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桑菊薄荷茶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夏天肝热喝什么茶? 推荐11款降火茶

来源:茶文化与茶健康

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导语:夏天很容易出现肝热的症状,多喝茶可以帮你降火去肝热。那么肝热喝什么茶呢?小编为您介绍11款养生茶,常喝这些茶就能远离肝热、保护肝脏健康。


肝热喝什么茶?


肝气相对旺盛,一些本身性格急躁、肝火旺的人,或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就容易跟随外界阳气的骤升,引动体内的肝热,出现焦躁、心烦、不满、失眠、发脾气等肝火亢盛的表现。那么肝热喝什么茶呢?


1、菊花茶




菊花适量,开水冲泡饮用。菊花富含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人,尤其是常使用电脑的人,不妨多喝些菊花茶。


2、枸杞菊花茶

枸杞子、菊花适量,滚水冲泡饮用。除养眼外,还适用于血虚兼有肝热的干眼患者。


3、双花胖大海茶

菊花、金银花各10克,生甘草、胖大海各6克泡水喝。有疏散风热、清咽利喉之效,主要用于春季常见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所致的咽痛音哑、口燥干咳等症。


4、薄荷茶

用薄荷泡茶喝,可以利用薄荷中薄荷醇、薄荷酮的疏风清热作用,而且泡茶喝之有清凉感,是清热利尿的良药。


5、薄荷柴胡饮

适用于熬夜、压力大致肝火上升口臭者,常伴随失眠症状。薄荷5克、柴胡12克。材料加600c.c.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煮30份钟,当天喝完,连喝7天至症状减缓后停用。薄荷、柴胡可以疏肝解郁。


6、桑菊茶

菊花5克,霜桑叶5克。沸水沏茶饮。或单用菊花泡茶饮用。霜桑叶苦甘寒,清散肝热,治高血压头晕头痛头胀,能降压。



7、决明子茶

决明子有较强的泻肝火作用,可治肝火或肝阳头痛眩晕,可以与菊花、钩藤等配伍。决明子在泡水前,最好将其炒到微黄为好。炒后的决明子会变得相对松脆,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并且能预防腹泻。


8、金银花茶
清热解毒、疏利咽喉,可治疗病毒性感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配制时选金银花10克,沸水冲泡频饮。


9、决明菊花山楂茶

决明子10克,菊花5克,山楂15克,或以上三味按一样比例,以沸水冲泡,加盖焖约30分钟即可。适用于肝胃积热,饮食不香的干眼患者。


10、苦丁茶

中医指出,苦丁茶性寒凉,具有很好的解热毒去肝火的功效,适量的饮用可有效的治咽喉炎、便秘,同时还具有降血压、减肥除腻的功效。


11、双花菊花茶

肝热症状明显,这时可以试试双花菊花茶。双花即金银花,它是一味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泻火、疏散风热作用的中药,而口感清甜的菊花,于养肝有益。肝火旺时,黄菊花效果更好,每次取8至10枚,配以3克金银花,用适量沸水冲泡,闷上几分钟后饮用。



肝热的饮食要点


饮食要少辛辣油腻、多清淡。


1、多素少肉。中医讲究饮食清淡即可清心,清心者火气当然没那么旺啦?


2、多盐少糖。天气热,人出汗较多,因此,除了高血压患者,有目的的适当补充盐份,以平衡电解质,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还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说明甜食不适于夏季食用,但甜食容易使人有发腻的感觉,并不利于人本身的情感控制。


3、多水少饭少油腻。人的消化系统是顶娇气的器官,随便哪个人都可能会胃肠不适,尤其是平时胃功能不好的人,易出现肠胃滞热。所以,注意别给你的肠胃添麻烦,吃饭有个七分饱就行了,剩下的就交给那些水果、汤、粥、汁、水吧?


4、多餐少酒。多餐的意思就是让你多吃几顿,每顿都别吃太多,少食多餐一直是中国人养生的法宝。另外要多喝菊花茶可清肝明目,如金银花、生山楂、黄芩、菊花、乌梅等,可以主治烦热、咽干、多汗、口粘不爽、不思饮食等症,用开水冲泡,最好经常饮用。



见证奇迹!仅用12年时间,就完成从0到全屋家居定制的超进化!比互联网+更有互联网精神的工业4.0公司逆袭实录!

茶疗大热Ⅱ《中国茶疗》《调理药茶》《茶寿与茶疗》三本

茶疗配方:《中国茶疗》《调理药茶》《茶寿与茶疗》三本

近日,世界各国研究机构公布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列出了20个最新的长寿方法,饮茶名列其中,茶疗再次成为茶人朋友圈的热点话题。数千年以来,中医视茶若药,中国传统就认为饮茶对于人类的益寿保健有很大好处。关于茶的**疾病功效,在历代医学、茶学文献中都有很多记载。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为世界著名的茶的经典著作。该书对茶的功效应用、州县所出、制造过程、饮用方法等均有详尽的记载。
陆羽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奠基者,因其首创之功而被后世奉为神圣。大约在公元740年成书的《本草拾遗》(唐代陈藏器撰)中,已称茶久服可以“去人脂”、“令人瘦”。该书并精辟地指出:“茶为万病之药。”明朝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曾汇集百家言而对茶的功能如**、利尿、提神等加以缕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实验证明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效,对许多慢性疾病都有良好的**、**作用。
茶,源于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之饮料。关于茶疗,我们听过看过的文字太多,何为真何为假?你需要一套权威的背景知识库。
作为茶书专业新媒体的小编,当然有义务有责任为大家寻找一套有关茶疗养生的书。
经过三个月的调查和筛选,最终选择了《中国茶疗》《茶寿与茶疗》《调理药茶》三本书,将“茶疗”“茶保健”等问题打包解决,从此不用在真真假假中纠结徘徊。


《中国茶疗》
《中国茶疗》分成两篇:上篇,有茶的药用史、茶寿、茶的疗效、茶的有效成分、茶的用法等章;下篇,分科系论述有关茶疗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有兴趣于茶疗领域的科技人员与一般群众,本书都将是很有用处的读物。《中国茶疗》对于茶科学与人类健康的发展都将作出很大的贡献。
作者林乾良在中西医结合上成就恢宏,广泛查阅数百种有关茶与医学的文献,将中国关于茶的传统功效整理为24项。他积十多年研究的成果,编著为《中国茶疗》一书。在此之前,他已经发表有关茶疗的论文40篇,书两种。无疑,林教授是茶疗这一领域的领先者。

图书信息:
作者:林乾良、陈小忆
出版年: 2006-8,第二版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页数: 345
定价: 28.00元
ISBN: 7-109-11073-7

目录
上篇
总 论
第一章 茶文化的历史溯源
一、茶源
二、茶的考古
三、从荼论茶
四、陆羽与《茶经》
五、茶为国饮
六、茶文化三字歌
第二章 茶寿
一、米寿与茶寿
二、书画篆刻颂茶寿
第三章 茶疗
一、茶疗简介
二、茶为万病之药
三、茶疗的分类
四、保健茶
第四章 茶的药用史
一、本草论茶
二、茶疗简史
第五章 茶的疗效
一、茶的传统功效
二、茶的现代研
究第六章 茶的有效成分
1、 生物碱类
2、 多酚类
3、 维生素类
4、 矿物质
5、 氨基酸与蛋白质
6、 茶色素
7、 其他成分
第7章 茶疗的用法
1、 内服法
2、 外用法
3、 体外应用
第8章 茶疗制剂
1、 茶疗的方剂
2、 传统制剂
3、 现代制剂
4、 药膳与茶疗
5、 红茶菌
第9章 茶疗注意事项
1、 大瑜与小瑕
2、 辨证用茶

下篇 各 论
第1章 心血管疾病的茶疗
1、 肥胖病的茶疗
2、 高脂血症的茶疗
3、 动脉粥样硬化的茶疗
4、 冠心病的茶疗
5、 高血压的茶疗
第2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茶疗
1、 有关提神的茶疗
2、 神经衰弱的茶疗
3、 头痛的茶疗
4、 癫痫小发作的茶疗
第3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茶疗
1、 消化不良的茶疗
2、 酒醉的茶疗
3、 痢疾的茶疗
4、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茶疗
第4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茶疗
1、 感冒的茶疗
2、 咳喘的茶疗
3、 肺痈的茶疗
4、 咽喉炎的茶疗
5、 鼻渊的茶疗
第5章 泌尿系统疾病的茶疗
第6章 妇产科疾病的茶疗
第7章 眼科疾病的茶疗
第8章 龋齿的茶疗
第9章 癌症的茶疗
第10章 糖尿病的茶疗
第11章 有关清热解毒茶疗法
1、 有关解暑止渴茶疗法
2、 有关抑菌消炎茶疗法
3、 有关解毒的茶疗
第12章 抗衰老养生茶疗法
1、 有关抗衰老的茶疗法
2、 有关益气疗饥的茶疗法
3、 有关抗辐射的茶疗法
4、 有关补血升白的茶疗法
第13章 有关美容美发茶疗法



《茶寿与茶疗》
《茶寿与茶疗》,本书在内容上突出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图文并茂,普及茶文化知识,形成高品位的茶文化图书。本书作为其中之一,讲述了茶叶的传统和现代功效、茶业对一些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林乾良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6月1日)
平装:175页
ISBN:9787109166684
定价:18.00元

目录
《中国茶文化丛书》序一
  《中国茶文化丛书》序二
  绪言
  上篇茶寿
  第一章从中医论茶
  第二章茶寿
  第三章茶的传统功效
  第四章茶的现代功效
  第五章茶的有效成分
  第六章茶与益寿抗老
  第七章茶与益气疗饥
  第八章茶与补血升白
  第九章茶与抗辐射
  第十章茶与养颜美容
  下篇茶疗
  第一章茶疗概述
  第二章心血管疾病的茶疗
  第三章神经系疾病的茶疗
  第四章呼吸系疾病的茶疗
  第五章消化系疾病的茶疗
  第六章泌尿系疾病的茶疗
  第七章妇产科疾病的茶疗
  第八章眼科疾病的茶疗
  第九章龋齿的茶疗
  第十章癌症的茶疗
  第十一章糖尿病的茶疗
  第十二章清热解毒的茶疗
  附录1茶文化三字歌
附录2茶有十德耀千秋



《调理药茶》
《调理药茶》讲述了提到茶,大家都很熟知也很感亲切,而药茶在人们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具有保健意义的茶饮类。随着茶文化的发展,饮茶的方法,制作药茶的方法也随之发展起来。常见的饮茶方式有煮茶法、煎茶法、泡茶法和点茶法等,而药茶以泡茶法、煮茶法为多用。本书根据不同需求详细列举出上百种药茶疗方,以供参考。
作者韩树勤,出身于中医世家,为韩式家族“正心堂”第四代传人。就职于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科,曾随京城名医陆石如、董怀一临床学习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和针灸,至今从医已有50余载,现为副主任医师、特需门诊专家。精心总结门诊医疗经验和临床教学、科研成果,相继在各种医学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胆囊结石疗效观察》一文获得国家级中医论文二等奖),编著出版了《家庭膳食保健指南》、《饮食养生全解》等多种图书。
作者:
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8月1日
页数:319页
ISBN:9787504856067
定价:20.00元

前言
  上篇季节调理茶
  一、春季保健茶方
  1.荠荷茶
  2.姜芷香茶
  3.芦防果茶
  4.芥葛菊花茶
  5.鲜活芎茶
  6.杷杏梗茶
  7.柳芥芦根茶
  8.芦葡藕嘴茶
  9.大枣黑茶
  10.双补双润茶
  11.仙生内金茶
  12.浙元甜茶
  13.象豉鸭梨茶
  14.桑杷沙茶
  15.双根甜梗茶
  16.苗芽茶
  17.金荠芦根茶
  18.茵菊大枣茶
  19.杞菊莲心茶
  20.豆荷荠茶
  21.术活姜芪茶
  22.葛根桂芎茶
  23.大麦菊茶
  24.芦苏菊茶
  25.荠梨穗茶
  26.杜丹桂茶
  27.藤菊兰茶
  28.白芷荑豆茶
  29.芎芷羌防茶
  30.金蒿青叶茶
  31.茵芦酸浆茶
  32.莲花掌芦根茶
  33.牛冬薄荷茶
  34.蒙贼风茶
  二、夏季保健茶方
  三、秋季保健茶方
  四、冬季保健茶方
  下篇机能调理茶
  一、清凉理肺调理茶
  二、调中理气和胃调理茶
  三、滋肝、益肾、养血、安神调理茶
  四、补肾、益气,理血,强腰腿调理茶
五、活血、化瘀、调经、降血压调理茶



《选茶有方,喝茶有道》

编号:GDZPS7663
书名:《选茶有方,喝茶有道》
版别: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朱海燕主编
书号:ISBN 978-7-5390-6480-2
定价:32.00
出版日期:201811
内容简介
    喝一杯好茶,品一段时光之味。选茶、喝茶已成为当今好养生之人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本书以“茶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为读者详细讲述茶的文化、茶的分类、选购指导、茶叶保存、泡茶细则等内容,并配以二维码,轻松引导读者走进茶世界,领略茶韵味,感受茶艺术,享受茶魅力。在余韵绕喉的清香中,真正做到选茶有方,喝茶有道。
本书从一片树叶的前世今生开始讲起,先带读者探寻茶叶的起源,了解七大种茶叶的分类,在你的心中初步构建茶的知识轮廓;然后自然而然引入买茶经,无论是茶叶的鉴别、选购还是贮藏,这里都有详尽的介绍;了解了这些以后,接着,便是茶器的选配和泡茶了。好水妙器配佳方,才能闻得真茶香,其中的学问需要你细细去琢磨,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接下来便是本书的落脚点—茶的品饮与养生了。我们选茶、喝茶,为的就是得到茶带给我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目录
001 第一章 漫步走进茶世界
002 古老的东方茶饮
002 茶的起源
003 从食茶到饮茶的演变
004 历代茶事
006 中国四大茶区
008 认识绿茶
008 绿茶的分类
008 绿茶的营养功效
009 制茶方法
010 名优绿茶鉴赏
012 认识红茶
012 红茶的分类
012 红茶的营养功效
013 制茶方法
014 名优红茶鉴赏
016 认识青茶
016 青茶的分类
016 青茶的营养功效
017 制茶方法
018 名优青茶鉴赏
020 认识黑茶
020 黑茶的分类
020 黑茶的营养功效
021 制茶方法
022 名优黑茶鉴赏
024 认识黄茶
024 黄茶的分类
024 黄茶的营养功效
024 制茶方法
025 名优黄茶鉴赏
026 认识白茶
026 白茶的分类
026 白茶的营养功效
026 制茶方法
027 名优白茶鉴赏
028 认识花茶
028 花茶的分类
028 花茶的营养功效
028 制茶方法
029 名优花茶鉴赏
031 第二章 精挑细选买茶经
032 买茶前需要知道的茶识
032 弄清买茶的终极要求
034 新手如何选购茶叶
034 买茶先要看外形
035 巧用闻香来识茶
036 茶叶的品质与价格没有必然联系
037 不要过分迷信明前茶
038 如何购买旅途中的当地茶
039 买茶要留意相关标识
039 避开“三无”茶叶
040 茶叶的鉴别与选购
040 鉴茶四要素
044 留意茶叶的保质期
045 不要购买受潮茶叶
046 不同地方的茶叶该如何选购
047 分清新茶与陈茶
048 鉴别春茶、夏茶与秋茶
049 识别着色茶
049 区分真茶和假茶
050 不同茶类的选购方法
054 茶叶的贮藏
054 储茶的原因
054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
055 贮藏茶叶的基本要求
056 实用茶叶贮藏法
059 不同茶类的贮藏方式不同
060 存茶备忘录
061 受潮茶叶的处理方法
063 第三章 择水备器泡好茶
064 好水才能泡好茶
064 水的分类
065 古代对泡茶用水的认识
066 现代泡茶对水的要求
067 软水、硬水对茶的影响
067 改善水质的方法 
068 适合泡茶的水
069 水温与茶的关系
071 中国五大适合泡茶的名泉
072 好茶还需妙器配
072 茶具的起源和发展
072 依据材质划分茶具
076 按照功能划分茶具
077 常规茶类与茶具的选配
078 茶具与场合相配
079 按泡茶习惯选配茶具
079 茶具之间要相互协调
080 巧用茶宠增趣
081 茶具的选购与使用 
082 茶具保养小常识
084 研习技法巧手泡好茶
084 泡茶前的准备细节
085 泡茶四要素
087 泡茶的基本程序
092 泡茶的基本方法
096 不同茶类的冲泡技巧
101 第四章 细啜慢饮品佳茗
102 学会品茶方法
102 喝茶与品茶的不同
103 惬意品茶四要素
107 品茶的专有名词
110 正确品茶小知识
114 不同茶类的品饮方法
117 营造惬意品茶环境
117 品茶环境的要求
119 打造温馨的居家茶室
120 茶艺音乐配好茶
121 书画衬托品茶环境
123 拥有良好品茶心境
123 茶与修养
124 品茶平心,放宽心境
124 心态乐观,悠然品茶
125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127 第五章 对症饮茶来养生
128 茶是饮品也是良药
128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129 茶的养生保健功效
130 顺时饮茶喝出四季健康
130 春季提神祛火茶
130 茉莉花香茶
131 夏季消暑除烦茶 
131 薄荷绿茶
132 秋季润燥清肺茶 
132 桑菊杏仁茶
133 冬季驱寒防病茶 
133 果酱红茶
134 对症饮茶调节体质平衡
134 平和体质
134 芦荟红茶
135 气虚体质 
135 益气养血茶
136 阴虚体质 
136 桑葚蜜茶
137 阳虚体质 
137 人参麦冬茶
138 湿热体质 
138 决明子苦丁茶
139 血瘀体质
139 金银花玫瑰陈皮茶
140 痰湿体质 
140 丹参红花陈皮茶
141 气郁体质 
141 玫瑰花茶
142 特禀体质 
142 党参白术茶
143 常见茶方赶走身体病痛
143 感冒
143 姜糖茶
144 咽喉不适 
144 甘草茶
145 头痛 
145 菊花白芷茶
146 消化不良 
146 益胃茶
147 便秘 
147 火麻仁茶
148 高血压 
148 蜂蜜柠檬菊花茶
149 糖尿病 
149 菟丝子五味子茶
150 高血脂
150 陈皮乌龙茶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经销商: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