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十堰产什么茶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江城码头文化深,一众茶城布三镇

文/一名小妖

排版/盐碱度

图/茶驼





无论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出现的军事城堡武昌和汉阳,还是明清时期因汉水改道而崛起的商业市镇汉口,均有赖于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的自然环境,也正是这种居天下之中、处江汉交汇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催生了武汉的码头文化。




明清

以来,武汉成为商品汇聚、万商云集之地,“瓦屋竹楼千万户,本地人少异乡多”、“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充分彰显了武汉城市的外来人口之多与商业氛围之盛。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商贸需求,更多码头相继出现,时有“廿里长街八码头”之盛况,也慢慢出现了“打码头”的现象。都说江山是打出来的,而所谓江湖,便源于这码头上的纷争。


随着长江近代轮运的逐渐发展,武汉又拓建了一批洋码头和近代轮运码头。地域文化和西洋文化,与本土文化发生碰撞,各种异质文化的渗透,使武汉发展成为一个多元文化汇聚、开放包容的近代码头城市。且较之同时代其他内陆省份的人,武汉人更多地感受到了近代工业文明的熏陶,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善于模仿外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并逐渐形成了“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






交通、物流的便捷高效,使得城市的买卖市场逐渐扩大。武汉南市是宋代著名的草市,是早期的专业买卖市场。明末清初,汉口茶市形成。开埠以后,汉口更成为国内著名的茶市。


就茶叶市场而言,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变迁,武汉目前拥有十几个规模不一的专业茶市,比如,汉口的崇仁路汉口茶市、一品天下茶叶市场、腾海天茶叶城、武汉客厅汉口茶市;还有汉阳的知音国际茶城、武昌的陆羽茶都,以及正在招商、规划中的徐东、关谷茶城等,基本都是以茶叶为主,兼带器具、包装等周边产品。


在武汉,不少茶店都会挂着棋牌室的招牌,走进陆羽茶都,也能看到整排的麻将室座无虚席,客人们边打麻将边喝茶,倒也热闹。






武汉

的茶叶市场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的布局与管理。其中,汉口的茶市以批发为主,武汉客厅的汉口茶市大都是由原来香港路茶市搬迁的商户,据说这里虽然人流量不大,但批发还是可以。


这几年,国内茶叶市场都普遍存在转型的需求。虽是以销区市场为主,但目前武汉的几个大茶城仍是比较传统的模式,而茶城内在装修风格上有求变出新的商铺并不多。不过近年新兴的茶城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开始注重整体环境给人的体验,比如商住一体的知音国际茶城,市场区域颇像是周边住户的“文化金街”;而进驻武汉客厅的汉口茶市,虽仍保留些原香港路传统茶市的面貌,但其周边的设施与配套服务已相当齐全。


在各大茶城内,相比茶叶店,倒是茶配套领域的茶器具、茶包装经销店较为可观,比较知名的茶器具经销店,比如永利汇、国恒茶具、谊和兴茶具、许氏茶艺等,虽然也有大体量的通货,但已有做产品分级与空间升级;在茶包装上,武汉素语文创包装则跳出了传统思路,不只是卖包装,更是服务与体验,真正将包装包装起来了。






湖北

不是产茶大省,但有着悠久的种植和饮用茶叶的历史,恩施、宜昌、咸宁、十堰都是重要的产茶区,且十堰和咸宁都曾是贡茶的生产基地,主要是绿茶、红茶和砖茶。为提高湖北茶叶的知名度,各县市开始将自己的资源和产品整合成较大的地域品牌,如恩施硒茶、武当道茶、英山云雾茶、赤壁青砖茶等。然而,名优茶虽不少,但品牌茶少,且产量有限,无法满足整体市场的需求。


目前,武汉茶市所经销的绿茶大都来自四川、广西、贵州、浙江等省。且如今全国茶城遍地都是,湖北周边各省也都有自身的产业群,武汉的市场主要还是辐射湖北省内市场为主。当然,也有一些沿海省份的企业,为扩大区域市场,借着武汉的“码头”优势,立足武汉,以辐射周边省市。






武汉

是个大商埠,属于经销市场,本地没什么大的产业,但能把什么产业都做进来。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饮食,面、粉皆宜,口味杂,各式餐馆都有。在茶行业也不例外。武汉本就是码头城市,物流枢纽,货物来如行云、去如流水,各种信息也是这样交汇流转。在以往的码头甚至可以“一日看尽五洲花”。


物资、信息的快速流转就要求生意人的精明果决,善于接受新事物就易于适应新事态,但也因为这样,在产业发展上往往缺乏沉淀,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为被动发展。这在茶配套行业市场表现十分明显,据扎根武汉七年至十几年的器具经销商表示,武汉茶具市场的流行风会滞后行业发展两三年。



这种不着急“跟风”的消费习惯跟武汉的城市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位居长江中游经济带核心的武汉,听起来似乎应该是引领潮流,走在时尚前列的城市。然而,“来如行云,去如流水”的码头文化,也让武汉人对物事很难去长久地坚守。反正该来的都会来,生活上往往都是“来什么就是什么”,也不会去刻意寻求。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高标,茶行业正在蓬勃发展,这种消费习惯既是武汉茶业经营者需要突围的瓶颈,也是其寻求新发展的契机。

秦巴山腹地的文峪河村飘出馥郁茶香

  春光正好,鄂西北秦巴大山腹地,空气清新、山如翠屏。藏于其间的文峪河村屋舍俨然、阡陌交通,村民安居乐业、怡然自得。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一个身处鄂东南、 一个地处鄂西北,大冶有色所在的黄石市下陆区,距离十堰市竹山县文峪河村相隔600多公里,却因乡村振兴这个共同目标心手相牵。9年光阴荏苒,4任驻村工作队的接力帮扶,让这个位于秦巴大山腹地的村落发生山乡巨变。

  “鼓”起来

  “小作坊”成支柱产业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中茶园才开张。顺着蜿蜒山道一路向上,文峪河村里,一畦畦碧绿的茶园郁郁葱葱,随处可见茶农采茶忙碌的身影 。

  “不赶快点不行,现在正是新茶上市的好时候,鲜叶价格也高,前段时间一斤有160元,现在一斤也有120元!”村民李易胜一边双手忙碌着,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房前屋后种来自己喝的茶叶现在能卖钱,还能卖出高价,这是李易胜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原来,文峪河村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自古以来就盛产高山高香茶。但因地处大山深处,成品茶制作耗时且无销路,村民们大多自产自销,当时的村支书李易铭萌发了一个大胆决定:成立合作社,将文峪河村所产的飞云山高山高香茶推销出去。

  2014年6月,李易铭联合200余户茶农,筹资168万元,注册成立了竹山县得峰茶叶专业合作社。“想的都简单,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难,因为无法解决销路的问题,合作社名存实亡,每年的加工费都难以维持两个工人的工资,成了个小作坊。”李易铭坦言。

  变化发生在2016年。这年春节刚过,大冶有色驻村工作队的三名队员正式进驻文峪河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得知这个消息,我们全村人非常高兴。”李易铭介绍,“别的不说,光是一年100万的消费帮扶资金,就初步解决了茶叶的销路问题。”

  迫在眉睫的问题解决了,如何进一步打开茶叶销路?自此,李易铭和驻村工作队员开始了不懈探索。茶叶加工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大冶有色出资近20万购置先进生产制茶设备;知名度不高,驻村工作队帮忙联系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斗茶大赛;茶园种植管理技术落后,多方协调专家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出资6.5万元,购置了2台小型挖机,用于老茶园的深耕施肥管护……

  历经多年优化调整,文峪河村所产的高山高香茶——“飞云山茶”终于飞出了重重大山,销往河南、广东、上海等地。2023年,得峰茶叶专业合作社营收达到600万,联结的农户达到400余户,平均每户增收5千到8千元。

  2023年年底,大冶有色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国斌来到得峰茶叶专业合作社,在谈到“飞云山茶”未来发展前景时表示,大冶有色将进一步发挥企业优势,以铜为“媒”,向国内国际拓展茶叶销路,让文峪河村的茶叶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实现未来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好愿景。

 “靓”起来

  260余盏灯照亮回家路

  每到晚上6点,文峪河村里,以村口的茄子垭为起点,一盏盏明亮的路灯渐次点亮,向上绵延18公里。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条光带自西向东蜿蜒而去,照亮起沿河而居的村民夜生活。

  文峪河村支部书记李春光介绍,文峪河村处于山中盆地,山路弯道多却没有照明路灯,村民出行时常发生危险。了解情况后,工作队立即向大冶有色争取资金。

  “2019年,大冶有色第一批帮扶资金下来了。同年9月,我们用这笔资金将村里原有的20余盏路灯维修好后,又新增了30余盏太阳能路灯。”前任驻村工作队员陈朝辉回忆,一开始路灯定点定位的时候,既有不少群众满怀期待,也有个别群众不乐意。

  对此,驻村工作队一一上门走访,对村民的疑问进行一一解答,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同时,驻村工作队员们严把新装路灯的质量关、价格关,让文峪河村一步步亮起来。

  陈朝辉介绍,一直到2021年,大冶有色共投入约 37 余万元购置 260余盏路灯,实现村内所有道路亮化,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

  “没安装路灯前,村里一到晚上,到处都是黑漆漆的,出门都要打电筒。现在到处都亮堂了,村里人早出晚归也不用摸黑了。”65岁的文峪河小学前任校长陈有华感叹道,村里亮起来,村民们每到晚上也不再闭门不出,不时三五成群前往村里的文化广场闲聊、散步。

  不少村民惊喜发现,文峪河村在亮起来的同时,也在渐渐“靓”起来。投入18万元帮扶资金援建的村民文化广场进一步实现绿化美化;投入16万元帮扶资金购置的垃圾清运车和垃圾箱在村里有序运转;投入20余万元对村小学进行升级改造……

  近年来,大冶有色持续投入资金,对文峪河村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颜值”进一步提升。“如今,居住环境美了,村路干干净净的,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是打心眼里高兴。”谈到村里近年来的变化,村民们赞不绝口。

  “犇”起来

  9年接力帮扶续写山乡之变

  “正是新茶上市的好时候,昨天摘的茶叶卖了多少钱?现在您姑娘身体可还行?生活自理没问题了吧?”……4月17日,新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童志强和队员曹怀军来到村民裴良军家中“唠家常”。

  2018年,裴良军的女儿裴丽,因脊髓炎导致下半身截瘫,一直卧病在家无钱医治,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发动公司职工进行捐款,筹集爱心捐款4.9万元进行救助。

  “真是感谢大冶有色,感谢工作队,现在女儿生活自理没问题了。”时间过去多年,裴良军仍激动不已。童志强连声说道:“这是我们工作队应该做的!还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我们工作队说。”

  时而侧耳倾听,时而提笔速记。连日来,童志强带着驻村工作队员们趁着村民茶余饭后的功夫,一家家上门了解情况。村民们一见到印有“大冶有色驻村工作队”的红马甲笑容藏不住,一面请人进屋坐一面招呼家人上茶。

  “村民这么热情,是因为驻村工作队为村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全心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文峪河村支部书记李春光笑道。

  时间拨回到2022年的盛夏,鄂西北十堰等地遭遇高温干旱,竹山县气温更是持续攀升,一度创下46℃的全国最高。文峪河村连续4天出现生活用水困难,部分村民们只得拿着家里的塑料桶步行至深山里寻水。

  “有体力的村民能自己去找水,年老体弱的村民怎么办?”时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的魏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找到当地熟知环境的人,与村干部一起,上山寻找新的水源地。

  水找到了,如何运送至山下?驻村工作队经过多方商议,确定取水方案后紧急调拨了500米的水管组织施工。

  “本来是预计5个工作日内完成,但魏队说等不得,他们和施工队一起,加班加点日以继夜,在三天时间内完成铺设管道。”李春光回忆道,他至今还记得8月15日清晨,村民们正常用上水后的笑容。时至今日,村民们再也没为用水问题发过愁。

  童志强带领工作队员们“接棒”而来,将续跑驻村帮扶“接力赛”。迎着百姓的殷切目光,童志强坚定道,他们将继续发扬前几任驻村工作队的优良作风,一任接着一任干,使文峪河村更加美丽和谐、产业更加兴旺,群众更加满意。

  据不完全统计,大冶有色驻村工作队自2016年正式驻村以来,直接帮扶资金累计约500万元,消费扶贫帮扶资金近千万元。昔日偏远落后的小山村正在蝶变成产业兴、村貌美、农民富的幸福园。(记者 阮琼 杨洋 通讯员 陶三保)

来源:荆楚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