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银川茶叶好做吗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极白在2018银川茶产业博览会等你

初秋的银川已不觉得闷热,只感受到了清晨的美好,在这样的好日子里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银川茶产业盛会。

2018年中国·银川茶产业博览会暨浙江绿茶(银川)博览会(以下简称银川博览会)于8月24日在银川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届时,会展中心A、B、C馆同时开展——A馆为品牌茗茶馆;B馆为紫砂、陶瓷、茶具、红木馆;C馆为浙江绿茶展团,展览面积总计15000平方米,标准展位600余个。

极白安吉白茶的具体展位是C47-56,您记住了吗?C47-56,C47-56,C47-56,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极白在这里等你,我们不见不散。

作为银川茶博会的参展茶企,极白展位迎来了众多的茶商与茶客前来参观,咨询新产品。

本届茶博会极白展位的设立风格清新优雅,产品包装高端大气,新品中秋三重礼,吸引众多茶商茶客前来参观品茗。

极白安吉白茶比一般茶的氨基酸高2到3倍,喝起来口感鲜甜,回味淡然悠长,在众多参展产品中受到大家的青睐。

极白始终坚持以品质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一如既往地遵循“安全、稳定、原产地”的产品原则,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原产地好茶。极白一直用心向消费者、合作伙伴传递品牌理念,我们只做氨基酸含量高的茶,赢得了广大消费者与合作伙伴的信任。他们的信任是极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极白多次参加银川茶博会,已经是银川茶博会的老熟人了。但每次参加茶博会都会带来新的体验、新的收获,老的茶商和茶客欣喜看见极白发展的新面貌,也让新的茶商和茶客认识、了解、喜爱极白安吉白茶。
名企名茶荟萃一堂,茶事活动精彩纷呈,一场茶叶盛宴与文化盛会邀您品鉴。极白与您相约银川茶产业博览会,我们不见不散。

拜山崆峒,最后还是为了让我知道这座山的茶故事

35.56° N, 106.53° E甘肃平凉崆峒山Thursday.April.11

第一次听说崆峒山这个名字是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面,金庸的作品我原著看得少,拍成的电视剧倒是全部刷完了的。影视作品往往要更加突出主角光环,所以为了突出主角,很多名山大派都被演绎成了陪衬。还记得崆峒派里面那个练七伤拳的老头,败在了张无忌的七伤拳下,之后张无忌将拳谱的核心机密当众朗诵了出来。这对于一个老江湖而言,简直是无地自容的。金庸虚构的武侠世界里得罪了不少西部名山,峨眉、青城被黑得够呛,后来他为了还原真相,为这些名山先后题写了不少正本清源的条幅。此前我在网上见过他老人家给崆峒的题词——“崆峒武术,雄峙西陲”。从平凉上崆峒路途不那么遥远,今天上山的目的也很纯粹,不带任何目的,就是闻名而去,看看崆峒的风貌。


崆峒山道上


平凉市区的人口并不是那么密集,这个季节也不是拜山的最佳时机,所以去往崆峒的一路上,我没有遇到别的什么人。到山门售票处的时候视线里空空如也,工作人员关着玻璃窗在里面打瞌睡。我找不到上山的路,于是只能选择乘坐缆车。在缆车上,邂逅了一对银川过来的情侣,他们是专程到崆峒旅行的,男的是个飞行员,喜欢户外和出行,聊起草原和雪域,他就特别来劲儿。但此刻,他们和我一样,感觉崆峒是个异常神秘的所在,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塔寺,塔顶长青松


从缆车上下来,过塔寺,没几步路就到了中台。塔寺以一个古塔为中心,古塔顶部竟然生长着一棵松树。站在塔下仰望,蔚为壮观。中台是整个崆峒的中心广场,有商贩,有舞台,有服务中心,还有可以直达山下的摆渡车。围绕广场两边,商贩设置了可供游人休息的区域,桌子上摆放着方便面和八宝茶。平凉人喜欢用盖碗冲泡八宝茶,八宝茶的配方很简单,红枣、枸杞、冰糖之类的,装在盖碗里用保鲜膜一包裹,你要喝,拆开了给你冲上水就行了。这种八宝茶在平凉很常见,所以难怪最近在城里遇见很多副食店大门上都写着出售“糖茶烟酒”的字样,在内地我们见得更多的是名烟、名酒、名茶。甘蔗、茶叶、烟叶乃至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被禁止了的鸦片罂粟,这些植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且一度影响着世界格局。


山中休息处的方便面与八宝茶

平凉城里的糖茶烟酒副食店

在东部地区,大家不会刻意的去强调糖的摄入了,因为日常生活里摄入糖的机会太多了,以至于现在很多人的身体还需要有意识的去控制糖的摄入。我点了一杯八宝茶,坐在海拔1880米的平台上,西风干冷,早春里虽然山花已经盛开,但林木与裸露的山脊难掩苍凉的本色。一杯八宝茶,容纳着黄土高原上的孕育,暖暖的,甜甜的,确实很惬意。在中台广场边,金庸题写的那个条幅被刻成了碑,立在那里。碑的背后就是崆峒山的腹地,从那里进去,可以进入古建筑群,可以攀援顶峰。


中台金庸题字处

山门

上天梯


从中台进去,穿过朝天门,连续攀爬几个“之”字形的山梯就抵达了上天梯,那是上山的一条必经之路,直线距离很近,但坡度很大,很多人站在山下望了一下就却步了。从山上下来的人也是双手紧紧拽着铁链,步履随着阶梯小心谨慎的移动。尽管如此,但选择上去的人依然还是很多。因为在天梯的中部,有一个让崆峒引以为荣的所在。传说,当年赢得天下的黄帝曾经造访崆峒,并且在那里问道广成子。华夏文明的始祖在那里留下了痕迹,后来的秦皇汉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纷纷登上了崆峒。司马迁为写《史记》也专门跑了一趟崆峒,那里还留存着中华民族早期的记忆,所以当年左宗棠在朝堂上的坚持是正确的。


茶路行者在黄帝问道广成子处

危崖处的崆峒山古建筑

崆峒的建筑都在危崖险峰处,醒目,壮美,在云遮雾绕之间沾染着仙气。山上的古建筑很多,以明代的遗迹为最。牌坊碑刻,木楼城堡,往往依山开凿的时候将山石崖洞巧妙的融为了一体。山上有修行的道家人,心气平和,仙风道骨,望着登山客疲惫的倦容,他们安然自适,仿佛与世俗生活在两个世界。上天梯的顶部有所谓的皇城,其意涵是明朝的天启皇帝赐了一块匾安放在这里。


崆峒道人

天启皇帝赐匾处


过皇城后走3公里左右的山路,有崆峒山地质博物馆。岩石、植被、水源,那些比人类历史悠久得多的遗存被人类定义之后陈列在里面。展馆里介绍了崆峒的各种矿藏,最吸引我的还是一个玻璃容器里装的水,前面牌子上写着地热水。左宗棠在柳湖发现的那口三九天不结冰的暖泉大概就是地热水吧!


崆峒山地质博物馆

博物馆里展出的地热水


至此,崆峒的精华部分已经差不多观览殆尽,但是在景区各要道的全景图上,从中台下去不远处有一个叫“茶庵寺”的地方,既是寻茶之旅,自然是不能轻易放过带“茶”字的地方。于是我放弃了地质博物馆门前乘车的机会,原路返回中台,直奔茶庵寺而去。


茶路行者在崆峒山道上


茶庵寺需要从中台左侧下去,顺着曲折的山道一路前行,下行约1.5公里,在一个无人的山坳里就有建筑物隐隐出现了,我快速冲上前去。山门修缮一新,我没来得及细看,就径直走了进去,里面的空间很大,庵寺里的师父正在做晚课。他见我来,慈眉善目的脸上露出了热情的微笑。我随即便问道:“请问师父,我们这个寺庙与茶有什么关联呢?”


留守茶庵寺的僧人


他一时语塞,但随即又反应了一下说:“这个事,我师父应该知道得更准确更详细一些,这样子,留一个您的电话,等我师父出关,我问了打电话讲给您。”出家人不打诳语,他这种热心审慎的态度让人感动。我围着寺院转了三圈,把每一处有文字的地方都浏览了一遍。佛弟子的捐修功德碑,重修茶庵寺记这些重要的文字里都没有讲明此地与茶有什么关系。于是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一切等老法师出关以后再详细解开。


茶庵寺

重修茶庵寺记,提到茶庵寺毁于同治年间的兵事


从茶庵寺下山,山道逾3公里,等抵达山麓我才发行,茶庵寺正是步行上山的小道所在。这条道掩盖在丛林里,我上午上山时竟然没有发现。时近六点,早上来的时候瞟了一眼末班公交是6:00,显然是赶不上了。夕阳西下,湖光山色里,就我一个人在行走。山下的道路很宽,随山势蜿蜒,一路走过去,惊扰了很多在路边晒太阳的松鼠。等转过一个路口,遇到一个骑行的女子。她骑得很慢,带着个遮阳帽,帽檐上写着“崆峒山”,我猜测她是景区管理员,于是上前搭讪。


掩盖在林间的山道


她是平凉旅游局的,负责服务崆峒山景区,天气好的时候下班会在这条路上骑自行车玩。几句话一聊感觉挺投缘,于是我又忍不住向她打听起了茶庵寺的来历。没想到,此前她曾从老主持那里听到过。


传说,唐朝年间,有个姓魏的大户人家,生养了6个女儿,前面5个都嫁给了当朝的达官显贵。唯独第6个女儿,生性叛逆,博览群书,看透了世事红尘,慢慢地与原生家庭的那种生长环境越来越疏离。最后她选择了离家修行,经过一路奔波抵达了崆峒山。崆峒山上修行的多为和尚道士,不方便收留女徒,于是塔院的老和尚将她安置在了石月峡的山坳里。正好那里住着一个比丘尼,于是她们两个在那里搭建了草屋,结伴修行。石月峡的山坳是信徒进山的必经之路,每每山上做法事,就有成群结队的信众从这里上山。当走经她们修行的草庵时,人困马乏,于是都会坐下来吃点干粮喝点水。她们俩也热情主动的招呼往来信众,最后还在草庵前提前煮好热茶以供上山的香客饮用。久而久之,石月峡草庵处比丘尼的热茶远近闻名。后来山上为她们两个修建了寺院,他们给山上的老和尚建议新修的寺院就叫“茶庵寺”。山上的师傅同意了这个名字。从此,这个名字就从唐朝叫到了现在。


从外面看“茶庵寺”山门,名字已改为“茶禅寺”

从里面看依然是“茶庵寺”


现如今,山上没有修行的比丘尼了,所以茶庵寺山门向外的匾额改成了“茶禅寺”,但里面依然还保留着茶庵寺。那位姓魏的比丘尼叫魏静,民间宗教往往口口相传,很多信息都湮灭在了时间里。但“茶庵寺”这三个字没变,依然还可以引发人的联想。我一开始很自觉的将其与茶联系在了一起,看来是没错的。现如今,在崆峒山上,每到一处可以让游人休憩的地方,都会有小摊贩摆出八宝茶迎客,虽然是付费,但价格公道,冥冥之中感觉大家还依然传承着茶庵寺的古风。幸而崆峒山并不产茶,不然魏静肯定会被封为“茶神”。


崆峒山下蜿蜒的公路


与那位女子一同走到山脚,夕阳已经在天边留下了一抹绚烂的色彩,一天的时光交给了崆峒。那位热心女子担心我没法回平凉,于是陪我一起等车。空荡荡的站台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原,在太阳落山之际,山间的风异常阴冷。崆峒距平凉十多公里,我尝试用了所有的打车软件,几乎都没用,在滴滴上给出租车司机发50块钱红包都没人接单,宽阔的公路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丝汽车马达的声息。那女子说陪我到崆峒镇上去看看,正说着一辆公交车从远方驶来了。是进城的车,我问司机还走吗?司机说当然要走。牌子上所谓的末班车其实是城里发车的时间,最后一趟其实是7:00。


夕阳黄昏,可以看见远方的平凉城


旅途中就是这样,有些朋友刚认识就要说再见,不过每一次相遇都像似有上天的刻意安排。那个面容姣好,带着大西北淳朴气质的女子在今天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出现,其实就是为了让我知道茶庵寺,让我这个茶路行者明白,崆峒山与茶的那些故事。只是故事里的情节和湖南安化茶亭以及风雨廊桥上发声的事很像!



祝福在路上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与宣传部部长助理 董俐妤:背上行走的勇气,带着千万事茶人的梦想,踏上万里茶路。放眼望千年,梦回那朝夕,待归来时,杭州约茶。

湖南高马二溪茶业有限公司湖南省张家界市总代 王明福:祝万里茶路行圆满成功,收集更多黑茶文化对群众生活的影响,祝参加此次活动的工作人员安全健康完成任务。

安化归来茶舍二当家 刘凤莲: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四川省蒙顶皇茶茶业公司副总经理 龚开钦:盛世壮举,重塑辉煌。

成都花茶研究会会长 林明:祝福洪漠如先生行走万里茶路,传播中华文明,茶香飘世界。

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带领会员走出国门,让更多机遇触手可及!

  继在国内的云南大理鸡足山以及宁夏银川贺兰山成功举办了两场活动后,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又精心策划了带领会员走出国门的活动——走进柬埔寨“穿梭千年·触碰未来”。

  本次活动从12月10日持续到15日,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参与的会员将从投资大环境与政策等方面理性认识柬埔寨,当然也少不了要去吴哥窟感性领略一番历经王朝更迭、战火洗礼的废墟之上盛放的佛之微笑……
    ▲活动首日,团员们分批抵达金边

  以茶为媒

  中柬企业家深入交流促进合作

  China–ASEAN  Entrepreneurs  Club

  来到金边的首日,4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们与柬埔寨发展理事会旗下相关成员相聚一堂,就当下柬埔寨的投资机遇与相关政策、法律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座谈。
    ▲座谈会现场

  大益集团副总裁、西安大益膳房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万春代表中方发言,他首先向柬埔寨发展理事会投资委员会副秘书长H.ECheaVuthy问好,并表明来意:“很高兴能带领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的中国企业代表团走进柬埔寨。今天来到柬埔寨发展理事会,是希望能深入了解、学习柬埔寨市场的投资政策及经济发展方向,深度共建柬埔寨中国商务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并进一步推进共同感兴趣的投资及商务项目。”

  他同时还介绍了随团来访的成员,“他们是在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代表性的一些民营企业和商协会代表,包括能源产业、商业地产、电子商务、自动化电子电器、文化投资产业、进出口贸易、农产品加工贸易等众多优秀企业。”
  
  ▲大益集团副总裁王万春先生(右)、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副总经理吴鉴倬先生现场发言(左)

  而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副总经理吴鉴倬在担任翻译的同时,也向柬方做了以下介绍:

  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是在中国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突破中国和东盟交往的发展瓶颈,为推动双方民营企业家交流合作打造的新平台。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作为民间非盈利性组织,采取实名、收费、邀请的会员管理制度。俱乐部通过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国际交流、会员互访、专题沙龙、公益教育等渠道和方式开展深度合作。俱乐部现有企业家会员超过5000名,会员包括中国各省市及东盟国家多行业的企业家和高端商务人群。”
    ▲座谈会现场

  柬埔寨发展理事会投资委员会副秘书长H.ECheaVuthy在听取了来意后,向团员们简要介绍了柬埔寨经济概况、商业运营环境、贸易与海关等,并发放了厚厚一本《柬埔寨投资指南》,内容非常详实,对中国企业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柬埔寨发展理事会投资委员会副秘书长H.ECheaVuthy(中)

  团员们也踊跃提问,他们普遍关注柬埔寨的房地产项目以及政府是否对科技创新有所扶持等。最后,团员代表——云南弘瑞君益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杨云鹏表示:“通过今天这样喝喝中国Tea,聊聊生意的方式,中柬双方建立起了初步的认识,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她同时还询问H.ECheaVuthy,柬埔寨人民是否有喝茶的习惯?H.ECheaVuthy实话实说:“柬埔寨的年轻人更喜欢喝咖啡,我很惊讶是不是我们与中国人的个体差异太大?我们喝了茶会睡不着觉。”杨云鹏则说:“如果你们连喝咖啡都不会失眠的话,喝普洱茶就更不会了。邀请你们来普洱茶之乡云南西双版纳做客,到时候我请你们喝几泡上好的普洱茶。”
    ▲团员们将大益茶带到了柬埔寨
      ▲向柬方代表赠送“东盟宝盒·益套餐”及纪念品。

  实地考察

  深入了解柬埔寨投资项目

  China–ASEAN  Entrepreneurs  Club

  在结束了与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的会谈后,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考察团一行又步履不停地来到柬埔寨中国商会,与商会会长及驻柬企业家来了一场”老乡见面“,继续就投资机遇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

  柬埔寨中国商会商务副会长潘东风向团员们着重介绍了柬埔寨的经济形势及金融政策。他说:”柬埔寨目前有39家商业银行,其中6家有中方背景。同时,柬埔寨是一个美元社会,民众也比较喜欢消费,并且这里的消费水平还不低,甚至与中国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接近。旅游人数去年为120万人次,今年将达到180万~200万人次,预计明年会突破300万人次。金融环境很活跃,投资潜力无限。”
    ▲柬埔寨中国商会商务副会长潘东风(站)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朱趁义则向团员介绍了西哈努克经济特区这个项目,“这是由中柬两国企业共同打造的经贸合作区,是‘一带一路’上的标志性项目,是为企业搭建的‘投资东盟,辐射世界’的理想投资贸易平台。”据了解,该项目目前吸引了大批国内企业家的关注与投资,特区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业、木材加工、机械制造业等,已成为中柬合作样板。
    ▲中国银行金边分行行长助理刘政(左)
    ▲团员们与驻柬企业家深入交流

  除了听取理论知识外,当然也应该进行一番实地考察。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会员们还前往参观了“金边一号”地产项目,虽没有企业家当场拍板签单,但通过这一天的商务考察,他们均表示对柬埔寨的投资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信心。
    ▲团员参观“金边一号”地产项目

  文化之旅

  在吴哥窟的风景里布一桌茶席

  China–ASEAN  Entrepreneurs  Club

  提到柬埔寨,可能会有人不知道它的首都是哪里,但应该很少会有人没有听说过吴哥窟。
    
  《花样年华》结尾,周慕云来到吴哥,以类似与断壁残垣上某个洞接吻的姿势,倾吐了心中所有的秘密。然后用土和草,将它们统统和柬埔寨历史上的那些王朝一起,永远地埋葬在了这里。

  不知有多少文艺青年,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看过多少遍这个片段,然后暗暗发誓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也要前往吴哥找一个“树洞”,讲述自己无法宣泄于口的秘密。

  但这就是去吴哥的唯一理由吗?当然不是!照搬梁朝伟也毫无创意。
        
  在吴哥窟前布一桌茶席,以五座石塔为背景,以岁月风霜为音乐,沏一壶好茶,慢慢悠悠地品,沐浴着灼热的阳光与偶尔吹过的风,与这座破败而又透露着庄严的旧城对话,更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企业家们平时都比较繁忙,能聚到一块喝茶已属不易,能相约一起旅行,就更是难上加难。而这也正是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发起组织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的初心:为企业家们搭建起品质生活的圈子、交流智慧和深度交往的平台。
    公益行动

  为柬埔寨小学捐建爱心井

  China–ASEAN  Entrepreneurs  Club

  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此行还有一个目的——以大益爱心基金会的名义,向暹粒当地一个小学校的276名小学生捐赠书包和文具。同时为改善学校用水困难的问题,还向该校捐助了一笔专款,用于挖井。
  
  12月14日一大早,企业家们就乘车赶到了KANTREANO小学,在柬语里发音接近“干得儿亮”,有企业家戏称是“干得漂亮”。

  大家抵达的时候,孩子们还在上课。据了解,由于场地和师资有限,276名孩子只能分为早上和下午两拨上课。不同年纪的孩子被分成四个班授课,但他们纯真的眼神和对知识的渴求却并无二致,让人不禁想起了曾经火遍中国的那个希望工程“大眼睛”。
   
  就在不久前,柬埔寨一个会讲8门以上语言的小男孩在网上迅速走红。这次来到柬埔寨,大家发现地接导游们也至少都会3门以上的语言。让人不得不猜测,那位会8门语言的小男孩最早学外语的初衷,也不过是能多推销一些东西出去——仅为谋生而非热爱。
      
  ▲学校的孩子们看到远道而来的叔叔阿姨们都很兴奋,一下课就跑出来和企业家们合影,企业家们更是拿出自己带的文具和零食、茶叶等礼物来送给孩子们。

  在吴哥的各个景区,都不乏小孩子的身影,他们衣衫褴褛又天真可爱,举止娴熟又面容真诚,甚至会投大人们所好地说出“我需要钱上学”这样的话来,很容易就让我们动了恻隐之心。

  与其买他们手上的纪念品,不如真正把爱心落到实处。这个国家饱经战乱,满目疮痍。希望它的未来,能经由每个人的小小善举而涅槃重生,盛放更为灿烂的高棉微笑。
  
  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副总经理吴鉴倬代表大益爱心基金会向该所小学的校长捐赠了大益爱心泉。都说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希望这份绵薄之力,能助孩子们成长为柬埔寨的栋梁之才。

  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

  期待下一站,更精彩!

  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走进东盟首站——走进柬埔寨“穿梭千年·触碰未来”的活动就此结束了,参与的企业家们收获满满,纷纷表示期待俱乐部更为精彩和有意义的“下一次”!

  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国外考察的首站,

  选择了千年古国柬埔寨。

  不仅仅——

  出访东盟国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更因为——

  这里有让画家蒋勋看不够的“吴哥之美”,

  还有着让中国企业家们抱以热望的投资项目。

  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会员跨出国门,

  不仅游山,不止看水,

  更要与当地政要、企业家亲密接触,

  深入触碰东盟国家的历史与文化,

  挖掘更多机遇与可能性,

  这,才是此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未来,中国—东盟企业家俱乐部将继续扩展中国与东盟工商界精英和学界、政界专家链接高端人脉的社交及大数据服务平台。俱乐部作为民间非盈利性组织,采取实名、收费、邀请的会员管理制度,致力成为中国及东盟各国企业家的“思享会”,通过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国际交流、会员互访、专题沙龙、公益教育等渠道和方式开展深度合作,创造会员核心价值。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