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富硒地区排名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程良斌:中国安康富硒茶·产销创新与品牌打造——品牌打造及其思考

程良斌,高级农艺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康市茶业协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中国安康富硒茶》、《一心为了人民健康——我认识的于若木》、《紫阳茶业志》、《安康地区茶业志》、《陕西省农牧志·茶叶》、《硒都曙光》、《中国名茶志·陕西卷》、《紫阳富硒茶文集》、《陕西茶产业》、《紫阳富硒茶研究与开发》等。

一、品牌打造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农产品品质或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它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特色优质农产品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也是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是一个区域性公用品牌。

1998年,紫阳富硒茶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2004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5年1月,为打造紫阳富硒茶品牌,紫阳县富硒茶叶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05年,紫阳富硒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2011年-2012年,紫阳富硒茶连续2年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协会等7家协会评为最具响力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2年1月,紫阳富硒茶被授予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013年8月,紫阳县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全国富硒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内含11个骨干企业。2015年11月,陕西省林业厅下发《关于认定2015年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的通知》,首次评选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镇平县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紫阳县和平茶厂、紫阳县盘龙富硒绿茶有限公司、紫阳郁喜园有限公司等茶企入选。2012-2013年,紫阳富硒茶连续2年获中国十大富硒品牌。2015年6月,紫阳县被中国富硒生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十大富硒之乡称号,12月,紫阳富硒茶被国家质检总局2015年度中国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2016年5月,紫阳富硒茶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名优绿茶十大公共品牌。2016年6月,紫阳富硒茶再度问鼎中国十大富硒茶品牌榜首。

2016年5月,紫阳富硒茶被评为第八届中绿杯十大中国名优绿茶公共品牌。10月,在济南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茶叶博览会上,紫阳富硒茶荣获有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和平翠峰、歌风春燕绿茶、秦巴山紫阳富硒茶荣获极具发展潜力品牌。

二、地理标志商标

2012年4月,紫阳富硒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6月,紫阳富硒茶荣登中国十大富硒品牌榜首。平利县女娲银峰茶同获殊荣。2012年7月,紫阳富硒茶被陕西省企业质量管理中心评为质量诚信重点推荐品牌。2013年6月,第二届中国富硒行业十大富硒榜上,紫阳富硒茶又荣登榜首。7月,紫阳富硒茶被收录进《中国茶叶词典》4款保健茶之首。

2015年3月,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2个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月,平利绞股蓝、岚皋魔芋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陕西卷)》。

2017年6月,由工商总局商标局与《中国工商报》联合开展的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结果揭晓,紫阳富硒茶荣获第一名,成为陕西省唯一选地理标志商标。紫阳县获邀参加国家工商总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江苏省扬州市举办的世界地理标志大会。

三、中国区城公用品牌价值评估

2017年,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杂志社等共同完成的中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紫阳富硒茶以17.05亿元排名第31位,创历史新高。

2019年3月,从国际商标注册组织马德里联盟传来好消息,“紫阳富硒茶” 国际商标注册成功,此次“紫阳富硒茶”国际商标注册成功,不仅标志着“紫阳富硒茶Zi Yang Fu Xi Cha” 从此拥有一张国际品牌“身份证”,为走向世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9年4月,世界最早的茶——安康秦汉古茶“一带一路”国际发展大会在平利县举行,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肯尼亚等12个国家嘉宾齐聚安康,共商安康富硒茶(安康秦汉古茶)国际贸易。市农业农村局还联合有关单位完成安康富硒茶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定第二批清单推荐申报,并组织2家茶企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安康钰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日本川崎机工株式会社签订了927.2万元的茶叶设备采购合同。

2019年7月,国家农业农村部第四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名单公示,紫阳县申报的紫阳富硒茶产品榜上有名。

2020年2月,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委联合发布第三批83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陕西省紫阳县紫阳富硒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光荣上榜。这是安康市特色农产品首次入围该名单,标志着紫阳富硒茶再添一张“国字号”金名片。

四、思考与建议

区域公用品牌是外部化的区域形象,是一个区域的名片,是区域经济健康成长的产物,也是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区域的无形资产,是众多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浓缩和提炼。

近年来,为了茶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6月成功注册了安康富硒茶地标志证明商标。为了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竞争力,助推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去,安康已完成“安康富硒茶”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定。

安康人十分聪明,从古至今,白、绿、黄、红、青、黑六大茶类都加工过。从产地生态环境、气候条件、茶树品种及其市场需求多方面分析,春茶应以名优绿茶为主,夏秋茶以红茶、黑茶为主,白茶也可适当加工一些。主打产品中,历史名茶紫阳毛尖不能丢,要像信阳毛尖一样,做好做大做强。女娲银峰是平利的主打产品,质量过硬,信誉度高,也应扩大市场。笔者建议分别制定标准,模仿计划经济时代陕青茶生产、加工、销售的模式,标准不仅要有文字表述,还必须有实物标准样。制定标准时,生产者、加工销售部门共同参与制定,生产者按标准指导生产加工,收购部门按标准验收,统一精制上市,使广大消费者认准其外形内质,年年不变,喝得满意,逐步扩大消费市场。

安康夏季制的绿茶品质不如春季制的绿茶,夏季绿茶苦涩味较重,消费者不喜欢,价格也偏低,但夏茶加工红茶不仅香高味浓,人力资源、加工厂资源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夏季红茶与夏季绿茶相比,口感好了,价格高了,且充分利用了资源。这是从实践中得到的可贵经验,建议大力推广,全力做好安康红茶。关于名优高档茶与中低档粗老茶搭配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不少地方仅采一季春茶、一季细茶的做法实不可取。建议粗、细搭配,一年中春夏秋三季都有茶采,都要采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工不同茶类,大力推广机采,使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英国不产茶,但英国却收购多国红茶加工世界驰名的立顿红茶;咸阳不产茶,却把茯砖茶生意做得很大。安康是优质富硒茶产区,却至今散马无龙头。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把安康富硒茶的龙头企业建立起来,把安康富硒茶的标准建立起来,由龙头企业按照标准指导生产,统一收购,规范加工,统一包装上市,做大做强安康富硒茶品牌。

安康有开发小产区茶的优越环境条件。陕南的安康、汉中、商洛3个地区几乎所有的县市都产茶,茶区风光秀丽,生态条件好,是发展茶乡旅游的好地方。加之陕南各地与茶相关的历史和人文条件的差异性,形成了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小产区。因此做好设计与规划,有重点地把一些有条件的小产区打造成茶产业旅游区,让更多饮茶爱好者能深人陕南很多环境优越的、茶叶品质各具特色的小产区,亲自去体验、去品尝那些优质的小产区茶,引起他们对这些小产区茶的兴趣,若干年后,定能见到成效。

来源:陕茶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差点失传的茶叶,是如何帮助湖北山区脱贫的?

"龙井"、"玉露"一相逢,恩施茶香飘出大山。

中国人爱喝绿茶,全国各地能叫上名字的绿茶就有上百种。

在湖北大山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出产优质的绿茶"恩施玉露",并带动恩施实现脱贫。

很多人不知道,就在十几年前,恩施玉露的制作技艺差一点就要失传。


差点失传的茶叶,是如何帮助山区脱贫的?

恩施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曾经,恩施州全部的8个县市,都是国家级的贫困县。

如今,这8个市县中,有6个跻身全国茶叶百强县,恩施的茶产业已经成了当地第一大特色产业。

茶产业在恩施有多重要,我们通过一组数据对比就能看得出来。  


2022年恩施的GDP为1402.2亿元,茶产业是当地第一大特色产业图据恩施州政府网站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恩施茶叶种植面积180.6万亩,在全湖北省排名第一,在全国地市州级产茶区排名第四。

茶产业实现的农业产值60.34亿元,综合产值超过220亿元,带动了83万茶农增收。

与之相对应的是,2022年末,恩施的常住人口是340万,也就是说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在和茶叶打交道。

2022年恩施的GDP是1402.2亿元,茶产业的综合产值占了GDP的15%还要多。

同时,在恩施的农业龙头企业中,茶叶龙头企业有76家,占了整个恩施州农业龙头企业的41.3%,农业产值占了全州的一半以上。

除了茶产业在当地举足轻重的地位之外,恩施的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绿"。

恩施充分利用自己"全球硒都"的自然优势,用"恩施硒茶"创建了全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认证基地77.85万亩,占了整个恩施州茶园总面积的43.3%。


恩施的茶园

"德米特"有机认证是全球有机农业的最高标准,中国第一家获得认证的茶园就在恩施。

同时,鹤峰县成为"全国茶叶全域有机示范县",宣恩县的"伍家台贡茶"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富硒"、"绿色"、"有机"成了恩施茶叶的鲜明标签。


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中,恩施的4个公用品牌合计71.82亿元

因此,在"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恩施州的"恩施玉露"、"恩施硒茶"、"鹤峰茶"、"利川红"这4个公共品牌的价值,分别被评估为27.07亿元、23亿元、16.14亿元和5.61亿元,总价值超过70亿元。

能把茶叶做成最大的特色产业,让这些绿叶子变成农民致富的"金叶子",恩施既有天然的优势,也有自身的努力和来自其他地方的助力。

恩施的自然条件,适宜种茶也出好茶。

恩施是中国重要的茶树原产地,种茶与制茶历史悠久,还是万里茶道的源头之一。

过去经济不发达,是因为恩施交通不便,但这个"劣势"也恰好是它最大的天然优势。

过去交通不便,是因为它位于武陵山腹地,丘陵连绵,但是恩施紧挨着神农架,森林覆盖率高达70.14%,而且正好处在北纬30°的"黄金产茶带",青山绿水和适宜的气候,让它非常适合种茶。


恩施的位置和气候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绿茶

另外,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恩施是"世界硒都"。

硒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全国72%的地方属于低硒或者缺硒地区,偏偏恩施的硒矿蕴藏量全球第一,同时是全球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方。

恩施的硒"富得流油",全州96%的土壤含硒,59%的土壤富硒,在这里种出的茶叶和农作物,天然富含有机硒。

仅凭这一点,恩施茶叶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气候环境适宜种茶,而且独占"硒都"的特有优势,可以说恩施简直就是天赐宝地。

但是,仅靠这一点,还不足以让恩施的茶走出大山。

品牌被唤醒,恩施没有浪费宝贵的资源。

尽管恩施当地农民有世代种茶的传统,尽管恩施玉露是国内保留下来唯一的蒸青针形绿茶,早在1965年就入选了中国十大名茶名录,但现实是恩施的茶叶因为缺乏品牌知名度而没有市场。

因为粗放的种植加工,那时恩施茶叶每斤鲜叶连10块钱都卖不到,因为没有品牌效应,恩施玉露的制茶技艺也渐渐被人遗忘。


恩施玉露的蒸汽杀青技艺

2012年,恩施的农业干部带着自家的茶叶到上海参加茶叶博览会,被人问到"你们恩施还有茶"时,尴尬不已。

而这时,恩施玉露已经被再次发掘出来好几年,甚至已经成了地理标志产品。

空有"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的称号,却叫不响牌子,怎么好好利用这个资源,帮助贫困山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成了当地政府的重要课题。

也就是从那时起,从湖北省到恩施州,都在想办法把恩施茶叶的名号叫响。

2014年,《恩施州茶产业链建设推进方案(2013-2017年)》确立了"品牌引领、抱团发展"的总体思路,把"恩施硒茶"作为州域公用品牌来打造,恩施茶产业进入品牌化经营时期。


全国茶叶百强县中,恩施有6个县市上榜

单打独斗的粗放式经营,和聚力形成大的品牌效应,哪个更能有效提升品牌价值,这个答案是很明显的。

这样的做法,在其他很多地方已经得到了验证,比如把小吃开到了国外的"沙县小吃"等等。

当地政府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集合优势资源把恩施玉露、利川红、恩施硒茶打造成了区域公用品牌。

以公用品牌作为对外的统一"门面",授权给符合要求的企业,通过品牌的"指挥棒",引导企业从种植加工到科研创新等环节不断提升档次,再以各企业的品牌做支撑,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和品质保证,不断丰富和补充全产业链的关键要素。

2014年,恩施玉露传统制茶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2015年,恩施玉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8年,恩施玉露和利川红茶成了国事活动"东湖茶叙"的用茶;

2019年,恩施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商标总局注册……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申遗的组成部分

入选联合国非遗代表作名录

当恩施玉露和硒茶的品牌重新被擦亮,人们才发现,恩施茶叶竟然藏着这么多宝藏。

"龙井"、"玉露"一相逢,恩施茶香飘出大山。

当然,除了恩施自己在聚力打造品牌,能让恩施玉露这么快从濒临失传到香飘海外,还有来自"茶都"的助力。

2020年,在联合国的一个减贫与南南合作会议上,《杭恩携手扶贫新模式》成为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域唯一的入选案例。

因为从2016年开始,国家把恩施州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跟它结对帮扶的恰巧就是杭州。

杭州号称中国"茶都",在如何树立品牌、发展茶产业这些方面,杭州简直门清。

除了茶产业,在电商方面,杭州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这些优势就像专门给恩施开了一列快车,一边把杭州茶产业先进的种植、管理和品牌运营的先进经验输送到恩施本地,一边让恩施茶叶搭着"专列"走出大山。


根据百度的数据显示,恩施和武汉是恩施玉露主要集中的市场

与西湖龙井走出地域限制相比,在品牌输出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提升恩施种茶产茶水平这方面,杭州以茶叶进出口集团这样的大企业为主,在恩施有一定基础条件的地方,建设大宗茶、出口茶基地,用标准化订单的方式,提升当地茶的生产水平。

比如,江浙市场对白茶比较青睐,杭州就帮着恩施在咸丰县建了20个茶厂,引进浙江企业种了13万多亩白茶,让咸丰县成了"中国富硒白茶县"。

浙茶集团在鹤峰县成立有机硒茶研究分院,帮助当地提高种茶技术的"含金量",让鹤峰县在2020年成了"全国茶叶全域有机示范县",当时全县90%的村和70%的农民种茶制茶,人口22万的鹤峰,有14万人吃上了茶叶这碗饭……

除此之外,恩施茶叶还是杭州的贵宾。

在今年杭州的第五届茶博会上,恩施是唯一一个主宾市,10家恩施茶企组团去推介恩施硒茶。


今年杭州举办的第五届茶博会,专门为恩施开了专场推介会

恩施受到的帮助不止这个。

2016年开始对口帮扶之后,在杭州"茶都名园"就专门设立了恩施茶品牌的展示展销中心,在这里向全世界宣传"恩施硒茶"品牌,帮助提升恩施茶叶知名度。

这种对口帮扶从2016年持续到2020年,恩施全州脱贫奔了小康。

但是两地的联系并没有随着脱贫而结束,只是从当年的对口帮扶,变成了杭州与恩施的对口合作,期限是到2030年。

从"帮扶"到"合作",一词之差,含义深远。

其实到这里,恩施的茶产业能从一个濒临失传的茶叶品种复苏开始,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成为当地第一特色产业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从恩施玉露到利川红茶,再到黑茶、青茶、白茶在恩施长成独具特色的"富硒"茶被更多人享用。

从农家茶到国事用茶,再到"全国名优茶生产基地"、"全国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全国出口茶基地"的目标,恩施州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未来5年产值突破300亿。

天助,人助,自助。

这是恩施茶产业兴旺的原因,也是每一个拥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地区,都可以借鉴的经验。

来源:正解局(ID:zhengjieclub)出品,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第七届中华茶奥会“县长说茶擂台赛”圆满举行

12月26日,第七届中华茶奥会在杭州隆重开幕,作为一大看点的分会场“县长说茶擂台赛”也于当日下午精彩上演。

浙江树人大学国际茶文化学院执行院长张星海、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丁勇、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翁蔚、上海市茶叶学会原副秘书长周星娣、浙江省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潘红枫、宁波市鄞州区恬得堂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君耀、甘庐茶院总经理甘丽青、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教研室主任洪珊珊、绍兴市虞舜茶业有限公司经理陈秋钰担任本次大赛评委。

中国有近千个产茶县,茶县长到茶奥会来说茶,肩负着振兴区域茶品牌,“把茶这个产业做好”的光荣使命,从生产者论茶,到消费者话茶,再到管理层面的县市长说茶,不仅推广了区域茶品牌,也是全国茶县一次产、供、销渠道的深入交流,开启了盛世茶话的最精彩华章!

现场,市县长们以宣传推广地方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茶旅游等为主题,结合茶艺展示形式进行主旨演讲,内容体现了各地区文化特色、发展成果、振兴经济、招才引智、助企助创、助旅助农等举措,通过自选主题、布置茶席茶具、编辑设计宣讲背景视频、选择音乐,将主旨演讲、茶艺展示完美地融为了一体。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副县长孟焱作主旨演讲,作为上海挂职干部的跨界身份,将湄潭茶的前世今生的独特韵味娓娓道来。湄潭茶集文化、历史、科技、产业、市场于一身,各元素之间匹配均匀,色香味俱。湄潭茶的前世:相濡以沫。湄潭茶始终和中国茶叶的发展历程相濡以沫,也和众多的中国茶人息息相关,他们对湄潭茶树病虫害的防治、茶树育种栽培、茶人的培训技术等方面倾注了无数心血。更与浓浓的家国情怀相联系。

湄潭茶的今生:相辅相成。湄潭茶始终与湄潭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湄潭茶产业覆盖了湄潭5个贫困镇,64个贫困村,受益人口1.78万,占全县所有贫困人口40%以上,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来自茶叶,帮助大量的贫困人群脱贫致富。

湄潭茶的未来:相得益彰。湄潭茶与湄潭的未来一定会实现全面的乡村振兴、相得益彰。但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严峻的,例如如何提高茶农自觉规范管理茶园的意识,对茶园实行三统一的管理;加强欧标茶园的建设;从品质上保障湄潭茶叶的品种优良和品质出众。如何将全县700多家茶叶加工主体引导到一个现代化的加工轨道上,加大茶叶加工的普及培训,全面提升加工水平,建立起茶叶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将湄潭翠芽、遵义红等一系列的品牌的市场形象和信誉做好,让湄潭茶做到香飘天下。

卖出去才是硬道理。通过拓展销售的渠道,丰富销售的形式和方法,让湄潭茶卖出去的同时也有好的价格;让湄潭茶进一步的进入园区、校区,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要大量的拓展茶叶出口市场,干净黔茶,世界共享;将湄潭的文化、历史、科技等一系列元素融入到茶产品之中去,让湄潭成为名副其实的茶叶强县;迎合年轻群体的喜好,从星巴克、喜茶那里争取更多的关注,同时思考从喝茶中得到体验和收获,让消费者不仅是在喝茶,而且是在由衷接受茶叶所代表的中国式的生活品味与方式。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副市长罗伟权作题为《创新创业 出彩英德》的主旨演讲,他提到,近年来,英徳市委、市政府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把英德红茶作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科学谋划、高位推进,让英德茶产业走上了创新发展道路,从三方面讲述了具体做法及概要。

一、创新茶产业发展模式,即四位一体、三产融合、生态引领、科技支撑的“英德模式”。“四位一体”,是政府引领,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助力及行业协同发展的一体化布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全力支持,涉茶企业通过与国家农业信息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英德茶高质量发展。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等行业服务单位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产融合”,推进茶业全产业链发展,品牌建设取得成效。致力打造集种植、加工、品牌、营销、旅游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斌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引领”,英德市践行和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有30家茶园通过广东生态茶园认定,是广东省内唯一茶叶类绿色防控示范县,目前全市正大力推进5G智慧茶园示范建设,引领现代茶产业发展。“科技支撑”,给英德红茶插上科技的翅膀。英德市充分借助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地等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撑优势,积极推进茶业生产标准化、智能化。

二、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英德市在全力做强做大茶产业的同时,十分重视联农带农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让广大的农民群众参与到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来,共享发展成果,在带动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注重茶产业人才培养,鼓励创业创新。英德市一直非常注重茶产业全产业链各种人才的引进、培育,为英德红茶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近年来,英德红茶产业发展吸引了一批大学生回乡创业,培养了一批产业优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英德市茶产业专项人オ7297人,取得职业资格4443人,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获得奖项的人数达43人。

四川达州市万源市副市长李根作主旨演讲,他提到,当前勤劳智慧的万源人民正全面掀起一场振兴富硒茶、建成康养县的大决战、大攻坚,从四方面介绍了茶产业的发展。

一、高起点谋大规划。近年来,万源市坚持把茶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聚焦建设“中国富硒茶之都”目标,立足“高山、富硒、有机”三大优势和现有茶叶产业基础,借助浙川东西部扶贷协作强劲东风,与浙茶集团缔结战略合作关系,高起点、高规格编制万源富硒茶产业转型升级计划,引龙头、建基地,创品牌、促融合,全力以赴谋大发展、兴大产业,着力打造中国硒部茶园走廊,以茶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在布局上,突出“一心一轴三区”;在模式上,注重多业态融合;在定位上,彰显扶贫效益,一幅气势恢宏的富硒茶振兴蓝图已经绘就,“绿色崛起”梦想近在咫尺。

二、高标准建大基地。建好大基地才能引来大产业。万源市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要求,坚持小生产与大市场、小群体与大规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能人等带动作用,全力以赴做大基地规模、做强产业集聚。

三、高层次兴大产业。万源市坚持“产业+”理念,跳出茶叶谋“茶业”,搞好茶加工,做强茶品牌,繁荣茶旅游,以小茶叶撬起“大产业”。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绿茶、红茶、黑茶”齐头并进,大力推进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改造,加速“产业、产品产能”融合互动。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按照“五统一分”模式形成系列、扩大规模,整体提升茶叶竞争力和附加值。并深入挖掘万源千年茶文化底蕴。

四、一芽一叶总是情,人生如茶韵万源。万源市以茶为媒,成立茶产业联盟,携手提品质、抱团闯市场;以茶会友,成功承办全省茶叶学会学术年会,与会专家学者纷纷点赞“万源经验”。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万源市共建成茶叶基地30.03万亩,年产茶叶8100吨,综合产值15.5亿元,带动2万余户茶农户均增收5800元。万源富硒茶已成为助农增收、脱贫奔康的重要支柱产业。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副县长许亚洲作题为《普洱之尚有银生》的主旨演讲,从古茶树历史资源、现状贡献、未来发展等三方面进行介绍。他提到,普洱市古茶树资源136万亩,其中野生型群落面积117.8万亩、栽培型18.2万亩。目前,全县古茶树资源32.32万亩,其中野生型群落面积28.6万亩、栽培型3.72万亩。全县野生型古茶树占全市比例24%,栽培型古茶树占全市比例20%。全县保留下来600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几乎全在1800-2100米之间的冷凉地带,这是南诏国时期、大理国时期氐羌系半农半牧的乌蛮们居住的核心区。

“紫金普洱”是浙江大学定点扶贫景东县的精准扶贫项目,自2016年起,王岳飞教授团队,通过科技的力量促进景东茶叶品质提升,优化茶产业链管控,践行“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一片叶子致富一方百姓”,以茶产业助力景东茶农脱贫致富。2020年5月21日,在浙江大学123周年校庆日时,组织举办“紫金普洱?521公益助农直播”,通过网上直播宣传景东县茶产业。同时现场连线介绍无量山的天然生态环境和普洱茶生产加工情况。

对于古茶树的未来发展,将建立科学研究基地,进行野生状态下的古茶树保护与开发,极端条件下的古茶树基因库建设和选种育种;做好茶旅融合文章,开展古茶园、古茶树探索之旅,探源之旅;做优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延伸茶叶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满足年轻时尚快捷需要,探索快消化、日用化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副县长钱江作主旨演讲,他提到,“中国长寿之乡”昭平县位于桂东粤西结合地带,素有“广右咽喉”之称。“九山半水半分田”,昭平县森林覆盖率打到87.6%,生态环境优越,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十分适宜茶叶生长,先后荣获“中国低碳生态十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中国茶业百强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2014年,“昭平红”、“昭平绿”公共品牌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昭平县的茶叶种植历史已有千年之久,昭平茶在宋朝年间即是朝廷贡品,明成化年间,茶叶成为昭平传统出口的土特产,通过桂江黄金水道远销东南亚等地。民国《昭平县志》记载:“象矾山(即“象棋山”)面积极广,地产名茶,味颇佳。”“客之来访,奉之皋芦”。1988年,昭平县茶厂生产的“绿茶2号”被誉为广西六大名茶之一,同年,又获得“陆羽杯”金奖,入选《中国茶经》等多种茶名录。

近年来,昭平县把茶叶产业作为“百亿元产业”来打造,用实践讲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引导茶企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发挥茶企的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已辐射带动农户种植茶园面积达24.2万亩,年产干茶1.6万吨,产值17.58亿元。为当地农户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帮助8000多户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茶产业也已经成为昭平农业增收、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可以说,这片神奇的茶叶正在昭平大地上不断成长,改编山城和乡村的经济面貌,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生机。

目前,昭平县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在全广西排名第一。茶类结构优化,由单一的生产绿茶向绿茶、红茶、黑茶、白茶发展。茶叶加工提质增效,有清洁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50多条。茶旅融合快速发展,成功打造了南山茶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故乡茶博园国家3A旅游景区。茶叶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县生产加工茶企140余家,茶叶专业合作社30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在品牌建设上,“昭平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昭平茶”公共品牌价值达37.62亿元

“山青水秀生态美,满口茶香人长寿”,昭平县被誉为遗落在珠江上游的香格里拉。以茶养生是昭平县人民的生活方式代表之一。中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延年益寿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以茶养生的历史更是可以上溯到上古神农氏时期,茶为“万病之药”,关于茶防病治病的功效,在历代医学、茶学文献中都有叙述。目前,昭平县44.8万人口中,80岁以上老人有11026人,其中百岁长寿老人68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15.2/10万人,是国际公认的7.5/10万人长寿标准的2倍以上。

为脱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撑,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动力,为全域旅游提供生态优势。小茶叶、大产业,青山绿水育茗名茶,昭平茶将以更新鲜的方式从小山城走向大世界。

广西省梧州市苍梧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曾庆梅作题为《六堡茶与乡村振兴》的主旨演讲,从历史文化、乡村振兴、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一、从历史走出来的六堡茶。天赐苍梧美,地道六堡茶,苍梧是中国名茶之乡。六堡茶是历史名茶,享誉国内外。六堡茶因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六堡镇山高谷深,常年云雾缭绕,森林密布,土壤肥沃。神奇的北回归线贯穿整个六堡茶区,境内资源丰富,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厚重,民俗风情浓郁。在秀丽的山水中孕育的六堡茶,是自然与人文共同打造的精灵。

二、六堡茶产业全力助推苍梧县乡村振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苍梧县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努力促进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六堡茶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茶农增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以及提升了地方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三、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进行科学规划,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加强对六堡茶古茶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接着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其次将加大六堡茶宣传力度以及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创新的力度。最后将加大全面对外招商力度,积极主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茶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全面对外招商引资,促进六堡茶产业做强做大,共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全人类共同富裕,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喝上一杯保健功效比较齐全的中国六堡茶。

四川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沙万强作四个“一”主旨演讲,即宣传一首歌、解读一段经、领会一句话、广告一分钟。

第一宣传的这首歌叫《马边的歌》。自古以来,马边作为产茶重地,有山,有水,有茶。第二唐朝陆羽写《茶经》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茶者,南方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生烂石的含义,便是最好的茶生长在山林里,很多烂石头的地方。而我们马边正是这样的地方。马边是丹霞地貌,海拔从446到4042米。但我们最佳种茶的海拔都是在600米到1300米左右。全国120多个自治县。而在四川,有三个自治州。有四个自治县。

而第三则是领会总书记的一句话,“绿水青山则是金山银山”。这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如今,马边绿茶品牌价值达到14.5亿元。老百姓每年茶叶产业收入达到3000到4000元。

最后则是广告一分钟,在乐山有一句很出名的话,“送礼就送竹叶青,喝茶就喝马鞭茶。”马边茶有一个最大的短板,则是茶叶品质好,但是名气不够大。自脱贫攻坚以来,马边县牢固树立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理念,围绕“绿色、有机”定位,大力支持和发展茶产业。目前茶产业已成为马边农民增收、产业脱贫最稳定、最持续的支撑产业。

原标题:“县长说茶擂台赛”惊艳来袭

注:内容来源茗边,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