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天目瓷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传承经典,再现辉煌 | 瓷语丝路——两岸茶器交流论坛圆满举行

10月11日,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2018首届丝路陕茶文化节隆重开幕。13日,两岸茶器交流论坛圆满举行。

陶瓷从唐朝以来便作为特产随丝绸输往国外,随着东方新航路的发现,又于明代远渡重洋到达西方,并在清代达到极盛。陶瓷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曾经征服世界,今天,我们又回到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一起来聊聊曾经的瓷器王国今天是如何传承经典,再现辉煌的。

本次论坛由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耀州窑文化基地管理委员会、陕西富平陶艺村、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由铜川市观唐陶瓷有限公司协办。邀请法门寺博物馆姜捷馆长,耀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若鹏老师、台式天目-藏色天目领军人物、圆山窑主人江有庭老师,台湾岩矿壶创始人古川子老师以及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徐国良馆长为主讲嘉宾,陕西省电影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王苗副会长为论坛对话主持人,同时,台湾国立工艺中心行销组蔡体智组长、铜川市观唐陶瓷有限公司蔡云川总经理,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西北区项目总监胡燕女士出席了论坛。

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西北区项目总监 胡燕女士致辞

现场的丝路文化专家和两岸著名茶器大师们同台对话,就茶器的丝路文化、工艺传承、创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姜捷

法门寺博物馆馆长

姜捷馆长就丝绸之路上的茶器,以及唐代茶器具与宋代茶器具美学元素的区别等方面做了分享。唐代的器具大致分为石头、瓷器、铜、铁、铅、锌、陶,唐代人对于器具的定位最好是皇家用的金银器,然后是贵族用的石头,再下来是瓷器,对于其他材质较少用于茶器具。随着人们饮茶的习惯变化,所使用的茶器具也随之变化。唐代出现的创新器具在宋代得到发扬。最后,姜馆长引用日本茶学家冈仓天心的《茶之书》中说的“茶是亚洲礼仪的风范”,进一步表达茶对于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茶与瓷器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输出物,两者是分不开、相辅相成的,因为中国茶的传播输出,瓷器才能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江有庭

台式天目-藏色天目领军人物

圆山窑主人

江有庭老师分享了天目、藏色天目以及烧艺的哲学,先指出天目与建盏的不同,在宋代将中国烧的铁釉统称为黑釉系统,即天目;而建盏是黑釉系统中具有地方性的天目,并强调天目的根在中国。老师还特别介绍了藏色天目的特色烧法,天目即黑釉,黑色把所有颜色都藏在里面,在只要发挥得好、运用得好的情况下,其他的颜色也能随之展现出来。阐述把握好烧制的稳定性与掌控烧制的变化奥秘,畅想了21世纪世界新天目的概念,并认为一个概念的转折,都可谓是一个新的开始。

徐国良

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馆长

徐国良馆长分享了作为本土企业家做国际茶器文化交流将近20年的心得体会,在做企业的同时做好文化投资。全世界最大陶艺博物馆群建成于不易,近年来也在国际国内的交流中崭露头角,变成了吸引全世界陶艺家聚集的文化重地。

孙若鹏

耀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孙若鹏大师从文艺工作者成为陶瓷大师的经历让人叹服,作为唯一受邀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参加了第十四届欧洲(土耳其)国际文化艺术节,孙大师在论坛中分享了他走向国际交流道路的心路历程,并表达了对于耀州窑的担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耀州窑的商业方面与文化方面还有待提升,孙老师呼吁各界给予陕西耀州窑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共同将其打造成陕西的名片,耀州窑再现辉煌指日可待。

古川子

台湾岩矿壶创始人

古川子老师从茶人成为制壶的专家,出于爱茶,下功夫研究制茶,他在制茶和饮茶的同时发现,不同材质茶壶所泡出的茶汤是不一样的,由此开始研究茶器制壶技法和材质。古川子老师在论坛中详细解释了何为岩矿,不同岩矿在作为茶器时对茶汤味道的影响。好奇心驱使他一步步深入茶与茶器的世界,在十年的时间里,不断尝试各种岩矿配比和烧制工艺,成为今天的台湾岩矿壶之父名副其实。

王苗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理事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最后,王苗老师为本次论坛做了总结,并给现场的茶友提了选买器物的三大建议:第一是料,要原矿料;第二是工,最好是纯手工的传统工艺,也可加上创新; 第三是款,不仅仅是款式还是讲究作者。具备以上三点才有品质的保证,泡出一杯好茶,享受美好的茶生活是离不开的这样器物的。

至此,一场茶器美学与茶器文化交流的盛会结束了,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2018首届丝路陕茶文化节也于今日圆满落幕,让我们明年再相聚!

汇古今茶器臻品,聚大师匠心之作,2019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茶器大赏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作为孕育、盛载茶的器具,茶具是鉴赏和品饮茶汤的媒介,深受茶人青睐。2019年10月10-14日,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将再次汇聚古今中外茶器,聚集大师匠心之作,为您带来一场茶器饕餮盛宴,搭建全球茶器贸易桥梁。


一枚小小的茶器

思想与文化皆跃其上,风骨与气质皆蕴其中

唯有亲眼一见,品一瓯好茶

方以知其美


今日,官微带您赴一场茶器之旅

    一同感受这火与泥碰撞的魅力!


Tea Fair

瓷器站


景德镇瓷艺林堂、造悟堂、璟色堂、柴房、溪陶坊、大福道、问鼎、善窑厂、妙色、青艺窑、春山玉品等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瓷……以及多家学院派纯手工作品......将在本届展会闪亮登场。


艺林堂

展位号:A5T020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艺林堂对粉彩器物形制、绘画、色泽、纹饰等研究及制作,有了独到的理解与追求,成为当代只钻研粉彩瓷的陶瓷品牌。



璟色堂

展位号:A5T023


【璟色堂】堂口矢志秉承“传统、传承、传颂”的陶瓷文化理念,以承继景德镇元明清三代流传了七百多年历史的皇家御制瓷标准。所研发烧制的青花釉里红和釉里红高仿瓷作品,获得业界同行、古瓷研究专家和收藏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和称誉。



柴房

展位号:A8T016


柴房秉承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专注于“新柴烧” 陶瓷产品的创作生产,坚持深耕陶瓷文化,持续创新。



大福道

展位号:A7T019


大福道复烧的南宋官窑其特点:古朴、沉稳 、端庄典雅,釉面呈现冰裂纹、蟹爪纹等,俗称"紫口铁足 金丝铁线"之特征。由于胎体含铁量较高,造成胎釉难以融合,窑温不易控制,成瓷率极低,在古代往往成为帝王将相专用。



善窑厂

展位号:A8T030


善窑厂复烧了汝瓷技艺中最为高难度的薄胎无纹天青汝瓷,将青花釉里红和汝瓷工艺融合呈现,将釉上珐琅彩以及粉彩,金彩,墨彩等与汝瓷进行穿越时代创新,既传承传统,又符合现代的实用美学,成为了当代瓷作经典,延续着(传世汝窑)的梦幻史诗。



妙色

展位号:A4T022



三鼎

展位号:B1T062



唐庐

展位号:A7T022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青白工坊

展位号:A8T031


青白瓷是景德镇湖田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釉色品种,因青白釉的釉质中含有微量的铁质,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剔透,如冰之晶莹,玉之温润。




春山玉品

展位号:A4T027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春山创意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一种不同的真实需求,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积累中,将经吸收、沉淀的精髓放到各样创意中。



景瓷一竹

展位号:A8T013


将瓷胎竹编与景德镇瓷巧妙地结合,既展现景瓷的白、透,又表现邛崃竹的柔、韧特性,这也是景瓷一竹的创作理念,不断追求“精益、传承、创新、质造”。



胡春亮陶瓷

展位号:A4T040


耕道堂

展位号:A7T021



德化瓷: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德化白瓷制品浓淡分明、层次丰富、釉色乳白如凝脂,透光度极好,有“东方艺术珍宝”之称。祥裕、华亚、本兮、上福鸿天、许氏正泰等众多德化企业将为您带来一场“白瓷秀”。


许氏正泰

展位号:A8T008



本兮

展位号:A5T019



上福鸿天

展位号:A8T018


将茶文化与篆刻艺术“二雅合一”的全新艺术理念,古雅的韵味,引人玩味。衍生出了独特的现代文人雅趣。“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一种以茶文化,雕刻,书法,字画融合的个性艺术样式正在悄然走来。


博信

展位号:A4T008



祥裕

展位号:A4T029




青瓷: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青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本届展会将汇聚禺沐轩、尚唐、造青、土人斋......的龙泉青瓷;华亚、千境......的珠光青瓷;问鼎、汝道、善隐......的汝瓷;溪陶坊的官窑等众多青瓷茶具。


尚唐

展位号:A4T028



造青

展位号:A5T017


造青以人与自然互融共生的美学理念,创造现代生活新的审美视角,承古创新,演绎当代龙泉青瓷人文之美,燃点闲趣生活温暖之火。





土人斋

展位号:A8T017


土人”孜孜以求,如泥土般敦厚淳朴的禀性始终如一;“土人”崇尚工匠精神,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着初心、耐心、恒心; “土人”以器物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的完美结合为目标,让器物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土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汝道

展位号:A4T032


汝道汝瓷主材料精选于汝州原矿玛瑙釉,引用台湾精湛的生产工艺,还原于传统的烧制方法做成的精髓产品。


溪陶坊

展位号:B1T055


溪陶坊秉承着:“传承经典 匠心制器”的原则力求将每一件精美的瓷器皿以最美的形象呈现给每一位客户。从瓷泥的选择到釉料的研发,从器型的完美呈现到画面的精心设计和绘制,从对于品控的把握到对于客户的用心服务,无不在从每一个细节着手。



问鼎

展位号:A5T028




黑瓷:也称天目瓷,是一项古老的制瓷工艺,是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带有独特“幽玄之美”。


云盏轩

展位号:A7031



华翔

展位号:B1015




漆器:“工笔精刀摹美人,环姿燕色幻如真。晶莹髹漆千层罩,月里嫦娥羡几分。”漆器一般髹朱饰黑,或髹黑饰朱,以优美的图案在器物表面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


此一

展位号:A7T026



那水那莲

展位号:A7T023



闽新

展位号:A4031


闽新以弘扬福州传统脱胎漆器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命,产品兼具实用与文化的品牌内涵,不仅制造漆器,同时倡导一种以大漆为主题的优雅生活方式。




卓梵

展位号:A4026




其他展会还齐聚汉陶张生、一衍堂、春秋茶语的潮州陶瓷;官润窑、德兴的醴陵陶瓷;大家陶艺的磁州窑;秋红钧、华炎堂、运增窑的钧瓷;陈氏定瓷;乾唐轩的活瓷......


大家陶艺

展位号:A4T039


家陶艺致力于弘扬磁州窑文化,传承磁州窑艺术,不断研究挖掘磁州窑传统生产工艺和装饰技法,恢复了磁州窑手工拉坯、手工绘画、手工雕刻等传统制作工艺,生产的磁州窑艺术瓷具有浓郁的古典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汉陶张生

展位号:A4T031



乾唐轩

展位号:A8T022


乾唐轩初以仿唐三彩陶作为主,之后以结合唐三彩与交趾陶工艺,取其精华,独创「乾唐彩 TANGCAI」品牌之系列,突破传统的唐三彩,融合彩釉和西方喷绘技法,经高温多次烧成,呈现出现代东方华丽高贵的陶艺风格。


官润窑

展位号:A4045


官润窑致力将中国传统绘画与釉下五彩陶瓷技艺完美结合,不断创作出既具有中国古典人文气息又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陶瓷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德兴

展位号:A3150

 



陶土茶器站



紫砂:陶器中的宜兴紫砂茶具享誉海外。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用紫砂壶泡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其器型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千变万状,可谓是一座壶艺造型的艺术宝库。范家壶庄、悟器、七柒造物、源之器以及其他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的作品将一一在本届展会中展示紫砂魅力。


悟器

展位号:A5T022


悟器致力于发掘紫砂茶器之美,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美学相结合,以新的思考和设计表现,创作出适合现代生活的品茶之器,让自然环保的材料和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

活。



七柒造物

展位号:A5T030




源之器

展位号:A4T041


源之器生产极具创新美感和收藏价值的高档紫砂艺术品,精心设计茶席周边个性茶器,以传统精神的崇敬,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去加以传承,创造出有温度的人文茶器,从紫砂泥的采集,炼制,紫砂陶的成形,到装饰,陶刻,烧成,严谨把关每一道流程,力求件件是精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紫陶:始于元末明初,中国四大陶器之一。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制作成型,经过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大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田记窑

展位号:B1T058



舒氏

展位号:A7036




坭兴陶:钦州坭兴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其将“双料混炼、骨肉相融、自然素烧、烧炼出彩(窑变)、陶刻纹印、陶艺造型”六项传统制陶工艺淋漓尽致地运用于陶器艺术创作中,谱写着“万年坭兴陶,千年传奇”的绚丽华章。一物堂、方圆、广辉陶艺、名人陶艺等坭兴陶企业将聚首本届展会,彰显坭兴陶风采。


一物堂

展位号:A4T021


一物堂以一物寓万物,以得宁静、得清远、得智慧、得和谐……扎根于岭南历史文化深厚的番禺大地,传承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之时,不忘创新。




方圆

展位号:A4038


方圆以坭兴陶为载体,以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为己任,大力推崇工匠精神。




广辉陶艺

展位号:B2067


广辉陶艺专注于四大名陶钦州坭兴陶,实时与创新、 拥有一个专业团队,每个工序严格把关, 对坭兴陶有着独特的见解。



柴烧:不仅是燃烧薪柴,更是人与窑的对话、火与土的共舞,运用最原始自然的方式结合而成美丽作品。柴房、半盏堂、老昌号、善观堂、土燃以及众多台湾柴烧企业将共同谱写一曲“火与土“之歌。


土燃

展位号:A8035


以“土”为载体, 以“火”为媒介。“土” 承载着“器”。“火”承载的是“色”, 器色合一是土燃烧制作品表现力的追求。以柴烧产品为载体并在器皿上进行创作,结合绘画、瓷上篆刻、瓷上书法等工艺形式对柴烧器皿进行创新。



其他:台湾陶作坊、日本柴田、日本Shellstone、韩国茶文化产业协同组合、韩国星洲茶文化协会等将带来精美陶器。


陶作坊

展位号:A6T023


陶作坊始终强调「以艺术的情怀,专业的素养,实用的考量,创造每一件作品」,其初衷即着眼於对使用者生活之美的关心与「在乎」。




金属茶器站


金属茶器:处处都透着稳健之气,无论是粗狂豪迈还是精雕细琢,都流露着它本身的硬朗风貌,而器物的工艺更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耐人寻味。金属茶具使用寿命长,密封性好,很受大众青睐。金、银、铜、铁、锡等不同材质的金属茶具企业将在本届展会中百花齐放,各展风采。


铁壶斋

展位号:A7T007


铁作为人类制作工具的重要金属之一,使用古老的技艺或铸或锻,散发着令人着迷的魅力。



大富

展位号:A4020


大富以父辈多年铸铁技术为基石,结合铸铁珐琅搪瓷工艺,致力于生产可以给生活带来幸福感的高品质珐琅铸铁茶具。



李小白

展位号:A5T001-1



神雕

展位号:A4T018


每一件神雕铜艺的作品,不仅仅展示精湛工艺,它更是一个生命、一种文化,承载着历史的使命。让世人看到铜器生命的灵魂,让生活读懂铜器传承的文化,让你感悟铜器与生活的交融。至简至臻,诠释东方侘寂美学。



蜂鸟工坊

展位号:A4T003




一胜斋

展位号:A5T015




玻璃茶器站


玻璃茶器:其色泽鲜艳,光彩照人。用其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


永华汇

展位号:B1T006



华德

展位号:A4T026



美琦

展位号:B2051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茶文化丨盏里乾坤

茶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而古代作为饮茶用器的茶盏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秦汉时期,饮茶之风日渐兴起,茶具才开始从日常的食器酒器中分离出来。据了解中国出土的最早茶具为东汉烧造。饮茶地域性的消失,是饮茶文化作为全国文化出现的标志。


茶为国饮,远近同俗

唐代宫乐图(会茗图)

在唐代以前饮茶主要在上层社会流行。到了唐代,饮茶之风才扩散至民间趋于平民化。茶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当时也形成了人人饮茶的社会风尚,正如《旧唐书•李玉传》中所提到的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怯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当时的不少城市已出现了专门卖茶的茶馆。此时方才出现了专门用于饮茶的器具——茶盏。 

 

宋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瓷茶盏是宋代制瓷工艺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茶盏不仅仅是盛贮之器,它还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品位和质量以及那个时代的审美、价值观等文化内涵。


宋瓷茶盏造型简洁,优美,装饰典雅含蓄,将实用美观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完美地结合,也反映了两宋时期崇尚质朴,清秀自然的社会审美情趣。


 

南宋 曜变天目盏 日本静嘉堂美术馆藏


源于福建建安北苑贡茶选送的评比,后来民间和朝中上下皆效法比斗,成为宋代一时风尚。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


宋人斗茶之风的兴起,与宋代的贡茶制度有密切的联系。民间向宫廷贡茶之前,茶人以斗茶的方式,评定茶叶品级等次,胜者作为上品进贡,献茶的人也可以升官晋级。


南宋刘松年斗茶图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曾画过一幅表现斗茶场面的《斗茶图》。图中四位斗茶手分成两组,每组二人。左边斗茶人,左手持茶杯,右手持茶壶,昂头望对方,助手在一旁,右手提茶壶,左手持茶杯,两手拉开距离,正在注汤冲茶。


 
宋末元初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绘制的《斗茶图》 原图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斗茶”之法讲究茶质、水质和技艺。斗茶想要取胜,不仅需要茶品好,茶人的技巧娴熟,而且需要优质的茶盏,所谓“好马配好鞍”。斗茶是要比试谁的茶盏中泡沫停留的时间更长。


因斗茶是以茶色是否鲜白为标准,所以所用茶具以黑釉瓷器为主。好的茶盏颜色能衬托出茶汤的颜色,使茶能够在茶盏里香气持久且保温,同时茶汤在盏面上不留水痕。


龙泉窑斗笠碗 四川宋瓷博物馆藏


“松风鸣雪兔毫斑”——斗茶佳器


那么哪种茶盏适合用来斗茶呢?北宋皇帝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书法家蔡襄在《茶录》里面都曾提到过建盏是最适合点茶和斗茶的茶器。


宋徽宗说:"盏以青绿为贵,兔毫为上。"如蔡襄在《茶录》说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宋黑釉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建盏”是指自北宋以来在建阳市水吉、池中、后井出产的黑釉茶盏。中国八大名窑之一的“建窑”出产的黑釉瓷被誉为“瓷坛明珠”。


它的基本器型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比饭碗小,比酒杯大。釉料独特在烧制过程中能产生不同的筋脉和色彩,因而成品的釉面呈现兔毫状、油滴状或曜变状,温润晶莹,瑰丽悦目,具有典型的中国风格和浓郁的东方古典艺术色彩。


北宋 建盏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常见的有油滴,兔毫,鹧鸪斑等不同釉面风格。油滴盏的油滴纹是黑釉在高温中形成的结晶釉,黑色的釉层上均匀分布着小而密集的斑点,犹如漂浮的油滴。因为斑点有金黄色或银灰色之分,故这类建盏又有“金油滴”和“银油滴”的区别。

 宋 油滴天目茶碗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兔毫纹的形成是由于釉中的铁质在高温中聚集,并向下流动,产生流淌状丝毛纹,因细密如兔毛而得名。同样有金黄色、银灰色、蓝色等炫目色彩。在灯火的衬托下,能变幻出绚丽迷离的光影。

北宋建窑兔毫盏

鹧鸪斑用含铁量很高的不同的两种紫金土来配制黑釉,使釉内含铁量高达6-8%,黑如漆,再在生坯上挂釉两次,以稍低于烧制其他结晶釉的温度焙烧,因较多的铁元素在釉里结晶,黑色釉面便形成了酷似鹧鸪羽毛一样尽善尽美的花纹,故名"鹧鸪斑"。

宋 鹧鸪斑建盏 日本静嘉堂美术馆藏


黑瓷中又以兔毫斑最受人们钟爱。这种瓷器的釉面颜色绀黑如漆,温润晶莹,釉面上布满密集的筋脉状白褐色纹饰,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细,闪闪发光。用兔毫盏沏茶,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令人爱不释手。


宋代有关建盏记载最重要的著述是《方舆胜览》,作者祝穆写到:“兔毫盏,出鸥宁之水吉。


黄鲁直诗曰:‘建安瓷碗鹧鸪斑’。又君漠茶录‘建安所造黑盏纹如兔毫’。然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艰得之。”这段文字清楚表明“毫变盏”价格昂贵且极难得到。


宋兔毫盏 日本京都博物馆


宋代才子黄庭坚,与诗友品茗斗茶中,常常即席赋诗,如“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松风转蟹眼,乳花明兔毛。”就体现了黄庭坚对黑釉兔毫盏的赞誉之词。


苏轼在《送南屏谦师》中也表达了对兔毫盏的喜爱之情,“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建窑兔毫盏从元代开始衰落,以致失传,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失传几百年的兔毫盏已于1980年在福建恢复试制成功。


南宋吉州窑兔毫盏

除此之外,宋代茶盏在充分吸取唐代茶盏优点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敞口、斜腹壁呈45度角、小圈足的容器,形似倒置的斗笠,因此这种茶盏被称之为斗笠盏或斗笠盌”。

北宋耀州窑青釉划花斗笠盏

茶与茶盏的关系是相生相融的。同样的一泡茶,注入不同的茶盏,便能产生不同的汤色滋味。茶,因为茶盏而有了形,人们既可品其味,又可观其色,还可闻其香,更可杯底留香。


茶盏不仅有其收藏价值,更有其实用价值。如今大众对茶盏收藏热情也越发高涨,而对茶盏的保护与重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仍需我们不断努力。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