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如何判断紫砂壶

找到约208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大致判断紫砂壶的品质

 

就目前的紫砂壶的总体销售情况而言,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被一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紫砂壶的新壶友购得,这部分新壶友由于还没有掌握紫砂壶相关的基础知识。所以在选购的时候有些盲从和随性,买壶基本还是靠碰运气,运气好就能买到货真价实的,运气不好就会踩雷。要让这部分壶友在系统的掌握了全面的紫砂知识后,再进行选购,显然是不大可能的,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耐心。毕竟要全面的掌握和了解这些知识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一些简单实用的分辨技巧,从而避开一些无谓的学费壶。今天我们不谈什么高大上的艺术,就是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方法来帮助你大致的判断紫砂壶的品质,下面就跟大家逐一分享。

 

▲镜面效果的亮光

▲自然暗淡的哑光

1,从光泽上大致判断

原矿泥料的紫砂壶经过传统的手工工艺流程制作和烧成后,效果基本都是若隐若现的暗淡之光,呈现出的是一种自然的哑光效果。而市场上一些在销售的紫砂壶,泥料及其细腻,壶表呈现出亮光的效果,可以说亮的出奇,有类似镜面的效果。这类紫砂壶有的是由于在泥料中加入了陶瓷制作原料玻璃水等材料,使得烧成后的紫砂壶玻璃相比较明显,结晶程度较高,同时失去透气性。还有的是在紫砂壶烧成后在壶表进行抛光处理,经过抛光处理后紫砂壶光泽度也会非常好,但是气孔会堵塞,造成这类紫砂壶的透气性大大的降低。很多不明真相的壶友很容易被这些过于光亮的紫砂壶欺骗,会误认为这种带有镜面效果的紫砂壶是水色好的原因,其实这和原矿泥料的紫砂壶烧成后形成的哑光自然的水色是有明显区别的。以后看到类似的具有镜面效果的壶还是尽量选择避开。

▲优质的原矿泥料制成的紫砂壶

▲颜色艳丽夸张的非原矿紫砂壶

2,从颜色上大致判断

紫砂原矿是经过长时间周而复始的沉积才能够形成,大多存在于黄石岩层下部的矿层中。开采后的紫砂矿经过自然风化,帅选,练泥,陈腐等一系列的工序后才变成最终可以做壶的成品泥。原矿紫砂泥料的发色是基于自身含有的各种天然金属氧化物,由于不同的泥料所含有的天然金属氧化物的比例高低不等,造就了紫砂壶颜色的绚丽多彩。但是原矿紫砂壶发色都是比较自然和古朴的,并没有过于夸张的艳丽效果,而且颜色赋有变化层次。比如像紫泥,应该是紫里泛青、泛红,红泥应该是红而不艳,本山绿泥应该是黄里发青。而市场上很多颜色过于艳丽的紫砂壶,其泥料基本都是采用一些劣质泥料或者陶土通过超量的添加各种金属氧化物着色剂配制而成,颜色呈现出单一的效果,没有任何变化。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开这些颜色不对的壶。

▲高品质紫砂壶的细节

3,从细节上大致判断

很多壶友还没入门就在纠结半手工全手工,却对一些基本的细节过门视而不见。大家要知道,一把紫砂壶的内在真实价值主要是体现在泥料,造型,做工这三大要素,而不是过分的纠结于全手工还是半手工成型。而一把壶的细节能够最直接的反应出壶的做工精良程度,泥料这块很多壶友表示看不懂,造型的审美也是取决于各人的审美情况因人而已。那么就应该把重点的考量放在壶的做工上,就是把紫砂壶当成简单的日用工艺品来看待,各部位的细节处理是否清爽整洁。如果这些基本的细节都没有处理好甚至是相当粗糙,那么这把壶根本不会是一把高品质的壶。到位的细节处理加上优美的造型和优质的原矿泥料,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方能成就一件好的紫砂作品。

如果我们消费者在选购紫砂壶的时候能够做到总结和归纳这些知识点,从总体上综合来分析判断一把紫砂壶的价值,那么要选购到自己心仪的紫砂壶真的不是那么的难。切记去认死理,也就是说喜欢去抓住某一点不放,通过较为片面甚至比较懵懂的一些知识就去下最终结论,这都是不可取的。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紫砂壶表面的颗粒感,到底能不能判断真假紫砂?

许多壶友经常讨论如何判断紫砂壶的真假,其中有一条:

紫砂有其独特的颗粒感,如果壶表面摸上去是粗糙的,就是真的紫砂壶,如果是光滑细腻的就是假的。

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今天我们来聊一下。

紫砂的砂

紫砂是一种矿料,本身含有石英等介质颗粒,不同于瓷器,砂是其烧成后的体现,也是紫砂的特点。

▲紫砂原矿石

这么一说好像上面的说法确实是对的,然而,还是要具体分析。

紫砂壶表面摸起来粗糙、细腻,其实是取决于其泥料的目数。

在紫砂矿风化后,研磨成颗粒的时候,会使用筛网,而泥料的目数就是根据筛网的目数来的。

▲矿料筛网

目为直径单位,指每平方厘米上小孔的个数,有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120目等等。

目数其实就是指的泥料的粗细,目数越小泥料越粗,目数越大泥料越细。

一般来说,60目以下的算是粗的,壶身的凹凸感、颗粒感就比较明显,透气性也较好。

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壶身表面就会比较光滑,如120目这种泥料,就少了那种颗粒感。

另外朱泥的泥质也是比较细腻的。

▲目数示例

壶身摸起来的颗粒感,同时也是一个人的手感,什么是粗什么是细可以说是比较主观的,壶身颗粒感只能作参考却不能作依据。

光滑表面

那些所谓假紫砂,大多是灌浆壶、添加水玻璃的手拉壶等等,这些工艺的泥料要求都是很细的,一般多为200多目。

所以这样的壶出来,表面都是比较光滑的。

▲手拉胚

这么一说好像开头的说法确实是对的,然而,还是要具体分析。

为了掩盖这一点,有的人会在表面进行喷浆,即将调砂的泥浆喷于壶表面,这样再进行烧制,壶表面就也会有颗粒感。

但是这种颗粒感不同目数粗的那种,前者都是浮于壶表,而后者是融于壶身的。

▲60目子冶石瓢

综上所述

壶表面摸上去是粗糙和细腻,只能作为判断的一个参考而不能作为一个依据。

看一把壶需要从多方面,仅凭一点是不可靠的,否则就是钻了牛角尖了!

来源:紫砂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看壶如看人,如何界定紫砂壶是否“五官”端正?

看壶如看人,看一把壶的神韵,就要看壶的“五官”,也就是壶嘴、的子、壶把、出水孔、底足的变化,它们看似分散却又有机的合为整体,互有呼应,今天,我们便来了解一下紫砂壶“五官”的艺术变化。

壶嘴

人的视觉流程从砂壶整体欣赏完最后的落脚点,停在壶嘴,所以,壶嘴就是一件砂壶的脸面。

壶嘴的类型可分为:一弯嘴形似鸟啄,制壶者多称其为“一啄嘴”;二弯嘴多用于普通壶上,因嘴根部比较大,出水流畅;三弯嘴、直嘴较为普遍,大小壶皆有,流又称鸭嘴,一般用于茶器、咖啡具和奶杯的造型上。

什么是好的壶嘴?

造型要适合水流曲线的变化,壶嘴的长短、粗细,装在壶体上的位置都要恰当;壶嘴内壁一定要加工处理得光滑、通畅、厚薄均匀,壶嘴出水孔要密、要爽;最重要的是出水要流畅,同时水流停止时不会“流口水”,也就是“涎水”。

出水孔

紫砂的出水孔总共分为三种,分别为:独孔、网孔和球形孔。

什么是好的出水孔?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全凭大家自己的日常习惯,有的人喜欢独孔的,有人又喜欢多孔的,自己喜欢就是最好的,当然,无论是什么的孔,前提是顺手且会用。

要注意的是使用独孔或网孔紫砂壶的时候,先调整心态,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动作要平稳,缓缓倒出茶汤,渐渐把壶身立起,把茶汤倒干净。

如果能保持一种相对平稳的操作方式,那么当出完水之后,茶叶应该还是服服帖帖的在壶底,而不是堆在壶口。

的子

紫砂壶盖上的“纽”,宜兴俗称“的子”。

什么是好的的子?

首先,紫砂壶中的“的子”,形态变化较多,但无论它是圆钮、环钮、菌钮、桃钮、竹结钮、花式纽,或是动物形状的虎钮、狮钮、鱼钮,最起码要求是:好拿。

其次,由于所在位置特别,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子”的大小与壶体的比例关系,与人体之比例关系非常相似。“的子“大了,有头重脚轻的感觉;”的子“小了,会使整个壶体显得缩头缩脑,没有了精神。

最后,占据壶体顶端的”的子“,可起到稳定全局的重要作用,可根据壶的形态,或曲或直,或实或虚,都会与之协调,使得面积大的壶体在视觉上变得轻巧可爱,即使壶体重心上移,壶底部变得较小,在视觉上仍会给人们以稳定的感觉。

壶把

紫砂壶的壶把形态有端把、横把、提梁三种类型;提梁又有两种形式之分,一为硬提梁;二为软提梁。不同形制的壶把必须与壶身壶嘴做搭配,考虑美观之外,最终目的还是:好拿好用。

如何判断是否方便持壶?

除了与壶把设计的弯度及粗细有关外,壶把的力点是否位于(或接近于)壶身受水时的重心也是应注意到的,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约四分之三,然后水平提起再慢慢倾壶倒水,若觉顺手则佳,反之若须用力紧握,或持壶不稳则不佳。

亦有受小半升之法去品鉴的,即干壶轻放水面,如能受水半升,谓之(水平)。

底足

壶底足也是构成造型的一个主要部分,作为整体之局部,壶底足必须与壶体相适应,最为直接的,壶底足形式的大小尺寸,会直接影响紫砂壶的造型以及放置的安定、稳定。

紫砂壶以下几种类型:

平底——亦称“自身底”或“截底”,如扣碗状;

一捺底——紫砂茗壶烧成因无釉,故无烧成粘钵之虑,制作省工省时,用一捺底处理圆器造型赶紧利索,简练灵巧;

加底——在壶身成型时加一道足圈,并用脂泥复合嵌接,亦称“挖足”;

钉足——源于铜器鼎足,用钉足支架壶体,稳而不滞,透出灵气。

来源:紫砂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0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