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为何要购买茶膏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五年拟开万家社商茶店:信茂堂定义国饮新零售!

2019年11月12日滇学君对话鲁保铸(右)


  五年拟开万家社商茶店:


  信茂堂凭啥夸如此海口


  滇学君VS鲁保铸


  2019年双11一大早刷屏阅微,就在朋友圈群看到这样的豪迈宣言——【重磅发布:信茂堂重新定义茶叶新零售】


  1、茶叶驸马购:不用实体店,一部手机传播、分享、销售,低成本获取财富。2、茶叶社商:以社区为中心,打造体验店,服务附近周围人群,再通过其社交媒体辐射全球。3、商业模式:做中国茶界的立顿或开市客!


  这则信息的发布者,是云南信茂茶业集团创始人鲁保铸!


  滇学君私信他:看到你在朋友圈群到处散发这类信息,有朋友问莫非是成功学大师陈安之转战中国茶叶行业了


  鲁保铸坦然作答:如果陈安之也来坐贾行商卖茶叶,以他口若悬河的煽动力,我确保他一定能借信茂堂茶叶新零售模式发大财!


  滇学君表示对其所谓茶叶新零售模式很感兴趣,问他是否愿意面谈答疑,鲁保铸自然很爽快就接受了。以下问答是滇学君和鲁保铸2019年11月12日,在其位于新亚洲体育城的云南信茂茶业集团营销中心展开的对话实录,特此整理编发以供读者参考。


  优质茶叶库存过剩是个伪命题!


  滇学君:听茶圈朋友说现在茶叶很难卖,因为消费市场降维,全国各主要茶区库存积压严重,很多茶企茶商都快撑不住了。


  鲁保铸:消费市场降维是清清楚楚的事实,不少茶企茶商处境艰难也是明明白白的现状,但我以为优质茶叶库存过剩的问题值得商榷,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会过剩。


  当年彩电冰箱洗衣机为了扩大销售市场,有的利润降到每台几元钱。但中国的茶叶呢?前些年经济形势烈火烹油,大家都习惯把茶作为一种准文化产品(或者说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来推销,无形中让茶叶的定价严重偏离了作为一种生活饮品的实际价值。


  本来随行就市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行为,可中国茶业界有些茶商似乎不以为然。很多商家宁可厚利少销,也不愿意放弃已经习惯的暴利模式。比如建立在古树茶资源稀缺概念上的普洱茶,尤其是那些已被过度神化的高品山头茶,因为产量有限价格不降反升。这自然就让不少茶商试图心存侥幸,期待用各种手段运作,伺机制造下一个老班章、冰岛、昔归这样的传奇品牌,以延续天价茶叶的市场神话以轻松坐享超级红利。


  我觉得茶商们如果愿意转换观念薄利多销,中国的优质茶叶一定供不应求,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库存积压。价廉物美的东西,哪个消费者会拒接呢?中央一直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觉得让消费者都能买到价廉物美的消费品,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不知道我的理解对还是不对。


  传统实体茶店为何难以为继


  滇学君:好像现在茶店生意不太好做,我观察过所住小区的茶店,顾客门可罗雀,是否因为电商冲击实体店太厉害所致


  鲁保铸:电商冲击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中国标准茶店的售卖模式有别于其他商品,酷爱喝茶的消费者,一般都会选择场景消费体验式购买,这其中有近20年来国茶消费文化的广泛普及之功。现在家境殷实一点的市民家庭,没有套标准茶具泡茶待客,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茶。


  这种体验售卖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比如普洱茶,资深茶客很容易在品鉴后判断出你茶品的档次。但这种售卖模式的短处也显而易见,只适合售卖中高端茶品,才能通过优品优价抵消诸如店租等相关成本。如经济烈火烹油高歌猛进,大家都不缺钱,赚钱不是问题。但一旦国家经济下行消费降维,这种售卖模式就很难持续。


  信茂堂茶品在全国的不少代理销售商,近两年就遇到这样的困境。我们的营销团队今年走访了国内各线城市的不少茶店,发现商业形势远比我们此前预估的要严峻得多。某普洱茶大品牌在某大区的数十家加盟店,只有两家勉强盈利,其中一家盈利还不是来源于茶叶销售。我们不得不很痛苦地接受这样的结论:优品厚利的茶叶店售模式,已经很难生存下去了。


  现在靠电商卖茶为何难于登天


  滇学君:我认识云南一家做电商模式的普洱茶公司,好像5年前还卖得挺不错,每年过亿元的销售额。现在茶叶电商行情如何


  鲁保铸:由于传统电商流量费越来越昂贵,导致很多中小店家利润少得可怜,如果没有资本烧钱提高权重、抢占排名,新店想赚钱可以说难如登天。


  信茂堂在淘宝和京东都尝试过,但我很快就搞清了其游戏规则。为何如今满大街都是京东天猫的招商广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中小商家都成了电商流量经济商业模式的牺牲品,需要不断忽悠不明真相的商家前赴后继充当流量炮灰。


  拼多多看似后来居上风头正劲,但以我的判断并不看好。因为拼多多并没有实质上颠覆淘宝天猫京东的流量型商业模式,加上腾讯主导的社交生态圈通过不断创新和持续挖角,估计拼多多无论上市融资多少,都无法支撑起其长效盈利模式。所以我更看好腾讯社交生态圈在茶叶零售方面的商营价值。

信茂堂社商联盟体商业模式图解

  信茂堂为何创立茶叶社商联盟


  滇学君:所以信茂堂才决定在全国率先创新茶叶零售商业模式,按我理解是不是“社区体验+驸马购运营”这样的两结合商业模式


  鲁保铸:大概就是这样吧。信茂堂之所以倡导重新定义中国茶叶零售模式,是因为此前在传统零售模式方面已经交了不少学费。从2016年开始,信茂堂发起了“千人代言驸马茶”“中国十万茶商行”商业扩张,并通过高铁、机场、楼宇电梯、社区滚屏等广告载体进行了地毯式广告轰炸,试图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优质普洱茶品代理销售体系。但人算不如天算,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国内消费急剧降维,很多代理商先后陷入困境。


  信茂堂随即对此前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刻反思,有两个国际商业案例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一是英国立顿红茶,在全球拥有众多铁粉;二是中国的瑞幸咖啡,在中国城市商务区跑马圈地疯狂开店,大有和星巴克一举高下的势头),让我们重新思考中国茶叶零售模式的创新可能。经过广泛市场调研和反复探讨推演,我们才下定决心改变此前的商业模式,全力以赴打造茶叶社区体验店销售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计划在未来3-5年内,在全国布局1万家社商,打造覆盖全国城市20万个小区2亿消费者的茶叶社商联盟体,通过“社区体验+驸马购运营”的商业模式,让价廉物美的茶叶和健康优雅的茶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


  传统线上社交电商为何声名狼藉


  滇学君:感觉社交电商名声不是太好,听说很多搞传销的团伙利用微信生态圈,专门搞各种变相传销。信茂堂的茶叶驸马购什么逻辑


  鲁保铸:过去很多社交电商和直销公司,不注重产品给终端客户的体验,不把实惠给到消费者,只注重用模式赚钱,大家疯狂拉人头,获取高回报,产品在终端无人使用,甚至很多成为废品。信茂堂108款茶,每款都是物美价廉,只卖78元,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让大家开心消费、忠诚消费、重复消费、带动消费!


  信茂堂如何整合社交电商、社区体验店联合体


  滇学君:把社交电商和社区体验店合二为一,还真是一个茶叶零售创新。信茂堂准备如何将这两种销售模式对接,建立全国性的社商联合体


  鲁保铸:驸马购对信茂堂新零售模式而言,更多是一种社群服务方式。信茂堂社区体验店的店家,通过建立精准的目标客户微信群,进行关于茶品消费指导之类的服务;通过朋友圈发布关于茶生活方式的高质量文章视频,推广信茂儒茶文化。总结为两句话:朋友群卖茶品,朋友圈玩文化。


  信茂堂会对加盟的每一家社商店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和培训指导,同时还会通过社区楼宇广告为社商导入目标客户群。信茂堂社商体验店东家必须遵循信茂堂的经营纪律,通过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活动,维护好所服务区域的客户,让他们成为信茂堂茶品的忠实消费者。


  加盟信茂堂社区体验店,我们会设定一整套基本条件,争取发展一大批人品诚信、和气生财的有志之士成为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通过优质优品优服务薄利多销,迅速把信茂堂社商事业做大做强做久远,在中国茶叶领域成为像英国立顿红茶或中国瑞幸咖啡那样的国饮一线零售大品牌。


  信茂堂为何把茶价定为每盒78元


  滇学君:信茂堂把所有茶品都定价为每盒78元,想必也是想把这些年茶叶市场的价格泡沫刺破做价格杀手吧


  鲁保铸:的确是这样。中国茶叶经过这些年烈火烹油锦上添花式的发展,作为一种高尚的茶文化生活方式,走进不少城市富裕家庭,带动了茶叶种植、茶艺培训、茶具制造、茶叶储存甚至茶业金融,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利益链。


  比如说云南的普洱茶就极具代表性。因种质资源天赋和存储工艺独特,让其具备了文化加持和资本炒作的可能。物以稀为贵的高品山头古树茶,一直通过神秘营销成为富豪阶层竞相追逐的对象。但无论怎么讲故事说体验,茶终究不过是一种利于身体健康的饮品。


  但中国茶叶迄今仍没有相对统一的价格标准,比如说高端茶、中端茶、大众茶分别应该是什么价位,这和烟酒糖等日常生活快消品形成了极大反差。信茂堂通过广泛市场调研,发现每盒78元定价的中端优质茶品,是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乐意接受的。

信茂堂社商加盟体系图解

  信茂堂为何把旗下茶品定为108款


  滇学君:信茂堂准备为社商联盟体量身定制108款茶叶,是否足以覆盖中国所有茶类茶品,满足所有消费者需求


  鲁保铸:信茂堂选择108这个吉祥数字,是对中国传统术数文化的尊重,蕴含了36天干和72地支,已足以涵盖目前中国的优质茶品。


  信茂堂的108款茶品包含中国六大茶类。从健康角度考量,我们推荐不同的消费者饮用不同的茶品——比如肠胃不好的人群推荐喝普洱熟茶,高血糖、糖尿病人群推荐喝普洱茶黄片,容易感冒咳嗽的人群推荐喝陈皮加老白茶,防寒怕冷的人群推荐喝古树红茶,容易上火的人群推荐喝绿茶。


  我们的社区体验店未来向各小区消费者普及推广茶文化生活方式,更多的是从健康角度介绍各大茶类的茶品。至于有消费者追求高端茶品的神秘品饮体验,信茂堂目前研发的如驸马茶、将军茶等高端茶品也可满足这类家庭顾客的需求。


  信茂堂还有超级智能防伪芯片加持!


  滇学君:信茂堂把所有茶品都定价为每盒78元,怎样才能让习惯了高定价的消费者相信这些茶品名副其实物美价廉


  鲁保铸:对很多习惯了“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高品茶叶消费客户,你几乎没有办法说服他们相信780元的茶我们卖78元还有10%的利润,但我们相信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会自己对比得出结论,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此外信茂堂还有一个独门暗器,我们会和国内唯一一家研发生产超级智能防伪芯片的高科技芯片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建立完整的质量检测溯源体系,让消费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自己购买的每一盒茶,均来自可靠的产地和厂家。


  信茂堂用最笨的办法做市场!


  滇学君:感觉信茂堂做统一价格茶叶市场的做派,既明智又笨拙。这种商业模式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是否很容易被人复制


  鲁保铸:这个我们想过了。但我们78元一盒的定价策略,很多传统茶商都很难跟进。我们选择了市场运营组合成本最低的发展扩张战略,团结更多愿意和我们同心协力闯出一条生路的千千万万茶商。更关键的是,我们相信资本市场一定会有对我们的创新商业模式感兴趣类似孙正义之类的投资人。


  茶界一直有所谓“口粮茶”之说,但那不过是一种纡尊降贵的托辞而已。信茂堂78元一盒的茶才是凭良心整合资源的“口粮茶”,要让“茶为国饮”名副其实,最终让至少10亿国人都能喝得起。让国茶在“琴棋书画诗酒”系列和“油盐柴米酱醋”系列之间,找到最恰如其分的位置。

信茂堂78元定价部分茶品


  信茂堂非常欢迎资本市场给力!


  滇学君:业内有“4万家中国茶企不如一个英国立顿”之说,信茂堂理想远大,但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加持恐怕难以兑现吧


  鲁保铸:的确如此。中国茶农茶厂茶商一直各自为阵,所有茶产业从来就没有被有远大抱负的产业资本真正青睐过。烟酒糖茶四大生活快消品中,烟酒是成瘾性较强的消费品,烟酒糖的终端消费时间成本都很低。只有中国茶因为文化加持分量过重,终端消费的繁文缛节太多,仪式感很强,所以消费时间成本比较高,这无形中阻挡了茶饮成为咖啡类速饮品。


  茶界人士为了把茶饮变成一种速饮快消品,这些年做了很多努力。从泡茶杯具的革新到袋茶、茶膏等产品的研发,但一直无法让茶饮真正成为一种商务型快消品。信茂堂认为,国茶最适合的消费场景应该是以家庭为单元,让茶饮成为家庭健康和谐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既能感受到茶饮作为“琴棋书画诗酒茶”七雅文化的一部分,又可把茶饮作为“油盐柴米酱醋茶”七俗生活的一部分。


  要快速做到这一点,有资本市场给力信茂堂,当然是大好事。我们在传统行业做创新商业模式,一定会面临很多方面的挑战,如果有扶持实体产业的睿智资本愿意和我们进行战略联盟,我想“信茂堂万家社商联盟”一定会开花结果惠及中国广大消费者,成为中国版立顿或国饮版瑞幸。


  信茂堂弘扬儒茶文化初心不改!


  滇学君:很赞成你说的国饮当以家庭为消费单元的商业理念,想听你详细阐述一下信茂堂弘扬儒茶文化的初衷和具体内涵。


  鲁保铸:我曾经在云茶流通协会组织的一次专题分享会上做过一个主旨演说《用儒家文化加持信茂堂品牌》,说的就是信茂堂作为一家茶企的使命和抱负。茶为国饮最早是和佛家道家发生文化关联的,所以有禅茶一味、茶道同源之论。但信茂堂却从和谐家庭邻里的儒家伦理文化切入,提出了“读圣贤书,喝信茂茶”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茶是大雅大俗浑然一体的独特商业存在,而每个家庭也都是大雅大俗的人间生态存在。茶饮完全可以成为和谐家庭、敦睦邻里、增进友情的一个理想社交质介,相比烟酒糖有伤身折寿嫌疑,安全茶(不包括那些不良商家的劣质茶)对人的身体健康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弊。能让质优价廉的好茶走进中国千家万户,应当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儒家强调为人要忠孝仁爱,待人要亲诚惠容,这些都是信茂堂一直秉持不变的信念。我们倡导的儒茶文化,核心是追求和谐——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和谐人类。信茂堂一个高端普洱熟茶品牌驸马茶有两句广告语,最能体现我们的儒茶文化本质——和谐生活你我他,幸福人间驸马茶。


川滇紧压茶形制与工艺的形成及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对稀见的中外文献和制茶工艺的研究,将四川边茶和云南普洱茶的形制(花色)怎样由散茶发展成紧压茶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不同形制的紧压茶为何采用不同等级、不同“发酵”程度的原料制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以看出,黑茶紧压形制的演变历史表明,它与历史上同是紧压形制的“龙团凤饼”有本质上的不同。笔者希望本文的发表,既是对《黑茶通史——兼记民国茶事》一书内容上的补充,又能为茶学界对紧压茶形制和工艺的形成及发展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边茶;普洱茶;紧压茶;散茶;黑茶 

所谓紧压茶,系相对散茶而言,都是指茶叶的一种物理状态。紧压茶的形制,大抵有方形、圆形、碗臼形、砖形、圆柱形等等。历史上,四川边茶和云南普洱茶大多是紧压茶。如四川西路边茶中的“方包茶”“茯砖茶”,南路边茶中的“砖芽”(荥经产)、“芽砖”(雅安产)等“包茶”;如云南普洱茶中的“圆茶”“紧茶”“砖茶”“方茶”“沱茶”“饼茶”等等。制成紧压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长途运输和储存以及生活在边疆的游牧民族随身携带。紧压茶因为从生产、运输到饮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使得茶叶具备了“后发酵”的基础条件,故而紧压茶多属黑茶。川、滇两地也因此成为了我国黑茶的传统产区。

 

一、紧压形制黑茶的标志性产品:“篦茶”“封茶”

 

黑茶的创制,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的茶马互市,其形制初时均为散茶。由散茶发展到紧压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和加工工艺的演变。

 

茶叶从我国的南方产地运销北方,在唐代甚至更早以前就开始了。到了宋代,“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岁费不下数百万”,已经深得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喜爱,成为生活必需品了。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王韶用兵熙(州)河(州),“拓地千二百里,招抚三十万口”。更重要的是,熙河一带盛产北宋军队对吐蕃、回纥、西夏、辽等防御作战急需的良马。熙宁七年(1074年),四川全境实施了茶叶专卖制度——“榷茶”。同时,在成都设立榷茶司,负责川茶收购事宜;在秦州设立买马司,负责以川茶向吐蕃易买马匹。据不完全统计,自熙宁七年至元丰八年(1085年),共易买熙河马105400余匹,其中大多是用川茶作为支偿物。是谓“茶马互市”。

 

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茶每年运销西北多达4万驮,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运输。官府先是派兵、雇伕、差税户共同搬运,又设车铺、铺递等作为沿途休憩之所,但均因崎岖难行,军民不堪长途跋涉之辛劳,“逃匿求死,嗟怨满道”,沿途百姓竟称茶铺为“纳命场”。不得已,又辟水路,从而形成了蜀茶北上水陆两用的运输方式。就如同有人认为红茶的创制与我国茶叶通过海路运销欧洲有关一样,水路运输的开辟(包括后来的湖茶北上),使得茶叶在运输过程中“发酵”的偶然性增加了。同时,也让蜀茶演变成“后发酵”的黑茶成为一种可能。

 

在宋代,曾有将散茶蒸压成团的尝试。“《宋会要辑稿·食货》载:(向园户征收税租之数)利州路夏税37028斤,秋税170斤;夔州路(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7907团,每团25斤,共197725斤”。在“因宋之旧”的元代,四川黎州(今汉源)、雅州(今雅安)和松潘一带已经开始生产专与藏区贸易、“剪刀麄叶”的“西番茶”。但直到明代,黑茶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明史·食货志》载:洪武初(1368年~1377年),又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乌”者,“黑”也。“黑茶”之得名,“以其叶色油黑”。故“乌茶”者,“黑茶”之谓也。据“《明史·食货志》载:番人市马,不能辨权衡,止订篦中马。篦,初有大小两种。篦大则官亏其值,小则商病其繁。(正德十年,即1510年)巡茶御史王汝舟约为中制,每千斤为三百三十篦。以六斤四两为准,正茶三斤,篦绳三斤,耗损四两……”“嘉靖三年(1524年),御史陈讲疏以商茶低伪,悉征黑茶”。至此,“篦茶”成为了紧压形制的蜀茶(包括同时“尽榷”用以“易马”的陕茶)的第一个名称。官方也首次用“黑茶”命名川陕茶叶。

 

15世纪下半叶,湖茶运销西北,并逐渐取川陕茶而代之。产地和销区距离的进一步拉大,加速了紧压形制黑茶的发展。清顺治二年(1645年),“《西宁府志》载:每引百斤。征茶五篦,每篦二封,每封五斤。”“封茶”或者“茶封”,成为了紧压形制黑茶的第一个名称。“封茶”的工艺,虽史无记载,但“当为后来之泾阳茯砖、湖南黑砖和花砖茶、湖北青砖茶、四川康砖之最初形态”。从此,黑茶大多采用紧压形制的习惯沿用至今。

 

二、四川边茶

 

自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诏“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 到元代“西番茶”,表明了四川边茶贸易在宋元时期实际上已经进行。但“边茶”的名称直到明代才开始出现:“嘉靖三年(1524年)……四川茶饮之分边、腹也。边茶少而易行,腹茶多而常滞。”

 

继“篦茶”之后,紧压形制的四川南路边茶【南路边茶因主产于雅州府,故又称“雅茶”;因集散于打箭炉(即康定),故又称“康茶”】始于天全。清初,天全设“架”制造“包茶”,每包四甑,每甑六斤四两(即上文中的“一篦”),蒸熟后以“架”制成方块状。“因为包装相同,茶商为防止混淆,各自或编或画天、地、鸟、兽、人物等形制,上书番字,作为票号;因而又有大帕、小帕、锅焙、黑仓、皮茶等名。”南路边茶产区“毛茶”初制时的杀青方式有所谓“天炕子”“水捞子”以及锅炒等;干燥方式大多为晒干或阴干。故所谓“锅焙”,想必是采用了锅炒杀青或复制时再次干燥的原故,品质最优。因川省茶农俗称仅经初制手续制成之“毛茶”为“帕茶”,故所谓“大帕”“小帕”,应是指“包茶”原料采用了不同等级的非经锅炒杀青制成的“毛茶”。所谓“黑仓”,大概是指用经过自然堆放一段时间后色泽趋黑的“毛茶”为原料制成。“大帕”“小帕”“黑仓”的品质次于“锅焙”。品质最劣者为“皮茶”,当是过筛孔最少之“皮筛”后的筛面茶,大多为一些老梗粗叶。天全创制的“包茶”最利运输,于是,雅安、荥经、邛崃诸县茶商竞相仿造。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十月,川省补同知知州姚莹奉令由成都派往乍雅(今察雅),途经打箭炉。根据他的记述,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南路边茶制造和销售时的大略情形:

 

先将原料蒸热拌匀,倒入以纸糊成的“甑”中,每七斤或六斤为一“甑”;每四甑再用竹片编成的竹席裹封,是为“一包”。运销打箭炉的边茶可分为三种:最上等的称为“竹档茶”,须在“甑”上贴以金箔,并加以图记,以示贵重,每斤售价需银二钱(当时雇伕日价三钱);稍次的为“荥县茶”,每斤售价银六分;最次的为“绒马茶”,每斤售价银五分。如果是在里塘(今理塘)、巴塘、乍雅、察木多(今昌都)购买,价格则依路途远近递增至二两;最贵的为乍雅,需银三两二钱。从打箭炉出关运销藏区的边茶,要在“包茶”外加裹牛皮,以防雨淋损坏。每牛一驮,重四包。

 

五十年后,英国人德·罗斯索恩深入到川藏地区考察,并记录下了当时雅安边茶的产制情形:

 

1、原料

芽尖:每年2月~6月间从茶树的顶部逐步往下进行采摘所得的幼芽和嫩尖,是最初的也是品质最好的部分。每斤售价320文(批发价。下同)。

 

细茶:细嫩且发育完全的茶菁。品质稍次。每斤售价240文。

 

粗茶:较粗老的叶子。品质更次。每斤售价180文。

 

老梗:仅仅是茶梗、茎和最粗老的茶叶,并且混合着大量的细枝和其他一些非茶树如青杠树、黄金树(huang-ching)等植物的枝条。

 

野梗:一年到头都可以被收集的一些非人工栽培的树,将枝条简单地切断后,像森林里矮小的灌木丛一样被收集起来。

 

销售老梗的茶农,通常也供应野梗。他们先将这二者像柴火一样露天堆放,直到被太阳晒干,然后就可以捆好后出售。每捆老梗重量为160斤,每包32或33盎司(1盎司=28.35克);每捆野梗重178斤,每包33或34盎司。老梗每斤售价32文钱,野梗每斤售价12或13文钱。运费则按每里每捆3文钱计算,由买方支付。

 

2、制造

先将老梗和野梗切成细片,并进行再次干燥;接着将它们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放入大木桶里蒸;取出后,将成块的原料捣散,置于干净的竹席上。如果过于干燥,则加入适量的米浆使其粘合。当原料已经充分的搅拌均匀时,“包茶”就可以准备制作了。

 

制作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制作一些小包,放入质量较好重约4盎司的茶,并用红色纸粘贴包好;同时准备好适当长度和宽度的竹席,里面用普通的白纸粘贴,然后卷成圆柱状,一端用一个上述制好的红色小包裹封起来,茶叶混合物则从另一端倾入圆柱形的竹席内,用力压紧;最后仍用另一个红色小包裹封,并且将面上的竹席缝好。

 

“包茶”通常分两种:一种是质量稍好的,即其中茶的成分比例稍大一些,重约16斤;另一种是品质低劣的,重约18斤。一个专业的制作“包茶”的工人不需要天平,就可以精确地将“包茶”制作成16斤或18斤。前者主要运销打箭炉西北部;后者则全部运销理塘、巴塘和西藏地区。这两种品质不同的茶包,成本是完全相同的。其中质量较优的茶包,另一种茶包则以更大的重量作为补偿。

 

经打箭炉运销关外的“包茶”,为了运输方便起见,通常会将“包茶”切成两半后重新用牛皮包裹;但运往打箭炉北线销售的“包茶”亦有不需改装的。

 

据德·罗斯索恩先生计算,经由打箭炉运销的“包茶”,其原料由大约35%的栽培茶和65%的灌木混合构成。

 

德·罗斯索恩还说,据他的朋友巴伯先生了解,当时在南路边茶的另一个产地荥经,“茶显然不是手工包装的,而是用木模压制的”,“我本人没有见过这个过程,也没有看到由它所生产的任何‘砖块’”

 

可以看到,自入清以来至20世纪以前,南路边茶多未脱离“篦茶”“封茶”的窠臼。所有茶叶的单个紧压,虽然在“包茶”重量的记录上略有出入【除本文外,1895年~1897年法国里昂商会趋雅州考察后对“包茶”的重量描述为“每坨重15到25市斤(9到15千克)】,但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官府规定的“茶引”“茶票”的重量要求。即每篦、每封(甑)分别重六斤四两、五斤或每包“包茶”重二十斤;五包为一“引”(票)。其形制,多为不规则的长条状或长圆柱状或方包状。其原料等级,因出炉关后分为北线(甘孜、德格、道孚、丹巴、炉霍等土司地)和西线(理塘、巴塘、昌都、拉萨等地)而稍有高低之分。其制法,大多为手工制作,部分产地如天全、荥经等县有了模具的辅助,但制作“包茶”的过程均相对简单,有将每包分为四甑者,有直接筑茶成包者。

 

20世纪初,美国费城博物馆展出了一张名为《茶:叶子、花和果实》的图片,附上的说明文字中说:“在中国东部,茶叶是以砖块的形式出口到西藏和俄罗斯的。通过这种方法,中国人既可以将最好的茶叶留给自己,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浪费。为了制造这些砖茶,茶末、茶梗和茶叶被包裹在一块锅炉上方的布里,等这些物质都软化后再与少量米汤一起放入模具中,然后通过压力机,用它的压板将其逐层紧压。制作出来的茶块大约有三英尺长,它们在被切成砖块之后,就可以出售了。”美国人是否将汉口、九江、福州等地生产的青茶砖和打箭炉的南路边茶混为一谈,尚不得而知。但文字中对茶块制法及长度的描述,倒也与“包茶”贴切。

 

20世纪上半叶南路边茶的生产,《黑茶通史——兼记民国茶事》一书中有详尽的描述。孙明经先生1939年曾经考察过川西地区,留下了一些珍贵的影像和日记。近年来由孙先生子女编撰出版的书籍中,也有一些关于南路边茶的内容。总的说来,在这一时期,原料等级有所提高,制作工艺更为讲究,从而使得边茶产品更为丰富,消费对象更为明确。

 

四川的西路边茶(因集散于松潘,故又称“松茶”),清初时有“桌面茶”(形状方而薄,重66斤)、“木鱼茶”(形似木鱼,重66斤)、“板凳茶”(长方形,略厚,重66斤)等“名副其实”的紧压茶,也有方大而薄、重116斤的“引茶”和“票茶”;后来都改作“圆包茶”(重60斤)和“方包茶”(120斤)。1941年临邛茶厂试制茯砖成功后运销松潘,逐渐淘汰了品质低劣的“圆包茶”。 

 

三、云南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中的紧压茶,其形制和工艺相较我国其他传统紧压茶产区来说,是最为特殊和最为复杂的。论形制,既有圆茶(侨销)、紧茶和砖茶(后二者为边销茶。主要是藏销),又有方茶、沱茶及饼茶(以上三者均为内销。主销省内昆明、丽江及四川宜宾、重庆等地)等。论制法,既有“后发酵”的黑茶(圆茶、紧茶、砖茶),又有“不发酵”的绿茶(方茶、沱茶、饼茶)。论原料,既有用等级较高的原料制成的如方茶、沱茶和饼茶;亦有用等级一般的原料制成的圆茶;还有用等级较劣的原料制成的砖茶、紧茶等。归根究底,想必是因为销地不同且开拓的时间亦有先后,从而培养了消费者不同的饮用习惯所致。

 

云南紧压茶的历史,据笔者所知,最早始于16世纪后期。史载:明隆庆三年(1569年),穆宗皇帝朱载垕委任刀应猛为车里第十七世宣慰使;缅王亦诏授其为“左磾国大自主福禄至善王”,并以公主孃呵钪下嫁刀应猛为妻,史称“金莲王妃”。刀应猛感激恩遇,遂敬“天朝(明朝)为父,缅朝为母”。隆庆六年(1572年),妃回缅省亲,刀应猛收集十二版纳礼物,呈献给缅王。其中景昽、猛罕版纳(宣慰使直辖地)呈上的礼物有“贡金瓶一个,重六跋;银瓶一个,重六跋……茶四筒,每筒五团……”

 

17世纪上半叶,在谢肈淛所撰《滇略》、方以智所撰《物理小识》中,也分别有“蒸而成团”“蒸之成团” 的描述。

 

尽管如此,笔者依然以为,当下紧压形制的普洱茶,大都脱胎于清代普洱贡(团)茶。

 

首先,据笔者考证,“普洱茶”之全称,最早见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昆山人氏徐炯所撰《使滇杂记·物产》:“元江产普洱茶,出普洱山,故名。性温,下气,消食”。稍晚一点的,则是“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元江知府章履成所撰《元江府志》:普洱茶出普洱山,性温味香,异于他产。”所谓“普洱山”者,即“在城西南九百里普洱界”之“莽枝、革登、攸乐、倚邦、蛮砖、架布”等六大茶山。也就是说,在1714年之前,虽然云南包括六大茶山已经盛产茶叶并已成为贸易之商品,但严格地说,只能认作是普洱茶的萌芽时期。另外,明确了普洱茶的产地,仅限于“普洱山”即六大茶山。

 

其次,雍正七年(1729年),(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奏设普洱府,以攸乐设同知,思茅(今普洱市思茅区)设通判隶之”; “奏设总茶店于思茅,以通判司其事”。至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普洱茶被列为“贡茶”。雍正十三年(1735年)“始定茶法”,又题准:“云南省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征收税银一分,今每百斤给一引,应以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饬发各商行销办课,作为定额,造册题销。”“云南征税银九百六十两”。可见,“普洱茶”之名实源于产地“普洱山”(当时尚属元江府管辖),时间早在“普洱府”设立之前;而普洱贡茶恰好是普洱茶历史上结束原始阶段、依法开展商贸经营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

 

再次,直至清末宣统年间(1909~1911),普洱贡茶均为“八色”。即:普蕊茶、普芽茶、普茶膏、大普茶(重五斤)、中普茶(重三斤)、小普茶(重一斤)、女儿茶(重四两)和蕊珠茶(重一两五钱)。普蕊茶和普芽茶是散茶;普茶膏是将茶叶经过熬制后的提取物;其余五种都是紧压茶(团茶),形制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在紧压形制的普洱(团)茶入贡之前,车里宣慰使刀应猛呈献给缅王的礼物以及其他史书上记载的,也都是采取“蒸”的加工方法制成的类似形制的“团茶”。没有史料表明当时或之前云南有其它形制的紧压茶生产。

 

紧压形制的普洱贡(团)茶,由采自农历二月间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茶菁“经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 制得的晒青毛茶“蒸之成团”,干燥后用木箱盛装,限时110天运抵京城。

 

普洱贡茶从思茅出发,经省城昆明驮运至滇东北大关县后,换成水路。由老鸦滩(今盐津县盐井渡)下水,经关河、横江河入金沙江,抵叙州(今宜宾);然后沿长江一路往东,经重庆、汉口、九江抵仪征;再折向北行,沿京杭大运河直达京城商港——通州码头;由此上岸,运往不到20公里外的京城。

 

普洱贡茶受到了清廷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官员的普遍欢迎;普洱茶具有的消腻化食等“独胜”的特点深受赞誉;普洱贡茶的运输,沿途经过了当时省内外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种种因素的叠加,使得内销市场的大门被迅速打开了。道光六年(1826年),阮福所撰《普洱茶记》开篇就写道:“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俨,京师尤重之。”

 

普洱茶除远销北京、天津、杭州、上海等国内城市以外,尤以省内昆明、丽江和四川宜宾、重庆一带最为畅销。

 

英国人德·罗斯索恩在1895年的考察文章中写道:

 

“在国内市场,获得很大销量的是云南普洱茶,它被认为优于该国的其他同类产品,并广受赞誉。”他还说:“云南每年向四川(主要是宜宾和重庆)运销的普洱茶多达1400担(几乎占了云南全省三千引商茶的一半),每32筒为1担,每筒有7圆,每圆重10盎司。当运到叙州府时,每担需要支付0.40两白银的子口税;在重庆是同样的税率。云南普洱茶以大约每担27两的价格在重庆出售;而产于南川当地最好的茶叶“白毫”的批发价为每斤320文(当时1两银子合1500文);其次是“毛尖”,每斤200文。”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和二十四年(1898年)的《渝报·渝城物价表》上分别记载了当时紧压形制的云南普洱(团)茶在重庆市场上的售价:“普茶每担三十二筒,售价九八银三十几两”“普茶每担37两”

 

截止到19世纪末,除六大茶山有少量茶庄制作外,思茅是普洱茶唯一的制造地(伪冒如木邦者除外)。得益于雍正七年普洱府辖境内实施的改土归流,思茅制作的普洱茶,原料除大部分来自六大茶山外,尚有小部分出自今南糯、勐宋一带茶山(均隶普洱府)。而在销地四川,它们均被称作“春茶”“宋营茶”(宋:傣语,大山之意)。可以想见,由于普洱贡茶中的散茶均为等级最高的春茶;普洱贡茶中的紧压茶也得自于由等级较高的春茶制成的晒青茶;而此时国内包括四川市场,绿茶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因此,可以认为,这一时期内销的普洱茶,都是晒青茶,或者原料是晒青茶。当然,出于商业考虑以及普洱茶原料方面可能出现的供不应求,市场上紧压形制的普洱(团)茶出现了“外细内粗”的“改造茶”。由茶商贩卖的普洱(团)茶自雍正十三年规定“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起,以每斤16两合今580克计算,每圆约254克;如以上文“每圆重10盎司”计,则每圆重283.50克,均与民国时期生产的沱茶(重八两。以今290克计)相仿佛。这一阶段紧压形制的普洱(团)茶,其体积和重量较之普洱贡茶中重达三五斤的“大普茶”“中普茶”来说虽已大为减小,但其形制依然是诸如“人头形”“元宝形”等,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唯一例外的可能是“方茶”。笔者在检索史料时发现了一段包氏记录其清光绪二年(1876年)三月在昆明生活期间与友人互赠礼品时的文字:“初十日壬寅,晴。午刻,薛副使启节东下,府、县送至板桥而返。李受之、茂才馈余方普茶十块,山查红二斤,余答以对开洋蚨二枚,亦滇中所罕见也。”又据1940年任云南中茶公司复兴茶厂厂长兼宜良茶厂厂长童衣云1947年撰写的文章称:“方茶每块重四两(计145克),通常以四块为一斤,每块茶面各压出‘福禄寿喜’之凸出吉祥字,以便作礼品用。”虽然现在已无法确定这二段史料所记是否与史实吻合,但比照上述文字,可以想见,省城昆明的茶商在19世纪的下半叶创制“方茶”是个大概率事件。由此上溯至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刊行的《普洱府志稿》中所载“熬膏外则蒸而为饼,有方有圆”,则“方茶”实源于“方形团茶”。

 

进入20世纪,从普洱(团)茶和景谷“姑娘茶”(“姑娘茶”的名称也许是从普洱贡(团)茶中的“女儿茶”得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制为碗臼形、单重290克、原料采用刚兴起的景谷和勐库以及凤山春茶的“沱茶”,挟上市时间早、交通便利带来的成本较低等优势,经由省城昆明在民国初年试销四川并取得成功。大概自20世纪20年代起,沱茶成为了滇茶川销中的绝对主力。

 

形制圆而薄、重357克的“圆茶”,开始生产的时间大概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圆茶”这个名称,取材于它的形制,也可能与历来称普洱(团)茶为“圆”“每七圆为一筒”有关。另外,截至到1949年以前,圆茶仅在六大茶山和思茅生产。由此可见圆茶与普洱贡(团)茶之间的渊源。圆茶被归于黑茶,主要原因是原料晒青毛茶在压制前有较长时间的堆放过程,类似于黑茶的“干坯堆积”。另外,圆茶历史上在销区被视作“红汤茶”的产品属性,可能与六大茶山和相邻国家之间的边境贸易以及销区对茶饮的功能性需求有关。从16世纪的“每筒五团”到18世纪的“每七圆为一筒”;从18世纪的每圆三五斤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每圆357克;历史上形制圆大而厚实的“团茶”演变成了眼下圆而薄的“圆茶”。有趣的是,圆茶每圆357克,七圆为一筒,每筒计五斤,二十筒为一百斤,亦是历史上的“一引”。

 

滇茶入藏的时间,史无稽考。确切的贸易往来,则始于清初。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平西王吴三桂出于政治方面的需要,呈奏“达赖喇嘛及干都台吉请于北胜州互市,以马易茶。”据《大清会典事例》载:“康熙四年(1665年)复准:云南北胜州开茶马市,商人买茶易马者,每两收税银三分。”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茶马互市”时停时续、名存实亡。清雍正十三年订立云南茶法后,普洱茶才得以通过商贩大量运销丽江及藏区。史载:“(乾隆二年即1737年)茶税:每年户部颁发茶引三千张,每张载茶三十二筒,抽收引税三钱二分,由阿喜出口,赴中甸销售,尽数收解布政司候拨充饷,余引交司解部。”“《大清会典事例》:乾隆十三年(1746年)议准:云南茶引颁发到省,转发丽江府,由该府按月给商赴普洱府贩买,运往鹤庆州之中甸各番夷地方行销。”由此可知,清中期,云南全省茶引均由丽江府承领,年销普洱茶三千引(每引一百斤,即一担;三千引共三千担。每担三十二筒),每引课税三钱二分,因此年征“税银九百六十两”

 

运销丽江府的普洱(团)茶,最初与销往四川及国内其他省份的普洱(团)茶从形制、重量、原料、工艺来说都是完全一样的。大概在清朝末年,思茅茶商利用每年制造圆茶余下的粗枝大叶,制成一种“心脏形”的“蛮庄茶”,专门供给前来采买的古宗商人。20世纪20年代以后,滇南茶叶的产制中心从思茅逐渐转移到佛海(今勐海),当地茶商为了防止茶叶在运销过程中霉烂,在原来“心脏形”的“蛮庄茶”上加了一个“把”,是谓紧茶(藏销)。佛海紧茶比下关生产的紧茶稍重,质量也较高。以七个为一筒,十八筒为一篮,二篮为一驮(约110斤),从佛海经打洛运到仰光,然后循加尔各答到达西藏拉萨销售。运销西藏的这种紧茶在压制前一日,须对紧茶最外一层使用俗称“高品”的原料进行“潮水”。“数日之后,表里皆发生一种黄霉。”因此紧茶被归为黑茶。紧茶之所以要做“发酵”处理,主要原因可能是藏民身处高寒地方,认为“发酵”后的紧茶“性温”,故“藏人自言黄霉之茶最佳”; 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藏民原来常常饮用“发酵”的四川边茶的原故。

 

佛海在民国时期还生产一种“砖茶”,这种紧压形制的普洱茶可能是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相对于“方茶”的形制来说,仅是将正方形换作长方形砖块而已。砖茶所使用的原料较次,制作的数量也极少,销地与紧茶相同。

 

习惯饮用普洱(团)茶的丽江一带民众,后来除了改喝沱茶以外,下关还生产一种重约50克的“饼茶” (又称“小饼茶”“七子筒”)应市。生产这种重量的饼茶,可能是受到普洱贡(团)茶中“蕊珠茶”(重一两五钱约54克)的启发。1800年,英国皇家军团少校乔治·亨利梅森曾经创作了一张疑似“制作蕊珠茶”时的版画(如下图):

 

 

版画附有的文字中是这样子描述的:“一个特别的变种——‘普洱’,竟是如此的受欢迎。它是被种在云南一个叫做‘普洱’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将茶叶揉成团,同时将粘乎乎的液体倒入扁小的‘茶团’中,干燥后就可以出售。在饮用时,你只需将这样的‘茶团’切成两半,然后加入热水即可。这种茶虽然不像其他品种一样有味道,但它被认为是治愈各种各样疾病的灵丹妙药。特别是在缺乏食欲的情况下,它简直就是个奇迹。”饼茶的形制圆而薄,采用“不发酵”的晒青毛茶压制而成。1949年以后下关茶厂生产的饼茶多为100克。

 

总的说来,川滇紧压茶形制与工艺的形成及发展,是不同历史背景条件下的长距离运输、茶政以及商业行为、消费习惯等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如果说它与我国唐宋时期的“饼茶”“片茶”有相通的地方,仅表明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相通的。

 

(注:本文发表于《农业考古·茶文化专号·2018年第5期》,敬请参阅;参考文献详见该刊)

 

本文作者简介:

郭红军:《黑茶通史——兼记民国茶事》作者

郭楚嘉:茶学专业大三在读

小青柑,究竟是普洱茶的拯救者还是搅局者

普洱茶界是非多,围绕它制造热点也就成了某些人的一大乐事。

从前几年的“猪圈发酵普洱”,“喝普洱钙流失”,“喝普洱茶致癌”到现在的“天价古树茶”,“喝生茶伤肝”……尽管这些耸人听闻的普洱茶的“黑历史”后来一一得到澄清,但盛名之下,难逃诽责,谁让普洱茶现在风头正劲呢?

曾经的网红小青柑,因为沾了普洱熟茶,也难逃厄运!在小青柑最红的那些年,也养红了一批茶界大V,当然他们不是靠捧,现如今靠这个招式已老,很难捧红了。他们靠骂,利用一切能吸引眼球的标题和“触目惊心”的内容来丑化、恶心和毒舌,把网红主角拉下神坛借此上位:

“小青柑不行了,XXX还能走多远””,“小青柑是农残超标的样本”,“小青柑,垃圾熟茶的保护壳”,“喝着小青柑,好意思说懂普洱?”,“有病的人才喝小青柑”……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小青柑这个新晋的茶界网红,又立马成为了普洱茶界的“搅局者”,把原本就一片乱麻麻的普洱茶搅得一塌糊涂。

小青柑是一种特殊的茶类(再加工茶),虽然它很特别,但终归是茶,是茶就具有茶类的一些共性,比如讲究原料和工艺,当然因为它和普洱茶扯上了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多了一个仓储。纵观这些年来小青柑遭到的毒舌,其主要矛盾的聚焦点概不例外都是围绕原料产地、加工工艺和存放仓储来做文章。

从这3个方面来看,青柑和普洱茶走过的历程极其相似:都讲究原料产地,茶树(和柑树)品种树龄,一样的有采摘、杀青和干燥的工艺,特别是日晒的工序,还有越陈越好的转化特质,良好的保健功效一生一熟,一寒一温,一果一茶,可谓是完美的融和!

真佩服发明小青柑的人,他该有怎样的脑洞,才能将水果和茶结合在一起而毫无违和感,堪称茶、果搭配历上的一大典范。

小青柑是普洱熟茶和青柑果的结合体,但市场的焦点,无论是闪光点还是暗黑点,无一例外对准的都是青柑,我们的另一主角—熟普,却备受冷落,偶尔有提及也是一笔带过,“二三十元一公斤的普洱熟茶毛料”,“大量库存卖不掉的宫廷普洱”,简直到了鄙视甚至无视的地步。

这其中,当然与之前茶界对普洱茶的宣传过多,可以发掘的炒作素材越来越少有关,更多原因在于市场上充斥着不法商家用大量劣质熟普洱制作小青柑,是以人们对小青柑的印象就是“劣质熟普+青柑壳的拼配玩意”,本来应该是主角之一的熟普便沦为光鲜亮丽的柑壳的陪衬。

而青柑这个外来和尚,犹如一股活水注入原本死气沉沉的熟普行业,引来了无限的商机和足够大书特书的新鲜素材,以至于人们已经将小青柑当成了普洱滞销熟茶的“拯救者”,于是,横空出世的小青柑迅速站上神坛,成为圈粉无数的茶界网红。

树大比招风,小青柑的迅速蹿红立马遭致一些人的白眼,羡慕嫉妒恨的驱使之下,枪打出头鸟,这些好事者似乎见不得红,只要沾上普洱茶这只鸟,不管是“大师作”的小罐茶,还是糯米香的碎银子,只要你红,便遭了毒手。

好吧,他骂他的,咱喝咱的,甭管理在哪边,身为爱茶之人,平心静气坐下来喝口茶,理一理思绪,来探一探小青柑这一茶界网红的虚实,看看它是如何得到那些茶大V的垂青,又是如何引发众怒的? 

1、原料产地——新会与广西

和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受保护一样,最好的青柑产地—新会也是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虽说做小青柑的柑果不一定都是新会柑,它可以用广西柑、福建柑,但品质价格上的差别非常大。

无意中看到淘宝上581斤正宗新会小青柑”,还包邮,关键还有7000多人购买!我的小心肝已经不按常规频率跳动了,天哪!难道是我的思维方式已经落伍,还是思维能力已经退化,亦或人们一看到便宜货智商就开始欠费!

简单算一下:小青柑的成品,茶和柑果的比例为:1:5.5.1斤茶加上5.5斤柑果,能出11斤左右的成品小青柑。1斤新会青柑果8-10元,5.5斤就是44-55那么,请问581斤新会小青柑的商家,你们的加工费和茶叶哪里去了?难道是零成本!

和普洱茶相比,加工小青柑的工艺也不简单,摘下柑果,掏去果肉,再一个个填茶进去,然后是烘制、半生晒或全生晒、包装贴标。1斤小青柑大约需要50-60个空壳,找厂家烘制,301斤的算是友情价了,如果人工做,30元?来,我找1吨柑果你帮我弄,谢天谢地啊!

 

如此看来,正宗新会柑做的成品小青柑,不算茶叶,不算手工生晒,低于100元1斤的价格已经是难以想象,58元!那叫抢劫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古人早有先例的李代桃僵,以低廉价格收购的广西柑或更便宜的福建柑(还有更更便宜的其它地方产的青柑)的柑果冒充新会柑!工艺当然也是最省成本的机器,至于茶叶,不论品质的话,30元以下的宫廷散熟市场上随便找!


从原料产地上我们不难判断,市场上低于100元的小青柑,绝不可能是正宗的新会柑!这样的冒牌新会柑流入普洱茶市场,充当的只能是搅局者。


2、加工工艺——生晒与烘干


普洱毛茶制作工艺里有一道工序,叫晒青,这是确保普洱茶日后能达到越陈越香的转化效果的关键所在,这道工序也有很大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日晒干不了,能否烘干?其实云南茶区雨水较多,特别是夏秋季节,碰上连续阴雨天气,没有阳光无法晒干,是可以用烘干设备来辅助干燥的,前提是低温。

 

同样,小青柑的加工工艺里也有干燥的工艺,小青柑为了长期保存需要进行脱水步骤,有生晒和直烘两种方式。

生晒果使得柑油味更厚,有茶友认为存放后口感相对更号,但是新会七八月份为多雨季节,生晒果基本不能满足量的要求,有的晒一天之后,第二天碰上阴雨天,无法继续生晒,只能用低温烘干,这就是半生晒,目前新会柑果多用这种方式进行干燥。

由于生晒需要很大的场地和合适天气,很多厂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开发出低温烘培工艺,用这种工艺大概也要烘焙3到4天的时间,这样的茶出来,有一定的储存性,但整体不如半生晒。

高温烘焙工艺,讲究时间和效率,利用高温直烘,短时间内便出成品,这样的小青柑也不是说一无是处,如同某些高温干燥的普洱茶,开始喝的时候味道还不错,但时间一长香气容易丧失,不能储存。

总之,生晒和烘干各有优劣,纯生晒固然不错,但条件过于苛刻,低温烘制口感稍逊,高温直烘影响后期存放,相较而言,半生晒是目前比较靠谱的干燥方式。市场上关于小青柑干燥工艺纯生晒的论调,或是低温直烘的宣传,都属夸大和不切实际的行为。

3、存放仓储——发霉与白霜

和普洱茶一样,小青柑也有越存越佳的特点,但存放环境控制不好或者刻意为之,就会把茶存坏,市场上发霉的普洱茶和小青柑也不鲜见。

有的茶友说:“我的普洱茶干仓存放,为什么还会有白霜?”

其实,普洱茶出现白霜,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学术界关于这种现象的产生原理,有如下两种观点:

一种是认为白霜是茶叶中单宁物质自然氧化产生的结晶,白霜产生的过程中,茶叶本身的单宁酸也会慢慢的发酵氧化,以致茶中的苦涩味渐渐被有益的物质所取代;

另一种认为是糖类的结晶。我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单宁类物质的氧化产物是黄、橙、红、褐色,绝非白色。后一种我们可以用柿饼表面的白霜现象来解释,我们知道,新鲜的柿子里含有大量的水分,还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等小分子糖,在晾晒和烘干的过程中,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会随着水分的散发渗透到表皮上来。这个时候水分可以直接蒸发到空气中,但两种糖却没有办法随风而去,其中果糖容易吸收水分,黏附在柿饼的表皮上,而葡萄糖却不容易抓住空气中的水分,就成为一层白色的粉末,正好把黏附的果糖包住。

这样一来,就很好地解释了茶友刚拿到的紧压茶表面正常,存放一段时间之后就起白霜的问题:内含物质丰富的普洱茶压的较紧,在外部环境较为干燥的情况下,茶膏内多余的水分将糖类物质带出二产生白霜。

小青柑同理,为何会披上一层白衣?简单说它是柑果上的挥发油接触空气后长时间析出的结晶,不仅没有霉变的问题,还是质量好的一个标志,可以放心饮用。

显然,白霜与发霉是两种绝然不同的现象,需要区别看待,既不能把不良存放造成的发霉视为正常表现,也不能因为品质优良的普洱茶与小青柑起了白霜,就认为是它们是劣质茶!

以上只是关于小青柑争议话题中的主要矛盾焦点,还有很多细节没能一一展开,比如采摘时机问题,原料核心场地问题(同样的新会柑,还有茶坑、天马、东甲、西甲与梅江之别),柑果品种问题(茶枝柑、圈枝柑、驳枝柑),柑树树龄问题,工艺中的杀青问题,柑皮与茶的搭配问题

小青柑的好,不是吹出来的,它之所以成为茶中网红,必然有其客观存在的过人之处;小青柑的是非,也不尽是凭空捏造,不良商家的造假行为,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巨量劣质小青柑,给喷子们留下了攻击它、抹黑它的话柄,一度让小青柑成为了普洱茶界的搅局者。

适者生存,事实胜于雄辩,现今尽管小青柑市场落入低潮,但它依然如不死小强般顽强存活下来,茶叶市场上小青柑依然占据了大量的份额,证明茶界依然认承认它作为一种新型茶类的存在,喜欢购买、品饮和收藏小青柑的茶友依然络绎不绝,说明只要是质量过硬,品质优良的茶品,人们终究会认可它,接受它。

优胜劣汰,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存活下来的必定是精品!普洱茶如是,小青柑如是!

那些精品小青柑,必然是选择上好的新会柑果和品质优异的云南熟普,采用精湛的制作工艺,合理的搭配和完美的融合,辅以规范的仓储造就而成。

这样的小青柑,难道不是普洱熟茶的拯救者?

这样的小青柑,价格当然不便宜,但我愿意接受它,品尝它,因为我知道,它值这个价!

普洱熟茶不好喝是因为市场上垃圾熟茶太多,好的熟普难找,小青柑同理!

【陈财制茶】推荐的这款小青柑,很看重新会柑果的原料、工艺和仓储情况,同样看重熟普的品质,选用3年陈澜沧熟茶一级老料,丰富的熟茶内质,茶味浓郁,汤汁饱满,浓浓的柑味和厚重的茶味相融合,柑的清香和茶的醇滑相较平衡,相互促进,形成一种独特的愉悦的口感体验。

之所以在众人看衰的大势下,冒天下之大不韪推荐这款小青柑,一是源于对新会青柑和熟普原料和工艺的严格把控,二是无数次的冲泡评测之下做出的选择。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东西就要分享,好东西大家都会认可,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遛一遛,滋味口感如何,值不值得存放,它充当的是普洱茶的拯救者还是搅局者?请诸君试了再说。

-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