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学茶的好处

找到约283条结果 (用时 0.48 秒)

一杯茶的禅意

光洁而滢润的茶杯,是景德镇的瓷器,散在杯底的一撮茶叶,在沸水的注入下,向着杯壁飘散,随着氲氤的水气逸起,一杯无华的水里,开始漾起婺源绿茶的春韵。这个时候,茶芽在杯中是舒展的,嫩绿、轻盈而灵动,仿佛一朵花在打开花蕊……在安静的期待中,我总欢喜把茶杯的杯盖留少许缝隙,让绿茶的清香从杯沿飘逸,闭目闻香,心中就有了婺源山水纯生的气息。

在我醉心的一杯婺源绿茶中,不仅蕴藏着缭绕的晨雾,山野的露水,明媚的春光,还有南方嘉木的体味。而这些,都是内潋的,一如国画中的淡墨轻抹,不显山不露水,自然而顺畅。倘若做不到静心品味,这些都将悄无声息地从唇舌间溜走。这样的感受,让我每一次品茶多了一份情趣。品茶,我注重的是过程,独自一人或二三知己相聚,用素雅的青花瓷杯,泡上一杯绿茶,茶香氲氤弥漫,身心与话题都有了茶香的浸润。久而久之,我觉得婺源绿茶不仅耐泡,而且醇厚与香味都适到好处,一杯在手,便有了无声的牵绕,便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啜饮,不像有的茗茶,采撷时芽苞还未打开,茶品如米粒,却经不住泡,冲泡一二次就寡淡无味了。许是多年的品饮习愦,我对婺源绿茶有一种自然的亲近,而对婺源绿茶之外的“名贵”、“新宠”,也就敬而远之了。

如果剔除了诗意的包装与渲染,“明前茶”(清明前采摘的茶)、“雨前茶”(谷雨前采摘的茶)、“雨茶一级”,是婺源民间以节气对绿茶茶品的称谓。我觉得这是民间直白之中潜藏的智慧,简洁、质朴、纯粹,茶品对接节气,一听就能让人了然于心……“绿野盈眼,绿意在怀。婺源的味道,俨如一杯绿茶冲泡着,品味着,就有了四季春韵的舒展,就有了一年的闲适与恬静。”……“‘寥坞泉中水、鄣山顶上茶’。无论水还是茶,都是婺源的极品,却不是一般茶客所能奢求的,即使土生土长的婺源人,也需要机缘与境遇。”……这两段文字,是我在一篇名为《婺源的味道》散文中叙述的,语境中除了个人的情结,还有婺源山水的纠缠。“歙州茶生婺源山谷”(《茶经》),这或许是我读到对婺源绿茶最早载记的文字,却不知道怎样对茶这种从陆羽《茶经》中走出的植物,表达更为到位,只知道茶根深蒂固地紧扣着婺源人的生产生活主题,且经久地鲜活着婺源人生产生活的状态。一天之中就有“朝茶”、“午茶”、“夜茶”之说。“朝不可食,不可不饮”。早晨起来洗漱完毕,泡一杯绿茶,细品慢饮,让清新的空气与绿茶的清香沁入心脾;午饭之后,浓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与朝茶不同,讲究的是浓。夜幕降临,一杯香茗饮庭院,一天劳作的疲倦也就烟消云散了,也就有了一份惬意。“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清代诗人郑清之仅用十四字茶联,就给人们描述了茶礼的妙处。婺源人以茶为礼,不断提升生活品位。在婺源人家,茶礼、茶俗蔚然成风:饮茶习俗是“客来斟茶,双手捧上”,客到,主人第一礼便是上茶,情感真挚,朴素大方。贵客到、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等,讲究吃“粿籽茶”,还有“浅茶满酒”或“七分茶八分酒”之说。婺源风俗中还有许多都与茶有关:姑娘出嫁前要用最好的茶叶扎一朵“茶花”,出嫁时就在亲朋宾客面前沖泡,敬公婆和宾客。亲友姑嫂便围着这朵“茶花”,夸赞新娘心灵手巧。新人出嫁带给婆家一人一双的新鞋中,每一双都要放些干茶叶,取“茶叶年年发新枝,采(踩)不尽芽还发”的寓意。年三十晚,婺源人家要在灶前为灶司老爷备茶坐世。大年初一开大门祭祖宗时,先要摆上“桌盒”(内装茶点),再向祖宗拜揖、焚香、献茶。在婺源,茶还成了药的代词,婺源人去药店点中药,不直接说“点药”,而是说“点茶”;见人煎药时,也只能说是“煎茶”……婺源绿茶在历史上不同的年月,以馥郁的香气经久地缭绕着婺源人的记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既是婺源人生活的开始,亦是婺源人生活的延续……

相传五代时,有一慈眉善目的方姓老妪在婺北浙岭头的茅屋中居住,每日为过往的行人挑夫烧茶解渴,长年累月从不间断,且不收分文。天长日久,人们都亲切地叫她“方婆”。婺源东北部的浙岭,系吴楚分源之地,冈峦相接数十里,一条十五华里的驿道蜿蜒盘旋,也是徽饶二州的必经通道。方婆辞世后,葬于浙岭边上。过往的商人、赶考的学子感其恩德,途经其墓时捡石堆冢,以报其恩。年复一年,方婆的墓逐渐堆成了高约六米、占地一分的大石冢,世人称为“堆婆冢”。明代诗人许士叔过浙岭,留下了“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的咏叹(《题浙岭堆婆石》)。

在婺源,方婆对民间风俗的影响深远,乡民以礼待客,以做好事为荣,在乡村一些山亭、路亭、桥亭、店亭设缸烧茶,不取分文。有的甚至帘旗高挂,上书“方婆遗风”四个大字。辛卯年春,友人程鑫文在城外金盘与鹤溪之间开设“德鑫园”茶楼,鳞瓦叠起,飞檐雕梁,虽然都是新建的,却承传了徽派元素,与山峦茶园村落进行呼应,颇具特色。我请书法家红灯兄书“茶道”条幅致贺,其用意不仅希望能够传承婺源茶文化,更要彰显婺源茶人的精神……在“德鑫园”品茶,尽管有多种品牌可以选择,我却对鑫文自产的婺源绿茶——“森学春”情有独钟……“茶”字的谜面是“人在草木间”,而“茶”却成了婺源人生产生活的谜语。我在几年前写《茶境无边》歌词时,就进行了引伸借用,记得歌词最后一段是这样唱的:人在草木间/茶境无边/每一缕茶香/都是自然生态的采撷/人在草木间/茶境无边/每一缕茶香/都是大地深情的致意……

“大家摘茶”、“大家摘茶”……茶鸟此起彼伏的叫声,在春天里掠过茶园,随春光流淌。这样的鸟声,是从婺源茶韵缭绕的村庄里叫起的,像一句句带有古韵与灵性的春之赋,集结在我的文字中。有了茶鸟的叫声作背景,我在书房里品饮的绿茶与写下的文字,都有了盈盈的绿意,心中不由蓄起了清明,仿佛时时都有一种自然的气息在传递。

……天/这样蓝/树/这样绿/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我不知道席慕容当年写《禅意》的诗句时,是否有一杯茶相伴,这当然不是我猜度的本意。然而,我想表达的是,一杯茶的禅意与这样的心境是相通的。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洪忠佩)

喝茶的好处,常年正确喝茶、能延年益寿吗?

唉,茶友,你知道常年正确喝茶、能延年益寿吗?

假如,你经常来我们茶友圈的话,我不说,你可能就知道,茶圈出大事情了,

我们的茶友茶人丸子说:你知道常年健康、正确喝茶,可以延寿多久吗?

这问题,不仅难住了我,也难住了很多老茶客!

有茶友说:不指望延长寿命,只希望年轻的面貌,能持续的久一些。

有茶友说:度娘告诉我是1.26年;看来这位茶友还专程去百度查询了一番,是一个爱学习的朋友。

另一位茶友则说:喝茶能延寿3.6年;看来咱们都要多喝茶!

当然,还有茶友说:至少20年!哈哈,虽然不能当真,但是可以看出这位茶友是一个乐观派,有不少茶友为之点赞。

众多茶友的评论,基本可以反应出,大部分都是认可正确喝茶,能够让人延年益寿的!而这里、我也要问,怎么才算正确喝茶、健康饮茶呢?

我在茶友网搜索了一下,总共有十条,最重要的一条在放在最后,一定要耐心看完:

1、不喝浓茶;

2、不喝隔夜茶;

3、不喝未知来历的茶;

4、空腹不喝茶;

5、吃药不喝茶

6、夜间少喝茶

7、大姨妈来了不喝茶

8、怀孕期间不喝茶

9、适量饮茶、不饮变质的茶

10、常来茶友网茶友圈,学茶、分享茶,前面9条,那都不是事。

那么,

关于“常年正确喝茶能延年益寿的话题”,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想学茶,怎么学?(下)

“我喜欢喝茶,就是不知道怎么泡好。”

“我喜欢喝茶,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品。”

这几乎是每个爱茶人初学茶时都会遇到的困惑。

诚然,“怎样泡”和“如何品”是爱茶人学茶路上绕不开的两个问题。

对于泡与品的问题。

我应该怎么学?

我可以怎么学?

如果说“我应该怎么学”是被引导着学的话,那么“我可以怎么学”则是要自己思考如何引导自己去学。

这条路子需要有一定基础再去走。

知行合 一

学茶,除了要学,要学懂,要学以致用,还要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见解,运用到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比方说,我选的茶,首先必须具备“愉悦自己的身体”这个先决条件。

只有在学茶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带着自己的观点去泡品,去深入学,才可能学得更好,这叫学茶的知行合一。

如果一道茶摆在你眼前,在

开汤之前,你胸中已有茶,也即是说要泡出什么样的茶汤来,该怎样泡,都了然于心,那就说明你做到了知行合一。

如果一口茶入口,好不好喝,好喝在哪里,不好喝在哪里。

是茶的问题,还是泡的问题,具体是什么问题,你都一清二楚,那就是知行合一。

因需而泡

几年前,在刚总结出泡茶四要素时,我很注重量化。

例如,泡生普计算投茶量时,容量和投茶量的比例大致按100cc:7g,熟普按100cc:6g。

这样的好处是茶水比例这一因素相对稳定,可以减少对茶汤表现的影响。

但是表现也往往单一,特别是经常喝一款茶时。

量化的好处有三个:

一是便于新手快速入门;

二是泡的效果相对稳定;

三是减少变量,便于对比。

这也是我日常泡茶经常采用量化做法的原因。

但是,量化也过于刻板,难以全面了解一款茶的特点。

随心而品

由于许多茶友询问如何品这个问题,逸品茶友会对流行于潮汕地区最常用的民间品茶术语进行研究剖析。

从而总结了“五有无”(有无香气、有无内质丰富感、有无喉韵、有无生津及有无愉悦感五方面)通用品鉴法,供入门茶友借鉴,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有不少茶友在刚入门时毫无头绪,碰到“五有无”,豁然开朗。

但是,品茶如果单单这样,那就机械、乏味了。

对着指标来品茶适合初入门者,适合审评时。

在茶生活中,我们还是提倡随心而品,写品茶随评可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身心相通

泡与品,说到底,还是身、心之事。

我们喝茶,要时刻关注身体的反应。

不能只顾口腹之欲,不顾身体反应;

不能只愉悦舌尖,还要滋润内心。

因此,我们提出了喝茶的“三适”(适体、适口、适心)。

茶是喝下肚子的,适体是前提;

茶是拿来喝的,要适口才愉悦;

茶是拿来悦心的,适心为妙。

学茶的过程,要身心相通,才能去更好地感受、感悟。

说了这么多,其实,谈学茶,还是要回到学茶的初心。

最好的初心是爱,仅仅是爱,对茶纯粹的爱。

只有你真正爱上茶,发自内心地爱上茶,你才会在泡品之间心系于茶,这样才能学好。

仔细想来,回首自己一路走过来的学茶路,我发现自己之所以能够弄懂一些问题,窥见些许门道。

最根本的原因:无他,因为爱。

原文节选自《普洱》杂志

2020年1月刊

《想学茶,怎么学?》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72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