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婺源绿茶的产地

找到约92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婺源绿茶制作技艺

婺(wù)源绿茶简称婺绿,汉族传统名茶之一。

产地在中国江西婺源。婺源县地处赣东北山区,为怀玉山脉和黄山山脉环抱,地势高峻,峰峦耸立,山青水秀,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最适宜栽培茶树。这里“绿丛遍山野,户户有香茶”,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区。

历史渊源

婺源绿茶制作历史悠久,广为传承。

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记载,表明婺源已是歙州的主要产茶地。

公元865年,朝廷膳夫杨华在其所著的《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燕、并间,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贾所买,数千里不绝于道路”。《宋史·食货》婺源的谢源茶列为全国六种名茶“绝品”之一。

明清时代,曾列为向朝廷进献的“贡茶”。明朝时,婺源县每年进贡的茶叶2500公斤左右。

“婺源绿茶”从十八世纪开始就已进入国际场,乾隆年间,外销到英国;

咸丰年间,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号,共制绿茶数千箱运往香港销售,获利极丰。“俞德盛”茶号所制“新六香”绿茶还远销西欧。

我国绿茶销往世界,婺源做了无名英雄。在所有销往世界的婺源绿茶名称中均填写为“中国绿茶”。

“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形象概括了婺源绿茶历史的辉煌。

加工工序

婺源绿茶制作技艺主要包括采摘、摊青、杀青、清风、热揉、烘炒、初干、再干等多道工序,其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如采摘即要春分前后按一芽一叶标准,清明后,按一芽二叶标准;坚持分期分批采,先发先采、后发后采,不符合标准不采。

婺源绿茶每年在“春分”前后开采。开采第一天有篮底垫红纸,进园放花炮的习俗。采摘时,按一芽一叶标准;清明后,按一芽二叶标准。采摘时做到“三不采”,即不采雨水叶、红紫叶、虫伤叶。茶叶的采摘坚持分期分批采,先发先采,后发后采,不符合标准不采,采下的鲜叶不过夜等原则。

1.采摘:鲜叶采摘后,按标准划分等级摊放在不同竹篾盘上。最高等级的鲜叶摊放厚度不超过2cm,以下等级的鲜叶摊放厚度不超过3.5cm。

2.摊青:鲜叶一般摊放4至10小时,中途轻翻一次,鲜叶经过摊青,叶质发软、芽叶舒展、水分散发、清香透露;

3.杀青:接着将摊青后的青叶放入铸铁锅中高温杀青。每锅放入约二斤青叶,铁锅温度控制在140℃-160℃,用手翻动杀青,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

杀青后的叶片柔软、叶色转暗绿、无青气、折梗不断、无焦边;


4.清风:茶叶杀青后,立即在竹篾盘上均匀薄摊,使其散发热气、不产生闷气。然后将杀青叶在竹篾盘中扬簸几次,清除碎片灰尘;

5.揉捻:婺源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揉捻需在有棱骨的篾盘中将茶叶握于两手掌间,顺着一个方向揉搓,手势要轻,然后抖散、再搓,直至揉出茶叶汁,并散出浓烈茶香;

6.烘炒:揉好的茶叶要及时上竹制烘笼烘坯或入锅炒坯,温度在100℃-120℃左右。烘炒后的茶叶,放在120℃的铸铁锅中烘干,温度从120℃逐步降低至90℃、80℃;

7.初干:烘炒后的茶叶,放在120℃的铸铁锅中烘干,温度从120℃逐步降低至90℃、80℃;经过初干的茶叶含水量降低,在进行炒干就不会结成团块。

8.再干:然后将初干后的绿茶放在铸铁锅内炒干,锅温90℃-100℃。待叶子受热后,逐渐降低至60℃,炒至含水率6.0%至6.5%,出锅倒入竹匾,待冷却筛去粉末,即可包装储藏。

口感特点

叶质柔软,持嫩性好,芽肥叶厚,有效成分高,宜制优质绿茶。

选用“上梅州”良种茶叶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的“茗眉”茶,香气清高持久,有兰花之香,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碧绿澄明,芽叶柔嫩黄绿,条索紧细纤秀,锋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

传承保护

婺源自古素有千年茶乡美誉。近年来,婺源依托“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保护传承契机,紧紧围绕婺源茶产业振兴,坚持“夯实基础、品牌打造、人才培养、融合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婺源制茶技艺项目传承和茶产业经济发展。

2014年,婺源绿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来源:神州茶韵,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绿茶的产区分布

  中国绿茶的种类多、产量大,分布范围广:北至山东,南至南海,包括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省份。

  我们仔细研究地图,便会发现,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名优绿茶,其产地都分布在北纬30度附近。不难想象,北纬30度附近区域生产的茶叶,也就最好喝。此外,绿茶产区可分为西南、江北、江南、华南茶区。

  绿茶的产区分布

  1、江南茶区

  浙江、安徽、江西属于江南茶区,其绿茶的产量最高,是我国绿茶的主要生产基地。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气候四季分明。主要的名优绿茶有西湖龙井、大佛龙井、千岛玉叶、洞庭碧螺春、江山绿牡丹、庐山云雾、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安吉白茶、径山茶、惠明茶、狗牯脑、庐山云针等。

  2、江北茶区

  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属于江北茶区,土壤多为黄棕土,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度,降水量较低,以耐寒、抗旱的小叶种茶树为主。常见的知名绿茶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太白银毫、仰天雪绿、紫阳翠峰、日照雪青、卧龙剑、海青毛峰等。

  3、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我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这些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8度-22度,冬暖夏长,降雨量大,湿度高。较著名的绿茶有天山绿茶、七境堂绿茶、古劳茶、乐昌白毛茶、桂平西山茶、凌云白毛茶、白沙绿茶、五指山仙毫茶等。

  4、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叶产地,被公认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此茶区的地形较复杂,多为盆地和高原;云南中北部为赤红壤、山地红壤或棕壤,而四川、贵州以黄土壤为主;茶区都气温温和,冬暖夏凉。常见的名优绿茶有竹叶青、峨眉雪芽、云龙茶、苍山绿茶、南糯白毫、都匀毛尖、遵义毛峰等。

  中国绿茶的产区分布范围较广,绿茶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值得各位茶友细细品味。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绿茶产地所在省份的细分品类:

  1、安徽省

  绿茶有休宁、歙县的屯绿,黄山的黄山毛峰、黄山银钩,六安的瓜片、齐山名片,太平的太平猴魁,休宁的休宁松萝,泾县的涌溪火青、泾县特尖,青阳的黄石溪毛峰,歙县的老竹大方、绿牡丹,宣城的敬亭绿雪、天湖凤片、高峰云雾茶;金寨的齐山翠眉、齐山毛尖,舒城的兰花茶,桐城的天鹅香茗、桐城小花,九华山的闵园毛峰,绩溪的金山时茶,休宁的白岳黄芽、茗洲茶,潜山的天柱剑毫,岳西的翠兰,宁国的黄花云尖,霍山的翠芽,庐江的白云春毫等。

  2、浙江省

  绿茶有杭州的西湖龙井、莲芯、雀舌、莫干黄芽,天台的华顶云雾,嵊县的前岗煇白、平水珠茶,兰溪的毛峰,建德的苞茶,长兴的顾渚紫笋,景宁的金奖惠明茶,乐清的雁荡毛峰,天目山的天目青顶,普沱的佛茶,淳安的大方、千岛玉叶、鸠坑毛尖,象山的珠山茶,东阳的东白春芽、太白顶芽,桐庐的天尊贡芽;余姚的瀑布茶、仙茗,绍兴的日铸雪芽,安吉的白片,金华的双龙银针、婺州举岩、翠峰,开化的龙顶,嘉兴的家园香茗,临海的云峰、蟠毫,余杭的径山茶,遂昌的银猴,盘安的云峰,江山的绿牡丹,松阳的银猴,仙居的碧绿,泰顺的香菇寮白毫,富阳的岩顶,浦江的春毫,宁海的望府银毫,诸暨的西施银芽等。

  3、江西省

  绿茶有庐山的庐山云雾,遂川的狗牯脑茶,婺源的茗眉、大鄣山云雾茶、珊厚香茶、灵岩剑峰、梨园茶、天舍奇峰,井岗山的井岗翠绿,上饶的仙台大白、白眉,南城的麻姑茶,修水的双井绿、眉峰云雾、凤凰舌茶,临川的竹叶青,宁都的小布岩茶、翠微金精茶、太沽白毫,安远的和雾茶,兴国的均福云雾茶,南昌的梁渡银针、白虎银毫;前岭银毫,吉安的龙舞茶,上犹的梅岭毛尖,永新的崖雾茶,铅山的苦甘香茗,遂川的羽绒茶、圣绿,定南的天花茶,丰城的罗峰茶、周打铁茶,高安的瑞州黄檗茶,永修的攒林茶,金溪的云林茶,安远的九龙茶,宜丰的黄檗茶,泰和的蜀口茶,南康的窝坑茶,石城的通天岩茶,吉水的黄狮茶,玉山的三清云雾等。

  4、四川省

  绿茶有马边绿茶、名山的蒙顶茶、蒙山甘露、蒙山春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雅安的峨眉毛峰、金尖茶、雨城银芽、雨城云雾、雨城露芽,灌县的青城雪芽,永川的秀芽,邛崃的文君绿茶,峨眉山的峨芯、竹叶青,雷波的黄郎毛尖,达县的三清碧兰,乐山的沫若香茗、重庆的巴山银芽、缙云毛蜂、大足松茗等。

  5、江苏省

  绿茶有宜兴的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南京的雨花茶,无锡的二泉银毫、无锡毫茶,溧阳的南山寿眉、前峰雪莲,江宁的翠螺、梅花茶,苏州的碧螺春,金坛的雀舌、茅麓翠峰、茅山青峰,连云港的花果山云雾茶,镇江的金山翠芽等。

  6、湖北省

  绿茶有恩施的玉露,宜昌的邓村绿茶、峡州碧峰、金岗银针,随州的车云山毛尖、棋盘山毛尖、云雾毛尖,当阳的仙人掌茶,大梧的双桥毛尖,红安的天台翠峰,竹溪的毛峰,宜都的熊洞云雾,鹤峰的容美茶,武昌的龙泉茶、剑毫,咸宁的剑春茶、莲台龙井、白云银毫、翠蕊,保康的九皇云雾,蒲圻的松峰茶,隆中的隆中茶,英山的长冲茶;麻城的龟山岩绿,松滋的碧涧茶,兴山的高岗毛尖,保康的银芽等。

  7、湖南省

  绿茶有长沙的高桥银峰、湘波绿、河西园茶、东湖银毫、岳麓毛尖,郴县的五盖山米茶、郴州碧云,江华的毛尖,桂东的玲珑茶,宜章的骑田银毫,永兴的黄竹白毫,古丈的毛尖、狮口银芽,大庸的毛尖;青岩茗翠、龙虾茶,沅陵的碣滩茶、官庄毛尖,岳阳的洞庭春、君山毛尖,石门的牛抵茶,临湘的白石毛尖,安化的安化松针,衡山的南岳云雾茶、岳北大白,韶山的韶峰,桃江的雪峰毛尖,保靖的保靖岚针,慈利的甑山银毫,零陵的凤岭容诸笋茶,华容的终南毛尖,新华的月芽茶等。

  8、福建省

  绿茶有南安的石亭绿,罗源的七境堂绿茶,龙岩的斜背茶,宁德的天山绿茶,福鼎的莲心茶等。

  通过以上,对绿茶的历史、起源、产地分布、细分品类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最好的绿茶产地,也就显而易见。


舌尖上的中国茶叶:婺源毛尖

婺源隶属江西上饶,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因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是我国著名绿茶的产区,其茶婺源毛尖品质优异,属婺源茶系中的佼佼者。


婺源毛尖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峰,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杯中雾气轻绕顶,滋味醇甜,鲜香持久。

绿茶是未经发酵,直接杀青,制作而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属于鲜活性茶类。从婺源毛尖的品质不难看出,干茶具有绿茶独特的“色、香、味、形”特点,婺源毛尖是绿茶中的名优茶类。


婺源毛尖产自江西上饶婺源县的高山之中,这里怀玉山脉和黄山山脉环抱,地势高峻,峰峦耸立,山青水秀,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为婺源毛尖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茶园条件。

婺源毛尖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芳香,深度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被誉为茶中珍品。

婺源毛尖采摘自清明前的一芽一叶或二叶初展为茶青,经杀青、揉捻、干燥、筛选等工艺精致而成,茶叶在杀青之前,不经过任何发酵工艺,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中的营养物质和活性元素,那婺源毛尖是什么茶?从制作工艺可以看出婺源毛尖茶属于不发酵茶,是绿茶中名品。


婺源毛尖是以“颜色碧而天然,回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著称的婺源绿茶。唐载入《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名茶。

婺源山高林密,气候温润,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下面我们来分析下婺源毛尖的品质特点鉴别方法。

1、外形

正宗好品质的婺源毛尖外形细嫩,芽肥壮,匀齐均整,有锋毫,叶呈绿黄色,色泽嫩绿油润。


2、内质

上等婺源毛尖香气清鲜,悠长自然,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齿霞生津,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

3、叶底

好的婺源毛尖叶底鲜活成朵,叶脉清晰,肥厚鲜嫩,富有弹性,内含物质丰富,顺滑不宜扯断。

好茶自当需要正确的冲泡方法,才能将茶性得以充分发挥,在泡制婺源毛尖时,选用当地山泉活水最佳;以透明无花纹的圆筒玻璃杯为上;因茶为鲜嫩芽叶,且未经发酵,选用85℃开水为宜。下面我们俩看下婺源毛尖怎么泡才好喝。


婺源毛尖的泡法

1、温杯

将开水注入杯中1/3,逆时针旋转3圈,进行温杯,待杯壁均匀受热后倒出。

2、投茶

将3克婺源毛尖茶叶缓缓置入杯中。


3、摇香

将开水冷凉至85℃,沿杯壁注水1/3,覆盖茶面后,轻摇茶汤,将茶叶冲泡浸润。

4、注水

高提煲水壶,利用手腕力量,上下提拉,将85℃水注至杯中七分满,泡2分钟即可品饮。

5、品饮

婺源毛尖茶汤香高清纯,滋味鲜醇爽口,汤色清澈嫩绿;叶底嫩绿成朵,鲜活如重生,甚是喜人,令人雀跃。

来源:最美茶艺师,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