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五德苔茶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石阡:做优苔茶品牌 厚植绿色家底

2021年6月17日,石阡坪山乡大坪村的苔茶种子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畅游90天后着陆取出。


经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公证,本次搭载种子的包装袋封装完好,确定为石阡县的“紫孔雀”苔茶品种,种子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后期选育。石阡苔茶种子此次成功搭载飞船登上太空,标志着石阡茶产业迈入航天育种新征程。

石阡不仅茶文化浓厚,而且种茶历史悠久。汉代杨雄著《方言》、唐代陆羽著《茶经》、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道》、明代《黔记》、清代《续黔书》《贵州通志》等史书、方志都有记载。


“夜郎山来夜郎林,夜郎山上好茶林。夜郎山上好茶树,夜郎种茶卖京城……”石阡人口口相传保留的“夜郎古歌”,生动描绘了在千年前石阡人种茶、采茶、制茶等生活生产场景。

据记载,石阡苔茶在宋代即为贡品,一百多年前经商人之手销往欧洲。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石阡有数十万斤茶叶出口苏联及东欧国家。1958年8月,石阡五德镇新华村出产的苔茶还赴京参加过“群英大会”。

然而21世纪初,经历大量砍伐后,石阡县的茶园面积变得越来越少。著名的苔茶也只是零散分布在聚凤、五德、坪山等乡镇,后来因为茶园老化问题,茶叶产业渐渐沦为不被看好的“盐巴钱”产业。


2007年,石阡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以扶持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为重点,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协调,整合项目、资源、资金,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围绕以茶叶为主导+果蔬药+苗木苗圃+生态养殖为重点的“1+3”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石阡把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供给侧改革,以打造“石阡苔茶”品牌为引领,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茶产业裂变式发展。

前期,石阡县通过土地流转适度集中,茶苗统一种植统一管护,出台新茶园前3年每年每亩补助1000元管护费的激励机制,推动茶农种茶管茶积极性。为进一步提质增效,石阡在改良茶树品种、推广茶叶专用肥、开展社会化服务茶园管护等方面不断下功夫。


“老茶”发新枝,石阡苔茶再度恢复生机。近年来,石阡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进一步做实基地、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石阡苔茶一跃成为全国驰名商标,跻身贵州“三大名茶”之列。

如今,石阡生产的茶叶产品已实现走出大山,走进北京、上海等1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目前,石阡全县茶园面积达43.6万亩,茶叶年产量3.25万吨,加工企业170家,实现综合产值32.92亿元,带动32.5万人吃上“茶叶饭”。


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石阡还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如今,新型建材、特色食品、生态水加工、清洁电力四大100亿元级产业已初具雏形,工业增加值从2.28亿元提高到11.91亿元。

石阡县委宣传部供图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w 记者 田勇,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带您品味传承千年的饮茶“活化石”——石阡苔茶

铜仁市地处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湘楚,北接重庆,自古便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说法,因其历史绵长,人文荟萃,享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本期将为大家介绍铜仁市的特色农产品之——石阡苔茶。


到了贵州石阡,就到了茶的海洋。

大小茶园,漫山遍野,举目皆碧。封行成垄的像绿色巨龙,尚未“成年”的长势正旺,刚刚种下的生机勃勃……

一片片青翠的茶园,与路边不时闪过的“鼓起劲来抓产业,弯下腰来拔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要想富,栽茶树,兴产业,调结构”大红标牌,红绿相间,让武陵山区的崇山峻岭变得生机盎然。

石阡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武陵山脉西南边缘,东南高、西北低,其间山峦起伏、沟谷纵横,有着明显的岩溶地貌,兼具低纬度、高海拨、寡日照,最适合茶叶生产。由于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石阡县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雨量丰沛,自然土壤为黄壤、山地黄棕壤为主,充分满足石阡苔茶的生长需要。这种环境下生长出来的茶树不仅节间长,而且苔粗叶厚。当地茶农以貌取“茶”,便以“苔子茶”相称。苔茶,也就因此而得名。


早在唐朝年间,石阡苔茶就成功俘获了“茶圣”陆羽之心,“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是其在《茶经》中对石阡苔茶的描述。宋明清时期,石阡苔茶被作为贡品上贡朝廷,成为皇室之爱。


石阡当地的茶叶,刚刚生长出来是紫芽。成年之后,才慢慢变绿。因此,石阡当地也以紫芽最为珍贵。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茶叶“紫者上,绿者次”的句子。后来由于茶树品种不断变化,紫芽茶在茶界逐渐消声觅迹。仅仅是贵州一地,忠实保留了唐代饮茶审美。

如今,石阡还保留了唐代饮茶方式。除去正常冲泡的方式之外,他们还爱喝一种“罐罐茶”。尤其是老人,真是离不开它。在石阡,无论你走到哪家,都可以看到一个土陶罐子,这就是当地人平时用来煨茶的器具。首先,在土陶罐里加入比较粗老的茶叶;然后,注入石阡的山泉水;接着,将土陶罐放在炭火盆里煨煮,直至罐中的茶水沸腾冒泡。此时老乡会夹起一块碳条,熟练地抹去罐口的白色泡沫。若是天气寒冷,还可以把生姜切片加入一起熬煮。“罐罐茶”口感极酽,是当地老茶客的最爱。

这种看起来“粗糙”的饮茶手法,常常被冠以“边地习俗”。可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却是地地道道的“大唐饮茶法”。

这种饮茶方式在唐代以前就已出现,甚至在陆羽生活的中唐时期,仍是饮茶的主要方式之一。诚然,石阡罐罐茶算得上是中国饮茶习俗上的活化石了。

不管是神秘的紫芽,还是奇特的罐罐茶,都曾是中华茶文化的主流形态。由于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习俗,得以保存千年。


石阡是贵州省茶叶大县,茶文化浓厚,种茶历史悠久,却长期面临“空有好产品却难以走出大山”的困局。近年来,石阡县着力推动苔茶产业提质增效,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不断扩大。据悉,2022年石阡县实现投产茶园33.46万亩、茶叶总产量2.9万吨、茶叶综合产值31.9亿元以上。石阡苔茶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响亮,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同时,石阡县在苔茶制作工艺中充分发挥非遗手工制茶优势,有效让非遗手工制茶在石阡得到很好传承,大大提升了石阡苔茶的市场竞争力。

石阡苔茶手工制法的省级手工制茶非遗传承人——王飞,年过半百的他和茶打了一辈子交道,茶早已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机器制茶日益兴起,不少加工厂放弃了手工制茶工艺,但王飞始终坚持原汁原味的苔茶制法,保留石阡苔茶品质。同时积极发动周边茶农参与学习传承,从而提升茶农种茶效益。

传统的制茶工艺,有几个好处,一是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二是实现了茶农角色的转变,从简单的采茶工人,变成了现在的加工工人,甚至是小老板。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让他们稳定增收。


在王飞的宣传发动下,五德镇新华村茶农逐渐增多,全村300余户村民实现家家种茶,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现有三分之一的茶农懂得手工制茶技艺。依托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石阡把苔茶打造成了支柱产业。

优良的生态环境,让石阡苔茶富含钾、锰、锌、硒、铷等有益的人体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花青素,其中EGCG(表没食子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高达11%以上。据人口普查公报了解,2020年,石阡80岁及以上人口为7468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12.8%,百岁以上的老人有四十多名,这里的老人长寿的原因与长期喝石阡苔茶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贵州石阡被称为“中国长寿之乡”。除此之外,还有“中国苔茶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


来源:澎湃新闻,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石阡新华村苔茶产业助农增收成效凸显

秋来景色新,茶香溢满园。初秋时节,佛顶山南麓的“苔茶发源地”——石阡县五德镇新华村,浓郁茶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


茶园里,经过夏管修剪过的茶树长势葳蕤,部分茶叶已由翠绿变成紫色。连日来,新华村及周边的20多名群众正穿行茶园,双手飞舞忙着采摘。

“采茶属于手工活不费太多体力,挣点零花钱不算难。”仙人洞苔茶园里,茶农任继珍开心地说,忙完农活就可以到茶山务工,两不耽误而且收益不错。

在石阡苔茶主产区新华村,在家群众多为老人、妇女、青少年儿童等弱劳动力群体。对他们而言,茶产业来钱快,活轻松,无疑是吹糠见米的惠民产业。


四季有茶采,四季有收入。“每天采茶挣100多块钱,而且上下班很自由。”新华村中洞组70多岁的茶农陈文英说,只要身体还硬朗,老年人也可以通过采茶获得劳动报酬。

据介绍,新华村每季茶青采摘过后,都会有茶叶技术员到山上指导,协助大家对茶园进行修剪、松土、施肥,全面开展规范化管理,为下一季茶的采摘提供保障。

“我们肩负着党和政府的殷切嘱托,就得带领群众走出困境。”石阡县夷州贡茶公司总经理王飞说,让家家户户因茶致富,男女老少靠茶创收,是我们发展壮大苔茶产业的最终愿望。

“产业是根,文化是魂,科技是生产力。”目前,石阡县夷州贡茶有限责任公司的茶产业发展已形成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的良好体系,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长效化就业增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新华村以基层党组织为引领,充分发挥“苔茶发源地”“贵州最美茶乡”特色名片优势。以“强党建、壮产业、重人才、兴文化”为发展目标,全面优化苔茶产业结构,已形成“家家有茶园、人人能加工、户户能创收”的美好局面。

谭文斌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w 记者 田勇,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