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神农客茶价格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5块8半斤的铁观音卖了一万件 淘宝七月茶销售数据报告


前几天,茶语网(www.chayu.com)的“2015年上半年茶叶淘宝数据报告”(可点击这里直接查看文章《上半年茶叶淘宝数据:乌龙茶销售占比第一,普洱茶客单价第一!》)对过去半年的茶叶电商做出了系统梳理,并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榜叔在此鞠个躬!)

 

在业内茶友的呼吁下,茶语网(www.chayu.com)决定,今后每个月都会对茶叶电商数据做一个分析总结,希望能对茶叶电商的良性发展贡献出一些力量!

 

闲话不多说,7月份数据奉上!

 

(本文数据皆来源于淘宝数据魔方)

 

7月数据概览:茶叶店家收藏量骤升

 

数据分析:随着暑期的来临,消费者对茶,这一类不能带来直观清凉感受的饮品的需求度开始下降了,加上夏季相比春秋季节来说,并非茶叶的生产旺季,所以更多的人选择把自己喜欢的店家收藏起来,等待茶叶旺季的来临。

 

PS:其实夏季来临,茶叶同样也是功效明显的消暑饮品,比起冰冻饮料来说,更加健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查看文章(票选今夏最佳消暑养生茶饮,选完还能领取免费茶礼),看看夏季消暑茶品推荐。

 

7月最受欢迎茶叶排行榜:乌龙茶依旧坚挺

 

数据分析:占比居首的乌龙茶,大部分占比来源于在消费者中的普及程度较高的铁观音,加之夏季,消费者在选择饮茶品类上,同样会倾向于选择凉性的茶类,尤以清香型铁观音最为明显。

 

性温的红茶出现高涨幅(环比增幅11.45%),似乎在这个季节是出乎意料的,但据编辑了解,其实在这个季节会有很多消费者把用红茶来做调饮,其涨幅之大,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夏天很多人喜欢泡柠檬茶、或者用茉莉花茶来做冷泡,这也成就了再加工茶类15.14%的环比涨幅。

 

而涨幅最大的,是排在成交占比末尾的组合型花茶,环比涨幅935.49%,编辑特意看了一下这个较少被人关注的组合型花茶类目究竟在卖些什么东东。

 

 

放眼望去,最近7天的热销产品,十有八九都是和减肥有关的产品,那么这个涨幅就很好解释了。嗯,原来是夏天到了……

 

大量的女性消费者及办公室人群所喜爱的代用茶和花草茶同样有着高占比,环比增幅7.69%。

 

而春茶季过后,绿茶的环比跌幅较大,下降了19.68%。

 

7月最受欢迎品牌:艺福堂毫无悬念

 

数据分析:艺福堂依旧最具人气,他家旗舰店最近7天卖得最好的是苦荞茶和杭白菊,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中闽飘香品牌中,他家旗舰店同样是苦荞和菊花茶销量在最近七天最好。其他家的情况也差不多,夏天来了,清热去火的茶饮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淘宝中的喝茶大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

 

数据分析: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位列该时间段茶叶成交人数的前五名。

 

我们一直觉得喝茶一般都是偏南方的人喜欢的生活方式,为何偏偏山东的大汉大姑娘也爱这一口呢,据编辑了解,山东本身产茶,自古山东饮茶的民风就很盛行,《 茶经》中曾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可见饮茶的习俗由来已久。民间也有些说法,山东人喝茶,不同于南方人的“品”,而是注重“喝”。家里的茶具相对都比南方的要大只一些。

 

另外,山东作为孔孟之乡,山东人注重礼仪,家中来了客人先上烟,后上茶,这是待客之道。

 

7月淘宝购茶年龄分布:18—34岁占据主流

 

7月淘宝购茶的男女比例:女生稍多一点点

 

数据分析:总体来看确实感觉女性买茶稍微多于男性,但其实在乌龙、绿茶、普洱、红茶等淘宝的主力消费茶叶类目来看,都是男性购买比例较多。而造成总体购买女性占多的原因,在于代用/花草茶类目下逾70%的女性购买占比,加上花草茶的成交人数具有基数上的优势,才造成女性购买占比多多于男性的现状。

 

最近7天,人气茶叶单品的排行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看最近7天(7月30日-8月5日)有哪些高人气,高销量的茶叶脱颖而出呢?另外,又是什么促成他们销量如此棒棒哒的呢?

 

让我们来逐一为你解答——

 

乌龙茶类

NO.1 家乡缘茶叶旗舰店的安溪铁观音

 

48元一斤,买一还送一。好便宜的铁观音!而且已经月销20000多件!

 

 

数据分析:这个店家的产品成交主要来自消费者的搜索,说明这是一款已经有一定人气沉淀的产品了,这得益于店家长期对产品有意识的培养,从而打造出这样一款爆款型茶叶,并且已经不需要借助外部营销手段就能达到自然流量的高转化。

 

NO.2 尚客茶品旗舰店的清香型安溪铁观音

 

半斤只要19块9!满39元还送浓黑大红袍!

 

 

数据分析:这家店家除了有25%是来自于搜索的成交之外,还动用了淘宝客大军帮他做营销,看起来效果还不错哟~而且还有13.26%的用户从已买到的宝贝中购买,说明都是回头客。

 

NO.3 尚一好铁观音茶叶集市店的散装浓香型安溪铁观音

 

哇塞!5块8!250g!什么!?还买一送一!?这价格便宜到你都不敢相信他卖的是铁观音了!可是人家偏偏就卖了1万多件出去!

 

编辑不禁想问问了,市场上即便是等级最次的真品铁观音一斤也需要20元左右,并且还有邮费成本,人力成本,店家还做了直通车,淘宝客。这些都要花钱啊!!您卖5块8一斤,我们真心怕您亏本呐,为了让消费者喝到茶,您可真是良苦用心啊!

 

 

数据分析:这么便宜的东西,用淘宝客来做营销,也算是天作之合了,便宜的东西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啊!所以50.65%的成交来自于淘宝客也就不奇怪了。单从效果来说,淘宝客在进行廉价、或者是性价比高的产品时,有着不错的效果。

 

代用/花草茶

NO.1 茶和茶的山东平阴特技无硫玫瑰

 

21块9,100g,而且是2015年头花,买两份还送100g大麦茶。

 

 

数据分析:店家的这款产品参与了聚划算活动,聚划算可是营销利器啊,51.08%的成交来源,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另外还有11.4%的成交来源于淘宝客。

 

NO.2 韩式专业快速减肥中心的荷叶茶

 

夏天到了,爱美的女士开始躁动了,19块钱120g,比较舒心的价格了。

 

 

数据分析:宝贝搜索的成交占比53.94%,可见店家很清楚时下的消费者需要什么,做好了关键字的运营,收获了大量订单。

 

普洱茶

NO.1 轩庆号旗舰店的传奇一八三六的七子饼熟茶

 

99块9,两饼熟茶到手,买2还送小沱茶。

 

 

数据分析:这个店家没有什么特别的营销手段了,销售主要靠消费者直接到店购买来的,说明已经有一定名气了。

 

NO.2 心若镜的2003年勐海小金沱熟茶

 

小沱茶有着茶饼没有的便携性,随身三两沱,随时一沱下杯就能泡,所以最近很受消费者喜爱,68元一斤的量,03年干仓。

 

 

数据分析:除了有一些自己的客户积累到店消费以外,店家同样凭借着淘宝客大军为自己的销量助推。

 

绿茶

NO.1 川红茶叶专营店的林湖2015年雀舌

 

传说中的零差评产品,47元,100g,买三送一。

 

 

数据分析:这个店家真是阔气,又是聚划算,又是钻石展位的,销量自然也是蹭~蹭~蹭~往上涨咯。但是如果真的如店家所宣传的一样,是一款零差评产品的话,相信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源于对产品有信心嘛。

 

NO.2 品质龙井 高山生态茶行的龙井

 

45元,50g。销量冠军?究竟是绿茶销量冠军?还是龙井销量冠军?麻烦店家你说清楚好嘛?不过2万4千多的成交,应该还是很受欢迎的吧~

 

 

数据分析:超过70%的的成交都是来自于搜索,这个店家一定是做标题关键词的高手,他已经看透消费者在搜索“绿茶”时的多种可能了,保证每一种绿茶相关的搜索可能都能让这个产品保持靠前的牌位,更重要的是,居然也没有用直通车,纯靠技术让自己的产品达到一个有效露出,牛X啊!什么?你说是刷单?咳咳……淘宝可是管的很严的,抓住就是关店哟~

 

红茶

NO.1 亲来往茶叶商城的正山小种

 

26块,125g,月销1万多份。店家自称是铁观音制作技术第十三代传人哟~具体你好歹也告诉我们是哪一位啊喂~而且,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个红茶,也是出自这个第十三代传人之手呢~好一个跨界~

 

 

数据分析:店家的主要成交来源来自于宝贝搜索和宝贝页面。

 

NO.2 尚客茶品的金骏眉礼盒装

 

9块9快递包邮!有没有!?礼盒装!有没有!?便宜得发指啊,眼看月销量就要破万了。

 

 

数据分析:成交来源主要是宝贝搜索、宝贝页面、和淘宝客的助销。

 

其他成交占比相对低的茶类,我们就不一一例举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们茶语网微信小号(zgcybxiaohao)进行咨询,我们很乐意为您推荐和解读。

 

但是白茶类,编辑还是多说两句,自从上次编辑做2015年上半年淘宝全网数据报告时,指出了白茶类目存在绿茶产品类目错放的问题后,从销量前十的产品看起来,有了一点点改观,但是还是存在将安吉白茶放在白茶类目下当绿茶卖的情况。这个问题可是要尽快解决呀,不然消费者买了安吉白茶,回去一喝,尼玛!绿茶!这样就不好了。

 

 

好了,7月的数据分享就到这里了。下个月见。

 

图文丨茶语网()编辑部

 

 

 

 

 

 

 

 

不同年代的人都是怎么喝茶的?

茶,静默不语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生息不止,为人类所用。让我们跟随这片叶子穿越时空,去感受下古人的喝茶方式吧!

图片描述  


唐以前的饮茶,属于粗放煎饮时代,是或药饮、或解渴式的粗放饮法。到了唐宋以后,则为细煎慢啜式的品饮,以至形成了绵延千年的饮茶艺术。

至宋代时,以品为主的唐代煎茶发展成了“斗茶”,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性品茶的阶段。

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个过程简单的梳理成一个时间表:

一、神农时代:神农时代利用含嚼茶叶鲜叶,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二、西周、东周:开始把茶叶当菜食。


三、秦代: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四、汉代:茶开始商业化,茶叶的简单加工出现,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五、唐代:受经济、文化的影响,唐代饮茶文化盛行。


六、宋代:把“品香、斗茶、插花、挂画”,称为“四大雅事”


七、明代:因为朱元璋废团改散,出现了大量的散茶


八、清代:喜用盖碗喝茶,在明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


图片描述  

  历史上有记载的吃茶鼻祖是上古时期的神农氏。《神农本草》有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茶了。


  先秦时代的人在神农氏的引导下,估计是拿茶当作一种保健食品来吃,他们会把茶叶直接放进嘴里嚼,虽然入口苦苦的,但到后面竟然可以生津,而且可以消除劳累之后的疲乏。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开始采摘茶树枝条和芽叶,一起放在水中烧煮,然后将茶汤一饮而尽,这就是古人说的“粥茶法”,即把茶叶像煮菜叶一样煮成菜汤。


        别误会,不是把茶叶和米放在一起熬粥哦。《膳夫经手录》有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到了西汉时期,人们觉得之前的那种茶汤饮起来比较苦涩,于是想着怎么改良粥茶法。他们会将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和茶叶一起熬煮,用这些佐料和刺激性调味品的气味来掩盖茶叶的苦涩,其实就是加了些调味品的粥茶法。


      这让昆仑想起了现代还在饮用的擂茶,主要流传于益阳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于汉,盛于明清。擂茶一般以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入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茶叶史上第一篇完整记载茶叶从种植到品饮的文章叫《荈赋》,诞生于晋代,是由品茶大神杜育所写。“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看看这句美轮美奂的句子,不把茶叶碾成粉末熬煮怎么出来这个效果呢?从此,饮茶之风慢慢进入上流社会,孙皓、桓温、左思、刘琨等都留下了与饮茶有关的轶事。


  茶就这么走进了唐代,时代也成就了一位茶圣陆羽和他写的《茶经》。书中记载了“煎茶法”,即先在风炉上的茶釜中煮水,等水微沸之后,就将碾好的茶末投入釜心之中,即刻用特制的竹笑搅动,可以适当加入盐来调和茶的苦涩味,等到茶沫满溢之后,将茶汁酌入茶碗中饮用。


      用煎茶法饮茶时,以舀出的第一碗茶汤为最好,称为“隽永”,以后依次递减,到第四五碗以后,如果不是为了口渴而饮,那就可以作罢了。


  在《茶经》中,陆羽开始说了不少器皿,尤其是他所设计的风炉。其状如古鼎,有三足两耳,多为铜或铁铸造。炉内为泥壁,炉腹有三具窗口,用以通风,因而称为“风炉”。


  在制茶方面,唐朝人开始玩新花样了,制作一款茶样要经过七道工序,分为采、蒸、捣、拍、焙、穿、封。


        需要在春季的晴天清晨,趁太阳还没升起,露水未干之时,“采’’下茶口十,放进专用的甑釜中“蒸”煮,随后将蒸好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成团饼“焙”干,最后将茶饼“穿”起,“封”存。


  唐朝拍制茶饼,必须使用相应的模具,称为“规承”。这其中,“规”为铁制,形状为圆或方,“承”也称“台”,一般用石头做成。如此复杂的工艺,称为“贡茶”,就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喝的。

 

        到了唐代后期,一种更为新颖的饮茶方法被创造了出来,就是将茶末置于茶盏之中,另在茶瓶之中煮水,待水煮沸后,再持茶瓶注入茶盏中冲点,此法被称为“点茶法”。


  点茶法格外重视点汤的技法,强调注水时水流的通畅、水量的适度和落水点的精准。在点茶的过程中,还要用特定的工具不停地击拂,以求生成浓郁而悬浮的泡沫,如细腻的积雪般覆盖在茶面上,经久不散。


  我们看宋代的一些古画,如宋徽宗的《文会图》,就重现了当时宫廷盛行点茶的种种画面,继而在宋代民间上流社会、文人雅士之中流行一種叫“斗茶”的茶事活动游戏。


       当然,那时的斗茶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斗茶完全是两个概念。现代人拿着来自不同地方的昂贵的茶,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的所谓“斗”,最后往往以价格和稀缺成了斗之结果。


      而古人“斗茶”比的是三昧手、安静心和在这个基础上的点茶技术:一比茶汤表面的色泽与均匀程度,汤花越白越厚越好;


      二比汤花与盏内壁相接处出现水痕的快慢,汤花紧贴盏壁不散退叫“咬盏”,汤花散退后在盏壁留下水痕叫“云脚散”,为了延长“咬盏”时间,茶人必须掌握高超的点茶技巧,使茶与水交融似乳。


      谁先现水痕便输了“一水”,比赛规则一般是三局二胜。以上两条标准以第二条更为重要。


      至清代,乡村市肆茶馆林立,饮茶之风盛于明代,茶叶成为珍品,流行于官场士大夫和文人间,大量名茶应时而生。


      清道光年间,还先后发明了半发酵的乌龙茶和经过发酵的红茶,并出现了白茶,传统的紧压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在制茶方法上,形成了我国茶叶结构的六个大类——绿、红、花、黄、乌龙、黑茶。


  清代不论公事来往,还是私家应酬,客来献茶。端茶送客,已成为特定的礼节和排场。江浙广川等的茶馆,更与小食品、点心之类结合供应,又聘请说书、评弹等说唱艺人临场表演,发展成独具地方特色,乡土风味浓郁,呈平民气息的大众化交易、交际、娱乐场所。


      晚清时,更有一班落魄旗人,仍将饮茶装璜门面,在人前夸耀示富。而文人们则纷纷溶入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 沸初更红。寻常一样窗前月,纵有梅花便不同”的意境。


      就拿清宫皇帝最喜欢饮用普洱贡茶来说,主要采取两种清茶饮法,即普洱茶与水的融合,这与宫内饮绿茶、花茶等茶品一样,只需沸水冲泡、帝后日常生活中,由御茶房或后妃等人各自茶房的太监,预先备开水与茶叶,传唤后随即烹茶以侍奉主人饮茶。《宫女谈往录》中提到:


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炕的东边,敬茶的先敬上一盏普洱茶,可知这就是饮清茶。


有时,皇帝亲自将普洱茶烹成清茶而饮。乾隆登基不久,在一次试茗活动中用雪水烹制普洱茶,边饮边吟诗作赋,字里行间对普洱茶赞赏有加就是一例。


清茶的饮法,也常见于宫内举行活动,皇帝赐茶之中。乾隆五十五年(1790),在圆明园举行的万寿庆典,一些外国使臣有幸安排看戏,当他们正兴致勃勃观看着戏剧时,皇帝对入宴者赏赐吃食与茶叶。


其中朝鲜使节“臣仁点、臣浩修各赐苹果一碟,普洱茶一壶,茶膏一匣;臣百亨赐苹,普洱茶一壶”。普洱茶是可以带走的赏赐物,无需现场饮用。


      清宫饮普洱茶的多样方式,使普洱茶的品质、功效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也为后人合理、多重地使用普洱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作为清宫特有的茶品,普洱茶一直在此扮演着重要角色,加上清朝皇帝深受汉文化熏陶,很快饮茶就上升为茶文化活动。

      至此可以说,我们如今的泡茶方式,已经是把茶的生活化、大众化和品饮艺术结合为一体了。

【新春好礼】一份好礼更贴心,后月福饼更放心。



春节将至,乡愁泛起,思念,在心底发酵。小时候,最期盼过年,穿新衣,尝好菜,鞭炮声声,笑语连连,兜里塞满糖果与红包,满天都是烟花。长大后,过年是团聚,不在意吃或穿,更在意亲人的健康,朋友的安好。用红包传递愿你平安的祝福,用礼物表达好久不见的思念。



上下五千年,茶饮文化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已根植于中国传统。茶饮不仅是亲朋团聚、传递祝福、表达感情的媒介,更演变为中国节日文化的特定符号。


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就有神农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且中国自古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悠悠历史将“茶”塑造成为一种文化和礼数的象征,作为礼品更加顺其自然。



春节探亲访友,送上一份茶礼,不仅是送健康,更是送年味。但在众多茶礼中挑选出契合心意的茶礼也是一道难题,所以后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健康好喝、颜值在线、品质至上的好茶礼,解决您的送礼“痛点”。



【品名】:福饼 · 新春礼盒装

【规格】:357克/饼 

【价格】:299元/套

【工艺】:熟茶

【年份】:2018年

【原料】:选自勐海海拔1600m以上茶树鲜叶


2020年全世界都过的不那么轻松,为了庆祝大家一起攻克的这个难关,后月在这个特殊的新年里准备了金银双福礼盒,双福齐至,寓意满满。


小小的茶礼,象征着深厚的情义,象征着新年的祝福,更象征着在这个自顾不暇的时候,我依旧牵挂着你的心意。新年红搭配烫金纹饰,无论是品茗自饮还是馈赠亲朋,都是经典之选。



福饼熟茶,原料选自勐海海拔1600m以上的茶树鲜叶,经后月独有轻发酵工艺,2018年压制成饼,陈放两年,韵味更显。饼面呈乌褐色,大叶片明显;樟香、木质香交织;入口甜柔,汤感稠糯、顺滑,回味香郁。团聚时节,美味佳肴,好肉好酒,福饼作为清油解腻之物,自是上佳之选。



春节欢庆以茶待客,以茶怀乡,以茶敬意,给这个寒冷的冬季,增添一份由内而外的暖。
茶是祥和的、是恬静的,送茶,便是送去这样的一种生活,让我们的生活为此慢下来片刻,享受宁静和健康。一口春滋味,一口冬温暖,福饼礼盒,辞旧迎新。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