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广西产茶大县

找到约366条结果 (用时 0.042 秒)

广西钦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在浦北县五皇山石祖禅茶生态园,茶山连绵起伏、一片翠绿,茶叶清香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慕名前来的茶客们对茶园出产的石祖禅茶赞不绝口:“茶香清新淡雅,茶汤透亮诱人,值得一品。”石祖禅茶作为生态园的招牌产品,获有机产品认证、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国好茶”评比银奖称号、入选首批广西农产品品牌目录。

翠绿的茶园里,人们正在采摘茶叶 梁武 摄

近年来,钦州市茶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遇,涌现出不少优质的茶叶品牌,钦州市茶产业日益发展壮大,渐渐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帮手。

2021年,钦州市茶园总面积5666.7公顷,有机茶认证面积153.3公顷,绿色食品茶认证面积146.7公顷,茶叶加工厂132家,SC认证18家。干毛茶总产量1.7万吨,干毛茶总产值9.9亿元,其中绿茶1.49万吨、7.5亿元,红茶0.24万吨、2.3亿元。另外柑普茶(含陈皮)总产4000吨,产值6.4亿元,经营业主28家,SC及小作坊认证26家。

深入挖掘激活“茶文化”

石祖禅茶生态园深度挖掘禅茶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规划区内特有的古茶树资源、原始植被资源、花岗岩奇石资源等特色自然资源,将“禅”文化和“茶”文化这两种独立文化,相互渗入、相互影响,形成“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

凭借独特的禅茶文化,石祖禅茶生态园吸引一大批游客,不仅带动了茶叶品牌的推广销售,也促进了茶文化与休闲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周边农户致富增收。据悉,茶园雇佣常用劳动力80人左右,其中贫困劳动力11人,月均工资2000元至3500元。周边闲散劳动力在采茶季节以及整理茶园时前往茶园帮工,每人次收入80元至150元不等。附近村民依托石祖禅茶生态园,从事工艺品编织、农家乐、乡村民宿、土特产销售等旅游配套行业,人均每年增加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

近年来,钦州市不断探索“旅游+茶+文化”的有机融合,以茶兴旅、以文促茶,茶文化旅游人气逐年攀升,成为钦州市旅游的新热点。据悉,灵山县中茗茶叶产业生态园和灵山县石瓯茶场被评为2021年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石祖禅茶园被评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

产业兴农托起“致富梦”

去年以来,为促进茶产业发展壮大,市政协多次开展产业调研工作,组织茶企相关人员参观考察广东省农科院茶科所、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英德英九庄园、积庆里茶厂,借鉴学习“英德红茶”(英红九号)和“英九庄园”的成功经验。邀请广东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到钦州市开展茶产业调研,指导钦州市茶产业发展。引进广东奥佳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浦北万亩高山林中茶(桂青种茶)优质资源开发。

灵山县和浦北县作为钦州市主要产茶大县,把茶产业列入特色农业提升工程之一,成立了茶产业发展工作小组,主持谋划茶产业发展。平睦镇是浦北县的茶产业优势镇,该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镇、茶业兴镇、绿色富起”发展思路,打造五峰山钦香生态茶园基地项目,引进广西钦州市市钦香茶叶有限公司,以“桂睦春”为茶叶龙头品牌,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进行茶叶规模生产,带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平睦镇的峰茂茶叶专业合作社有新老两大生产基地,共286.7公顷,合作社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运行模式,实行“六统一”的管理方式,保底价回收茶青,辐射带动了本县周边六硍、官垌和博白县永安、双凤、浪平等镇发展茶叶种植。近几年,通过安排贫困户就业、发展产业、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模式,已带动了138户贫困户脱贫。

提升价值打响“金招牌”

“过去种茶凭经验,现在种茶讲科学”,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政产学研合作,给钦州市茶叶产业注入科技活力,今年6月份,市科技局带队到广西茶科所开展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交流,市科技局、浦北五皇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灵山县中茗茶业有限公司、灵山县石瓯山茶场有关负责人分别与广西茶科所有关负责人签订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技术合作协议。除此之外,钦州市还邀请广西茶科所专家和茶园机械生产厂家技术员前来授课及现场指导,积极参加自治区组织的茶叶生产加工技能提升培训班3期8人次,培训茶叶企业代表、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职工、茶叶种植大户700多人次,发放《茶树禁限农药名录》《茶园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和《茶园机械操作技术》资料2000多份,不遗余力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对茶叶品质鉴别能力和茶农管理水平,提升钦州市茶叶“含金量”,打响打亮钦州市茶叶好名声。

来源:中国茶产业周刊 梁 生 陈婕英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陈震:传承手工制茶技艺,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人民网昭平7月28日电“自从我回来做手工茶,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手工加工的红茶,每公斤最低也能卖到400元。”7月17日,陈震说,他的最终目标是领着大伙在手工制茶领域打拼下一片新天地,让手工制茶成为高端茶叶品牌的同时,更想让手工制茶成为昭平茶旅融合发展道路上重要的一环,推动手工制茶成为可传承的历史文化。

  陈震是昭平县走马镇福行村丽美社区支部书记。2017年,返乡创业的他和弟弟陈元学一起手工炒制茶叶并最终获得市场认可,从此走上了手工制茶的道路。为了扩大规模,2018年,兄弟俩联合屯里的3人成立了昭平县丽美茶叶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2019年,陈震被评为昭平县的致富带头人。

  从南下打工到返乡创业

  早在1994年,陈震家里就种了5亩茶叶。当时整个昭平县大部分茶叶加工厂都还是手工或者半手工炒制茶叶。当时茶叶价格低,从事茶产业工作是既苦又累,还挣不上什么钱。正因如此,1997年,陈震高中毕业后没有子承父业从事炒茶工作,而是选择做了一名代课教师。2002年,不满现状的他跟随南下的打工大潮进入了广东佛山的制衣厂工作。

  进入工厂制衣车间,陈震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加上他积极肯干,很快就掌握了制衣工作的各个流程。由于精通业务,很快被工厂委以重任,并长期担任技术部组长一职。

  在外打拼多年,虽然事业有成,生活无忧,但每每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在太阳下暴晒一天,摘下的茶叶也只能当原材料出售,价格也低廉时,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陈震心被触动了。

  2017年,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并结合昭平县是广西产茶大县的优势,陈震发现用传统工艺制作手工茶的市场前景不错,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经过和弟弟陈元学商量,弟兄俩一拍即合,决定接管家里的茶园,发展壮大手工制茶工艺。

  昭平县有23.6万亩茶叶,其中80%以上的茶叶为老品种“福云六号”,陈震家当年种的茶叶也正是这个品种。“福云六号”茶叶的产量高,但茶叶品质不高。为了提高茶叶品质,必须发展新品种。说干就干,2017年春,兄弟俩在全面接管家里茶叶的同时,还种下了2亩新品种茶叶“金牡丹”,从此走上了种茶、摘茶、制茶的道路。

  从一户人制茶发展到组团手工制茶

  手工炒茶,对温度的控制要求很高,为了掌握火候,陈震兄弟俩都是徒手炒茶。“这个炒锅有两根加热管,总功率3.5KW,炒锅最高温度最少也有300℃。炒茶时,手一不小心碰到锅壁就会被烫起水泡。”陈震给笔者展示满是老茧的手说。经过一年不懈的学习,兄弟俩不仅掌握了传统手工制茶的工艺,还结合实际,摸索对传统的加工技艺进行改良,从此走上创业路。

  丽美社区茶山面积大约有150亩,大部分群众都是以种茶、摘茶为生。陈震兄弟回来发展手工制茶之初,也动员乡亲们一起做,但当时没有人响应。甚至还有一些人认为现在是机器制茶的年代,发展手工制茶是死路一条,更甚的是有人扬言要看兄弟俩的笑话。

  “我们从业第一年,我们是边学边干,自家的5亩茶叶加工了300多公斤干茶,每公斤能卖到400多元,全年下来总产值超过12万。”陈元学说,第一年,他们的收入还不错,不仅积累了经验,也积赞了一定人脉。

  “我从1994年开始种茶、摘茶,2018年开始跟陈震一起手工制茶。我们夫妻每天大约能摘15公斤一芽一叶的鲜茶叶,以前当原料卖最多也就是挣300元左右。”2018年加入合作社的陈健超给笔者算了一笔帐,15公斤鲜茶芽能炒制3公斤干茶,按每公斤400元的最低干茶价格算,自己请人帮摘茶叶,自己加工去除成本后能收入900元,手工制茶附加值很高。

  “群众看到了手工制茶的经济效益后,不用我们动员,现在很多乡亲都上门看我们手工制茶,想要加入到手工制茶的行列中来。”陈震说,现在丽美社区,从事手工制茶的从业人员从最初的兄弟2人发展到了12人,还有很多群众正在学习准备加入。

  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2018年陈震注册了“鹊峰毫茶”商标,自己种的茶也完全按照有机茶的标准去打造。“你看我们茶园的茶芽不是绿油油的,而是绿中带点红,这就是我们不施化肥,只施有机肥的结果。”陈震说,这样的茶叶制作出来的红茶品质非常好。为了保证茶叶品质,他们茶园的茶叶坚决不喷农药,只施有机肥,就连除草也是人工完成。

  从自己制茶到让旅客体验制茶

  “因为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将会对我们丽美社区进行风貌改造,一河两岸都会打造成生态旅游景点。”陈震说,丽美社区后山是一大片茶园,通往县城的二级路沿着社区穿过,到贺巴高速走马出口也只有3公里的距离,拥有开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地理位置。

  “到昭平自驾游的外地游客,路过我们社区茶园都会好奇的进来走走看看,体验摘茶、制茶的乐趣。”陈震说。正是因为茶园里建有观光步道和供游客拍照、小憩的凉亭,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到此观光,也使得他制作的手工茶越传越远,口碑越来越好。

  2018到2019年,陈震兄弟俩的茶叶产量都稳定在500公斤左右,产值超过20万元。“今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前期的茶叶销售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我们的新品种茶叶‘金牡丹’成功上市,价格最高时每公斤卖到了1600元,100公斤春茶就收入了15万元。”陈震说,2020年,就2亩新品种“金牡丹”就撑起了销售的半壁江山,全年营收有望突破40万元。

  近年来,昭平县重点打造了“南山茶海”国家4A级景区、“故乡茶博园”国家3A级景区,开发茶园观光,发展茶旅经济,拉长茶产业链,促进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健康融合发展。为了丰富旅游业态,做大做强“茶旅融合”旅游品牌,该县还加快推动昭平寿城有机茶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形成茶产业经济产业园,以茶产业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019年,昭平县新扩种茶园面积达超过1万亩,今年上半年,全县新扩种茶园面积0.6万亩。连片种植的新茶园,种植的茶叶60%以上为新茶叶品种,并在规划种植之初,就融入旅游元素,建好观光步道,修建凉亭,设置拍照点和摘茶体验区,让游客在欣赏茶园风光的同时,还能体验摘茶、制茶的乐趣。

  发展新品种茶叶,提升茶叶品质,打造茶旅融合发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昭平县也正朝这个方向发展做足了准备。2019年,“昭平茶之旅”还入选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王芳、左德强)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昭平:传承手工制茶技艺,推动手工制茶成为可传承的历史文化

  电“自从我回来做手工茶,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手工加工的红茶,每公斤最低也能卖到400元。”7月17日,陈震说,他的最终目标是领着大伙在手工制茶领域打拼下一片新天地,让手工制茶成为高端茶叶品牌的同时,更想让手工制茶成为昭平茶旅融合发展道路上重要的一环,推动手工制茶成为可传承的历史文化。

  陈震是昭平县走马镇福行村丽美社区支部书记。2017年,返乡创业的他和弟弟陈元学一起手工炒制茶叶并最终获得市场认可,从此走上了手工制茶的道路。为了扩大规模,2018年,兄弟俩联合屯里的3人成立了昭平县丽美茶叶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2019年,陈震被评为昭平县的致富带头人。

  从南下打工到返乡创业

  早在1994年,陈震家里就种了5亩茶叶。当时整个昭平县大部分茶叶加工厂都还是手工或者半手工炒制茶叶。当时茶叶价格低,从事茶产业工作是既苦又累,还挣不上什么钱。正因如此,1997年,陈震高中毕业后没有子承父业从事炒茶工作,而是选择做了一名代课教师。2002年,不满现状的他跟随南下的打工大潮进入了广东佛山的制衣厂工作。

  进入工厂制衣车间,陈震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加上他积极肯干,很快就掌握了制衣工作的各个流程。由于精通业务,很快被工厂委以重任,并长期担任技术部组长一职。

  在外打拼多年,虽然事业有成,生活无忧,但每每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在太阳下暴晒一天,摘下的茶叶也只能当原材料出售,价格也低廉时,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陈震心被触动了。

  2017年,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并结合昭平县是广西产茶大县的优势,陈震发现用传统工艺制作手工茶的市场前景不错,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经过和弟弟陈元学商量,弟兄俩一拍即合,决定接管家里的茶园,发展壮大手工制茶工艺。

  昭平县有23.6万亩茶叶,其中80%以上的茶叶为老品种“福云六号”,陈震家当年种的茶叶也正是这个品种。“福云六号”茶叶的产量高,但茶叶品质不高。为了提高茶叶品质,必须发展新品种。说干就干,2017年春,兄弟俩在全面接管家里茶叶的同时,还种下了2亩新品种茶叶“金牡丹”,从此走上了种茶、摘茶、制茶的道路。

  从一户人制茶发展到组团手工制茶

  手工炒茶,对温度的控制要求很高,为了掌握火候,陈震兄弟俩都是徒手炒茶。“这个炒锅有两根加热管,总功率3.5KW,炒锅最高温度最少也有300℃。炒茶时,手一不小心碰到锅壁就会被烫起水泡。”陈震给笔者展示满是老茧的手说。经过一年不懈的学习,兄弟俩不仅掌握了传统手工制茶的工艺,还结合实际,摸索对传统的加工技艺进行改良,从此走上创业路。

  丽美社区茶山面积大约有150亩,大部分群众都是以种茶、摘茶为生。陈震兄弟回来发展手工制茶之初,也动员乡亲们一起做,但当时没有人响应。甚至还有一些人认为现在是机器制茶的年代,发展手工制茶是死路一条,更甚的是有人扬言要看兄弟俩的笑话。

  “我们从业第一年,我们是边学边干,自家的5亩茶叶加工了300多公斤干茶,每公斤能卖到400多元,全年下来总产值超过12万。”陈元学说,第一年,他们的收入还不错,不仅积累了经验,也积赞了一定人脉。

  “我从1994年开始种茶、摘茶,2018年开始跟陈震一起手工制茶。我们夫妻每天大约能摘15公斤一芽一叶的鲜茶叶,以前当原料卖最多也就是挣300元左右。”2018年加入合作社的陈健超给笔者算了一笔帐,15公斤鲜茶芽能炒制3公斤干茶,按每公斤400元的最低干茶价格算,自己请人帮摘茶叶,自己加工去除成本后能收入900元,手工制茶附加值很高。

  “群众看到了手工制茶的经济效益后,不用我们动员,现在很多乡亲都上门看我们手工制茶,想要加入到手工制茶的行列中来。”陈震说,现在丽美社区,从事手工制茶的从业人员从最初的兄弟2人发展到了12人,还有很多群众正在学习准备加入。

  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2018年陈震注册了“鹊峰毫茶”商标,自己种的茶也完全按照有机茶的标准去打造。“你看我们茶园的茶芽不是绿油油的,而是绿中带点红,这就是我们不施化肥,只施有机肥的结果。”陈震说,这样的茶叶制作出来的红茶品质非常好。为了保证茶叶品质,他们茶园的茶叶坚决不喷农药,只施有机肥,就连除草也是人工完成。

  从自己制茶到让旅客体验制茶

  “因为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将会对我们丽美社区进行风貌改造,一河两岸都会打造成生态旅游景点。”陈震说,丽美社区后山是一大片茶园,通往县城的二级路沿着社区穿过,到贺巴高速走马出口也只有3公里的距离,拥有开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地理位置。

  “到昭平自驾游的外地游客,路过我们社区茶园都会好奇的进来走走看看,体验摘茶、制茶的乐趣。”陈震说。正是因为茶园里建有观光步道和供游客拍照、小憩的凉亭,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到此观光,也使得他制作的手工茶越传越远,口碑越来越好。

  2018到2019年,陈震兄弟俩的茶叶产量都稳定在500公斤左右,产值超过20万元。“今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前期的茶叶销售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我们的新品种茶叶‘金牡丹’成功上市,价格最高时每公斤卖到了1600元,100公斤春茶就收入了15万元。”陈震说,2020年,就2亩新品种“金牡丹”就撑起了销售的半壁江山,全年营收有望突破40万元。

  近年来,昭平县重点打造了“南山茶海”国家4A级景区、“故乡茶博园”国家3A级景区,开发茶园观光,发展茶旅经济,拉长茶产业链,促进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健康融合发展。为了丰富旅游业态,做大做强“茶旅融合”旅游品牌,该县还加快推动昭平寿城有机茶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形成茶产业经济产业园,以茶产业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019年,昭平县新扩种茶园面积达超过1万亩,今年上半年,全县新扩种茶园面积0.6万亩。连片种植的新茶园,种植的茶叶60%以上为新茶叶品种,并在规划种植之初,就融入旅游元素,建好观光步道,修建凉亭,设置拍照点和摘茶体验区,让游客在欣赏茶园风光的同时,还能体验摘茶、制茶的乐趣。

  发展新品种茶叶,提升茶叶品质,打造茶旅融合发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昭平县也正朝这个方向发展做足了准备。2019年,“昭平茶之旅”还入选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王芳、左德强)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找到约357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