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用什么形容茶香

找到约265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普洱生茶到底是什么味道?

  普洱生茶,即生普,是普洱茶的一种特殊品类,它是一种没有经过人工发酵的普洱茶。 

  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准确说出它到底是什么味道,或者说普洱生普的味道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的。

  原因在于:
  1、它一直在变化;2、没有靠谱的品评标准
  一直在变的东西,您怎么能一两句话就说清它的味道呢?我们只能分阶段说明了;没有标准的茶您又如何能界定它的好与坏呢?我们只能通过与其它茶类对比来形容了。
  大家都知道,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在于越陈越香,如果说这个“香”字不够准确的话,应该是“越存越好”。
  从晒青毛茶出来,不管是散的存放还是压成饼、砖、沱来存放,只要存放的条件合适,它就能在一定温度、湿度和氧气、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和陈化,随着年份的延长,滋味口感也会发生变化,并趋向于越来越好。
  具体怎么个好法呢,我们不可能一年、两年、三年···十年、二十年的列举,通常用新茶、中期茶和陈茶三个阶段来形容

  1.普洱新茶的味道
  普洱新茶,一般指经过初制加工成的毛茶或者饼茶,存放年限在5-10年之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普洱茶。虽然有人不同意散的毛茶是普洱茶,但这是另一个论题了,此处不做探讨,因毛茶的滋味口感和新茶阶段的生普区别不大,我们索性直接将它纳入普洱新茶的讨论范畴。
  有人习惯性将普洱新茶当成绿茶来品鉴,从茶学类教材上看,实际也可以把它作为晒青绿茶看待,但是品饮的方法却和传统绿茶有明显的区别。
  品饮绿茶,我们重在新鲜,重在鲜爽,普洱新茶无论在香气浓度和鲜爽度上,都和传统的绿茶没得比,如果你直接拿这两项来PK,可以说是拿鸡蛋去碰石头了。实际上普洱新茶由于大叶种茶的优势在于厚积薄发,传统绿茶的亮点重在品饮过程的享受,普洱新茶的亮点却在品饮之后的感受。如果比较生津、回甘的表现,茶气茶韵的体感,原料优质的普洱新茶可以秒杀一切绿茶。
  当然,没有香的茶是没有灵魂的,虽然它的香不及传统绿茶岩茶类,但却是一种来自原生态的自然香,是一种大叶茶树品种占基因优势的天然品种香,虽然微弱却很高级,若隐若现却长久迷人,隐于茶汤之中,馥于唇齿之间,似兰似荷,似桂似麝,淡雅而不落入俗套,芬芳却不甜腻黏人,是一种让品者上瘾后欲罢不能的香。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普洱新茶的滋味,我以为,它应该是:
  强烈的生津,长久地回甘,愉悦的茶香,通畅的体感
  2.普洱中期茶的味道
  普洱中期茶,一般认为存放到10-20年之间,普洱茶的外形和内质已经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还保留新茶阶段的特征。
  这样的茶其实很尴尬,因为它正处于转化期,没有达到老茶陈茶的醇厚润滑,却保留了生茶的苦涩寡淡,生普的香减弱,陈茶的韵达不到,可以说是普洱茶最不适合品饮的阶段了,唯一可以品到的亮点是优质原料陈化后的茶汤之中含有蜜香,这可以作为评估中期茶存放价值的一个重要参考项。
  从品饮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普洱中期茶的味道:
  生涩难尽,陈滑不足,蜜韵若存,后期可待
  3.普洱陈茶的味道
  普洱陈茶,一般认为存放在20年以上的普洱生茶,资深的老茶客则选那些40年以上的生普才算陈茶。

  不管它存放多少年,它的外形和内质与新茶和中期茶阶段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我们对茶味道喜欢用”什么香“来形容,绿茶、红茶和青茶类,这种香是基于嗅觉上的体验,而对于普洱陈茶来说,它的香已经完全融入茶汤之中,那是一种调动触觉、嗅觉、味觉,和体感上的综合体验,所以才有木香、陈香、参香、药香、樟香等说法,所以才有韵味、陈味、岁月之味和无味之味的感悟。
  形容普洱陈茶的味道,是个难题,小编只能以自己的感觉勉力一试:
  醇厚饱满、丝滑甜润、陈香绵绵、气韵流长(来源:刀哥说茶,图片来源:茶友茶网图库)


岩茶的香与香有什么不一样?

岩茶的香气很丰富,在平日喝茶过程中,常常听到别人用一些词来形容茶香,譬如:兰花香、桂花香、栀子花香、蜜桃香、梅子香等等。

武夷岩茶的香气不一定是越香越好,就好比香水,往往廉价的香水刺激性更强。

当然,一些高香品种茶以香气引人,但品质好的茶,它的香气必定是令人愉悦的。

因此,对武夷岩茶的各种香气的判断还需要茶友们的细致辨别。

对岩茶的香气而言,花香,果香为茶中的上品,茶香,炭香为岩茶所必备的特点,烟味,返青等异杂味为茶中大忌。

对于茶叶香气的品鉴上,特别要注意:

清香≠青香

品种香≠花香

炭香≠果糖香

清香vs青香

清香的岩茶,是指茶叶本质特征好或香气表现比较理想的岩茶使用轻火工艺精制的成品茶,实指岩茶制作工艺的焙火较轻的茶品。

而青香,则是茶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发酵时间过短或炒青时间不够而导致的青草的味道,是加工不到位的特点,即使焙足火花也有可以有青味存在。

清香,是茶的工艺问题,而青香,则是茶的品质问题了。

品种香vs花香

这两种实质上是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所有的茶叶都具有的茶香,在清香的茶里面较难区分的是茶香与花香之间的不同,个别品种茶如:105(黄观音)本身所具备的品种香就有点类似花香,不过对于茶香和花香的区分来说,品种香相对较锐,冲,而花香的茶的香气要更幽,更具收剑性。

炭香vs果香

炭香则主要体现在中足火的区分上了,炭香在盖香中的体现为焦糖香,主要表现在茶品前三泡的香气上,而果香的体现则要冲泡二到三泡以后才可能体现出来。

对于岩茶香气的认识来说,还在于各位在品饮的过程中,注重对比,注重积累,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区分了。

关于前面所说的几种香气:

茶香:指品种香,也就是各种茶叶品种本身所具备的品种的香气。

花香:清香的茶品中表现出来的类似花粉的香气。

果糖香:是指中火或中火以上的茶品开泡时感受到的类似于蜜糖或果奶香的香气。

炭香:是指中火或中火以上茶品所具有的炭火味。要区别于焦香(焙火过高或过急而产生的咖啡香)。

清香:实指岩茶工艺中轻焙火工艺所制作的岩茶的一种香型。不同于足火或中火的熟香型。

关于清香及熟香:常理来说,清香的岩茶以轻焙火为主,熟香的岩茶以足火为主,而中火的茶品有可能表现为轻香,也有可能表现为熟香,不好完全界定。

花香必然表现在清香型的岩茶中,而果香则必出自熟香的茶品中,清香茶中的果香,熟香茶中的花香,则是个案中的个案,或说是实属难得的精品了。

来源:赢和茶频道,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大红袍,喝起来是什么味道?

一句话概括大红袍在岩茶圈的地位,你会怎么形容它?

曾几何时,用岩茶界一哥来形容它最为妥帖,可近年来却有些被肉桂反超的势头,牛肉、马肉、龙肉等名气在圈子内可比大红袍要响。

有种正宫娘娘被三宫六院妃嫔抢了恩宠的意思。

然大红袍的江湖地位,仍旧不可动摇。

没办法,谁让大红袍有个势力强大的娘家。

它的种植历史以及传奇故事,令大红袍始终处于金字塔顶端,难以走下神塔,轻松赢得个“茶王”的美称。

大红袍于许多新茶友而言,却多了些神秘感。

喏,刚入门的张阿哥便问了:“大红袍,喝起来是什么味道。”

哟,这个小小的问题,可难倒了麻花本花,倒不是不好形容大红袍的味道,而是这大红袍,它的身份有些复杂。

就目前市面上能听到名头的大红袍,足足有三大类。

母树大红袍

大红袍亲属

商品大红袍(别名拼配大红袍)

名字里都有“大红袍”三个字,难道不是同一种味道么?

您真别说,这些个大红袍的风味,是马奶奶遇到了冯奶奶,差了不止两点。

一、母树大红袍

母树大红袍,此乃现在富可敌国也喝不到的茶。

自2006年后,母树大红袍已停止采摘,并被列位国家级保护单位。

这下母树大红袍更添神秘感,这款处于神坛上的母树的大红袍喝起来是什么味道?

不好意思,麻花没喝过。

但,总有个别被幸运之神眷顾的人喝过,比如那位资深茶圈人物,在做学徒的时候曾喝过“尾水”(也就是泡到最后几泡的茶汤),那心情,那滋味,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总而言之,有香、清、甘、活的特点都有就对了。

激动心情难以言表,也总要给出个具体描述吧。否则岂不是要YY母树的大红袍的风味?

来本教科书做参考。

在《武夷名丛录》中,关于大红袍的滋味记载如下: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实,色泽绿褐润,香气高雅、清幽馥郁芬芳、微似桂花香,滋味醇厚回甘,“岩韵”显,香味独特……

浓缩成一句话:好喝。

九龙窠母树大红袍,我们是别肖想它的滋味了。

但您也别觉得遗憾,我们可以喝与母树大红袍有相同遗传基因的茶。

这款皇亲国戚般的茶,有个质朴的名称——奇丹。

二、纯种大红袍奇丹

奇丹,名头小,甚至很多人都不晓得它是什么茶,若是没闹明白,还以为它和奇兰是亲兄妹。

其实,奇丹这款茶是真正低调的富二代。

其真实身份,可代表母树大红袍发言。说白了,奇丹就是母树大红袍复制、粘贴的产物,从性状上来说,最接近母树大红袍。

红口白牙,空口无凭。奇丹和大红袍的关系,有铁一般的证明。

在2009年春茶期间,专家应用基因分析技术,进行了验证与辨别。最后得出结论:奇丹与大红袍有相同遗传组成,系异名同物。

奇丹,果然是皇亲国戚,将养起来难度不小。

种植时所需的管理难度大,对比水仙、肉桂这类五大三粗、繁殖能力超强的品种,奇丹显得十分娇气,这也是茶农少量种植奇丹的原因之一。

有因必有果。

种植数量少,奇丹的整体产量自然是比不上水仙、肉桂。真正接触过奇丹的人,范围不断缩小。

奇丹喝着,究竟的什么味道?

就目前麻花喝过的奇丹,香型统共可分为三种。

一是花香型。

二是果香型。

三是木质香型。

做出什么味道,主要看茶农的制茶技艺,制作工艺好,花果香并存,汤稠水滑,韵味十足,回甘生津携带香气。

曾喝过一款奇丹,属于花果香型。

第一泡揭盖,花香浓烈、明艳、奔放。茶汤清甜、柔和。稍等片刻,口腔里有强烈的生津感。

第二冲,花香在前,中调带着甜甜的香气,似果香,又有些似花香。等到茶汤凉后,甜蜜的果香占据杯盖、落水香。

做的好的奇丹,丝毫不逊色。可惜,真正体会过奇丹风采的人,不多。下回麻花遇到了品质好的奇丹,定给列位看官介绍。

三、拼配大红袍

人间工艺巧天工,拼配二字,让大红袍拥有无限可能。

有些大红袍喝起来,花果香明显的不得了,杯盖上,汤水里全是香气。

有的大红袍,是果香味儿的,似蜜饯集合体,李干、黑加仑、芒果、白葡萄……闻着就是甜蜜蜜的气质。

有些大红袍,则是汤水取胜。醇厚、柔和、圆润、饱满,仿佛有老丛水仙的身影在里头。

不得不感慨一句:拼配的存在,让岩茶拥有了无限可能。

何为拼配?

望文生义,即将不同的岩茶按照不同的比例搭配好,然后形成独特的风味。

这种拼配的方式的出现,许是为了还原母树大红袍的风味,别让母树大红袍的香火断了,总得给茶友们一些念想才是。

把水仙、肉桂、铁罗汉、黄观音等茶(这些茶,随机搭配,未必都一致)拼配在一起,茶汤、茶香无限接近母树大红袍,就成功了。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的口味也会发生变化,大红袍拼配比例也在不断调整,大红袍开始分出了流派。

有的大红袍,舍弃了汤水,留下了香气。

有的大红袍,汤水口感极好,但香气却差强人意。

有的大红袍,香气好,汤水佳,是一款十全十美的茶。

这类拼配大红袍,要统一形容它的风味,太难了!

如全世界的语言丰富多彩,不可能只用一种语言统一,是一个道理。拼配大红袍,也难以归于统一。

且全世界的大红袍要都是一个味道,武夷岩茶反倒变得无趣了。

岩茶的有趣,就在于它太难猜测!

女人心海底针,这句话送给岩茶才是。

可没办法,我们就好这一口,拒绝不了,也不接受反驳。

大红袍是什么味道?

给不出标准答案。

纯正的母树大红袍,据说喝着有桂花香,香、清、甘、活的优势全占尽了。

纯种大红袍奇丹,作为母树大红袍现世的代言人,花香、果香、木质香,全看工艺。制作好的奇丹,同样具备香、清、甘、活的特点。

至于拼配大红袍,是现如今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市场活跃度极高。拼配茶,并不令人反感,毕竟通过拼配技法修饰茶的缺陷,可让我们获得愉悦感。

一款集香气与汤水于一体的大红袍,简直无懈可击。

你若问麻花哪种大红袍最好,那当然是母树大红袍呀。

得不到的总是在躁动,失去的才会珍惜。

现实是:我会选择奇丹或者是拼配大红袍。

毕竟能被我们各种嫌弃挑剔的,只有它们俩了!

落袋为安,才是智慧。

喝得到的,才是好茶

找到约25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