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锡兰岩茶

找到约7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假茶”泛滥的原产地!论茶叶真产地的重要性?

这是个好问题,触及到如今茶行业本质的东西。

如今茶花开两表,一枝商品茶,一枝没名字,我们姑且叫小众茶(其实私房茶也不准确,还是大众称呼)。

商品茶,是不讲产地,或者即便讲产地也多是噱头。

这得从建国前说起,建国前姑且分三类茶:百姓茶、文人茶(士大夫茶)、贡茶,后两种有交叉,贡茶未必就比文人茶好(这个跟本题关系不大不展开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要发展经济,作为茶独一无二大国的,当然首要发展,而且是可以打破封锁的发展。

但当时茶行业百废待兴,年产量低到历史低点。

多低呢?我举岩茶的例子。

武夷山在光绪年间,仅核心产区天心村一地,就能产150吨。而到1949年,武夷山全市也就58吨。

怎么办?这得感谢当年福建、广东、安徽、浙江的大佬们,没错,就是现在大多仙逝,你们耳熟能详的那一波。

他们先是极力恢复种植、采制、精加工等工艺,而后又想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工业化路子,开始大规模无性繁殖、工业化生产等,这大概是明朱元璋废团兴散的又一次大跨越。

这么发展到了改革开放初,武夷山可以达到350多吨。

这些都是为了质量换产量,否则经济如何发展,茶叶大国如何重起,茶农怎么生存呢?

但也带来一些问题。

核心产地就那么一丢丢大,1989年核心产地也就1000来吨,做商品哪够?于是只能拼配。母树不够就无性,内山不够就洲茶。

与之而来的,就是很多产地的原生种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长得快、卖相好、滋味讨喜的品种,很多产区也开始了茶树种群交流。

产地概念,对于商品来讲就模糊多了。因为绝大部分人喝不出来拼配,年份拼、树龄拼,不同产地的同树种拼,哪怕是一批洲茶加丢丢坑涧,那也是坑涧气息。

就好比,现在很多人觉得锡兰红茶好喝,立顿红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味道,人家拼配牛,我们其实也不差。

简而言之,就是现在的岩茶商品茶,更多代表一种工艺,甚至为了赶时间…不往下说了…

如果看客们喜欢看舌尖中国、美食中国之类,就明白中国传统美食讲究一个慢工出细活。其实西方也一样。

好的美食,工序极为繁杂,食材要求苛刻,等待时间长。

茶也如此。普洱讲原料,岩茶讲工艺。现代公认的两个到极致的茶,都是时间堆出来的。

普洱是靠原料的生长时间,喝的是原生态,制茶工艺相对简单。而岩茶的工艺复杂,所以家家卖弄“隔年陈”,指得是工序做完得2-3年。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产地都是XXX,比如普洱都是班章冰岛,而且动不动千年古树。

可能嘛??现在公认的三大古树王,也就是勐海南糯的800多年栽培型茶树王,勐海巴达树龄1700多年,别说古树了,你能喝到勐海县而不是其他滇毛青的就不错了。

滋味不够,不是正常嘛?同样出价格,人家真爱茶的或者内部贸易的,几十万包一颗树,从采摘到炒制全过程,数班倒吃喝拉撒寸步不离,就怕抓一把出去或者掺其他毛茶进去,老百姓喝个几百上千或者几万就是原产区了?

所以这个没办法,不理解我们看清人张潮写的《中泠泉记》,喝真正天下第一名泉的路子。

中泠泉,当时在镇江金山寺附近,名气太大很多人趋之若鹜。张潮写道:摩肩连袵,不下数万人,茶坊满不纳客。凡三往,得伺便饮数瓯。细啜之,味与江水无异。

像不像我们“双十一”?

于是他奇怪,说天下第一名泉不过如此,后来碰到一道人,带他跋山涉水,到郭璞墓附近的真泉眼取水,喝完感受是:就道人瘿瓢微吸之,但觉清香一片,从齿颊间沁入心胃。二三盏后,則薰风满两腋,顿觉尘襟涤净。

喟然曰:“水哉水哉!古人诚不我欺也!嗟乎,天地之灵秀,有所聚必有所藏,乃至拔而为山,穴而为泉,山不徒山,而峙于江心;泉不徒泉,而巽乎江水层叠之下。而顾令屠狗卖浆、菜佣伧父,皆得领兹山、味兹泉,则人人皆有仙气矣!今古以来,真才埋没,赝鼎争传,独中泠泉也乎哉?

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众喝的就是大众喝的,要是人人都喝到精华的东西,那人人都有仙气了。

产地也是如此,所谓真才埋没,赝鼎争传,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只是日常喝茶,别太较真,一分价钱一分货,滋味喜欢就好。

你以为你喝到的,或者曾经喝到的,就一定是原产地的?你以为在原产地喝到的,甚至在山上喝到的,就一定是产自山上的茶青?

不好举茶,我举个别的例子。

新疆出和田玉,但是现在很多高级造假用俄料,真正的和田玉早就流往一线城市私人藏品了。

林芝松茸比香格里拉长白山品质还好,但当地市场卖的,大多数是从四川甘孜连夜大卡车送过去的。

怎么分辨?当地熟人带你采,林芝的松茸药香浓郁、有土腥味。

其实,往往原产地才是假货最泛滥的啊。

最后,产地太重要了,但商品茶别纠结产地,当然绿茶红茶会好很多,但也多数不是原生种了。

倒也不是橘生北为枳一言能尽的。

其实还有些别的感慨,总而言之一句话,探头往茶门里看,很多路早就有牛人走完了。

玩剩下的,没人带也够琢磨一辈子。大佬们只是把低端体系拿出来建个成龙配套,供世人耍玩而已。


以茶为媒: 推动交流合作 促进文明互鉴

11月15日上午,2023年(第四届)海丝茶文化论坛上,举行了一场议题为“茶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主题交流,邀请了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事苏莱雅、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林丽永、省侨联副主席齐志、福建省农业农村厅高级农艺师于学领、古锡兰国王后裔许世吟娥,就茶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进行交流分享,促进中外茶文化的交流互鉴。

“茶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主题交流现场。林先昌 摄

拉茶深受马来西亚人喜欢

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事苏莱雅结合他们国家实际情况,就茶文化传播交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苏莱雅提到,在马来西亚主要在金马伦高地和沙巴州地区盛产茶叶。她还分享道,“马来西亚是多种族的国家,有马来人、中国人、印度人一起共同在这里生活工作,如果说,哪件事是每个种族都共有的,那就是大家都爱喝拉茶,拉茶是马来西亚最普遍和最受欢迎的国民饮料之一。”苏莱雅说,拉茶在马来西亚随处可见,它的价格也很便宜。拉茶,可以说有一种团结的力量,将马来西亚的人团结在一起,也为茶文化做出贡献。

据介绍,拉茶是马来西亚的国民饮品,无论是高雅的宴会,还是市井的街边,拉茶随处可见。拉茶的主要成分是红茶和炼乳。

打造茶文化主题品牌活动 推广福茶及福茶文化

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林丽永从文旅方面剖析茶文化传播交流的经验与实践,她提到,去年,武夷岩茶、福州茉莉花茶、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漳平水仙、坦洋工夫等六项制茶工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省文旅厅积极打造“清新福建下午茶”“茶和天下”等茶文化主题品牌活动,结合非遗展演展示,普及“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中的六个福建制茶技艺的有关情况,与海内外爱茶人士一起推广福茶及福茶文化,让大家认识茶、品味茶、爱上茶。目前,该活动已在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举办,并走进联合国,成为了“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的一张亮丽名片,提升了福建在世界上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我们还把茶文化和文创、康养结合起来,把茶产业链、价值链向更深度的发展。”林丽永还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来清新福建,共享福茶,共享美好生活。

福建茶文化如何“借船出海”?

福建茶文化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为茶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何“借船出海”?

福建省侨联副主席齐志说,福建是产茶大省,同时也是全国重点侨乡,是海外侨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目前,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侨胞近1600万人,分布在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侨海资源优势明显。省侨联以侨为桥,以茶为媒,积极打造茶文化海外交流品牌。先后与塞浦路斯、吉尔吉斯、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侨社团合作,通过春节联欢晚会、新春音乐会等活动,开展了20余场形式多样的茶文化交流活动,让各国民众品鉴中国茶、福建茶,进一步了解“清新福建”的故事。通过这些茶文化交流活动,向各国民众很好地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福茶特色。齐志说,也是通过这些活动,让福建茶味、茶道、茶韵在海外不断“圈粉”,用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向世界传递着友谊与合作,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茶产业已成为福建省优势特色产业和民生产业

小小的茶叶是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福建省农业农村厅高级农艺师于学领分享说,福建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目前,茶叶单产、总产、茶树良种覆盖率、毛茶产值、全产业链产值、出口额、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中国驰名商标数量等八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2022年,全省茶园面积361万亩,毛茶产量52万吨,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1500亿元。茶产业已成为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和民生产业,在福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2016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举办了8次“闽茶海丝行”活动,先后走进欧洲、亚洲等14个国家和中国香港特区,设立了16个境外“闽茶文化推广中心”,辐射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一步,将持续开展“闽茶海丝行”系列活动,通过举办闽茶专场推介会、茶文化论坛,以及参加境外茶叶展会等形式,展示多彩闽茶风采,讲好闽茶故事,持续扩大闽茶在境内外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以茶会友,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处世之道

在论坛上,古锡兰国王后裔许世吟娥分享说,茶的兴盛,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密不可分。据史料的记载,茶叶在当年泉州刺桐港的外销大宗商品中,仅次于瓷器与丝绸。我喜欢喝锡兰红茶,而且也用锡兰红茶来招待客人。红茶,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快乐,也给斯里兰卡人民带来富裕。以茶会友,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处世之道。“这些年来,许多中国人到斯里兰卡经商生活,也有很多斯里兰卡人定居中国。中斯之间不仅有传统的血缘与茶缘,更有现代的爱情和婚姻。今后我将继续为中斯友好贡献自己的力量。”许世吟娥如是说道。

来源:茶道CN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武夷茶发展历程上,值得我们铭记的“功臣”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唐、宋以来,武夷茶从制作技术、文化、风俗上都引领着全国乃至世界的风尚。在武夷茶的发展、沿革过程中,一辈辈的先人将茶文化充分渗透交融生活,发扬光大;一代代的前辈创制出武夷茶先进的制作技艺,让茶香“誉满天下”。历史上这些创制、传记、传播武夷茶的功臣们,我们应当深深地铭记。

蔡襄

Cai xiang

宋代,蔡襄(任福建转运使,为皇家茶事官、品茶、制茶高手。)为福建乌龙茶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蔡襄任福建转运使时,北苑贡茶在原有基础上所有创新。他先从改造北苑茶的品质花色入手,将“大龙团”改制为“小龙团”,提高贡茶的质量,达到“名益新、品益出”的技术革新。北苑贡茶当时被称为“上品龙茶”,进贡时甚得宋仁宗的喜爱,也获得“建安茶品甲天下”的美誉。蔡襄为了弘扬北苑贡茶,于1049-1054年间撰写了著名的茶事佳作《茶录》一书。

蔡襄促进了北苑茶的发展,使福建茶叶在北宋时期名列首位,对乌龙茶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释超全

Shi chao quan

释超全,同安籍人士,明末布衣。性嗜茶,幼习茶书,随师在郑成功储贤馆为幕僚,善烹工夫茶,有制茶工艺。其遍览名山大川,尽尝天下名茶,慕武夷之名,约于康熙二十五年(1685)入武夷天心禅寺为茶僧。与闽南籍僧人超位、超煌等人交好,常在寺院共赴茶宴,在一起宣习工夫茶艺,以茶谈禅,以茶论道,以茶说经,还与“毁家从军抗清,明亡隐居茶洞”的李卷相好,传习茶艺。

他的《武夷茶歌》与《安溪茶歌》是研究武夷茶文化的名篇。《武夷茶歌》概述了武夷茶的历史、地理环境与茶叶的采制等,也确立了“岩茶”之名。是福建乌龙茶创始于武夷山的历史佐证,是研究乌龙茶制作的第一手资料。

王草堂

Wang cao tang

王草堂,记录岩茶制作技艺的第一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氏,学识渊博。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其应崇安知县邀请,至武夷山帮助修编《武夷山志》。其间,他目睹武夷茶的制作过程,写下《茶说》一文,曰:“茶采后以筐(当为筛)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茶采而摊,摊而摇,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这些文字记载说明了当时的制茶工艺与现在的岩茶手工制作工艺基本相同。

梁章钜

Liang zhang ju

以“香清甘活”四字咏叹岩茶。梁章钜(系清代著名文学家,官迁两江总督。)在寓居邻县浦城期间,几度探访武夷。一日晚,他闲住天游峰上,幕色苍茫,祥云簇拥,静参羽士与他围炉煮茶。静参曰茶分四等:一曰香,二曰清,三曰甘,四曰活。并释之,香而不清,则凡品也;清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乎其微。简约之则为“香清甘活”。

一宵夜话,传为经典。现代人品评乌龙茶时,均以此“四字”度之。尔后则出现台湾尚清,闽南重香,武夷求活之说。现在用白话来解释“活”:一是茶水入口甘甜清爽,下喉顺滑;二是茶汤橙黄显琥珀色,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有红点。山场好、工艺到位的茶才有这种特征,茶界人也称之有“活性”。梁公所录“香清甘活”是对乌龙茶品评的一大贡献。

吴觉农

Wu jue nong

“当代茶圣”吴觉农将国家茶叶研究所建立在岩茶之乡——武夷山。他从小对茶叶充满热爱,毕业后先后到日本学习茶叶,又到印度、锡兰、印尼、英国等国家考察茶叶生产和茶叶市场。他决心建立国家茶研究所,为重振茶业雄风几经辗转考察,了解到武夷山是个名茶乡,且山灵水秀,有一座国营茶场和一批茶叶人才,重要的是日本侵略者尚未浸淫,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便定址于此。

于是1941年,中国第一座茶叶研究所在武夷山成立。吸引不少茶界人士负笈背囊来到这里。作为当地原产茶,武夷岩茶成了研究所研究、扶持的对象,吴觉农撰著的《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等有关的论文和专著,成为武夷山乃至茶界珍本。

中国第一所茶叶研究所,武夷山茶叶研究所

陈椽

Chen chuan

陈椽是一位著名的茶学家。1939年到崇安示范茶厂工作,参与岩茶制作研究,对其工艺阐幽发微、赞赏有加。他在《茶业通史》和《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写道:“武夷岩茶高温团炒和快炒,是锅炒的最高超技术措施”,“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世界最先进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劳动人民雄视世界。”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于2006年作为首项制茶技艺被列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茶界高度关注。陈椽大师对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肯定具有非凡价值。

张天福

Zhang tian fu

张天福,茶界“泰斗”,与岩茶有着极深的缘分,三度入崇安县做岩茶。25岁时所任场长的福安改良场,1938年迁址于武夷山麓之赤石,1940年改名“福建示范茶厂”,张天福继任厂长兼茶校校长。1942年示范茶厂被中央茶叶研究所合并,张天福被调往福建协和大学任教授。1946年研究所撤销,改农业部崇安茶叶实验场,张天福又奉命回来任场长,至1950年止。前后的8年时间里,他领导、组织开垦茶园种茶,进行新品种培育、种植,开展茶叶采制试验,设计“9.18”揉茶机等。在张老与其他茶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武夷岩茶得以扶持,产量、品质有了提高。

张天福与“九一八”揉茶机(单桶圆型)

林馥泉

Lin fu quan

林馥泉编著的《武夷茶叶生产制造及运销》以“纪实”的方式,客观、严谨、详实地记录了武夷岩茶的制造及运销的方方面面。林馥泉先生以“老茶农”自诩,一生致力弘扬茶文化。在艰苦的条件下,满山遍野,走南闯北记录下了极其珍贵的内容:制造工艺上每个环节使用的工具,制造时间、方法、环境、温度、湿度......《武夷茶叶生产制造及运销》是记录武夷岩茶制造的“独孤求败”经典之作,也为研究武夷茶提供详实的记载和宝贵价值。

姚月明

Yao yue ming

姚月明一生研究岩茶,成果斐然。他大学茶学系毕业后,只身来到岩茶之乡武夷山,并在此扎根,终身与岩茶亲密相伴。他出版了《武夷岩茶论文集》,成功地研制出“四锅杀青机”,“联动摇青机”、福建第一台“萎凋槽”,培育出武夷岩茶“北斗”名丛,论文多次获奖。

武夷茶的“香清甘活”依托于武夷山的山灵水秀,它的兴盛与崛起,与历代文人墨客的品饮叹咏、茶学专家们的创制、记录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应当铭记、敬重这些岩茶功臣。

资料来源:武夷茶天下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