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漳州好茶叶有哪些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星球测评 | 如何挑选一款最正味的铁观音?



大家好,欢迎来到茶叶星球测评空间站,新的一年,先干一杯吧,老铁!

不用我多说,你一定猜出来本期测评的茶叶,没错!就是铁观音!

若说茶叶中谁的知名度最高?

铁观音一定排在前三,另两位当然是龙井小弟和普洱大哥了。

铁观音曾经一枝独秀,红遍了中国大江南北,1996年茶王争霸赛上,第一名竟然拍价16万元1斤,我那时才6岁呀,一块钱对我来说都是大钞了!大约2000年后,学习台湾工艺制作的清香型铁观音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

而清香型铁观音特有的兰花香,这无疑给北方人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他们甚至以为铁观音是绿茶,还曾一度把它叫做“高香绿茶”,其实它是乌龙茶,隶属六大茶类里面的青茶。由于传统工艺铁观音汤色是金黄色,为了适应北方市场,在发酵、焙火环节做了调整,便出现了北方人喜欢的“清香型”,汤色和茉莉绿茶相似,都是青绿色。

而当地人喜欢的更多是“浓香型”,当然,还有我最爱的陈年铁观音,市面上叫它“陈香型”,您也可以叫"老铁"。


新年新气象,这一期我们和boss一起“盲评”清香型铁观音。因为她对清香型铁观音情有独钟,20年前也正是铁观音让只知道红绿茶的她,从此走进了广袤的茶叶世界,开启了快乐的茶道生活。


本次测评的五款茶都是2020年的铁观音春茶,分别是:

魏荫品牌铁观音(据说这魏荫可是300年前发现并制作出铁观音的第一人哦);

光照人品牌有机铁观音(传统工艺);

依绿品牌有机铁观音、桂花香铁观音、祥华铁观音。


事不宜迟,“开审”。本次审评我们采用国家审评法


器具:柱形杯或盖碗,我们选取的是110ml盖碗;

茶叶:5g;茶水比例1:22;时间:2min+3min+ 5min。




子曰:“质胜文则武,文胜质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指人的本性,可以理解为内在;“文”是指后天学得的文采、修养等,也可以理解为外在气质。“文质彬彬”,我们观察一个人总是先看外在,看起来顺眼,才愿意进一步接触、了解。如果看起来不修边幅、素质不高我们甚至会避而远之,虽然这会让我们误会子桑伯子这类的人。但毕竟这样的人也是很少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喝茶也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单看一些茶的外表,如果它很碎、颜色花杂、有异物、闻起来不舒服,就不太想喝它了。



第一步: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铁观音的"蜻蜓头" 


所以,茶叶审评的第一步,看外形。看什么嘞?

观察干茶:形状、色泽、整碎、净度

铁观音是颗粒状的,这与它“包揉”的工艺有关,简单的说就是把初揉过的茶叶放在一块白布上,像包包子一样包起来,一边包一边揉,变成一个球,多次反复,叶片就变成了颗粒状了,是不是很神奇?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字“蜻蜓头”。




学霸重点看这里:

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茶条表面凝集有―层白霜。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


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焙、初包揉、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把梗、不成型的老叶筛走)。



这五款茶,净度都比较好,①号较松,②③④⑤号紧结,其中②③⑤呈砂绿色、④号呈褐绿色(应该与焙火有关,初判断是传统工艺制作。)



铁色皱皮带志霜,

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

鼻观先闻圣妙香。

——刘秉忠(清)



兰花香+观音韵:铁观音的两大风味要素 

看完干茶接下来就是冲泡啦!按耐不住,先闻个干香(国家审评没有闻干香这项哈)。

①号有非常明显的兰花香,而且味道很正,老板说它是“正兰香”;

②号有些青气;

③号中规中矩,没啥形容词;

④号有非常丰富的花香、果香,看好你呦!

⑤号有些熟米香,带微弱兰香。


第一泡,闷泡2分钟

1min后揭盖嗅盖香,评茶叶香气;

2min时出汤,评汤色和滋味。


第二泡,闷泡3分钟

1min-2min后揭盖嗅盖香,评茶叶香气;

3min时出汤,评汤色和滋味。

第三泡,闷泡5分钟

2min-3min后评茶叶香气;

5min时出汤,评汤色和滋味。


铁观音的“音韵”,和“岩韵”一样,是一种细微复杂的综合感受,它受制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安溪县平均海拔700米以上,茶园海报均在1000米左右(1984年成立的安溪茶厂,3000多亩茶园平均海拔1368米。)。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铁观音也不例外。安溪整体的地形地貌有很大差异,由西北向东倾斜,西部海拔地貌环境略胜东部,安溪有24个乡镇,茶种植环境不同,被当地人划分成“内安溪

和“外安溪”。安溪铁观音主产区就在西部的“内安溪”,西坪、祥华、感德这三个产区的铁观音最负盛名,内安溪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相比东部的“外安溪”因地势平缓,海拔较低等因素,品质相对次之,所以,买茶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有点可惜,很可爱的"绿叶红镶边"现在已不常见了

最后,就是看叶底啦~

"绿叶红镶边",这是形容乌龙茶特有的标志,可为什么在铁观音中难寻踪迹?搞得小伙伴还以为这是绿茶还闹出了不少笑话~这主要是因为包揉:揉着揉着边边就被揉掉了,再加上焙火,边边最薄,最容易失去水分,焙干了、碎了、掉了、就没了......“三揉三焙”自然是很难看见了~




这五款茶叶底都比较完整,其中③号的手感太舒服了,丝滑般的感觉,好像绸缎,嗯,终于扳回一局!

最终①号获得头牌,俘获了一票人的心,⑤号第二名,其他三款相形之下没有太多特色,快来看看他们的价格,是否“名副其实”~




根据国家标准,我们的评定也出来啦




结合价格来看,性价比第一名:⑤号

①号虽然好喝,价格也偏高,如果按喝茶次数来算,每泡8g,一斤茶可以喝62次,每次才9.4元,也不贵啦~

每款茶都有其自己的风格,而铁观音的最为丰富!铁观音的品类:按照香型的不同,铁观音可分为三类: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

老板很固执的说,清香型铁观音最适合小白入门,香香甜甜清清爽爽。




清香型铁观音:汤绿色翠,带兰花香,滋味清新、醇正;

受台湾乌龙茶制法的影响,在传统工艺上创新制法,达到轻发酵,低温烘焙干燥,茶口感鲜爽淡雅且花香丰富,让铁观音红遍全国的就是这种香型。

清香型铁观音中,根据工艺的不同,又分为正味、消青、拖酸。一般认为品质最佳的是正味铁观音,消青和拖酸的存在主要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

正味铁观音 | 香气清雅,韵味十足,茶性温,以传统工艺制作的清香型。

消青铁观音 | 香气浓郁,略带青气,茶性寒

拖酸铁观音 | 香气高扬,酸味明显,茶性寒

值得一提的是,清香型铁观音建议冰箱密封存储,味道会更好,这也确实容易让人诟病嫌麻烦。但是你可乐都放冰箱咯,对铁观音也可以好点嘛。一定要密封好哦!否则,你会得到一款“杂味”铁观音。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胃不好的请喝正味铁观音

胃不好的请喝正味铁观音

胃不好的请喝正味铁观音


浓香型铁观音:汤色金黄,带花香、炒米香,滋味醇厚、爽滑;

④号就是这类,至于为何翻车是等级不高的原因。

传统铁观音制法工艺,发酵程度较清香型高,高温焙火成为熟茶,茶性温润不伤胃,初入口略感苦味,但回甘很快,齿颊留香。传统浓香型铁观音与岩茶的感觉更为类似。


陈香型铁观音:又称老铁,储存时间在5年以上,汤色偏橙色,陈香明显,滋味醇和、甘甜,据说有一定药用价值,至于收藏,见仁见智。


来自专业测评机构"盖得"的铁观音测评报告





我们当然有,迁就懒人的购买指路


全网最平靓正

……


复制淘口令去囤

性价比最高的5号魏荫108铁观音

v7pzcHZsjVe₴


虽然不是1号同款,但也是依绿出品

d3jscHZHXnd₰

2020盖得测评最佳性价比


茶叶星球の秒懂百科


①铁观音名称,有哪些典故来源?

关于铁观音的名称由来,有两个典故:

乾隆版本:乾隆看干茶形沉似铁,叶底美如观音脸,而赐名铁观音;

佛教版本:笃信佛教的茶农,受观音托梦寻得了一株好茶,后移栽于铁鼎中,因而取名铁观音。


②铁观音的兴衰史:可惜可叹可期

90年代之前的铁观音以传统工艺为主,重摇青,重发酵,并带有烘焙工艺,做青做透,焙火焙透,真正意义上乌龙茶的“绿叶红镶边”,工序繁琐且讲究。90年代之后的铁观音,从台湾引进新工艺,轻发酵,清香型铁观音由此而来。

早年的茶叶流通是依托茶叶收购站进行“统购统销”,到了1985年流通体制改革,国家取消统购统销,放开茶叶市场让茶叶作为商品,许多香港、东南亚等地的茶商主动上门收茶,茶农的位置开始转变了,有的还因早前的资本积累办起来茶厂。自那开始,茶农的收入也随着铁观音市场价格不断上涨。

走出口贸易,铁观音价格其实不算很高,为了增加收入,于是茶农们把眼光放在了国内市场,他们首先想举办茶王赛。

茶王赛请来茶界专家和各地客商前来参加,评选后的茶王进行拍卖,93年的茶王被拍出500克1万元的价格,95年茶王拍卖价500克5.8万元、96年茶王500拍卖价16万元。先在安溪、后在泉州,接着又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各式各样茶王赛,茶王拍卖的价格也一直在刷新纪录。

有了茶王赛的造势和不断刷新的拍卖价,铁观音的被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常常占据海内外报纸的重要版面,这对整个安溪铁观音带来了非常好的推广效果。国内外前来安溪收茶的茶商越来越多,从事铁观音销售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论是茶农还是茶商还是之后进入行业的,都想在此分得一杯羹。

大概自2000年以来,这种清香青绿的铁观音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那时候的铁观音价格依然持续走高,茶农也开始改变原有的传统工艺,纷纷改制新工艺,如消青、拖酸等等,以及为了产量开山种茶,甚至安溪周边的永春、大田、漳州地区都有种植,紧接着,铁观音茶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众多省市蔓延,最高峰时全国共有82个县种植铁观音茶树。

07、08年是铁观音行情大好的颠峰,行业大好,各种乱象也开始出现,尤其是农残问题比较突出,(茶叶作为农产品,安全是第一要务,我们喝茶是为了身体健康,如果茶叶中含有农残还不如喝白开水,所以选茶一定要看资质,是否符合国标、符合欧标。“安全第一、拒绝农残”!)、重金属超标、香精色素、品质以次充好等问题被曝光出来,消费者开始理性看待铁观音,价格也趋于理性,这一理性发生在2009年。然而电商的兴起,又给铁观音带来一波发展,也富了一批人,竞争比线下市场更为激烈,淘宝9.9包邮、电话、短信轰炸营销、早期的QQ加好友营销到现在微信爷爷卖的茶,这一系列也让铁观音的“形象”一而再受损,甚至让人反感。

从2010、2011年之后开始,内安溪铁观音价格开始回落,批发价从跌破100元,到跌破80元,再到跌破60元,再再到跌破40元……直到跌破10元,宣告清香型新工艺创造的铁观音最火时期告一段落,清香型铁观音帝国梦碎,许多铁观音从业者要么改行兼售其它茶叶,要么放弃铁观音进城打工谋生。

那么,铁观音帝国是不是就此殒落了呢?铁观音还有机会再火一把吗?

下回请我们一直迷恋铁观音的boss希从产业经济与品牌传播的角度说道说道。


️此部分知识转自“半叶观音”,谢谢您为茶友们提供的宝贵见解。


③铁观音还有哪些家族成员?

喝铁观音,最低限度,总要喝到本尊吧,如果喝的似是而非,那就忒没劲了。

在安溪,铁观音、毛蟹、本山、黄金桂、梅占、大叶乌龙等都是主要的茶树品种,但更多的还是铁观音,因为它的价格是其他品种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铁观音作为茶树品种,又名「红芽歪尾桃」,也叫「红心观音」「红样观音」,再见这几个名字不要觉得奇怪,果断出手,这就是“纯种铁观音”。纯种铁观音当然也有不少亲戚,多为变异或嫁接的品种,如红英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薄叶观音,但都不是纯种铁观音。

正宗铁观音茶,鲜叶原料采自纯种铁观音茶树,然后用铁观音制作工艺做成的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纯种铁观音茶树“好喝不好栽”,产量有限,加上复杂的制作工艺,正宗铁观音价格其实并不低。可能你之前喝的铁观音都不是正宗的铁观音,不是所有长相蜷曲、泡开大片的乌龙都是铁观音,有可能是毛蟹、本山……

“红芽歪尾桃”是一种茶树品种,它是铁观音茶树中最古老的树种,茶芽为紫红色,叶端略下垂歪斜似桃,叶如其名。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用它做成的铁观音,特别显“观音韵”,滋味醇,品质纯正,又由于它不易栽培、数量稀少等,比较珍贵。




下期预告



写在后面的话


茶为国饮,什么是国饮?老百姓喝得起,可以天天喝、门槛低、味道好、对身体好的才能称为国饮。但很多人不喝茶,为什么?

水太深、不会选、不会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茶叶把年轻人拒之门外。作为不年轻的90后、00后,我们要为茶叶发声!茶,并非玄学!它喝起来真真切切。“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至于茶艺、茶道等我们老了,自然有所体会。我们想做的是:让你爱上这杯茶。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评测同类茶叶,以直观的视频、图片分享每款茶的品质特征,帮小伙伴们挑选适合自己的茶,然后,爱上茶!



起猛了?福建茶叶六大“怪”!

一提起福建,

相信,茶叶是终究绕不开的话题。

这个山多地少的东南沿海省份,

有着1600多年的悠久茶史,

一直以来是中国茶业的“优等生”

单产、总产、茶树良种覆盖率、毛茶产值、

全产业链产值、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

中国驰名商标数量、茶叶出口额等多项指标,

年年领跑全国。

其实,

闽茶很优秀,也很“怪”!

梯田茶园是福建各茶区一道靓丽风景线

# “第一怪”

名茶最多

却没一个最能代表福建

不像

西湖龙井之于浙江

安化黑茶之于湖南

也不像

普洱茶之于云南

这些名茶都是最能代表一个产茶省的“省茶”

然而

在福建,却没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名茶

因为,这里是——

乌龙茶的发源地

红茶的发源地

白茶的发源地

花茶的发源地

中国六大茶类,仅福建人就发明了三类

加上绿茶,还有再加工茶类的花茶

成为中国茶类最多、最齐全的省份

武夷山九龙窠岩壁上的大红袍母树

至于名茶

更是灿若繁星

武夷岩茶(大红袍)、安溪铁观音、漳平水仙、

永春佛手、正山小种红茶、坦洋工夫茶

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福州茉莉花茶……

就算一天换一种喝

也能做到一个月都不重样

而且

很多都是“茗”闻世界的顶流

# “第二怪”

总是出“爆款”

每一款都赢麻了

坊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喝茶不喝福建茶,纵称老饕也枉然。”

福建,不仅名茶多

而且,从古至今,总是出“爆款”

唐代,福州的蜡面茶、方山露芽,建州的武夷茶

都是响当当的贡茶

源于唐末五代的北苑贡茶

更是宋代的“国茶”

元代宫廷也把御茶园设在了福建的武夷山

记载宋代北苑贡茶盛况的凿字岩,位于建瓯东峰镇焙前村

千年薪传,历久弥新

以茶为生的福建人

总是在不断地攀登茶味的巅峰

并在代代心手相传中,

练就了一手制茶好功夫。

在制茶的实践中

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且善于求新求变

问世于上世纪90年代的清香型铁观音

兼具绿茶“三绿”(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

及乌龙茶清香鲜醇

一上市,就硬核“圈粉”,火遍全国

清香型铁观音

由“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

演化而出金骏眉

引发了一场新的“红茶热”,至今方兴未艾。

福建省非遗项目正山小种

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梁骏德(梁天雄 摄)

“一山一味”“岩骨花香”的武夷岩茶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且具“三抗三降”保健功效的福鼎白茶

皆为茶叶消费市场的弄潮儿

还有

以乌龙茶高香品种制作的花果香红茶

吸收借鉴台湾白毫乌龙茶的大田美人茶等等

都是爱茶人们的心头好。

# “第三怪”

绿茶存在感最低

产量却是全省第二

绿茶

也是福建的一大茶类

然而,在乌、红、白、花四大茶类的光环下

它的存在感极低

同名茶云集的江南茶区相比

福建绿茶更是名不经传

不过,这并不代表它不优秀

南安石亭绿茶、宁德天山绿茶、

武平绿茶、霞浦元宵茶、龙岩斜背茶

周宁高山云雾茶、罗源七境堂绿茶……

霞浦元宵茶,跟春天赛跑的茶

尽管流量“茗”星,星光闪耀

但,绿茶产量却占到全省茶叶总产量的25.6%

成为产量仅次于乌龙茶的第二大茶类

制作绿茶的整形工艺(游庆辉 摄)

“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

茶为骨,花为魂。茶引花香,花增茶味。

绿茶与茉莉的共舞与交融,

成就了福州茉莉花茶的馥郁鲜灵。

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花茶制作技艺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成忠(1950—2023)

# “第四怪”

最懂茶也最懂卖茶

十个卖茶人八个出福建

“十个卖茶人,八个出福建。”

这句话,真不是吹的

福建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而且

似乎骨子里生来就有“敢拼会赢”的冒险精神

历史上,福建人就藉由

海上丝绸之路、中俄万里茶道等国际商路

泉州九日山摩崖祈风石刻群,见证了昔日泉州海上贸易的繁盛

把茶卖到了全世界

直至今天,以安溪人为代表的福建人

仍是中国茶叶销售大军。

全县120多万人口中,有80%从事茶相关的产业

30万安溪茶商,遍布全国各地的茶叶市场

开设茶店4万多家

掌控了全国50%以上的茶叶营销渠道

编织了一张密集且庞大的茶叶销售网络

安溪人不仅懂茶,更懂得卖茶(孙鲁蓉 摄)

从线下到线上

他们卖的不止于闽茶

而是全品类的各种名茶、好茶

所以,无论你到任何一座城市的茶叶批发市场

喝茶买茶时,最经常听到的一定是——

“f”和“h”含混不清的“闽普”

“有茶的地方,就有安溪人。”

# “第五怪”

功夫茶发源地

名气却不如潮州工夫茶

说到功夫茶

人们总是会联想到潮汕

潮汕工夫茶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也是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殊不知

源头却是在福建

早在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漳州府志》就有记载:

“近则移嗜武夷茶……必以大彬之罐,

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壮之炉,

扇必以琯溪之箑,盛必以长竹之筐,

凡烹茗以水为本,火候佐之……”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漳州府志》中关于功夫茶的记载

这也是迄今为止功夫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这比潮州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清·俞蛟《潮嘉风月》(1801年)

要早近1个世纪。

另外,漳州地区大量出土的功夫茶具也是力证。

比如,1987年7月,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

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墓中出土了

“时大彬制”款鼎足式圆紫砂壶。

明·时大彬制款紫砂壶(漳浦县博物馆 供图)

另外,据统计

仅漳浦县博物馆内就藏有

自明清至民国的紫砂壶200余件

这些来自时间深处的古物,足以证明

漳州至少是闽南,乃功夫茶的发源地

时光流转近400年

功夫茶仍鲜活地存在于闽南人生活的每个当下。

# “第六怪”

茶店比米店多

喝茶跟吃饭一样重要

“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

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

这是福建人的一天。

都说“民以食为天”,

可是,闽南人却把茶叫作“茶米”

把喝茶看作跟吃饭一样重要。

漳州古城里,一位大姐在自家门前吃饭

手边放着茶具,随时喝上一口

而在每一座城市的街头巷尾

最多的也是茶店,绝对比米店多得多

喝茶,是一座城市最温情最暖心的问候

街头随处可见的茶店

游走街头巷陌,也常见街坊邻居们

在家门前围坐,泡茶闲聊

即便是上班族,

办公室里也少不了一张泡茶桌和一套茶具

喝茶讲究的人家中

还会专辟一处雅致的茶空间

不论是待客迎宾,还是谈事谈生意

福建人都会请你坐下先喝杯茶

漳州街头围坐喝茶的邻里街坊

一杯茶,瞬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此正是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闽茶怪不怪?

当然怪!

是——怪厉害!

你觉得福建茶叶还有哪些“怪”的地方?

欢迎留言给我们哦。

来源:茶道CN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意见》出台,会给茶业哪些利好?

9月1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该《意见》的出台对促进海峡两岸茶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海峡两岸相关茶行业组织领导、院校专家以及在闽台企负责人共5位嘉宾,请他们就《意见》出台对茶产业的作用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解读。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特别推出此文,希望《意见》的发布,能够加快两岸茶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中国茶香飘世界。

《意见》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福建在对台工作全局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

福建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也是80%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台湾茶与福建茶的历史渊源最为深厚。“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不少台湾农民跨洋过海到福建创业,福建漳平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鸿,作为最早一批到福建种茶的台湾茶农,可以说见证了两岸茶业交流、携手发展的历史。他于2004年创办了永福鸿鼎,在闽深耕二十年,是惠台政策的切实受益者,最有话语权。

福建漳平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茶园生机勃勃,每年春季需要300~400位当地茶农抢抓时节采摘茶叶。

李志鸿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曾经台农在闽发展高优精致农业普遍存在贷款难、利率高、期限短等问题,之后,福建省为台资农业企业提供贷款贴息补助、农业生产用电享七折优惠等措施,宽松的经营环境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台农在闽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一项项优惠政策的出台,热络了广大台湾农民兄弟的心,为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激励了台湾茶农在大陆发展的信心。

李志鸿引进台湾精致农业先进管理理念和先进制茶技术,多重利好政策叠加之下,经过多年发展收获了两岸茶业交流合作的累累硕果。真金白银受惠多,闽台茶农乘政策东风,融合发展可谓正当其时。

李志鸿还表示,将持续鼓励、介绍台农扎根大陆发展,继续推动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与大陆同胞携手向前,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和合”文化的智慧,是两岸关系之道中深具启示意义的一个门类。茶文化和谐融合的儒家内涵和“礼”“仁”思想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启示,是“两岸一家亲”理念的最好载体之一。

海峡两岸茶树同属、茶道同源、茶人同宗,茶文化一脉相承。茶作为两岸共有的文化之饮,是沟通与联结两岸情谊的重要纽带,《意见》的出台将极大地促进两岸经贸发展及文化交流。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原理事长林淑珍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提到,两岸文化认同正在不断加强,台湾民众对于中华传统泡茶方式的接受程度日益提升,并在工夫茶技艺基础上进行简化,衍生出一种在台普及度更高、覆盖面更广的茶叶“干泡法”。

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于1990年在台湾台北创立,三十三年来,坚持以“发扬茶道精神,促进茶文化交流,推动茶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美好”为宗旨,也多次到大陆推广无我茶会,对台湾茶文化的宣传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5年在浙江大学举行的国际无我茶会。

一种文化形态的传承,最有生命力的方式就是融入日常生活中。林淑珍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喜欢带上茶杯到户外品饮,饮茶在台湾是一件平常的事情,这为两岸茶文化交流提供了坚实基础。

两岸茶文化如何加强交流、共同发展?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再基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要融合就必须要互动,要交换经验、互相切磋。一是大陆各个重点产茶区要举办当地特色茶叶的推介会,指导正确的冲泡方法,让两岸同胞先认识茶,进而喜欢喝茶;二是整理出中华茶文化五千年发展历史,特别是与茶有关的重要事迹,让茶文化深入民心;三是推动台湾茶叶溯源,强化闽台茶产业的同根同种的认同感,组织台湾茶农到安溪、武夷山学习;四是举办茶产业发展相关论坛,找出更多让中国茶走向世界的途径;五是建立鲜明的中国茶品牌,共同在国际茶叶市场站稳脚跟。

茶叶在大陆与台湾地区都是主要经济作物,在促进经贸发展中具有重要功能。国家出台的《意见》内容涵盖人员往来、贸易投资、文化交流等方方面面。

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再基认为,此次出台的《意见》将对两岸茶产业带来三大利好。一是利于台湾茶业寻根溯源,台湾茶源自福建,福建的茶树品种及制造工艺对台湾早期茶叶具有重要作用,台茶与闽茶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二是利于给台湾同胞带来更多口福,目前台湾只允许进口普洱茶,如果六大茶类都能够不受阻碍,台湾同胞能够喝到祖国各地的各类优质茶叶,台湾茶叶消费会是另一番荣景;三是利于助推大陆茶业转型升级,台湾地理环境特殊,品种改良与制茶工艺优化后,台茶质量广受青睐,两岸融合将助推大陆茶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郑一贤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意见》的出台对加快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支持是系统性、全方位的,特别是对闽台经济活力的整体提升将起到明显促进作用。这些政策措施让台湾同胞在福建工作生活中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为台湾茶农、茶企来闽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立足两岸、服务全国茶行业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的副会长郑一贤表示,协会将不遗余力继续促进两岸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继续支持两岸共同传播茶文化,通过涉茶展会、赛事、民俗活动、宗教活动等传播形式促使两岸同胞心灵更加契合,助推“茶和天下”理念香飘世界;二是鼓励福建省符合条件的茶区申报创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海峡两岸乡村振兴合作基地,打造两岸茶产业深度合作的优质平台,让更多台湾茶人共享祖国发展机遇;三是坚持科技兴茶,引导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全过程的数字化应用和迭代更新;四是助推两岸共同制订新茶饮标准,不少新茶饮是从台湾开始流行,然后依托大陆巨大的消费市场蓬勃发展,产品标准的出台将推动新茶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五是继续提倡两岸茶人共同把好茶叶安全、生态安全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这是两岸茶人必须牢牢坚守的底线。

融合发展、互利共赢是两岸茶人共同的心愿。担任海峡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顾问的李荣民,曾代表商务部在台湾工作多年,对台湾的实际情况较为熟悉,也比较了解中国茶。他认为,促进海峡两岸茶产业融合发展首先要扩大两岸民间交流往来,有关社团组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针对茶产业相关议题加强沟通、协商解决,排除台湾当局设置的障碍,让台湾茶产业从业者共享祖国发展机遇和成果;其次要加强两岸茶行业的信息沟通和人才交流,共同开展茶叶品牌建设和茶产业链合作的研究,深化两岸在茶树品种、茶园管理、制茶技术创新、茶叶营销、茶业投融资、茶文化传播、茶叶标准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还要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两岸共同拓展茶叶国际贸易、投资合作市场,共同将中国茶以及茶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携手谱写中国茶产业合作发展新篇章。

海峡两岸茶出同源,茶产业在大陆、台湾地区都具备较广泛的产业基础,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在国家利好政策支持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机遇共享,合力提升中国茶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