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浙江茶产业风险分析

找到约80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浙江省茶产业数字化改革进程与展望

世界农业发展第三次革命“农业数字革命”正在到来,推动农业进入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发达国家都将发展数字农业作为构筑农业现代化发展产业优势的方向,推进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国正以乡村振兴和新基建为契机,在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统一部署下,大力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促进农业农村与数字技术全面融合已经迫在眉睫。促进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激活“数据要素”的价值潜能,赋能数字农业农村新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显著趋势。

▲ 浙江景宁马岭头茶园

茶产业是浙江历史经典产业、最具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是浙江省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农业支柱产业。浙江茶叶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以“高效生态、特色精品”为目标,浙江茶业总体保持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2021年全省茶园面积20.5万公顷,产量19.8万吨、产值259.6亿元。但是浙江有限的土地资源、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持续紧缺等问题,导致比较优势有所下降。浙江茶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自动化、数智化,实现精准茶业和高效能茶业。

因此,探索浙江茶业从数字化转型到数字赋能全链条,再到全方位、系统性变革,从数字茶园、数字茶厂的试点,到未来茶场新范式的迭代,全面推进茶产业数字化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01

浙江茶产业数字化改革进程

浙江自2021年12月启动了浙江茶产业大脑的建设,通过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统筹用好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认知,在数字赋能、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对生产力、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进行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把改革实践固化为制度规范,推动茶产业数字化改革螺旋式上升。

2022年4月上线了1.0版本,并在安吉、新昌、开化、松阳等12个重点产茶县开展先行先试等工作,在探索“茶产业大脑+未来茶场”发展模式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1、推进茶产业大脑建设

发挥省级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的“领队”作用,谋划设计“浙江茶产业大脑”体系构架,如图1所示。

“浙江茶产业大脑”体系围绕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篇文章,构建“161+N”多跨应用场景,“1”即1个能力中心,“6”即茶种植、茶加工、茶流通、茶品牌、茶文化、茶服务6个子场景,“1”即1批未来茶场,“N”指N个应用。旨在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贯通种植、加工、流通、品牌、文化、服务等茶叶全生命周期业务流和数据流,综合集成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优化数据计算分析、知识集成应用、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推动主体全上线、地图全覆盖、数据全贯通、业务全闭环、服务全集成、一码全管控,在实现核心业务运行监测评估的基础上,加快提升预测、预警和战略管理支撑能力,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于2021年12月启动开发“一舱一库一图多端”(即1个驾驶舱、1个数据库、1张产业地图以及上线“浙政钉”“浙里办”和微信小程序等实现多端触达),统一门户、统一用户、统一数据、统一地图、统一安全,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为主体生产经营提供数字化决策支撑,为产业生态建设提供数字化精准服务,为茶业经济运行提供数字化治理手段,推动构建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茶业体系。

2、开发“浙茶香”系列应用场景

聚焦茶叶优质优价和品牌管理等重要目标、核心业务,梳理出重大需求、多跨场景、重大改革“三张清单”。

在重大需求清单方面,一是政府治理需要进一步摸清家底,全面掌握茶园分布、种植品种、主体经营等情况;需要实时监管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保护运营;需要监测并支撑结构性调整与优化、提高亩均效益和比较优势及产业发展科学决策。二是主体生产经营需要获取生产要素信息,包括茶园投入品、园地流转、劳动力、设施装备、农技服务等;需要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拓宽销售渠道和降低线上销售门槛;需要更为精准的保险政策和畅通的金融贷款途径等。三是消费市场需要获得货真价实的原产地域品牌农产品购买渠道;需要体验茶旅融合、茶文化普及等。

在多跨场景清单方面,抓好顶层设计谋划6大子场景,在手机端开发集成“茶园管理”“供应链集采”“浙里有机茶”“龙井茶一件事”等多跨场景应用,为涉茶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突出业务闭环打造应用场景,如“茶种植”子场景聚焦数字茶园建设,串联起品种、园地规划、茶园管理、防灾减灾(包括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劳务用工、农资保险等全环节,接入物联网、气象站等实时数据,推动规模主体全入库、茶园区块全上图,实现主体和关联茶园“浙农码”三色动态管理。如“茶加工”子场景聚焦数字茶厂建设,推动加工主体、茶机装备主体全入库,监测茶青市场、加工产能、装备运行情况等,开发认证服务、茶机装备购买、补贴申领、生产线配置、代加工等场景,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订单农业。

3、打造“浙农码”信息聚合

充分发挥“浙农码”在数据归集、信息聚合和功能集成等方面的先进作用,为全省涉茶领域的乡村、主体、要素、产品等建立统一的数字入口,并积极拓展在产品追溯、主体画像、精准施策、茶村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实现码上查询、码上办事、码上服务、码上营销、码上监管等精准化功能。

如“新昌茶业一件事”推进浙农码应赋尽赋,推出了“一园一码”“一场一码”“一户一码”“一企一码”“一店一码”“一物一码”,通过关系联接多维集成形成精准的主体画像。如安吉白茶生产服务应用为440家规模主体赋码并设立电子账户,实行实物交易与“浙农码”同步流转,实现原产地茶叶总量全掌控,已累计发码153万枚。并通过“浙农码”全面归集茶园环境、加工参数、产品流通等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信息,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获知产品、基地等信息,实现品质追溯和品牌展示,确保消费者能放心买到正宗的安吉白茶。

目前,“浙农码”全省茶叶生产经营主体累计赋码1.6万,并在快速扩大覆盖面,这将有效提升涉农信息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

4、布局“茶产业大脑+未来茶场”发展模式

通过多跨场景应用开发和浙农码赋码链接,为“未来茶场”落地应用“茶产业大脑”搭建了“路”和“桥”,“茶产业大脑”以数据共享互联和能力智能组件为未来茶场“赋能”。引导规模主体按照“基地数字化改造—数字茶园(茶厂)—未来茶场”的提升路径,梯次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基地数字化改造”是当前大多数主体的数字化建设程度,在茶园或茶厂等配置视频监控、传感器、物联网等装备,能够采集部分环节数据和实现实时监测等。

“数字茶园(茶厂)”是进阶形态,浙江自2019年启动数字农业工厂创建工作,2021年发布《浙江省数字农业工厂建设指南》并认定了第一批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名单,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等4家主体名列其中,明确要求围绕种植加工环境、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流通营销、技术服务等全环节开展数字技术装备的系统集成与综合运用,初步实现生产智能控制、精准管理和闭环管控。

而“未来农场”不仅仅是生产模式的升级,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构,要探索要素重组、方式创新和形态重构,全链路、全方位、多维度赋能农业主体数字化变革,是数字农业工厂演进的更高层次。

“未来茶场”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以智能化设施装备和数字化管理控制系统为基础,以“大脑”为能力中枢,集成全链数据,构建算法模型,对茶园环境、生产过程、流通消费、三产融合等各环节进行监测预警、闭环管理和科学决策,实现生产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要素集约化、产销精准化、功能多样化、带动共富化的现代化新型组织,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创建方向,以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

5、推行“省级统建+地方特色开发”共享共建

通过“省统建+地方自建”结合“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的建设方式,指导全省各产茶县(市、区)根据当地特色和实际需求进行先行先试和揭榜挂帅,已发布杭州西湖区、余杭区、湖州安吉县、绍兴新昌县等12个县(市、区)作为第一批省级“先行先试”单位,加快数据采集和归集,迭代开发好用管用的应用场景,加大对试点地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营造推进茶产业大脑建设的良好氛围。

如安吉县聚焦原产地保护和茶园确权流转的需求,绘制安吉白茶产业地图,运用遥感技术完成全县1.33万公顷的茶园测绘,精准定位1.7万户茶农的茶园位置,绘制成一张全县域GIS地图,集成展示安吉白茶产区分布、茶园位置、茶园面积、所属主体、种植品种等基础数据。同时茶农通过安吉白茶应用线上进行茶园流转,村、镇、部门三级联审核对备案,让茶农办理转让手续“最多跑一次”甚至“零次跑”,从原来用时几天到只需几分钟,实现茶园信息的动态管理。

02

当前的瓶颈问题和挑战

浙江茶产业数字化改革虽然开始大步前行,但我国智慧茶业仍缺乏基础研究、技术积累和创新研发,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新领域,将信息技术简单运用不能有效解决农业的复杂问题,我国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15~20年的差距,当前急需突破的瓶颈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依然突出。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一定观望畏难情绪

各地对数字化改革认知不够到位,思维和能力比较欠缺,数字化改革专业人才也较为短缺。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数字农业相关领域知识、“茶产业大脑”“未来茶场”等茶产业数字化改革的话语体系和构架思路比较模糊。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数字技术与传统茶业的渗透融合不快,各级政府、科研高校、农技推广机构、规模主体等茶行业领域相关人员,面对无人区、深水区举步不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观望和畏难情绪。信息化的课必须尽快补上才能更好地跟上数字化改革这个系统工程日新月异的进程,为传统产业带来数字化蝶变。

2、缺乏实用管用的数字化设施装备

浙江省一直在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工程,浙江茶叶加工也在连续自动化流水线加工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和推广应用。但浙江茶园相对规模、集中连片的基地不多,大多地块规模小而分散,且以山地居多,茶园管理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小微型农机具产品不多,农机装备的智能化程度更是有待提高。有的茶园配置了监控摄像头、小型气象站、土壤传感器、虫害监测等物联网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但对环境监测调控和防灾减灾预警处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设施装备,浙江省茶园整体装备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 缺乏支撑分析研判的算法模型

农业生产要素变革周期长、发展变化速度慢,属于慢变量。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相关的大量知识和经验,基本都是通过人工传播的传统方式。数字化改革的第一步是建成一个庞大的茶叶专题数据库,汇集全链条全要素信息,比如从曾经靠人的经验进行农事操作,变成应用系统自动提醒具体操作,将大大降低知识壁垒。但“AI”茶业的实现,需要强化数据、知识、案例、工具等的集成,加快进行算法、模型的研究,才能实现监测、评价、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升预测预警和战略管理能力,真正实现智能化、智慧化。当前,关注能实战实效的算法模型研究开发刚刚起步,重视程度不高,缺乏科研人才和资金投入。

4、数字化基础较弱,复合型人才欠缺

茶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山区、海岛等信息化基础配套、新基建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通信网络覆盖不全、信号不稳定等问题时有发生。同时,存储数据的云资源、流量资费贵、系统开发和运维费不便宜等因素,导致数据采集难、更新难等问题突出。数据价值挖掘方面,更是缺乏复合型人才的关注与研究投入。从业人员尤其是聘用的劳务用工总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智能化手机普及率不高,数字化理念接受程度低,如用手机记录投入品管理等应用场景,培训推广和落地使用都困难重重。

5、地区和产业间发展水平不平衡

目前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发展水平在地理空间分布和产业之间存在较大不平衡。各地改革推进力度不够平衡,从空间分布看,全省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杭州、湖州等地,这些地区在财政投入、社会资本投入、生产经营信息化和在线办事效率等方面领先于省内其他地区。从产业数字化看,要清醒的认识到因受制于诸多因素,数字技术在设施栽培和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率普遍高于茶叶,到了转型突破的关键期,要形成合力迎难而上。

03

对浙江智慧茶业的展望

通过数字化改革推动智慧茶业的蝶变,是浙江省未来十年茶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突破卡脖子技术、创新关键技术、补上短板弱势、放大特色优势,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效益,在有限的环境资源下做大共富蛋糕,做强现代茶业。

1、突破卡脖子技术

浙江靠名优茶产业走出了一条高效精品之路,短期内名优茶仍然会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加激化凸显了名优茶采摘难问题,自主研发名优茶智能化采摘机械到了突破关键期。要改变浙江省丘陵山区作业的智能化装备匮乏的现状,加快改变传统耕作管理方式,探索耕作施肥一体机、轨道式、无人机作业等领域,加大引进创新、试验示范新机型新设备。加大茶园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关注倒春寒、干旱等极端天气的预警预报和防御新技术新设施的研究,关注重点病虫害发生的监测预报和自动精准防治技术,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组建专家团队多跨协同、攻坚克难。

2、创新关键技术

数据的来源是智慧茶业发展的基石,解决生产数据的自动感知和采集归集问题是当务之急。建立低成本的天地空信息获取技术体系;研发茶园土壤养分(氮素)传感器、土壤重金属、农药残留传感器、灾害精准感知预警处置设备、识别茶树长势多光谱相机、生产线加工在线成分监测设备等;研发一批适应山地高质量作业机器人、自动覆盖装置及数字育苗工厂等,是推动茶叶生产从“靠天”“靠经验”向“靠设施装备”“靠数据”转变的关键。

3、建好数字化管理平台

坚持“茶产业大脑+未来茶场”建设路径,构建省市县乡村到茶场各级统一、治理侧和服务侧相统一的数字化应用开发标准、数据标准和开放标准。建立“数字茶园”“数字茶厂”“未来茶场”等系列标准。政府统筹推进数据共享的基础平台支撑,如建设“茶产业大脑”,建设包括茶树生长模型、产量预估、采摘期预测、浙农码三色赋码预警评价和知识图谱、农技AI问答等知识库、算法库、模型库、规则库、组件库的开放能力中心。农业主体开发企业管理系统,集成物联网、加工车间和智慧供应链的应用示范。各级政府、农业主体共同参与分级分类的“好用管用”应用场景建设,推进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构建一套贯穿数据采集、存储、共享、交易、使用、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4、培育数字茶叶人才

鼓励培养茶叶与信息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人才,鼓励信息领域、机械自动化领域人才进入茶行业开展科学研究与应用推广;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农业推广团队制定“农业+数字化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队伍引进和培育力度;建议科研院校开设智慧茶业相关课程、设立智慧茶业研究院,建议各级茶产业技术团队设立智慧茶业专家组;加快培养能够服务产业发展的数字茶叶人才队伍,重点在“农创客”“茶二代”中实施新时代“数字新农人”培养行动,建设一支既懂茶叶技术又有数字化技术的综合性智慧茶业推广队伍。

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着力做好“茶产业大脑”开发和新基建投入、未来茶场建设的资金保障,将建设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安排,加大力度统筹使用各部门和各单位信息化建设、新基建投入资金总盘子,探索多渠道融资,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的参与度,积极部署5G网络基站、云计算平台、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议对创新技术产品和装备的引进示范主体给予政策性补贴,减免数据传输、存储有关费用。通过数字化应用构建涉茶主体信用评价机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引导开发特色保险新品种,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

作者简介:

金 晶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从事茶叶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工作12年,任省种植业标技委秘书长、省茶叶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茶叶学会和省茶叶产业团队专家。先后参加和主持项目13项,获部、省各类科技成果奖8项,发表论文50余篇。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展规划 | 浙江省茶产业“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

茶业是浙江农业传统优势产业,“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浙江茶产业再创辉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茶业提质增效、茶农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浙江茶产业的突出亮点,主要表现在政策引导、品牌提升、团队协作、科技支撑、保险保障、茶园茶厂工程建设和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同时对“十四五”期间浙江茶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01

“十三五”浙江茶产业概况

“十三五”期间的浙江茶产业以“高效生态、特色精品”为目标,完成了茶产业、茶生态、茶经济、茶旅游和茶文化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的基本构建。

1、产业规模历史新高,生产发展势态良好

“十三五”期间,浙江茶产业总体保持持续增长发展势态,规模和产值均实现稳步增长。受2016年全省春霜夏旱严重灾情和2020年空前的新冠疫情影响,产值增速表现为明显的“两头低、中间高”。

2020年,全省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到20.5万公顷、19.1万吨、238.6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4.2%、11.7%、43.8%,再创历史新高。“十三五”期间的浙江茶产业较好地遵循了20多年来坚持的“稳面积、稳产量、提品质、提效益”的发展方针。

杭州市、绍兴市和湖州市“三足鼎立”的态势继续保持,其中茶园面积方面,前三位差距依然不大,茶叶产量方面,丽水大幅增加反超绍兴,茶叶产值方面,湖州、丽水增长较多,前三位差距逐步拉开。

2、茶类结构合理优化,主导优势保持良好

浙江茶产业中绿茶依然保持绝对主导优势,2020年绿茶产量、产值占全省茶叶总量的90.23%和91.31%。其它茶类发展态势良好,产量、产值比重达9.77%、8.69%,分别比2015年提高了2.69%和2.70%。其中红茶、黄茶、白茶、花茶均有大幅提升,红茶产值已占全省茶叶总量的6.80%,白茶、黄茶的产量、产值也有非常大的提升。此外,从少量生产到渐成规模,金华茉莉花茶实现复兴,占据一定市场。浙江形成了以绿茶为绝对主导,红、黑、青、白、黄五大茶类和花茶为补充的茶类格局,既突出了浙茶的资源禀赋特点,又兼顾了市场需求。

3、品牌打造层层有序,市场影响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名优茶继续高速发展,2020年浙江省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达到10.2万吨、213.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3.18%、89.43%,分别比2015年提高6.28%和0.57%,名优茶主导地位更加稳固。

全省已有茶叶品牌200多个,形成了省级品牌龙井茶、以浙江十大名茶为代表的40多个区域公用品牌、以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为代表的40多个企业品牌等层次分明的品牌格局。特别是龙井茶,2020年生产茶园面积7.4万公顷,产量2.5万吨,产值52.8亿元,分别占全省茶叶总产量、总产值的13.01%、22.13%,已成为我国产区范围最广、涉及茶农最多、产业规模最大、区域优势最强、对茶产业贡献最大的地理标志绿茶品牌。

“十三五”期间,浙江茶叶持续保持产销顺畅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疫情影响较大的2020年春季,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优势品牌产区和品牌茶企大都实现了量增价升的畅销态势,为浙江茶产业成功走出质量效益型的发展之路作出了贡献。

4、茶树良种化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增力鼓劲

2020年浙江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5.4万公顷,无性系良种率75.33%,比2015年提高了7.98%。

在安吉白茶“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和黄金芽热潮的带动下,浙江特异性茶树品种选育和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据统计,全国省级以上叶色特异品种55个,浙江有39个,占比超70%,其中安吉白茶已成为浙江栽种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良种,黄金芽、中黄1号、景白2号等均有万亩以上规模种植。

茶树的良种化和特异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茶树品种结构的调整与产品品质的提升,更增进了浙江茶产业强有力的发展后劲。

5、抹茶发展迅猛初具规模,成为全球最大产地

随着新式抹茶饮品风靡市场,“十三五”抹茶消费快速兴起,浙江抹茶产业发展迅猛并初具规模。

2018年时,全球抹茶产量近5000吨,国内产量约3000吨,而浙江抹茶产量已达1709吨,已成为全球抹茶最大的产地,并形成了绍兴越城区、杭州余杭区和金华产区三大抹茶主产区。到2020年,浙江已有抹茶原料生产茶园3585公顷,抹茶生产企业35家,产量增加到3698吨,产值4.08亿元。

另外,还有碾茶流水线机械生产厂家6家、抹茶机械生产厂家5家,以及成熟的抹茶产业化成套技术,为全国抹茶的快速发展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

6、匠人队伍不断涌现,产业接班后继有人

到2020年,浙江省内已拥有国家级绿茶非遗制作技艺4项、省级12项、县级4项,省级红茶非遗制作技艺1项,全省茶叶非遗传承人超过100人。

安吉、余杭“茶二代”全面接班,丽水“茶二代”全面培育、景宁“茶二代”显示新的活力,宁波余姚、宁海的“青茶培养”计划有序推进,2020年浙江省农艺师学员新生中事茶学员超过四分之一,全省茶专业人才年轻化趋势明显。

浙江省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能大赛、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技能大赛等赛事的召开也筛选培育出新的技术接班人,浙江茶叶“匠人”不断涌现。在2020年举办的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上,面对来自全国14个省(区)的60名制茶能工巧匠,浙江茶人分别取得第一、第三、第十二的成绩,浙江代表队获得了团体第一。

7、文化助推强劲有力,茶艺生活蔚然成风

在茶文化的社团组织建设方面,浙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各地活跃着80余个茶文化社团组织,有力推动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每年举办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浙江绿茶博览会,以及各地以中国(国际)茶商大会、中国茶叶大会、安吉白茶博览会、温州早茶品牌展为代表的30余场重大茶事活动更是成为浙江弘扬茶文化促进茶产业的重要载体。

随着茶文化与茶科学的有序普及,斗茶和茶艺创新大赛的不断涌现,生活茶艺成为了学习的热潮,茶空间也逐步进入寻常人家,茶文化已深度融入浙江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8、云端推介成新常态,市场拓展双向并举

2015年以来,浙江茶叶市场整体产销两旺,到2020年全省总交易量、交易额分别达15.6万吨、235.5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8.33%、22.98%。茶市交易趋向整合集中,各类茶市从110家减少到86家。规模最大的浙南茶叶市场省外茶叶比重持续稳步增加,交易量已超半数,“总部经济”越加突现。

随着中国电商业的发展和浙江全球电商高地的崛起,“十三五”期间浙江茶叶网上销售快速发展,大部分茶品牌已涉足电商,领军品牌艺福堂2020年“双11”销售额达到2750万元。特别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地纷纷将茶事活动搬至线上,开启了“云节庆”的新模式,举办各类云上茶展、推介和直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补充和稳定了茶叶销售形势,助力了浙江茶叶疫情期间的逆势上扬。其中松阳香茶网络茶叶节完成线上成交额600余万元、线下成交超2000万元,带动全年线上茶产品销售额超7亿元。

9、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内涵深度拓展

“十三五”浙江茶产业不断做长产业链、做宽茶业态。精深加工持续快速发展,2020年全省茶叶精深加工企业增至111家,利用茶叶20.6万吨,实现产值43.7亿元,比2015年的10.84万吨、18.97亿元增长90.04%和130.36%。

抹茶成为浙江省深加工产业中最有成效的品类,2020年产量、产值分别达到3584吨和3.97亿元,同比上涨8.06%和15.06%。

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等模式集群化发展,建成杭州龙坞茶镇、松阳茶香小镇、齐溪茶叶特色强镇等一批茶业特色强镇,其中龙坞茶镇已成为全国茶事活动的集聚地。2020年首次现场发布的“世界茶乡看浙江·浙里游好茶”十大茶旅精品线路,串联10个市、40个县(市、区)的包括茶历史、茶文化、茶产业及茶旅游在内的相关资源,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来浙探茶、识茶、爱茶、事茶。到2020年,浙江第三产业增值达91.1亿元,比2015年的43.9亿元增长107.51%。

02

“十三五”浙江茶产业措施亮点

“十三五”期间浙江茶产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有力施策,作用显著、亮点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出台专项政策意见,明确茶业发展方向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及时出台相应政策。

2016年1月“十三五”开局之始,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6〕11号),明确浙江茶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同年8月,浙江省农业厅召开全省茶产业传承发展工作推进现场会,对各产茶县(市、区)茶业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各重点产茶县也相继出台有关政策。2018年,省农业厅及时根据产业发展变化,组织制订《推进浙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调整重点发展方向,在2019年与省发改委、省林业局联合出台《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0年)》(浙农产发〔2019〕7号)中,将调整后的重点发展予以明确,并划定浙中龙井茶、浙北白茶、浙南早茶、浙西香茶等四个优势区域和39个茶叶优势县。

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之际,第一时间下发《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浙江春茶生产应对措施建议》,稳定了全省茶叶生产的信心和决心,为浙江茶叶逆势上扬、转忧为喜、增产增值成功助力。

2、组织兴办茶展会,浙茶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2016年底,经浙江倾力争取,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唯一的国家级茶叶展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永久落户杭州,并已连续举办三届。

· 2017年首届茶博会开幕式上,国家领导发来贺信,作出“把国际茶博会打造成中国同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的重要指示。

· 2018年第二届茶博会上不仅规模扩大至7万平方米,更是举办了全球茶叶界最高规格的工作会议——第23届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会议,通过了权威国际展览业组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成为杭州首个获得UFI认证的展会。

· 2019年第三届茶博会上,不仅成功举办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暨第十四届国际农业经贸合作论坛,更是取得了丰硕的展销成果,30多个国家1563家企业参展,5天时间客流量达18.5万人次,达成茶叶交易量5255吨、交易额55.8亿元。

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世界茶叶盛会,而2020年在杭州举办的首个“国际茶日”系列活动更是把浙江推上了新的焦点,国家领导再次发来贺信,《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报道。

此外,首次跨越中国南北举办的三届浙江绿茶博览会(西宁、银川、深圳),以及松阳(中国国际茶商大会)、嵊州(国际绍兴绿茶大会)、宁波(国际茶文化节)等茶事活动不断提档升级,搭建了众多广阔的交流平台,为浙江茶叶做强区域优势品牌、提升品牌内外影响力、促进市场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3、中央财政项目引领,两大标准工程圆满完成

“十三五”期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浙江省茶产业各项工程顺序推进、成效显著。

2017年完成的中央财政立项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共投入3年时间、省级以上财政资金1.4亿元,完成20个县共3905公顷标准茶园建设、73家初制茶厂改造和44条名优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配置,推动“标准茶园”和“标准化名茶厂”工程圆满完成。

2009~2016年浙江完成25个共3853公顷农业部标准茶园工程创建,到2019年全省创建各级标准茶园4.3万公顷,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21.24%;2012~2017年的标准化名茶厂工程,共认定128家省级标准化名茶厂,到2020年建成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349条,生产量达1.0万吨,达到全省名优茶产量(10.2万吨)的9.8%。

两个工程的圆满完成,带动了全省茶园种植和名优茶加工两个环节的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为下一阶段浙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组建团队联合攻关,全面推进技术进步

2014年成立、2019年换届的两届浙江茶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形成了“产业+团队+项目+基地”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模式,为浙江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投入资金2500万元开展的“十三五”茶树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已育成中黄1号、中白1号等新品种25个,申报鸠16、杭茶119等植物新品种保护36个,收集种质资源180余份,申报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制定标准8项,进一步加强浙江省茶树育种技术储备,提升育种创新能力。

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两轮投入1020万元,其中2018年首轮项目3个、2020年第二轮项目4个,聚集关键技术的全套熟化推广,分别从生态茶园体系、抹茶产业化、龙井茶标准化和绿色精准防控、红茶提质增效、白化茶关键技术、智慧茶园建设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支撑浙江生态茶园、抹茶、龙井茶、红茶、白茶等方面的高水平发展。

产业技术项目三轮投入2360万元,其中2016~2018年首轮33项、2018~2020年第二轮42项、2020~2022年第三轮47项,开展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已完成的两轮项目累计集成新模式54种,制定技术规程48份,引进推广中黄1号、金牡丹等茶树无性系良种47个,示范带动、推广应用相关茶树新品种和新技术6.67万公顷,直接带动浙江各地茶产业高水平高质量创新发展。

5、生态茶园工程启动

为实现茶产业的高水平绿色发展,2018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启动包括生态茶园在内的“五园创建”工程。通过省农业农村厅发文组织、部级重大协同推广项目技术集成、各级茶园项目支持、省茶叶产业团队专家指导下,到2020年生态茶园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3年时间建成178个省级生态示范茶园,共计6704公顷。并带动全省建成各级生态茶园646个、共计1.3万公顷,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6.4%,基地内平均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37.0%、化肥使用量降低34.7%,茶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茶叶品质明显提升、茶园效益明显提高,亩产值达939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31元。

2020年,以生态茶园为重点、每年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亿元的“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通过农业农村部立项,武义更香茶业、安吉宋茗茶业等纷纷通过数字化项目立项,投入各级财政资金数千万元,成为浙江省提升推动新生态茶园工程和探索智慧茶园工程的新支撑、新载体。

6、茶园保险增点扩面

春茶季是浙江茶业最重要的产季,产值占全年的近75%,春季霜冻是对产业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浙江于2015年率先在绍兴市、丽水市和湖州安吉县试行茶叶气象指数保险,对春茶生产发挥了较好的防灾止损作用。首批低温保险试点工作在2017年完美收官,三年累计赔款772.18万元,平均赔付率达106.85%。

全省重度霜冻年份如2016年赔付率可达151%,普通年份如2017年和2018年可达60%左右,带动全省茶园低温保险在2017~2019年快速推广、全面普及,推广县(市、区)达42个,基本覆盖了各重点产茶县,到2019年全省参保达到最高值,投保面积1.41万公顷、保费3545万元,已结束政策性保险试点的安吉县,主体自行投保,面积不减。

2019年和2020年茶园保险期内温度适宜、霜冻少,赔付率仅20%左右,虽然2020年投保面积有所减少,但政策性保险对茶产业的稳定与抵御自然风险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03

浙江茶产业“十四五”展望

虽然“十三五”的浙江茶叶创造了许多辉煌,但仍存在劳动力短缺、全程机械化技术不成熟且应用滞后、茶叶出口萎缩、经营主体强弱分化等短板,许多瓶颈亟需破解,也面临着国内外局势影响的冲击,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十四五”的浙江茶产业,将在茶叶产销矛盾不断起伏、不确定因素影响增加的新形势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新一轮茶消费热潮将至

随着5月21日国际茶日意义被逐渐广泛认识,推动茶消费的活动在全球的热度将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随着茶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重视,茶的保健功能将得到普遍、深刻认识。同时茶产品的日趋多样化也将助推消费热潮在全球的掀起。

2、茶文化将成为引导消费重要动能

随着我国文化引领作用的进一步强化,全民对文化产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茶的历史、人文、典故等茶文化的关注将逐渐成为重点之一。同时,茶文化创意产业的日益繁荣也将助推茶作为文化产品载体作用的显现。尤其是茶艺、茶文化呈现的日常化、常态化和竞技化,将形成更为浓厚的茶消费氛围。

3、茶产业智能化(智慧茶业)有序推进

随着智慧茶园、茶树病虫害精准防控设施、茶叶数字化工艺加工生产线、茶叶智能化产品分类设备等分段模块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以及茶叶开采时间、产量质量、病虫害精准测报、茶树水肥营养、灾情监测、加工在线监测等分析评判模型日趋成熟,特别是全省范围智慧茶业多地试点、有序推进,智慧茶业将如星星之火、快速燎原。

4、茶人尤其是“茶匠”将成为广受尊重的群体

茶文化是农耕文化的精髓,决定了茶人在新时代的独特地位,并进一步受到正视,茶对人类健康、物质与精神协同作用的特殊性决定茶人是盛世时代倍受关注的人群。崇尚用心做茶的风气越来越浓,匠人将越来越多并愈加受人敬重。茶科技人才队伍的壮大,科技支撑作用显现,茶人获得感也将得到提升。同时,随着茶为国饮、科学饮茶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茶人在引导、宣传与服务茶消费的过程中发挥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

5、中国茶全球化进程将进一步推进

联合国尤其是粮农组织对茶叶的推崇有效促进了品类丰富的中国茶的全球化消费。同时,茶保健功能被广泛认可,将推动全球范围内经营中国茶的规模不断升级。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融的进一步加强,来中国体验茶生活与学习茶文化的人群也将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茶叶成为全球华人首选礼品的时代将悄然到来。

6、浙江将成为全球茶叶聚焦中心

永久落户杭州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吸引力将日益增强,其中国第一茶展、国际第一茶叶博览会认可度也将不断提高,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同时,浙江的包容、服务、经济快速发展与茶消费增长强劲将吸引全球茶叶生产商与经销商汇聚浙江。互联网高地、电商总部、国际化城市的特殊地位也将支持全球茶叶的不断聚焦。还有茶叶研究中心、茶学教育中心、茶文化交流中心对全球茶人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突显。这些趋势将为浙江茶叶带来更多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04

浙江茶产业“十四五”对策建议

“十四五”的浙江茶叶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因此需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规划引导,明确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浙江茶产业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通过制订“十四五”浙江茶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发展。按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接轨全球化总体要求,以“匠心精品、绿色发展”为目标,充分优化浙江省涉茶资源丰富、技术领先、人才集聚、市场聚焦、文化活跃等优势,以智能化、机械化、品牌化、融合化、国际化为导向,全面构建茶产业、茶文化、茶经济、茶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业体系,推动浙江省茶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全力打造世界茶叶生产、展览贸易、文化交流、教育科研、人才培养、休闲养生中心,努力为推动茶产业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共享美好生活作出浙江的贡献。

2、强化基础要素,提升标准化水平

切实抓好标准的宣传贯彻、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对茶叶种植、加工、流通、品牌打造的杠杆作用。深入推进“机器换人”,加快名优茶采摘机械的研发与应用、引导茶园运送机械、巡检机械配置,组建一批茶机服务组织,建立一批茶机农艺融合示范区(点),加快推进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品牌化名优茶整体加工水平和生产能力。推广茶园绿色防控和肥药双减,深入实施茶区园林化、茶树多样化、茶园生态化、生产机械化、培管科学化,在现有178个省级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基础上,开展高品质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增点扩面与生态茶园支撑技术体系深化提升实践,到2025年,全省占总面积70%以上的茶园生态明显改善,其中省市县三级生态茶园示范基地面积达到6.67万公顷(100万亩)。

3、强化品牌打造,推进龙头企业培育

打造一批内销生产经营型品牌(如安吉白茶)、匠人精品传承型品牌(如径山茶、惠明茶)和多品类企业型品牌(如柯桥玉龙茶业、仙居茶叶实业),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连接基地,利益联结紧密,带动三产融合,探索建立茶叶产、供、销一体化的“浙茶利益共同体”。支持浙江茶叶出口企业建立浙江茶叶出口同业联盟,合力打造自主国际品牌。

4、保障科技支撑,加快智慧茶业进程

优化教育资源,分类推进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树人大学等高校的茶叶专业发展和浙江茶业学院、浙江农艺师学院等建设,为浙江省茶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适应现代茶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强化茶产业技术团队建设、三农六方合作,充分发挥人才聚焦、协同作为的作用,全面巩固茶产业科技水平制高点。加强茶业智能化规划制订,加快茶业智能化平台设计和茶业数字区块与模块研发,从智慧茶园着手,逐步拓展至智慧茶厂和智慧市场,率先打造生产、加工、销售、品控等全环节大数据应用于一体的智慧茶业全产业链,为全国茶叶树立浙江标杆。

5、抓好平台建设,推进国际融合发展

强化“茶叶是浙江金名片”的认识,丰富“世界茶乡看浙江”的内涵,把茶产业作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载体和国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打造世界茶叶博览交易平台。整合资源优势,打造全球茶叶电商总部平台。发挥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平台作用,提升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定价权和话语权。做强做大3~5个产地市场,夯实“千家万户小生产”对接“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服务平台。深入构建农创客发展平台,培育茶叶创业创新人才。纵横拓展共生、共享、共融平台,集中力量办大事,谱写茶产业与茶文化发展新篇章。

作者简介:

12

罗列万

推广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茶叶专业专家指导组成员、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兼任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第二届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长等。长期从事茶产业发展规划、茶叶技术研发推广、茶品牌建设、茶叶市场拓展和茶产业管理等相关工作。浙江省近30年茶产业发展规划的主要制定者、农业农村部20多年茶产业政策文件参与起草人;参与策划了13届浙江绿茶博览会、3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出版著作2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被认定为浙江省151第二层次人才,获浙江省委宣传部与省科学技术厅颁发的“最美科技人”和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授予的“觉农勋章”等荣誉称号。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400804);浙江省茶叶产业技术团队项目(2020-202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8C160004)

具体内容详见《中国茶叶加工》杂志,2021年第1期文章《浙江省茶产业“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页码:6-12,作者:罗列万,冯海强,胡双。

引用格式:罗列万, 冯海强, 胡双. 浙江省茶产业“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J]. 中国茶叶加工, 2021(1): 6-12.

来源: 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创新驱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茶学基础研究到支撑产业发展

  

  茶学是一个以应用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体的应用学科,在创新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把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以共同推进中国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茶产业需要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中国茶产业现状

  1. 中国茶叶生产现状

  茶是21世纪最安全的健康饮料。茶产业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关联,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茶产业是生态高效的健康产业,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茶为国饮,茶也是中国的文化名片。2020 年 5 月 21 日“国际茶日”设立,习近平主席亲自发来贺信,这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树立了信心。

  进入新世纪是中国茶业的世纪,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生产端的发展)引领了世界茶叶产量的增长。据统计,2019年全国 18 个主要产茶省(市、区)茶园面积310.21万hm2(表1)。茶叶生产呈现从东部地区往西部地区转移,从平地往高山转移,从发达地区往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区域变化趋势。

  2019 年,全国干毛茶产量为 277.6 万 t,比上年增加16.8万t(表2)。西部地区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很多特困地区把茶作为精准扶贫的特色、优势和主导产业,推动了茶园面积的快速增长。在未来的3 ~ 5年,我国茶叶产量仍将进一步增长。但是,中国茶产业发展不宜以茶园面积增长为主旋律,而应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质量和效益为发展目标。

  2019年,全国六大茶类产量均有增加。绿茶产量 177.28 万 t,占总产量的 63.46%;黑茶 37.81万t,占13.54%;红茶30.72万t,占11.00%;乌龙茶27.58万t,占9.88%;白茶4.96万t,占1.78%;黄茶 0.97 万 t,占 0.35%。六大茶类总体格局不变,绿茶仍是绝对主力,其他五大茶类只是在相对比重上有所调整,这也为中国茶产业在茶类结构稳定发展方面提供了基础。茶叶消费端也是如此,2019年茶叶国内销售量202.56万t,增幅为6.02%。其中,绿茶内销量121.42 万 t,占总销量的 60.0%;黑茶 31.86 万 t,占15.6%;红茶22.60万t,占11.2%;乌龙茶21.63万t,占10.7%;白茶4.22万t,占2.1%;黄茶0.83万t,占0.4%。不管是黑茶白茶“走红”还是“祖国江山一片红”,绿茶的消费主旋律没有改变,不能因为其他几大茶类的快速发展而忽视了绿茶是中国茶产业核心的基本格局。

  从茶叶销售价格上看,我国六大茶类的平均价格都比较低。2019 年,中国茶叶内销均价为135.25 元/kg,比 2018 年下降 2.90%。各茶类中,绿茶均价131.50元/kg、红茶178.98元/kg、乌龙茶131.39 元/kg、黑茶 93.73 元/kg、白茶 149.11 元/kg、黄茶120.45元/kg。

  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农民收益,即通过提高第一产业端的平均价格,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企业的效益,也让茶产业的价值链更加趋于合理。总体而言,一个产业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作为驱动力,经营者就会变少,没有利润回报的行业是没有吸引经营者魅力的行业。所以,不能一味认为中国茶叶价格太高,其实,中国茶叶的平均价格不高,因为有适当的经营利润才会给我国茶产业的规模效益和未来发展注入经济上的原动力。

  2. 中国茶叶进出口现状

  中国茶业是内外双循环良性互动的产业。尽管进入新世纪,中国茶叶内销快速崛起,内销市场发展速度远超国际市场。但是,茶叶作为中国传统出口农产品,相对其他农产品而言,出口状况还是令人欣慰的。2019年我国出口茶叶36.66万t,出口金额 20.20 亿美元,出口均价 5.51 美元/kg。各茶类中,绿茶依然是出口量最大的茶类,达30.39 万 t,其次为红茶、乌龙茶,出口量分别为3.52万t、1.81万t(表3)。茶叶出口量突破万吨的省共有 7 个,依次是:浙江 15.88 万 t,占总量的43.32%;安徽6.00万t,占16.37%;湖南3.90万t,占10.64%;福建2.40万t,占6.55%;湖北1.74万t,占4.75%;江西1.45万t,占3.96%;四川1.08万t,占2.95%。

  我国茶叶出口量一直在低速稳定增长,出口价格一直稳定增长,平均价格达到 5.51 美元/kg。不同茶类价格差距比较悬殊,价格低的1 kg只有两三美元,高的1 kg有三十几美元。所以,未来的目标是如何提升出口茶叶的内涵,提高出口茶均价,优化出口茶产品结构。如何提高中国出口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出口茶的数量、质量、均价和效益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一直以来,印度、斯里兰卡的红茶享誉世界,而中国出口的 36 万多吨茶叶中,70% ~ 80%是中低档茶,但在2019年却卖出了仅次于日本的平均价格。未来随着中国茶叶出口结构的优化,品质的全面提升,中国茶势必深度影响全世界。目前,我国福建、贵州的红茶出口平均价格已经超越了日本茶叶的平均出口价格,且是印度、斯里兰卡红茶出口均价的 7~8 倍。所以,我国茶叶出口均价接近或者超越日本将指日可待。

  中国也进口茶叶,所以稳住国内市场,就相当于同时在打造出口市场。2019年中国进口茶叶4.34万t,进口额1.87亿美元。其中红茶3.64万t,占总进口量的83.9%;其次为绿茶、乌龙茶。中国茶叶进口均价4.31美元/kg,红茶进口均价3.46美元/kg,性价比非常高。中国进口的红茶绝大多数都是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的优质红碎茶,用作茶食品、茶饮料等深加工产品的原料,以及酒店宾馆的客房袋泡茶。我国大部分红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还非常弱,如何以中国特色的中小叶种高香红茶来占领国际红茶高端消费市场,是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如何以中国中低档红茶稳住内销市场,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中国茶产业发展到今天,整体形势喜忧参半。目前,中国茶产业尚存在六大问题:第一,产销失衡的矛盾在不断凸显;第二,茶叶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在不断攀升;第三,茶叶质量安全的隐患依然存在;第四,茶叶出口规模增长速度缓慢;第五,夏秋茶资源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第六,茶业效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科技创新是茶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科技创新是中国茶产业发展永远的核心动力,没有科技创新作为支撑,茶叶品牌营销、三产融合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通过高产优质的品种资源创新、高效低耗的栽培技术创新、绿色安全的病虫防控、先进加工技术与装备创新及跨界增值的深加工利用,才能实现我国茶产业的高产、优质、安全、低耗、增值。茶产业的魅力在于三产高度融合,这也是今天茶叶成为农业作物中惟一一个以一个作物形成一个专业的原因。未来茶业三产融合、茶康文旅融合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中国高效农业、现代休闲农业的典范。

  近年来,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在内的各大科研院校和高等学校的专家团队,为我国茶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创新成果。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茶叶科技创新团队、最显著的创新成果,对于产业发展所起的推进作用也是最明显的。

  1. 茶树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

  (1)建立了全球最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库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全球最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库,国家茶树资源圃共收集了3 550份资源(表4),不管是数量、质量还是内涵,已经超过印度、日本和韩国,是全球保存规模最大、多样性最丰富的茶树基因库。同时,基于表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了核心种质库。作为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在茶树种质资源方面,目前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未来的重点在于如何利用这些资源选育特异品种,应用于生产。  

  (2)利用特异种质资源选育了一批优良茶树新品种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利用特异种质资源选育了一大批优良的茶树新品种,地方群体品种资源被广泛应用于茶树新品种选育,通过系统选育、人工杂交、辐射诱变等手段,共育成无性系新品种 272 个,目前系统选育品种216个,占80%左右。目前选育的白叶1号、黄金芽、黄金茶、紫娟、可可茶、中茶302、金观音、香妃翠、丹霞 2 号、春闺等,都是可圈可点的资源创新成果,这些品种将会成为我国茶业下一轮品质竞争的核心,将有力推动茶产业的发展。

  (3)我国茶树品种选育成果领先世界

  目前,我国茶树品种数量和多样性居世界首位,有国家级认(审、鉴)定品种 134 个,其中育成品种 104 个;省级认(审、鉴)定品种超过200 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98 个,取得登记新品种90个。品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促进了我国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和茶园单位面积效益的提升,满足了多茶类生产和多元化市场的需求。

  (4)茶树品种选育方法和手段创新

  我国在茶树品种选育的手段和方法上已经有很多创新成果,比如利用辐射诱变技术选育出了中茶108,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获得了良性变异的茶树单株,利用物理、化学或航天等手段人工诱导茶树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是茶树传统育种技术的重要补充。在茶树分子辅助育种方面也取得一系列进展,采用分子辅助育种创制的低咖啡碱茶树新种质完成了早期鉴定,并取得了成功。湖南农业大学团队成功地构建了茶树基因沉默(RNAi)技术体系,明确了安吉白茶叶片在白色和绿色之间转化的分子机制及调控靶点,为未来的分子育种奠定了技术基础。

  2. 茶树全基因组与代谢调控机制

  我国在茶树全基因组及代谢调控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一系列辉煌的成就。茶树基因组具有高杂合、高重复和基因组大等特点,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一直致力于茶树全基因组研究,并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者们利用单分子测序(PacBio)和染色体构象捕获(Hi-C)等先进技术手段,获得了染色体级别的茶树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序列。同时,研究还在不断深入,全基因组序列从相对粗放到比较精细,这些基础研究成果将会为下一轮中国茶产业发展,尤其是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并且将会为世界所共享。茶树原产地一直是受世界各国争议的一个话题,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茶树分子生物学领域尤其是全基因组序列的破译,为栽培茶树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佐证。

  围绕茶叶品质与功能成分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儿茶素、茶氨酸、嘌呤生物碱等次生代谢产物和茶叶香气物质的代谢途径与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显示度的研究突破。这些研究成果一定会为未来茶树优异品种选育和茶叶加工技术创新,以及形成新的产品品质风格奠定理论基础。

  3. 茶树土壤与营养调控分子机理

  由于忽视了有机农业生产,一段时间以来茶园过度施用化肥。氮肥的过量施用,不仅降低了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改变了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了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而且使茶园土壤严重酸化,大量土壤养分淋溶损失,造成茶园土壤肥力的持续下降,影响了茶叶的自然品质。通过对土壤微生物的系统研究,解析了茶园土壤微生物种群特征下养分转化相关的酶活特性;明晰了茶园土壤致酸原因,建立了土壤酸化改良新技术;同时明确了茶园真菌微生物群落对土壤肥力的响应具有确定性。这些研究成果为应用现代技术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提升茶叶生产的根基奠定了基础。今后,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制剂将成为茶园土壤与肥力研究的热点。

  我国在茶树营养平衡和分子调控方面也有一系列的技术性突破,如明确了大量元素(N、P、K)与茶树品质成分积累的关系;揭示了中微量元素(Ca、Mg、S、Zn等)对茶树特征品质成分的影响;揭示了茶树氮素初级吸收、同化机制;明晰了控制茶树氮吸收的基因调控网络及关键基因;明确了春茶第一次开采前40 ~ 50 d为茶树养分调控的最佳时期,此时追施氮肥有利于强化茶树储藏氮素,提高春茶的氮素利用率;发现春茶新梢吸收的氮肥量可以通过施氮肥至新梢采摘期间大于 8 ℃的土壤活动积温来进行预测;揭示了茶树偏铵利用营养的分子机理等。这些研究成果都将为我国茶园的高质量生产和管理提供支撑。

  在茶树营养生理方面,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经过多年研究实践,构建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模式,如不同茶类养分总量与配比技术、茶树养分快速诊断技术、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茶树养分供应时空匹配技术、茶园水肥一体化技术、茶树叶面营养调控技术、茶园土壤改良与生物培肥技术等,同时形成了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体系,通过精准养分用量、调整有机肥和化肥结构、改进施肥方法等措施,改良土壤肥力。应用该技术可使化肥减量37%,肥料农学利用率提升 40%,同时生产的茶叶香气、滋味品质明显提升。

  4. 茶树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

  茶树逆境胁迫是一直以来最受业界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高温干旱胁迫和低温胁迫,低温胁迫中又尤其关注倒春寒。近年来,我国在茶树逆境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在茶树高温逆境研究中,揭示了 CO2浓度升高对茶树初级代谢和次生代谢的显著影响;发现水杨酸参与调控茶树类黄酮合成代谢,是调节高温逆境响应的关键成分。低温胁迫是长期以来困扰江南茶区的重要问题。近年,安徽农业大学在茶树低温胁迫机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发现,低温诱导的橙花叔醇等挥发物可增强邻近茶树的抗寒能力,并且从响应机制上找到了作用靶点;发现橙花叔醇糖苷化可改变茶树自由基清除能力,诱导CBF表达,从而提高茶树的抗寒能力。

  5. 茶园绿色防控与质量安全

  在茶园绿色防控与质量安全方面,由陈宗懋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有了重大的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创建了茶树害虫性信息素诱捕技术体系,探明了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技术主要参数,发明了性信息素高效精准诱杀技术。利用该技术可显著降低茶园灰茶尺蠖成虫虫口密度,进而控制下一代幼虫数量。先后鉴定了灰茶尺蠖、茶尺蠖、优美苔蛾等茶园昆虫性信息素成分,优化了茶毛虫、茶细蛾、茶蚕的性信息素配方,已经研发出灰茶尺蠖、茶尺蠖、茶毛虫、茶细蛾、茶蚕等茶树害虫系列化性诱剂,引诱效果是市场同类产品的4 ~ 264倍。性诱技术已经在全国茶园全面推广,效果非常好。同时,还研发了天敌友好型杀虫灯、数字化诱虫板。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陈宗懋院士团队在茶叶农药残留领域取得新突破,创立了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规范的新理论,揭示了干茶和茶汤中风险物质的含量差异,首创以茶汤中农药残留作为“有效风险量”的理念;构建了“半衰期、蒸汽压、水溶解度、ADI、LD50、鱼和蜜蜂毒性”多因子茶园农药安全评价和选用技术,筛选出水溶性农药的替代产品,解决了产前茶园的选药问题;揭示了茶叶外源污染物的发生和转移规律,创建了污染物的源解析和管控模式等。为此,该系列研究成果于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 茶叶制造化学与品质化学机理

  我国茶产业的最大魅力是全产业链,茶叶不但要有好的品种和栽培技术,还要有技艺精湛的制茶大师,制茶大师成功的关键在于制茶理论的突破,然后才有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在茶叶加工领域,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借助现代分析手段和分子生物学的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1)在茶叶香气研究方面有了新进展

  系统探明了六大茶类加工工艺对茶叶香气等风味物质变化的影响。以具有明显兰花香的安铁观音、太平猴魁、舒城小兰花为研究对象,发现蕙兰的花香与茶叶的兰花香最为接近,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AEDA)发现顺式茉莉酸甲酯(epiMeJA)是对蕙兰香和兰花香起主要贡献的化合物,揭示了茶叶中兰花香及其分子感官基础。揭示了高温烘焙过程中茶氨酸转化成香气成分的途径;利用茶叶糖基化修饰代谢组学新方法,在绿茶中共检测到 202 个糖苷类化合物,发现绿茶中的香气糖苷化合物主要由杀青过程中香气成分与可溶性糖酶促合成,同时还发现黄酮糖苷与茶树品种的加工适制性相关,揭示了茶叶糖苷类化合物参与香气形成的机制。采用分子感官科学技术手段,综合化学表征、在线表征、在线嗅闻分析及感官审评结果,鉴定出了栗香绿茶、龙井茶等代表性绿茶、世界四大高香红茶、不同花色白茶及不同品种闽北乌龙茶中的 2-戊基呋喃、反式β-紫罗兰酮、水杨酸甲酯、反式2-壬烯醛等关键嗅感化合物。构建了茶叶香气指纹图谱及茶叶香气判别模型,以茶叶香气全组分为指标,建立了浙江龙井茶的 HS-SPME/GC×GC-TOFMS 香气指纹图谱,以手性萜类化合物为指标,构建了浙江龙井茶的三维指纹图谱、红茶产地判别模型、茶叶手性指纹数据库和白茶年份预测模型。

  (2)茯砖茶加工过程中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变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研究发现,加工过程中茯砖茶原料中的 “青气”逐渐降低,“花香”“菌花香”“木香”“薄荷香”逐渐升高,特征性香气不断形成。“青气”属性的成分主要有:1-辛烯-3-醇、苯乙醇、香叶醇、(E,E)-2,4-壬二烯醛、(E)-2-壬烯醛、庚醛、己醛等,“花香”和“菌花香”属性的成分主要有:芳樟醇、苯乙酮、水杨酸甲酯,“木香”属性的成分主要有雪松醇。在茯砖茶加工过程中真菌群落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与贡献大于细菌群落,引起挥发性成分变化的核心菌群主要有曲霉属(Aspergillus)、假丝酵母属(Candida)、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青霉属(Penicillium),以及未分类的散囊目真菌(Unclassified Saccharo?mycetales)。

  (3)黑茶中普洱茶素(Puerins)等品质与功能新成分的发现

  研究发现,在真菌发酵作用下,儿茶素和茶氨酸缩合转化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物质——普洱茶素(Puerins Ⅰ~Ⅷ),这类物质在普洱熟茶和茯砖茶中均可检测到,而在鲜叶、绿茶、红茶中没有发现。研究者们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多个黄烷-3-醇衍生物,主要为黄烷-3-醇B环裂解产物,在湖南黑茶、六堡茶、日本微生物发酵茶中也发现了黄烷-3-醇B环裂解产物。在茯砖茶、普洱茶中还发现了一些结构新颖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成熟叶片加工的茶叶中含量较高,在细嫩的茶叶中含量较低,但在白茶中含量相对较高,尤其在寿眉、贡眉中的含量比较高。这些黄酮类化合物的发现,为茶叶发挥降脂降糖、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等作用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研究发现,黑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释放出一系列的酚酸类物质,目前已从茯砖茶、普洱茶和千两茶中发现了多个酚酸类化合物。有机酸的积累不仅能使黑茶口感顺滑,而且能增强黑茶的部分健康属性。

  研究者们还从茯砖茶中分离到一大批绿茶、红茶中没有或者含量很低的新的萜类化合物。日本研究者也同时从日本微生物发酵茶Awa-bancha中分离得到了部分新的萜类化合物。另外,从普洱茶、千两茶中还分离鉴定了除咖啡碱、可可碱、茶碱之外的非嘌呤类生物碱。这一系列新物质的发现,为黑茶品质的改善和辅助人体神经系统功能发挥提供了可能。

  7. 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

  目前,我国茶园夏秋茶占茶叶生物产量的50%以上,大部分都没有被有效利用,而茶叶深加工的重要目标是将中低档茶或弃采的夏秋茶通过提取、分离、纯化而制取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等茶叶功能性成分及速溶茶、浓缩汁等提取物,使茶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因此,中国茶业在这一轮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一定要高度关注茶叶深加工。

  在茶叶深加工领域这些年来也有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如在茶汁沉淀控制方面,揭示了茶汁可逆沉淀与不可逆沉淀形成机制,提出了茶汁分类沉淀理论及茶汁沉淀控制方法。在解决夏秋茶苦涩味方面,揭示了茶汁苦味、涩味及回甘滋味形成机理,构建了茶汁苦味、涩味及回甘滋味强度预测模型,明确了茶汁苦涩味/回甘滋味转化的临界点,为茶汁滋味品质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夏秋茶苦涩味转化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并在产业中广泛应用。

  在茶饮料(速溶茶)方面,发明了茶饮料(速溶茶)专用原料加工技术,提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的纯味和调味绿茶饮料用原料加工技术体系,解决了速溶茶浸出慢、品质稳定性差的问题;发明了速溶茶定向制备关键技术,在探明茶汁品质浸出特性的基础上,研制出多级逆流提取柱,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变量动态逆流浸提—高质化定向收集新工艺,使提取率较对照提高 26.0%~ 46.0%,感官品质提高8 ~ 10分,解决了冷溶型速溶茶味苦、香低的问题;发明了基于单宁酶、蛋白酶等复合酶水解的茶汁苦涩味调控技术,结合水解过程pH的变化规律,实现茶汁滋味品质的在线调控,解决了绿茶汁苦涩味强、品质低的问题;发明了用于高香型速溶茶的茶汁ARS/微胶囊包埋加工新工艺,速溶茶香气品质及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常规对照显著提高,解决了传统热溶速溶茶香气低的问题;发明了基于茶鲜叶固/液态复合发酵的红茶汁加工技术,解决了红茶汤色不红艳、香气不高的问题;发明了能有效保留原茶风味和功能性成分,且茶汁颜色鲜绿诱人的绿茶鲜茶固体饮料加工技术,解决了速溶茶产品风味单一的问题;创新了中空颗粒型速溶茶加工核心技术,该技术利用茶皂素的起泡原理,突破了喷雾干燥工艺制备速溶茶流动性、溶解性、抗潮性的技术瓶颈,为速溶茶的大众化消费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功能性成分提取方面,创建了以纯水或酒精为溶剂,柱色谱、膜分离等技术相结合的儿茶素、茶氨酸绿色高效提制技术体系,解决了传统技术的安全性与分离效率问题;实现了儿茶素单体制备从实验室克级向吨级的跨越,填补了我国儿茶素单体规模出口空白,使我国儿茶素单体在国际市场具有绝对主导地位;提出了聚酯型儿茶素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制备技术;创建了通过儿茶素进行生物定向合成、分离纯化,最终形成工业化、规模化的茶黄素混合物和单体的茶黄素酶促氧化制备技术体系,突破了茶黄素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这一技术使茶黄素制备成本降低70%以上,为今后茶黄素及其衍生产物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储备。

  茶叶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推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以占全国茶叶产量9%的25万t左右的茶叶,打造了1 5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使我国茶叶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和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

  8. 茶与健康研究成果有效驱动茶的消费

  过去30多年中,全世界茶与健康的研究成果引导了越来越多的人为健康而喝茶,生津解渴已经不再是人们饮茶的第一诉求,健康将成为未来茶叶消费的第一驱动力。茶最核心的健康属性在于:延缓衰老、调节代谢、增强免疫,这方面已有成千上万篇的研究论文发表。在茶叶延缓衰老功能方面,湖南农业大学团队研究证实了 EGCG延缓衰老的活性受其剂量及作用时间的影响,当用绿茶 EGCG 干预秀丽线虫时,发现 EGCG 作用于秀丽线虫成虫早中期时延缓衰老的效果最佳。研究还发现,EGCG 通过维护机体氧化还原平衡来延长寿命;EGCG 及其衍生物,以及 EGCG 与茶氨酸的结合产物可增强生物机体的运动机能,这些研究成果为 EGCG 对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综合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研究还发现,儿茶素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不是传统认知下的简单的抗氧化作用所引起。

  目前,茶或茶天然产物与人类健康的研究,高度聚焦在肠道菌群理论方面。研究者将自由基学说与肠道疾病学说进行联动,很好地解释了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发酵茶,尤其是后发酵茶对于人体代谢调节方面的作用机制。如研究揭示了茯砖茶多糖可被大肠肠道菌群水解代谢生成短链脂肪酸等有益代谢产物,调节肠道菌群,降低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比例,增加有益菌拟杆菌和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发现茯砖茶及其多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代谢综合征等。肠道疾病学说所揭示的茶及其提取物在调理肠胃、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以及在预防代谢综合征方面所具有的突出效果,是我们今后应该关注的方向。

  三、我国茶叶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1. 茶园生产与管理发展趋势

  茶园生产与管理端的发展趋势,首先在于茶树品种的优异化,因为产品品质的优异化要通过品种的优异化来保证。过去我们一直依赖高产,现在茶叶产品要讲究特色和亮点,安吉白茶、黄金芽、黄金茶就是很好的例子,今后需要多发掘类似的种质资源。其次是茶树栽培生态化、茶树植保绿色化、茶园耕作机械化、鲜叶采制机械化、茶园管理信息化。虽然由于一些过于厚重的传统文化影响,使这“六化”的推进受到一些阻碍,但在生产管理端我们必须坚持。

  2. 现代茶叶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茶叶加工领域,在保持茶的色、香、味、形的同时,要坚持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没有标准化和机械化就没有现代茶叶大产业。传统的手工作业、非物质文化只能作为一种文化传承,要真正做大产业,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让中国茶走向世界,必须要坚持这“四化”。

  3. 茶叶产品创新发展趋势

  茶叶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是要在提高茶叶色、香、味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产品的方便化、功能化、时尚化和高雅化。如果没有这“四化”,很多年轻人对茶就会望而却步,很多有消费实力的人会因为没有时间用传统的方式冲泡茶,而对茶望而却步。所以要把茶叶产品的多样化,尤其是时尚化、高雅化、功能化推向新的高度。当然,茶叶产品质量标准化是我们必须永远坚持的,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规模化的现代茶业。

  4. 茶叶贸易流通与消费发展领域

  茶叶贸易流通端与消费端的发展趋势是经营品牌化、渠道多元化、电商普及化、品饮方便化和消费时尚化。在这“五化”方面,茶叶行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要关注年轻人饮茶的三个关键点,即年轻人、新茶饮、新时尚。当传统茶人还在用传统方式缓慢泡茶的时候,新茶饮已经风生水起,几年之间就成功打造了几百亿、上千亿元的产业规模。今天是茶吧时代,当新茶饮来临的时候,作为传统茶业一定要认清形势、认真分析、深度开发,从而去寻找新的茶业商机。

  致谢:特别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茶学研究团队提供的研究进展资料。

  转自2021年02期《中国茶叶》,原文有删减

找到约8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