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清宫时候普洱茶膏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什么是普洱茶膏?怎么喝

什么是普洱茶膏?

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摘自《普洱茶膏--一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现代茶膏的制作工艺是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茶膏制作工艺。这种方式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在更加繁复、细致的工序下,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40摄氏度左右。利用了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将这些茶叶的原有物质有效的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



普洱茶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是中国独有的养生文化,有上千年的制作历史。从普洱茶膏的诞生伊始,它就成为皇家独享的养生御品,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也是中国古老而庞大的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

普洱茶膏始于南唐,成于宋,兴于清,盛于当代,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清朝的时候更是成为皇室养生的专享品进贡皇室。南唐时的《十国春秋》、宋徽宗《大观茶论》、清朝医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文献上均有普洱茶膏的相关记载。



1、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盛,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4、茶膏盛于当代

茶膏是普洱茶有益物质高度浓缩的精华,所以制作普洱茶膏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保存和提炼普洱茶的香气、色泽、口感,如果制作的茶膏反而不如普洱茶本身,那么这样的茶膏在品饮价值上就不如普洱茶本身了。现代茶膏制作的三种主要工艺,在符合品饮价值这一要求上,与普洱茶原始价值贴合的应该说是常温仿生浸提工艺。



5、普洱茶膏喝法

煮饮法:

  1、在电磁壶中注入蒸馏水(矿泉水)或者是山泉水500—600ml的水量,也可以根据个人口感的浓淡调整盛水量。

  2、水煮开后,放入一粒茶膏,也可根据个人口感调整。

  3、继续煮沸到茶膏全部融化需要一分钟时间,全部融化之后,可以分汤饮用。

  4、观赏汤色的温度最佳是45—55℃,超过60℃度就烫,低于30℃度则低沉。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明显变深。如待其冷却至60度左右时品饮,则汤色通透、红亮,口感更佳。



冲泡法

  1、根据个人口感,把适量茶膏倒入在杯子中。

  2、注入沸水200—300毫升,轻轻摇动,使茶膏得以溶解。

  3、再加入300—400毫升的沸水,放置一分钟,等待全部溶解,可以分汤饮用。

  4、饮用的温度最佳为45—55℃,分汤的数量是4—5毫升,尝味的时间为3—4秒。

麻黑茶会:普洱茶为什么能赢得帝王芳心?

       11月9日下午,在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茶业复兴联合中吉号共同举办了第257期复兴沙龙。雍正年间普洱茶正式写入朝廷贡茶案册,并被指定为皇家冬天专用茶。立冬过后的第一天,“杭城”气温骤降,聚在室内围桌饮茶,刚好能增添几分暖意。端起茶杯,嘬一口来自云南贡茶之源的纯麻黑生茶,我们来聊一聊贡茶、号级茶的历史。以下是沙龙实录。

  王娜(主持人):今天“中吉号·纯麻黑12春秋茶会”的第五场,我们来到了杭州。这和我们今天聊的“贡茶、号级茶的历史”这个话题非常搭,我们茶业复兴团队从云南来,云南的贡茶是普洱,而杭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贡茶地,龙井就是曾被列入贡茶的当今名茶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聊贡茶、号级茶的历史。

  贡茶、号级茶历史

  贡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古代宫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贡”,原本是与赋税制度相关。后来“贡”的意义逐步变化,赋税的含义降低,几乎変成臣下或属国向君主进献的专用词。后随着进贡制度的完善,出现了“九贡”〔九贡:祀贡、嫔贡、器贡、历贡、材贡、货贡、服贡、游贡、物贡〕的制度。其中的“物贡”一类,专指地方向中央进献的土产实物。

  清代是贡茶的鼎盛时期

  清代帝王都非常重视贡茶,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化的体系和文化的累积。有人就好奇,帝王们到底有多重视贡茶呢?我们以云南普洱茶为例,在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清代贡茶研究》这本书里就记载着:

  以嘉庆和光绪时皇帝每日用的普洱茶和锅焙茶为例来看:嘉庆时,“嘉庆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起至七月二十五日止,仁宗睿皇帝每日用普洱茶三两,一月用五斤十二两。随园每日添用一两,共用三十四斤。皇太后每日用普洱茶一两,一月用一斤十四两,一年用二十二斤八两。七月十五日起至道光元年正月三十日,万岁爷每日用普洱茶四两,一月用七斤八两,随园每日添用一两,共用四十七斤五两。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三日至道光元年正月三十日止,皇后每日用普洱茶一两,一月用一斤十四两,共用九斤十二两”。光绪时,“光绪二十六年二月初一日起至二十八年二月初一日止,皇上用普洱茶每日用一两五钱,一个月共用二斤十三两,一年共用普洱茶三十六斤九两。用锅焙茶每日用一两五钱,一个月共用二斤十三两,一年共用锅焙茶三十六斤九两”。

  贡茶不仅关乎宫廷生活,还对社会经济有重要的影响。清代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已经离不开茶叶,几乎在所有的清代小说中我们都能发现茶叶在清人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历代地方官员为了迎合宫廷,费尽心思培育新的品种,改进制作工艺,逐步形成了既具国内一体化文化特征又各具地方特色的贡茶体系,推动着中国茶叶不断向前进步,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几大产茶区。

  曾被列入贡茶的当今名茶

  当今的中国名茶和地方名茶中,有许多曾被历代皇室列入贡茶,计有(不完全):

  浙江:西湖龙井、四明十二雷、淳安鸠坑茶、顾渚紫笋、天目山清顶、雁荡毛峰、金华举岩、日铸雪芽、安顶云雾;

  安徽:六安瓜片、黄山云雾、敬亭绿雪、涌溪火青、霍山黄芽、岳西翠兰;

  福建:白茶、天山清水绿、武夷大红袍、安溪虎岳铁观音、武夷肉桂、延祥茶、方山露芽;

  湖南:君山毛尖、毗庐洞云雾茶、官庄毛尖、南岳云雾、大庸毛尖、古丈毛尖;

  四川:蒙顶黄芽、巴岳绿茶;

  贵州:贵定云雾茶、都匀毛尖、湄江翠片、朵贝贡茶、赵司贡茶、梵净翠峰、石阡苔茶、都濡茶、月兔茶等50多种;

  江西:宁红、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古时名为闻林茶);

  江苏:碧螺春、花果山云雾茶、宜兴阳羡茶;

  陕西:紫阳毛尖;

  河南:信阳毛尖;

  云南:普洱茶;

  台湾省:文山包种茶。

  普洱茶除了作饮用品外,在宫廷中还有哪些用法?

  首先,是药用。清宫十分重视茶叶的药用作用,当年为朝廷效力的法国传教士蒋友仁亲眼目睹乾隆皇帝饮茶的情景,在给本国通信中记述:“皇帝用餐时通常饮料是茶,或是普通的水泡的茶,或是奶茶,或是多种茶放在一起研碎后,经发酵并以种种方式配制出来的茶。经过配制出来的这些茶饮料,大多口味极佳,其中好几种还有滋补作用,而且不会引起胃纳滞呆。”

茶叶品种要用或药性
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
普洱茶膏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

       在《宫女谈往录》中记述慈禧太后吃晚饭后饮普洱茶以解油腻,“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炕的东边。敬茶的先敬上一杯普洱茶,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

  其次是,祭祀。清代,茶叶作为祭品大量用于各类祭祀场合。寿皇殿供奉着历代皇帝的圣容像,是清宫重要的祭祀场所,每天都会上贡一定数量的茶叶,如“乾隆十二年七月二十一日至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寿皇殿:中龛上供每日用普洱茶五钱。”……

  总的来看,清官用于药用和祭祀的茶叶相对品类比较单一。药用的茶叶主要集中在六安茶、普洱茶等几类,这些茶叶大都具有消食化痰、开胃生津的功效,对以肉食为主的满族统治者来说,这些茶叶是必不可少的。祭祀的茶叶也主要集中在蒙顶茶、莲心花茶、普洱茶等几类,在这些茶叶中蒙顶仙茶采摘数量极少,以稀有之物供献祖先也代表了皇帝的仁孝之心。而普洱茶是清宫进贡数量最多的茶叶品种之一,而且本身品质优异,所以大量上供普洱茶叶就不足为异了。

  第三是,赏赐。赏赐是古代皇帝笼络臣下、抚慰臣子的一种重要手段。历代以来,茶叶都是宫廷重要的赏赐物品,清代更是如此。还有一种就是,不定期赏赐。

  《清人画万树园赐宴图》轴中的外藩首领

  清代贡茶对清代社会的影响较之前也更为明显。作为一种进贡制度,清代贡茶的连续性和完备性使得贡茶产区的茶农经受着沉重的负担,甚至当地的经济结构也因贡茶而改变。与此同时,因贡茶而带来的茶叶质量的提升、加工和包装技术的改进,都对中国茶叶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产茶区的相关商业活动也随着贡茶的影响而不断提升,出现了一批着名的贡茶品种和商号。

  以云南来说,很多知名的号级茶、贡茶都诞生自易武这个地方。道光皇帝就因为喝了易武车顺号茶庄自制的茶后,龙心大悦,有感而发,手书了“瑞贡天朝”四个字赐誉茶庄。直到今天易武还保留着“瑞贡天朝”大匾,这是普洱茶辉煌历史的见证。

  易武

  历史所需造就普洱茶兴盛。普洱茶作为贡茶的辉煌虽然已成为历史,不过,现在普洱茶缔造的“神话”一点儿不输贡茶。现在说起普洱茶,大家首先都会想到那句“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话。

  易武为什么能成为普洱茶的主场地?

  易武茶山属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在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中,易武茶在普洱茶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易武茶山面积和产量都是古六大茶山之首。其次,易武,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普洱茶贡茶之乡。在山头茶的评价方面,我们总是能听到“班章为王、易武为后”这样的说法,班章的茶口感霸道,像霸气的君王,而易武山头出的茶则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喝过易武产区普洱茶的朋友,经常会用“香扬水柔”来形容它的特点。

  麻黑

  有人说,“想要了解易武茶,就得先去一趟麻黑。”也有人说,“绕开麻黑,你损失的将是半个易武”。在普洱茶特别是易武茶跌宕的时间线里,无论对于喝茶人还是做茶的企业,麻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首先,麻黑,是一段历史。麻黑是易武历史最悠久的村寨之一,全村以汉族人为主。六大茶山鼎盛时期,汉族人从石屏、江西等地来到这里,制茶贩茶。茶叶兴,麻黑兴。

  麻黑,也是一款茶。易武麻黑茶,有广义的说法和狭义的说法,那么广义的说法是出自麻黑村委会的茶都算麻黑茶;而从2008年-2010年以后,各个村子就开始细分了,都是以村子的名字来或是山头来叫了,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狭义的麻黑茶,也就是产自麻黑村子的茶。麻黑因为交通较为便利,且相较其他小产区更高和稳定的产量,成为了它在易武体系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麻黑,还是一种味道。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是江内茶中之上品。浓郁的蜜香,阴柔细腻构成了麻黑茶的总体印象。

  中吉号·麻黑

  我们今天在探讨是什么带动了普洱茶的复兴时,有人就说,复兴的是一种喝茶的习惯;是一种历史的传承;也有人说复兴是去挖掘,继而创新、改变、适应新的市场……

  中吉号扎根贡茶之源——易武,专注纯麻黑茶制作十二年;十二年,是一个春秋,是一个轮回;也是中吉号对普洱茶复兴所作出的一种努力。珠三角的很多茶友,知道麻黑大多都是从喝到中吉号的纯麻黑开始的。

  是什么带动了普洱茶的复兴?

  周重林:在60年代故宫整理库房时,处理了总计两吨多清宫贡茶,其中就有一部分是金瓜贡茶。当龙井、碧螺春等当年进贡的茶都已化为灰烬(炭化),唯独普洱茶不仅保存完好,还可以冲泡,充分体现出了“可以喝的古董”这一其他茶叶无法比拟的特质。这些陈年贡茶实物,金瓜团茶大者如西瓜(略扁),小的如网球、乒乓球状,茶色褐黑,不霉不坏,保存完好。现留存的实物,据专家考证,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很多人怀疑民间流传的那些贡茶的真假,但故宫里珍藏的万寿龙团是毋庸置疑的。

  过去云南茶没有讲山头的,它也在讲经济茶的概念,但云南茶特殊就特殊在不同村寨间茶存在的细小差别,为了找出这种差别,就出现了寻茶人,中吉号的杨总就是一个。而易武为什么会这么有名?这是因为它有可验证的故宫贡茶这样上百年的历史实物在,也有几百年的古茶园存在,这些物证都给我们留下了寻找和追溯的空间。今年《一期一会听茶闻香》春季拍卖上,百年还差一年的号级茶(又称古董茶)1920紫票福元昌以港币2,632万(人民币2311万)一筒(2236g)成交,刷新了记录,要知道去年这茶才1000多万。我觉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名庄名茶和无数代人经营下来的茶园遗存,才带动云南茶业的复兴。

  我把云南茶的发展称之为兴复主义,可以说,过去一千多年的茶的历史都是在讲杭州绿茶,说龙井茶几乎等同于中国茶的代名词;但是近一百年来它又被红茶修订了,英国人带来了下午茶的文化;而最近十五年讲的是普洱茶的故事,一是老茶带来的新的认知,二是规模的古茶园,庞大的茶园数量冲击着我们的视野。

  为什么云南的一片山比不过西湖的一片茶园?

  中吉号董事长 杨世华:这个话题我的感触很深。周老师说,云南的一片山就只是一片山,苍苍茫茫,云雾缭绕,是一种原生态的状态;而我觉得西湖的一片茶园,它不只是一片茶园,而是包含了杭州千百年来所沉淀的经济、艺术和文化的茶园。

  茶友:六大茶类里有很多关于茶的传说,很有意思,据梳理发现,沿海地带所有的传说都是与皇帝有关,因为他们很多都有“下江南”的经历,而云南的故事传说很多是与动物有关。我觉得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杭州茶的名气比较大?是因为它口岸、交通比较发达,所以皇帝去的多,反之,云南路比较难走,所以皇帝去的比较少;当然,商人聚集多的地方交流也多,这也对茶文化的推广有非常大的好处。

  茶友:我觉得是云南好的茶人、好的老师来杭州来得不够。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云南普洱茶的茶会,第一次场茶会的时候我碰到了周红杰老师,在那次茶会的两个月后我就慕名去了云南,这是我15年来第一次离开杭州,所以我觉得云南的一片山绝对是比得过西湖的一片茶园的。

  茶友: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中国的茶是来自于西南地区的,西湖的茶山可能也曾经是发源于西南的某片山林里的,所以我觉得溯源也是值得分享的。每一片茶山的风光都不一样,我走过很多片茶山,其实,云南的茶山里藏了很多文化和秘密,也藏了很多的风情,值得我们爱茶的人去走一走。

  而西湖的茶为什么出名?一方面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富庶之地,在满足温饱后,人们就会寻求一些精神层面的需求,再加上长三角地区器物文化的发展需求也塑造了这样的一种商业生态,它其实是通过不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构建组成的。而云南相比江浙地区,在文化背景上确实有些差距,但我相信以后它肯定会走得更好。从茶友喝茶的选择上来看,茶粉们喝茶顺序一般是从淡喝到浓,再从浓回归到淡。在杭州喜欢普洱茶的人也有很多。

  魏英杰:我老家是安溪的,几乎每家每户家里都有茶具,只要有人来就开始泡茶,这已经形成一种乡野文化,喝茶成为了当地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我觉得云南普洱茶生长在深山老林里,就像一个彪悍的汉子,很生态、粗狂;而杭州龙井茶就像一个芊芊女子,是一种柔和的美,它们是不同的文化,各有各的优点。

  茶友:从我的喝茶经历来看,我觉得普洱是喝茶人的最后一站,而且还会追年份,越陈越香;而我发现,虽然龙井茶很有名,但身边的朋友喝龙井却越来越少了,因为它每年的口感不一样,香气会随着时间而流失,而普洱确有无穷的魅力在里面,它喝得就是一种岁月。

  如何构建自己的茶文化?

  茶友 周幺幺:因为工作原因,我前两年几乎一年中有一半时间是在云南茶山上过的。在没去茶山之前,我对茶文化的理解更多是消费端的,它更多是由文人话语掌控,而且相对来说是属于汉族体系的,但当我去到景迈山后,见到的是生产端的茶文化,是茶农的茶文化,而且是极其日常的茶文化。我们在当地调研的时候,会从一棵树是怎么长、怎么种,茶农怎么吃、怎么用等方面一点点地作了解,所以我知道云南茶山上是有很丰富的茶文化在里面的。

  说到要如何构建茶文化,我觉得这首先要从了解开始,但云南在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景迈山现在在做申遗工作,已经做了好几年了,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存在很大困难,这其中包括:环境、种植耕作研究等,我们做的更多是文物、村落方面的调研,甚至是神话方面的搜集,这就导致梳理工作要从头开始,好在这方面现在又有做自然、植物学方面的专家来对它进行梳理。其次,构建茶文化也可以从产品和文化传播方面去实践。

普洱茶的传统工艺究竟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说“传统工艺”这四个字,似乎是一种标榜,一种匠心。但实际上,什么是普洱茶的传统工艺,却并不容易说清,很多人所谓的传统工艺,恰恰是近些年形成的新工艺。

普洱茶真正引起重视并成为贡茶是在清朝,本文聚焦清朝至民国乃至建国后的普洱茶工艺,大家看过之后会发现,和一般人的理解大不一样,但的确有大量的史料和实物证明。

喜欢普洱茶的朋友可以收藏一下,工艺是大家迟早要面对的问题。了解历史可以开阔视野,吸收经验,从而为我们今天工艺的创新和改进提供重要的启发和思路。正本清源,也可以让茶友们避免被忽悠,同时多一点喝茶时的谈资。

清代:普洱茶的关键时期?

普洱茶在成为贡茶之前,作为一种边疆番民的土产,虽然有零星记载,也进入药用,但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并没有存在感,当时提到明代云南的名茶,也是说太华、太平、感通等等(关于感通茶可看讲座全文),普洱茶是“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谢肇淛《滇略》)。真正引起上流社会的重视,是在清代成为贡茶。普洱茶成为贡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背后是有一个很大的历史背景。

普洱茶成为贡茶的背景就是改土归流,也就是把边疆少数民族的土司改成流官,加强中央政府的统治,完成这件事的关键人物就是云贵总督鄂尔泰,普洱茶成为贡茶也和他直接相关。


鄂尔泰是雍正朝的重臣,有多重要呢?雍正和乾隆前期,甚至可以说是排名第一的重臣,他之所以被如此倚重,就和改土归流这件事有很大关系。云南贵州四川两广湖南湖北的安定都涉及到这个问题,云南靠着边境,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鄂尔泰的确很有手段,较好的完成了这个影响整个中国历史的使命,他把普洱茶作为贡茶,其实上也是一种象征,代表了边疆对中央的顺服,代表他个人对皇帝的忠心,同时也有某种媚上的祥瑞意义。这个时候普洱茶的采制必然不能太粗放,所以有了一定的等级规范。

所以清代也是普洱茶工艺形成的关键时期。

清代普洱茶产品的分类?

梳理整个清代史料,总的来说,这个时候普洱茶是分为几大类:

第一类是散的芽茶

这种一般是毛尖茶、蕊茶,或者说比较嫩的芽茶。这个是等级最高的,比如曼松的贡芽。这种芽茶采摘时间很早,最早的要到立春,所以也特别珍贵。

第二类是高级紧压茶

包括各种规格的团茶,圆茶,还有女儿茶这些,这类原料也比较嫩,等级比较高,以上两种都是充贡茶的。


第三类是制茶的副产品

特殊的茶。比如黄片,顶级的黄片当时叫金月天,并不算是很低端的茶。还有疙瘩茶,是很难打散的茶,如果没有发酵怎么可能无法打散?这个谜底我们后面揭晓。如果是发酵后就好理解了,有点像茶头。

第四类是比较粗老的,等级低的

可以制成紧压茶,也可以是散茶。当地老百姓消化了,进入中原低端市场或者流入藏区等其他少数民族地区。

还有一种就是茶膏了,这个功效非常神奇,只要是咽喉类的疾病,一般含上一块茶膏很快就见效了。


清代普洱茶的工艺?

上面这几类中,茶膏的工艺和现在的理解也不一样,我们另文再说,这里只说一般普洱茶的工艺。

第一大类:白茶类工艺

这类主要集中在嫩芽散茶方面,所以我们放在前面。

这也就是鄂尔泰所谓的“生晒为佳”。当然单凭这四个字还不好判断,更准确的资料我们看:

“茶尖即雨前所采着,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

——清张泓《滇南新语》

颜色“嫩绿”更可能是萎调日晒而非炒青的结果,云茶一般炒出来的颜色要深得多。当然嫩芽按绿茶工艺也不是不能做出嫩绿的效果,不过比较复杂,以当时云南的制茶工艺水平来说,更可能的制法是白茶工艺。味道淡淡的清香带一些荷香,这也是白茶银针的特点。所以特别嫩的茶芽,很可能用的是白茶工艺,具体工艺细节还不好说。

我们今日云南白茶月光白(夜光白)其实代表了云南一直以来的一个白茶传统,并非是近些年忽然出现的,从工艺来说,也和福鼎政和白茶不太一样。在清代普洱茶重镇古六大茶山地区,老辈中也流传着类似生晒的做法,这些可以作为旁证。

另外我们看到清代普洱茶文献中常见“生芽”和“熟芽”的叫法,有一种观点认为,生熟是指茶芽的生长阶段不同,很嫩的小芽是生芽,而成熟的大芽是“熟芽”。但以生熟称似乎不太自然。有可能是,生芽是指没有经过火的(蒸或炒),熟芽是经过火的。但是因为生晒的做法一般只应用于嫩芽,而只有成熟的大芽才过火,所以最后就把嫩芽称作生芽,而大芽称为熟芽。

第二大类:蒸青工艺

我们来看一些记载

“采而蒸之。”

——道光《普洱府志》引《思茅厅采访》

采后面接的是“蒸”,如果不是误记,或者省略了制法,那应该指的是蒸青。

“坝夷所种,蒸制,以竹箬成团裹”

——《清稗类钞》引《孙月泉饮普洱茶》

这个没有提到其他的制法,直接说是“蒸制”,有很大可能就是蒸青。

更有力的证据我们看

“经过蒸、揉、搓、烘焙等之手续”

——民国《新纂云南通志》

把蒸放在最前面,而且列出了接下来的一系列步骤,是一个完整的蒸青制法,应该没有争议了。后面的“烘焙”是一个干燥的步骤,我们今日的蒸青茶比如恩施玉露,仍然大致延续这种制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记载也非常明确:

“制茶法以种茶人自行制造。先采摘,以甑蒸或锅炒熟后揉之成团,形成方形,即成茶叶。”

——民国《云南墨江县地志资料》

墨江的地方志说蒸青和炒青这两种方法在当时是并行的,应该说是很明确的,不存在混淆或误解的。而且从现存文献来看,这个蒸青制法并非个别,应该是主流制法之一。

第三大类:炒青制法

这个就和现在的工艺很接近了,因为这方面没有争议,这里不再繁琐引用文献了。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当时的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发酵。我们知道现在所谓的生茶,在制作过程中是没有发酵的,如果发酵,甚至被认为是加工失误,但我们从历史上看,应该是有发酵的。

?关键问题: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发酵?

首先补充说明一下,发酵这种用法本身不太科学,但是约定俗成大家都好理解,这里仍然沿用这种说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关于普洱茶功用和饮用习惯的描述。

“焖了一茶缸子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

——《红楼梦》

“熬得透、瀼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

——《儿女英雄传》

无论是闷一缸子,还是熬的方式,似乎发酵茶更加适合,而类似绿茶的生茶并不适合这样饮用。

“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

——《宫女谈往录》


除此之外,溥仪的口述也有“夏饮龙井,冬饮普洱”的说法。这些清宫的饮用习惯也更像是发酵茶的描述。当然这里面要看是嫩芽还是一般的团茶,如果是强调喝新茶的嫩芽,很可能不是发酵茶,而是绿茶或白茶的工艺。但那个相比较来说是少数,大多数还是指的发酵的团茶。

更有趣的记载来自清末蒙自海关的记录,当时出口的普洱茶被归为红茶“blacktea”。对于外国人来说,两百年进口茶叶的历史,绿茶(greentea)和红茶(blacktea)是完全分得清的,不会混淆。而当时普洱茶并没有单独的门类,那究竟是归于红茶还是绿茶,就值得玩味。


从现在的角度,无论工艺、茶汤还是滋味,普洱茶生茶都更接近绿茶,当时归于红茶类,说明普洱茶很可能是发酵茶,从汤色到滋味都更接近红茶。

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有没有可能年深日久普洱茶后发酵产生的现象呢?

应该这样说,当时并没有长期存茶的习惯,大多数时候都是喝新茶或者短存期的茶。在宫中品饮的芽茶都是新茶,熬奶茶用的团茶可能会有一些存期,但也不会太久。直到民国,提到有的茶庄存十年以上的老茶,也是最为一个特例提出来的,并不是普遍现象。至于运茶路上最多一年半载,也不会有本质性的影响。

民国:普洱茶工艺中确定无疑的发酵?

清代的史料比较简略,而且一般很少涉及工艺,到了民国就不同了,现存大量的文献和实物资料可以确定,当时普洱茶加工工艺中是有发酵的。

我们看民国末期的昆明市茶商业同业公会的一份资料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在民国末期,当时(1948年)普洱茶的汤色从绿汤,淡黄,淡红,到深红都有,大部分是发酵汤色,未发酵的绿汤反而是少数。而这些绿汤都是高等级的嫩芽茶、蕊茶,包括沱茶也是只有等级最高的才是绿汤。这也证明了我们前面说的,高等级芽茶有可能不发酵,一般的普洱茶都是发酵的。


颇为经典的号级茶“同庆号”(龙马同庆)内票上也明确写着:

“叶色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芬香。”

过去对这句话有争议,有人认为红浓指的不是汤色,但从现存大量的旁证来看,当时很多圆茶标准汤色就是红汤。

更为准确的描述来自李拂一先生的《佛海茶业概况》,里面讲到的所谓“筑茶”或者“潮水”工艺,也就是加水发酵的工艺,不过没有后来熟茶发酵程度那样重。文中后面说:

“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

——李拂一《佛海茶业概况》

加水发酵历史上是常见做法?

我们如果有机会讲熟茶会提到,茶叶不同程度的加水发酵在黑茶类中历史上是常见做法,主要原因就是便于运输存放和直接饮用,这个也是前面说的筑茶的目的。并不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解放后由香港人发明,然后传回大陆,七十年代才有了熟茶工艺。中国这么多产茶制茶地区,这种做法并不鲜见,不可能留到几十年前才由香港人发现。

之后这个黄汤和红汤的发酵普洱茶传统其实是一直延续的,我们看五十年代的一些文献,都明确提到普洱茶加水发酵的制法,汤色也是黄汤红汤都有。建国后到现在的历史,我们下次讲座再继续说。

除了潮水发酵,黄汤的普洱茶也有可能在炒过之后有类似闷黄的工艺,不马上摊开,而是闷一段时间再摊开,这种茶汤色较一般普洱茶深。茶山中的老辈中流传这样的做法,并非毫无来由,应该也是历史的一种延续。

对我们的启示?

了解了这些,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对于普洱茶的工艺应该有开放的视角,科学的态度,而不能因为某些人想象出来一个和历史不符的“传统工艺”,就不能越雷池半步。比如现在很多人看到叶底稍微黄一点,梗子稍微红一点,汤色稍微深一点,就觉得不符合定义,不是好茶,而完全不知道民国时期黄汤红汤茶的存在。这都是过于教条的认知,并不可取。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得到更好喝的茶。我理解好茶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有益健康,一个是好喝,就这么简单。

在普洱茶这个领域,不仅仅是要当前好喝,我们也希望能随着岁月的积累,不断转化升华。满足前一个目标,就可以叫好茶,满足后一个目标则是好的普洱茶。

至于是不是符合某种定义,符合某个教条,对于学术派系可能有意义,对于我们喝茶人来说,没什么意义。

来源:明洲 茗寿堂,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