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铁壶直接加冷水

找到约3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学会规避各种煮白茶误区!

【01】

天冷煮茶,成了一种惯例。

当上班族结合上养生属性,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冬季提早十分钟打卡上班,多数养生党会默默到茶水间,将养生壶洗一洗,煮茶壶冲一冲,开始新一天的煮茶时光。

养生壶煮茶,少了意境,多了实用,哪怕是在忙碌的办公室里,小小的养生壶也不占地方,水烧至沸腾状态,准备好一定重量的老白茶,不过五分钟时间,水就沸腾了!投茶,再次沸腾,而后调整至保温状态。

茶,就煮好了,等到工作困顿,需要适当放松时,倒出一杯煮好的老白茶,简直不能再棒。

室内供暖,往往缺乏水分,觉得十分干燥。此时喝一杯老白茶补水解燥,极好。

嗬,一段有感而发的文字,却也映射出一个现象:冬季,煮茶的时光到了。

煮茶有诸多好处,也有不少误区。

一大早,看到茶友留言:白茶,是不是只有寿眉才能煮着喝?直接用铁壶煮茶可行吗?煮茶是从冷水开始煮吗?

看吧,冬季就是煮茶的江湖!相关问题都异常活跃。

茶友所提的疑问,在这里就能找到答案!

【02】

煮白茶,只有一芽三四叶的寿眉适合?

非也!

贸然说只有寿眉适合煮茶,对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而言,不公平。

在白茶的江湖里,能煮的,并不仅仅是寿眉。

我们先来简单说说,寿眉为什么适合煮着喝。

接触过寿眉的朋友都知道,它是一芽三叶或者是一芽三叶的外观特点,有着粗大的茶梗,这些茶梗,有的似牙签般大小。

这种粗大的茶梗,是物质运输的重要部分,相当于交通枢纽,承担着将营养物质从茶树运输到茶叶的作用。在运输的过程中,茶梗中有诸多物质沉淀,茶多糖、果胶等物质相当充足。

看似不怎么美丽的茶梗,在重要的滋味提供方。

有了茶梗的存在,煮茶后茶汤甜、稠、厚,滋味甘醇。

除了粗大的茶梗这特色,寿眉还有叶片多,芽头细小的外观特点。

叶片多且厚,不用多说,就是寿眉的特征。这些丰富的叶片,生长期也长。在多出来的这些光阴里,叶片也没有闲着,它在加倍努力地积累营养物质。

且寿眉的叶片中,还存在着一层厚厚的腊质层,这层腊质,锁住了寿眉的营养物质,有效控制物质的释放。这就使得寿眉在煮茶时,呈现出耐煮的特性。

香甜,顺滑,耐煮,在这一系列的好处加持下,寿眉悄悄地积攒了光芒,获得了好评。

渐渐地,寿眉适合煮着喝的口碑一下子暴增,其光芒将白毫银针、白牡丹都掩盖。

但,这并不意味着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就不适合煮着喝。

有时候,茶煮出来不好喝,未必是茶不好,而是煮茶方式不当。

白毫银针也好,白牡丹也罢,它们煮出来的风味,与寿眉截然不同,是不可多得的喝茶体验。

白毫银针,毫香浓郁,茶汤柔软。

白牡丹,药香充足,茶汤丝滑,细腻。

以上村姑陈所形容的口感,都是建立在煮茶方式正确的基础上。

煮白毫银针、白牡丹,有个小心机,投茶量宜少不宜多,尽可能减少投茶量。

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内有充足的氨基酸、咖啡碱,若是没有控制好投茶量,茶放多了,容易出现苦味,这些苦味会将茶汤的优点都掩盖,自然就会有不好喝的评价。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日后出一篇煮白毫银针、白牡丹的攻略,带您领略不同白茶的风味。

【03】

煮白茶,直接扔铁壶?

煮茶时涉及到的煮茶器,多不胜数,根据材质划分,我们已知的就有玻璃煮茶壶,陶制煮茶壶、金属煮茶壶。

这些容器,都具备煮茶的属性。

一场煮茶器之间的较量,就此展开。火力最猛的,当属“玻璃煮茶壶好,还是陶泥、紫砂煮茶壶好。”

两派人马互不退让,坚持己见。

选择玻璃壶,有四个原因。

1.不吸收香气

2.不破坏汤水

3.方便观察汤色

4.容易清洗

至于选择紫砂壶或者是陶壶的朋友,也给出了充分的理由。

1.有意境

2.可以吸收不好的味道

3.可以让茶汤变得更软和

4.保温效果好,茶汤不易冷

各抒己见,均抛出了自己的看法。许是玻璃壶与陶泥壶的战斗力太强,以至于茶友们都忽视了铁壶的存在。

铁壶,适合煮白茶吗?

答案么,是否定的。

如果说陶泥壶会吸收香气都已经让人无法接受,那铁壶会破坏茶叶品质,就更没有存在的必要。

要是不具备选购铁壶的技巧和能力,还是不要贸然尝试铁壶煮茶。

劣质铁壶对老白茶的伤害,是不可修复的。甚至于煮出来的茶,带着一股铁锈味,茶汤颜色怪异。这所要承受的风险,太高。

喝茶是为了增添愉悦感,而不是自寻烦恼。

【04】

煮白茶,必须要用冷水才行?

一掌柜说:“好茶,必须用冷水煮,这样才能煮出它的精华,才能煮出层次感。”

好茶闻此言,要哭晕在煮茶壶里。

真正好茶,要是从冷水开始煮茶,精华是煮出来了,但对我们喝茶者而言,非但喝不出层次感,还会觉得茶汤味道浓,一点也没有好茶的模样。

个中缘由,在于煮茶时间太长,茶中的物质过度释放。

过犹不及。

白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物质利用的好,可以成为一把利刃,若是没有好好加以利用,受伤的将是我们自己。

何为好茶?

其一,内质丰富。

其二,工艺精湛。

其三,保存到位。

内质丰富,我们好好利用,可不能辜负。比如,像冷水煮茶这类会损坏品质的行为,还是不要有。

对待一款好茶,我们要有耐心些。

最好是沸水后再投茶,这内在物质的释放,内质丰富的茶,稍微在沸水作用下,就能释放滋味,让茶汤具备层次感。

要是只有靠长时间(至少十分钟)煮茶才有滋味的茶,能对得起“好茶”二字吗?

当然不行。

要从冷水开始煮茶才有层次感的茶,其实恰好相反,它的品质未必是最好,甚至于有可能品质极差。

黔驴技穷,只能通过“兴奋剂”(延长煮茶时间就是一种打兴奋剂的做法)来提升自己。

此处,不禁在想:沸水后投茶, 说不定能成为一种测试手段,简单测试一下自己手中白茶品质,到底有几斤几两。

【05】

烧水洗盏煮茶,是冬日不可多得的温暖。

阴雨天,屋外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茶香氤氲,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

煮茶,总能带给我们许多愉悦的感受。

惬意、舒适、慵懒、意境,这些优美风味的营造,都源自于煮了一杯好茶。

要煮的一杯好茶,就要学会规避各种煮茶误区。

否则,煮茶只会成了买家秀。

煮白茶的“实用百科全书”老白茶怎么喝

  铺天盖地的都在说:老白茶,煮着喝!

  可是关于煮白茶,你真的了解么?

  煮白茶,看似就投茶、煮茶两个步骤,其实里面有很多技巧。每个人掌握与理解的程度不同,所以有些人煮的白茶很好喝,而有些人煮的则很难喝。

  在碎片化的微信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总是简单笼统的三两介绍,可是真当运用到生活中,总感觉有些地方拿捏不准。

  关于如何煮白茶?

  小白归类、深入细化成实用百科知识,你可以好好参考、对比实践。

  ?

  在大家都热衷于白茶煮着喝的时候,明白原理,让你更有茶范儿。

  1

  为什么老白茶煮着喝,更好喝?

  煮后的老白茶,其丰富的内含物质如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茶黄素、咖啡碱等有益成分充分析出。同比泡的白茶,煮的水浸出物高出近60%。

  煮后的茶汤,滋味更加浓醇,闻起来充满香气,有药香、枣香或粽叶香气等。同时喝起来,给人感觉很柔和。

  2

  什么样的白茶适宜煮?

  三五年以上的寿眉!

  一般是选择存放三五年以上的寿眉。因为寿眉叶子粗老,茶梗和叶片中内含较多的果胶与茶多糖,这些物质让煮后的白茶口感甜、茶汤稠。

  同时糖类物质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效促进人体消化。并且粗老的茶梗、叶片蜡质丰富,让白茶更耐煮;(煮一壶,喝上大半天,性价比超级高)

  3

  白毫银针、白牡丹适宜煮么?

  并不是所有的白茶都适宜煮。

  新茶,不建议煮,更建议泡!新茶主要是喝清新鲜爽。若没有经过时间转化,用来煮,会导致茶多酚、咖啡碱过量析出,从而致使茶汤出现苦涩,影响口感。

  白毫银针、白牡丹,不建议煮,更建议泡!等级较高的新白茶,芽、叶较嫩,咖啡碱含量高,直接煮,容易苦。若非要煮,建议白牡丹陈化三年以上、银针陈化五年以上,冲泡后再煮。

  4

  什么样的器皿最适宜煮白茶?

  我们常见的有铁壶、银壶、陶壶、玻璃壶等多种煮茶器皿:

  铁壶/银壶

  铁壶、银壶煮水会吸附水中的氯离子,同时释放出铁离子,起到软化水质的作用,使得水PH值偏弱碱性,口感甘甜,却不适合煮茶。因为金属类材质容易与茶里的成分发生细微的化学反应,会影响茶的口感,故而不建议使用。

  陶壶

  陶泥壶,温度较为稳定,在煮茶时能很好地让茶叶的香气、味道得到释放。煮白茶对火候的把握,主要是通过观察茶汤的颜色深浅来判断,煮的茶汤颜色不宜太深,太深容易苦涩,也不能太浅,太浅滋味还未出来。

  陶壶的不足之处就是没办法观察茶汤,只能凭经验去把握。对于有经验者,可推荐使用陶壶。

  玻璃壶

  透明玻璃壶,能直观地看到汤色,选择出汤时间,更好的保证茶汤的口感。建议新手首选玻璃壶。慢慢摸索,如何煮出一壶好喝的老白茶。

  有人可能会说,玻璃壶聚热不好,且散热较快,只适合当下煮好就品,其实不然。万能的某宝上有卖保温垫(利于冬日里茶汤保温),价格不超过百元。也有直接保温的玻璃煮茶器,对于冬日饮茶,非常方便。

  5

  煮茶,该投多少量?

  一般120毫升的盖碗,我们冲泡时投茶量一般是5克左右。煮茶的投茶量,茶水比约1:100左右。投茶量不宜过多,投量多茶汤易浓、苦涩,力求最佳滋味即可。

  具体投茶量,可以根据茶叶、水量的不同比例,以及自己喜欢的浓淡口感,摸索调整时间。

  6

  先泡再煮,还是直接煮?

  先泡再煮!

  未泡过而直接煮的茶,茶汤中咖啡碱、茶多酚浓度很容易偏高,容易产生苦涩感。建议正常泡过四五道后,再煮。内含物质能充分释放,茶汤口感会更甜润、顺滑、醇厚。

  7

  用冷水煮,还是热水煮?

  用热水煮!

  待水烧开后,投茶。如果是冷水煮,这个过程烧开、沸腾时间缓慢,时间久,随温度上升慢慢释放出来的物质,相对苦涩味会重。而用热水煮,加热时间短,茶汤口感会相对顺滑。

  热水、冷水这个问题,与“用红茶调饮奶茶时,调饮的壶里是先倒奶还是先倒红茶”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延伸小科普

  红茶调饮:茶加奶or奶加茶?

  将奶倒入热茶时,是少量奶与大量茶接触,那一瞬间奶被加热到高温,奶中的蛋白质变性,导致结合茶多酚的能力下降。于是,调饮出来的奶茶就容易有涩感;

  而将热茶倒入奶时,是少量高温的茶与大量低温的奶接触,瞬间茶的温度被奶降低了,而奶的温度不会大幅升高——奶中的蛋白质没有被变性,能结合更多的茶多酚。茶多酚与牛奶蛋白结合之后,就不会与我们舌头上的蛋白质结合,也就不会产生涩感,反而觉得奶茶醇滑了。

  8

  白茶要煮多久?

  简单方法,茶汤煮沸后一分钟,关闭电源。待壶内茶汤不继续沸腾时,即可倒出茶汤喝。

  若是觉得茶汤味道偏淡,再适当加长时间即可。

  9

  是续水煮,还是直接重新加水煮?

  续水煮!

  而且是续热水。

  一壶茶,我们通常能煮三四道。如第一道煮好后,第二道再煮时,最好是续水煮(即不要把第一道茶汤全部倒完,留三分之一),这和绿茶留根泡法一样。

  ?

  绿茶玻璃杯留根泡法,绿茶中第一道茶水中内含物质析出近70%,为避免第二道茶水与第一道的差距太大,第一道茶汤会留1/3-1/2,再加水。这样前后两道茶,口感不会差距太大。

  10

  什么样的场景适宜煮茶?

  家中宴请宾客:

  逢年过节,宴请宾客,客来敬茶。可人多忙于接待,根本没有时间好好泡茶,煮上一大壶老白茶,轻轻松松搞定;

  办公室里:

  忙碌的工作,根本没时间好好功夫泡茶,煮上一壶可以喝一整天。

  书房中、大型会议时……

  生活中很多类似场景都适宜煮茶。特别是人多时,推荐使用蒸汽式煮茶壶:

  1.茶水分离,避免茶叶长时间浸润在茶汤中;

  2.手动档、自动档,好控制。自动档中,能持续保温,避免冬日里煮好的茶汤一会儿就凉了。

  小白的白茶观

  平时小白一般是泡茶,较少煮白茶。因为泡白茶,味道上是一层一层渐变的感觉,前几泡茶汤喝的是工艺,中间几泡是山场气息,后面几泡是时光的沉淀味道,所以它层层叠叠一杯一杯很有层次感。

  如果用煮的话,它的味道基本接近,很难有层次感体现。但冬日里煮上一壶老白茶,确实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借一盏时光煮茶

 

进入十一月,南方刚刚转凉,北方已经入冬。

在十一月,除了与大家分享11月线上课程以外,还想给大家推荐煮茶【宜温暖】的茶饮方式,希望十一月里的你可以暖身、暖心!

 

说到煮茶,《红楼梦》中曾有描绘妙玉给宝玉斟的一杯茶就是用雪水煮的。水,是妙玉5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宝玉细品过后,清茶有味,还有淡淡花香,便赏赞不绝。不得不感叹古人对生活的精致态度让人动容,她们借助天地大美生活赋予更为独特的魅力。

 

煮茶和泡茶不一样,煮茶比较考验喝茶人的耐心,要慢慢地等。茶叶选不对,煮得不到火候,茶汤没有口感和特色;只有茶叶与器具选得对,火候掌握得当,时间够长,才能等到你想喝的那个茶味。

煮茶和泡茶有区别吗?

1 提升茶叶香气

一般的不锈钢水壶,水温只能达到98-99°,并不能激发出那些陈化的普洱、陈年老茶的茶香和茶韵激发出来。

而用铁壶、陶壶、玻璃壶直接煮茶,水温可超过100°,这样的高温水冲泡出来的茶汤,香气会更加浓郁。

 

2 改善水质

据了解,用生铁铸造的铁壶煮水,会出现山泉水效应,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利于人体吸收,为人体补充所需的铁质,可以达到补铁的效果。而用陶壶煮水,则能放出远红外线能量,使水分子小分子化。

煮出来的水,口感更加软滑,味道也会更加甘甜,可以改善及提高茶汤的口感。

 

煮茶的那些器皿

陶壶 在煮茶时,壶内温度趋于稳定,能很好地让茶叶的香气、味道在煲煮的过程中,得到释放。

性价比也是普通人能接受,另因陶壶的款式多样,总能挑到一把属于自己的好壶。

铁壶  煮水能释放微量的铁离子,又能吸附水中的氯离子,因铁壶材料厚,密封性好,能让水完全达到沸点,与普洱等陈年茶堪称绝配。

玻璃壶 因为壶身透明,常被用来煮花茶,煮的茶不仅秀色可餐,还味美。

而对于泡茶新手而言,便于直观地看到汤色,选择出汤时间,这样能更好的保证茶汤的口感。可玻璃壶因聚热不好,且散热较快,仅适合当下品尝。

银壶 银壶比铁壶煮出来的水质更软,泡出来的茶香气更高,茶汤更纯。银壶煮水时所释放出来的银离子和钠离子对人体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哪些茶可煮/煮茶的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11月份,

哪些茶可煮?煮着喝更好呢?

秋季最适宜煮饮的茶:老白茶普洱藏茶

 

(1)取适量茶叶,先将茶叶在壶中闷泡15秒醒茶,醒茶后倒掉,从第二泡茶开始饮用。

 (2)在银壶内装半壶冷水,加入事先泡开的茶叶,煮至沸腾后即可倒入公道杯中饮用。

 (3)当银壶的内的茶汤仅剩一半时,加满壶的热水沸煮。煮开后,换小火,慢炖。这样煮出来的茶香气少,口感鲜爽、浓稠。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找到约3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