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商城县茶叶交易市场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中国名茶信阳毛尖春茶进入采摘高峰期

  清明前后,是饮誉海内外的中国名茶信阳毛尖春茶采摘高峰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毛尖之都”河南信阳在求新求变中化“危”为“机”。

  “八仙过海”化解“招工难”

  “春茶贵,人难招。”近年来“茶工荒”一直是信阳茶农、茶企颇感头疼的事。今年疫情下茶工招募更是雪上加霜。

  春茶是信阳茶叶生产重头戏,茶农60%以上收入来源于春茶。880万信阳人中有24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然而每年采茶季仍需150万茶工,今年缺口更是高达50万人。

  在浉河区车云山村,目前有131户专业制茶,对外需招工2875人。

  车云山村委会主任罗超称,往年招工主要靠人情维系,用工数量不稳定,今年改变用工模式,促使茶农和茶工签聘用协议,让茶工多一份保险,茶农少一份风险。

  “调整采摘标准。”鉴于用工短缺,固始县十八盘茶厂决定适当减少采摘单芽和一芽一叶,选择一芽二叶标准采制。

  “茶期不可误!”清明节20天前,茶农董丽就早早发动本地富余劳动力和亲朋好友以解燃眉之急。

  留守妇女“抖音”刷到招工信息;茶叶经纪人携外地茶工加盟;政府免费直通车直达茶场……一时间,信阳各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大缓解了“招工难”。

  上门“点对点”破解“流通难”

  与武汉一山之隔的信阳一度是中国人口大省河南的疫情重灾区。受此影响,采收防控、库存延长、现金流增加等流通成本升高考验着茶农、茶企。

  茶叶是信阳特色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213万亩,年产值逾百亿元(人民币,下同),信阳毛尖品牌价值逾65亿元。这些辉煌背后是百万茶农和千家茶企在支撑。

  作为信阳毛尖主产区的浉河区,157个村中有120个产茶村,种植面积达60万亩,茶叶收入占村民纯收入近七成,这里村民视茶树为“致富树”。

  连日来,记者在此采访发现,由于春茶鲜叶交易市场取消,当地一些茶企纷纷“自救”,组织采购人员“点对点”上门收购茶农和种茶大户的鲜叶,避免人群聚集风险。

  “特事特办,抱团取暖。”采茶旺季以来,商城县韩冲万亩茶园王乐制茶厂负责人王同军一直忙于上门收购,考虑到绝大多数茶农是老客户,他坚持不低于市场价格收购鲜叶。

  与此同时,信阳官方为茶企、茶农提供3.65亿元专项贷款,确保茶叶收购“不差钱”。

  春茶上“云端”缓解“销售难”

  受疫情影响,大型茶叶展销会取消,外地茶商来信阳交易减少。

  “过去我们主要是靠实体店销售。”固始县九华山茶业、商城县其鹏茶业等茶企受访时称,2019年,信阳大部分茶企线上交易额仅占10%至20%左右。

  如今,众多茶叶交易市场尚未开市,昔日热闹的线下交易遭受考验,一些茶企纷纷开辟、拓展电子商务、社交直播等线上交易平台,以弥补线下销售困局。

  3月底以来,作为信阳市茶叶龙头企业、信阳文新毛尖集团通过“天猫直播间”将茶山、炒茶、茶艺等场景推上“云端”,邀请奥运冠军等知名人士为信阳毛尖代言,并向海内外推介。

  针对销售受阻,罗山县灵山茶业公司转型升级开发出护发素、洁面皂、面膜等80余种茶产品,使效益最大化;河南羚锐制药公司探索开发花茶、红茶、养生茶等,延长茶产业链条。

  信阳市政府市长尚朝阳表示,目前,茶叶已被纳入河南省生活物资保障范围,从而保障春茶生产和销售。各方也正在多管齐下助力信阳春茶产销化危为机,提高信阳毛尖市场占有率。(完)

  中新社信阳4月1日电题:“中国毛尖之都”三重考验下的求新求变

  作者李贵刚向炜

  来源:中国新闻网

湄潭蝉联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

10月27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开幕式暨2021中国茶业品牌盛典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了“2021中国茶叶行业年度调查结果”,正式公布年度百强企业及百强县域,其中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蝉联年度茶业百强县榜首,并获评2021年度“三茶统筹”先行县域。

2021年度茶业百强县名单

贵州省湄潭县、湖南省安化县、福建省安溪县、云南省勐海县、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广东省英德市、安徽省祁门县、浙江省松阳县、四川省高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福建省武夷山市、湖南省长沙县、福建省福鼎市、浙江省新昌县、云南省凤庆县、贵州省凤冈县、湖北省赤壁市、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湖北省恩施市、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江西省浮梁县、湖北省鹤峰县、云南省昌宁县、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福建省福安市、四川省夹江县、湖北省英山县、四川省洪雅县、江西省婺源县、湖南省桃源县、湖北省利川市、湖南省石门县、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浙江省武义县、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湖北省宣恩县、贵州省都匀市、安徽省歙县、福建省政和县、云南省腾冲市、安徽省休宁县、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湖南省沅陵县、云南省云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河南省罗山县、湖北省宜都市、江西省遂川县、河南省光山县、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四川省筠连县、湖北省保康县、陕西省紫阳县、湖北省竹溪县、贵州省黎平县、安徽省霍山县、云南省永德县、河南省新县、安徽省岳西县、陕西省平利县、贵州省正安县、湖北省咸丰县、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河南省商城县、湖北省谷城县、江西省修水县、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江苏省宜兴市、安徽省金寨县、福建省寿宁县、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贵州省金沙县、陕西省泾阳县、湖南省保靖县、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贵州省余庆县、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安徽省舒城县、浙江省淳安县、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江西省铅山县、贵州省普安县、浙江省磐安县、云南省芒市、陕西省商南县、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湖北省巴东县、湖南省古丈县、贵州省雷山县、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河南省潢川县、广东省大埔县、贵州省丹寨县、湖南省吉首市、江西省铜鼓县、浙江省宁海县、江西省上犹县。

近年来,湄潭县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扭住茶产业不放松,牢固树立“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突破在茶”的理念,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久久为功,从质量安全、基地提升、加工升级、市场开拓、文化打造等多个方面精准发力,统筹推进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全力推动湄潭茶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品牌化、集约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做优茶品质、做强茶品牌、做大茶产业,向世人奉献“有故事、有味道、有内涵、有文化”的“四有好茶”,以茶产业发展的突出贡献和骄人业绩,再次荣登中国茶业百强县榜首。

在“2021年度茶业百强企业”榜单中,湄潭两家企业上榜,分别是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此外,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阳春白雪”上榜“2021年度茶业畅销品牌”。

湄潭位于贵州北部、遵义东部,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誉,是久负盛名的“茶城、酒乡、烟县、粮仓”。湄潭先后获得“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中国茶产业扶贫示范县”“中国十大最美茶乡”“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贵州茶产业第一县”等荣誉。在连续五年蝉联全国第二重点产茶县后,2020年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十三五茶产业发展十强县”榜首。

湄潭是红军长征文化、浙大西迁文化、茶文化的交汇之地;湄潭茶是一壶与文化相融相伴的茶。1939年9月,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开启了中国现代茶业的第一扇大门。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7年,也为湄潭茶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解放后,贵州省茶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也在湄潭建立,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在茶叶栽培、育种、植保、制茶等方面取得60多项研究成果并在全国推广。

湄潭坚持茶业首位产业、战略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不动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60万亩优质生态茶园托起了数十万湄潭人民产业致富的梦想,成就了“贵州最美乡村”的响亮品牌。

湄潭茶产品涉及绿茶、红茶、黑茶及茶叶籽油、茶多酚、茶树花、茶花面膜等15类综合开发产品。“湄潭翠芽”和“遵义红”作为公共茶叶品牌被列为全省“三绿一红”重点品牌,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湄潭翠芽”获得国家级金奖88次,“遵义红”获得国家级金奖28次。在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湄潭翠芽、遵义红均获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湄潭翠芽”是“中国驰名商标”,2017获评“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品牌价值达114.23亿元。

湄潭茶区建有茶青交易市场30多个,茶青可在30分钟内进入市场交易。建成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国家商务部定点出口市场——中国茶城,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五大平台”,成为茶叶营销的综合舞台。湄潭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地级以上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旗舰店、批发部1000多家,企业在全国知名网站开设网店400余家。

在做大做强茶叶一产、二产的同时,湄潭还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拥有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翠芽27度”2个国家AAAA级景区,1个贵州十大魅力景区——中国茶海,还有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象山茶博园、茶博会展中心等茶文化标志性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沓而至观光、体验。湄潭涉茶的农商旅投公司、文化创新公司、茶庄园经济、私人订制等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业态正呈多栖发展,并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来源:微美湄潭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