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清中期紫砂壶

找到约8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清三代紫砂壶有哪些特征

清三代紫砂壶特征:

到了清代,紫砂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名家有陈鸣远、邵大享、虔荣、王南林、邵元祥、邵旭茂、陈观候等。值得一提的是名家陈鸿寿(号曼生),他创造了著名的曼生十八式,作品世称“曼生壶”,开创了紫砂壶样一代新风。

 

另外,名家邵大享以浑朴取胜,创造了鱼化龙壶,而此壶的特点是龙头在倾壶倒茶时能自动伸缩,堪称鬼斧神工。

 

清三代紫砂器的式样比明代更加奇特,同时开始注重器表装饰,其式样千姿百态,有仿古铜器造型、仿花果造型等;其装饰风格也发展到了顶峰,有泥绘、加彩、浮雕、堆泥、贴花、施釉、搅泥、镂孔、包漆、包锡、磨光等。

 

这个时期的紫砂材质常见铺砂,泥料色泽润活,手感细滑,如熟豆沙泥,易出包浆,色彩绚丽灿烂;泥料较细,约50~60目,在20倍放大镜下能看到颗粒状云母、石英粒,胎身表面较平整;敲击后发出的声音基本上为“哨哨”的铁器声,朱泥例外;造型丰富多彩,制作精良,不惜工本,充分体现了皇家气派和奢靡之风;印款均为篆体方印,金石味很浓,一般在底部,盖内少有,把下印很少见,刻款为钢刀刻之,在底部,还有楷书刻堂名款。

 

下面说说康熙、雍正、乾隆3个时期的紫砂壶特点。

 

康熙时期:紫砂胎上画珐琅,画珐琅以花卉为主,有彩桃、月季、菊花、葵花、牡丹等,还有龙、凤、云彩图案。底款字以珐琅彩题写“康熙御制”楷书,有黄、蓝两色,蓝釉款加白釉底,式样为大方章或大圆章,均带框。

 

雍正时期:胎体较松,先罩一层鸡黄釉或蓝色宝石釉,再进行彩绘,以牡丹为主,壶型以瓜果型为多,并在花蕊、叶纹、壶嘴口、颈口、壶底边勾金粉。底内盖无边框“雍正御制”方章。

 

乾隆时期:多以本朝年号为款识,也有个人款识,器物繁多,有珐琅彩、描金、粉彩、泥绘、浅雕等等,并有皇帝亲自题诗、词。

 

“文革壶”是概念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收藏市场上开始有人炒作名为“文革壶”的紫砂壶,据说这类壶有3个特征:一是使用没有烧到温度的普通紫泥;二是做工极其粗糙,甚至口颈处还有用刀痕迹;三是壶身有领袖头像或陶刻有革命诗词等。对此,一些紫砂专家谈了几点看法。

 

首先,文革壶的时间概念不清。“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停工停产的宜兴紫砂工艺厂,在这10年期间至少也产生了数十万计的茶壶。如果把这期间生产的紫砂壶全部算作“文革壶”,那么,它们是否都具备超过本身价值的特殊价值?现代很多紫砂壶没有年限的印记,不像书画作品有时间款识,又何以具体认定年限?

 

其次,就质量而言,宜兴紫砂生产企业在特殊时期的生产并未受到影响,所有半成品坯件仍要送到半成品库一件一件验收,成型茶壶的质量基本没有下降,何来“做工极其粗糙”之说?另外,当时顾景舟、高海庚、徐汉棠等名家也经常为产品打样,提供制作模型的母模等。

 

其三,就品种而言,1966年下半年到1972年生产的茶壶品种大体有竹段、竹鼎、梅花、莲子、菊珠、寿星等,茶壶底印则统一为“中国宜兴”4个字,茶壶盖内多有木质楷书印章,有名而无姓,如“金风”、“洪英”、“顺英”、“碧芳”等等。

 

综上所述,“文革壶”是一个炒作出来的概念,它不具有经济价值上的特殊意义。目前,市场上的所谓“文革壶”大多制作粗俗、草率。其实,说到底,紫砂茶壶的最终价值还在于它的工艺水平。

 

朱泥小壶很名贵

 

紫砂泥可分成红泥(朱泥)、紫泥(底槽青)、团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

 

朱泥壶的泥料属于红泥,是红泥中的精品,它产在嫩泥矿层的底部。纯正的朱泥历来非常名贵,以斤、两为单位计价出售。

 

兴盛于清朝初期与中期的一种饮茶器具——朱泥小壶,是宜兴紫砂的特殊成就。

 

日本人奥阑田19世纪末出版了紫砂壶专著《茗壶图录》,图录中就描写了朱泥小壶美轮美奂。

 

朱泥壶素身素面,是典型的“光货”。其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5点:一是壶体较小,体高多在5~8厘米之间,也有10多厘米的,腹径远大于壶底高,容量多在100~300毫升之间;二是壶底多为扁矮的梨形或扁鼓形;三是采用平底或卧足;四是多用压盖式,蘑菇状纽,纽中均有气孔;五是圆把。

 

清初至清中期的朱泥壶很少有低于140毫升容量的,若在60毫升以下,大部分是清末或清末以后的作品;清初至清中期作品在造工方面比较朴拙,即不太可能过于精工,比如清初壶内底面均不以竹刀修刮;一般来说,道光以前的壶,盖唇不长,盖内有“水平”字样,最早的为道光十三年;清初,壶的把圈位置较高,而且有向上提的感觉。

 

朱泥壶因为其含氧化铁的成分高,所以其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色彩饱和,红艳欲滴,而且烧成后表面有柔和半透明状的红色光泽,有金属之声,清脆悦耳。天然的佳品朱泥壶烧成后会发出迷人的七彩光晕。

 

朱泥壶虽说300多年来不重装饰,但一直沿袭壶底铭文的现象却是史无前例的。目前可见的朱泥壶来源共有2种,无非出土壶与传世壶而已。

科普篇 | 看各个时期紫砂壶的特征大揭秘(多图细节)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尤其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紫砂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讲究规正精巧,名家名壶深受文人仕宦的赏识,入宫廷、出海外,奠定了宜兴作为紫砂之都的基础。



紫砂壶从明朝到21世纪


明末清初


明代时期紫砂壶使用的泥料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泥料的目数为25-30目。

到了明末清初泥料仍较粗糙,到了清代泥料澄炼工艺总体有所提高,出现了紫砂细泥。



清中期


此时选料筛土较为仔细,段泥:金黄色底泥中夹杂着墨色和赭色颗粒,其间还含着微透明状的鹅黄颗粒,看起来是平着含在其中,而非凸出的砂粒状。红紫砂(泥):泥中夹有少量淡墨色和鹅黄颗粒,胎骨较为松散,泥光艳,色带海棠红,有膏冻之质感。养成后质感细腻,惟光润感略逊明末清初之紫砂。



清末期


此时紫砂胎土之发展,更趋向多元化,调配成黑泥的方法,是此时才开始有的,初期的黑泥色墨黑,常有似铁锈之结晶,白泥之传世品,如王东石,何心舟所作,也是此时稀有之物,紫泥中与红紫泥中隐含之黄颗粒较清中期少,朱泥色红不如清中期之色娇艳,质感也较清中期差。



民初


民初之时,以20-30年是紫砂蓬勃兴盛之期,除了知名艺人所作之紫砂壶,也有一些名人仿古做旧之紫砂品。此时紫泥的胎土,若为名工所做,则泥质优,养之变化快,胎骨坚硬,光泽温润。若是一般普通之壶,则色泽枯燥未脱砂土之气,需养时日久,方可展现出润泽的质感。朱泥壶则胎骨干而色暗红,不若前时之鲜艳。段泥是青灰色底泥中夹杂大量的黄粒子与少许赭色和淡墨色颗粒,比清中期的段泥土胎中的颗粒小,且胎骨不如那时的坚实。



解放后


1952年底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1955年重新成立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紫砂厂。这时期仍秉持传统之法锤炼,因此泥胎也比较干涩,这时期除了传统型器,也为了延续水平壶对潮汕功夫茶泡饮的市场,因此也就生产了许多的水平标准壶。其胎土呈橙红及红朱泥胎,橙红胎土多收自泰国、香港,日本线胎土多为红及清红,高温者为暗红带细砂感,也有少数壶描金,但年代略晚,多为1960年代之后。一般六字章多是中国宜兴早期的,日本线壶品项较泰国线略细货,盖墙多较短。



文革时期


文革时期由於烧窑温度不高约在800-900度,所以基本上色泽较浅,且土胎较为松散乾涩。其中以1965-1968的水平壶土胎极佳,延用1930至1950年间养息未用之泥料。第一批於1965年出厂,有红土及紫砂两种,红土必为六杯,紫砂必为四杯,但因红土的压缩比大,所以六杯和紫砂四杯一样大小。第二批於1985年出厂,偏橘子色且粉胎,土胎较差。第三批於1990年出厂,因开挖年糕土,或称猪肝红,土胎再创第一批的高潮,制壶多以造型小品为重。同时期也生产五形壶,泥料为六十年代小红泥,但土胎颜色偏红橙,未泡养前及呈现油光且砂感较为明显。



70末80初


78-79年,这时期大部分的泥料,所含带鹅黄颗粒较多,养成速度快,晶亮透明,堪称绝品,80-84年,泥料中除了少量的黄颗粒外,还夹杂了大量的黑细沙般的粒子,台湾人称为芝麻砂也就是一般说的甲子土,而82年由第三地转运及渔船交易已大量进入台湾,当时以便宜的商品壶为主,(俗称82小品)因贴有椭圆形MADE IN CHINA标签也称绿标或鸡蛋标,这时的壶作工算不上精细,但土料绝佳。



80中末期-90初期


1985年后多是拼泥,且由中央供土,虽保有紫砂土透气圆润的特性,却少了作者在土胎方面的独创性,这段时期的紫砂胎土较暗,泡养后呈暗紫色,容易成为壶友们心中的“紫砂”壶,这段期间的红土则颗粒较大。



90中期


这时期的泥料土胎硬,色泽漂亮,泥料却没80年代的质好,紫泥基本也是拼泥。朱泥呈橘黄及暗红色。段泥呈粉胎黄及绿黄。


看各个时期紫砂壶的特征大揭秘(多图细节)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尤其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紫砂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讲究规正精巧,名家名壶深受文人仕宦的赏识,入宫廷、出海外,奠定了宜兴作为紫砂之都的基础。



紫砂壶从明朝到21世纪


明末清初


明代时期紫砂壶使用的泥料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泥料的目数为25-30目。

到了明末清初泥料仍较粗糙,到了清代泥料澄炼工艺总体有所提高,出现了紫砂细泥。



清中期


此时选料筛土较为仔细,段泥:金黄色底泥中夹杂着墨色和赭色颗粒,其间还含着微透明状的鹅黄颗粒,看起来是平着含在其中,而非凸出的砂粒状。红紫砂(泥):泥中夹有少量淡墨色和鹅黄颗粒,胎骨较为松散,泥光艳,色带海棠红,有膏冻之质感。养成后质感细腻,惟光润感略逊明末清初之紫砂。



清末期


此时紫砂胎土之发展,更趋向多元化,调配成黑泥的方法,是此时才开始有的,初期的黑泥色墨黑,常有似铁锈之结晶,白泥之传世品,如王东石,何心舟所作,也是此时稀有之物,紫泥中与红紫泥中隐含之黄颗粒较清中期少,朱泥色红不如清中期之色娇艳,质感也较清中期差。



民初


民初之时,以20-30年是紫砂蓬勃兴盛之期,除了知名艺人所作之紫砂壶,也有一些名人仿古做旧之紫砂品。此时紫泥的胎土,若为名工所做,则泥质优,养之变化快,胎骨坚硬,光泽温润。若是一般普通之壶,则色泽枯燥未脱砂土之气,需养时日久,方可展现出润泽的质感。朱泥壶则胎骨干而色暗红,不若前时之鲜艳。段泥是青灰色底泥中夹杂大量的黄粒子与少许赭色和淡墨色颗粒,比清中期的段泥土胎中的颗粒小,且胎骨不如那时的坚实。



解放后


1952年底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1955年重新成立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紫砂厂。这时期仍秉持传统之法锤炼,因此泥胎也比较干涩,这时期除了传统型器,也为了延续水平壶对潮汕功夫茶泡饮的市场,因此也就生产了许多的水平标准壶。其胎土呈橙红及红朱泥胎,橙红胎土多收自泰国、香港,日本线胎土多为红及清红,高温者为暗红带细砂感,也有少数壶描金,但年代略晚,多为1960年代之后。一般六字章多是中国宜兴早期的,日本线壶品项较泰国线略细货,盖墙多较短。



文革时期


文革时期由於烧窑温度不高约在800-900度,所以基本上色泽较浅,且土胎较为松散乾涩。其中以1965-1968的水平壶土胎极佳,延用1930至1950年间养息未用之泥料。第一批於1965年出厂,有红土及紫砂两种,红土必为六杯,紫砂必为四杯,但因红土的压缩比大,所以六杯和紫砂四杯一样大小。第二批於1985年出厂,偏橘子色且粉胎,土胎较差。第三批於1990年出厂,因开挖年糕土,或称猪肝红,土胎再创第一批的高潮,制壶多以造型小品为重。同时期也生产五形壶,泥料为六十年代小红泥,但土胎颜色偏红橙,未泡养前及呈现油光且砂感较为明显。



70末80初


78-79年,这时期大部分的泥料,所含带鹅黄颗粒较多,养成速度快,晶亮透明,堪称绝品,80-84年,泥料中除了少量的黄颗粒外,还夹杂了大量的黑细沙般的粒子,台湾人称为芝麻砂也就是一般说的甲子土,而82年由第三地转运及渔船交易已大量进入台湾,当时以便宜的商品壶为主,(俗称82小品)因贴有椭圆形MADE IN CHINA标签也称绿标或鸡蛋标,这时的壶作工算不上精细,但土料绝佳。



80中末期-90初期


1985年后多是拼泥,且由中央供土,虽保有紫砂土透气圆润的特性,却少了作者在土胎方面的独创性,这段时期的紫砂胎土较暗,泡养后呈暗紫色,容易成为壶友们心中的“紫砂”壶,这段期间的红土则颗粒较大。



90中期


这时期的泥料土胎硬,色泽漂亮,泥料却没80年代的质好,紫泥基本也是拼泥。朱泥呈橘黄及暗红色。段泥呈粉胎黄及绿黄。


找到约8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