品同质化明显,比较效益大幅下降,企业对“三绿”产业化生产技术(绿色原料、绿色溶剂、绿色排放)的主动研发意识不强,茶制品生产工艺的绿色、安全技术工艺在产业化推广方面存在很大障碍。

(3)成果转移转化滞后,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不够。从资源配置和创新能力看,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者相对失衡,协同创新机制缺位,供应链、创新链、产业链等存在脱节,科技成果与产业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尚未顺利接通,导致茶制品商品化开发不足、茶资源功能价值流失严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亟待优化。

为推进现代茶产业提质增效,提升我国茶产业竞争力,一体化开展茶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及跨界增值成为当前茶产业科技发展的当务之急。围绕茶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需要深入发掘茶资源禀赋,构建“农头工尾”的深加工技术体系,开展深加工原料质量标准主动控制技术研究,建立与工业化技术相适应的现代茶制品原料标准化体系。开展鲜叶原料专用化生产加工技术、装备体系创新,实现原料产地化加工与废弃物绿色循环,提高资源的深加工转化率。深入开展茶制品的功能机制及靶向应用技术研究,梯次开发多元化功能产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国内大循环,聚焦应用基础技术创新、推进茶制品深度开发,方可精准匹配我国茶制品产业由原料级产品向大健康、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转移转化的产业需求。

作者简介:

左小博

助理研究员,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生化技术研究所从事茶叶深加工及茶资源功能成分应用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及产业服务等科研项目10余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9件,参与制订茶叶领域标准3项,完成国家标准英译稿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参与完成科技成果登记9项。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