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雨花茶漂浮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小众”名绿是哪些?

大家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产茶的大国,绿茶作为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产量最多,饮用人群最为广泛的一种茶,位居全国六大茶类之首。在中国十大名茶之中,绿茶品种占了6~7个。



除了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这些众所周知的绿茶外,其实中国还有很多“小众”的名优绿茶。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传统老式名绿


1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朱德《庐山云雾茶》


1959年,朱德委员长视察庐山植物园,品茶后即兴作了上面这首诗。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庐山云雾茶产自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景区


此茶自明代起便以“庐山云雾茶”为名。


云雾茶原来是一种野生植物,相传东晋时期的佛教名僧慧远大师,将其移栽到了东林寺,时常用来款待好友。到今天,人工种植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了。


庐山云雾茶通常用"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这“六绝”来形容。因为庐山气候凉爽多雾,日光直射时间短等环境因素,形成了叶厚,毫多,醇甘耐泡的特点。


2

南京雨花茶


雨花茶是建国后研制出的名茶种类,原产地是南京市中山陵


1958年,江苏省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制新品种绿茶。由中山陵茶厂牵头,邀请各地制茶专家,选择南京上等茶树鲜叶,经过反复改进,制成了"形如松针,翠绿挺拔"的茶叶产品,以此来意喻革命烈士忠贞不屈、万古长青


定名为"雨花茶",使人饮茶思源,表达对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怀念。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把雨花台当成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邓中夏、恽代英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在雨花台被杀害。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政府在这里建立了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雨花茶冲泡时可选用透明玻璃杯或青花瓷盖碗,采用"上投法"冲泡。先向杯中注入约七分满的开水,待水温凉至80℃左右时,再投入雨花茶。雨花茶便如朵朵雪花飘于碗中,水面顿显白毫,汤色碧绿,香气清雅,滋味甘醇。


3

顾渚紫笋


顾渚紫笋,乍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能联想到绿茶,但其实它早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是“超级网红”啦。


顾渚紫笋产于浙江长兴顾渚山一带,因其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故而得名,被茶圣陆羽誉为“茶中第一”。自唐朝广德年间便开始以龙团茶进贡,因其品质优良,还被当时的朝廷选为祭祀宗庙用茶。这用于祭祀的第一批茶要确保"清明"前抵达长安,也被称为“急程茶”。


顾渚紫笋成品色泽翠绿,银毫明显,茶汤清澈明亮,叶底细嫩成朵,有"青翠芳馨,嗅之醉人,啜之赏心"之誉。


明末清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紫笋茶一度消失。20世纪70年代末,当地政府重新试产、培育紫笋茶,此茶才得以重新扬名光大。


4

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起源于明朝,属珠茶,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涌溪的枫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


当地的茶农仿徽州炒青的做法,并参照浙江平水珠茶的特点,创制出具有独特外形和上乘品质的涌溪火青。


成品火青色泽墨绿,油润显毫,形状类似珠粒,冲泡形似兰花舒展,汤色杏黄明亮,有特殊清香。无论杯中水冷水热,一投入茶盅,茶叶立即沉底,无一丝一片漂浮。因此,涌溪火青也有了“落水沉”的别号。


后起之秀新绿


5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是现在少见的传统蒸青针形绿茶,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高拱桥及东郊五峰山。


据"茶圣"陆羽《茶经》中记载,蒸青制法为:"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蒸青工艺盛于唐朝,是利用蒸汽来杀青的一种制茶工艺, 南宋时经僧人传入日本,启发了日本"茶道"的兴起。至今日式"茶道"所用仍是蒸青绿茶


恩施玉露成品条索紧细、圆直,外形白毫显露,有三绿一爽的特征,即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茶汤滋味鲜爽甘醇。



恩施玉露加工工艺复杂,制作程序繁复,费时费力,因此长期以来,其产量较低,市场上比较难见到,因此大众对其认知度低。


2018年4月28日,恩施玉露与利川红一起,作为2018国事活动茶叙用茶,经人民日报官微报道后,一夜爆红,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网红”。

 

6

峨眉山茶


自古峨眉产香茗,川茶三大产区,蒙顶柔和、宜宾刚烈、峨眉则在二者之间,刚柔并济


峨眉山自然气候奇特,云雾多、日照少,形成“高山云雾”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峨眉山茶芽叶肥壮、质地柔嫩、干茶重实饱满、色泽嫩绿油润的固有品质特色。


峨眉山茶史“始于楚昭、发于汉晋、兴于隋唐,盛名两宋”。由于峨眉山特有的佛教特色,峨眉山茶仿佛藏在云雾中,不接地气,大众都不太熟悉这种茶。


不过,随着峨眉山茶品牌企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竹叶青、雪芽、仙芝竹尖为代表的几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成为大家熟悉的高端绿茶系列。

 

7

安吉白茶


说到安吉白茶,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白茶、绿茶傻傻分不清”。其实,安吉白茶真的是实实在在的绿茶呀,用的就是绿茶的烘青工艺


安吉白茶产自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由“安吉白茶”这个品种茶树鲜叶加工而成。这种茶树在早春气温低的时候,萌发出来的芽都是白色或浅绿色的,然后经过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温度上升后,茶芽又慢慢转绿


绿茶的加工工艺能够保留安吉白茶白化的独特外观,并保持其鲜美的口感。


近年,安吉白茶发展很快,无论是生产量还是社会热度,安吉白茶已成为绿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秀。

 

8

日照绿茶


山东省日照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海岸绿茶城市之一,另两个分别为日本静冈和韩国宝城。"日照绿茶"作为日照八大名片之一,闻名遐迩,是山东"南茶北引"的硕果之一。


日照绿茶是中国最北方的茶,这种茶叶因为地处北方,昼夜温差极大,生长缓慢,具备了南方茶所没有的特点。


较南方茶具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利的微量元素。


日照绿茶按产季分为春茶、夏茶、秋茶。春茶最佳,秋茶次之,最差则为夏茶。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独特优良品质,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


9

平水珠茶


平水珠茶是浙江平水茶区独有的传统名茶,由日铸茶发展而来。清朝海禁大开之后,成为了我国主要的绿茶出口产品


平水珠茶外形浑圆紧结,故又称"圆茶",其色泽绿润,香味浓郁,经久耐泡,被誉为"绿色的珍珠"。


“绿色珍珠”的名号除了因为外形像珍珠外,还有别的原因。18世纪中期,平水珠茶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的售价每磅高达十先令六便士,茶价之高,不亚于珠宝,故称为"绿色珍珠"。


如今,平水珠茶依然是中国绿茶出口的主力之一。


10

越乡龙井



西湖龙井,大家都知道吧。


但是大家认识同属浙江的越乡龙井吗?


越乡龙井产自浙江东部的嵊州,此地四面环山,四江汇聚,气候宜茶,是著名的"茶叶之乡"。嵊州茶叶古称“剡溪茶”源于秦汉,名起盛唐,以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经久耐泡闻名。


越乡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翠绿嫩黄,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越乡龙井除了质优还量大,作为全国最大的龙井茶生产基地,嵊州年产龙井茶6000吨,占浙江省龙井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有的绿茶代表着工艺的传承,有的绿茶拥有流传百年时光的文化故事,有的绿茶从诞生的那一刻就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的绿茶品种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标签,有自己的故事。



我们今天所讲述的只是中国绿茶的一小部分,如果你有想让大家了解的绿茶,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呀。


号外:3月21日至23日,嵊州将举办“首届国际绍兴(嵊州)绿茶大会暨第20届越乡龙井茶文化节活动”。


届时我们的说茶小分队也将前往嵊州报道,请大家多多关注呀。

“中国茶”申遗成功一周年,江苏“非遗茶”南京开“茶话会”

茶如人生,人生亦如茶。在这里欣赏着茶叶在沸水中翻滚升腾,品茶之余听非遗传承人讲述自家“茶经”;细品扬州富春茶点打造的“核桃”“苹果”面点,栩栩如生让人不舍下口。

去年11月,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苏州碧螺春制作技艺、扬州富春茶点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1月29日,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周年之际,以“茶和天下共享非遗”为主题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江苏站巡展暨一周年开幕式活动在南京举办,吸引业界人士以茶会友,这场“茶话会”好不热闹。

品茶吃茶点“以茶会友”

本次江苏站巡展活动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江苏省茶叶协会和江苏省非遗保护协会主办,秦淮·非遗馆、南京盛峰茶叶有限公司、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扬州富春饮服集团有限公司富春茶社承办。活动将持续一个月,分别在南京市秦淮·非遗馆、下马坊遗址公园南京盛峰茶业有限公司、溧水区晶桥镇雨花茶文化园设展点,共展出该项人类非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44个相关项目,包括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苏州碧螺春制作技艺、扬州富春茶点制作技艺等。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的太湖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是中国卷曲形茶传统手工制作的杰出代表,制成的茶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遍体,外形银绿隐翠,汤色碧绿,清香高雅,入口爽甜,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制作技艺传承人施跃文介绍,碧螺春一直坚守传统工艺,用枇杷树、杨梅树的干枝枯木做柴,用柴火烧锅炒出茶,全程纯手工制作,还具有茶果香。成为世界级非遗一年来,生意也越来越好了。除了线下销售,线上直播卖货也十分红火。不少经销商定好合作意向后,索性就地开启直播,沉浸式展示茶叶制作的全过程,吸引大家下单。

以往苏州的茶农祖祖辈辈只做绿茶、卖绿茶,少量红茶则是留给自己喝的“口粮茶”。近年来,碧螺春茶产业探索从传统的绿茶向红茶转型,不仅延长了销售周期,还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这两年新式茶饮的兴起,红茶的市场销量逐步上升。而且相比绿茶,红茶制作的效率也更高。施跃文也提及,“夏天喝绿茶,冬天喝红茶。而且相比较之下,红茶更耐储存。”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中,扬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富春茶点制作技艺”位列其中。茶点,即茶水和点心,富春茶点中的茶指著名的魁龙珠香茗,点心则是扬州点心的代表三丁包、翡翠烧卖、千层油糕。

魁龙珠是富春特色茶,是一种拼配茶,它取安徽魁针,浙江龙井以及江苏珠兰按一定比例拼配拌制而成并取三种茶叶的第一个字命名为“魁龙珠”。富春饮服集团茶艺师张剑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结合老百姓喜欢的口彩文化,赋予了魁龙珠新的内涵,将魁龙珠三字拆解取“魁”星高照、鱼跃“龙”门、字字“珠”玑之意,表达了对下一代以及青少年学业有成的期许。魁龙珠融合魁针之味、龙井之色、珠兰之香,经久耐泡,去腻解渴,是富春点心的最佳搭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品尝富春茶点后作如下题词:“两代名厨四季宴,一江春水三省茶。”除了广为人们熟知的点心代表作三丁包、翡翠烧卖、千层油糕,也有造型栩栩如生的苹果、核桃、黑天鹅等。

江苏是产茶大省,无锡毫茶、常州金坛雀舌茶、苏州虞山绿茶、连云港云雾茶等也各具特色,共同绘就江苏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开幕式当天,除了展示44个非遗展区外,江苏省级非遗项目包括扬州绿杨春制作技艺、无锡毫茶制作技艺、溧阳天目湖白茶制作技艺、连云港云雾茶制作技艺等及新晋江苏省第五批非遗项目均到场展示。

近日,江苏省文旅厅发布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全省共有422个项目入选。其中,无锡新增项目就有无锡毫茶制作技艺和宜兴阳羡茶制作技艺等。无锡毫茶,是土生土长的本地茶,从1979年起历时6年研制成功,仅在无锡滨湖区的种植面积就达到6500亩左右,年产量约167吨,多年来屡次获奖,有“全国名茶”的称号。无锡毫茶目前以无锡当地人为目标人群,由于种植面积不是很大,产量有限,外地销售不多,其中特级茶只有十吨左右。

据无锡毫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周静峰介绍,无锡毫茶制茶工艺改良于碧螺春,同样有一道搓毫的工序。两者从外形到口感都略有不同,碧螺春为小叶种,毫茶则采用大毫品种茶树新梢芽叶为加工原料。无锡毫茶的颜色绿中带白,幼嫩芽叶披着一层白色的毫毛。“毫毛对植物有防冻、防虫等保护作用,我们趁毫毛还未脱落时采摘芽叶,因此毫毛是茶叶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漂浮在水中的毫毛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还有一定保健作用。”

茶旅融合,为江苏茶文化赋能

“今天,茶以载道,作为国家文化名片所蕴含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价值理念,将包容、和谐、文明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陈盛峰表示,茶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是数百万家庭的生计来源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动能,还是中国与世界交流对话的桥梁和纽带。参与此次庆典活动是一种荣誉和机遇,希望通过展示江苏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推广江苏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江苏已经开始大力发展茶旅融合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茶文化相结合,为江苏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此次活动旨在弘扬非遗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江苏茶企的积极参与也为庆典活动增添了一抹亮色。通过这样的平台,江苏非遗文化和茶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台湾茶,是中国的台湾茶!

打开中国地图,人们惊奇地发现:福建、台湾的地形像两片茶叶漂浮于海峡两岸。的确,闽台茶叶有着很深的渊源。

如今,台湾省2300多万人口中60%以上有饮茶习惯,且以乌龙茶为主,而乌龙茶源自福建。如台湾的香椽、皋卢茶源自福建的“绿芽佛手”和“红芽佛手”;台湾的水仙茶、铁观音茶亦源自福建;而台湾“青心乌龙”则源自闽北。

台湾茶,从哪来?


中国宝岛台湾由于气侯温暖、潮湿且雨量均匀,早在300余年前即产有茶树。

根据1717年《诸罗县志》记载:“台湾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五千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树,附近居民采其幼芽,简单加工制造,而作自家饮用。”

如今,台湾是世界有名的茶叶产区,所产制的茶叶包括绿茶、包种茶、乌龙茶及红茶等,其中尤以包种茶及乌龙茶更是驰名世界。


闽台乌龙茶同根同祖


海峡两岸人民语言相通、血肉相连、习俗相似,品茗嗜好相同,台湾乌龙茶与闽北乌龙茶同根同祖。

清末连横在其《雅堂文集》中对台胞饮茶做了十分生动的描述:“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三州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以待客。”

台湾人崇尚武夷茶,视之为豪华消费品。又说:“武夷之茗,厥种数十,各以岩名,上者每斤十至二十金,中亦五六金,他处茶不成饮也。”

台胞深悉武夷岩茶之佳,品评说:“新茶清而无骨,旧茶浓而少芬,必新旧合拌,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啜之而甘,虽数时,芳留齿颊,方为上品。”其深知武夷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茶之芳香,出于自然,薰之花,便失本色。

台湾植茶的发源,据连横《台湾通史》记载:“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桀鱼坑,发育甚佳;继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甚丰,遂互相传植。”

台湾茶叶界认为,这是台湾乌龙茶的起源,也是台湾人工栽茶的开始。

而《武夷奇茗》载: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台湾南投县鹿谷乡林凤池赴闽乡试,闽省林氏宗亲邀请其到武夷山游览,林凤池从武夷山带回乌龙茶苗36株,繁殖成”冻顶乌龙。传说与史载所说闽台茶叶渊源,基本一致。

清光绪二十二年,即公元1896年,从小师从福建茶师的台湾茶人张乃妙返回家乡时,带着12颗纯种”铁观音“茶籽,种在台北附近的木栅地区。这便是后来著名的”木栅铁观音“的起源。

台湾台北县坪林茶业博物馆是一处洋溢着闽南古建筑风韵的美丽建筑群。在这里展出的详实资料,展示了台湾茶叶引种和产业开发的历史。

台湾茶中的“五朵金花”

冻顶乌龙

台湾最早闯出名号的茶。产于台湾省南投县凤凰山支脉冻顶山一带。冻顶山是凤凰山的支脉,居于海拔700米的高岗上,传说山上种茶,因雨多山高路滑,上山的茶农必须蹦紧脚尖(冻脚尖)才能上山顶,故称此山为“冻顶”。

冻顶山上栽种了青心乌龙茶等茶树良种,山高林密土质好,茶树生长茂盛。主要种植区鹿穀乡,年均气温22℃,年降水量2200毫米,空气湿度较大,终年云雾笼罩。

茶园为棕色高粘性土壤,杂有风化细软石,排、储水条件良好。每年采摘于4~5月和11~12月间。外观色泽新鲜墨绿,茶条半球型而紧结整齐,水色金黄澄清明丽,香气清香扑鼻,滋味圆滑醇厚入喉甘润韵味无穷。

红玉红茶

在鱼池乡最知名的台茶18号,又名“红玉”,是由台湾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以野生的台湾山茶与缅甸大叶种茶树配种之后所孕育的新品种,这款红茶有一股特殊的香味,除了天然肉桂的气味之外,还带有一种淡淡的薄荷香,曾被红茶专家誉为台湾特有的“台湾香”,属于极为珍贵的红茶品种之一。

由于红玉红茶是利用台湾山茶与大叶种茶树所配种而成,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它可以说是水沙连茶的一种延续,也是一种产业文化的传承。

东方美人

东方美人茶,又名膨风茶、椪风茶、福寿茶、旧称番庄乌龙,客家人亦称其为冰风茶、烟风茶或称为蜒仔茶,又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名为白毫乌龙茶。

东方美人是半发酵青茶中,发酵程度较重的茶品。经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炒菁后,需多一道以布包裹,置入竹篓或铁桶内的“静置回润”或称“回软”的二度发酵程序,再进行揉捻、解块、烘干而制成毛茶。

接着再经分级、精製焙火、包装。茶叶白毫肥大,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有浓浓的蜂蜜香、熟果味,西方饮茶人士誉之为东方美人。

金萱

即台茶12号。经43年的选育,才命名的新品种,由于所制作的包种茶具有独特的香味,因此广受消费者的亲睐。

金萱的口感比乌龙淡,而且最大的特点是带点牛奶香。金萱在市面上流传许多添加香料的金萱茶,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开封后先闻未冲泡过的茶叶,只会有一般的茶香不会多出其它的特殊香味。

四季春

四季春也叫辉仔茶,它是乌龙茶,该茶是木栅茶农张文辉通过芽条变异发现的茶种,香味很足,在新年结束之后,茶香味道是最清香的,它的味道有点栀子花的香味,一年四季都可以饮用,因此取名四季春。

在台湾地区多产四季春茶,这是因为它种植起来相对容易,可以很好的适应周围环境,冬季休眠期较短,每年可以采收7~8次,产量很高。

四季春茶本身就有花香,在用水冲泡后,汤色明亮,香气也很持久、醇厚,不但有乌龙茶的韵味,也有绿茶的香气。

口感香气和金萱近似,有点像清香型铁观音,兰花香,香气较清新,茶汤较细腻,口感较淡雅,苦涩味不明显,在入口后会感觉到十分润滑。

多元、多样的台湾茶产业


早期台湾省主要输出品以茶叶、樟脑、蔗糖为大宗,当时称为台湾三宝,更是风光一时,所以茶叶牵动了民间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台湾文化百年来的演变过程。

早期台湾主要制造红茶、绿茶供给外销为主,外销量占总量的75%—85%,产地多集中在桃竹苗等地区,造就有“北茶南糖”的产业形态。

台湾的民间饮茶一直依赖大陆的输入,江南与福建的茶最受富人和文人们的亲睐。这一现象到70年代才渐渐改观。

清代制作台湾外销茶的场景(张茂鸿供图)

如今的台湾,茶品质与加工工艺都大幅提升,并逐步形成了冻顶乌龙、文山包种、东方美人、松柏长青、木栅铁观音、阿里山珠露、台湾高山茶、日月潭红茶等十大名茶,其中包种茶和乌龙茶驰名世界。

据统计,台湾全境皆产茶,茶园总面积约24万亩,年产茶量约1.7万吨,其中南投县是台湾茶叶主产地。

台湾的茶园实行精细管理,产量高效益好。这里茶园多在山区,茶园建于山坡上,呈梯级分布。

茶园均安装有完备的喷灌设施,从茶园的中耕、灌溉、采摘、制作等基本为机械作业,茶园单产比较高。茶资源被利用充分,茶叶产量高、效益较好。

台湾的茶资源利用注重多元化,茶叶营销多样化。台湾在茶叶资源的利用上进行了多元化的研发,茶叶的产品及加工层次上形成了三类:

1、茶叶传统加工产品:即绿茶、包种茶、乌龙茶、红茶、花茶、袋泡茶、薰香茶等。

2、茶叶再加工产品:将传统茶叶为原料应用较高加工技术开发的茶产品,如粉茶、速溶茶、茶果冻、罐装茶水、饼茶、茶糖、茶酒、茶菜、茶枕等。

3、以茶叶副产品为原料提取物的深加工产品:即茶香皂、茶牙膏、茶沐浴、抗氧化剂、消臭剂等产品。

台湾原本对茶叶的市场营销就十分重视,又加之对茶叶资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更加促进了茶叶的营销渠道、营销方式的多样化。

在上世纪90年代“厦茶”销售的台湾高山乌龙茶

除此之外,茶文化在台也广泛普及。台湾茶文化、茶艺与大陆一脉相承,又有其自身特点。

台湾由于茶产品的广泛开发、饮茶的广泛普及推广、茶叶类饮料一直位列非酒精类饮料首位,形成台湾独特的茶文化。岛内茶叶人均消费水平高、消费量大,近30年来逐步激增。

2035年,坐高铁去台湾,赏宝岛美景,品正宗台茶!

来源:茶道,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