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武侯遗种

找到约8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武侯遗种产品

洪普号

武侯遗种

生茶 2021年
洪普号

武侯遗种

生茶 2020年

“孔明兴茶”“武侯遗种”:诸葛亮为何成为云南人心中的茶祖

在云南普洱市中心竖立着一尊诸葛亮的雕像,当地人称其为茶祖。

手握羽扇,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的诸葛亮怎么就成了云南人心中的茶祖呢?

  武侯遗种

普洱茶作为历史悠久的名茶,关于它的故事和传说长期流传不休。“武侯遗种”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个。

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描绘:“其冶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相传武侯遗种,夷民当采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在这些文本的传说中,这里的茶,都是“武侯遗种”,而祭祀茶祖诸葛亮的的仪式,作为活态文本至今仍在云南少数民族村寨遗留。于是,在云南古茶区,就有了“孔明山”“孔明茶”。

至于古六大茶山的来历,据清代古籍《普洱府志古迹》记载,六大茶山的名字是因诸葛亮遗器而得: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铒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

在云南,诸葛亮在某种程度上是先进汉文化的代表。在主流的历史学著作中,诸葛亮与云南的故事,主要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有关,他春天南征,秋天即回。南征之事,在历史的洪流中早已尘埃落定,而作为茶祖的诸葛亮,却在历史、在传说、在仪式中鲜活地存在、延续。

云南民间传说,古六大茶山的茶树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武侯诸葛亮所种,古六大茶山的名字也是武侯留物赐名所得。传说诸葛亮南征之时,蜀国军队进入倚邦、易武等地时,将土不时患眼疾,药物供应不上,军队战斗力渐渐丧失。诸葛亮为此忧心忡忡。某日,诸葛亮登高了望,随手将随身携带的手杖插于土中,手杖竟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青枝绿叶。蜀军将士采其枝叶煎水饮用和洗眼以后,眼疾痊愈。那手杖长成的树就是茶树,人称茶王树。

还有一说为,诸葛亮班师回朝时,部分将士不愿北归,因此诸葛亮将他们安置在古六大茶山区域内,并教他们种植茶树,以茶换物,以维持生计。民间传说认为,茶树是诸葛亮遗留下来的,因此当地人民将诸葛亮视为“茶祖”,将古茶树视为神树,并经常以酒水祭祀。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云南茶叶种植的历史远早于三国时期,因此“武侯遗种”之说难以成立。而且文献表明诸葛亮南征并未到达思茅、字洱地区,因此这个传说多为虚构,是后人穿凿附会之说。

  孔明兴茶

诸葛亮率军征服南中,其本人最远只到过曲靖,为什么遥远的滇西南、滇西,甚至缅甸、老挝等产茶区都流传有孔明兴茶、武侯遗种的传说,其实这反映的是巴蜀先进的茶叶种植文明深入影响云南的事实。

“孔明兴茶”,并不是说诸葛亮亲自教云南原住民种茶,而是说其大规模深入治理南中,导致巴蜀的汉文化大量南传云南,其中也包括四川先进的茶种与种植技术的引入,从而大幅度提升了云南茶叶种植水平,让云南茶产业走出濮人种茶的蒙昧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酝酿,终于在唐代进入了银生茶时期。

而“武侯遗种”指的是,四川小叶良种传入云南,云南在大面积种小叶种的同时,也借鉴巴蜀大地传来的选育茶种技术,对云南大叶种进行改良,经过上千年不断的努力,培育出大叶原生种、大叶良种,并在明清两朝的普洱茶时期对改良后的大叶种进行大规模推广,使得云南成为以大叶种为主的产茶区。

“名动天下”陈香普洱传承至今,使得我们得以体会其“浓稠绵软、口感醇厚、甘甜生津、茶气鼓荡”。

武侯遗下大益香,一曲新歌迎华诞

《武侯遗香》

—— 吴远之 词

勐海天高云飞扬,

河山万里茶故乡。

陆卢不解七子韵,

武侯遗下大益香。

《武侯遗香》馈赠后世

一段动人故事咏流传

古往今来,音乐与茶密不可分。

茶的苦、涩、回甘,犹如人的一生,有苦有甜;

曲调里的平缓、激昂、舒坦,也映照着我们生活中的坎坷与喜悦。

随着“弹拨乐器之王”琵琶,时而激昂、时而悠扬婉转的动人曲调,你的眼前是否也出现了这样一幅画卷,苍穹之下,蓝天、白云、绿油油的茶园、忙碌的人群正在耕种……经得起耳朵挑剔的音乐,绝不仅仅局限于词曲创作的出色;创作背景、字词中蕴含的情感,甚至是听音乐的环境、情境,都能让歌曲焕发出不凡的光彩。

《武侯遗香》由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于2005年创作,青年作曲家、音乐制作人马辉于近日完成作曲,整首曲子大气磅礴、豪迈悠远、张弛自如,4句词、28个字以中国传统诗歌7言绝句体裁呈现,在押韵、粘对等方面表现出了古诗词的格律。

武侯传说

在云南西双版纳,人们把三国时代的名著人物诸葛亮(孔明)称为“茶祖”,每年在诸葛亮诞辰的那天举行祭茶仪式。在历史故事中,诸葛亮率军南下镇压叛乱时,曾在西南地区大力推广茶园,使得茶成为当地人的重要生活经济来源,“六大茶山之一”攸乐茶山的基诺族有传说,他们的祖先正是跟因随诸葛亮南征才来到西双版纳,后掉队而流落在当地山区,于当地繁衍发展。诸葛亮还曾派人为他们送来了茶籽,让他们在山上种植茶树为生。

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听者不一定非得了解乐谱、音符,才能欣赏音乐,它可以是一种朦胧的情绪,也可以是一段动人的故事……

古人说,诗歌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武侯遗香》前二句,雄豪自放,描绘的是茶源圣地勐海的美景以及国茶未来的展望;后面二句,直抒胸臆,追溯至“茶圣”陆羽和“茶仙”卢仝、“茶祖”诸葛亮,是新一代茶人对前人的歌咏,也是探寻茶的根源、表达茶人之初心。

整首曲子在节奏上生动而恢弘,情感的表达上引人入胜,咏唱歌词之势磅礴壮阔,全曲浑然一体、别具一格。不管您身处何方,都应该用一盏茶的时间,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愿您纷乱的心绪,能跟随澎湃音乐,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余音萦绕时,内心感受到坚定的力量。

更多原创歌曲即将登场

共谱“大益欢歌”精彩篇章

吴远之先生说:

音乐是信仰,是爱,也是快乐,是回味……无论茶或者音乐,当我们找到曾经承载了我们的痛苦,承载了我们的过往,承载了我们的希望的东西,其实我们就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献礼勐海茶厂80周年,除了《武侯遗香》以外,大益人还潜心创作及谱写了一系列动人歌曲,部分更融入原创舞蹈,于不久的将来陆续与大家见面。这些全新乐章,与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益歌》、《爱不是传说》、《相思如茶》等一起,组成“大益欢歌”的精彩篇章,打造大益人自己的主题曲。

撰稿:李垚垚 图片:张玉杰 责编:曾婧雅

3000年前,云南的第一株茶树由谁种下?

3月12日是国际植树节。

云南的第一株茶树是谁种下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云南茶树的历史。

云南茶叶发展始于商周,产于西汉,传于三国,商于唐朝,得名明代,盛于清朝,衰于民国,享誉现代。

关于云南茶的历史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东晋常璩(qú)(公元347年左右)在其所著的《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中,巴蜀包括四川和云南、贵州部分地区,故贡品中就有云南茶。

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云南濮人已经开始生产茶叶了。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在公元前1066年率军南方八个小国讨伐纣王,其中有濮人,他们祖居云南,是云南种茶的始祖。

除去在“武王伐纣”的历史进程中记下光辉的一笔外,云南的濮人率先发现、驯化与利用野生茶树,则让后世有幸可以享用千年古树之美。

-凤庆茶农-

今天,历史学家对百濮族人的历史演变结果存在不同的结论和争议,主要流派有三:

一、战国以后演变为百越,发展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各民族;

二、百濮与百越是两个不同的族体,元朝以后称蒲人,再后发展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各民族;

三、前期之百濮与百越有密切关系,后期即为孟高棉语族各民族。

但矗立于云南凤庆高山之间的古茶树们却见证着人间的变化。

其中,“锦绣茶祖”是目前公认的,有据可考的,最古老的一株茶树,树龄高达3200年以上。

-锦绣茶祖-

云南民族先民很早就懂得使用茶叶和种茶,但真正开始大规模种茶应与“武侯兴茶”有关。

-武侯像-

三国时期,蜀国武侯诸葛孔明为处理西南地区复杂的民族关系,向各民族灌输茶文化,以茶敬茶,以此来潜移默化名族向和平文明转化。

孔明借茶教化,“以茶治边”,以达到治国安邦、长治久安的目的,把茶文化与政治巧妙结合。

此说法最早出自南宋李石《续博物志》一书,书上有载:“云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今夷民祀之”。

从1755-1850年的100年间,记述了孔明山以孔明遗器命名的六大茶山“本武侯遗种”的茶王树及人民群众祭茶祖孔明的活动。祭祀活动相传至今,可见历史是十分悠久的。

在这期间可考的史料还有:1753年的《续云南通志》,1807年清·师范《滇系·山川》,1850年道光《普洱府志》,到比较有权威的清·阮福《普洱茶记》也曰:“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士人采茶时,先具酒醴(lǐ)礼祭于此”。

后来历史中的“茶马互市”也好,“以茶治边”也罢,后世的茶贸易难说不曾受到过武侯的影响。

-云南境内古茶树-

唐代,饮茶之风已经从庙堂中走下,在百姓中流传开来。尤其在中唐以后,饮茶之风盛行,茶开始成为国饮。

唐代饮茶以煎烹为主,将茶饼碾碎成末再饮。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宋代,宋人点茶技艺更加高超。

元末明初,出生草根的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废团兴散”,饼茶生产趋势衰退,散茶开始被人们接受,用沸水冲泡散茶的饮茶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明太祖朱元璋-

从唐代至明代,茶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到了清代,因贡茶需求量加大,清政府对六大茶山的管理及发展茶叶生产措施不断加强,西双版纳茶区成为云南主要贡茶和边销茶主产区,该地在清代中期已产干茶8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制茶、卖茶的盛行,茶马古道上骡马不断、商旅塞途,生意兴隆,一片繁华景象。

盛极一时的“茶马古道”临沧段以缅宁(今凤庆)为中心,西走镇康出缅甸老街(今果敢)腊戌、丹阳、瓦城等地到缅甸海岸,再通向世界各地;北过澜沧江至鲁史(古阿鲁司)蒙化(今巍山)云南驿昆明东进中原,往巍山、下关、丽江、中甸进西藏。此外,以缅宁(今临沧)为中心,连接周边县区,过邦东澜沧江昔归渡口达景谷、普洱、以茶易盐,是临沧思茅最重要的盐茶古道。

-鲁史古镇:茶马古道途径的重要站点-

历史上在茶马古道最繁忙时期,由2000多匹骡马常年穿越在这些茶马古道上驮运茶叶,驮起茶乡的希望,驮起茶叶的希望。

感谢生活于这片土地的先民,我们如今才能有机会品饮到古树茶的滋味。

树龄百年即可以被称为古树。成百上千年的岁月孕育了茶树挺拔的树干、丰茂的枝干、深扎于土壤之中的根系还有世代生长于此的茶人。

树有多高,根系就有多深。

经年累积的养分一路被送至每一片芽叶,这也是为什么古树茶口感醇厚的秘密。

截止目前,凤宁号已签约古树9000+株,其中树龄最老的可达千年以上。

古茶树,是自然的恩赐,也是先民的宝贵遗产,只有将其细心摘下,用心制作,才能不辜负这岁月的味道。

找到约8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