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席茶是什么茶叶

找到约549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中国茶是什么样子?我们用青春给你回答

5月18日,在”第五个国际茶日”即将到来之际,由《普洱》杂志社发起,《普洱》杂志社、普洱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作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普洱茶协会、普洱市民文化协会联合承办,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普洱团市委共同指导,云南建投第二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特别赞助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茶文化的盛宴——2024第三届“谁说青春不恋茶·我们眼中的中国茶“在本周“香遇普洱周末文化节”的现场举行。

《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做开场致辞,他说:”年轻的朋友们,青春万岁!面对初升的太阳,我仿佛置身于石龙路上,火红的凤凰花自由的盛开,一如你们火红的青春!今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庆祝521国际饮茶日,举行一场有关中国茶的青春聚会!助力绝版普洱,香遇世界城市品牌的塑造!

朋友们,当我们翻阅中华文化的长卷,茶文化是中华历史长河中最活跃的章节,在人类创造文明的进程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是生志文明最为鲜活生动的底色!茶是中国对世界农业的一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民族符号!生长在这样的国度,我们怎不能为这一神奇的东方树叶自豪与热爱!谁说青春不恋茶,这是我们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弘扬!茶与青春便是我们站在景迈山的山岗,满眼叠翠,无须谱曲与填词,山风拂过便是天地之乐章,青春不用想象!又如千家寨2700年的茶树王,不论岁月更迭,青山依旧,挺拔向上依旧是品质与精神!青春就是这样的力量!青春一如滋养着茶的种茶的民族的澜沧江,吟唱着古歌,奔腾远方,青春本就是这样的激情!

青春是什么,有诗方云,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小如米,也学牡丹开!

大钊先生讲,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阻碍之语,惟知跃进,惟之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话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这是青春之中国!最后,以勇气去挑战,勇气让你收获成功!“。

活动由分享会、茶席比赛、文艺展演组成

分享会:青春说茶,也恋茶

分享会分为“我们眼中的中国茶”主题分享会和“茶与咖啡的碰撞与交融”对话沙龙分享会两个环节。通过普洱当地的茶咖青年的分享和对话,展示当代茶咖青年生生不息的力量。

活动开始,滇西技术应用大学普洱茶学院的同学们就用一首朗诵《品味千年 一韵茶香》婉转悠扬朗读声将观众带入茶香里,让人仿佛眼前看到了茶的历史画卷。

此次活动我们邀请到下一站零卡糖轻茶饮品牌创始人、幸也精品咖啡品牌创始人张三星,中国高级茶艺师、高级茶道师周娟,北京和悦素空间普洱店主理人、国家高级评茶员黎明,兰芽茶院创办人刘文剑作为主题分享嘉宾。

云农甄选科技平台联合创始人曹杰、创业培训讲师、国家高级茶艺师黄晓婕、逃城咖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祝亚辉、思茅区火塘煮水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燕婷作为沙龙对话嘉宾。

张三星作“循规不蹈矩,青春也恋茶”的内容分享,他表示:面对茶的时候,任何一个维度都可能是消费者在乎的点。奶茶作为新中式茶饮,也另外一种茶的呈现方式。茶的下一个维度是未来茶馆,未来茶馆更多可能是复合型的茶馆。从街边奶茶店发展到精品茶店这是年轻人喝茶未来的趋势。

周娟作“一杯茶的端起和放下”的内容分享,她说表示:东方文化,倡导中式生活,这些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借由一杯茶的端起和放下引申出青年人对梦想对市场经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梦想的实现需要知行合一,扩大眼界增长见识是主导行动的基础。

黎明作“保持一种年轻茶人的思维”的内容分享,他说:“二十年前,那个需要用外在物质填充内在匮乏的年代,年轻茶人思维的是如何卖茶,通过茶赚到钱获取物质,是一种生存方式思维。如今年轻茶人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是以一种新活力,新能量,新方式将知识型文化转化活化成为应用型文化,借由这样一种新的升级思维去应用茶,借茶启智,立志未来”!

刘文剑作“因为一个人爱上一片茶”的内容分享,他说:我与茶叶结缘其实是缘于爱情,其次便是源于中国茶文化的丰富性和重要性,尤其是我接触“茶”时的欢喜。我认为茶和生活不可分开,从爱情到健康贯穿整个生活。我希望人们能够继续探索和体验中国茶文化。

在“茶与咖啡的碰撞与交融”的对话环节,曹杰分享到“践行创新就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手机当作新农具,助力茶咖发展”,他认为把茶咖推广出去,把自己的专业落到实处就是对茶咖产业最好的助力。

黄晓婕以“《咖啡+茶叶 & 流量+爆款》中间的转换器”为题分享,她表示,作为新茶饮的探索者,茶开放且包容,客户是谁,消费需求是什么,普洱味道不仅是滋味,还是感官体验,松弛氛围。

祝亚辉以“海归的普洱与咖啡之恋”为题分享,他表示咖啡是外来的,但是来到中国就有中国的色彩,希望能够做好中西结合的好咖啡。

徐燕婷以“心之所向,心之所往”为题分享,她认为通过茶来看咖啡,通过咖啡看茶,传统茶需要现在消费者的感受上,心之所向。尤其是做创新产品,做传统茶的创新,我们需要知道这杯茶卖给什么样的人。

分享会中同时还进行了茶、咖啡、花艺的展演。

创意茶席赛:茶让青春更美好

此次茶席创意赛以“谁说青春不恋茶”为主题,是以多元的形式倡导引领全民饮茶,以三所高校茶学专业同学们的创意,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茶,了解普洱茶文化。

此次创意茶席比赛邀请到了普洱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作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共计30名的学生参赛。比赛评委分别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普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晓春,普洱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李梦薇,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国家二级评茶技师、国家二级茶艺技师唐云飞,国家级二级评茶技师、制茶助理工程师罗丹。

比赛期间,各位选手逐一上台对自己作品做了理念阐述,由评委团对各参赛作品进行逐一鉴赏,并究其设计主题、器具搭配、色彩搭配等内容展开提问、点评,从艺术、美学、文化、生活等多重视角进行评选。比赛按照”专家评选加大众评选“的评选方式进行。

主题展演暨颁奖仪式:炽烈勇敢的我们

当夜幕降临,本场活动也来到了最终的环节:不被定义的我们·炽热勇敢”主题展演暨“谁说青春不恋茶”茶席创意赛颁奖晚会。

青春因为茶而美好,茶因青春而热烈。当周末市民文化节的灯光开启,音响设备打开,属于青春的欢歌热舞、相声朗诵也陆续登场。12个节目获得掌声不断。从民族到现代,从热辣的体育舞蹈,再到相声贯口,从劲歌热舞到朗诵,引得台下观众拍手点赞。尤其是当《倔强》响起,三所高校学生一起演唱的时候,许多观众拿出手机进行拍照,现场活动的气氛一瞬间就被拉满。

经过半天的激烈角逐,最终茶席创意赛的一二三等奖揭晓。

一等奖:4号《匠心茶境》(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选送)

二等奖:17号《蕉竹》(普洱学院选送)、27号《茶暖人意》(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选送)

三等奖:

13号《松竹飒飒》(普洱学院选送)

16号《荷你有约》(普洱学院选送)

6号《世事茶弈痕:人心似铁炉犹在,世事如棋局不移》(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选送)

9号《瞬息》(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选送)

26号《傣族风韵》(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其余参与的同学也荣获优秀奖。

整个为期一天的活动,除了分享会、茶席比赛、文艺展演外,活动中伴随的投票抽奖问答环节也让人惊喜。还有和香遇周末文化集市一起联动举行的“1元换购”也让观众参与感拉满。人们通过一元换购不仅吃到好吃的美食,还分享和延续了此次“谁说青春不恋茶”的快乐。

来源: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席意境

茶道意境,是意思的意,不是艺术的艺。

意境这个词是中国传统美学当中特有的概念,它是对事物找到境界的品悟的审美习惯,使在有限的时空直悟永恒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独特的性情和情趣取向,塑造了这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模糊,飘移,不确定。就像不同的茶,不同的人说好;但反过来说,一款好茶会让人人叫好,那种标准却又难以描绘。

从诗经的思无邪到中国的传统笔墨,最讲究的就是这个意境 。“作诗必此诗,意取象外神。羚羊眠挂角,天马奔绝尘”(清 赵翼)在意境中包含情景,包含思,包含意。我们回到这个意字上分析一下中国人为什么对意字如此钟爱。

意是心上的音,我们经常说听话要听音,这个音更能表达说话者他最真实的意思。比如说一句非常简单的话:“您好!您好吗?您好啊!”相同的字,语气表达不一样,所包含的内含居然可以完全相反,以至成为相去甚远的另外一个意思

而在美学里讲的意,是更为丰富和更难以用很简单的话来表达了。比如那首诗: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前面

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但这都不是意境。宗白华认为只有到了“断肠人在天涯”才出了那份情,失神而专注,似有所待。在情景交流中的那个综合感受,表达到了那份意境。正是“信足别有境,举头自有深情”(计成《园冶》)境,其原意指人所感觉到的范围,心活动到的区域。“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是只能感觉,“欲辨已忘言”了。

席,一种参道,凝聚精气神韵的道场。“茶精极,屋精极,衣精极,器精极。”这里所谓的精极,是没有魅俗的痕迹。让人纯净而不做它想。把注意力牢牢牵在当下。它们钩沉的茶道席,意境几乎无处不在。从席间每个人的服饰到茶席的音乐,到一草一木构成的茶席景象,无处不在诉说着一种诉说。因为每一东西必须是有情的。

可以想见,在那样的一个午后,阳光灿烂。我们穿过洒满阳光的大厅,穿过庭院来到小小的茶室。在这个茶室里有那样的音乐暖暖融融舒舒缓缓的包围着我们。身着宽服,穿着白袜,从足下去珍惜每一个感觉,那种宁静的洁净,非常神奇的感受,会在你的每一个动作里灵动地展现。

茶席又称茶席曼陀罗。我们摆的每一个茶具,从壶到杯到公道杯,每一样器具都是经过茶道师,经过主人认真挑选的。它用了中国人特有的表达既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比如说竹节壶,其文化人格在儒家,象征严谨和节制;如意壶主人表达如意和吉祥的祝愿;还有茶席之上最重要的主题挂画。记得有一次我在举行《月光白》的茶道会,大家进入茶席之后,静坐。大家听着音乐缓缓的去放松自己,把自己和外界隔断之后,有一声磬响:“叮——”然后提醒你回到茶席之上。这时整个茶道室是暗的,大家什么都看不见,又经过了那么长时间静心的打坐过程,这时候我的茶道师助理,是位云南的白族女孩。眼睛明亮亮的,笑容像云南的天空一样清澈明亮。她拿着火柴,哗,点燃。茶席中间水钵里有个水晶球,水晶球下边有个莲花灯,莲花灯被砰然点燃。这个茶席环节,在大家小参分享时每个人都说,那一刻整个人被暖了一下,被照亮了。那种被难以言表的情绪暖暖地拥着抱着,用一道道的茶,进行心灵的洗礼。

还有一次茶道会也有用灯的一个环节。记得我们给传媒大学的学生摆的茶道会,在户外。那是一个接近中秋节的夜晚,月亮满满挂在天上。那天是个长长的茶道席,主宾分坐在茶席两旁。看着月亮听着音乐品着茶看着茶道师一道道给大家布茶。整个席间,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时光在静静地流淌。最后结束的时候每一个人发了一盏小小的马蹄灯。在那样的月光下提着马蹄灯,心都是亮亮的,整个世界因为一盏灯照亮了。

茶席之上表达意境的手段非常丰富。像灯,香,还有很多很用心的表达,极具情感的画面,都很容易把主宾带进一个非常神圣、非常宁静、非常悠远茶席的意境。在茶席设计上要力求瘦、皱、漏、空、透、远,在有限的空间里,去制造出无限的想象的空间。“锥划沙”、“屋漏痕”;岁月折叠成褶皱;空是无限,是宇宙灵气之往来,生命流动之处;透是多视角,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远是更丰富,地狱天堂尽在其中。随意布饰,不衫不履。

通过叮叮咚咚的水声,把我们带回到大自然无比清新的山水间。在那里,鸟语花香。甚至可以闻到青草味道。主题挂画能把我们从现实中暂时隔断,一下拉到那种神圣的,转眼的,非常亲切的精神世界里,用品味用画面来形容这样的情景都不足以表达 我们对意境的理解,但又能真真切切地无比愉悦地享受其中。

还有这样的意境表达在主宾间之间进行心灵沟通:参话头。我曾经主持的茶道会里就用过“口离心有多远 ”,作小参主题。当我把茶道会的邀请函,发给来参加茶道会来宾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走进我的茶席之上,开始认真思考口离心有多远。

在我们的生活中,从家人间到社会朋友中到工作同事,我们有几个人有能力口对心讲地每一句话?记得有个人一接到请柬当场就给我回了信:“口离心要多远有多远,要多近有多近!”我听了之后内心很震撼。但是在茶席之上,其实不要求有答案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对的,只要参与了思考,参与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小参的过程。无论你在哪儿,你已经进入我茶席的意境了。时间可能是在三天前,也可能是在一周前。地点可以可以是任何一个地方:遥远的你走向茶席中的我。

天地之大,何处安身立命?

喝茶的人是谁?

父母生我之前我是谁?

心在那里?

这辈子你是来干什么的?

这是在茶席之上小参活动。这个环节里也是一个意境空间的表达。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就是我们茶席的主题。

茶席主题里面的意境,想象一幅画得有名字,一篇文章得有个好题目。茶道师会精心的去提炼艺术表达的精髓,提炼修行艺术的表情。像文章炼题一样。在茶席主题里,很多茶叶名字的意境就很深远。比如《月光白》,多么有诗意有情景的名字!《铁观音》、《兰贵人》、以及我们非常神往的《东方美人》,这些名字本身就特别有诗情画意。在举行《东方美人》茶道会的时候,茶席上用深色的旗袍铺在底席之上,星星点点的白色杯子布在旗袍之上,背后是陈逸飞的《美人图》,清扬优雅的音乐滚滚而来。这个茶道会的主题是关于女性学的主题,比如“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如何做好你的女性角色”,这样就把幽幽雅雅的东方女性神韵铺陈开来。婉约到无言——《白毫银针》;绿野仙踪——《狗骨脑的禅意》,《红茶,熨烫内心的感动》,《九年寿眉——茶的味外之味》再根据季节,根据当时的情绪很充分地做茶席表达。比如到了秋天以《吟秋》;《如歌的行板》;《人淡如菊》为主题,配上那样的诗句,“ 宁可枝头报香死,不肯随舞秋风”。把我们对菊“此花开尽再无花”的意境,表达出生命之绚烂;在春天《丁丁香香的情客》,《落花水流红》,《花新水上香》,非常有画面感,那种红,那种水,那种时光的流逝,美好青春的留恋,都会在这样的主题里表达出清新又有时空概念的意境。《寒夜客来茶当酒》、《风雨故人来》人情篇;《红泥雪爪》《莲花,在记忆中绽放》;《崇高的高度》主题茶会,用《辛德里名单》主题曲,做生命教育。

更为深邃的意境主题如:《无门关》,《印水境》,《空间,在物质消失的界线》,《可不可以走出时间之外》。这个主题本身就可以带领我们进入极有参与性的意境。说到意境大家都觉得有点玄。 每一个意味深长的动作,每一个用心的设计,每一个主宾间的真诚的交流,以及茶席之上的每一草每一木,每一个细节都是浓浓意境的表达。

(摘自2013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姜慧)

茶的味外之味——舌尖上的禅意

锣鼓听响,听话听音。“蓄音喉指间,得意唱奏外。”意,是心上之音,不是语言文字的表面文章。

当年,在灵山法会上,释迦随手拈起一枝花,众人皆愕然不解,只有迦叶展颜一笑。禅宗就是在这悄然无声,优雅寂静中降临尘世的。

以心印心,以心传心。禅,首先,作为无声的艺术,炎炎文章,尽在舌底鸣泉。它打破了线性思维,进入非线性思维。可由“拈花示意”或参话头牵引出大疑情,“情接万古,思接九荒。”用天真圆明的心感受宇宙真理,迎接智慧具足的人性。

其次,禅是象外之象,意外之意。在无做无为的静谧中,引爆激情,流露出天然智慧,归根复命。

所以禅宗,“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从这种独特的传教方式上,不难看出,禅的教旨,在于突破我们现已掌握的文字思想,现有的文明,对宇宙万物向更深远的范围去探索。让我们从不切实际的虚妄的欲望,从别人塑造的“幸福”、“成功”的概念里,从传说的教条禁锢中摆脱出来。让心灵得大自由,得大解放,澄净澄明澄怀素味。

在这种单纯和质朴中,才能扑捉到生命中的真。

不知禅味,难知茶味。

喝大碗茶,一饮而尽,为了解渴;细细品茗,才能品到茶魂,品到茶的味外之味。就像很多人读过很多书,一目十行。如果翻阅后能说出书中一二事,就自诩为过目不忘。其实,各人心里有数,大多数人不过是自欺欺人,“五柳先生”遍地都是:好读书,不求甚解。饮茶的门外汉认为,茶叶纤细者必定味同甘露,粗大者不过糟粕而已。

茶的味外之味,不是一般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领悟到的。正如读书,也不是端起书本,粗粗浏览一下,找几个哗众取宠的新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新观点就能解决的。

读书、饮茶追求的是回味无穷。有些人把书本只作寻章摘句的渊源。这样,既使翻尽万卷,也可以说没读通一本。哪里知道味外之味。吃糖很甜,但吃多了反而酸。饮茶起初会觉得有些苦,不久,则“不胜其甘”。

很多人,一谈茶就提多少钱一斤,那个山头长的。这些与禅无关;经常听茶界“高人”言必谈口感,那款茶什么香,什么色,什么形,这些与禅亦无关;还有人高深地谈及循经走脉的体感。果真如此,倒是离开了凡夫俗子的造作,顺着这条路径,在往前走,就可达到无心的觉悟境界。

茶是万物之中至清至德的高贵灵物,在药为万药之王,在饮品为心灵之饮。介于物质和精神之间。若要寻觅其中的“至味”,必须是精行简德之人,时时自觉自悟。需要像佛陀那样对生命有究竟追求,并有兼济天下的伟大人格的人,才能真正走进茶的世界,领悟其中的真性情。

茶道,是禅的生活化,是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可以禀持的人生态度,一种修行方式。它崇拜的对象是一些具有美感的事物,这些事物并非存在于浩瀚的天地宇宙间,而存在于茶事活动中的琐碎事务上。所以说茶道,是启动自我教育改造精神世界的生活禅。

儒家讲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齐家、治国、平天下。诚心正意的修为可在日日行茶中获得。禅家是炼心的,所谓“为心师而不以心为师”。达到“制心一处,无处不治”自觉的精神境界。所以说,以禅为依归的茶道,才是真正的茶意,茶味。古往今来,谈茶必谈禅,茶禅一味。

再好的茶,茶味只在一得之间,过颊即空;禅机只在电光火石间,稍纵即逝,快捷如剑。

说到无声的艺术,因为茶道是无为无做的表达。茶道的艺术有着宗教式的审美。

从饮品角度上讲,茶道是心灵之饮。“风雨故人来”时,那茶,喝的是人情一杯,风月两肩;“寒夜客来茶当酒”,喝的是人间温暖,是光明,是希望。

一般人所能看到的茶道,是在文人情趣背景下的茶事活动。茶道师主持整个茶事的流程。主题茶席,禅意空间,有着空灵意蕴的音乐,灯光,有三昧之境的主题挂轴。。。。。。所有的元素都在完成一个任务——让时光在人心中流淌着,让茶心把人带回每一个当下。

尼采对自然之美曾经是这样解读的,“最高贵的美是这样一种美,它并非一下子把人吸引住,不作暴烈的醉人的进攻(这种美容易引起反感)。相反,它是那种渐渐渗透的美,人们几乎不知不觉把它带走,一席在梦中与它重逢。可是,它在悄悄久留我们心中之后,就完全占有了我们。使我们的眼睛饱含泪水,是我们的心灵充满憧憬。”

用这种美来解读点茶吃茶之路,由茶至心之路,由心至茶之路,是被深化了的高扬的心境之路。在无声无为无做中,用茶道仪轨导入精神空间。

茶道的仪式感极为严谨。依轨而行,传承了先贤的宇宙观。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有太极、易象的心体情画,以手印体,以体印心,以心印万物的流畅的心灵程序。茶道威仪,在敬天敬地敬祖先的仪式中不仅可以使饮茶程式化,使人“谨兮敬兮清兮寂兮”,达到天人合一。

它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引人出离凡俗的藩篱,去触摸心灵,迎接上天的恩赐。

这时的茶道师,已成了表法之器,载法之器。像墙上唐卡中的菩萨一般庄严,用肃穆纯净的茶汤点化众生。

茶道的意思是不二。即“于相不着相,念念相续而不著一念。无所执着。这种空灵的心境下,不再有物我、善恶等一切区别对立。以这种浑然自在,澄明空寂的心境接人待物,就能够无往而不适,随时实地拥有安宁、淡远的情怀,达到永恒的和谐。”只有自然和谐才能消解一切对立、矛盾、束缚,成就最高的佛性。

冲茶时只冲茶,倒水时只倒水。中有将身心摄住,这样茶汤的香气和滋味就不会散乱。品茶时只品茶,不能说东道西,左思右想,跑了茶心。这是最上乘功夫:一心一意地安住在当下,住在行处而生其禅心。

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才能至淳如神。

(摘自2013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姜慧)

找到约536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