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各茶厂代码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一个海南人坐庄,玩坏了整个云南普洱茶?

当普通消费品脱离消费属性,与金融深度绑定,它离崩盘就不远了。

今年7月10日,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内,几个年轻人推推搡搡,在争夺两盒茶叶。

让几个人大打出手的,是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云南大益)的“仓颉号”普洱茶。

半个月前的6月23日,云南大益通过微信公众号“益友会”发布“2021仓颉号”的上市预告。尽管“仓颉号”售价和经销商渠道的配货数量还没有正式公布,一轮博弈已经在芳村炒茶客中间上演。

随着十天交货期最后一天的临近,在芳村最大的茶叶交易平台上,“仓颉号”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从7万、8万,最高时飙升到19万元/提(7饼/提)。

“期货交易”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数据显示,从6月24日到7月10日,芳村茶叶市场一共开出20000提空单,即使按照7万元的价格,保守估计交易额也已高达14亿元。

但流入芳村市场的现货,仅200提。因现货与空单差额较大,炒家开始失信耍赖。

眼见着“仓颉号”价格逼近20万/提,按照原先约定的价格自己赚少了,部分拿到少量现货的炒家拒绝交货,这才引发了开头那一幕。

也有“做空”的炒家,按照交货日17万/提的价格,将面临数百万赔款,连夜关门跑路。没来得及跑的,被下家堵在门口。

一出出闹剧不断上演,让整个芳村茶叶市场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在大益茶身上,已经不止发生过一次。

2020年1月,云南大益的鼠年生肖饼“洞天福地”鼠饼上市前,期货交易也是热闹非凡,鼠饼的价格从4万元一路飙升到十几万元,导致以三四万卖期货的商家血本无归,还有人因此服毒自杀。

本来只是普通消费品的普洱茶,如何摇身一变成为“金融游戏”的道具?

2004年,海南人吴远之PK掉红塔集团,收购了当时经营不善的云南勐海茶厂,改名为云南大益茶业集团。

▲吴远之 来源:大益茶道院官网

吴远之搞金融出身,1997年从加拿大渥太华工商管理学院毕业后,在华尔街摸爬滚打了几年,资本玩得娴熟。他进入茶行业,据说是受他父亲的影响。

父亲吴坤雄爱喝普洱茶,尤其是勐海茶厂的大益牌普洱茶,吴远之就通过自己执掌的博闻集团,以一亿元的价格买下了勐海茶厂。

现在看来,吴远之当时捡了个大便宜。

云南虽是普洱茶主产区,但在2000年前后,当地知道普洱茶的人不多。一次,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原常委胡明方到北京开会,一位与会领导听说他来自昆明,随口说了一句“你们那儿的普洱茶不错”,让湖南出生的胡明方感到一头雾水。

知道的人少,喝普洱的人就更少了,算上本身做普洱茶的茶贩子,整个云南省也不超过300人。

当地人眼中不值钱的玩意儿,港台地区炒茶客却抢得欢。早年在港台地区炒普洱茶的炒茶客,2000年前后组团到云南,以极低的价格从当地茶农手中收购老茶。几年下来,云南大部分有收藏价值的陈年老普洱,都进了炒茶团的仓库。

于是吴远之只花了一个亿,就盘下了勐海茶厂。不过当时勐海茶厂的日子并不好过,厂里经常发不出工资,一些工人为了泄愤,卸了厂房玻璃去卖钱,厂区荒草长得有一人多高,小孩子跑进去就看不见人影。

相比之下,同一时期改制完的下关沱茶厂、昌泰正如日中天,大益在它们面前就是一个小弟。

但属于吴远之和大益茶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港台地区炒茶客囤积了大量普洱茶之后,就开始大肆炒作,以抬高普洱茶的身价。这跟当时云南农业普洱茶向文化普洱茶的策略同步,那几年里一起搞了不少出圈的事件营销。

其中最知名的,当属2005年的“马帮进京”。当年,一支上百人的马队,驮着几百公斤普洱茶,打着“茶马古道﹒瑞贡京城”的旗号,从云南大山里走出来,向4000多公里外的北京进发,由南向北完成了对全国人民的一次“普洱茶”普及。

▲“马帮进京”受到沿途各地的关注

来源:茶商学院

最后,演员张国立捐出一提七子饼普洱茶,在老舍茶馆拍出了160万元的高价,把这次普洱茶营销事件推向了顶点。“天价普洱”的概念也逐渐在大众认知中形成。

在这场普洱茶的“文化洗礼”中,人称“普洱茶第一人”的台湾人邓时海,为炒普洱茶奠定了理论基础。

邓时海最早在台湾地区炒普洱茶,台湾地区普洱茶崩盘后,他又随着港台炒茶团第一批深入云南收购老茶,准备在大陆大干一场。

他同时还为普洱茶的炒作提供理论基础——早在1990年代,他就在台湾地区提出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2005年,邓时海又出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普洱茶》,倡导“喝熟茶、品老茶、藏新茶”,这成为普洱茶圈子的收藏教条。

造势成功后,普洱茶价格水涨船高。

2005年的芳村市场,一斤普洱茶的价格一个月能翻4番。炒普洱茶利润比炒比特币还高,吸引大量资金涌入普洱茶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2006年期间,大约有200亿元民间资本进入普洱茶市场。

进入2007年,这场炒作抵达顶点。这年4月,普洱茶价格大幅跳水,庄家高位套现,把存货高价卖给了中小玩家。庄家赚得盆满钵满,却留给中小玩家一个烂摊子。

在2007年这次普洱茶市场崩盘中,云南四大茶厂中的下关小沱、昌泰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中茶因为掺假自砸招牌,失去龙头地位。

行业的灾难,却是云南大益的“机遇”。

2007年普洱茶市场崩盘,许多茶商和收藏家用血本换来一个认知:原来普洱茶是可以用来投资的。但是当时港台炒家跑了,几家大茶厂又元气大伤,可投资的普洱茶不多。

吴远之趁着这个空档,带领云南大益,迅速占领了它们留下的市场空白。

他复制了港台炒茶团的套路,借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砸5000万拿下央视黄金资源广告。随着“茶有益,茶有大益”这句广告语在央视反复播放,“大益”逐渐成为知名的普洱茶品牌。

吴远之采取的另一重要举措,是打造授权专营店体系。云南大益用了几年时间,在全国布局了超过3000家专营店,平均下来每个省100多家店。这些遍布全国各省市的专营店,对提高大益茶知名度和拓展市场功不可没。

这套组合拳,解决了当时普洱茶投资市场的两大问题:

一是炒什么。经历了普洱茶发展良莠不齐、造假之后,炒茶客找不到好的投资标的。一枝独秀的“大益”品牌就是品质的背书,吸引大量资金流向大益茶;

二是如何流通。随着经销商体系的重构,一个以经销商、专营店、二手中介、投资者和藏家构成的普洱茶一二级流通市场形成。

投资大益茶进而成为一个行业。到2013年,“期货茶”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指投资大益茶。

在大益茶投资圈,有查看大益茶走势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每一款大益茶就是一只股票,代表茶叶等级的“唛号”就是股票代码。通过“唛号”可查询与之对应的价格、专业版的K线图、涨跌幅和最新行情走势分析。

▲大益茶“孔雀系列”行情

来源:找找茶

炒茶客们自称“散户”,在一款大益茶上市之前,投资方按照预估价格来进行交易。看好这款茶走势的人“做多”,不看好的人“做空”,买卖双方以约定到货日期、价格、银行账户等聊天记录,作为交易凭据。

到2017年,玩金融茶越来越上道的吴远之,又提出一个大胆的观点:

一个国家好不好,要看它的奢侈品多不多。我们要把大益普洱茶打造成为中国的奢侈品。

从这时开始,云南大益开始走“限量配货+高调宣传”的路子,把大益茶彻底变成了一场“金融游戏”。

同一年,云南大益发布第一款号级茶“轩辕号”,所谓号级茶,也是大益茶最高顶级茶叶。从“轩辕号”起,云南大益每年发布号级茶,后来的千羽孔雀、沧海、鼠饼,再到这次爆雷的仓颉号,都遵循同样的套路:高调极致的上市宣发,限量配货,精美的包装和象征尊贵与稀缺的名字。

普洱中的奢侈品这个想法,是大益茶“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之前,大益茶期货交易仅限于茶行业相关人群。在此之后,投资者突破了以往的茶圈子,新进场的投资者急剧攀升。

现在,在大益茶交易平台“找找茶”、大益行情网上,每天的浏览人次超过百万。随着大量资金流入,一些大益明星茶被炒到天价。一款2003年上市时配货价不到3万/提的六星孔雀,现在已经飙升到6500万/提。

在这个市场,有人一夜赚一套房,也有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巨亏、巨赚成为常态。

“仓颉号”爆雷后,十几亿资金一夜之间蒸发。芳村茶叶市场内,商铺堵门、抢茶等肢体冲突事件已经发生多起。

而这次炒茶事件的始作俑者“大益仓颉号”,在交易平台上留下18.9万的记录后,彻底从平台消失。

▲“仓颉号”爆雷后,平台已停止交易。

这种乱像已经引起了茶商的担忧。

随着这两年大益茶行情看涨,一款大益茶的溢价从过去的3-4倍,变成现在的40-400倍。以2017年的“轩辕号”为例,其发售价3万元/件,价格最高时逼近200万/件,现在稳定在150万/件左右。

“炒茶的钱赚得太容易了。”芳村市场一位茶商感叹。

他靠着炒茶,在广州和佛山两地都买了房。但是价格涨得太快,市场一片浮躁,让他隐隐担心,市场会重演2007年和2014年的大崩盘,便悄悄清空了库存。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

普洱茶一旦脱离了消费品的属性,与金融深度绑定,就变成了一场以茶为媒介的赌博,大多数人都沦为输家。

广州茶叶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说:仓颉号事件,其实就是一种赌博。这次“仓颉号”爆雷就是一个信号,它损害的不仅是下游消费者、茶商的利益,也是整个茶叶市场的毒瘤。

普洱茶不仅是一杯饮品,还关系着一方民生。近些年来,为了炒作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茶商开始围绕着上游古茶树做文章,一些名寨的古树茶被炒出天价,被茶商高价承包。

这固然能提高茶农的收入,但在云南600万茶农中,拥有顶级古树茶的仅100多户,冰岛老寨仅52户。更多茶农手中的茶叶只能卖出几元/公斤的价格,有的茶农因“茶贱伤农”直接弃采。

更重要的是,当行业的资金都流向了金字塔顶端的古树茶、老班章,还有谁有资金和心思来推动茶产业的产业升级,提升普洱茶产业的造血能力?

没有实业的支撑,金融茶也只是泡沫堆出来的繁华。一旦泡沫破灭,茶业市场将陷入一片萧条,茶叶价格暴跌,压在仓库卖不出去,最受影响的,依然是茶农和中小茶商。

所幸的是,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各级部门的关注。

根据我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发布的中国农产品期货指数,截至今年7月,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可上市期货商品中,并没有茶叶。因此,存在期货属性的普洱茶交易,已涉嫌违规。此次“仓颉号”事件之后,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茶行业也纷纷与期货普洱茶划清界限。

4月16日,云南省防非法集资小组针对金融茶乱像,发布风险提示函。

今年6月初,国家农业农村部召开“天价茶”专题研讨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的会址,就选在大益茶集团的勐海茶厂,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7月8日,全国茶叶商协会、广州茶协会、东莞茶协会等联合发布天价茶抵制书,与大益茶划清界限。

7月17日,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发布倡议书,抵制天价茶。

茶叶流通可以创新方式,但绝对不能炒作。茶是用来喝的,给天价茶降温,才能让普洱茶回归消费。

来源: 华商韬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数字命名的普洱茶,是什么意思呢?

  进入普洱茶的世界,我们会接触到一些“数字茶”,比如:7542、7572、8582、8592、7262等。这些数字叫做“唛号”,唛号茶是怎么来的呢?

  1、唛号的由来


  普洱茶作为商品,在过去外销比重较大。1973年普洱茶人工发酵工艺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普洱茶的独特品质获得更多喜爱,一方面是海外华侨对普洱茶的需求增加,一方面是普洱茶标准化配方开始使用,进而使得普洱茶的出口和产量开始初具规模。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云南省各大国营茶厂都由中国土产蓄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负责管理,统一调拨、生产及出口。当时,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开始专门为每一款常规出口的茶品制定特定的编号,以方便出口统计和管理,而这个编号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普洱茶的唛号。

  什么是唛号?


  唛:中文发音读[mài]。是一个译音字,英文mark的音译,意思是进出口货物包装上的标记。简单理解,普洱茶唛号就是进出口普洱茶的商品标记。在粤语方言里“唛号”指商标、牌子,唛号也叫做“唛头”。随着普洱茶产销的发展,唛号渐渐也成为了一些普洱茶的品名。

  2、唛号的制定


  编制普洱茶的唛号,当初云南省茶叶公司是想借鉴红茶的方式,但不久就遇到了一个实际问题。众所周知的,普洱茶制作中会使用拼配技术。什么是拼配技术?简言之就是为了达到一种风味标准而将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不同级别的毛茶进行混合加工,按照相应比例来混合加工就是拼配,拼配配方可以使普洱茶的色、香、味、形体现出一种特定的品质特点。


  普洱茶可以拼配,普洱茶还可以存放,它的出厂年代和茶叶生产年代可能有分离,由于这些差别的存在,想用编号反应出普洱茶的不同,唛号的制定并没有红茶那么简单。经过讨论之后,1976年,中国土产蓄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首次下发了一个有关普洱茶编号的文件:《云外茶业字第84/45号——关于加工生产普洱茶的样价及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为稳定品质,对普洱茶的品种、花色初步制定了18个茶号,明文要求昆明茶厂、勐海茶厂和下关茶厂执行普洱茶唛号管理。

  唛号的主要规则整理如下:


  紧压茶为4位数,散茶为5位数;


  前面两位为该产品创始年份,以后年份生产,此数字固定不变;


  最后一位数是该厂的代号(1为昆明茶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


  中间一位数(紧压茶)或两位数(散茶)为该产品的茶菁等级配方号,一般拼配等级越细嫩数字越小,越粗老数字越大。


  四位数的为紧压茶,五位数的为散茶。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中间的那一位和两位数字。对散茶来说,由于要经过分筛机分筛,中间的两位数完全可以代表它的原料级别。而紧压茶由于原料有拼配,它中间的那一位数字不能准确代表原料的级别(如今更普遍的说法是代表原料的综合等级),我们最好把它和前面的年份加在一起,理解为特定的配方。从此,每一个唛号都对应着一个规范的普洱茶产品。

  历史上勐海茶厂是唛号茶生产最丰富和标准延续最好的代表,这里就以勐海茶厂的唛号茶为例进一步说明,让你可以读懂唛号的含义。


  比如:7542,就是勐海茶厂生产的,创始配方始于1975年,综合用料等级为4级茶菁的普洱茶生饼;7572,就是勐海茶厂生产的,创始配方始于1975年,综合用料等级为7级茶菁的普洱茶熟饼。


  这一次消费带动了技术的进步,市场促进了生产的规范。唛号的启用保证了普洱茶出口贸易对品质要求的清楚识别,唛号的启用也规范了普洱茶生产对技术标准的稳定应用。为后来普洱茶消费市场的扩张蔓延奠定了基础。

  1976年以前,普洱茶产品信息的识别很难,消费者想要知道茶叶的具体信息,只能靠询问茶商。因为出口贸易需求而推行唛号以后,改变开始了。


  唛号不仅有效的区分了云南各大茶厂,显示了不同产品拼配配方,还透露了用料等级。对普洱茶的品质稳定,消费者的认知便利有很大帮助,这在当时是一种很好的规范。


  后来涌现出一批闻名于世,至今备受市场推崇的名茶,例如:7542、7572等,都是启用唛号之后的积极体现。


  回顾一下普洱茶的发展史,“印级茶”、“七子饼茶”这两个时代为当代普洱茶发展打下了基础,进而开启了“唛号”茶时代。


  在“唛号”茶时代,普洱茶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成为了现实。从而推动了普洱茶先走向世界,而今开始走红中华大地,再次名遍天下。

  3、困惑你的唛号茶


  大益7262,一款市场常见的357克熟茶。当你面对它,运用常规的解读方式,自己100%会开始怀疑世界。


  7262,正确的解读是:第一位数字7,是纪念20世纪的70年代,纪念熟茶技术成功研发于20世纪的70年代。


  第二和三位数字26,是代表该茶原料用料等级是在2级到6级这个区间。


  最后一位数字2,这个毋庸置疑,当然就是勐海茶厂的代码。


  7262是早期唛号茶当中用料最高端的一款熟茶。7262与7542、7572、8582、8592,这5款茶如今是个名字响亮的组合:大益经典老五样。

  4、不规范的唛号茶


  什么!7572竟然有生茶?是的。这是不规范的唛号茶。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茶叶市场迎来变化,从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彻底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国营老厂举步为艰,茶厂为了生存,有单就接。茶厂由原来的港商订制,扩大到台商订制。普洱茶唛号由此而乱,出现了传统唛号生产完全不同的茶品。勐海茶厂的7572生茶就是这样来的,是当时市场背景下的生存选择。


  还有一些不规范的唛号茶,也说给你听听:比如:7222、7042、7062,这些唛号完全与配方创制年份无关。这是自从茶商开始到勐海茶厂定货,唛号随之出现的“新变化”。


  90年代中晚期,还出现了大量私营茶厂的自编唛号。他们生产的唛号茶有一大特征,就是喜欢以6或者8作为茶厂的代码。这些非常规的,不规范的唛号茶,有的产量不大、受众有限,只是一时缭乱了人眼。有的品质非凡也被市场接纳并延续至今,比如大益的7262熟饼。

  5、开启熟茶时代的唛号茶


  1975年创制的茶除了大名鼎鼎的88青饼、7542,还有两款开启熟茶时代的普洱熟茶7572和7581。


  在1975年以前是没有普洱熟茶这个概念的,7572和7581的诞生,让普洱茶有了另一个可能,它也可以是重发酵的茶,也可以没有那么寒。一般刚生产的普洱生茶是不太适合立即品饮的,普洱熟茶就补上了这个空白,它可以立即品饮,它是已经发酵过的“熟”了的普洱茶。


  唛号茶的诞生,得益于一时出口需求的增长,本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留有辉煌一页。时代变迁、体制改革,市场新生。如今我们品味普洱,经典唛号茶,绝对是一种不容错失的滋味。

来源:茶资讯

用数字命名的普洱茶多数人看不懂,现在来科普!

进入普洱茶的世界,我们会接触到一些“数字茶”,比如:7542、7572、8582、8592、7262等。这些数字叫做“唛号”,唛号茶是怎么来的呢?

1、唛号的由来

普洱茶作为商品,在过去外销比重较大。

1973年普洱茶人工发酵工艺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普洱茶的独特品质获得更多喜爱,一方面是海外华侨对普洱茶的需求增加,一方面是普洱茶标准化配方开始使用,从而使得普洱茶的出口和产量开始初具规模。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云南省各大国营茶厂都由中国土产蓄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负责管理,统一调拨、生产及出口。

当时,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开始专门为每一款常规出口的茶品制定特定的编号,以方便出口统计和管理,而这个编号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普洱茶的唛号。

什么是唛号?

唛:中文发音读[mài]。是一个译音字,英文mark的音译,意思是进出口货物包装上的标记。

简单理解,普洱茶唛号就是进出口普洱茶的商品标记。在粤语方言里“唛号”指商标、牌子,唛号也叫做“唛头”。

随着普洱茶产销的发展,唛号渐渐也成为了一些普洱茶的品名。

2、唛号的制定

编制普洱茶的唛号,当初云南省茶叶公司是想借鉴红茶的方式,但不久就遇到了一个实际问题。

众所周知的,普洱茶制作中会使用拼配技术。什么是拼配技术?

简言之就是为了达到一种风味标准而将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不同级别的毛茶进行混合加工,按照相应比例来混合加工就是拼配,拼配配方可以使普洱茶的色、香、味、形体现出一种特定的品质特点。

普洱茶可以拼配,普洱茶还可以存放,它的出厂年代和茶叶生产年代可能有分离,由于这些差别的存在,想用编号反应出普洱茶的不同,唛号的制定并没有红茶那么简单。

经过讨论之后。1976年,中国土产蓄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首次下发了一个有关普洱茶编号的文件:《云外茶业字第84/45号——关于加工生产普洱茶的样价及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

为稳定品质,对普洱茶的品种、花色初步制定了18个茶号,明文要求昆明茶厂、勐海茶厂和下关茶厂执行普洱茶唛号管理。

唛号的主要规则整理如下:

紧压茶为4位数,散茶为5位数;

前面两位为该产品创始年份,以后年份生产,此数字固定不变;

最后一位数是该厂的代号(1为昆明茶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

中间一位数(紧压茶)或两位数(散茶)为该产品的茶菁等级配方号,一般拼配等级越细嫩数字越小,越粗老数字越大。

四位数的为紧压茶,五位数的为散茶。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中间的那一位和两位数字。

对散茶来说,由于要经过分筛机分筛,中间的两位数完全可以代表它的原料级别。

而紧压茶由于原料有拼配,它中间的那一位数字不能准确代表原料的级别(如今更普遍的说法是代表原料的综合等级),我们最好把它和前面的年份加在一起,理解为特定的配方。

从此,每一个唛号都对应着一个规范的普洱茶产品。

历史上勐海茶厂是唛号茶生产最丰富和标准延续最好的代表,这里就以勐海茶厂的唛号茶为例进一步说明,让你可以读懂唛号的含义。

比如:7542,就是勐海茶厂生产的,创始配方始于1975年,综合用料等级为4级茶菁的普洱茶生饼;7572,就是勐海茶厂生产的,创始配方始于1975年,综合用料等级为7级茶菁的普洱茶熟饼。

这一次消费带动了技术的进步,市场促进了生产的规范。

唛号的启用保证了普洱茶出口贸易对品质要求的清楚识别,唛号的启用也规范了普洱茶生产对技术标准的稳定应用。

为后来普洱茶消费市场的扩张蔓延奠定了基础。

1976年以前,普洱茶产品信息的识别很难,消费者想要知道茶叶的具体信息,只能靠询问茶商。因为出口贸易需求而推行唛号以后,改变开始了。

唛号不仅有效的区分了云南各大茶厂,显示了不同产品拼配配方,还透露了用料等级。

对普洱茶的品质稳定,消费者的认知便利有很大帮助,这在当时是一种很好的规范。

后来涌现出一批闻名于世,至今备受市场推崇的名茶,例如:7542、7572等,都是启用唛号之后的积极体现。

回顾一下普洱茶的发展史,“印级茶”、“七子饼茶”这两个时代为当代普洱茶发展打下了基础,进而开启了“唛号”茶时代。

在“唛号”茶时代,普洱茶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成为了现实。从而推动了普洱茶先走向世界,而今开始走红中华大地,再次名遍天下。

3、困惑你的唛号茶

大益7262,一款市场常见的357克熟茶。当你面对它,运用常规的解读方式,自己100%会开始怀疑世界。

7262,正确的解读是:第一位数字7,是纪念20世纪的70年代,纪念熟茶技术成功研发于20世纪的70年代。

第二和三位数字26,是代表该茶原料用料等级是在2级到6级这个区间。

最后一位数字2,这个毋庸置疑,当然就是勐海茶厂的代码。

7262是早期唛号茶当中用料最高端的一款熟茶。7262与7542、7572、8582、8592,这5款茶如今是个名字响亮的组合:大益经典老五样。

4、不规范的唛号茶

什么!7572竟然有生茶?是的。这是不规范的唛号茶。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茶叶市场迎来变化,从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彻底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国营老厂举步为艰,茶厂为了生存,有单就接。

茶厂由原来的港商订制,扩大到台商订制。普洱茶唛号由此而乱,出现了传统唛号生产过完全不同的茶品。

勐海茶厂的7572竟然有生茶,就是这样来的,是当时市场背景下的生存选择。

还有一些不规范的唛号茶,也说给你听听:比如:7222、7042、7062。这些唛号完全与配方创制年份无关。

这是自从茶商开始到勐海茶厂定货,唛号随之出现的“新变化”。

90年代中晚期,还出现了大量私营茶厂的自编唛号。他们生产的唛号茶有一大特征,就是喜欢以6或者8作为茶厂的代码。

这些非常规的,不规范的唛号茶,有的产量不大、受众有限,只是一时缭乱了人眼。有的品质非凡也被市场接纳并延续至今,比如大益的7262熟饼。

5、开启熟茶时代的唛号茶

1975年创制的茶除了大名鼎鼎的“88青饼”7542,还有两款开启熟茶时代的普洱熟茶7572和7581。

在1975年以前是没有普洱熟茶这个概念的,7572和7581的诞生,让普洱茶有了另一个可能,它也可以是重发酵的茶,也可以没有那么寒。

一般刚生产的普洱生茶是不太适合立即品饮的,普洱熟茶就补上了这个空白,它可以立即品饮,它是已经发酵过的“熟”了的普洱茶。

唛号茶的诞生,得益于一时出口需求的增长,本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留有辉煌一页。

时代变迁、体制改革,市场新生。如今我们品味普洱,经典唛号茶,绝对是一种不容错失的滋味。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