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用信阳毛尖介绍自己

找到约49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信阳毛尖:如何不负盛名?

去信阳,当品毛尖。作为信阳的一张名片,信阳毛尖已成为信阳城市品牌形象的主要塑造者。泡一杯毛尖茶,感悟一个地区的种茶史,了解一种茶品牌的独特魅力,于我而言,有种别样滋味。

“从整体品牌价值上来看,信阳毛尖综合排名位列全国前三位。”找到信阳毛尖品牌推广人之一的夏争福,我们聊了聊信阳毛尖的那些事儿。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据传中国茶始于神农时期,至今已有近五千年历史。几千年来,中国茶长盛不衰,传承至今。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形成了众多独特的种茶区,衍生出了无数茶品牌。在这些种茶区中,信阳种茶历史可谓悠久。1987年,在信阳固始县曾出土了大量茶叶,由此考证信阳种茶至今已有2300多年。

而中国茶叶生产真正的兴盛期是在唐朝时期,那时信阳被划分为“淮南茶区”,因所产茶叶品质上乘,故被列为贡品,专供皇室使用。早在唐朝时,信阳种茶就已闻名全国。“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把当时全国产茶区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即名列其中。

及至宋朝,信阳茶在全国各地茶区中的地位逐渐升高,在士大夫阶层尤其是“文人圈”中颇受喜爱。大文豪苏东坡曾不吝评价“淮南茶,信阳第一。”由此可见信阳茶在宋朝“文人圈”中的重要影响。

信阳种茶历史悠久,也诞生了著名的茶品牌——信阳毛尖。

虽然信阳种茶在唐朝时已闻名全国,但信阳毛尖的走红却是近些年的事情。应该说,大约在清末以前,还尚未出现“信阳毛尖”一词,那时人们将信阳茶统称为“毛尖”,后来一些茶社通过改进制茶工艺,提高了信阳茶叶的品质。到1913年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信阳茶风格,由此“毛尖”也开始被命名为“信阳毛尖”。

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信阳毛尖一举摘得金奖,成为信阳茶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首次精彩亮相。“真正让信阳毛尖成为驰名品牌,则是在1985年全国茶叶质量评比中,信阳产区提供的信阳毛尖茶样获得了全国第二名(银奖),仅仅比西湖龙井低了0.03分,从那时起信阳毛尖开始在行业内成名。”

但当时电视还没有普及,缺少有效的全国性传播渠道,因此就全国而言,信阳毛尖的名气还没有流传开来。

夏争福介绍,“真正走出行业、被大众认可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由此,信阳毛尖品牌得以扬名。

2002年,在《香港文汇报》评选的“中国十大名茶”中,信阳毛尖名列其中。

信阳毛尖能成为知名绿茶,这和其本身的特点密不可分。

信阳地处河南省南部,四季气候如春,雨量充沛,土壤深厚疏松,因此茶树种植具有天然优势,这也造就了信阳茶的独特品质。就信阳毛尖来看,独特的生长条件使得其不似西湖龙井色泽嫩绿、香气清高、味道甘醇;也不像洞庭碧螺春色泽翠绿,有花果香味……信阳毛尖自成风格,在色、味、形上均有独特个性。

察其色,鲜润而干净;闻其味,香气清新,味道醇香;观其形,外表匀整,白毫明显。

当然,并非所有信阳毛尖均有以上特点。优质的信阳毛尖,茶的汤色呈嫩绿、黄绿或明亮色;而劣质茶的汤色则呈深绿色,或混浊发暗,味道上也没有香味。

信阳毛尖因茶叶品质优良而驰名中外,但往大处看,其实信阳毛尖绝不仅仅只是一种茶叶,由这捧茶叶而形成的“信阳毛尖”品牌,还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就品牌价值而言,产品品质优良、经济价值高,这些都是形成信阳毛尖品牌资产的重要因素。据信阳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信阳毛尖”位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二位,品牌价值63.5亿元。2020年4月15日,在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等联合开展的“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信阳毛尖以68.86亿美元的专有品牌价值,位列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

就经济方面来看,“在信阳,因种茶、采摘等直接拉动的就有120多万从业者,茶树种植面积辐射整个信阳市,绝大部分县区都会种茶,年产值在70亿元左右。”夏争福介绍,“大部分县区不种粮食,所以百姓的营收只能依靠种茶。因此种茶已经成为了拉动就业、助力农民创收的核心要素。”

就文化影响而言,中国人饮茶已有上千年历史,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中,通过对佛、儒、道诸派思想的融合,饮茶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而形成的茶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中一朵靓丽的奇葩。信阳毛尖等名茶因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在千年传承中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据考证,仅在《全唐诗》中,有关茶的诗词就多达四百多首。

信阳毛尖是知名品牌,但近年来,因受市场变化等影响,信阳毛尖也遇到一些新的发展难题。

信阳种茶虽然有天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信阳是江北茶区,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茶叶的生长期略长,所以相比于川渝地区的茶叶来看,信阳毛尖新茶上市时间较晚。”夏争福说,“所以,有些不良茶人为了追求利益,拿早先上市的四川茶、湖北茶冒充信阳毛尖,这对信阳毛尖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面对市场和消费者时,信阳毛尖的问题也很突出,“从产品上来讲,最大的问题是尚未实现行业标准化,中小茶企、茶场主没有能力建立行业标准,消费者购买时决策困难,很难选出适合自己的茶叶,很多潜在消费者都流失到茶叶的其他替代性产品上了。”

夏争福说:“目前的困难就是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之后,虽然他们爱喝茶,但不懂茶叶,他们喝的是饮料茶、奶茶、咖啡,而不是真正用水泡的茶叶茶。我们辛苦种茶、采摘,最后拿到市场上卖,其结果可能还不如一杯以茶为名的饮料的销路好。”

夏争福介绍,“信阳毛尖还存在一个品类定位的问题,很多茶人都把茶叶当成农产品,而不是消费品。”

这些都成为了影响信阳毛尖发展的主要挑战。显然,要想破解这些发展难题,借用品牌的力量走出困境,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来源:国际品牌观察(王圆磊),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后浪”赋能传统名茶——河南信阳茶产业创新发展调查

“2022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信阳毛尖以75.72亿元位列品牌价值十强榜单第三位,连续13年位居全国前三。作为传统名茶,如何保持优势,在产业竞争中历久弥香?河南信阳的新茶人们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产业发展“后浪”不断涌现,茶产业呈现蓬勃活力。


信阳茶山晨韵。吴敏 摄

信阳毛尖智能化生产线。马依钒 摄

座座茶山、片片茶园,茶农忙一季,闲三季,除了采茶做茶卖茶,别无其他。这是多年来茶产业的固定图景,在拥有2300多年种茶史的河南信阳也不例外。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主产地,茶产业发展历久弥新,一批新茶人正在赋予传统茶产业新的“内涵”,让这个老产业增添了不少新味道。

“后浪”涌现

年届七旬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信阳毛尖制茶大师周祖宏最近琢磨透了一件事:25岁的外孙女肖珺景必定能扛稳自家的茶旗。

在信阳毛尖主产区河南信阳市浉河区,出生于茶人世家的肖珺景自幼就围着茶篓茶筐转,对信阳毛尖有着深厚感情。2019年从郑州大学毕业后,肖珺景从都市返回茶山,用心学做一名茶人。还是那片山,也做那杯茶,可肖珺景的思路和办法与祖辈、父辈迥然不同。

“上山上打茶不容易呀,没有那文化掏苦力呀……”茶山的清晨有薄雾,有鸟鸣,一曲茶歌伴着笑声从山间茶垄飘出。这段画面被肖珺景拍下剪辑后,放到了自己的微信视频号中。视频后半段,她配了字幕:“从茶山到茶杯,是多么不容易。据统计,一杯信阳毛尖需要采摘336次,一斤信阳毛尖需要采摘56000次……”

用短视频记录茶山美景与茶农生活,为家乡的信阳毛尖着上文化色彩——回乡3年来,肖珺景创办了自有信阳毛尖品牌“珺景与茶”,把信阳毛尖的茶文化、茶历史等与视频采制、网络直播有机结合起来,所拍摄的视频作品吸引了很多年轻网友关注,带动互联网销售运营得有声有色。

“不拿茶把拿手机,这种做法能长远?”起初,对于外孙女的“走红”,周祖宏有点心存怀疑。可如今,眼看外孙女每天捣鼓的新鲜玩意释放出强大能量,让网络销售平台的茶叶销量直线上升——他心服口服,一有闲暇便拿着智能手机“拜师学艺”。

随着互联网、移动端不断融入生活,一批年轻人正带着新想法、新品牌、新目标、新“农具”成为新茶人,如同“后浪”潮涌,激荡着信阳茶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作为新一代茶人,我要用自身追求与智慧让高山上的老茶树重焕生机,让信阳毛尖的茶香越飘越远。”在信阳鸡公山管理区与罗山县交界的当谷山区域,29岁的退伍军人闵顺强在此流转了300亩老品种茶山,创办了老村部茶厂,如今已是第5年。与肖珺景不同,退伍返乡前,闵顺强与茶几乎没有关系,但他扎在当谷山,手工制茶,一心做茶,潜心向茶。其制作的寨灵品牌信阳毛尖芽叶完整、汤色透亮、叶底金黄,认可度与关注度日益攀升。以茶人当自强自勉为寓意,当地业内人士给闵顺强贴上了“茶人强”的标签。

在守正创新中,在文化与市场之间,活跃的新茶人势如破竹。

“数字”制茶

从“凭经验制茶”到“看数字制茶”,科技赋能让信阳毛尖摆脱了过去质与量互有掣肘的局限,科技创新正为信阳毛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不久前,信阳文新茶叶公司信阳毛尖智能化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茶叶智能化生产线,其投用对于整个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使信阳毛尖更绿、更香、更亮、更浓、更具特色、更有个性。”该公司董事长刘文新向记者介绍,为进一步提升信阳毛尖品质和标准化生产,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牵头,双方经过近两年潜心研究、艰苦探索、反复试验,共同研发制造出这套独具信阳毛尖特色的智能化生产线。

“生产线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对茶叶生产装备实施精准控制,标准化生产,将推动信阳毛尖、信阳红茶生产方式升级,由以人工为主的生产方式向工业化、智能化生产方式转变,引领信阳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院长、国家一级评茶师郭桂义告诉记者。

如今,创新成为新茶人异军突起、抢占高地的要诀。以张军伟领衔的信阳新锐茶企浉河区遇鉴茶叶公司为例,创业几年来,他们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脑温控炒锅设备,开发了“手工茶自动控温及模仿炭火波长的烘焙系统”“自动增氧红茶发酵系统”,还制定出《调味茶》《代用茶》等企业标准,成为新式茶饮企业标准制定者。

“做食品是有标准的,没有标准就无法上市销售。为此,我们投入资金技术去开发标准,破解发展难题。”张军伟告诉记者,成功制定标准后,他以浉河区优质茶叶资源为载体,自主研发出一系列新式茶饮,改变了传统单一口味,可满足多层次群体的消费需求;并充分提高茶叶利用率,实现茶叶全年生产,以技术创新引领了行业进步;还与海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利用海尔工业物联网技术平台,将优质茶叶销往全球。

政府大力引导,企业有力带动,产业强力发展。记者从信阳市林茶局了解到,信阳市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茶叶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24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9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茶产业从业人员达120万人。在科技创新的大力赋能下,信阳正努力探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茶旅融合

新茶人在不断涌现,千年不变的茶山也迎来了新客人。茶山摇身变为旅游胜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信阳绿色发展的新样板。茶旅融合正在给信阳茶产业带来别样魅力。

商城高山茶今年全面上市时,在信阳市商城县汪岗镇韩冲村万亩生态茶园,茶垄漫山绕,风过带茶香。采茶工穿梭其间采摘鲜叶,游客举着手机记录美好……“这里真美,随手发个抖音,就能引起围观。”网友“多彩云”倚着茶树,一边拍视频,一边赞叹。

以得天独厚的山水林茶湖资源为基,趁“商城高山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之势,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商城县坚持“茶文化与茶旅游并重”原则,统筹种植、加工和生态茶园观光旅游一体化发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商城县大别山红色传承茶旅三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已成功申报,将精心选点建设茶文化旅游小镇,新建茶产品展厅,充分挖掘茶文化;还将开展茶品鉴、体验游,在旅游公路、景区树立商城高山茶标识牌,建设文化石,使之成为游客打卡地,以茶推动旅游,以旅游带动茶产业发展。

从信阳市区出发,沿着南湾湖绕行,无论从环湖路哪端出发,总能到达浉河区浉河港镇。沿途茶山翠绿、溪水有声、石桥静立、屋舍如画,是现实版的“小桥流水人家”。

作为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浉河区茶园面积达60万亩,茶叶产量4.9万吨,涉茶综合产值95亿元。随着信阳茶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浉河区完善茶产业链条,相继建设了文新、豫信、嘉木饮等“十大茶坊”项目,打造百里茶廊休闲体验游线路。以“毛尖源地、山水浉河”百里茶廊红色文化体验游、环南湾湖茶乡一日游为特色的茶旅融合新体验,正成为信阳旅游的新名片。

“你看,大路小道都平坦,房前屋后花儿艳,再配上近旁远处的茶树,游客来了都说我们这里真好看。”浉河港镇何家寨村村民汤顺强告诉记者:“自从搞起旅游后,镇上村里变化大,孩子在门前闹,老人坐在树下笑,生活越来越美好,游客走到哪都拍照。”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何家寨房车露营基地,开业前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是一个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商务度假、山体户外运动、亲子活动等多元化服务项目为特色的小型山地型旅游综合体。站在被誉为“网红打卡地”的信阳之窗前,既可近眺四望山,又可揽胜南湾湖,是绝佳的赏景地。一年多来,各地游客的热切期待与持续关注让这里虽是在建,却已走红网络。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后浪”赋能传统名茶——河南信阳茶产业创新发展调查

“2022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信阳毛尖以75.72亿元位列品牌价值十强榜单第三位,连续13年位居全国前三。作为传统名茶,如何保持优势,在产业竞争中历久弥香?河南信阳的新茶人们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产业发展“后浪”不断涌现,茶产业呈现蓬勃活力。

座座茶山、片片茶园,茶农忙一季,闲三季,除了采茶做茶卖茶,别无其他。这是多年来茶产业的固定图景,在拥有2300多年种茶史的河南信阳也不例外。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主产地,茶产业发展历久弥新,一批新茶人正在赋予传统茶产业新的“内涵”,让这个老产业增添了不少新味道。

“后浪”涌现

年届七旬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信阳毛尖制茶大师周祖宏最近琢磨透了一件事:25岁的外孙女肖珺景必定能扛稳自家的茶旗。

在信阳毛尖主产区河南信阳市浉河区,出生于茶人世家的肖珺景自幼就围着茶篓茶筐转,对信阳毛尖有着深厚感情。2019年从郑州大学毕业后,肖珺景从都市返回茶山,用心学做一名茶人。还是那片山,也做那杯茶,可肖珺景的思路和办法与祖辈、父辈迥然不同。

“上山上打茶不容易呀,没有那文化掏苦力呀……”茶山的清晨有薄雾,有鸟鸣,一曲茶歌伴着笑声从山间茶垄飘出。这段画面被肖珺景拍下剪辑后,放到了自己的微信视频号中。视频后半段,她配了字幕:“从茶山到茶杯,是多么不容易。据统计,一杯信阳毛尖需要采摘336次,一斤信阳毛尖需要采摘56000次……”

用短视频记录茶山美景与茶农生活,为家乡的信阳毛尖着上文化色彩——回乡3年来,肖珺景创办了自有信阳毛尖品牌“珺景与茶”,把信阳毛尖的茶文化、茶历史等与视频采制、网络直播有机结合起来,所拍摄的视频作品吸引了很多年轻网友关注,带动互联网销售运营得有声有色。

“不拿茶把拿手机,这种做法能长远?”起初,对于外孙女的“走红”,周祖宏有点心存怀疑。可如今,眼看外孙女每天捣鼓的新鲜玩意释放出强大能量,让网络销售平台的茶叶销量直线上升——他心服口服,一有闲暇便拿着智能手机“拜师学艺”。

随着互联网、移动端不断融入生活,一批年轻人正带着新想法、新品牌、新目标、新“农具”成为新茶人,如同“后浪”潮涌,激荡着信阳茶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作为新一代茶人,我要用自身追求与智慧让高山上的老茶树重焕生机,让信阳毛尖的茶香越飘越远。”在信阳鸡公山管理区与罗山县交界的当谷山区域,29岁的退伍军人闵顺强在此流转了300亩老品种茶山,创办了老村部茶厂,如今已是第5年。与肖珺景不同,退伍返乡前,闵顺强与茶几乎没有关系,但他扎在当谷山,手工制茶,一心做茶,潜心向茶。其制作的寨灵品牌信阳毛尖芽叶完整、汤色透亮、叶底金黄,认可度与关注度日益攀升。以茶人当自强自勉为寓意,当地业内人士给闵顺强贴上了“茶人强”的标签。

在守正创新中,在文化与市场之间,活跃的新茶人势如破竹。

“数字”制茶

从“凭经验制茶”到“看数字制茶”,科技赋能让信阳毛尖摆脱了过去质与量互有掣肘的局限,科技创新正为信阳毛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不久前,信阳文新茶叶公司信阳毛尖智能化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茶叶智能化生产线,其投用对于整个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使信阳毛尖更绿、更香、更亮、更浓、更具特色、更有个性。”该公司董事长刘文新向记者介绍,为进一步提升信阳毛尖品质和标准化生产,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牵头,双方经过近两年潜心研究、艰苦探索、反复试验,共同研发制造出这套独具信阳毛尖特色的智能化生产线。

“生产线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对茶叶生产装备实施精准控制,标准化生产,将推动信阳毛尖、信阳红茶生产方式升级,由以人工为主的生产方式向工业化、智能化生产方式转变,引领信阳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院长、国家一级评茶师郭桂义告诉记者。

如今,创新成为新茶人异军突起、抢占高地的要诀。以张军伟领衔的信阳新锐茶企浉河区遇鉴茶叶公司为例,创业几年来,他们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脑温控炒锅设备,开发了“手工茶自动控温及模仿炭火波长的烘焙系统”“自动增氧红茶发酵系统”,还制定出《调味茶》《代用茶》等企业标准,成为新式茶饮企业标准制定者。

“做食品是有标准的,没有标准就无法上市销售。为此,我们投入资金技术去开发标准,破解发展难题。”张军伟告诉记者,成功制定标准后,他以浉河区优质茶叶资源为载体,自主研发出一系列新式茶饮,改变了传统单一口味,可满足多层次群体的消费需求;并充分提高茶叶利用率,实现茶叶全年生产,以技术创新引领了行业进步;还与海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利用海尔工业物联网技术平台,将优质茶叶销往全球。

政府大力引导,企业有力带动,产业强力发展。记者从信阳市林茶局了解到,信阳市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茶叶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24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9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茶产业从业人员达120万人。在科技创新的大力赋能下,信阳正努力探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茶旅融合

新茶人在不断涌现,千年不变的茶山也迎来了新客人。茶山摇身变为旅游胜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信阳绿色发展的新样板。茶旅融合正在给信阳茶产业带来别样魅力。

商城高山茶今年全面上市时,在信阳市商城县汪岗镇韩冲村万亩生态茶园,茶垄漫山绕,风过带茶香。采茶工穿梭其间采摘鲜叶,游客举着手机记录美好……“这里真美,随手发个抖音,就能引起围观。”网友“多彩云”倚着茶树,一边拍视频,一边赞叹。

以得天独厚的山水林茶湖资源为基,趁“商城高山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之势,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商城县坚持“茶文化与茶旅游并重”原则,统筹种植、加工和生态茶园观光旅游一体化发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商城县大别山红色传承茶旅三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已成功申报,将精心选点建设茶文化旅游小镇,新建茶产品展厅,充分挖掘茶文化;还将开展茶品鉴、体验游,在旅游公路、景区树立商城高山茶标识牌,建设文化石,使之成为游客打卡地,以茶推动旅游,以旅游带动茶产业发展。

从信阳市区出发,沿着南湾湖绕行,无论从环湖路哪端出发,总能到达浉河区浉河港镇。沿途茶山翠绿、溪水有声、石桥静立、屋舍如画,是现实版的“小桥流水人家”。

作为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浉河区茶园面积达60万亩,茶叶产量4.9万吨,涉茶综合产值95亿元。随着信阳茶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浉河区完善茶产业链条,相继建设了文新、豫信、嘉木饮等“十大茶坊”项目,打造百里茶廊休闲体验游线路。以“毛尖源地、山水浉河”百里茶廊红色文化体验游、环南湾湖茶乡一日游为特色的茶旅融合新体验,正成为信阳旅游的新名片。

“你看,大路小道都平坦,房前屋后花儿艳,再配上近旁远处的茶树,游客来了都说我们这里真好看。”浉河港镇何家寨村村民汤顺强告诉记者:“自从搞起旅游后,镇上村里变化大,孩子在门前闹,老人坐在树下笑,生活越来越美好,游客走到哪都拍照。”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何家寨房车露营基地,开业前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是一个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商务度假、山体户外运动、亲子活动等多元化服务项目为特色的小型山地型旅游综合体。站在被誉为“网红打卡地”的信阳之窗前,既可近眺四望山,又可揽胜南湾湖,是绝佳的赏景地。一年多来,各地游客的热切期待与持续关注让这里虽是在建,却已走红网络。

来源:中国经济网、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