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幼龄茶树修剪技术视频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查收贵州秋冬茶园管理及防寒防冻技术措施

好茶是种出来的,好茶也是管出来的,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茶树经过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生长和采摘,树体已消耗了大量的养分,行间土壤板结,进入冬季,抓好茶园管理对来年茶青品质及产量尤为重要。为此,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联合贵州广播电视台生态·乡村频道联合制作了茶园秋冬季管理教学视频,供茶企茶农朋友参考学习,视频得到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大力支持,视频按照施肥原则及建议、茶树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控以及防寒防冻技术措施四部分展开。

1

冬管施肥

根据茶树的生长发育规律,进入秋冬季节,茶树地上部分将逐渐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但是茶树的地下部分却恰恰相反,逐渐活跃,并进入全年根系活动的高峰期,此时茶树根系吸收能力大大加强,对养分需求旺盛,及时施肥可保证入冬时根系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为第二年春茶萌发储存足够养分,来年春茶芽肥味美,可实现产量、质量和效益三提升。

施肥原则及建议:

贵州茶园一般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进行施肥,基肥施肥量占全年肥料用量的40-50%,基肥施用原则:早、足、深、好,建议选用茶叶专用复合肥、茶叶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商品有机肥、菜籽饼肥等。成龄茶园:沿树冠垂直开沟施肥,沟深15-20 cm为宜,施肥后覆土;幼龄茶园:树冠外围10 cm处开沟施肥 沟深15 cm为宜,需注重有机肥的施用;坡地茶园:应在茶行或茶丛的上坡面开沟施肥,以减少肥料流失。

冬管修剪

茶树生产季长时间、多批次采摘,茶树体内消耗了大量的有效养分,茶树机体普遍受损,采摘面芽密而小,高低不平,鸡爪枝、对夹叶增多。通过茶园冬管修剪,控制树冠高度、平整度和芽叶分布;去除节节枝,调节生产枝数量和粗壮度,刺激腋芽生长,使发芽基本一致。培育健壮的骨干枝及调节成龄茶树生产枝密度和粗度,维持茶树高产优质的树冠采摘面,达到茶园高产稳产的目的。

修剪技术:

茶树冬剪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进行,幼龄茶园冬季修剪——定型修剪,茶苗移载后立即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修剪,高度离地15-20 cm,定植1年后进行第2次定型修剪,在上次剪口基础上提高10-15 cm修剪,定植2年后进行第3次定型修剪,剪口再向上提高10-15 cm;成龄茶园冬季修剪——轻修剪或深修剪轻修剪:针对秋季茶树采摘后茶树形成高低不平的蓬面,剪去树冠表面3-5 cm枝叶,剪去高低不平的蓬面以形成良好的采摘面;深修剪:针对有较多鸡爪枝、细弱枝和产量开始下降的茶园进行深修剪,剪去树冠面10-15 cm枝叶,剪去全部鸡爪枝、细弱枝,重新培养树冠 以复壮树势。

3

冬管清园

清园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一年来积累在茶园里的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在病虫害进行越冬的时候进行消灭,以预防来年的病虫暴发和保证来年的丰产。

清理杂草:人工除草,茶园禁用除草剂。

一般茶园在立秋之后应尽快完成除草在冬管阶段根据情况再次对杂草进行一定清理。

清病虫枝:通过“以采代管”,将茶园病叶病枝带出茶园,满足要求的可以用于生产干茶等本年度病虫害发生轻微的,修剪枝可以铺于行间本年度发生病虫害较重的,将修剪枝带出茶园;

药剂清园:清园时间一般为在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一般选用99%矿物油乳油或45%石硫合剂晶体,使用倍数一般为150倍至200倍。

掌握“喷透”的原则,同时注意安全防护。

4

防寒防冻

贵州多数茶园,由于地理位置、海拔的不同,常常会遭受的冻害有雪冻、冰冻、霜冻或者风冻,针对这几种冻害类型,专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1

秋季适时停采,及时修剪,加强肥培管理

2

位于迎风口的茶园,可以建立防护林带。在茶园四周或园内空地植树。

3

冻害前覆盖防冻。

4

在迎风口建立防护林带能降低区域内风速,可有效地抵御寒潮袭击。

5

秋季在茶园行间套种越冬绿肥。

6

提前喷施中生菌素,预防霜冻损伤,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工作。

7

雪灾后,融雪积水的茶园,及时开沟排水。

8

受冻后,待气温稳定后剪除冻害枝叶,同时结合增施肥料,留养生产枝,促进树冠恢复。

来源:黔茶资讯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是茶园绿色控草?带你了解茶园绿色控草的技术发展与应用

我国茶园分布区域广泛,各茶区间的地形及气候不同,导致茶园杂草种类繁多,防治难度大。茶园杂草与茶树争夺空气、水分、养分、阳光等资源,同时很多杂草还是茶树病虫害的中间宿主,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有研究表明,不进行任何除草管理的茶园比正常除草茶园减产14.98%~19.84%。

化学除草是我国过去茶园除草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除草效果显著、成本低等优点,但长期在茶园中使用化学除草剂严重影响了茶园生态系统的稳定,也给茶叶质量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随着社会公众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加强,研究与推广茶园绿色控草技术势在必行。

一、我国茶园杂草防控技术的发展

1. 传统人工除草阶段

我国茶园早期主要依赖人工除草方式清除茶园杂草,即通过人工拔除、割除和耕除等方式除草。人工除草简单、安全,但人工需求大、投入高、工效低,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茶园除草管理要求。

2. 化学除草阶段

20世纪 60年代以后,化学除草方式逐渐在我国茶园兴起,当时茶园中常用的化学除草剂有西玛津、莠去津、扑草净、草甘膦、百草枯和茅草枯等。化学除草剂除草具有除草效果好、持效期长和成本低等优点,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茶园基本推广使用化学除草剂,化学除草成为当时茶园杂草防治的主要手段。

3. 茶园杂草绿色防控理念形成

到20世纪80—90年代,国际社会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提倡在全球范围内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在茶园中使用化学除草剂的危害。为避免化学除草剂使用造成环境污染、茶叶质量安全风险等问题,综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生态防治等方法,替代化学除草的茶园绿色控草理念开始形成。

二、我国茶园绿色控草技术应用现状

1. 机械除草

机械除草是利用农业机械设备进行除草的技术措施,是一种非化学除草方法。目前茶园常用的除草机械根据原理可以划分为耕地式除草机械和刈割式除草机械。

2. 人工覆盖除草

人工覆盖除草是指在茶园利用无生命覆盖物,如秸秆、稻谷壳、黑膜、防草布等隔绝杂草生长所需的光、热、空间等资源,从而抑制杂草生长。人工覆盖除草简单、易行、高效,是一种非常适于幼龄茶园杂草防控的措施。

3. 天然除草剂除草

天然除草剂是指以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抑草作用的次级代谢物开发的除草剂。与化学除草剂相比,天然除草剂在自然环境下更容易降解且毒性较小,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除草剂。天然除草活性物质来源广泛,目前研究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天然活性物质较多。

(1)植物源除草剂除草

植物源除草剂是指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具有除草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或将其作为先导物质进行衍生化得到的除草剂。植物源除草活性物质来源广泛,目前在全球30多科植物中已发现超过2 000 种具有抑草活性的天然物质,这些物质根据结构划分为萜烯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等。植物源除草剂具有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等优点,在杂草防治领域深受人们关注,但目前植物源除草剂在茶园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

(2)微生物源除草剂除草

微生物源除草剂是以微生物或其组织、代谢物为对象生产的一类除草剂。用于开发的微生物主要是植物病原微生物,目前研究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源除草剂较多。

(3)矿物源除草剂

艾敌达是目前有文献报道的一种茶园矿物源除草剂,主成分为57%的石蜡油。艾敌达是一种非选择性、茎叶触杀型的除草剂,对于1 年生、多年生阔叶和禾本科杂草,以及地衣、苔藓、蕨 类等低等植物防除效果较好。艾敌达喷施后见效时间快、施药当天大部分杂草即干枯。但目前茶园使用艾敌达除草的成本较高,因此仍难以推广使用。

4. 生物控草

生物控草指利用不利于杂草生长的生物天敌,如其他草类、农作物、食草动物来控制杂草发生和为害的方法。生物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药害、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同时生物防治比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要简便,是今后草害防控重要的研究方向。

(1)间作控草

茶园生草后,草类以一定量的生物量提前占据茶园空白生境,形成优势物种,使得杂草无法获得充足的光照、水分、空间等生长条件,从而抑制其萌发、生长。目前已有很多生草植物被引入茶园,常用的草种有禾本科类包括鼠茅草、黑麦草、百喜草 、早熟禾等;豆科类包括白三叶、平托花生、紫花苜蓿、圆叶决明、毛苕子等;同时茶园还可以间作一些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作物,如大豆、绿豆、花生、 荞麦、芋头等农作物,广金钱草、百日菊等中药材来抑制杂草的发生。

(2)昆虫控草

昆虫控草是利用具有寄主专一性的昆虫取食杂草,达到防除杂草的目的。昆虫被释放后会逐渐与杂草达成平衡,一般一经释放就可长期发挥作用。利用昆虫控草是杂草生物防控中应用最早的技术之一,但主要应用于对外来入侵杂草的防控,如利用豚草卷蛾防治世界性恶性杂草豚草。茶园中应用此类技术还未见报道。

(3)植食性动物控草

植食性动物控草利用的是一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如鸡、鸭、鹅、羊等,利用它们踩踏、取食杂草来控制茶园杂草数量。动物控草不仅可以有效防治茶园杂草,动物粪便也可以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同时出售动物也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经济效益高的茶园控草方式。

三、展望

目前我国茶园绿色控草技术还相对落后,推动绿色、高效控草还需从思想理念、控草技术研发与完善、技术推广等方面进行。

1. 改除草为控草

要摒弃茶园中“寸草不生”的传统除草观念,改除草为控草,采用生草、留草,实施“以草抑草”。加大区域杂草种类、发生规律及杂草危害分级研究,及时控制恶性杂草,合理留养对茶园危害性小、不成为优势种的杂草。

2. 推进茶园除草机械化

我国茶园地形复杂,大部分茶园建园与茶树种植欠规范,市场上的农田或果园除草机械难以直接应用于茶园,而市场上的茶园机械质量参差不齐,田间除草效果仍需评估与验证。为顺利推行茶园机械除草,必须规范建园及种植,研发茶园专属除草机械,简化茶园除草机械结构、降低整体质量、方便运输,以适应复杂地形茶园。

3. 加速天然除草剂研发

天然除草剂是环境友好型除草剂,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天然除草剂具有很好的防除茶园杂草作用,其除草效果不逊于传统化学除草剂。但目前我国天然除草剂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和新技术研发阶段,十分缺乏商品化产品,未来应跟踪研究具有良好商品化潜力的天然除草剂产品,降低生产成本,规模化生产,使研发的产品成功商品化,再逐步在茶园中推广使用。

4. 完善间作控草技术研究

间作控草是现在茶园常用的控草方式,筛选适合茶园的间作草种和配套的应用模式是研究的重点。现在推广使用的鼠茅草、白三叶、紫云英等仍有不足。如鼠茅草的草种偏贵、需要补氮,名优茶手采茶园春季踩踏、深修剪等会影响鼠茅草下一个周期的生长等。

各茶区应根据本区域的气候特点,茶园耕作、修剪与施肥管理模式来选 择合适的茶园间作植物与模式。间作控草还需要研究间作植物的抑草机理,是否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解决机械化高效播种及配套管理等问题,从而让广大茶农更好地接受“以草抑草”的技术。

5. 建立绿色控草技术组合体系

我国茶园分布地区广、地形差异大,导致杂草组成复杂,使用单一的控草技术可能效果甚微,达不到茶园草害防控要求,因此未来研究茶园杂草绿色防控技术应根据不同地形环境茶园建立相应的技术组合模式。如幼龄茶园中可以应用覆盖与间作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即在茶行垄面覆盖防草布,行间种植鼠茅草、白三叶等。成年茶园可以在夏季、秋季轮作不同草种达到长效控草效果。同时各种控草技术还应与耕作、施肥等管理技术有机配套,形成一套完备的绿色栽培管理模式。

6. 加速茶园绿色控草技术的推广

目前茶园绿色控草技术已有较多研究,但茶园除草仍以传统人工为主,应定时开展茶园绿色控草技术知识讲座,通过明白纸、技术挂图、短视频和微信小程序等方式科普茶园杂草绿色防控知识,宣传与推广绿色控草技术。让广大茶农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真正推动绿色控草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本文节选自《中国茶叶》2022年第7期,P10-15,《茶园绿色控草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作者:左从国,罗垚,张显晨,李叶云。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做好双手采茶,保障春茶生产 胡继承带队赴安顺开展茶产业调研

3月15-16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率厅有关处室、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关人员一行,前往安顺、清镇等地调研春茶生产工作。安顺市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有关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组先后前往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贵州拾拙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秀区山京现代高效茶产业示范园区明英茶场、紫云县坝羊镇生源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红枫山韵茶场、平坝区十字乡十字村上坝种植场进行调研,实地查看春茶采摘与安全生产情况。

春茶加工调研

胡继承了解了今年安顺春茶开采进展、茶青价格、采工用工等情况后,对安顺市春茶生产给予了充分肯定。围绕当前春茶生产,胡继承强调“两个要”:

一要大力推广双手采茶。双手采茶好,好在下树率高、茶农收入多、企业效益好。无论是茶叶主管部门还是茶叶企业,都要加大力度普及双手采茶技术,让培训与宣传相结合,借助新媒体、短视频等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双手采茶的好,并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

二要坚守质量安全底线。通过双手采茶“以采代防”,有效防范茶树病虫害;采茶禁用塑料制品;加工时做到茶青不落地;做好采茶工的生产安全防护;推广“以草抑草”“以虫治虫”技术,在茶园种植三叶草,在幼龄茶园套作大豆等。

双手采茶过程一气呵成

胡继承还向茶农们亲自演示双手采茶。他强调,做好双手采茶,关键是掌握“三快一静”的四字诀窍,“眼快、手快、脚快、心静”。胡继承叮嘱茶农,一定要坚持双手采、勤练双手采,假以时日,大家都可以成为熟练掌握双手采茶的能人,生活才会越过越好。

省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杨文在查看茶树生长情况时,同样提出茶园病虫害防治可从采茶入手。例如:小绿叶蝉常在芽下一、二叶间产卵,采摘时以一芽一叶或二三叶为主,采摘后尽快修剪枝条,铺于茶行间,既能预防病虫害爆发,又能使茶树生产枝良好生长。

来源:黔茶资讯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