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松柏长青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关于福鼎白茶,你知多少?

  茶生六相,白茶为先,古人以制草药方法生晒制茶,是最简单最古老的工艺,已有数千年历史。
  白茶的原产地则为福鼎,福鼎白茶,起源自太姥山,古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常年云雾缭绕,松柏长青,修竹留云,宛若仙居。  
  福鼎白茶有史料考证距今已有500年,味温性凉,既可入药,又可收藏,福鼎乡间俗称“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陈年白茶功同犀角,为宫廷御药、珍贵药品作药引使用。  
  随着茶行业与茶文化的蓬勃发展,喝茶除了作为中老年人热衷的养生生活爱好以外,更日益被年轻一代接受和欣赏,而白茶特别是福鼎白茶,以其纯天然的制作工艺,由感受清淡鲜嫩进而品味自然的生活态度,更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  
  (2016年杭州G20峰会,国外来宾品尝福鼎白茶)
  白茶的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非常古朴而天然,鲜叶采摘后,用竹筐在太阳背光面倾斜晾晒,既可散水汽、去青气,又不置阳光太猛烈导致萎凋过度;或经文火烘干,不炒不揉,便成为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的干预,是最不受“地气”影响,最健康的茶种。  
  相对其他茶类的蒸、炒、焙、摇、揉等工艺来,白茶几乎是全然无声无息的萎凋、日晒,将大自然积蓄在茶叶本身的美妙以天然之美呈现出来,正所谓大道无为,遵循自然之法,便彰显自然之赋予,最简单的制作工艺,也是最需要用心血去浇灌的过程。
  白茶的品种
  白茶分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个品种。
  白毫银针:白茶最珍贵的等级,选用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的头春一二轮顶芽制成。  
  白牡丹:以一芽一叶、二叶为原料制成,因其以绿叶托嫩芽,冲泡后宛如蓓蕾初开而得名。  
  寿眉、贡眉:采用大叶带尾芽制作,储存至久会出现独特的药香 枣香等口感香气。  
  白茶的品鉴
  白茶的口感略显清淡,需静心下来,由平淡处细品其鲜、嫩、甜、香,就如同品味人生一样,要由生活的点滴去累积、去领悟、去细品。
  白毫银针:干茶芽形短而壮实,银毫披着。适以85℃水冲泡,汤色浅黄清透,银针起复仿佛百舸争流,白毫翻滚如同万马奔腾,滋味以甘淡为主,有隐淡的橙花香。  
  白牡丹:干茶芽形肥壮,白毫细密。适以90℃水冲泡,汤色杏黄,嫩叶托起芽蕾如牡丹初放,浮沉起伏如春潮暗涌,滋味甘甜而香气清鲜。  
  贡眉、寿眉:干茶以全张叶为主,适以95℃以上水冲泡,或直接泡煮,汤色明黄,滋味略带微甜,香气磅礴、彰显。    
  老白茶:福鼎当地人建房必将陈年白茶悬挂房梁之下,遇小儿高烧麻疹、牙疼咽痛,取下少许,沸水煮开,饮之则愈。因其独特的功效,又称为“老白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中国茶叶概略

中国西南是茶的原产地。最早发现于云南西南的古茶树,一路向东南延伸,在自然与各民族先民的驯化培育下,逐渐演化为易于采摘和管理的小叶种茶树。正是这些被人工管理的低矮茶树上生长的鲜嫩芽叶,精制成中国的众多名茶。

    中国主要茶产区及所产茶叶品种

    云南省:普洱茶、滇红功夫等;

    安徽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

    浙江省:西湖龙井、武阳春雨等;

    江苏省:碧螺春、金坛雀舌等;

    江西省:庐山云雾、瑞州黄檗等;

    四川省:峨嵋竹叶青、蒙顶甘露等

    湖北省:恩施玉露、峡州碧峰等;

    湖南省: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等;

    福建省:铁观音、大红袍等;

    海南省:火山岩苦丁茶、兰贵人养颜茶等;

    广东省:英德红茶、凤凰单枞等;

    河南省:信阳毛尖等;

    山东省:泰山女儿茶、崂山云雾等;

    甘肃省:兰州三炮台、康县龙神等;

    贵州省:都匀毛尖、遵义红、明前毛尖等;

    陕西省:紫阳毛尖、午子仙毫等;

    广西自治区:凌云白毫、广西红碎、六堡茶等;

    西藏自治区:察隅绿茶等;

    台湾省:冻顶乌龙、东方美人、松柏长青等。



      龙井茶

      龙井茶,著名绿茶之一,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因产地不同,龙井茶可分为西湖龙井、大佛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四种。除西湖龙井外,其它产地所产通称浙江龙井茶,其中又以大佛龙井为胜。



     铁观音

      铁观音,乌龙茶的一种,原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本是茶树品种名,因适制乌龙茶,遂以其为茶品名。民间亦有“铁观音”一名为乾隆皇帝所赐的说法。台湾所产的铁观音则是指以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原料可以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也可以是其他品种茶树的芽叶。


      

大红袍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极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



      普洱茶

      历史上的普洱茶产于普洱府辖区。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的出台明确了普洱茶的概念,即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规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是: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临沧市、昆明市、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11个州市70多个县所属的639个乡镇。 


    

      野生型古茶树

      野生型古茶树在澜沧江流域和怒江流域西岸均有分布,其树型、叶片及繁殖器官等植物学形态特征相同,均属于同一类型。普洱市境内野生古茶树主要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海拔1800-2600米,多为散生在原始森林中,面积约5000公顷。全市各县(区)均有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如镇沅县千家寨1号野生型古茶王树(树龄2700余年)和2号小吊水古茶王树(树龄2500余年);宁洱县的困鹿山、雅鹿、烂坝箐等地的野生型古茶树;孟连县腊福黑山野生型古茶树;澜沧县野生型古茶树群落;其他如景东县、墨江县、西盟县等均有分布。



      过渡型古茶树

      过渡型茶树既具有野生型茶树的形态特征,又有栽培型茶树的特性,是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澜沧邦威大茶树的枝叶、芽梢具有栽培型茶树的特征,花、果具有野生型茶树的形态,为典型的过渡型古茶树,在研究茶树演化和分类上具有重要价值,是人类驯化茶树植物实践活动的“活化石”。 


      

栽培型古茶林

      普洱古茶山以澜沧江为界划分,澜沧江以东有攸乐、革登、倚邦、蛮砖、莽枝、易武(漫撒)等古茶山,澜沧江以西则有南糯、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等古茶山。位于普洱市澜沧县的景迈山古茶林,今天仍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惠及着勤劳聪慧的布朗族、傣族等当地人民。



      现代茶园

      截止2017年底,全省茶园种植面积为620万亩,茶叶产量38.7万吨,综合产值700多亿元;普洱市现代茶园种植面积164.85万亩,茶叶产量11.47万吨,综合产值达231.36亿元。普洱市已成为全省茶叶种植面积最大、茶企业和茶产量最多、茶文化最丰富、茶科研能力最强、投资环境最优的地区。


     

世界茶源

      在2013年国际茶业大会·第八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第十三届中国普洱茶节上,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于普洱市“世界茶源”称号,进一步确立了普洱市作为世界茶源的地位。


世界茶产业大观:多元、多样的台湾茶产业

目前,全世界种植茶叶的地区有很多,消费遍及160多个国家,茶叶是农产品贸易中最为活跃的产品之一。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台湾地区的茶叶发展状况。

台湾地理位于北回归线上,地跨热带和亚热带两大气候,受海洋季风的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非常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

早期台湾便发现了有野生茶树,但真正意义上的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则是明清时期从大陆闽、粤渡海到台移垦定居带去的闽茶品种。早期台湾主要制造红茶、绿茶供给外销,外销量占总量的75%—85%,产地多集中在桃竹苗等地区,造就有[北茶南糖]的产业形态。

如今的台湾,茶品质与加工工艺都大幅提升,并逐步形成了冻顶乌龙、文山包种、东方美人、松柏长青、木栅铁观音、阿里山珠露、台湾高山茶、日月潭红茶等十大名茶,其中包种茶和乌龙茶驰名世界。据统计,台湾全境皆产茶,茶园总面积约24万亩,年产茶量约1.7万吨,其中南投县是台湾茶叶主产地。

台湾的茶园实行精细管理,产量高效益好。这里茶园多在山区,茶园建于山坡上,呈梯级分布。茶园均安装有完备的喷灌设施,从茶园的中耕、灌溉、采摘、制作等基本为机械作业,茶园单产比较高。茶资源被利用充分,茶叶产量高、效益较好。

台湾的茶资源利用注重多元化,茶叶营销多样化。台湾在茶叶资源的利用上进行了多元化的研发,茶叶的产品及加工层次上形成了三类:

1、茶叶传统加工产品;即绿茶、包种茶、乌龙茶、红茶、花茶、袋泡茶、薰香茶等。

2、茶叶再加工产品;将传统茶叶为原料应用较高加工技术开发的茶产品,如粉茶、速溶茶、茶果冻、灌装茶水、饼茶、茶糖、茶酒、茶菜、茶枕等。

3、以茶叶副产品为原料提取物的深加工产品;即茶香皂、茶牙膏、茶沐浴、抗氧化剂、消臭剂等产品。

台湾原本对茶叶的市场营销就十分重视,又加之对茶叶资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更加促进了茶叶的营销渠道、营销方式的多样化。

除此之外,茶文化在台也广泛普及。台湾茶文化、茶艺与大陆一脉相承,又有其自身特点。

台湾由于茶产品的广泛开发、饮茶的广泛普及推广、茶叶类饮料一直位列非酒精类饮料首位,形成台湾独特的茶文化。岛内茶叶人均消费水平高、消费量大,近30年来逐步激增。

目前,台湾每年每人平均饮茶消费量增到近2公斤,这也使得原本生产外销茶的北部外销锐减、转为内销,包种茶与乌龙茶等部分发酵茶增长迅速。内需供应缺口也导致进口量逐年增加,茶商纷纷到印尼、越南、泰国、中国大陆等设立生产据点,以其低廉的制造成本,取代台茶的海外市场,且回销国内,对本土茶造成严重的冲击。

根据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台湾茶叶进口量为3.02万吨,进口额7550万美元;出口量7653吨,出口额9088万美元。另外,由于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台湾乌龙茶等特色茶、观光伴手茶礼的销量逐年上升,2017年台湾礼品茶的销售量为4000吨到5000吨,但不列入海关记录。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