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乡土乡亲茶叶价格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方国范:38年坚守,只为乡亲种好茶

日前,记者走进安徽黄山休宁县流口地区,漫山遍野的茶园中,不时可见茶农除草培土的身影。

流口地区地处休宁县西南部,包括流口、鹤城、汪村3个乡镇。这里是新安江的发源地,独特的小气候让流口成为皖浙赣“绿茶金三角”的核心区,当地2万多群众祖祖辈辈以茶为生。

“我家有六七亩茶园,丈夫和孩子都在外务工,茶园全靠我一人打理。但因为有方国范引导,茶园收入不成问题,鲜叶均价达到100元左右。”今年50岁的方小萍是汪村镇回源村汪段组茶农,说起这些年茶农逐年增收的情形,她说最应感谢的是方国范和其倡导开发的有机茶。

图文无关,仅供参考

方国范是鹤城乡渔塘村碣石组村民。1982年,读初中的他因贫辍学回家当了茶农。几年后,方国范先后承包了村民组茶厂和乡办茶厂,并于1996年在流口镇创办了流口地区第一家茶叶精制厂。

从办厂开始,方国范便先后到安庆、马鞍山、江西景德镇等地茶叶市场考察取经,在县内率先引进成套茶叶加工生产线,陆续研制出香茶、毛峰茶、新安银毫等产品,改变了流口地区长期以来单一制作炒青的历史。

“茶样试制过程中,经常因为外形、口感等因素推倒重来。值得欣慰的是,每推出一款茶叶新品,当地茶叶价格就翻一番以上。”方国范说,看到本地的好茶卖出了好价钱,特别有成就感。

1996年,杭州一家茶叶进出口公司负责人来屯溪茶厂采购茶叶,发现该厂收购的流口地区茶叶农药残留量最低,最符合欧盟标准。方国范得知这一消息后,带着茶样专程前往杭州拜访,并邀请这位负责人前来休宁实地考察。此时,方国范第一次听到有机茶概念,就自费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学习培训。

1997年,方国范率先在我省开发有机茶,并于次年创办新安源有机茶开发公司,他担任公司生产部负责人。1999年,休宁县成立有机茶标准化指挥部,打造“中国有机茶之乡”,方国范主持制定了《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技术操作规程》地方标准。2001年,方国范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积累,将有机茶的初制和精制生产工艺,整理归纳成通俗易懂的70条操作规程,使茶农有机茶生产加工有了自己的“乡土教材”。

流口地区的右龙村曾是黄山市有名的贫困村,1993年村民人均收入只有242.50元。在有机茶开发的带动下,该村成为休宁县第一批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有机茶基地,仅10年时间,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0倍以上。

“开发有机茶,是休宁县乃至黄山市茶产业一次重要革命。”方国范说,2020年前11个月,黄山市茶叶出口值占全省82.8%,同比增长12.7%。目前,该市有机茶、绿色茶和无公害茶认证面积占茶园总面积96.2%,休宁县被授予“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其中休宁流口地区出口备案茶园基地发展到近3万亩,有6800亩茶园连续22年通过欧盟有机标准认证。

2015年,方国范担任鹤城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法人代表。几年来,他针对茶乡特点,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并通过与中科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了“新安红茶”“新安源高绿”“新安源有机冬茶”“新安源有机冬茶营养含片”等新产品,每年企业和茶农增收300多万元。他带领课题组完成的《外销茶质量安全三级监控技术研究及系列新产品研发》项目,荣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奖,并取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他本人也先后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江淮工匠”“2018中国茶业年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种好茶制好茶,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始终不忘的初心。”从一名普通的茶农成长为省级茶业龙头企业的生产技术标兵,方国范一直坚守着这份责任。( 记者 吴江海)

原标题:【榜样】38年坚守,只为乡亲种好茶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激荡十年,一起来看12家茶企的新式玩法

茶是东方文明的标志,存在着3000亿的市场空间,吸引着大批企业进入。

一方面,有传统资源型茶企在行业中摸爬滚打。鉴于大部分传统企业财报等公开信息较少,第二部分文章就选取16家上市、挂牌新三板企业。

另一方面,我们想分享从2008年来进入茶行业的新力量——他们带着创新的思想和资本去探索,选取12家代表性企业做小结文章。


一、12家茶企地域分布

北京(3家)、浙江(3家)、四川(2家)

福建(1家)、广东(1家)、湖南(1家)、重庆(1家)

这些新兴茶企不再是像传统茶企,基本没有上游资源型企业。而是,从消费者出发,从一二线城市出发试图去打造一个茶品牌。


图1  12家公司名称、法人、注册资金、注册时间和地址

注:文中附表格图的企业排序,是以公司注册时间为准(数据来源于天眼查)。


二、12家茶企关键时间

——2008年和十二五时期

茶业是中国农业的传统特色产业,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形势变化,产业上游和下游都存在一些困境:

1、上游困境——茶行业产能爆发式增长、产品结构单一等

种植面积与采摘面积:在大量茶叶未采摘情况下,依旧供过于求;

脱贫攻坚等政策因素:贵州、陕西等贫困地区大跃进式的增加种植面积。

2、下游困境——需求结构性调整、贸易壁垒等

国外: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贸易萎缩,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等;

国内:反腐等给礼品茶行业降温,移动互联网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利润、新生代消费者的新需求。

图2  2008-2017中国茶园种植面积与茶产量(数据来源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3、关键时间——2008年和十二五时期

2008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2400万亩,茶产量124万吨。

2009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2955万亩,茶产量136万吨。

2010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3169万亩,茶产量148万吨。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截至2015年末,全国(18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431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3387万亩,投产率达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227.8万。

2016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4400万亩,茶产量241万吨。

2017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4588万亩,茶产量260.9万吨。


2008-2017,我国茶园种植面积和茶产量总体呈现“前期高速扩张、后续逐渐放缓”的发展态势。


10年时间,茶园面积累计增加2188万亩,比率增加91.17%

10年时间,茶产量累计增加136.9万吨,比率增加110.48%。

为了消化产茶叶产能,在科技支撑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以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为代表的茶叶深加工产品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和产业新经济增长点,茶叶深加工产业规模也日益扩大。


三、12家茶企创始人典型背景

关键词—跨界:这些新式茶企创始人都不是茶叶科班出身或者传统茶企衍变

1、大学生创业

赵翼(中国农业大学)、李晓军(安徽科技学院)

图片为赵翼

2、互联网公司

王礼(阿里)、吕洲科(搜狐)、戚冬杰(小米)、谭琼(易宝支付)

图片为茶里创始人谭琼


3、跨产业背景

杜国楹(8848手机、背背佳等)、周树明(百事可乐市场总监)、曾文瑞

图片为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


4、其他

国企--蒙顶山茶叶交易所有限公司(傅元森);茶语网资本—李宝林

图片为蒙顶茶交所董事长傅元森


四、12家茶企注册资本(单位:人民币)

100万以下(2家)——乡土乡亲、懂茶帝

100—1000万(4家)——平仄茶叶、茶语网、对白茶舍、艺福堂


1000—10000万(4家)——云放茶园、醉品商城、茶里、蒙顶茶交易所

1亿以上(2家)——大茶视界、小罐茶


相比于传统茶企资产逐步累积的模式,新兴茶企起步就有大的资本积累。

比如小罐茶注册资金达到了3亿人民币。

这些资本主要分两种:一是拿到了风险投资;二是个人资产积累。


图3  12家公司主要股东、融资信息和主营业务


五、12家茶企融资情况和主营业务

这些茶企普遍都接受了资本的助力,而且业务上都有创新的方向。


1、乡土乡亲

乡土乡亲是一家透明溯源C2B农业品牌,获得何伯权等投资。


2、艺福堂

“艺福堂”取“百年福气,茶艺满堂”之意,其创始人为李晓军。公司是电子商务领域中一家集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的现代茶业企业。


3、醉品商城

醉品商城成立于2010年5月,醉品商城运用创新化B+B2C+O2O的商业模型,联合了上百家茶叶龙头品牌、百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致力于打造全球最权威的、最专业的茶叶茶具产销一体化平台。



4、蒙顶茶交易所

蒙顶山茶叶交易所是国有出资、政府设立的,由证监会牵头的国务院部委部际联席会议验收通过的茶叶类大宗商品交易所,是目前中国唯一茶叶专业交易所。

蒙顶山茶叶交易所位于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蒙顶山,经营范围为:茶叶及其他相关农林产品交易;市场管理服务;仓储物流管理服务;网上贸易代理;互联网信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


5、茶里ChaLi

ChaLi品牌创立于2013年,总部设在广州,致力于做中国第一袋泡茶品牌。

ChaLi主要产品有玫瑰红茶、关心茶、小鹿礼盒、荞麦绿茶、桂花乌龙、茉莉绿茶、原味红茶、原味绿茶、原味乌龙、原味普洱等。


6、平仄茶叶

「平仄,发现你的茶」——我们提供享受喝茶所需的一切,致力于让喝茶变得轻松简单。我们深爱着茶叶,并试图用年轻的视角探索和诠释茶与艺术的边界。


7、对白茶舍

2014年7月,王礼创办对白茶舍,团队来自于阿里巴巴。

由于公司创始人媒体和电商的双重职业经验,让王礼一开始就把对白茶舍定位成一个由消费者驱动的茶领域服务品牌,内容和电商并重。


8、小罐茶

杜国楹,曾先后创立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8848四个品牌。

小罐茶想要做的是为那些想喝茶的人,提供简单方便就能喝到不同品类的好茶。大师茶的标签+统一品级、价格的打法再一次迎合了小罐茶的用户定位。


9、懂茶帝

懂茶帝就是通过给茶友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平台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再为茶友推荐优质产品。还可以为个人或企业员工制定系统的茶饮方案,推荐产品。推荐产品的返利和广告收入,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10、大茶视界

湖南大茶视界控股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6日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公司创始人为刘健,现法定代表人曾文瑞,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产进行农业项目的投资。


《大茶视界》媒体是由大茶视界控股有限公司与三湘都市报联合打造,创刊于2016年6月1日,发行量达15万份,除三湘都市报发行渠道外,全国重点省市大小茶城,以及全国各重点产茶区全面覆盖,是国内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专业类涉茶半月刊。


11、茶语网

茶语网是以茶为媒的东方生活美学平台,聚合产区、名企、上百名非遗传承人、近千位茶界大咖,已囊括茶类、茶器、香道等知识体系,一站式精通中式生活美学。


12、云放茶园

云放高端私人茶园走的是 “F2C+社群+资本”商业模式,整合土地、种植、生产、营销于一体的优势资源,为高端人士提供稀有自然资源的私人茶园销售、管理、生产与定制服务。


注: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初衷只是基于公开文字和数据向大家介绍这12家茶企。如果有文字和数据错误,给当事人造成困扰,那我要先说声抱歉。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希望提供客观、理性、中立的信息。


此外,本文有参考部分网络公开资料和数据,再此一并致谢。祝好!

从一片茶叶说起:猴魁“茶王”方继凡和他的乡土情结

央广网黄山1月28日消息(赵家慧)眼前的这杯绿茶看上其貌不扬。和通常所见绿茶的状如雀舌不同,热水中舒展开的大片茶叶把杯子撑得满满当当。但因为一个人,这不起眼的“树叶子”摇身变成了“绿色黄金”,为一方土地的人们带来了富足安康的美好生活。

大寒已过,山里到了最冷的时节,但在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山坡上的竹林和茶树映照在麻川河中,依旧是满目的绿水青山。眼看就要过年了,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方继凡还在紧锣密鼓地指挥着年前村里的大工程:把山路弯道曲直,还要给水泥路面浇上沥青。

54岁的方继凡是个退役军人,部队里养成的习惯让他至今都是个闲不下来的人,脸上却总是笑眯眯的。如今,除了是村里的大家长,他还有一个身份: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的掌门人。虽说是茶业界的后起之秀,但方继凡凭借着高屋建瓴的品牌理念和脚踏实地的创业态度,短短十几年已冲天而起,成为远近闻名的猴魁新“茶王”。

方继凡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村里和茶农们在一起

 

  深绿换浅绿:不褪色的乡土情结

1965年,方继凡出生于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谈起儿时的家境,方继凡忘不了那份艰苦,“家里弟兄6人,到13岁读书时还只能穿开裆裤。”而就是在这片不富裕的山区里,长着一种将在未来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作物:太平猴魁。方家世代种茶,满山茶树构成了方继凡少年回忆里的一抹绿色,“猴魁有一种独特的兰花香,就连香水制作工艺都尚且还未破译这种香气的密码。”但在当时,猴魁的其貌不扬和偏远的产地位置,让它长在深山无人识。卖不出好价钱,以此为生的猴坑人自然生活贫困。

1982年,17岁的方继凡入伍,走出深山,在浙江舟山成为一名部队警卫员。4年部队生活磨砺了他的性格,也开拓了他的眼界。1986年,方继凡退伍归来,被安排在县汽运公司工作,但他不愿一辈子平淡安稳,工作两年后便辞职创业。开过饲料厂和养鸡场,也做过渔具店,“我一直想做企业家,也不怕吃苦。在铜陵办养鸡场的时候,5个春节没有回家,晚上常常在鸡舍的鸡屎堆里睡觉。”虽然三次创业都以失败告终,但凭借着在部队锻炼出的强大意志力,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这种看上去像“梅干菜”的茶叶,就是如今受茶客追捧的太平猴魁

 

此时,他想起来记忆里的那抹绿色:太平猴魁!这么好的东西应该走出大山!他认定家乡深山里的茶树就是潜力无穷的“绿色黄金”,而作为猴魁原始核心产地的猴坑村,就是他大展宏图的新起点。

1992年,方继凡注册成立了新明猴村茶场,走上太平猴魁茶经营道路。此时,他遇到了猴魁销售的第一道难关:无人认识。“我在北京待了18天,每天骑着自行车拎着茶叶到处转。但人们都不认识,还以为是梅干菜。”原来,虽然太平猴魁历史悠久,甚至早于1915年就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膺“一等金奖”,但由于历来产量少,仅作贡茶使用,很少走进普通百姓家,且单从样貌上看,又不像一般绿茶那般“高颜值”,普通消费者不买账,销售之路屡屡碰壁。

公司的展厅里留下的珍贵影像。左一为王镇恒教授

 

正当方继凡郁郁不得志之时,他遇见了一位贵人。王镇恒教授是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猴魁要走品牌发展之路。但当时,最能体现猴魁产地特征的“猴坑”品牌名已被人注册。2001年,方继凡花重金将“猴坑”商标买了回来,成为“猴坑”牌太平猴魁商标的合法持有者。从这时起,他走上了真正的创业致富之路,也开始逐步将太平猴魁推到“茶王”的魁首之位。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高档绿茶需求不断上升。方继凡审时度势,开始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品牌宣传活动。“品牌宣传很重要。要让更多人有机会去试喝,不喝怎么知道这是好茶呢?”在2002年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上,太平猴魁荣获金奖,方继凡果断拿出200斤优质猴魁,举办了一场万人免费品茶活动。这种像“树叶子”的茶叶一时名声鹊起,迷住了众多对太平猴魁茶不甚了解的各方茶客。

荣誉接踵而来。2007年,太平猴魁被选为“国礼茶”,2011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2012年被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继百年前荣膺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奖后,“猴坑”牌太平猴魁再获“百年世博经典品牌”荣誉称号和大奖章,被誉为“影响世界代表中国”的茶品牌。

猴坑村的白墙黛瓦在绿水青山间赏心悦目

 

  是董事长更是村书记:我就是希望大家过得都好

事业蒸蒸日上的方继凡没有忘记家乡父老。2005年,尚在外地谈生意的他被告知,他被村里人推选为村委会主任,2008年后又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对村里事务“一肩挑”。就这样,企业家方继凡开始挑起了猴坑村发展致富的担子。

品牌之路并不易走,决心之外更需要智慧。荣誉是把双刃剑,它带来的巨大利益对当地的并不富裕的茶人来说,是不小的冲击。而太平猴魁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恰恰得益于它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品味。如何保持猴魁的品质,立住它的口碑,对于方继凡和全体猴坑人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好茶的第一步是保障原料。方继凡在茶叶制作上形成联合体,统一制作标准。每年茶叶开园采摘时,都派专业人员上农户家现场指导、传授技术,保证太平猴魁的品质。对于之前存在的混入外来茶叶“以次充好”的现象,方继凡告诉村民们,要想致富就必须约法三章,一起维护太平猴魁茶品牌声誉。他精心策划了对太平猴魁核心产区的保护工作,本着“地域大保护,核心小保护”的原则,与猴村村民和派出所制定了《村民公约》和《警民共建》,禁止任何人将外地的鲜叶和干茶运往本地进行加工销售,保证了太平猴魁的纯正性。

他以“振兴茶业,致富茶农,诚信经营”为宗旨,在村里开展“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形式,带动村里更多的人致富,依托猴坑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成立了村茶叶协会、村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双坑茶叶专业合作社。同时,按照现代农业企业和茶叶产业化模式运作,承包茶园,与茶农签订定购合同,多管齐下培育基地,扶持茶农大力发展良种茶苗,并无偿为茶农提供茶用药品,带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在制作技艺上,方继凡也费了不少心力。2008年,太平猴魁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遗传承人,方继凡一直坚持祖先的传统技艺,确保手工制茶。“制茶是个技术活,特别是烘茶这一步,老一辈制茶工人手上生有老茧,抵得住高温,年轻一辈没有这样的手上功夫,导致茶叶质量参差不齐。”要发展壮大太平猴魁茶的茶产业,升级传统技法势在必行,于是他大力创新,改良制茶工艺,让茶叶质量标准化。

目前,全村茶叶产值已达5000多万元,茶农人均年收入已达2万元以上,核心区茶农的人均年收入更是超过20万元。叶志平是村里的老干部了,提到方继凡他难掩激动,“以前三十四块一斤都卖不出去的茶叶,现在成了咱们西二村民组村民的宝贝了。”作为茶农,李明的感受更加直接,“方书记鼓励我们自主创业,每次他去参展,还带着我们一起去,每家每户茶农的生计都被带动了起来。”村里的老会计叶建华对于方继凡这种先做企业再反馈茶农的行为很是佩服,“2005年的时候,村集体别说是收入了,光是负债就有好几万。到了去年,我们的村集体收入已经超过100多万。”

河对岸就是三门滩,是只有水路可以到达的世外桃源

 

作为猴坑大家长,方继凡对这片山林有着深沉的情感,“我经常憧憬,十年二十年后,猴坑村会是什么样子。”除了带着村民致富,他还给村容村貌带来大变化。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方继凡自当村书记以来首抓的要务。“以前,我们这里很闭塞,从黄山区过来水路要40多分钟。茶叶只能这样一点点挑出去卖。”茶农刘宗华说,“现在,不仅是路通了,客户可以直接上门,村里的绿化和卫生也是几年前不能比的。”对于方继凡来说,思路决定出路,几年以来,他投入数千万元用于道路建设,建成了猴村道路、三合公路等一批交通重点工程,如今更要浇上沥青,让它们成为更便捷的致富通道。

轻伤不下火线,对于方继凡来说,村里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2013年6月,猴坑村遇上洪灾,道路被冲毁,三个核心区被沙石掩埋。抗洪一线出现了方继凡的身影,只是这次他坐着轮椅让人抬过来的。原来,不久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受了重伤,大腿骨断成了三截,多条肋骨折断,洪灾发生时尚未完全康复,然而就是凭借着退伍军人身先士卒的责任心,他硬是出现在了老乡们的面前,组织两委干部、党员和积极分子转移群众,完成自救及之后的重建工作。

如今的猴坑村绿水青山,村落的白墙黛瓦掩映其间,素雅好看,这是方继凡按照新徽派风格规划的村庄新貌。“现在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村里,把它变得更美是我该做的,我也会在这里养老。”猴坑12个村民组里还有4个没有通路,对此,方继凡有自己的打算,他指着河对岸的三门滩说,“我的计划是,先保持它当下的面貌。生态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觉得猴坑村有打造成‘中国名茶生态第一村’的先天条件。”

接下来,猴坑村将会和深圳文旅公司合作,完成对其综合规划,“新明乡有神仙洞、太平湖、蓝溪河、茶园等天然条件,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结合茶文化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线上与线下:一切都是为了让茶农过得更好

2013年,一直专注门店的“猴坑”茶叶正式在天猫上线。因为在这一年,核心区的茶叶受市场波动而出现大降价,几千元一斤的茶叶跌倒了几百元。方继凡常说,茶农和企业是相辅相成的,公司要兜底茶农的利益,才能保持市场稳定。于是,猴坑茶业出手收购茶农滞销的新鲜茶叶,保证9天不掉价,稳定住了茶农的心。另一方面,方继凡召集了以唐健为负责人的电商销售团队,利用垂直电商打开线上销路。

“第一年上线的4个月里我们的销售额才100万,到了去年年末,已经是3500万了,在线上太平猴魁销售市场中占比达到68%。”唐健说,“但就是这样,我们还是在亏钱的。”由于开展线上业务只是为了帮助茶农快速销售,公司并不盈利,每销售1000万就要亏损250万元的后台维护费和团队管理费。谈到很多员工的不理解,方继凡有自己的坚持,“亏本也要做。我是一村之长而不仅仅是个老板。”

这位五保户老人是方继凡的干娘,他每个月都要来探望几次

 

  精准扶贫也是猴坑茶业一直在做的事。

为了帮助贫困户快速脱贫,方继凡以公司为依托,推行“公司+能人党员+农户”的结对帮扶模式,选派公司技术骨干对贫困户在良种推广、茶园管理、茶叶制作等方面统一帮扶,并配发有机农药和有机肥,还与贫困户签订茶叶订购协议,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兜底建收购档立卡贫困户茶叶。在方继凡的倡导下,猴坑村还自2011年起设立党员互助基金,由村里党员和能人自愿捐款,用于帮扶困难村民和困难党员。

除了经营茶叶生意,方继凡自己也是个精通茶文化的非遗传承人

 

冬季午后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方继凡面前放着他刚刚泡好的太平猴魁,白色的热气缓缓飘动,空气里是带着兰花气味的茶香。猴坑一带山高林密,气候湿润,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太平猴魁独一无二的清香,也养育出了方继凡身上敢为人先、度势趋时、以义制利的精神,成为致富一方乡亲的民营企业家。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